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刘艳萍

药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互相矛盾而统一的两个方面。药物作用于机体时可呈现多种不同的效益,加上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药物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我国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由于应用药物而致的疾病,是人类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用药中,因药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既是一类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用药后产生的某种反应,而药源性疾病强调组织、器官或系统损害。

2011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8.9%)、胃肠系统损害(占26.1%)和全身性损害(占13.6%),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第一位,主要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过敏反应。尽管很多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变应性或毒性基础,但其原因仍然不清,遗传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肝病、肾病、AID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老年人等发生皮肤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在住院病人中,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高达3%。事实上,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虽然大多比较轻微,但有些反应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等。一般的皮肤反应是在药物使用后的短期内发生,但也有几星期内,甚至数月发生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药源性皮肤病。

皮肤位于体表,有保护、吸收、调节体温、感觉功能、合成维生素D等重要作用。许多药物可通过口服、注射、灌注、滴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外用、药熏、阴道及膀胱冲洗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即药物疹。其临床表现是发病急,迅速出现皮肤搔痒、多种形态的皮损,如固定性红斑、猩红热形红斑及麻疹形药疹、剥脱性皮炎等。药疹严重者可有高热、系统损害,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常见致病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四环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中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而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

一、病历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受凉于昨日上午起发热,鼻塞,流清涕,感咽喉不适。体检:T39.5度,咽充血,心肺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肌肉注射安痛定2ml,半小时后口腔出现多个绿豆大水疱,一天后面部、上肢及躯干部出现密集的粟粒至指甲大斑丘疹,伴发热。当晚皮疹迅速加重,融合成片,且口腔、外生殖器粘膜及眼结膜出现糜烂。皮科检查:全身约90%皮肤出现暗红色斑丘疹,躯干部融合成片,表皮松解剥脱,上肢及躯干两侧密布黄豆、蚕豆大小水疱,尼氏征阳性,口腔、外生殖器、睑缘和眼结膜出现溃疡、糜烂。患者诉头晕、心慌、气憋、呼吸不畅、四肢发冷,随即感呼吸困难,见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而后抽搐、表情淡漠。测血压0,脉搏微弱,呼吸36次/min,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二、讨论

安痛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报道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少见,而本例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上述过敏反应,考虑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所致。安痛定(2ml/支)其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0.1g、安替比林0.4g、巴比妥钠0.02g,其中巴比妥钠可增强另两者的镇痛效果,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其成分中少剂量安替比林及巴比妥钠不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主要考虑由氨基比林引起。此例病情来势凶猛,呈速发型过敏反应。抢救中,吸氧、肌注肾上腺素,可收缩血管抗休克;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且氢化可的松属短效类糖皮质激素,作用快速;多巴胺具有升压作用。本例提示,我们在使用本品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及家庭药物过敏史,对高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在使用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延缓反应,及时处置。同时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药源性皮肤病的相关知识。

三、药源性皮肤病及其临床表现

(一)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

亦称发疹型药疹。较常见,属轻型药疹,可能由第Ⅳ型变态反应所引起。

1.引发药物解热镇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

2.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在服药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就突然发病,常伴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突然出现粉红或鲜红色针头大到米粒斑疹或斑丘疹,数目多,分布广泛对称,迅速向躯干及四肢发展,于1-5日左右散发全身,并很快增多扩大融合,呈广泛性的水肿样鲜红色大片,在形态上象猩红热,但一般情况良好,远较猩红热为轻,也无猩红热的其它症状,发热可为3-5日至1-2周左右退尽。皮疹从鲜红变淡红,继以脱屑,脱屑为大小片状,病程约为2-3周左右。如皮疹象麻疹,称之为麻疹形药疹;象玫瑰糠疹,则称为玫瑰糠疹形药疹。

3.鉴别诊断应与麻疹、猩红热相鉴别。可依据药疹的发热与发疹间无传染病性规律,无扁桃腺化脓性炎症、杨莓舌、卡他症状及全身严重性中毒症状几点而与之鉴别。

(二)固定性红斑型药疹

又称固定性药疹,属轻型药疹,较常见。

1.引发药物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

2.临床表现起病急,固定性红斑潜伏期一般在4-6小时,快者在5分钟内。皮疹具有固定性、在病因第一次发病后,每次再服该药时,常在原处复发,具有扩大增多倾向。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一般不对称,1-4cm直径大小,重者红斑上可出现大疱,有痒感而一般无全身性症状。皮损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位于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部位者,常易出现糜烂或继发感染而引起疼痛,此时,患者常来急诊。皮损历1周不退,留有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可持续很久,有长达1-3年者。再服该药时,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在原处发痒,继而出现同样损害并向周围扩大,致使表现为中央色素加深而边缘潮红的损害。复发时,其他部位可出现新皮损。

