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大作业

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大作业
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大作业

课程名称: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作业目的 (2)

二、作业要求 (3)

三、解题思路 (3)

1.数学模型的建立 (3)

2.滞环PWM的产生 (4)

3.电枢电压的确定 (4)

4.电枢电流为负值时的处理方法 (4)

5.R UNGLE-K UTTA法的基本算式 (5)

四、仿真程序 (5)

1.主程序 (5)

2.调用程序 (8)

五、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9)

1.仿真结果 (9)

2.分析计算结果 (11)

3.计算结果影响因素 (11)

步长的影响 (11)

转动惯量的影响 (12)

电感的影响 (13)

4.改进控制策略以获得更好的转速控制性能(PID) (14)

1.主程序 (16)

2.调用程序 (18)

六、收获与体会 (18)

一、作业目的

1.熟悉永磁直流电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熟悉滞环控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3.熟悉Rungle-Kutta方法在仿真中的应用。

二、作业要求

一台永磁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如下图。直流电源Udc=200V;电机永磁励磁 f=1Wb, 电枢绕组电阻Rq=0.5ohm、电感Lq=0.05H;转子转动惯量J=0.002kgm2 ;系统阻尼转矩系数B=0.1Nm/(rad/s) ,不带负载;用滞环控制的方法进行限流保护,电流上限Ih=15A、Il 下限=14A;功率管均为理想开关器件;电机在t=0时刻开始运行,并给定阶跃(方波)转速命令,即,在0~0.2s是80rad/s,在0.2~0.4s是120rad/s,在0.4~0.6s是80rad/s如此反复,用滞环控制的方法进行转速调节(滞环宽度+/-2rad/s)。用四阶龙格-库塔求解电机的电流与转速响应。

三、解题思路

1.数学模型的建立

按电动机原则取正方向

即:

整理得状态方程组:

000,0

q f q q q

q

f q q u R i pi L i B p J i ωψψωωω--?=???-?=

??

??==?? 2.滞环PWM 的产生

写一个PWM 波发生函数,使其具有以下功能: 1) 周期T 、占空比t 可调

2) 输入一个时刻值t ,可输出对应时刻下输出电压值(高电平/低电平)

设置一个电流限制标识变量:当电枢电流小于电流下限值时,该变量置1(开通);当电枢电流大于电流上限值时,该变量置0(关断);当电枢电流在上下限之间时,该变量保持原值不变。

3.电枢电压的确定

对上述电流限制标识变量和PWM 波输出做“与”运算,通过判断对Uq 赋值:如果“与”结果为1,则Uq 的值为Udc ;如果“与”结果为0,则Uq 的值为0。

4.电枢电流为负值时的处理方法

在滞环控制中,当转速从120r/min 下降到80r/min 时,由于电机自身转动惯量J 的影响,即使uq 为0,转速下降还是需要一段时间,而电枢电流就有可能在这段时间能掉到负值。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可以发现,当电流反向时,并没有实际的通路,故电枢电流值不可能为负,在迭代求解时需要改变电机状态方程组,即电枢电流iq 的值置为0,uq 置为电机两端感应电势。

电枢电流出现了负数的情况,而根据理论分析,由于续流二极管的存在,电枢电流是不可能反向流动的,故现在的仿真程序是需要调整的。

当功率管断开时,通过电机的电流不断减小,当电流等于零时,此时可以看作电机两端断开,由于没有了电流,此时电机上的电压就是电机的旋转电势,故在仿真中,出现iq<=0 时,就直接把iq 赋零。

5.Rungle-Kutta法的基本算式

对于微分方程组

四、仿真程序

1.主程序

%% Square wave generator ----just for persipicuous visialization.

