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比例和加减法运算电路

实验二 比例和加减法运算电路
实验二 比例和加减法运算电路

实验二 比例和加减法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熟悉集成运放构成的几种运算电路的结构及特点,测定其运算关系。

3、学习运算放大器的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及原件

1. 双踪示波器(SS-7804型) 1台

2. 信号发生器(EE1641D 型) 1台

3. 数字万用表(DT890型) 1只

4. 直流电源(0~5V ×2可调) 1台

5. 实验板 1块

6. 连接导线 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图2.1是与实验板相近的电路,图中D 1D 2为正负电源接错保护,加入D 1D 2后集成电路上的电压仅为11.4V 左右。C 1C 2为去耦电容,滤除由电源引入的高次谐波。D 3D 4为集成电路输入端过电压保护,500Ω电阻R 为集成电路输出保护,其均已连接好,放在实验板面背后。注意:后续实验,凡有集成电路的实验电路,均有以上元件,且已连接好。

图2.1 电压跟随、比例、加减运算电路原理图

⒈ 电压跟随电路

电压跟随电路如图2.2所示。电路为电压串联深度负反馈,因此,具有输出电阻很低,输入电阻很高的特点,一般用于信号隔离。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为: v O =v I 。

⒉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2.3是反相比例电路的原理图。输出与输入间的关系:

o v i 2-v i 1

v R

R

v I P

f

o

-= 同相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电阻称平衡电阻。其值应

为: R P =R f //R 1 。

⒊ 同相比例运算运算电

同相比例电路如图2.4所示。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 图2.3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v R

R

v

I

P

f

o

)+

1(= 平衡电阻R 2应为: R 2=R f //R 1,本实验可取10kΩ。

⒋减法(差分)运算电路

减法电路如图2.5所示。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

)(=

21

v v R

R v I f

o I1- 平衡电阻: R n =R p

5.反相加法运算放器

电路如图2.6所示,输出与输入间的关系:)+(=2

1

v v R

R v

I f

o

I3- 平衡电阻: R P =R f // R 2// R 3

图2.6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图2.7 CA3140管脚排列

T r

V I +

负电源 +V CC V O T r 空脚 调 零

7 1

234 5 6 8 CA3140

反相输入 V I--

同相输入 -V CC 调零

输出

正电源 N C

图2.2 电压跟随器

i

(a)

i

(b)

v v 图2.5 减法运算电路

图2.4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v v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是在图2.3所示的实验板上进行。集成电路采用CA3140或OP081等,其管脚功能如图2.7所示。

图2.3 电压跟随、比例、加减运算电路试验板图

⒈电压跟随电路

(1)按图2.2(a)或(b)接线。由图2.1可看出,即把1′与2点连接,6点与输出端连接或输出端与2点短接,1与3点连接。

将输入端接地,闭合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有无振荡波形。若有,应先消振或调零后,再进行实验。

⑵加入直流信号电压V

I ,调节电压值见表2.1,测量V

O

的值,记入表2.1中。

⒉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2.3正确连接。即按图2.1把1点与1′和2点连接,6点与输出端v

o

连接,3点与4

点连接,并调节R

P =R

f

//R

1

。闭合电源开关。

(2)输入直流电压信号, 调节V

I 电压见表2.2,测量V

O

的值,记入表2.2中,计算增益A v。

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表2.1 电压跟随电路测试表

(3)输入f=200Hz ,V Im =0.8V 的正弦信号,测量输出电压V Om ,用示波器观察 v O 、v I 的相位关系, 测量结果记入表2.3中,计算增益A v 。

(4)设计一个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要求电压增益A V =15,请确定R 1 , R 2, R f 的值,说明允许输入的最大信号V Im =?

