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加宽方式

公路桥梁加宽方式
公路桥梁加宽方式

浅谈公路桥梁加宽方式

摘要:桥梁的加宽需要各方面的设计配合,即要考虑其经济性,又要考虑其实用性和扩建质量,本文就从桥梁加宽的重要环节进行探讨与浅析,以实现预期加宽并投入使用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桥梁加宽技术要求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内高速公路桥现状

现如今的交通领域在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现如今在已经服务于国内交通的公路桥梁已经达到30万座之多,但是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桥梁建筑年限早,其桥梁质量或是本身实用情况都渐渐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面对如今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此外还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公路桥的载用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此可见需维修及改建数量是伴随经济的发展日趋增多的。

交通量的增加速度是非常迅猛的,早起投入使用的许多公路和桥梁已经不能再高效服务于社会,其服务水准针对提升的需求来说是降低的,这就对这些路段进行有效调整,针对不同条件环境,可以重建、改建或是扩建,从而提高道路级别,满足社会需求,真正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体现出公路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2.公路桥梁扩建的诠释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发展,同时市政 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也不断增多。而软土地基具有低强度、较高压缩 量的软弱土层,绝大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其具有高含水量、较大孔隙、强 压缩性、弱透水性、强灵敏性等特征,其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 于此,本文阐述了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影响以及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与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市政道路工程;影响;特征;处理技术;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经常会遇到物理力学性质差且分布面积较大的软土。并且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因其难处理、低承载、高压缩、大孔隙、不稳定的特性,成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道 路工程的日趋增多,出现处理软土地基的情况也日益普遍,因此为了提高市政道 路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一、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影响 1.导致路面沉降的影响 路面沉降问题是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市政道路工程施 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一系列问题而未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 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缺乏, 未能较好地控制路基工程的压实度,致使工程的稳定性下降。由于在市政道路过 渡段结构排列不科学,在桥头出现的跳车现象,既不舒服同时也会影响出行安全,甚至会引发桥头搭板坍塌断裂。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引发路面沉降问题也不容小觑,市政道路过渡段经雨水侵蚀,进而导致路面沉降现象发生。 2.导致路面侵蚀的影响 市政道路路面主要是由碎石以及水泥等颗粒细料组成,这些原料禁不起雨水 冲击,大多在铺设结束后引发侵蚀现象,进而破坏原料自身的紧密程度。在雨天 施工的情况之下,此类现象更加凸显,已铺设的路面在雨水的冲刷之下会逐渐松散,从而影响往后的路面稳定性。 二、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分析 (1)高压缩性。软土由于孔隙比大,土体颗粒间结构不连续,而具有高压缩 性的特点。软土地基固结周期长,承载后变形大,长期不能稳定,容易造成地面 大面积下沉、基础底板不均匀沉降,梁柱等结构件开裂等问题,从而影响正常使 用性能,进而造成路基结构破坏等。 (2)大孔隙比。由于其形成条件和土体颗粒组成的内在特性,软土土体颗粒 之间空隙很大,天然空隙比通常大于1,土体含水量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天然含 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 (3)低承载力。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很低,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大于60KPa,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Pa,未经处理加固,通常无法满足承载要求,处理 加固不善,往往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造成路基倒坍、结构破坏等质量事故。 (4)渗透性差,处理难。软土具有亲水性,渗透性很差,土体中得水分大部分与固体颗粒形成结合水,内部水分很难排除,因此夯实、挤密、排水、胶结等 通常的加固原理很难对其产生本质性的工程性能改良。 (5)高灵敏度、不稳定。软土结构非常灵敏,易于破坏,其灵敏度在3~16 之间,受到扰动(振动、搅拌等)后,强度显著降低,且很难恢复。同时软土具

道路换填基层处理方案

市百花新城金朱西路路面改造工程(K0+000~K1+600)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朱西路改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金朱西路路面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金朱西路改扩建一期工程起点接大道,路线走向大致为自东向西,与诚信路平交后,于K1+600与云谭北路平交,之后继续向西与宾阳大道北段相交后,下穿环城高速及环城铁路,与金湖路相交后,终点接入中环路,道路全长6.88公里。拟建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本次一标段施工围为K0+000~K1+600段,即北路口至云潭北路口段将三块板(两边慢车道及中间行车道三块混凝土板)混凝土路面破除整改为两板块道路,并采用“白改黑”的方案,整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要对既有混凝土进行破碎、挖除及弃运。设计暂定挖除原慢车道30cm混凝土路面,30cm级配碎石;挖除原快车道30cm混凝土路面,20cm级配碎石。 二、工程现状 实际施工时,挖除慢车道第一层混凝土路面后,面层混凝土厚度大于30cm’,底层非级配碎石层,而为混凝土层,在破除第二层混凝土时发现,探槽发现地下下管线复杂,走线混乱,埋深忽浅忽深,无法预测,使得整体开挖换填难度大。