FS=10000; % sampling rate

t=0:1/FS:0.6;

p=20*(-square(t*5*pi,50))+100; % square wave controller

plot(t,p);

hold on

%% Main code ----only one period from 0~0.4s deserve improving!

t1=0.2;t2=0.4;t3=0.6;h=0.0001;Udc=200;Ff=1;

fi=1;B=0.1;J=0.002;Rq=0.5;Lq=0.05;

vb(1)=80;vb(2)=120;

i=1;resid=0.00002;

pwm_i=1;pwm_w=1;Uq(1)=Udc;

w(1)=0;iq(1)=0;pwm(1)=1;

con_flag=0;

for t1=h:h:0.6

if t1<0.2

limit_flag =1;

elseif t1<0.4 && t1>0.2

limit_flag =2;

else

limit_flag=1;

end

%

if iq(i)>0.04

con_flag=1;

end

%

% if (iq<0.004 & con_flag==1)

% Udc=w(i)*Ff;

% else

% Udc=200;

% end

%

% Udc=pwm(i)*200;

if(pwm(i)==1)

[iq(i+1),w(i+1)]=rungeon(iq(i),w(i),Lq,Udc); plot(t1,iq(i+1),t1,w(i+1));hold on

i=i+1;

if(w(i)>vb(limit_flag)+resid)

pwm_w=0;

end

if(iq(i)>15)

pwm_i=0;

end

pwm(i)=pwm_i*pwm_w;

% if(iq(i)<14 && pwm_i==1 && pwm_w==0)

% pwm(i)=1;

% end

else if(pwm(i)==0)

[iq(i+1),w(i+1)]=rungeoff(iq(i),w(i),Lq);

plot(t1,iq(i+1),t1,w(i+1));hold on

i=i+1;

if(w(i)

pwm_w=1;

end

if(iq(i)<14)

pwm_i=1;

end

pwm(i)=pwm_i*pwm_w;

% if(iq(i)<14 && pwm_i==1 && pwm_w==0)

% pwm(i)=1;

% end

% if(iq(i)<=0)

% iq(i)=0;

% Udc=w(i)*Ff;

% else

% Udc=pwm(i)*200;

% end

%

if(iq(i)<1 && con_flag==1)

pwm(i)=1;

Udc=w(i)*Ff;

else

Udc=200;

end

end

end

end

xlabel('T/s');ylabel('I/A(V/(red/s))');title('CHC????μ?μ??ú×a?ùó?μ?á÷?ìó|(h=0.0001s)');

plot(t,iq,t,w);

2.调用程序

rungeoff

function [iq,w]=rungeoff(iq0,w0,Lq)

h=0.00005;

w(1)=w0;iq(1)=iq0;

k1=f11(w(1),iq0,Lq);a1=iq(1)+h*k1/2;

k2=f11(w(1)+0.5*h,a1,Lq);a2=iq(1)+h*k2/2;

k3=f11(w(1)+0.5*h,a2,Lq);a3=iq(1)+h*k3;

k4=f11(w(1)+h,a3,Lq);

k=(k1+2*k2+2*k3+k4)/6;

iq=iq(1)+h*k;

k11=pw(iq,w(1));a11=w(1)+h*k11/2;

k22=pw(iq+0.5*h,a11);a22=w(1)+h*k22/2;

k33=pw(iq+0.5*h,a22);a33=w(1)+h*k33;

k44=pw(iq+h,a33);

k=(k11+2*k22+2*k33+k44)/6;

w=w(1)+h*k;

function y=pw(a,c)

fi=1;B=0.1;J=0.002;

y=(fi*a-B*c)/J;

function y=f11(w,iq,Lq)

fi=1;Rq=0.5;

y=(-w*fi-Rq*iq)/Lq;

rungeon

function [iq,w]=rungeon(iq0,w0,Lq,Udc)

h=0.00005;

w(1)=w0;iq(1)=iq0;

k1=f1(w(1),iq0,Lq,Udc);a1=iq(1)+h*k1/2;

k2=f1(w(1)+0.5*h,a1,Lq,Udc);a2=iq(1)+h*k2/2; k3=f1(w(1)+0.5*h,a2,Lq,Udc);a3=iq(1)+h*k3;

k4=f1(w(1)+h,a3,Lq,Udc);

k=(k1+2*k2+2*k3+k4)/6;

iq=iq(1)+h*k;

k11=pw(iq,w(1));a11=w(1)+h*k11/2;

k22=pw(iq+0.5*h,a11);a22=w(1)+h*k22/2;

k33=pw(iq+0.5*h,a22);a33=w(1)+h*k33;

k44=pw(iq+h,a33);

k=(k11+2*k22+2*k33+k44)/6;

w=w(1)+h*k;

function y=pw(a,c)

fi=1;B=0.1;J=0.002;

y=(fi*a-B*c)/J;

function y=f1(w,iq,Lq,Udc)

fi=1;Rq=0.5;Udc=200;

y=(Udc-w*fi-Rq*iq)/Lq;