表2.2 反相比例输入直流信号测量表

测量7脚V

=( ) V, 4脚-V =( ) V ,R =( ),R =( )

表2.3

反相比例输入交流信号

(1)按图2.4正确连接,即由图2.1,将 1′与4(R P 置最大)点和2点连接,6点与

2.4 同相比例输入直流信号

2.5 同相比例输入交流信号

输出端v o连接;1与3点连接,便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闭合电源开关。

(2)输入直流电压信号,调节V I电压值见表2.4,测量V O的值,记入表2.4中,计算增益A v。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3)输入f=200Hz,V Im=0.8V,测量V O m,用示波器观察v O、v I 的相位关系。测量结果记入表2.5中,计算增益A v。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4)设计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要求电压增益A V=11,设R f=100,请确定R1、R2的值,说明允许输入的最大信号V Im=?

⒋减法(差分)运算电路

(1)按图2.5正确连接。即在图2.1中,将1点与1′、2点连接,6点与输出端v o连接;5点与3点连接(S3断开),7点接地,便构成减法运算电路。

(2)输入直流信号,调节V I电压值见表2.6,测量V O的值,记入表2.6中,计算放大倍数A v。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2.6减法输入直流信号(R为100kΩ)

V

明输入信号的最大差值ΔV I=?

5.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按图2.6正确连接。即在图2.1中,将5点与2点连接(S3合上),6点与输出端v o连接;3点与4点连接。

(2)输入直流信号,调节V I电压值见表2.7,测量O的值,记入表2.7中,计算增益A v。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V

入信号和的最大值ΣV I=?

五、实验报告、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中要求的内容。对应画出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波形。

(2)将测试值与估算值比较,若有误差,分析其原因。

(3)实验中若有不正常现象或故障,说明是如何解决的。

(4)对本实验仪器设备、电路板等的意见或建议。

2.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复习与本实验有关的运算放大电路的理论知识;熟悉消振及调零的方法。

(2)估算表格中要求的理论值;准备好实验记录所需的表格、作图纸。

(3)平衡电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比例、加减运算电路的平衡电阻如何计算?

(4)比例、加减运算电路的增益如何计算?他们各引入的是什么负反馈?

加减法简便运算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 内容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20-p21 例3、例4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乘法运算定律”“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让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总结能力,在学习各定理时可以尝试自己总结出结论,但是在应用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而本班学生在前三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巧算方法,可能少部分学生之前的积累较差,这部分学习会出现接受慢、掌握慢的情况,教师要加强指导,重点在于练习。 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并且积累简便运算的解题经验。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使用简便算法解决习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 教学 难点 学会使用简便方法解决习题。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还记得李叔叔吗?他还在进行着他的旅行之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行车路线及下面要如何行车的计划,这就是李叔叔接下来4天的行程计划表,你能看懂吗? 二、教学新知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并汇报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李叔叔这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指名列算式 115+132+118+85 根据最原始的计算顺序计算 =247+118+85 =365+85 =450 请学生汇报想法:太麻烦了,因为有三次的进位计算,这也很可能出现计算马虎的结果。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如果运用到这个计算当中会不会简单一些呢?组织小组讨论该如何使用运算定律解决计算问题。 从而得到简便的计算过程 115+132+118+85 =85+115+132+118 =(85+115)+(132+118) =200+250 =450 总结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加法联系旧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成绩: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电路设计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实验要求: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向加法运算 2、用减法器实现两信号的减法运算 3、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 4、实现同相比例运算(选做) 5、实现积分运算(选做) 二、实验设备: 双运算放大器LM358 三、实验须知: 1.在理想条件下,集成运放参数有哪些特征? 答:开环电压增益很高,开环电压很高,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入电阻很大,输入电流接近于零,输出电阻接近于零。2.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为啥均以差分放大电路为基础? 答:(1)能对差模输入信号放大 (2)对共模输入信号抑制 (3)在电路对称的条件下,差分放大具有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 3.何谓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线?根据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 息? 答: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4.何谓集成运放的输出失调电压?怎么解决输出失调? 答:失调电压是直流(缓变)电压,会叠 加到交流电压上,使得交流电的零线偏移 (正负电压不对称),但是由于交流电可 以通过“隔直流”电容(又叫耦合电容) 输出,因此任何漂移的直流缓变分量都不 能通过,所以可以使输出的交流信号不受 失调电压的任何影响。 专业: 姓名: 日期: 地点:紫金港东

