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全面提升的有力保障,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才能全面发展。而就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与操作上的偏离不到位,尤其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新时期在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的德育教育实践中,还有许多的内容要探索。下文就从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依据、现状分析及实践情况三方面进行阐述,在新时期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更好的结合,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致其新时期应有的效果。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提出。

1.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德育生活化的观点,较早的时侯就有人提出,从最早的以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为代表“生活教育”的论述到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同的时期,大家的表述也各不相同,但不管怎样,大家对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观点是一致的。

亚里土多德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他认为,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学生道德形成规律告诉我们,学生道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基础,并且是唯一的基础,而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之“培养真人”,也是教育永恒的真理。他认为,人的道德乃至社会性是个人既有经验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道德体验,并

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明确了学校德育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2.德育生活化的概念界定。

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简单地说,德育生活化是指教育与学习应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关注人的成长规律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加强体验,理解和接受道德的要求,最终形成德育品质的方式。

因此,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就注重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二、目前小学德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德育生活化目标远离学生实际。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都是进行爱国主义的远大理想教育,清一色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根本忽视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目标一刀切,使小学生从小就在空洞、遥远的口号声中成长,产生了对身边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小事视而不见的现象,造成了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给小学生以目标虚无缥缈之感。再者是德育目标“倒挂”的现象,即在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爱家、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及伦理道德,都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随着政治对人

们生活的垄断地位的降低,政治性问题不再是需要人们每天面对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复杂多变的生活性问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外,还应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当前小学德育却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内容到形式都落后于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尤其严重的是,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单纯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样的德育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缺少指导意义,学生不喜欢,德育效果差。

2.德育生活化内容游离生活实际。

德育存在于生活,德育服务于生活,而当前的小学生身上“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严重,是学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表现。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的主要德育课程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的,有的老师把课程中的道德因素看作是一种知识,将《品德与社会》上成书本化纯知识性的课,或全面忽视了其它学科中的各种德育因素,从根本上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现实生活态度的关注;二是学校在组织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小、近、实、序、趣”方面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与内化,这种只重形式轻体验的活动,收效甚微。

3.德育生活化方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显然,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社会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是德育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生活需要是德育的基础,社会生活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着手,从学生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入手,从生活走向德育。这也是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时期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生活性”体现在: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第四,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

德育的效果很多时候取决于德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而目前学校的德育模式在形式上,表现较为单一化。开展一次活动,往往以开一次会议、办一次讲座、搞一个启动仪式、举行两次检查等代替,根本不符合新时期、新课程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三、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

1.制定适合小学生发展的德育生活化目标。

当前小学德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落后于时代的变化与学生的需求。尤其严重的是,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