(三)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多由第Ⅰ型及第Ⅲ型,偶由第Ⅱ型变态反应所引起。

1.引发药物多为青霉素类,血清制品,痢特灵,水杨酸盐,磺胺,普鲁卡因等。

2.临床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也可有高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蛋白尿等血清病样综合征表现,并可累及内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四)Stevens-Johson综合征型药疹

多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属重型药疹。

1.引发药物磺胺类特别是长效磺胺,巴比妥,保泰松等解热镇痛药,苯妥英钠等。

2.临床表现发病急,伴高热等全身中毒性症状。皮损分布广泛,以水疱、大疱、糜烂与结痂为主。常位于腔口周围,并严重地侵及粘膜。可出现肝、肾功能障碍并伴发肺炎等合并症,病死率5%~10%。

(五)紫癜型药疹

由Ⅱ或Ⅲ型变态反应引起。

1.引发药物磺胺类,保泰松,消炎痛,苯妥英钠,巴比妥等。

2.临床表现轻者双小腿出现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甚至伴有粘膜出血,贫血等。Ⅲ型反应引起者为血管炎的表现,皮损形态可自风团、丘疹、结节,水疱至坏死溃疡等多种成分,但均有可触及紫癜性损害(palpable purpura)出现。

重者可有肾、消化道、神经系统受累,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六)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

为最重型药疹,一般均在急诊中先见到。

1.引发药物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磺胺类,酚酞,青霉素,

2.临床表现光毒反应性损害,可发生在初次服药的患者,经日晒后2-8h,暴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或大疱。光过敏反应性损害则于暴光后有5-20天致敏潜伏期,以后再暴光时,于数分钟至48小时内发病。皮损可为红斑风团性损害,也可为丘疹、水肿性斑块、结节、水疱或湿疹样等多形态性损害。除暴光部位外,非暴光部位也可发生。均伴瘙痒。

(九)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综合征样反应

1.诱发SLE的药物指能激发潜在的SLE,或使已出现的SLE症状加重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磺胺类,保泰松等。临床表现与SLE相同。停药后并不能阻止病程的发展。

2.产生SLE的药物指具有引起SLE综合征效能的药物。主要为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苯妥英钠等。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真性SLE相同,但较轻。抗核抗体滴度很高,红斑狼疮细胞(+),而抗双链DNA抗体(-),补体总活性值正常。肾与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受累。停药后可愈。

四、药源性皮肤病的诊断

(一)临床诊断标准

可根据下述标准,分析其为变应性或非变应性。

1.既往对药物的耐受性患者对引发变态反应的药物,过去多能较好耐受。

2.药物剂量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多出现在常用的治疗剂量,有时小于常用剂量也可出现,故可依此排除毒性反应或蓄积作用。

3.临床表现药物变态反应的表现,常与其他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似,但与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引起的反应不同。对治疗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当伴有典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血清病样反应、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各种过敏性皮疹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时,要考虑到药物变态反应的可能性。

4.潜伏期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过程,与一般变态反应相同。药物进入机体后,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机体才会被致敏,一般为7-10天。在潜伏期内,因过敏状态还未形成,对所用药物不会发生反应。过敏状态形成后,再用该药,则在数十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反应,一般不超过72小时。这段时间是为反应时间。

5.反应再发这种反应一旦发生,以后再用该药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即使用量很小,也可引起再发。

6.好发于易感性个体这种反应只见于少数有易感性的人,这种人或其家族成员常有变应性疾病的历史。

7.病程的自限性绝大多数的病程具有自限性,停用致敏药物后可以迅速消退,仅

有少数例外。

8.其他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这种反应有较好效果,有些患者有嗜伊红白细胞增加等,都有助于判断。但应注意有些其他疾病也可以出现类似情况,故只能作为参考。