五、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1.仿真结果

图1plot(t,w,t,i,iq)

图2plot(t,pwm)

图3plot(t,w,t,iq,t,pwm*200)

2.分析计算结果

可见在当前的控制方案下,电枢电流被控制在了 13.5~15.5A 的范围内,而电机转速被控制在了 75~85 rad/s 以及 115~125 rad/s 的范围之下。几个范围都和预期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差距。

3.计算结果影响因素

步长的影响

当步长h增大时,电流的波动越来越剧烈,电机的转速波动也越来越大,在h=0.005的时候转速只具有基本的控制能力。

这是由于步长增大,相当于系统对电机状态的采样频率降低了,所有的控制都是基于系统对电机状态的采样再经过一定的算法实现的,而由于采样的频率过低,导致电机没有及时得到控制,所以电机的电流和转速都有非常大的波动,故在实际控制系统中,应该尽量减小步长,增大采样的频率。

图4步长增加一倍

图5步长缩小一半

转动惯量的影响

当转动惯量较大时,转速的变化比较缓慢,达到要求转速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转速稳定时跳动的差值较小。

当转动惯量较小时,转速的变化比较剧烈,达到要求转速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转速稳定过程

中跳动的差值较大。

图 6 10倍转动惯量

图7 1/10倍转动惯量

电感的影响

当电感较大时,电流的变化更加缓慢,使得转速的改变也比较缓慢,达到稳定的时间较长。当电感较小时,电流的变化比较剧烈,使得转速的改变也比较快速,达到稳定的时间较短。

图8 5倍电感L=0.25

4.改进控制策略以获得更好的转速控制性能(PID)

图10 PID控制

图11 PID控制放大

在整定PID控制器参数时,可以根据控制器的参数与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之间的定性关系,用实验的方法来调节控制器的参数。

为了减少需要整定的参数,首先可以采用PI控制器。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在调试开始时应设置比较保守的参数,例如比例系数不要太大,积分时间不要太小,以避免出现系统不稳定或超调量过大的异常情况。给出一个阶跃给定信号,根据被控量的输出波形可以获得系统性能的信息,例如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应根据PID参数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反复调节PID的参数。

如果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太大,经过多次振荡才能稳定或者根本不稳定,应减小比例系数、增大积分时间。如果阶跃响应没有超调量,但是被控量上升过于缓慢,过渡过程时间太长,应按相反的方向调整参数。

如果消除误差的速度较慢,可以适当减小积分时间,增强积分作用。

反复调节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如果超调量仍然较大,可以加入微分控制,微分时间从0逐渐增大,反复调节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部分的参数。

1.主程序

% %% Square wave generator ----just for persipicuous visialization.

% FS=10000; % sampling rate

% t=0:1/FS:0.4;

% p=20*(-square(t*5*pi,50))+100; % square wave controller

%

% plot(t,p);

% hold on

%% Main code ----only one period from 0~0.4s deserve improving!

t1=0.2;t2=0.4;t3=0.6;h=0.0001;tail=10000;Udc=200;Ff=1;

freq=1000;peri=1/freq;

pwm=0;

temp1=0;count1=0;

i=1;

Uq(1)=Udc;

duty=1;

w(1)=0;iq(1)=0;

Tau=0;

e(1)=0;e(2)=0;e(3)=0;

Kp=80;

Kd=20;

Ki=1.2;

N=100;

temp=0;

m=1;

count=0;

velocity=80;

for i=1:1:tail

temp=temp+h;

temp1=temp1+h;

if temp>0.2

count=count+1;

if(mod(count,2)==1)

velocity=120;

else

velocity=80;

end

temp=0;

end

% if temp1>peri

% count1=count1+1;

% if(mod(count1,2)==1)

% pwm=1;

% else

% pwm=0;

% end

% temp1=0;

% end

% plot(i*h,velocity);hold on

Udc=Tau*200;

[iq(i+1),w(i+1)]=runge(iq(i),w(i),Udc,h);

% plot(i*h,iq(i+1),i*h,w(i+1));hold on

Tau = Tau + Kp*(e(3)-e(2)) + Ki*e(3)+ Kd*(e(3)+e(1)-2*e(2));

if Tau >1

Tau=1;

elseif Tau<0

Tau=0;

end

e(1)=e(2);

e(2)=e(3);

e(3)=velocity-w(i+1);

