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入门简介

电解铜入门简介
电解铜入门简介

电解铜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

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

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

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

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电解铜-原材料

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的废杂料,本标准规定的铜废碎料仅指紫杂铜。紫杂铜为铜制品所产生的各类废料、废件。如废旧电缆、紫铜管、棒、板、块、带及带薄镀层的上述材料和其它非

合金类铜废料等。

标准执行条例中列举的阴极铜品位是以国标GB/T467-1997《阴极铜》中的标准阴极铜(Cu-CATH-2)含铜的下限99.95%作为计算依据,符合本标准的其它牌号的阴极铜的单耗计算。

铜金属属出口征税商品,海关和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审批、备案、核销企业加工贸易合同时,其单耗标准值应在标准中规定的单耗上下限之间,尤其不得低于下限。

电解铜的标准: GB/T 467—1997 阴极铜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牌号数量标准编号、年代号杂质含量特殊要求尺寸要求包装要求其他

3试验方法

1 高纯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 13293的规定进行。

2 标准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 5121的规定进行。

3 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测。

4检验规则

1 检查和验收

1.1 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出质量证明书。

1.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质量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仲裁分析结果为最终结果。

2 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天、同一循环系统、同一电流密度产出的阴极铜组成。批重不大于200t。

3 仲裁取样方法

3.1 高纯阴极铜的仲裁取样方法

3.1 每批高纯阴极铜中任取24块,按自然数编号。

3.2 将编号的每块高纯阴极铜垂直等分成24个长方条,从左到右也按自然编号,然后按每块的号数选取对应号数的长方条。即第一块切取第一个长方条,第二块切取第二个长方条,第三块切取第三个长方条,依此类推。

3.3 室温下,将采取的24个长主条切成适当的小块,于1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清除全部外来污物,并干燥(避免氧化)。

3.4 从该批中取出一些高纯阴极铜置于有盖的石墨坩埚内进行熔化,再把熔体倒掉。

3.5 依据石墨坩埚(6.3.1.4)容量的大小,将清洗过的小块试样

(6.3.1.3)按下面的两种方法之一进行熔化。

a)将清洗过的试样置于石墨坩埚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感应炉或电阻炉内加热熔化,用石墨棒充分搅拌熔体,然后按前、后、中顺序过程倒入石墨模中,铸成三个适当尺寸的样锭。

b)当石墨坩埚容量不够大时,可以将清洗过的试样分成两组或两组以上,然后依照方法a)进行。

3.6 在熔浇过程中,应避免氧的侵入。

3.7 除去样锭的表层后,用硬质合金刀具钻、铣或锯切(应防止过热,

以免氧化)取样。获得大于600g的细屑,将细屑仔细混匀,用磁铁除净加

工时可能带入的铁,将除铁后的试样缩分成四份(每份量不小于150g),一

份供供方分析用,一份供需分析用,一份挖仲裁分析用,一份留作备用。

3.8 标准阴极铜的仲裁取样方法

3.9从该阴极铜中随机取出6-10个样块。

3.10用直径10mm-20mm的钻头,在距阴极铜四周100mm的矩形中,以

棋盘行列布置钻孔若干处,钻取时,不许用任何润滑剂,钻速以试样不氧化

为宜。

3.11 表面钻屑应去掉,钻孔深度应大于样块厚度的二分这一。将所得

的钻屑仔细混匀,用磁铁除净加工时带入的铁,并缩分至不少于600g,均匀

分成四份,一份供供方分析用,一份供需分析用,一份供仲裁分析用,一份

备用。

3.12 检验结果判定

3.13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该批为不合格品。

3.14 表面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

4.4条规定时,按块判为不合格品。

3.15 物理要求不符合标准

4.

5.2条和4.5.3条时,按块判为不合格品。5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5.1 阴极铜应包装成适合装卸重量的捆。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不包装。

5.2 每捆阴极铜必须有明显的标志,注明:

a) 生产厂标志;

b) 产品牌号;

c) 批号。

5.3 每批阴极铜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和牌号;

c) 批号;

d) 批重;

e) 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6阴极铜的品质要求:铜精矿由电解精炼法或电解沉积法生产得到阴极铜。

按国标GB/T467-1997《阴极铜》的规定,阴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高纯阴极

铜(Cu-CATH-1)和标准阴极铜(Cu-CATH-2)和两个牌号。阴极铜的

试验方法:高纯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13293-1991《高纯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标准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表面质量用目视

检测。

阴极铜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铜的冶炼方法可分为两类: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世界上精铜产量的85%以上是用火法冶金从硫化铜精矿和再生铜中回收的,湿法冶金生产的精铜只

占15%左右。

(1)火法冶金

火法炼铜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闪速熔炼、

电炉熔炼等。从以上炼铜的工艺流程图看出:硫化铜精矿(含铜量为13%-30%)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冶金方法进行熔炼,得到冰铜,再经过转炉吹炼

得到含铜大于97.5%的粗铜,因粗铜的质量仍满足不了工业用铜的要求,必

须精炼后得到的精铜要求含铜99.95%以上。在硫化铜精矿冶炼的过程中同

时还可以回收硫、金、银、锑、铋、镍、硒等有价元素。在中国,从铜精

矿中提取金属铜,主要采用火法冶金的方法,目前,比较先进的是闪速熔炼,其产量占全国产铜量的30%以上。由于能耗低,规模大,能有效控制环境污

染等优点。这一冶炼技术正在炼铜工业上得到日益发展。闪速熔炼根据不同

炉型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Outokumpu闪速熔炼、InCo闪速熔炼。以

下介绍Outokumpu熔炼的工艺流程。

(2)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在许多情况下与火法相配合的。其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铜(锌)矿物预先通过氧化或硫酸焙烧,转变可溶状态,然后再进行浸出、净化电积、以提取电解铜。通常有RLE法、常压氨浸出法(阿比特法)、高压氨浸出法、细菌浸出法等。从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简称RLE法。其生产流程,湿法冶金主要适用从低品位氧化矿、废矿堆及浮