(二)药源性非变态反应与药理学不良反应的鉴别

有些药物引起的非变态反应性不良反应,有时可与变应性反应相混淆,需要加以鉴别。药物引发的类似变态反应的症状,并不一定均由于变态反应机制。常见的荨麻疹型反应,多数是变态反应机制产生的,但也可由于组胺释放机制而致。阿司匹林引发的荨麻疹,可由于变态反应,也可由于组胺释放机制。组胺释放机制是与变态反应无关的药理学作用。释放组胺的有效浓度,因药因人而异。由含碘的放射造影剂及右旋糖酐等引致的速发型反应,也可能属于这种机制。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面红、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偶然出现的血压降低,与药理学作用引起的组胺释放所引致的症状,常易相互混淆。由非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组胺药物的易感性可能增加。有肥大细胞增多症(如色素性荨麻疹、肥大细胞痣、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及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的患者,对小剂量的组胺释放药,可能产生严重的反应。组胺释放药所致反应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接受这类药物时即可出现症状,多无既往用药史,不需要一定的潜伏期,此点可供鉴别。

(三)病因诊断——致病药物的分析

1.药物与症状的关系药物种类和临床表现之间,包括变态反应性与非变态反应性,都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联系,不能要求通过临床表现去判断致病药物的种类。但临床实践提示,某种药物时常出现某些反应,对推测致病药物的种类还可起一定的线索作用。因此,在临床推断时,既往报告资料中提供的经验,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在具体应用时不要只凭过去的经验生搬硬套。

2.变态反应发生与用药时间的关系变态反应中的致敏时间(sensitizationtime)也就是所谓潜伏期(latentperiod),在讨论药物变态反应发生机制时已有介绍,即一个药物初次被引入人体之后,或与人体接触之后(可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到变态反应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称为致敏时间或潜伏期。所谓初次用药或初次与药物接触,是指机体已具有易感性,即有了可被该药物致敏的好发因素之后(注意此时还未被致敏),第一次使用或接触这种药物。对绝大多数药物而言,潜伏期约需7~10天,很少在1周以内。反应时间(reactiontime)是指药物变态反应症状的出现与末次用药相距的时间。反应时间一般很短,例如过敏性休克多出现于过去已被致敏,并已有几天或几年时间未再接触,以后可于再次使用该致敏药物之时出现。有些类型的反应时间可长达两天甚至几周,例如血清病样综合征。

对致敏时间和反应时间的正确分析,有助于推断致敏药物。但不能单纯根据时间上的联系轻易得出结论,还要注意是否是好发变态反应的药物,并对其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

在推断用药与反应发生的时间关系时,详细和准确的病史很重要。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在反应发生前的用药史,尤其是反应出现前两周内的用药史。对患者用过的每一种药都要细致地分析和估计,常见的致敏药物固然常导致反应,但对较少致敏的药物也不应忽视。

3.光敏感性因素药物外用、口服或注射后,受日光照晒部位可发生湿疹皮炎样反应,有红斑、水肿、丘疹或小水疱,预后留色素斑。其发生机制有两种,一为光毒性(phototoxic),一为光变应性(photoallergic)。药物的光变应性反应好发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颈前、手背或其他易受日晒部位。对于发生上述部位的皮肤病变,要考虑到光变应机制的可能,应详询服药和光照历史。引起这种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四环素类、灰黄霉素、氯丙嗪、氢氯噻嗪、磺胺药和合成甜味剂等内用药,以及焦油类、水杨酸盐类及六氯酚等外用药。

4.对物种不纯物质的反应对有完全抗原性质的药物,如各种疫苗和动物器官制剂及中草药制剂等引发变态反应时,要注意制剂中的不纯物质或添加剂的作用。如糖尿病患者,注射由动物器官提取的胰岛素后,过敏者会出现全身荨麻疹性反应,而改用合成的胰岛素制剂后无反应发生。有些中草药注射制剂中因含有不纯物质常引发过敏性休克。因此,提高各种制剂的纯度或改用生物合成制剂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5.停药观察大多数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在停用致敏药物之后,其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故停药观察有时可成为有力的诊断手段。但如同时使用几种药物,则判断困难。在少数情况下,有些临床症状,在停用有关致敏药物后,还可持续存在数周或数月,例如长效青霉素等长效制剂及排泄缓慢的溴剂、碘剂及砷剂引起的反应即属此类。此外,还有已造成的不可恢复的组织损伤,虽停用致敏药物,但病情仍可继续恶化,甚至最后死亡,例如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等。