三、施工处理方法 1、加筋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整体性好且无开裂时采用加筋处理。设计基层混凝土为C20砼,厚度20cm,施工时,将混凝土等级提高至C30砼,在混凝土底增设钢筋,横向采用φ16钢筋,竖向采用φ12钢筋,钢筋间距均为10cm,横向钢筋长度根据路面宽度确定,竖向钢筋长度为5米,每5m设一道施工缝。 2、换填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破碎且路面沉陷段采用换填级配碎石处理。采用挖机将沉陷路面挖除,开挖并平底后利用装载机、自卸汽车和压路机,将准备好的级配碎石换填料,按厚度不大于0.3m,进行分层换填碾压密实。 3、注浆加固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破碎,填筑路基不密实,有地下管线不宜换填时,采用注浆处理。 3.1注浆参数设计 (1)压密注浆机理 以钻机钻孔、注浆泵加压,把配制好的并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层裂隙或洞穴中,以达到充填及固结裂隙,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2)注浆布孔间距和深度

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_______________项目经理部 年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方案 (3)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6) 6、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 (8) 7、质量检验 (9) 8、施工工期 (9) 2

1、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 1.2施工图纸及勘察工点报告; 1.3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1.4相关文件及本公司施工经验及有关管理规定。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描述)。 2.2(地质情况描述),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固结缓慢的特点。根据本工程不同地质情况,设计分段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式。 水泥搅拌桩直径600mm,采用普硅425号水泥,要求水泥搅拌桩全桩复搅。 2.3主要工程量 (施工路段)共有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段,共计 m。各段处理范围及数量见下表: 3、施工方案 3.1 施工要求和准备 3.1.1水泥搅拌桩加固采用单轴“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施工工艺,水泥采

用42.5MPa级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建议水泥掺入量为15%左右。 3.1.2 地基加固施工前,提前做好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试验。试桩为一个点做3组,获得现场抽样取芯抗压强度(可用标贯替代)、单桩承载力等指标。再根据检测情况看是否需要做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或其它试验。 3.1.3 地基加固施工前,现场已进行路基清表和场地平整,清除地上和地下的一切障碍物。明浜、沟塘及低洼地已抽水和清淤,并分层回填夯实,地基承重荷载能满足水泥搅拌桩桩架行走的要求。 3.2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3.2.1施工顺序: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桩机就位→搅拌成桩→桩机移位→搅拌成桩 3.2.2测量放样:从业主提供的坐标点进行引测,现场做好控制点,按照施工图的要求放出需加固土体的尺寸。 3.2.3搅拌桩标高控制:操作人员根据确定的位置严格控制桩机定位,确保桩机到位不偏,同时控制钻管下钻深度达到标高,标高控制:○1先测量机台标高,○2根据搅拌桩深度标定钻杆长度并做好记号。 3.2.4桩机就位:桩机就位由当班机长统一指挥,将单轴搅拌机移至作业部位,并调整桩架垂直度,调整时采用二台经纬仪呈90°进行控制,垂直度应达到0.5%H。桩机平面定位偏差控制 10mm内,就位好的桩机应平稳无晃动。 3.2.5搅拌注浆 (1)在施工现场搭建搅拌施工平台,搅拌下沉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2)根据设计所标深度,钻机在钻孔和提升全过程中,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匀速提升,同时根据下钻和提升二种不同的速度,下钻时每分钟0.5~0.8 m/min,提升速度0.5m/min,搅拌转速30~50r/min,浆液流量40L/min,注浆压力0.4~0.6MPa,浆液配合比0.5; (3)搅拌下沉:根据现场土质情况,放松卷扬机,使搅拌头自上而下切土搅拌下沉,直到钻头下沉至设计标高。 (4)注浆:当钻头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开动灰浆泵,待水泥浆到达搅拌头,边注浆、边搅拌、边提升,使水泥浆与原土体充分拌和,直至结构要求的桩顶标

简述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处理方法

简述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处理方法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部分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处理是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处理好新老路基的的纵向拼接为拓宽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从旧路边坡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软基处理、新建路基填筑等方面下足功夫。本文就此关键技术进行回顾,并总结出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处理的经验。 标签:扩建加宽纵向拼接边坡处理路基填筑沉降差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十分迅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修建的高速公路基本都面临着扩建加宽的问题。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在我国还是一个开始不久的新生事物,从设计到施工,规范涉及并不多,同时高速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多,用新建工程的思路和设计方法难以解决改扩建的问题。 1 高速公路扩建加宽的关键 高速公路扩建加宽会对原有路面产生附加应力,引起老路面的变形,新老路基存在差异沉降,造成结合部裂缝的产生和新老路面的错位,雨水进入路基而损害新老路基,进而进一步加剧病害的产生,如此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处理好新老路基的的纵向拼接就成为拓宽工程的关键技术。影响路基拼接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路基拓宽后新老路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这也应该是引起在结合部位置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另一类是由于路基填料的强度不足造成的,新老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相差较大,会造成交界处产生较大应力,甚至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路面开裂。因此,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关键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进一步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 ②保证新路基的填筑质量,用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 2 缩小新老路基沉降差 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1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在新老路基的填筑上运用土工合成材料能有效的增强老路基与拼接路基体间的联接性,限制和协调路基土體的变形,均化荷载,提高拼接路基的抗剪强度,增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土工合成材料宜采用高强度土工格栅。一般的土工格栅布设如下:①路床顶面以下20cm处设置1层单向土工格栅;②计算总沉降量大于15cm但又不属于软土的路段,在地表以上20cm加设1层双向土工格栅;③扩建路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时,路堤底部不再重复设置土工格栅,仅在路床设置1层单向土工格栅。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2%应变时抗拉强度不小于26kN/m。