选尾矿中提取金属铜。

有色金属冶炼投资及生产成本分析

铜冶炼厂加工成本分析 【摘要】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生产成本数据是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的基础,其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效益和评价的结果。文章简要介绍了铜冶炼厂生产流程,列举了铜冶炼企业的加工成本指标,通过分析将能对今后的设计工作中的经济分析财务评价有所帮助。 【关键词】铜冶炼厂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加工成本 1概述 在市场条件下,成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成本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生死存亡。 设计工作中,在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中,评价者对所评价项目的概况和主要工艺流程应有所了解,在进行财务估算(计算)时能够判定设计项目所涉及的各种基础数据条件是否合理,是不是有偏差和错误。这直接影响着设计项目的评价结果,左右着项目决策。 2有色金属铜冶炼厂工艺流程简介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电子电气、通讯、建筑、轻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在我国,铜已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战略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通讯、汽车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应地也带动了铜消费量的快速增长。近10年我国铜消费平均增长率是世界铜消费平均增长率的倍,目前我国已是第一大铜消费国。 金属铜产业链结构如图1: 图1 金属铜产业链结构 火法炼铜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闪速熔炼、熔池熔炼(包括诺兰达、澳斯麦特、艾萨法、白银法和水口山法等)。其原则工艺流程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化铜精矿(含铜量为20%-30%)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冶金方法进行造锍熔炼,得到铜锍,再经过吹炼得到含铜大于97.5%的粗铜,因粗铜的质量仍满足不了工业用铜的要求,必须经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后得到含铜%以上的阴极铜(精铜)。在硫化铜精矿冶炼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回收硫、金、银、锑、铋、镍、硒等有价元素。

李润生先生简介

李潤生先生簡介 李先生先後畢業於香港葛量洪師範學院、珠海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事新儒學家唐君毅先生及佛學家羅時憲先生,曾任教於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新亞文商書院、新亞研究所、能仁研究所及志蓮淨苑等學府。所授課程包括儒、釋、道三家思想。主要著作包括《僧肇》、《佛家輪迴理論》、《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唯識三十頌導讀》、《唯識二十論導讀》、《中論導讀》、《中論析義》、《山齋絮語》、《百論析義》及《成唯識論述記解讀〃破執篇》等多種。 (以上部份內容輯錄自法相學會網址) 訪問及整理: 趙敬邦李: 李潤生先生 問: 請問您可否與我們分享一些有關唐先生的軼事? 李: 唐先生授課時非常投入,以至經常忘記扣襯衣的鈕子、抽煙時又會忘記點煙,甚至會用粉刷抺汗。學生上課時均有一定困難,因唐先生說的是四川話,因此我也能聽懂一半而已。由於新亞研究所未有投影機,故唐先生每次上課均會使用黑板,其邊講邊寫,以至經常弄得全身皆是粉末; 又唐先生喜歡沉思,有學長便曾告訴我,唐先生有一次乘車到中大馬料水時,車子駛至海灘以至差點翻倒,但唐先生竟若無其事,且沒有任何驚恐表情,原來他當時正在沉思。而唐先生雖主要研究哲學,但他的文學修養很好,講書時喜歡引用詩句,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唐先生喜歡引用的詩句之一。他有時會把詩句默寫於黑板上,學生對唐先生之文學修養均十分欣賞。我們雖未能接上唐先生的思路,但隨他在理念世界中遊觀,已讓我們感到陶醉。但唐先生也有一不好的習慣,便是經常抽煙,乃至尚未抽完第一枝煙,第二枝煙已經點起。由於經常被煙燻黃燻黑,故你會發覺唐先生的手總是黑黑的,當我們去探望他時,便要被迫吸二手煙了。另唐先生的客廳放有一小盅白砂糖,他偶爾會進食一匙,相信這是為了解自己的煙癮。不幸的是,或基於此一緣故,唐先生的眼睛和肺部最終均出現了問題。 問: 請問當時新亞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如何? 李: 當時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很多。現在研究所的同學多是兼讀,而我們當時則多為全職學生,學生當時還可以拿津貼。我覺得其時研究所最好之處,是每月均有例會,每一研究生須輪流發表論文。學生在研究所研讀兩年,第一年不用寫專題論文,但須出席例會。而所有老師和參與同學均可對所發表的論文提出意見或批評,若你的文章得到好評,那便有信心繼續撰寫畢業論文;若論文受到攻擊,那你便須對自己的寫作提高警惕,以免犯上各種錯誤,故例會可視為一「木人巷」,對研究生的學習非常有用。另外,我們要修讀一科「方法論」,該科由謝幼偉先生教授,其會教導學生在研究文學時應用什麼方法,研究哲學和歷史又當用什麼方法。研究生既學習方法論,又參與例會,故一般而言,其時研究所畢業之同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均有一定信心。

如何区别粗铜和电解铜

如何区别粗铜和电解铜 1.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把电解铜再进一步加工,可制作成为极细的电解铜粉。 电解铜粉呈浅瑰红树枝状粉末,在潮湿空所中易氧化,能溶于热硫酸或硝酸。 电解铜粉用途: 广泛用于金刚石工具,电碳制品,磨擦材料,导电油墨及其他粉末冶金制品。 2.粗铜是在炼铜转炉吹炼后,铸造成型的铜,含铜约98.5%。其外表粗糙含气孔,由此得名,又称“泡铜”。 这种粗铜再精炼一次,铸成阳极铜板,在电解槽中生产电解铜,