5.在本实验中,根据输入电路的不同,主要有哪三种输入方式?在实际运用中这三种输入方式都接成何种反馈形式,以实现各种模拟运算? 答: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反相减法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都为负反馈形式。 四、实验步骤: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实验电路: R′= Rl//R2//RF 电阻R'的作用:作为平衡电阻,以消除平均偏置电流及其漂移造成的运算误差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1kHz 0 2.减法器(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 R1=R2、R F=R3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1kHz 0 共模抑制比850 3.用积分电路转换方波为三角波 实验电路: 电路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 IO、V IO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 在t<<τ2(τ2=R2C)的条件下,若v S为常数,则v O与t 将近似成线性关系。 因此,当v S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 p<<τ2时(T 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 O将转变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第八课时: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计算、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运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解决问题:根据具体的算式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计算方法。 4、情感与态度:通过教学,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种算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关键: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减法的简便计算中数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感知“凑整” 1、把上下两行中两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1597 263 317 37 283 164 403 2、出示三个算式。 72+39+28 72+(38+28)(72+28)+39 (1)观察、比较。你更喜欢计算哪个算式?为什么? (2)说明:“凑整”能使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个思想来研究减法中 的一些简便计算。 二、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讨论。 (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 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2.观察图(二)的条件问题。 小组讨论。 汇报。 三、巩固应用优化算法 1、我会填。 513-76-24=513○(□+□) 1048-161-39=1048-(□○□) 2、我能更快计算。 1184-68-42 5347一347一972 3576-133-67 1054-13-54 思考:注意观察数据特征,怎样简便怎样算。 3、试一试,我能行。 (1)2864-37一42一21 (2)3862一319一182一481一218 4、我来当小医生。 (1)276-76+24=276-(76+24)() (2)25+5-25+5=0 () (3)384-(84+29)=384-84+29 () (4)78+19-22=78+22-19 ()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476-300247+20 352-200615+300113+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5 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例1.(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实验八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包括反相比例,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其他各种运算电路的基础,我们在此把它们的公式列出: 反相比例放大器 10R R V V A F i f -== 1R r if = 同相比例放大器 1 01R R V V A F i f +== ()id Od r F A r +=1 式中Od A 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F R R R F +=11 id r 为差模输入电阻 当0=F R 或∞=1R 时,0=f A 这种电路称为电压跟随器 2、求和电路的输出量反映多个模拟输入量相加的结果,用运算实现求和运算时,可以采用反相输入方式,也可以采用同相输入或双端输入的方式,下面列出他们的计算公式。 反相求和电路 22 110i F i F V R R V R R V ?+?-= 若 21i i V V = ,则 ()210i i F V V R R V += 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 ??-'=∑∑21120i i F V R R V R R R R V 式中: F R R R //1=∑ 32//R R R ='∑ 三、实验仪器 l 、数字万用表 2、示波器 3、信号发生器 4、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模块

四、预习要求 1、计算表8-l中的V0和A f 2、估算表8-3的理论值 3、估算表8- 4、表8-5中的理论值 4、计算表8-6中的V0值 5、计算表8-7中的V0值 五、实验内容 1、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8-l所示. 图8-l电压跟随器按表8-l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 8-1 V i(V)-2 -0.5 0 0.5 0.98 V0(V)R L=∞ R L= 5K1 4,96 2、反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如图8-2所示。 图8-2反相比例放大器(l) 按表8-2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8-2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13.6+7.84+6.4 38.7-14.47-5.53 8.5+9.9 1.31+4.7+0.69+5.3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27.3+73.2+72.7 585+189+215 5.85-1.75- 0.25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42.5-22.17-7.83 3.8+1.37+6.2+12.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 6.55+1.3 2 7.38-5.34+2.62-4.66 21.63-( 8.5+ 9.63)