道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道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道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提要:第一遍夯点与第二遍夯点均为4m ×4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印空缺位置的中心。第三遍夯点布置在第一、二遍夯印空缺位置 更多 道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概述 道路现状表层为近代围海造地和人工湖开挖吹填形成的吹填土。吹填土:砂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松散且不均匀。吹填土厚度一般为~,局部最深约6m,由于吹填土形成时间短,属欠固结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沉淀和液化。为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需对路基进行处理。 根据已实施的c1、c2、B1道路地基处理结果,经分析确定B2、B3道路采用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施工参数、程序。 二、地基加固标准 1、加固深度≥6m; 2、地基承载力要求; 0~2m fk≥130kpa;(粉性土) fk≥100kpa;(粘土、淤泥) 2~4m

fk≥110kpa;(粉性土) fk≥80kpa;(粘土、淤泥) 4~6m fk≥100kpa;(粉性土) fk≥70kpa;(粘土、淤泥) 3、表层内地基回弹模量E=25mpa。 三、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基本技术要求 施工小区划分 施工区划分为L(道路地基处理长度)×B(道路地基处理宽度)的矩形小区,其中L以道路的中心线为准。施工小区划分按5000㎡控制。 前期准备工作 应对施工场地原状土每1000㎡测一组小螺钻及静力触探。分析现状的各土层分布特性、含水量及承载力。 排降水 1、排水明沟与集水井 在道路两侧和22m宽中央分隔带中央设排水明沟。道路两侧在距离红线外8m起开挖明沟,在22m宽中央分隔带中央开挖明沟,明沟底宽1m,深,边坡1:,明沟之间贯通,明沟交接处设置集水井。排水明沟采用竹篱笆加编织布的支护措施,以防明沟坍塌。 挖方、填方路段场地平整方法如下。 挖方路段:⑴当原地面标高高于路槽40cm以上的,直接开挖至