% if(e(3)<2 && e(3)>-2)

% e(3)=0;

% end

%

if(iq(i+1)>15)

iq(i+1)=15;

elseif(iq(i+1)<0)

iq(i+1)=0;

end

if i==tail-1

disp(sprintf('The final steady error is : %2.1f .\n',e(3)));

end

end

num=1:tail+1;

plot(h*num,w,'LineWidth',2);hold on

plot(h*num,iq,'r');

set(gca,'FontName','Helonia','FontSize',10,'FontWeight','bold');

xlim([0,h*tail]);

xlabel('T/s');ylabel('I/A(V/(red/s))');title('????±èPID????μ?μ??ú×a?ùó?μ?á÷?ìó|');

2.调用程序

function [iq,w]=runge(iq0,w0,Udc,h)

w(1)=w0;iq(1)=iq0;

k1=f1(w(1),iq0,Udc);a1=iq(1)+h*k1/2;

k2=f1(w(1)+0.5*h,a1,Udc);a2=iq(1)+h*k2/2;

k3=f1(w(1)+0.5*h,a2,Udc);a3=iq(1)+h*k3;

k4=f1(w(1)+h,a3,Udc);

k=(k1+2*k2+2*k3+k4)/6;

iq=iq(1)+h*k;

k11=pw(iq,w(1));a11=w(1)+h*k11/2;

k22=pw(iq+0.5*h,a11);a22=w(1)+h*k22/2;

k33=pw(iq+0.5*h,a22);a33=w(1)+h*k33;

k44=pw(iq+h,a33);

k=(k11+2*k22+2*k33+k44)/6;

w=w(1)+h*k;

function y=pw(a,c)

fi=1;B=0.1;J=0.002;

y=(fi*a-B*c)/J;

function y=f1(w,iq,Udc)

fi=1;Rq=0.5;Lq=0.05;

y=(Udc-w*fi-Rq*iq)/Lq;

六、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电机建模作业,熟悉永磁直流电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同时也熟悉熟悉滞环控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和Rungle-Kutta方法在仿真中的应用。这次实验过程中,对于matlab软件要求较高,

对于很多matlab语言有更多的理解。对于电机建模过程中的矩阵运算,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都有很大的提高。

建模过程中,开始遇到最难的问题是将龙哥库塔法,准确的应用微分方程组中,其中矩阵方程的建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验,更多的熟悉了直流电动机的性能,对于电机调速,电枢电流大小的电机各方面性能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这次实验虽然题目比较简单,但是涉及的知识面丰富,还需要在以后应用过程中慢慢体会。

由于初次接触到软件建模,所以建模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都参加到同学讨论之中,对于电机方面,软件方面的理解都在沟通中提升,所以总的来说这次建模十分有意义。

物流仿真大作业.doc

物流系统仿真 期末作业 题目:Manufacturing System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班级:物流工程131 学号:1311393003 1311393008 姓名:黎宇帆张力夫 日期:2015-09-19 成绩:

制造系统规划与调度 翻译 2.1引言 现代生产调度工具是非常强大的,提供了广阔的范围内调整工具的行为的真实过程要求的选项和参数。 然而,更多的选项的存在,它就在实践中找到的工具的最佳配置更加困难。 即专家们经常无法预测的多种可能性的影响。 测试甚至一小部分在现实中可能的配置,对实际生产过程的影响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可能会严重降低整体性能。 因此,这样的试验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 优化的生产调度仿真模型比使用真正的过程更安全,更便宜,更快,更容易测试。为了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制造公司充分使用先进的调度工具的优势,找到它的一个最佳的规则和参数的优化配置。 模块化仿真模型的整个业务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过程中阳极氧化阶段是建立以测试不同的调度配置的影响。调度工具的配置测试和优化进行了离线使用的仿真模型。实际生产过程不受干扰,可以非常快速、低成本的找到最优配置。 2.2问题描述 位于英国的一个中型制造商,生产一系列的不同的小压铝零件和一系列大批量的其他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典型的应用包括香水的喷雾组件和哮喘患者的分配器。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制造。所以生产调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该公司安装的软件工具可以支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区域调度。全面提高公司绩效,增加产量和减少产品的交货时间,他们计划建立自动电抗器的供应链规划服务器–总调度系统协调当地所有的业务和生产区。为了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调度工具供应商,预优国际(https://www.360docs.net/doc/b06837419.html,)决定使用模拟求解调度工具的优化配置。 问题是建立一个仿真工具,它将接受的到来客户订单和生产订单排序以满足这些需求。一个重要的地方是模型的生产过程本身,以确保它的主要阶段的最佳时刻加载。阳极氧化阶段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因此,它必须是非常详细的模拟,以测试到整体订单的交货时间可以通过阳极氧化过程阶段优化减少到什么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主要目标是以下几个: (1)为了确定公司模型间的相关业务和生产过程和确定订单和交货时间, (2)在规划部门分析和优化业务流程,为了处理传入的需求和规划生产订单。 (3)测试的整体生产时间,提高灵敏度,特别是确定是否引入特定排序规则的生产订单将减少在阳极氧化处理阶段总的处理时间。