6.诱发试验诱发试验是指给患者再次使用可疑致敏药物,观察是否可引起症状再发。这种方法虽能比较可靠地确定病因,但很危险,有时甚至引起死亡,不宜轻易应用。有人主张在少数情况下,对轻症反应可进行这种试验,如考虑到前一次发生轻症反应,后一次有可能发生严重反应的临床事实,还是不用为妥。若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非此药就不能挽救生命时,也必须对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有充分估计,有充分的应急准备,处理上有足够的经验,才能考虑谨慎进行。

(四)皮肤试验和体外检测

上述的临床诊断方法,虽仍属于推断性的,却常能较准确地判明致敏药物的种类,能满足一般临床工作的需要。但有几种可能致敏药物同时应用时,则较难得出肯定的判断。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①在少数情况下,可疑的致敏药物,很可能是对原有疾病的治疗上是必需的,也许还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②从长远角度讲,即使这一次药物变态反应的症状治愈了,也还需要最后确定致敏药物的种类,以便今后禁用这种药物及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药物;③对于某些易于致敏,但治疗中却常常需要的药物,如何在用药前预知患者对此是否过敏。因此,还可通过皮肤划痕试验、皮内注射试验、斑贴试验等客观的试验方法,来确定致敏药物的种类。口服激发试验、皮内及划痕试验非属迫切需要,不可轻易施行,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皮试方法的缺陷(阳性并非必出现反应,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反应的发生)及其本身的危险性,使得寻求体外测试的方法更为迫切。目前较好的方法有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和McAb-B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BA-ELISA)。

五、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停用一切可疑致病药物;促进体内致病药物排泄,应用抗过敏药物;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支持疗法。避免搔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1.轻症药物疹鼓励患者多饮水,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如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次口服;可并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中,静滴,每日1次。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并停药。

2.重症药物疹如剥脱性皮炎,应积极进行抢救。

1)早期用药早期应用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加入葡萄糖液内缓慢静滴,最好维持24小时不停。直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改为强的松口服。

2)重金属引起的药物疹可用硫代硫酸钠注射。

3)防止继发感染严格隔离消毒、无菌操作,加强眼、口腔、褥疮护理、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如已合并感染,应选用与致病药物结构不同或不易致敏的抗生素。

4)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情补液补钾。重症患者可静脉输入白蛋白或新鲜血液。加强营养,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局部治疗一般情况下用粉剂或振荡洗剂以保护、干操、散热、促进炎症消退。渗出较多时可湿敷。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冷湿敷。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则以暴露疗法为好。

六、预防

1.在治疗疾病时不滥用药,尽可能不用非必需药物,尤其是易引起药物疹的药物。

2.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及其他过敏情况。有过敏史者不用相同或结构类似的药物,并将引起过敏的药物明显地记录在病历上,以引起复诊医生注意或建立药物过敏卡,让患者铭记。

3.注意药物疹的早期症状,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长期用药时,如发现局部或全身发痒,要提高警惕。若不明原因全身发热以及少数红斑、丘疹、风团等均可能是药物疹的皮肤及全身症状,应及时停药。

4.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等之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有的药物如青霉素用极少量作皮试也可导致严重反应,皮试阴性者有时也可发生药物性皮炎。值得注意。

浅谈药源性疾病

浅谈药源性疾病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日益增多。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产生着错综复杂的不良反应。加上临床大剂量的用药,长期用药,多药治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而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疾病统称药源性疾病。如果在治疗上,医生只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略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源性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概括为下列几种。 1 实质性器官的损害 一般多发生于用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或高敏性的病人。由药毒性所致的损害遍及许多重要器官,肝、心、胃、肾、神经等都可受影响。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能损害肾脏和第八对脑神经,表现肾功能减退眩晕或耳聋.抗阿米巴药则对心脏有选择性毒性,近半数病例有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律失常。解热镇痛药中的阿司匹林除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诱发胃溃疡和出血,破坏凝血机制,临床证明过量或长期服用解热止痛片可引起间质性肾炎。氯霉素长期口服或滴眼可引起视神经炎。氯丙嗪可使2%长期服药病人发生肝弥漫性炎症或实质细胞损害。 2 造血系统障碍 药物所致的造血系统障碍常表现为四种类型,即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多数发病机制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抗癌药都可抑制造血系统,由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利尿药,抗精神药、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药所致者也不少见。溶血性贫血一般发生在具有先天遗传缺陷的人体,这种人的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致不能形成还原性辅酶11,后者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当给这种人应用大量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药物时,红细胞极容易被药物溶解破坏以致出现溶血性贫血。这种情况见于服用伯氨喹之后。另外,氯霉素、磺胺药、呋喃类、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和丙磺舒等也可发生。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A型反应,但病死率