道路地基处理建议1

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 主厂区道路地基处理建议 我单位承担的云南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主厂区场地平整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施工,开工后我单位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针对地表水丰富的实际情况,对现场的地表水、岩层缝隙水采取了降水引流措施,即在厂区西侧沿8#挡墙至煤场采用机械深挖一条降水沟引流至厂区外的泼机河,降水沟沟底开挖至设计场平标高以下500mm,有效拦截升压站区、施工一区(扩建端侧)地表水和各区场平标高以上的岩层缝隙水,减少地表水及岩层缝隙水对升压站区、施工一区土方的浸泡,以降低开挖区土体内含水率。但由于土壤含水量长期饱和,加之镇雄地区雨季较长、雨水较多、气候湿度大,无长期连续晴天和风干条件致使土壤含水率居高不降,导致各项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根据目前的天气状况以及2009年2月13日由业主主持召开了“主体工程开工工期专题协调会”的要求,2009年4月30日,主厂房基础浇筑第一灌混凝土,随着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将稳步快速推进。在主体开工之前,我单位将完成主厂区场地平整及附属工程的大部分施工工作,同时也将完成厂区道路路基施工,针对厂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我单位经过认真的分析、讨论,统一认识,对厂区的道路地基进行处理,提出建议。 一、设计条件 1、水文气象条件 本工程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接地带,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气温不高、云雾多、日照少、雨日多、湿度大,冬季较长、霜雪凌冻较重,夏季不明显。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4%,12 月为多年湿度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88%),多年平均风速 1.9m/s,日照强度 0.86kW/m2。 2、地质条件 厂址场地土主要由第四系坡洪积型、残积型粘性土、碎石以及下伏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的砂岩泥岩互层夹少量煤系组成。 3、地下水 场地斜坡地带坡洪积及残积层中的地下水多为孔隙水或孔隙型潜水,由地表溪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径流途径短,一般在坡脚以泉(水井)形式出露地表。砂、泥岩内有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构造裂隙、风化带中,大气降雨补给,水量一般较小。由于场地土组成复杂且粗颗粒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其各地段透水性具有较大差异,致使地下水位深度变化较大,表现为无明显、连续的水位面,各孔地下水联通性较差,由地下水位等深线图可看出,地下水流向较复杂,除基本由地形较高处向地形较低处流动之外无明显的规律性。 4、场地道路地基回填技术要求 要求场地路基土石方回填密实度>0.95。 5、工程概况 厂内道路主要根据生产、生活及消防的需要设置,且主要道路两侧均设有1~2米的人行道,以便生产的联系。全厂设两个出入口,进厂主干道宽7米,运煤道路面宽7米。根据规范要求主厂房周围、储煤场及油库区周围均设有环行道路,其它车间根据需要设有道路,以便各车间之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2-02T15:07:38.8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作者:李迈 [导读] 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是指透水性差,压缩性高,承载力小。 南京佑达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是指透水性差,压缩性高,承载力小,含水量大的饱和粘土。软土地基的这些特征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安全、稳定性以及使用的寿命。所以相关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并且认识到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推动当前道路桥梁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施工 1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整度,即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平整度关系着民众通行的安全性,因而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注重将道路桥梁路堤宽度、高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由此打造安全的通行空间;(2)软土地基基本情况,即软土地基土质等基本条件关系着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例如,地质表层较浅的软土地基处理区域,不适用挤实砂柱等复杂的处理方法。此外,施工单位在对地质表层≤5m的软土层进行处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应注重强调对荷载强压等科学处理方法的应用,由此来提高地基整体承载力,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3)周边环境,即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实时调整,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状态。 2 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路基勘察不到位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来说,路基勘测需做到更加细致,需保证地质钻探孔的数量和钻探深度达到软土地基处。而在设计和施工中,由于工期紧,人员安排不到位等问题,勘察资料往往达不到高要求。地基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将带来路面不均匀沉降或者桥头跳车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因此,对勘察工作提高要求,对施工中遇到的不良地质条件加以重视,是治理软土地基的首要任务。 2.2路基的施工问题 (1)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合格影响施工质量。如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施工工序混乱,压实遍数不足,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的限值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路基的变形;(2)填筑材料不合格影响路基施工质量。土场土质种类多,且经常出现不同类别的混填现象,加之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都会造成地基承载力较差。因此对填土材料的性能要有较高的要求。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在路基上方施加荷载进行堆载预压处理,增大路基的强度,满足路面的承载力要求。现阶段,排水的方法还包括真空预压法,不必进行堆载加荷。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挤出路基土中过多的水分,从而使路基容易被充分压实。排水固结法由加载预压系统和排水固结系统两部分组成,加载预压系统是对地基施加荷载,产生超静孔压,土中的孔隙水因压力差而发生渗流。排水系统是指在地基中设置的一些排水通道,由水平和竖向排水系统组成。排水固结法多用于人工冲填土层或天然沉积层的软弱路基加固处理。比如堆载预压加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都属于此类方法。堆载预压土属于加载预压系统,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属于竖向排水系统,砂垫层属于横向排水系统。软土地基中的水沿着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通过毛细现象竖向渗流到砂垫层中,再通过砂垫层横向排出到路基范围以外。 3.2加载法 加载法的使用主要就是针对解决道路桥梁施工中填土路面的沉降问题。在现阶段的加载法使用中较为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填土加载,另一种是降低地下水,前者可以为了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得以降低而通过土壤添加来提高软土地基的内部压力,而对于降低地下水的方法来说,在使用该方法时往往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通常大部分情况都是出现在软土地基的中层和上层存在砂层的工程当中。在对这种工程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周边环境在施工中受到破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添加一些钢板到软土地基中。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中特别注意要全面监测施工周围的环境及道路桥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 3.3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技术的应用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砂垫层,即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为了保障地基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注重对软土地基处理状况实施动态化监测,同时注重在承载力较差的区域敷垫厚0.5-1.2m砂层,由此达到降低软土含水量的目的。此外,在砂垫层法处理过程中为了规避机械操作破坏软土地基结构,要求施工人员应注重对机械、地面间的接触力进行控制,以此达到高效施工状态;(2)表层排水法,即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的特性影响到了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强化软土地基强度,施工人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注重回填砂砾或碎石等,且注重依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于地表位置挖沟槽,由此达到表层排水目的;(3)添加法,即施工单位在软地基处理过程中可利用生石灰等添加剂增强地基强度,且降低软土含水率,达到软土地基处理目的,并就此提升整体工程施工水平。 4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 (1)道路桥梁施工中要控制好细砂的质量,明确细砂的含泥量。细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细砂在经过水冲压之前较为松散不容易结合在一起,但是在经历封层之后就能够使用。含泥量较大的情况经过冲水之后水不容易流失。经过特殊的处理就会出现大的板块,直接导致砂对下面层级失去作用。同时由于表密相对紧密但是实际并不紧密的砂,则不能用于施工,不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砂进行详细的检测。(2)路基稳定性受到细砂含水量的影响。在施工建设中细砂的含水量受到