软件系统设计大作业

武汉轻工大学 软件系统设计大作业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工1203班 学号:1205110627 姓名:司福江 指导老师:蒋丽华 2015年5月2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一个电子通信录系统来掌握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b06837419.html,访问与操纵数据库的方法,或者设计制作教材中所述的伪邮件系统,或者设计制作自己拟定的工资、学籍、图书管理系统之类的系统。二.实验内容 1、电子通信录包括三部分信息: 用户登录注册信息 通信组信息 联系人信息 2、电子通信录系统应至少包括下列功能页面(页面布局自定): 用户首先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还要允许用户进行密码修改。

通信组的创建AddGroup.aspx 通信组的显示与维护AltGroup.aspx(包括通信组信息的删除和修改) 通信组是根据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性质的Group,以上页面主要访问数据库中的TableGroup数据表。页面主要功能分别为:组的创建和维护。比如,可以建立亲友通信组、工作通信组、同学通信组以及其他类型通信组等。 联系人信息的添加AddPerson.aspx 联系人信息的显示与维护AltPerson.aspx(包括联系人信息的删除和修改) 根据联系人与通信组的关系,对联系人进行分类添加和维护,以上页面涉及到对TableUser数据表的操作,同时需要考虑与TableGroup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查找通信录Find.aspx 设置查找条件,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查询关键字,也可以先选择通信组,再输入查询关键字,系统返回查询结果,可以绑定DataGrid控件来显示查询结果。 三.需求分析 本系统除了用户的注册设计外,还可设置收发邮件的查看删除功能。包括: 加强信息保管的安全性;提高信息准确度和全面性;提高信息获

系统仿真示例

Flexsim应用案例示例 示例一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 (根据:肖锋,基于Flexsim集装箱码头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改编) 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概述与仿真目的 1.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概述 1.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 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的作业流程 2.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描述 2.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作业流程 2.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离散模型分析 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模型 3.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布局模型设计 3.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设备建模 3.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 4、仿真运行及数据分析 4.1仿真运行及数据处理 4.2仿真数据的结果分析 小结与讨论 示例二物流配送中心仿真 (根据:XXX改编) 1、物流配送中心概述与仿真目的 1.1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1.2仿真目的 2、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描述 2.1配送中心的功能 2.2配送中心的系统流程

3、配送中心的仿真模型 3.1配送中心的仿真布局模型设计 3.2配送中心的设备建模 3.3配送中心的仿真 4、仿真运行及数据分析 4.1仿真运行及数据处理 4.2仿真数据结果分析 4.3系统优化 小结与讨论 “我也来编书”示例 示例一第X章排队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要点 1、排队系统概述 2、排队系统问题描述 3、排队系统建模 4、排队系统仿真 5、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3-5题) 参考文献 1、李文锋,袁兵,张煜.2010.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6章) 北京:科学出版社 2、王红卫,谢勇,王小平,祁超.2009.物流系统仿真(第6章)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马向国,刘同娟.2012.现代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及应用案例(第5章)

matlab机电系统仿真大作业

一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仿真 1、设计任务描述 通过分析求解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方程,编写matlab程序并建立Simulink 模型,由已知的连杆长度和曲柄输入角速度或角加速度求解滑块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滑块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连杆转角和时间的关系以及滑块位移和滑块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运动学仿真目的。 2、系统结构简图与矢量模型 下图所示是只有一个自由度的曲柄滑块机构,连杆与长度已知。 图2-1 曲柄滑块机构简图 设每一连杆(包括固定杆件)均由一位移矢量表示,下图给出了该机构各个杆件之间的矢量关系 图2-2 曲柄滑块机构的矢量环