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 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常见药源性疾病

常见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那么常见药源性疾病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吧! 常见药源性疾病: ( 1 )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 ①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双异丙毗胺、美西律(慢心律)及苯妥英钠等。 ② 其他药物:血管扩张药(如普尼拉明、利多氟嚓、非诺地尔、节普地尔等)、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嗓、甲硫达嚓、硫利达嗓、马普替林、多塞平、阿米替林)、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吠喃苯胺酸、阿托品、氯唆、卡马西平、水合氯醛、拟交感胺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素等)、日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左旋多巴、地塞米松、强的松、利尿剂、氟烷、头抱唾吩钠、环磷酞胺、阿霉素及长春新碱等。 ( 2 )引起心功能抑制的药物包括日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拟交感胺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洋地黄、金刚烷胺、氟苯丙胺、氯喳以及含构椽酸盐的药物。 ( 3 )引起心肌病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乙醇、依米丁(吐根碱)、拟交感胺药、锉盐、磺胺和苯苟二酮等。 ( 4 )引起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叫噪美辛(消炎痛)、脑垂体后叶素、二甲麦角新碱、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地尔硫覃、维拉帕米、普蔡洛尔、双嗜达莫(潘生丁)、脱屈嗦、米诺地尔(长压定)、呱哇嚓、二氮嚓、酚妥拉明、婴粟碱、乳酸普尼拉明、硝普钠、乙胺香豆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肾上腺素、麻黄素、苯丙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长春新碱、避孕药、甲状腺素等。( 5 )引起心包炎的药物二甲麦角新碱可引起心包炎。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以下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及其解释: 1. 肝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肝毒性药物包括一些非甾体抗炎药、乙醇、抗生素等。肝毒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释放出有害的代谢产物,损害肝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肝炎、肝坏死等疾病。 2. 肾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降低肾脏功能,引发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血管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或节律,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4. 中毒性肺病: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肺部的中毒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性疾病等。常见的中毒性肺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5. 过敏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

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骨髓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受损,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总结起来,药源性疾病就是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药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中毒性肺病、过敏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同时关注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 目录 药源性疾病概述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引起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 药源性疾病的一般规律 1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一)充分重视 1(二)做到合理用药 1(三)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研究药源性疾病的意义 药源性疾病概述 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性较低。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这类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如过量长期用药、不恰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的混用等。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有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现在常用药中许多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药源性疾病”。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视听神经等;一些利尿药一可造成低血钾症;一些安眠药则可造成人对该类药的依赖性等。即便是中药,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过相对少

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的原因分析

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的原因分析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 1 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 1.1 副作用:副作用是药物本身具有的作用,是指在药物规定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它给服药者可能带来的不适或痛苦,一般都较轻微,且是可以恢复的。如人们常用的感冒药,服用后能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但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嗜睡的副作用,驾驶员服用感冒药后最好不要开车。 1.2 毒性反应: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毒性的性质、严重程度各药不尽相同,但一般是药物应用过量后药物作用的延伸,是可以预知的。一种药物从实验室研制到动物试验,再到临床试验,其中有无数道工序来研究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剂量范围。因此企图增加剂量以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是有限度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危险的。如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强心药,服用过量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服药前一定要详细查对药物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1.3 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以后药物残存的药物作用,可能非常短暂,如服用催眠药安定后到了第二天早晨仍精神不振,但也可能比较持久,如服用四环素后可能导致日后严重的“四环素牙”。少数药物甚至带来永久性的器官损害,如对患儿误用大剂量庆大霉素后可导致永久性耳聋。 1.4 特殊反应:特殊反应是指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和个体差异导致的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最常见的是药物过敏,如有些患者在做青霉素皮试,即使注射微量的青霉素时,就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对于容易导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在用药之前必须做皮试,且要做好抢救准备,阳性反应者禁用该药。 2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2.1 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

