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研究

目 录

引言 (1)

第1章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形成条件 (3)

1.1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理论来源 (3)

1.1.1亚里士多德朴素时间观的影响 (3)

1.1.2奥古斯丁主观时间观的影响 (4)

1.1.3康德先验时间观的影响 (5)

1.1.4黑格尔辩证时间观的影响 (6)

1.2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实践基础 (7)

1.2.1以绝对剩余价值为主的资本剥削方式 (7)

1.2.2两大阶级围绕工作日的斗争日趋尖锐 (8)

1.2.3世界历史时代的时空转换 (9)

第2章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2.1马克思社会时间的基本内涵 (11)

2.1.1社会时间的实践本质 (11)

2.1.2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 (12)

2.1.3社会时间与发展空间 (13)

2.2马克思社会时间的主要特征 (15)

2.2.1社会时间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 (15)

2.2.2社会时间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16)

2.2.3社会时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17)

2.2.4社会时间的事实性与价值性 (18)

2.3马克思社会时间与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 (19)

2.3.1劳动时间的自然必然性 (20)

2.3.2劳动时间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1)

2.3.3自由时间是个体全面发展的空间 (22)

2.3.4 自由时间是个人自由解放的尺度 (23)

第3章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重要意义 (24)

3.1理论意义 (24)

3.1.1 提供了资本批判的理论武器 (24)

3.1.2 提供了以人为本的时间理论支撑 (25)

3.1.3 提供了把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间尺度 (26)

3.2现实意义 (27)

3.2.1 有利于指导劳动保障政策的制定 (27)

3.2.2 有利于指导节假日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28)

3.2.3 有利于消解现实生活中社会时间的异化 (29)

结语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5)

引 言

社会时间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范畴,与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马克思所关注的是属人的时间,是人的本真存在状态,他将时间问题放置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得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时间观。可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之后,马克思发现工人阶级完全处于时间异化的状态,他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把人视为人,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主张劳动者应当占有自己的本质,目的是让人全面自由发展。在我们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最大化的使经济速度增长,对于社会时间的理解必不可少,这样不仅能够在利用时间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而且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创出无限的价值,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如此,我们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对于时间的有效利用,学会节约劳动时间,为实现和谐社会做足准备。

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其实就是社会时间理论,社会时间理论的本质就是实践,马克思是以人作为出发点,来对社会时间进行探讨的。与自然时间不同的是,社会时间具有可逆性与不可逆性,主体性与客体性,有限性与无限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在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来,又作为制约社会的因素而存在。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研究”在国内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看前人对社会时间理论的研究,第一方面是从时空角度研究社会时间。刘奔首先将马克思时空观的探究推入了人类活动的领域,突出表达了实践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时间本身就是空间”[1](P5),这就为马克思社会时间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篇章;然后俞吾金在深入地探讨了西方学者的马克思时间观之后,对马克思的时间观总结概括融入了新内容,认为“马克思的时空概念是直接与价值、自由、社会革命这样的问题关联在一起的”[2](P19);在时空问题上,王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并列共存的不同个体”[3](P12)。其次,就是从人的主体作用来研究社会时间。邓晓芒将马克思的时间观带入了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的问题就是感性的问题”[4](P11),也就是人的问题;在汪天文看来,社会时间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5](P11);对于社会时间的进一步解释,胡敏中认为“社会时间是同人类的产生一同出现的”[6](P42);熊进认为“马克思时间概念的实质是指在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时间”[7](P2)。在对自由时间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