4.32-(1.26+2.34) 2.5+3.25+0.75+7.5 2.53+1.79+ 3.47 10.08- 4.79-1.21 17.05-(2.05-6.4) 3.73+5.28+ 4.27+4.72 103 +10017+100029 108米-1008米-1000 8米 3元5角+2元5角-1元8角3分 9.4+0.3-6.4 15.25+4.72+4.75+5.28 34.82-(4.82+15.2) 12.7-4.8-5.2 3.1+25.78+6.9 73.8-1.64-13.8-5.36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 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 5654+=5 10564=+=2 注意:因为5 10 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最后得数是2. 例题二 104 1059105109= -=-5 2= 注意:因为10 4 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 是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5 2 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 (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我们必须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

715 - 215 712 - 112 1 - 916 911 - 711 38 + 38 16 + 16 314 +314 34 + 34 二、连线 19 + 4 9 2 7377+ 145 +1 5 1 8 987+ 47 + 67 137 115 11141+ 18 +78 29 11 9 3 92+ 2411 +511 5 9 2121+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47 +37 = 714 (2)6 - 57 - 37 =577 -57 -3 7 =527 -3 7 =51 7 四、应用题 (1)一根铁丝长7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3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 (2)3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12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加法的简便计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999+322+99 486+198 546+695 398+124 549+301 728+4052 637+2989 三、减法的简便计算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480-301 1000-505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654+138-157-43 451-(251+130)865-(165+320)(678+249)-(158+149)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64+75-36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564+298 382+165+35-82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568-(68+178)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91 512+(373—212)228+(72+189)409-(230-91)897-72-28 897-72+28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书共有326页,小明第一天看了65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黄山旅游景区周末上午迎来1398名中国游客,457名外国游客,中午离开了257名中国游客、198名外国游客,景区里还剩下多少游客? 五、列式计算 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2、27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 3、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北京邮电大学电路实验报告-(小彩灯)

北京邮电大学电路实验报告-(小彩灯)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彩灯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班级:学号: 一、摘要: 运用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彩灯显示电路,通过迟滞电压比较器和反向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送入比较器与一系列直流电平比较,比较器输出端会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从而顺序点亮或熄灭接在比较器输出端的发光管。 关键字: 模拟电路,高低电平,运算放大器,振荡,比较 二、设计任务要求: 利用运算放大器LM324设计一个彩灯显示电路,让排成一排的5个红色发光二极管(R1~R5)重复地依次点亮再依次熄灭(全灭→R1→R1R2→R1R2R3→R1R2R3R4→R1R2R3R4R5→R1R2R3R4→R1R2R3→R1R2→R1→全灭),同时让排成一排的6个绿色发光二极管(G1~G6)单光

三角波振荡电路可以采用如图2-28所示电路,这是一种常见的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图2-28中运放A1接成迟滞电压比较器,A2接成反相输入式积分器,积分器的输入电压取自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入信号来自积分器的输出。假设迟滞电压比较器输出U o1初始值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过积分器在U o2端得到线性下降的输出信号,此线性下降的信号又反馈至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当其下降至比较器的下门限电压U th-时,比较器的输出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该低电平经过积分器在U o2端得到线性上升的输出信号,此线性上升的信号又反馈至迟