不良反应基础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介绍

不良反应基础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介绍 一、药品不良反应(ADR) 1、定义: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显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药品不良反应要紧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靠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等。 药品风险,所有药品,不论是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等,都存在药品风险。药品风险包括天然风险和药品人为风险,药品天然风险是指科学意义上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人为风险包括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如非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或混合用药、专门人群用药)、质量咨询题和科学局限性。 2、ADR概念所表达的涵义 (1)合格药品(合法生产、经营、储存,符合法定质量标准) (2)正常使用(符合讲明书) (3)一样剂量(常规剂量) (4)与治疗目的无关(非预期的疗效) (5)意外的有害反应(上市前未被发觉) 3、报告时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治理方法》 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气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觉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判、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觉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第十七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气构发觉群体不良反应,应赶忙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卫生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应赶忙会同同级卫生厅(局)组织调查核实,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卫生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4、几个概念 (1)副作用是指治疗剂量下显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副作用的缘故是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畴广,当治疗利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也能够转化为治疗作用。 (2)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锐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样是药理作用的增强,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的耳毒性 过度作用(excessive effect):指使用举荐剂量时显现过强的药理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 (3)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遗留时刻可长可短,危害轻重不一,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 (4)变态反应药品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品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临床要紧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 (5)继发反应是由于药品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品要紧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正常肠道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概述 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性较低。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这类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如过量长期用药、不恰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的混用等。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有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现在常用药中许多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药源性疾病”。 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视听神经等;一些利尿药也可造成低血钾症;一些安眠药则可造成人对该类药的依赖性等。即便是中药,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过相对少些。例如,洋地黄,就有人发生过洋地黄中毒。由此可见,用药治病时,有用药剂量,服用间隔时间等方面一定要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的服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2019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对进口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应进行年度汇总报告,进口药物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 )年内,每年汇总报告一次 A.3 B.6 C.5 D.10 以下属于变态反应的是() A.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发生于次晨的宿醉现象 B. 血清病综合征 C.哌唑嗪等按常规剂量开始治疗常可致血压骤降 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的耳毒性 E.哌唑嗪等按常规剂量开始治疗常可致血压骤降 新的或严重的ADR应于发现之日起( )日内报告 A.10日 B.20日 C.30日 D.15日ADR是在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下出现的,其发生受药物、机体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属于药物方面因素的是() A.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出血,皮肤、黏膜出现红斑、瘀点,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一般人对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不多见,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对其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却高出很多 C.老年人出于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较慢,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较成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D.欧美白种人多为异烟肼慢代谢者,而中国人、日本人和纽因特人则多为异烟肼快代谢者,所以异烟肼在白种人中易诱发神经炎,而在黄神人中则易引起肝损害 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物,在首次药物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 )年汇总报告一次 A.2年 B.5年 C.3年 D.6年

()是目前许多国家进行ADR监测的基本方法,也是药物上市后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最简单、最常用的形式 A.自发呈报监测系统 B.医院全面监测系统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哪些新药需要重点监测通常由( )决定 A.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 B.省级食品药品管理局 C.ADR专家咨询委员会 D.以上均不是 我国于1981年和1996年两次遴选并出版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96年后,根据临床需要,每2年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一次调整,调整比例为()。 A.5%~10% B.15%~20% C. 5%~15% D.10%~20% 下列不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的是()A.若怀疑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但又不能确定为何种药物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停用一切药物,找出致病药物 B.停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常可提示该疾病为药源性 C.如果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已经被确认,可以选用特异性激动剂 D.若为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应告知患者禁用该药物 下列不属于药物警戒的是() A.不合格药品 B.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 C.药物的滥用与错用 D.不同年龄人群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同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种,其中描述性研究包括() A.包括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和横断面调査 B.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刘艳萍 药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互相矛盾而统一的两个方面。药物作用于机体时可呈现多种不同的效益,加上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药物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我国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由于应用药物而致的疾病,是人类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用药中,因药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

体征。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既是一类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用药后产生的某种反应,而药源性疾病强调组织、器官或系统损害。 2011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8.9%)、胃肠系统损害(占26.1%)和全身性损害(占13.6%),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第一位,主要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过敏反应。尽管很多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变应性或毒性基础,但其原因仍然不清,遗传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肝病、肾病、AID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老年人等发生皮肤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在住院病人中,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高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我们常 常会面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风险。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在 正常用量下,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药源性疾病则是由于使用 某种药物而引起的疾病。本文将对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进行探讨。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即可预见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不可预见 性药物不良反应。 1. 可预见性药物不良反应 可预见性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已经明确列入药 物说明书的不良反应。这些药物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例如利尿剂引起的低钾血症、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等。这些反 应多数是因为药物服用后直接对人体组织或器官产生的药理效应。 2. 不可预见性药物不良反应 不可预见性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未能预见 到的药物副作用。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与个体差异、药物代谢、药物相 互作用等因素有关。例如,少数人群可能会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 者出现药物引发的肝脏损害等。这些反应往往较为复杂,不易预测和 控制。