粗铜中含有的金银在阳极下面沉淀,称为“阳极泥”,用于提炼金银。这些金银是和铜共生的,一般铜矿都是含有金银的。 黄铜、紫铜哪个好散热 在铜及合金里,纯铜的散热最好。一般来说,越纯的铜合金散热越好。铜合金紫铜、青铜、黄铜,紫铜的纯度最高,它的散热效果最好。 实际上,都是用铜的材质,重点还要看它的形状,表面积,散热风扇的性能等等。材质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金属矿产分为哪几类 金属矿产按其物质成分、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下列4类:(1)黑色金属矿产,主要矿种有铁、锰、铬、钛、钒; (2)有色金属矿产,主要矿种有铜、铅、锌、铝、镁、镍、钴、钨、锡、钼、锑、铋、汞;(3)贵金属矿产,主要矿种有金、银、铂族金属(铂、锇、铱、钌、铑、钯); (4)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它又分为两小类,即稀有稀土金属(主要矿种有锂、铍、铌、钽、锆、铷、铯、铪、锶、稀土金属)和分散元素(主要矿种有锗、镓、铟、铊、铼、镉、硒、碲)。

因明的意思及造句

因明的意思及造句 导读:【注音】:yinming 【意思】:古代印度关于论证和反驳的学说,类似现在的逻辑学,随佛教传入中国。‘因’是立论的根据,‘明’是一门科学的意思。 因明造句: 1、本文是关于唐代汉传因明(佛教逻辑)的一篇概论。 2、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是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 3、陈那是印度“中古逻辑之父”,他所创立的新因明在因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4、衙里,因明、清时有太湖营游击衙署设在此而得名。 5、因明论式中的喻在印度古因明五支论式和陈那的新因明三支论式中分别起着不同的论证作用。 6、印度古因明到新因明实现了类比推理向演绎推理的飞跃; 7、从研究范围、方法及社会功能方面,阐述了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8、通过与西方逻辑发展状况的对照,指出了因明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9、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 10、因明作为世界三大逻辑之一,然而,它的研究状况却令人担忧。 11、文章试图借鉴逻辑学的二分法,用形式和非形式谬误来重新划分因明的三十三过,以探索认识因明的新思路。

12、藏传因明在探讨概念及概念间关系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一种事实性的事物关系,即因果关系和不能共存关系。 13、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是希腊逻辑、印度因明、中国逻辑三者彼此有别的重要方面。 14、在保证论证有效性上,因明与名辩学具有共性,这是它们同属于思维工具学科的前提。 15、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印度因明、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不同阶段和形态。 16、其中关于因明对中国哲学的影响,研究成果颇丰富。 17、中国古典逻辑思想的发掘,尤其是对墨家逻辑的重新研究是在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印度因明的复兴推动下得以实现的特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不知经济学为何物的农民也会解释: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价钱,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 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经济学中就变得神秘兮兮,属于大学本科的水平才能了解的东东了。 下面是摘自《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57)的一段专门讨论“谷贱伤农”问题的论述: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以图2-24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The picture is: 类似地,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 下面对此段论述进行一个评论: 描述的事实对象“谷贱伤农”,其前提是蕴含的“丰收”,如果不是丰年,谷贱也会伤农,但大家认为正常。所以丰收是这个话题的特定前提。 丰收,到底在供求理论看来应该意味着什么?显然,应该是“供给量”增加了。但是我们奇怪的是,农民是粮食的供应商,供给量增加引起的问题为何不用供给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却要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同时,我们从“谷贱伤农”和隐藏条件“丰收”,根本无法得到需求量如何变化的信息,如果使用需求曲线就必然要增加其它条件,但这已经不是题中之意了。此乃其一。 其二,上面说“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这就非常奇怪了。根据课本前面的叙述,需求线平移是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需求量的变动,这个其它因素包不包括供给量则闭口不谈;而供给线的平移却是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化造成的。单从文字表述就显然缺乏对称性,道理上更是胡扯八道。为何需求线的平移不是在供给不变时需求量的变化造成的?为何供给线的平移不是在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的?丰收是供给量增加的意思,供给量的变化为何不是点在一条供给线上的移动,却变成了供给线的平移?如果供给变化会导致供给线平移,那么供给线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情况下它才是点在线上的移动? 如果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化会造成供给线平移,反过来说,就是需求不变供给也不变时供给线就不动,那么我们要问:供给线究竟是反映什么变化的?供给和需求都不变时岂不是只剩下一个价格因素了?一个因素还谈什么曲线? 可能有人会说:你没有弄懂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差异。非也。这是个学术阴谋。在极易混淆的概念之上,完全应该将供求变化另起一个称谓,比如就叫做“需求线的移动”和“供给线的移动”就明明白白,对于三个变量Qs、Qd、P,我们利用三维图形,很容易讨论三者关系和线、面的移动,没必要将注意力陷在人为的概念区分上。这种“A的变化不是A的量的变化”的弯弯绕逻辑不过是为胡扯八道找一个方便而已。 据此逻辑,我们可以造出更多所谓“知识”:劳动变化了不是劳动量变化了、价值变化了不是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了、价格变化了不是价格值变化了、高变化了不等于高度变化了……让博士也难以毕业的! 其三,文中说“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这种表述的含义就是曲线D就是一条缺乏弹性的曲线。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对于任何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都同时有三种弹性存在。证明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e=-(dQ/dP)×P/Q,将需求函数Qd=α-βP代入,就可以得到 e=α/Qd-1 令e=1,即α/Qd-1=1,即Qd=α/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α/2β,即在此点上是单位弹性的。 同样有,e>1时,P>α/2β,富有弹性,而e<1时,P<α/2β,缺乏弹性的结论。 这在图形上表示为,在Qd的取值范围(0,α)的一半之处的弹性为1,此点向左则为富有弹性,此点向右则为缺乏弹性。但是无论怎样,任何一条直线的需求曲线按照其价格弹性的定义,必定同时存在三种价格弹性。(其实教材中p42页图2-13a已经给出了这个三段图,但是不知道为何前面讲解时却要列举几种不同弹性的线形。要知道不存在只有一种弹性的需求线)