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当其上升至比较器的上门限电压U th+时,比较器的输出发生跳变,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此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在迟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U o1得到方波信号,在反向积分器的输出端U o2得到三角波信号。假设稳压管反向击穿时的稳定电压为U Z,正向导通电压为U D,由理论分析可知,该电路方波和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分别为: 式(5)中R P2为电位器R P动头2端对地电阻,R P1为电位器1端对地的电阻。 由上述各式可知,该电路输出方波的幅度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和正向导通电压决定,三角波的输 出幅度决定于稳压管的稳压值和正向导通电压以及反馈比R1/R f,而振荡频率与稳压管的稳压值和正向导通电压无关,因此,通过调换具有不同稳压值和正向 导通电压的稳压管可以成比例地改变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度而不改变振荡频率。 电位器的滑动比R P2/R P1和积分器的积分时间常数R2C的改变只影响振荡频率而 不影响振荡幅度,而反馈比R1/R f的改变会使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同时发生变化。因此,一般用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方法进行频段的转换,用调节电位器滑动头 的位置来进行频段内的频率调节。

第一讲-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二年级上)

第一讲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注意点: 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号: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二、运算法则 加法(1)A+B=B+A; (2)(A+B)+C=A+(B+C). 减法(1)A-B-C=A-(B+C); (2)A-(B+C)=A-B-C. 三、例题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1)98+37;(2)999+99+9. 解:(分析:(1)中的98接近于100,98+37可以看成100+37,多加了2,所以最后还要减去2; (2)中三个加数分别都接近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9+9看成1000+100+10,最后从它们的和中减去3,就可以得到答案.) (1)98+37 (2)999+99+9 =100+37-2 =1000+100+10-3 =137-2 =1110-3 =135 =1107 练一练:(1)68+103;(2)109+98+8. 例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345+27+655+373. 解:(分析:题目中的345与655、27与373分别能凑成整千、整百数,所以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先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凑整。) 345+27+655+373 =(345+655)+(27+373) = 1000+400 = 1400 练一练:计算329+67+233+271 例3:利用减法中的凑整计算:(1)375-98;(2)534-109. (分析:(1)中的98接近100,可以看成375-100,最后加上多减的2; (2)中109接近100,可以看成534-100,最后还好减去少减的9.) (1)375-98 (2)534-109 =375-100+2 =534-100-9 =275+2 =434-9 =277; =425. 练一练:(1)562-205;(2)624-96.

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运用 班级:计算机18-4班 姓名:祁金文 学号:5011214406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电路的特点。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线性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3.了解限幅放大器的转移特性以及转移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是一种将“管”和“路”紧密结合的器件,它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采用专门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完整电路制作在一起,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集成放大电路最初多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如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微分……)上,故被称为运算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集成运放广泛用于模拟信号的处理和产生电路之中,因其高性价能地价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取代了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输入输出关系: 输入电阻: Ri=R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图 i o V R R V 12-=i R o V R R V R R V 1 212)1(-+=

压输入输出波形图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输入输出关系: 输入电阻: Ri=∞ 输出电阻: Ro=0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图 i o V R R V )1(12+=R o V R R V R R V 1 2i 12)1(-+ =

电压输入输出波形图 差动放大电路电路图

差动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图 五:实验步骤: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设计一个反相放大器,Au=-5V,Rf=10KΩ,供电电压为±12V。 (2)输入f=1kHz、ui=100m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uo,

四年级加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练习题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 2. 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4)63+1.6+8.4 (5)0.76+15+0.24 (6)1.4+639+8.6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 (4)0.46+67+0.54 (5)6.80+485+1.20 (6)1.55+657+2.45

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 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c-a=c-b-a 例2. 简便计算: 198-75-98 346-58-46 7453-289-253 减法结合律:(1)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同学关键就是错这个概念,重点看 (2)如果一个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一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差。 字母表示:a-b+c=a-(b-c) 例3.简便计算: (1)369-45-155 (2)896-580-120 (3)1823-254-746

(4)176-(76+52) (5) 268-(68+15) (6)345-(38+45) (7)156-48+48 (8)96-75+25 (9)164-57+37 (10)457-(158-43) (11) 186-(98-14) (12)234-(88-66)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97=100-3,998=1000-2,…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 (2)56+98 (3)658+997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1、计算。 75+26+25 72+67+28 116+625+84 321+52+679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6+58+60+62+64 9+99+999+9999 2250一73一27 14+15+17+8 0+83+85 900一(99+98+97+96 )675一(11+13+15+17+19)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83+48+152 438+86-138