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防范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用药不当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以及防范方法。 1. 药物依赖性和滥用 某些药物具有依赖性和滥用的潜在风险,例如镇静催眠药、阿片类 镇痛药等。长期滥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成瘾和药物依赖,对个体的身 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预防药物依赖性和滥用需要加强社 会教育,提高公众对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 2. 药物引发的肝脏损害 某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会对肝脏造成不利影响,引起肝脏损害。例如,长期服用大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减轻药 物对肝脏的损害可通过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 的相互作用等方式。 3. 药物导致的胃肠道损伤 某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或损伤,引发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预防这些疾病需要合理使用药物,遵循用药时间和用 药方式的规定,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4. 其他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药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调整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而恢复健康,用来防治疾病;另一方面也可引起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或组织结构的变化等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药物引起的疾病,它既是药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一.药物不良反应: (一)不良反应的概念: 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时或调解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此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过量用药所引起的反应。) (二)不良反应的类型: 1.A型不良反应:(又称剂量相关不良反应) 是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与剂量有关,可预测,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归属于此类的不良反应包括以下: (1)副作用:某一种药物常有多种作用,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称为副作用。一般说来,副作用比较轻微,多为可逆性机能变化,停药后通常很快消退。副作用随用药目的不同而改变。 (2)毒性反应:大多数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毒性。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该反应可在各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出现。药物的毒性作用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延伸,主要对神经、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等系统,以及皮肤组织造成损害。各种药物毒性性质和反应的临床表现各相同,但反应程度和剂量有关,剂量加大,则毒性反应增强。药物引致的毒性反应所造成的持续性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停药后恢复较慢,甚至终身不愈。 (3)后遗效应: 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时间的长短因药物不同而不同。如巴比妥类催眠药次晨的宿醉现象,是短暂, 链霉素等可引起永久性耳聋是长久的。 (4) 继发反应: 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出现的一种反应,也称为间接效果或治疗矛盾。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后,由于改变了肠道内正常存在的菌群,敏感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则大量繁殖,外来细菌也乘虚而入,从而引起二重感染,导致肠炎或继发性感染,尤其常见于老年体弱久病卧床患者(见肠道菌群失调症);妇科常见的念珠性,霉菌性阴道炎等:还有在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后,可见假膜性肠炎。 (5) 首剂效应:(首剂综合征) 也可以叫做首剂现象,是指某些患者在初服某种药物时,机体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展的基本历程及药物治疗中的两面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解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管理的有关条例与规章、国外植物药监控的措施与重点,使执业药师增强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意识并具备一定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增强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综合性分析的水平,为从事或参与临床药学工作、保证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着重介绍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我国及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现状。各论重点介绍12个系统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基本概念及发展简史。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和发病机理。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5.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6.呼吸、消化、循环、血液、泌尿、生殖、五官、皮肤、神经精神等系统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特征。 (二)基本技能 1.我国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监控制度与措施。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表现、报告及分析判断方法。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5.鉴别、综合性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能力。 六、研讨专题 (一)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特点。 (二)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的研究趋势。 (三)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中的热点问题。 (四)中药毒性成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诊断;预防;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 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2、副作用: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 用。 3、后遗效应:指停药以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所遗留的生物 效应。 4、药物滥用: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 5、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心满意足的愉快感觉,因而需要定期地或连续地使用它以保持那种舒适感或者为了避免不舒服。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 6、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7、椎体外系症状: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

8、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9、肝药酶抑制剂:肝药酶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基本上是经肝药酶代谢的,所以对肝药酶有影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药物的代谢。其中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药物称肝药酶诱导剂;使肝药酶活性减弱的药物称肝药酶抑制剂。 10、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1、羊水肠道循环:大部分药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有少量经羊膜进入羊水,羊水中的药物可被胎儿吞饮,胃肠道吸收,药物经胎儿肾脏排泄到羊水中后可再被胎儿吞饮吸收。 12、灰婴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和临产的24小时内孕母使用氯霉素,可致使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呕吐、呼吸急促或不规则、皮肤发灰、低体温、软弱无力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 13、免疫应答: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一种生理功能。 14、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5、消除半衰期(t1/2):在药代动力学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按一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故而药物在体内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半衰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