路基加宽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加宽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郑敏 (阜新公路设计室,阜新123000) 摘要:对路基加宽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基底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质量控制要点及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新旧路基;旧路加宽;沉降 中图分类号:U416.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052(2012)11-0065-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发展迅速,原有道路状况已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因此利用原有老路路基加宽改造工程也随着大量实施。对于老路改造,必然存在新老路基拼接问题,原有公路在经过多年通车后,路基沉降已经趋于稳定,由于路基加宽产生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产生以纵向裂缝为代表的病害,以及新老路基间的不协调变形、不良结合、路基路面整体抗变能力、路基稳定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引起的病害。从而对公路产生迫害,那么必须加强新老路基拼接时处理措施,确保公路质量。结合各项目现场施工,以下阐述旧路加宽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1基底处理 为了使加宽部分路基与原有路基很好地衔接起来,必须进行很好地地基处理。而旧路两侧是排水土边沟或边坡,边沟经长期的雨水侵蚀,其下部已经变得相当软弱而且其上覆盖着大量腐殖土及淤泥。因此必须做好清除表面工作,挖除草根、树根和腐殖土,彻底清除边沟内的淤泥。对于原路基边坡进行清理,清理的厚度根据树根、草根扰动的松土厚度为准,并不小于30cm。以提高路基基底强度,减少由此而造成的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边沟清淤后,开始填料前,其基底压实度一般比规范要求高出1% 2%,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压实度。碾压合格后,换填天然砂砾,砂砾垫层顶面需高出常水位20cm以上,并在其上设置3%的横向排水坡以排水。保证基底承载力,减少新老路基剪切变形。2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 新老路拼接处的处治,最终要使新老路基沉降满足要求,并使加宽路基和原有路基紧密连接不产生位移。根据加宽路基工程实际情况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在填筑前必须先将旧路路基边坡挖成台阶,使新旧路基有效交错结合,由于老路边坡的两面相对松软,在开挖台阶前要对老路边破进行削坡。削坡的目的是要清除老路边坡的表层杂土,保证边坡的土层具有较高的强度,根据边坡土体和边坡下地基情况,削坡方法可分为等坡度削坡法和变坡度削坡法。等坡度削坡法,即指老路边坡等宽度削坡,不改变老路边坡的坡度。变坡度削坡法,即指削坡坡度大于老路边坡的坡度。当削坡坡度较陡时,容易引发老路基坍塌,可采用多次渐进削坡法。每削一次,进行部分地基处理,然后再进行削坡,以保证老路边坡的稳定性。从施工角度上看自下向上的开挖方式要优于由上向下开挖方式。边填边挖方式对老路路基影响较小。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一般高50cm左右(两层填料厚),并作向内倾3% 4%的横坡,台阶挖好后与新路基一同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施工,以满足摊铺和压实度操作要求。 3严格控制填料质量 优质的施工原材料是保证加宽路基质量的关键。必须在路基加宽施工中把好原材料关,高标准、严要求。首先,分析填料的颗粒大小、成分、含水量等,并进行土工实验,确认填料符合规范才用于路基填筑。开挖出的旧路路基土壤要经过严格检验,如不合格不能用于回填。应优先选用与旧路路基相同的材料,或选择水稳定性好的填料。如果使用水稳定不好的材料,一方面施工时含水量不好控制,增加施工难度,另一方面影响施工后路基稳定性。结合施工实践,在材料选择及施工上有两种方案。 (1)粉质土填筑方案,即基底换填天然砂砾+粉质土+不透水土工布+粉质土+不透水土工布。在粉质土路堤的内部和顶面各铺设一层不透水土工布,可起到加筋和隔离防渗的作用。由于不透水土工布的加筋作用可增强新旧路基间的整体稳定性, · 56 · 第11期北方交通

浅议路基加宽常见病害及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浅议路基加宽常见病害及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新老路基加宽处容易产生多种病害,文章就病害的形式及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常见病害处理措施。 标签:路基;失稳;反压护坡;加固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都面临着大修改造时期的到来。交通量的迅猛增加,使道路通行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道路改扩建成为道路建设中一个新的建设方向。在道路改扩建间的旧路加宽工程中,由于新老路基结构组成等差异及新老路基结合不良等问题,容易产生工程病害,而软土地基段路基加宽工程由于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以及质量要求高,需对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进行专项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路基加宽常见的病害,并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就路基加宽段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做了详细介绍。 1 路基加宽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对等级较高的公路进行扩建施工期间,很容易发生新、老路面衔接不良的情况,从而造成新加宽的路基发生损坏、失稳、整体性降低等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新加宽的路基出现失稳问题 路基发生失稳情况主要体现在加宽的路基顺着新、旧路基的结合位置出现滑动情况,甚至严重的地方出现坍塌问题。此病害极容易出现在一些地基软弱、山坡较陡、填方较高等区域。 1.2 新加宽的路面出现破损问题 等级较高的公路在经过扩建、改建后,很容易发生路面破损问题,其症状表现为:面层出现碎裂、原料结合松散、横坡发生改变等。甚至会发生顺着结合位置形成纵向裂缝问题。对于混凝土路面来讲,其出现破损的主要症状体现为发生脱空、唧泥等情况,进而引发结合面位置形成断裂、裂缝扩展等情况。 1.3 路面的整体能力降低 伴随着路面问题越来越多,纵坡与横坡的变化越来越频繁,从而影响了公路的结构及性能。如果路面的情况指数、平坦程度、承载性能等降低至一定数值后,会影响车辆的通行,严重的甚至危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对路面加宽产生的病害进行系统分析 对于等级较高的公路来讲,因为项目扩建、路面加宽等产生的问题,形成因