因明入门简介

因明入门简介  烈火?巴图鲁?索南雍仲 (张兵)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成就圣者  目录  总、因明八事―――――――――――――第三页 一、境与识――――――――――――――第三页 二、自相与总相――――――――――――第三页 三、现量与比量――――――――――――第四页 四、共相与别相――――――――――――第五页 五、遣余―――――――――――――――第五页 六、能诠与所诠――――――――――――第七页 七、相属与相违――――――――――――第八页 八、三支与五支――――――――――――第八页 附、因明源流――――――――――――第十一页

总、因明八事,或称“因明八门”或“因明八义”    悟他门: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  自悟门: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    一、境与识   境的分类:所取境、耽著境、显现境、照了境  取境的方式:自相、总相  这里识主要涉及五根识与意识    二、自相与总相   分别你所观察到的事物,哪些方面是自相(客观事物自身),哪些是总相(纯主观意识中的影像)。  分清自相与总相,是后边因明的一切基础。    比如——  观察一个杯子,人有眼根、眼识、意识。  杯子成像是通过眼根在眼识成像,但在眼根不成像。眼根,近似的的说,相当于视网膜吧。属于感官方面的物质部分。  产生影像,是在眼识。但此时没有意识判断。也就是说,影像在眼识中产生了,但看杯子的人此时意识中,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看到了杯子。这个时候,杯子是自相。即完全的客观状

态。  当你用意识判断的时候,加入了颜色、形态、美丑等判断内容时。这时的杯子,就是总相,也包括杯子的名称。  总相不是自相,自相在形成总相时,一定有失真和变形。我们的一切语言描述的事物,实际都是总相的,不是客观事物自身。因为杯子自己没有美丑,也不存在颜色的判断。客观上有颜色,但判断的结果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    三、现量与比量   对应自相的量(经验或知识)是现量,对应总相的量是比量。或者这样说——只有一般、多数人、普遍可理解的当下刹那这个时间段中的五识所显,是自相,即存在,其他不属于存在的。这里所说的自相,如果严谨而论,实际是总相中最接近当下刹那的总相部分,仍非自相本身。唯佛可见真实现量,但在世俗中,达到极其接近现量就可以确定了。  按因明所说,比量一定来源于现量。  例如,我们抽象出事物的规律,规律就是比量,比量不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所说的一切内容,都是意识中的内容,有自相的来源,但与我们描述的有直接关系的,不是自相,都是总相,而且直接来源而论都是比量,因为总相在通过语言的描述中没有直接的现量内容。

高三复习电化学学案

第六章第2讲电化学基础 【复习重点】 1.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掌握一般防护方法,能区别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4.掌握铜的电解精炼、电镀铜、氯碱工业等反应原理。 【知识梳理】 一、原电池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以Zn---Cu(H2SO4)设计的不带盐桥的原电池 负极:作负极,负极发生反应 电极反应式: 正极:作正极,正极发生反应 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电子流向:外电路中电子由到 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Cu2+(aq) +2Ag(s)设计的带盐桥的原电池 负极:作负极,负极发生 电极反应式: 正极电解质溶液为:,正极发生 电极反应式: 电子流向:外电路中电子由到 盐桥中离子移动方向: 4.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1) 根据电极材料判断: (2)根据电子的流向判断: (3)根据发生的反应类型判断: (4)根据反应现象判断:

(5)根据给出的方程式判断: (6)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判断: 5.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2)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 (3)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且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O2结合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OH-,且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O2结合生成水。 (4)正负极反应式相加(电子守恒)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 (5)对于可逆电池反应,需要看清楚―充电、放电‖的方向,放电过程是体现原电池原理, 充电过程是体现电解池原理。 【练习】 1)如下图所示,用Mg和Al组成一个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 ① Mg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该反应是_____反应; ②Al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该反应是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 ①Mg电极是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该反应是_____反应. ②Al电极是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该反应是_____反应. 2)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正极: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正极:

IPRAN 技术

IP-RAN 接入技术 RAN的全ip化是UMTS实现全IP架构过程的一部分。在RAN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移动性管理。原有的基于ATM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在全IP的RAN架构中并不适用。在分析全IP的RAN架构中对移动性管理的新的要求基础上,提出了结合MPLS技术和移动IP技术来解决移动性管理的新的开放的应用架构,并且描述了在这种应用架构下移动IP的协议过程;简要分析了这种应用架构带来的好处,提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实现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移动IP;IP-RAN;MPLS;LSP 一、引言 从GPRS过渡而来的UMTS系统将系统分为2个部分:无线接入网路(RAN)部分和核心网部分。传统的RAN的底层承载采用ATM 技术。但是,整个UMTS体系有向全IP方向发展的趋势,RAN的全IP化过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RAN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移动性管理。传统的移动性管理技术是基于ATM技术来实现,其基本过程为: (1)如果UE(用户设备)在同一个RNC的不同NODE B之间移动,RNC 控制旧NODE B释放原有无线链路,同时控制当前NODE B建立新的无线链路。RNC将切换期间的数据缓存,导入到新的无线链路中传送给UE,达到无损的链路切换; (2)如果UE在不同的RNC的不同NODE B之间移动,由当前RNC 负责控制当前NODE B建立新的无线链路,原RNC负责控制旧的NODE