1645-(645+290)873-(173-64) 674-(38+74)457-(230-143) 728-46-22-54-67-78-33 7000-85-84-83-82-81-15-16-17-18-19 〖例题精讲〗 例1、乘法中的巧算: 1交换律结合律 (1)25×55×4(2)25×32×125×7 〖我真行1〗 (1)5×25×2×4(2)125×48×8(3)25×64×125 例2、乘法的分配律: (1)25×(40+4)(2)39×47+39×53 〖我真行2〗 (1)125×(80+8)(2)66×36+33×36+36 例3、巧用乘法的分配律: (1)39×101(2)22×99

〖我真行3〗 (1)44×1002(2)556×99 例4、乘除法中的巧算: (1)17÷8+19÷8+28÷8(2)77×5÷11(3)7500÷(100÷3) =(17+19+28)÷8=77÷11×5=7500÷100×3 (4)76×25(5)700÷25 =76×25×4÷4= (700×4)÷(25×4) 〖我真行4〗 (1)12÷25×100(2)31÷9+33÷9+35÷9 (3)48×125(4)3000÷125 〖方法归纳〗 学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分配性质,同级运算“带号搬家”,去括号等进行简便计算。 〖我真棒〗 4600÷ (23÷3)84×29-18×84-84 11×37+99×7 方法归类:这种好方法也适用于个位数是5的两个相同的多位数相乘的计算。例5、除法巧算 130÷54200÷2534000÷

小学数学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100题(八)

小学数学计算练习100题(八)简便运算(加减法)班级:姓名:情况: 146-22-78 55+99+1 188-44-56 177-33-67 88+33+67 177-(77+22)33+77+67 569-73-69 199-61-39 166-22-78 99+44+56 888-(88+33)877-(77+22)99+44+1 122-77-23 66+11+34 134-89-11 78+23+22 24+68+76 13+57+87 145-2-98 23+67+33 862-65-62 767-12-67

89+34+11 78+23+77 712-67-12 89+34+66 156-12-88 2+46+98 879-(79+24)68+13+87 179-35-65 24+68+32 613-(13+57)679-35-79 168-24-76 13+57+43 746-2-46 79+24+21 180-36-64 569-25-69 668-(68+13)613-(13+35)624-79-24 113-68-32 124-79-21 658-(58+3)492-48-92 459-(59+4)448-(48+92)481-37-81

97+91+9 135-(35+76)47+91+9 336-(36+81)392-(92+37)381-(81+26)59+4+41 81+26+74 92+37+8 426-81-26 48+92+8 37+81+63 170-26-74 193-49-51 38+82+18 327-(27+71)468-(68+65)27+71+73 5+49+51 338-93-38 82+27+18 71+16+84 49+93+7 38+82+62

实验报告:算术运算电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专升本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实验名称:算术运算电路 班级:05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 学号: VH1052U2003 日期: 2007-9-4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v和最大输出电压 Vomax的测试方法。 2、掌握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电路的调整, 微分电路的连接与测试。 3、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 1、实物实验器材 (1)、HY177-30S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 1台 (2)、AFG310函数发生器 1台