道路地基处理细则

滨海新区中央大道 二期工程 道路地基处理质量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建设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管理公司:塘沽建设发展总公司 设计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编制人: 审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内容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的目标控制值及工作要点 六、监理工作措施及方法

一、工程概况: 中央大道是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它是滨海新区道路骨架中沟通汉沽、塘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的南北向中轴客运交通主干道。中央大道北起汉沽区南外环,穿过汉沽区、塘沽区、大港区地界,南至大港区海景大道,与世纪大道相接。大沽路段~上高路联络线段是滨海新区中央大道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全部坐落在塘沽区,由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由塘沽建设发展建设公司对整体工程进行管理。 大沽路段~上高路联络线段项目段总长约为23236.435M(含津滨大道立通立交一座,跨铁路桥,跨经64M;津晋高速互通立交一座,跨经40M;中小型桥梁若干十座,跨经在16-20M),桩号为K29+800~K51+419.858;LK0+083.454~LK1+700.031;道路面积767600.3M2,桥梁面积88060.4M2。其中: 1、大沽路段:桩号为K29+800~K31+550,项目段总长约为1750M,道路面积约 为48325㎡,桥梁面积约为43038.5㎡。 2、物流中心段:桩号为K31+550~K35+500,项目段总长约为3950M,道路面积 约为122852㎡,桥梁面积约为5799㎡。 3、津晋高速互通立交段:桩号为K35+500~K38+000,项目段总长约为2500M, 道路面积约为113180㎡,桥梁面积约为30650㎡。 4、塘沽盐场段:桩号为K38+000~K45+850,项目段总长约为7850M,道路面积 约为223437.9㎡,桥梁面积约为3950.7㎡。 5、塘沽盐场延长线段:桩号为K45+850~K51+419.858,项目段总长约为 6431.858M,道路面积约为204484㎡,桥梁面积约为4622.2㎡。 6、上高路联络线段:桩号为LK0+083.454~LK1+700.031,项目段总长约为 1616.577M,道路面积约为55251㎡。 二、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 2、国家及天津市的有关标准规定 3、施工规范 3.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 3.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 3.3《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1-2003); 3.4《城市排水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2-2003); 3.5《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道路工程部分)》(J10405-2004); 3.6《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桥梁工程部分)》(J10406-2004); 3.7《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排水工程部分)》(J10407-2004);

道路换填基层处理方案

贵阳市百花新城金朱西路路面改造工程(K0+000~K1+600)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金朱西路改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金朱西路路面改造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金朱西路改扩建一期工程起点接金阳大道,路线走向大致为自东向西,与诚信路平交后,于K1+600与云谭北路平交,之后继续向西与宾阳大道北段相交后,下穿环城高速及环城铁路,与金湖路相交后,终点接入中环路,道路全长6.88公里。拟建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本次一标段施工范围为K0+000~K1+600段,即金阳北路口至云潭北路口段将三块板(两边慢车道及中间行车道三块混凝土板)混凝土路面破除整改为两板块道路,并采用“白改黑”的方案,整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要对既有混凝土进行破碎、挖除及弃运。设计暂定挖除原慢车道30cm混凝土路面,30cm级配碎石;挖除原快车道30cm混凝土路面,20cm级配碎石。 二、工程现状 实际施工时,挖除慢车道第一层混凝土路面后,面层混凝土厚度大于30cm’,底层非级配碎石层,而为混凝土层,在破除第二层混凝土时发现,探槽发现地下下管线复杂,走线混乱,埋深忽浅忽深,无法预测,使得整体开挖换填难度大。

三、施工处理方法 1、加筋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整体性好且无开裂时采用加筋处理。设计基层混凝土为C20砼,厚度20cm,施工时,将混凝土等级提高至C30砼,在混凝土底增设钢筋,横向采用φ16钢筋,竖向采用φ12钢筋,钢筋间距均为10cm,横向钢筋长度根据路面宽度确定,竖向钢筋长度为5米,每5m设一道施工缝。 2、换填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破碎且路面沉陷段采用换填级配碎石处理。采用挖机将沉陷路面挖除,开挖并平底后利用装载机、自卸汽车和压路机,将准备好的级配碎石换填料,按厚度不大于0.3m,进行分层换填碾压密实。 3、注浆加固处理 第二层混凝土破碎,填筑路基不密实,有地下管线不宜换填时,采用注浆处理。 3.1注浆参数设计 (1)压密注浆机理 以钻机钻孔、注浆泵加压,把配制好的并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层裂隙或洞穴中,以达到充填及固结裂隙,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2)注浆布孔间距和深度