B拆除原有无线链路。原RNC将切换期间的数据通过Iur接口传送到当前RNC中,再由当前RNC传送给UE,达到无损的链路切换。 由此可见,Iur和Iub是解决UE的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的接口,而且这种移动性管理是通过链路的无损切换(通过复杂的信令保证)达到的,所以也称为第二层移动性管理技术。 当RAN过渡到全IP的架构时,如果仍然采用第二层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就需要将传统移动性管理的相关信令从基于ATM的信令改为基于IP的信令,同时要采取复杂的协议确保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与实时性,这样会使得移动性管理的架构变得很复杂,而且信令的开销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在未来的UMTS全IP结构中,接入网部分不光是WCDMA接入网,而且还可能是WLAN等其他无线接入网络[2]。原有的第二层移动性管理并不能解决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性问题,也就是说,多模UE从其他网络移动到RAN中时,会导致通信的中断。 移动IP[6]是一种新的解决主机移动性计算的技术。它是在简单IP的网络层增加路由策略,以较小的信令开销解决移动性问题,而且由于它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异质性,这就增加了与其他接入网络的互通能力。因此采用移动IP来解决RAN中的移动性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传统的移动IP结构中,当UE移动时,需要重新向家乡代理和通信节点(CN)进行注册。如果访问网络距离家乡网络较远,而且链路状况不好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重新注册过程;在相邻的外地网络之间移动时,则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转交过程。此外,传统的

藏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藏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研究方向) 祁顺来 一、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由我国藏学奠基人、已故藏学家于道泉教授于1951年创办,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现已形成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强劲的学科优势,其研究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其藏族历史、藏语言文学、藏族文化史、藏传佛教思想史、敦煌学等学科,历史悠久,力量雄厚,成果卓著,影响广泛。其间所形成的藏学教学科研体制、方法、思路、内容体系等,对全国藏学教学科研产生了重大的辐射作用,奠定了中国藏学的现代学术规范。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在民族学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藏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业务目标:掌握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新发展;掌握汉藏双语和一门外语,并能用科学方法分析藏语或汉藏语系的任何一种语言。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授予学位:法学博士 四、研究方向: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

公共必修课9学分、学位核心课程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自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结合。 七、论文撰写 第一、二学年末分别提交1篇学年论文;在读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2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不少于10万字。 八、课程设置

FPC压延铜与电解铜区别

FPC压延铜与电解铜的区别 FPC的覆铜工艺中,压延与电解的区别: 一、制造方法的区别 1、压延铜就是将高纯度(>99.98%)的铜用碾压法贴在FPC 上--因为FPC与铜箔有极好的粘合性,铜箔的附着强度和工作温度较高,可以在260℃的熔锡中浸焊而无起泡。这个过程颇像擀饺子皮,最薄可以小于1mil(工业单位:密耳,即千分之一英寸,相当于0.0254mm)。如果饺子皮这么薄的话,下锅肯定漏馅! 2、电解铜这个在初中化学已经学过,CuSO4电解液能不断制造一层层的"铜箔",这样容易控制厚度,时间越长铜箔越厚!通常厂里对铜箔的厚度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在0.3mil和3mil之间,有专用的铜箔厚度测试仪检验其品质。 控制铜箔的薄度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一个是均匀的铜箔可以有非常均匀的电阻温度系数,介电常数低,这样能让信号传输损失更小,这和电容要求不同,电容要求介电常数高,这样才能在有限体积下容纳更高的容量,电阻为什么比电容个头要小,归根结底是介电常数高啊! 其次,薄铜箔通过大电流情况下温升较小,这对于散热和元件寿命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数字集成电路中铜线宽度最好小于0.3cm也是这个道理。制作精良的FPC成品板非常均匀,