(3)、FLUKE45数字万用表 1台 (4)TDS210数字式双踪示波器 1台 2、虚拟实验器材 (1)、操作系统为Windows95/98/ME的计算机 1台 (2)、Electronics Workbench Multisim 2001电子线路仿真软件 1套 三、实验原理 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线性区工作时,是一种具有高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加上负反馈网络,就可完成各种线性应用,其中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多种数学运算,其基本运算有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 线性集成放大器在开环或引入正反馈的情况下,当其两个差动输入端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失调电压时,放大器就处于正饱和或负饱和状态(即工作于非线性区),利用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实现非线性应用,如信号比较器-采样保持电路等。 衡量线性集成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很多,其中开环放大倍数Av反映了该器件在输出开路的条件下,输出电压对差模电压的放大能力。最大输出电压Vomax则反映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线性应用范围,超过此界限则进入非线性区。 四、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及步骤 1、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测试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一、加法: 1.利用加法交换律 例如:254+158+246 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2.利用加法结合律 例如:365+458+242 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3.拆分加数 例如:568+203 我们发现203距离200较近,于是将203拆分成200+3,算式变成568+200+3。 例如:289+198 我们发现198距离200较近,于是将198改写成200-2,算是变成289+200-2。 二、减法: 1.交换减数位置: 例如:452-269-152 我们发现452-152能得整百数,于是交换减数位置,算式变成452-152-269。 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 例如:562-236-164 我们发现两个减数236与164的和能凑成整百,于是算式变成562-(236+164),注意括号里要变成两数相加。 2.拆分减数: 例如:313-102 我们发现减数102距离100较近,可以拆分成100+2,但是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 313-100-2。

例如:521-298 我们发现减数298距离300较近,可以拆分成300-2,但是注意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521-300+2。 三、加减混合: 1.加减换位: 例如:526—257+274 可以将算式改为526+274—257。 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例如:568—(254+168) 我们可以打开括号,注意括号里的加号在打开括号后要变成减号,于是算式变成568—254—168,然后调整减数位置,因为568先减去168可以凑成整百数,于是算式变成568—168—254。 2、综合运用: 例如:57+68—57+68 很多同学盲目地写成(57+68)—(57+68)是错误的,我们发现第二个57前面是减号,可以和第一个57合并成57—57,而第二个68前面是加号,只能和第一个68合并成 68+68,所以算式应变成 (57—57)+(68+68)。 例如:628—(254+128+146) 有些时候我们在同一道题中运用多种方法,总之一个原则,但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运算更加简便。如上题,我们发现628先减去括号里的128比较简便,余下两个数254与146恰好相加是整百,于是算式变为(628—128)—(254+146)。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四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和性能; ②学会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①数字万用表;②示波器;③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 Ⅰ.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电压跟随器 按表1内容实验并记录。 V i(V)-2-0.50+0.51 R L=∞-2.001-0.5050.0030.507 1.002 V O(V) R L=5K1-2.001-0.5050.0030.507 1.002 表1 Ⅱ.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反相比例放大器 1)按表2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直流输入电压U i(mV)3010030010003000 输出电压 U O 理论估算(mV)-300-1000-3000-10000-30000实测值(mV)-320-1046-3004-9850-9940误差(mV)20464-150-20060 表2 发现当U i=3000 mV时误差较大。 2)按表3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测试条件 理论估算值 (mV)实测值(mV) ΔU O R 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U i 由0变为800mV -8000-8030 ΔU AB00 ΔU R28000 ΔU R100 ΔU OL U=800mV, R L由开路变为5K1 00.02 表3 其中R L接于V O与地之间。表中各项测量值均为U i=0及U i=800mV

时所得该项测量值之差。 Ⅲ.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3所示。理论值:U i/10K=(U i-U O)/100K故U O=11U i 图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按表4和5实验测量并记录。 直流输入电压U i(mV)3010030010003000 输出电压U O 理论估算(mV)3001000300010000 30000实测值(mV)3281129329010980 12360误差(mV)28 129290980 17640 测试条件 理论估算值 (mV) 实测值 (mV) ΔU O R 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U i 由0变为800mV 88008700 ΔU AB00ΔU R2800830ΔU R1-800-813

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电路设计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三、实验须知:

四、实验步骤: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实验电路: R′= Rl//R2//RF 电阻R'的作用:作为平衡电阻,以消除平均偏置电流及其漂移造成的运算误差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0.1V,1kHz 0 1.01V 0.1V 0.1V 2.03V 2.减法器(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 R1=R2、R F=R3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0.1V,1kHz 0 1.02V 0 0.1V 1.03V 0.1V 0.1V 0.12mV 共模抑制比850 3.用积分电路转换方波为三角波 实验电路:

电路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 IO、V IO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 在t<<τ2(τ2=R2C)的条件下,若v S为常数,则v O与t 将近似成线性关系。因此,当v S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 p<<τ2时(T 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 O将转变为三角波,且方波的周期越小,三角波的线性越好,但三角波的幅度将随之减小。 根据电路参数求出τ2,确定三种情况下的方波信号频率,在坐标系中画出输入和输出波形。 v S方波周期v S幅值(峰峰值) v o波形v o周期v o幅值(峰峰值) T=0.1R2C 未测 T=R2C 1.000 如下图1ms 6.64V T=10R2C 1.000 如下图10ms 10.60V T=100R2C 1.000 如下图100ms 11.00V ①T=0.1R2C=0.1ms 未测 ②T=R2C=1ms ③T=10R2C=10ms

加减法中的简便计算 练习题

第一讲 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 加法:(1) A +B=B +A (2) ( A +B )+C=A +(B +C) 减法:(1) A -B -C=A -(B +C) (2) A -B +C=A -(B -C) 一、典型例题: 利用加减法中的凑整,计算: (1)98+37 (2)999+99+9 提示: (1)98+37 (2)999+99+9 =100+37-2 =1000+100+10-3 =137-2 =1000+100+10-3 =135 =1110-3 =1107 利用减法中的凑整,计算: (1)375-98 (2)534-109 提示: (1)375-98 (2)534-109 =375-100+2 =534-100-9 =275+2 =434-9 =1277 =425 运用加减法的性质,计算: 500-82-18-83-17-86-14-85-15 例1 常用的简便运算方法 例2 例3

提示: 500-82-18-83-17-86-14-85-15 =500-[(82+18)+(83+17)+(86+14)+(85+15)] =500-400 =100 二、精选习题: 1、计算: (1)68+103 (2)109+98+8 提示: (1)68+103 (2)109+98+8 =68+100+3 =100+100+10+9-2-2 =171 =215 2、计算: (1)562-205 (2)624-96 提示: (1)562-205 (2)624-96 =562-200-5 =624-100+4 =357 =528 3、计算: 1000-76-24-64-36-55-45 提示: 1000-76-24-64-36-55-45 =1000-[(76+24)+(64+36)+(55+45)] =700 三、拓展提高: 1、计算: (1)89+667+233+911

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級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練習題 一、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字母表示為: 加法結合律:。字母表示為: 一個數連續減兩個數,可以先算兩個減數の和,再相減。字母表示為: 如果小括弧前面前面是減號,去掉小括弧,要改變括弧裏の運算符號。字母表示為: 二、加法の簡便計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999+322+99 486+198 546+695 398+124 549+301 728+4052 637+2989 三、減法の簡便計算 635-99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752-403 480-301 1000-505 527-145-55 496-172-228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467+92-267 654+138-157-43 451-(251+130)865-(165+320)(678+249)-(158+149) 四、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325-64+75-36 345+197+658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564+298 382+165+35-82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568-(68+178) 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21 512+(373—212)228+(72+189)409-(230-91)897-72-28 897-72+28 四、應用題。 1、雄城商場1—4季度分別售出冰箱269臺、67臺、331臺和233臺。雄城商場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臺? 2、第三小組六個隊員の身高分別是128釐米、136釐米、140釐米、132釐米、124釐米、127釐米。他們の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書共有326頁,小明第一天看了65頁,第二天看了35頁,還剩多少頁沒有看? 4、黃山旅遊景區週末上午迎來1398名中國遊客,457名外國遊客,中午離開了257名中國遊客、198名外國遊客,景區裏還剩下多少遊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