简述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部分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处理是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处理好新老路基的的纵向拼接为拓宽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从旧路边坡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软基处理、新建路基填筑等方面下足功夫。本文就此关键技术进行回顾,并总结出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处理的经验。 关键词:扩建加宽纵向拼接边坡处理路基填筑沉降差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十分迅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修建的高速公路基本都面临着扩建加宽的问题。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在我国还是一个开始不久的新生事物,从设计到施工,规范涉及并不多,同时高速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多,用新建工程的思路和设计方法难以解决改扩建的问题。 1高速公路扩建加宽的关键 高速公路扩建加宽会对原有路面产生附加应力,引起老路面的变形,新老路基存在差异沉降,造成结合部裂缝的产生和新老路面的错位,雨水进入路基而损害新老路基,进而进一步加剧病害的产生,如此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处理好新老路基的的纵向拼接就成为拓宽工程的关键技术。影响路基拼接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路基拓宽后新老路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这也应该是引起在结合部位置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另一类是由于路基填料的强度不足造成的,新老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相差较大,会造成交界处产生较大应力,甚至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路面开裂。因此,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关键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进一步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②保证新路基的填筑质量,用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 2缩小新老路基沉降差 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1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在新老路基的填筑上运用土工合成材料能有效的增强老路基与拼接路基体间的联接性,限制和协调路基土体的变形,均化荷载,提高拼接路基的抗剪强度,增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土工合成材料宜采用高强度土工格栅。一般的土工格栅布设如下:①路床顶面以下20cm处设置1层单向土工格栅;②计算总沉降量大于15cm但又不属于软土的路段,在地表以上20cm加设1层双向土工格栅;③扩建路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时,路堤底部不再重复设置土工格栅,仅在路床设置1层单向土工格栅。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2%应变时抗拉强度不小于26kN/m。 2.2软基处理 2.2.1软基处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高速公路加宽扩建工程通常工期紧、施工场地狭窄,同时还要维持正常的交通运输,因而必须进行多方论证、比较,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结合老路基软基处理的评价结果,选择经济、快速、可靠的软基处理方法,以确保现有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确保减小加宽后高速公路新旧路路基的差异沉降。 国内外对拓宽工程如何处理好差异沉降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米兰—波河途第三车道的修建采用土工格栅处理新拓宽的路基;日本东京—名古屋高速公路的加宽也采用了土工格栅技术处理新拓宽路段。国内的广佛、沪杭甬等高速公路拓宽时也普遍采用了土工格栅、粉喷桩、排水固结法等方法处理地基,以利路基减小沉降和均匀沉降。 2.2.2适合加宽工程的主要软基处理方法加宽路基软土地基处理要根据不同路段的地质情况、填筑高度、结构物类型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处理方式。加宽路基的软基处理以复合地基法为首选,可以通过合理布置桩长与桩距来协调不同路段的沉降差异。 以下列出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处理方法:①水塘、河沟等小范围浅表淤泥—清淤换土(砂),地表夯击、压实等;②地基硬壳层较厚的软土路段—预压法;③软土较薄,路堤填土工后沉降会超标的路段—强夯置换、换填砂、复合地基;④硬壳层较薄、软土层较厚的软土路段—塑料排水板+预压、复合地基;⑤软土深厚,填土较高,或桥头路基或小构造物基础处—复合地基法,如CFG桩、粉喷桩、大直径管桩;⑥软土路基拼接段—超载预压、粉喷桩、分隔墙等。 高速公路扩建加宽工程的软基处理措施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宽工程最大填土高度位于新路基边缘下方,很有可能位于老路基边坡上。软基处理范围应尽可能布置在新增路面下方,以达到减少新增路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为此必须结合路基填土高度按一定坡度削坡,削坡必须满足施工期间路基稳定要求;②高速公路加宽最好采用快速加固方法,以加快施工周期和降低施工期间维持交通正常运营的费用;③必须严格控制新增路基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防新老路基之间产生相对过大的差异沉降,引起各种不良后果。最好采用改变软土性质的办法,水泥喷粉桩不失为一种好方法;④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排水问题,防止开挖边坡有水,出现老路基坍塌;⑤在做试验段的同时,还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稳定动态观测,控制填筑速率。 2.2.3新老路基结合部软基处理在软土地基上的新老路基结合部,结合路基的拼接措施,还应对结合部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重点处理。可以采用超载预压、加密加长粉喷桩、旋喷桩、路堤桩(混凝土管桩)、素砼桩复合地基和隔离墙等方法,通过间距(里密外疏)和打设深度(里深外浅)的分级过渡处理,沿路基横向形成渐变段,能较理想地解决新老路堤沉降差问题。 3新建路基填筑 3.1填料选择根据区域的料源情况合理选择填料,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要与老路基填料相近。 3.2填筑压实扩建工程中对于拼接路基的压实是施工质量的重点,国外针对软土路基上加宽路基填筑施工提出了间隙法,这是一种二步填筑法,先在距离老路基一定距 离外填筑部分新路基,新老路基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然后再填筑新老路基之间的间隙。由于在第一阶段新路基填土自重作用下的固结会使新老路基间隙下的软土强度和水平应力提高,因而可以有效减小第二阶段填土对老路基产生的附加变形,而且这种分步填筑法要比一次性整体填筑对老路基产生的变形要小。 国内在补强路基压实度的工艺上采用较多方式为强夯和冲击碾压。强夯的优点: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可行,缺点:加固深度受施工机具和场地制约,处理深度4m~6m左右。并且强夯产生的噪音与振动波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居民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碾压作用机理:利用特殊碾压机具进行碾压,使一定深度以内的地基密实。冲击碾压的优点:简单易行,初期投资低,缺点:需选用合理的冲击压路机型号,处理深度2m左右。 强夯按每4m一级分级,强夯采用800kN·m夯击能,夯点间距4m,单点夯击5次~8次,强夯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满夯,采用600 kN·m夯击能,夯点彼此搭接1/4。冲击碾压国内通常采用的压实遍数为20遍~40遍,速度12km/h~15km/h。 4结束语 如何处理好新老路基的的纵向拼接就成为拓宽工程的关键,主要是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并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同时,要保证新路基的填筑质量,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从旧路边坡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软基处理、新建路基填筑等方面下足功夫。 参考文献: [1]黎志光,高速公路加宽扩建工程新老路衔接的处理措施[J].广东公路交通.2001.(2).9-101. [2]任文宏,高速公路软基加固技术及其效果分析[J].国外公路.2000.20. (4).55-571. [3]桂炎德,徐立新,沪杭甬高速公路(红垦至沽渚段)拓宽工程设计方法[J].华东公路.2001.(6).3-61. 