光泽柔和(因为表面刷上阻焊剂),这个用肉眼能看出来,但要光看覆铜基板能看出好坏的人却不多,除非你是厂里经验丰富的品检。 对于一块全身包裹了铜箔的FPC基板,我们如何才能在上面安放元件,实现元件--元件间的信号导通而非整块板的导通呢?板上弯弯绕绕的铜线,就是用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的,因此,我们只要把铜箔蚀掉不用的部分,留下铜线部分就可以了。 如何实现这一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线路底片"或者称之为"线路菲林",我们将板卡的线路设计用光刻机印成胶片,然后把一种主要成分对特定光谱敏感而发生化学反应的感光干膜覆盖在基板上,干膜分两种,光聚合型和光分解型,光聚合型干膜在特定光谱的光照射下会硬化,从水溶性物质变成水不溶性而光分解型则正好相反。这里我们就用光聚合型感光干膜先盖在基板上,上面再盖一层线路胶片让其曝光,曝光的地方呈黑色不透光,反之则是透明的(线路部分)。光线通过胶片照射到感光干膜上--结果怎么样了?凡是胶片上透明通光的地方干膜颜色变深开始硬化,紧紧包裹住基板表面的铜箔,就像把线路图印在基板上一样,接下来我们经过显影步骤(使用碳酸钠溶液洗去未硬化干膜),让不需要干膜保护的铜箔露出来,这称作脱膜(Stripping)工序。接下来我们再使用蚀铜液(腐蚀铜的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区 别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牌号比较: 1.低氧铜杆:低氧铜杆的牌号有三种,T1、T2、T3,低氧铜杆都为热轧,所以为软杆,代号为R。 (1)T1:用高纯电解铜为原料(含铜量大于%)生产的低氧铜杆。 (2)T2:用1#电解铜为原料(含铜量大于%)生产的低氧铜杆。 (3)T3:用2#电解铜为原料(含铜量大于%)生产的低氧铜杆。 因高纯电解铜和2#电解铜市场上很少,一般都用1#电解铜为原料,所以一般低氧铜杆的牌号为:T2R。 2.无氧铜杆: (1)无氧铜杆的牌号有二种,TU1、TU2。 ATU1:用高纯电解铜为原料生产的无氧铜杆。 BTU2:用1#电解铜生产的无氧铜杆。一般的无氧铜杆都是1#电解铜生产的,所以牌号为TU2。 (2)无氧铜杆又分为软和硬二种状态,软状态的代号为R,硬状态的代号为Y。 A.软状态:直接从上引机组生产出的铸杆或经过退火的铜杆。牌号为:TU2R。 B.硬状态:上引机组生产出的铸杆,经过进一步机械加工的铜杆。牌号为:TU2Y。 二、性能比较: 根据标准规定,铜杆性能分为:化学成分、尺寸及允许偏差、力学性能、扭转性能、电性能、表面质量六个方面。 1.化学成分: (1)低氧铜杆T1、T2与无氧铜杆TU1、TU2的化学成分除含氧量不同外,其它都相同。 (2)低氧铜杆T1:含氧量为450PPM以下为合格。无氧铜杆TU1:含氧量为10PPM以下为合格。 (3)低氧铜杆T2:含氧量为500PPM以下为合格。无氧铜杆TU2:含氧量为10PPM以下为合格。 (4)无氧铜杆实际的含氧量一般在4~7PPM,低氧铜杆的含氧量最少在300PPM以上。 2.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因是铜线坯,标准要求较低,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都能达到。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由于生产铜杆的两者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1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铸生产的铜杆 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低氧铜杆,有时也叫光杆。 无氧铜杆 铜杆是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料,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连铸连轧法和上引连铸法。连铸连轧低氧铜杆的生产方法较多,其特点是金属在竖炉中融化后,铜液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从浇管进入封闭的模腔内,采用较大的冷却强度进行冷却,形成铸坯,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生产的低氧铜杆为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含氧量一般为200~400ppm之间。无氧铜杆国内基本全部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金属在感应电炉中融化后通过石墨模进行上引连续铸造,之后进行冷轧或冷加工,生产的无氧铜杆为铸造组织,含氧量一般在20ppm以下。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所以在组织结构、氧含量分布、杂质的形式及分布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别。 一、拉制性能

铜杆的拉制性能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杂质的含量、氧含量及分布、工艺控制等。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铜杆的拉制性能进行分析。 1.熔化方式对S等杂质的影响 连铸连轧生产铜杆主要是通过气体的燃烧使铜杆熔化,在燃烧的过程中,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可一定程度减少部分杂质进入铜液,因此连铸连轧法对原料要求相对低一些。上引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由于是用感应电炉熔化,电解铜表面的“铜绿”“铜豆”基本都熔入到铜液中。其中熔入的S对无氧铜杆塑性影响极大,会增加拉丝断线率。 2.铸造过程中杂质的进入 在生产过程中,连铸连轧工艺需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转运铜液,相对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剥落,在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轧辊,造成铁质的脱落,会给铜杆造成外部夹杂。而热轧中皮上和皮下氧化物的轧入,会给低氧杆的拉丝造成不利的影响。上引连铸法生产工艺流程较短,铜液是通过联体炉内潜流式完成,对耐火材料的冲击不大,结晶是通过石墨模内进行,所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较少,杂质进入的机会较少。

《实证佛教导论》内容简介

《实证佛教导论》內容简介 我們現在把這本書的內容簡單介紹一下,第一章是〈實證佛教導論〉。其實當初寫這一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找個學術期刊來發表,但是沒有落實,主要是這個內容對一般學術界來說還是太震撼了,我的老師看了以後都說學術期刊不太可能採用。所以後來沒有投稿,而把它放到這本書的第一章,讓大家看完第一章之後,就能了解整本書大概的內容。不過,在三乘見道裡頭,只有講聲聞見道。因緣法和大乘法的實證雖然很重要,但這一章對整本書來講,只是一個概略的介紹,所以沒有包括緣覺和菩薩見道的法義。 第二章是〈緒論〉,這個部分我們上禮拜六介紹過了。傳統佛教徒跟不信佛的歐式學者,他們學佛的態度,或者說處理佛學的態度,差異非常大。傳統佛教徒會以信仰作為一個入手的方便,所以他們會接受佛經的說法。以信仰作為一個入手的方便是很好的,只是不要停留在信仰當中太久,因為必須要有實證才能得到解脫。實證就是要有現量。佛陀說:只是聽聞教理的話,但是沒有現量,仍然是無明。這是針對傳統佛教徒而說的。 在歐式學者這邊,他們是以不相信佛教作為研究的立場,用現代西方人的常識去判斷佛教。例如早期佛經記載,佛陀三個月以後要入涅槃了,這個消息出來以後發生了地震。英國學者渥德爾就說:這個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添油加醋,以後發展出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來。他們只要碰到比較神奇的、比較特別的超自然現象,如天堂、地獄、鬼神等等,他們一概不相信,這個是歐式學者的研究態度。 第二章對於這兩種研究方法都有評論,但這本書是學術著作,所以對於歐式學者的這種態度,在第二章第二節〈現今佛學研究方法的檢討〉做集中的評論。這一節很特別的地方是輪迴,它探討輪迴對人類的意義,以及輪迴存在的證據。我們為了證明佛教的教義符合事實,必須要先證明六道輪迴、因果報應。如果說六道輪迴跟因果報應是虛假的,不符合事實的話,佛教全部的教理都會崩解掉。也就是說,如果說沒有因果報應,人死掉以後一切統統都沒有,統統都歸於烏有的話,我們今天就不用認真去學佛,只要吃喝玩樂,逍遙自在過完一生也就罷了。因為你再怎麼認真的修行、行善,想要去極樂世界、天堂,都變得任何意義都沒有了。 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的證明,對歐式學者來說也很重要。因為他們的理論,都是假設六道輪迴、因果報應是不存在的,一旦證明了輪迴,他們就可以放棄那些錯誤的理論,回歸到實證佛教的學術研究來。歐式學者不相信佛經的記載,所以輪迴的證明,必須引用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 大概在五十年前,準確地說,是1961年,有一位學者伊安.史蒂文生出版了《二十個與輪迴有關的案例》。那本書記載了二十個這樣的案例。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小孩子,大概從兩三歲開始說「你不是我爸爸」、「你不是我媽媽」、「我真正的爸爸、媽媽住在什麼地方」、「我應該是叫做什麼名字」,這些孩子記