简述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的处理方法 杨利军(新疆陆通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施工 133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解析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解析 发表时间:2019-06-24T15:22:07.57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0月上作者:吴定勇 [导读] 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参数软土地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条件,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才能满足道路工程对承载力、强度的要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江苏南海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007) 摘要: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参数软土地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条件,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才能满足道路工程对承载力、强度的要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车流量;压实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具有抗压性低、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性,通常难以满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加固处理,才能提升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逐步呈现了多样化,不同处理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软土地基处理中选择合理处理技术措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1、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指的是基础部分为松软土质层,如:砂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淤泥质土壤等都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其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抗压性比较低。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非常低,基本上无法满足承受较大土壤表层压力的需求。 第二,强度比较低。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受到外界因素和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崩裂等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尤其是淤泥质粘土软土地基的,具有很高渗水率,使得软土地基积存的水分难以及时排出,从而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的稳定性【1】。 第三,高压缩性。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上方施加的压力越大,则软土地基沉降速度就越快,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2、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软土地基处理长期以来一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需要经过漫长的实验研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普遍居于很强的变动性。要先从根本上解决软土地基对施工的影响,就必须先克服在软土地基处理不当而引起的道路沉降、路面开裂、道路碎石化等问题,就要先明确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影响处理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软土地基自身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区域都存在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地下水的储备量比较高。区域地下水丰富,不仅仅和天然因素有关,和人为因素也有很大的联系。比如:有的区域土质结构比较松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地下水突然增加,则很容易形成软土地基。如果人类活动过于频繁,生产、生活排水量比较大,排水管道存在渗漏问题,则渗漏的水资源就会吸水强的土壤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稳固的土质结构也会演变为软土地基的,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2.2 车流量过大 经过处理加固的软土地基,修成道路后,投入使用不久也会发生软土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导致此问题发展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市政道路工程外部就的承载力超过允许范围值,并且道路工程下方的地下位发生了变化,导致水土失衡,从而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市政道路工程车流量比较多,对使用寿命、安全等级、平顺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在地基施工中普遍具有一定的承压限度,但很多市政道路施工完成后,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点,也没有设置限过车辆,导致刚刚修建完成的市政道路工程,投入使用不久就发生了沉降和损毁。另一方面,地下水位波动过于频繁,影响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也是引发市政道路工程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2】。 2.3 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当引发了沉降 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如果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欠佳,则会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施工前,如果目前根据软土地基的特性,与之相适的处理技术,就会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进一步提升施工难度,延长施工周期,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无故浪费。此外,一旦发生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人员伤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3.1根据软土地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压实处理技术 为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就必须立足软土地基的特征,降低水资源含量,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可采用强夯法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此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步骤少、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势。此外,对处理人员的专业性比较低,通过简单的讲解即可掌握操作技巧【3】。 高强度压实技术可把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快速挤出地基,进而减少软土地基的缝隙,提升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可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等级和实际建设情况,选择与之相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结合既定的施工规律进行合理处理,比如:可以采用冲击碾压设备进一步加固软土地基,在碾压时为保证压实效果,碾压重叠度要控制在40%左右,针对部分冲击碾压设备无法达到的位置和区域,要采用人工压实法,避免发生遗漏问题。 除高强度压实技术之外,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还可以采用人工夯实法,通过振动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中表层疏松的部分进行全面系统的夯实处理,采用分层夯实处理,每层夯实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如果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可采用石灰石对土层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