江西铜业公司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江西铜业 (600362) 姓名 学号 2012年11月

60% 40% 图1-1:江西铜业(600362)股份分布 A 股H 股 第一部分 公 司 简 介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西铜业,英文名:Jiangxi Copper Company Limited )成立于1997 年1 月24 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成立的中国首家有色矿业类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与香港国际铜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总股本34.63亿股,其中A 股20.75亿股,H 股13.88亿股。控股股东为中国500强排87位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共持有江西铜业38.41%的股份。公司1997年6 月12日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联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所同时上市交易(交易代码0358.HK ),2002 年 1 月11 日发行 A 股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600362),2003年10月6日本公司H 股一级ADR 获准在美国上市。 表1-1:公司十大股东

股东名称持有数量 (万张)占总股本 比例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1340.00 19.71 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60.04 0.88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9.85 0.73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9.15 0.72 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44.16 0.65 嘉实优质企业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43.43 0.64 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41.74 0.61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38.83 0.57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37.62 0.55 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37.04 0.54 公司总部位于江西省贵溪市。目前,公司资产总值390多亿元,员工3.4万多人,拥有善于企业国际化运营的优秀管理团队和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在铜矿开采、铜冶炼方面,已派出数百专家指导海外的矿山和企业。公司主要进行铜、金、银、铅锌、钼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冶炼、加工及相关有色金属产品的生产、销售,并从事矿山开采、冶炼设备的制造安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经营来料加工、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主要产品:“贵冶牌”高纯阴极铜,电镀用硫酸铜,铜杆线,黄金等。公司共有德兴铜矿等五个直属单位,江铜铜材公司等26个全资子公司以及19家控股企业。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 姚南强 神泰《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其实因明就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上的区别。 一、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 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天主《入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陈那《理门论》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在篇幅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天主《入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把因明定位于专门用以论证“佛成为定量(终极真理)”的一个学科。由此,因明从内外道公用的论辩工具转而为大乘佛教的知识论。这个知识论就是要论证这个世界的空、假、中道,由此转向了中观。法称在藏传佛教中被列为六庄严之一,位龙树、提婆、陈那之后,一般认为法称为陈那再传弟子,应归唯识,但实际上,法称因明中兼有经部和中观的思想,故藏地常称法称为经部瑜伽师或瑜伽中观师。藏传因明自称为“量学”,尊陈那后期著作《集量论》为量经,以量的研究为主旨,量学内部又分为心理论和因理论二部分,后者才是逻辑与论辩学。即使在讲逻辑推理问

压延铜电解铜区别

它们使用在FPC中有何区别?谢谢! 最佳答案 电解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解的方法使铜离子吸附在基材上而形成铜箔,所以它的特点是,导电性强,但耐弯折度相对较弱 压延铜是通过挤压的方法得到铜箔,它的特点是耐弯折度好,但导电性弱于电解铜,主要用于翻盖手机里的摄像头之类的 从外观上看,电解铜发红,压延铜偏黄 解析挠性电路板压延,电解,高延展电解材料 众所周知,在挠性电路板制作工艺中,选材相当重要,从材料厚度,可焊性,熔点,导电性,阻焊等各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要求,在这里我们重点讲到铜箔的选择。 一,挠性电路板用的铜箔材料主要分为压延铜(RA)和电解铜(ED)两种,他是粘结在覆盖膜绝缘材料上的导体层,经过各制程加工等蚀刻成所需要的图形。选择何种类型的铜材做为挠性电路板的导体,需要从产品应用范围及线路精度等方面考量。从性能上比较,压延铜材料压展性,抗弯曲性要优于电解铜材料,压延材料的延伸率达到20-45%,而电解铜材料只有4-40%。但电解铜材料是电镀方法形成,其铜微粒结晶结构,在蚀刻时很容易形成垂直的线条边缘,非常利于精细导线的制作,另外由于本身结晶排列整齐,所形成镀层及最终表面处理后形成的表面较平整。反之压延材料由于加工工艺使层状结晶组织结构再重结晶,虽压展性能较好,但铜箔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裂纹和凹凸不平,形成业界里面的铜面粗糙问题。针对电解材料的缺点材料供应商研发了高延电解材料,就是在常规加工过后将材料再次进行热处理等工艺使铜原子重结晶,使其达到压延材料所拥有的特性。 二,电解铜,压延铜材料加工工艺:电解铜箔是通过酸性镀铜液在光亮的不锈钢辊上析出,形成一层均匀的铜膜,经过连续剥离,收卷而获得;压延铜箔则是用一定厚度(20cm)的铜锭或铜块,经过反复压延,退火加工形成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三,铜箔材料的微观结构:因加工艺不一样,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材料断面,压延材料铜原子结构呈不规则层状强晶,对经过热处理的重结晶,所以不易形成裂纹,铜箔材料弯曲性能较好;而电解铜箔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呈现出柱状结晶组织,弯曲时易产生裂纹而断裂;同样,在经过热处理等特殊加工的高延电解铜箔材料断面观察时,虽还是以柱状结晶为主,但在铜层中以形成层状结晶,弯曲时也不易断裂。见以下示意图。 压延铜箔材料断面示意图电解铜箔材料断面示意图

IPRAN技术与应用

IPRAN技术与应用 本文结合IPRAN网络的实际应用,首先分析了IPRAN网络的不同于传统传输网的关键技术,其次分析IPRAN网络的多业务承载及不同业务在IPRAN网络的承载方式,最后提出了对IPRAN技术发展应用的思考。 标签:IPRAN;关键技术;承载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运营商正面临着重要业务的宽带化,IP化,多样化和多张异构网络并存的矛盾和挑战,传输网带宽压力与日俱增,目前以路由器为主构建承载网络的IPRAN 技术已成为多业务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首选。然而运营商在全面部署IPRAN网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主要在于传统的传输网络与IPRAN网络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1 IPRAN网络的新技术 IPRAN网络基于IP/MPLS 技术标准体系,并且支持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TP标准协议。IPRAN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分区域和多进程技术、网络保护技术、QoS 技术、OAM技术、时钟同步技术等。 1.1 分区域和多进程技术 IPRAN网络一样基于无连接技术的整个Internet 网络就相当是基于IP 传送网的一张世界性的大网。IP/MPLS- IPRAN 网络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分区域和多进程技术,就是解决规模组网问题的一种技术,并同时降低网络规模过大对设备路由性能的要求,减少路由振荡加快路由收敛。通过采用分区域管理,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IGP 协议,并互相使用静态路由注入的方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规模组网的问题。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相互配合,更利于网络路由的收敛、障碍的恢复和自愈。 1.2 网络保护技术 目前,实现IPRAN网络保护的技术和方法也比较全面,如BFD 用于二层或三层全链路检测和诊断,TE 用于资源调度和重选路,IGP用于三层网络保护,VRRP 用于核心控制层路由器备份。其中常用的有:用于核心/汇聚层的快速重路由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TE FRR保护和以太网保护。具体应用时,在接入网络,可以通过部署LSP 1:1加伪线-PW冗余实现保护倒换;汇聚和核心承载网络,部署LSP 1:1 + 虚拟专用网-VPN FRR 实现保护倒换;部署E- VRRP 实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 用户边缘-CE间链路以及RNC/BSC CE 设备的保护。 1.3 QoS 技术

喇叭线有讲究吗

喇叭线有讲究吗? 喇叭线,主要用于用于家庭影院中功放和主音箱及环绕音箱的连接,也就是用于连接功放与音箱。对于这种线材,关键是要降低其电阻,因为现代功放的输出电阻很低,所以对喇叭线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选用截面积大的或多股绞合线。 1.喇叭线的长度 喇叭线应以控制力强、声音清晰者为首选。理论上,线材应以短的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假若因喇叭线太长,导致存在较大的阻力,它便会大幅度降低扩大机的阻尼系数,令声音肥肿不易受控制。所以信号线与喇叭线越短越好,因为它自身的失真会减少。某些长喇叭线,听感上虽不会对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却控制不了扬声器喇叭单体的线性活塞动作。不过喇叭线也不宜过短,喇叭线太短,会导致两个喇叭距离太近,因而造成无法调出音场、左右声道混浊等问题。总之长短适中的优质喇叭线,可以将扩大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拉近,低频紧凑受控制,音乐旋律分明。 2.线材材质 在市面上音响线分为铜包铝和无氧铜。其中铜包铝的也有在使用,线损很大,所以我们在选用线的时候需要注意。目前来说,无氧铜音响线比较主流,电阻较小。也就是所谓的金银线。音响金银线通常是没有屏蔽层的,因为其中流通的电流信号大于音频线和视频线,信号的幅度很大。对于金银线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减低线的电阻,功放输出时的阻抗是很低的。音响金银线之所以两边的材质不同,为无氧铜和镀锡铜,也有铜包铝和镀锡铜的组合,主要是为了分清楚±极。 3.喇叭线的选用 音响发烧友对喇叭线的选择大有讲究,曾经听说过不乏有人花一万多元买一条线的。喇叭线的另外一个极端是随便找一条电线连上,出声就行。让我们离开这两个极端,从技术的角度看喇叭线的选择。过细的导线显然不会有好结果,因为细线的电阻大,更多的功率将消耗在导线的电阻上,低音的损失尤其严重。过粗的导线虽然电阻小,但是造成材料和金钱的浪费。通常认为导线上的损失(插入损耗)在0.5dB以下是可以容忍的。从功放输出到音箱的这部分电路中,喇叭的阻抗,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粗细都很重要,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导线长度和喇叭阻抗来推算出导线的粗细。市场上各类线材品种繁多,价格差异很大,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市场上假冒线材很多,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我们可从线材的结构、用料及外观上做区别:发烧级线材都是采用较高纯度的ES-OCC(元氧单结晶体铜)或OFEC(无氧电解铜)制成导体铜丝,具有手感柔韧、抗拉、抗折的特点,而假冒的线材都是采用普通铜质细导线作导体材料,另外,从线材的外观上也能正确判断出其真伪,一般正宗的品牌的发烧线材具有商标,型号的字体印制十分清晰,而且很难磨擦掉,外观的工艺精致而规范。 4.煲线 各位经常听到的是煲机,大概要煲机半小时后,管味才会渐渐的跑出来。针对发烧线,也需要”煲线”,没有煲过的线,是很难得到好的声音的。线材一般因材质的不同,而所需要煲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煲5到6个小时,就开始有明显的变化,而有些线材为了得到更好的声音,要煲400 到500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