3.匀角速度输入时系统仿真 3.1 系统动力学方程 系统为匀角速度输入的时候,其输入为输出为;。 (1) 曲柄滑块机构闭环位移矢量方程为: (2)曲柄滑块机构的位置方程 (3)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学方程 通过对位置方程进行求导,可得 由于系统的输出是与,为了便于建立A*x=B形式的矩阵,使x=[], 将运动学方程两边进行整理,得到 将上述方程的v1与w3提取出来,即可建立运动学方程的矩阵形式 3.2 M函数编写与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3.2.1 滑块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滑块位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 仿真的基本思路:已知输入w2与,由运动学方程求出w3和v1,再通过积分,即可求出与r1。 (1)编写Matlab函数求解运动学方程 将该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的矩阵形式用M函数compv(u)来表示。 设r2=15mm,r3=55mm,r1(0)=70mm,。 其中各个零时刻的初始值可以在Simulink模型的积分器初始值里设置

M函数如下: function[x]=compv(u) %u(1)=w2 %u(2)=sita2 %u(3)=sita3 r2=15; r3=55; a=[r3*sin(u(3)) 1;-r3*cos(u(3)) 0]; b=[-r2*u(1)*sin(u(2));r2*u(1)*cos(u(2))]; x=inv(a)*b; (2)建立Simulink模型 M函数创建完毕后,根据之前的运动学方程建立Simulink模型,如下图: 图3-1 Simulink模型 同时不要忘记设置r1初始值70,如下图: 图3-2 r1初始值设置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电力系统分析》离线大作业考核100分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电力系统分析》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作业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完成,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计算题 (共9题,总分值90分 ) 1. 有一台型10kv网络供电的降压变压器,铭牌给出的试验数据为:。 试求(1)计算折算到一次(二次)侧的变压器参数,并作其Г型Π型等值电路 变压器不含励磁之路时的Π型等值电路。(10 分)

2. 降压变压器及等效电路示于图5-7a、b。折算至一次侧的阻抗为Ω。已知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通过变压器的功率分别为,一次侧的电压分别为=110KV和113KV。要求二次侧母线的变化不超过6.0—6.6KV的范围,试选择分接头。 图5-19 习题5-8a 5-8b (10 分)

3. 简单电力系统如图7-52习题7-7所示,已知元件参数如下:发电机:,=0.16, =0.19;变压器:,=10。5,k点分别发生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试计算短路点短路电流的有名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图7-52 习题7-7(10 分)

4.已知一200km长的输电线,R=0.1Ω/km,L=2.0mH/km,C=0.01μF/km,系统频率为50Hz。使用(1)短线路,(2)中程线路,(3)长线路模型求其π形等效电路。(10 分) 解: (1)短线路一字型等值电路参数: (2)中程线路∏形等值电路参数(不需修正): (3)长线路: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知识点2

知识点2 1. 结合具体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分析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 什么叫“状态空间爆炸”?产生状态空间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它给系统性能分析带来哪些 挑战? 3. 常用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4. 什么是马尔可夫特性?它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分析中有什么作用? 5. 根据功能不同,仿真模型(程序)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分析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6. 分析事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进程交互法和消息驱动法等仿真调度方法的特点,在分 析每种调度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几种仿真调度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绘制每种仿真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7. 结合具体的离散事件系统,如银行、理发店、餐厅、超市、医院、作业车间等,采用事 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或进程交互法分析建立此类系统的仿真模型,试分析仿真模型中的建模元素以及仿真调度流程。 8. 从系统描述、建模要点、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等层面,比较事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和进 程交互法的异同之处。 9. 什么叫仿真时钟,它在系统仿真中有什么作用?什么叫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常用的仿真 时钟推进机制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适合于怎样的系统? 10.结合具体的离散事件系统,分析若采用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 或混合时间推进机制时,分别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以图形或文字等形式分析时钟推进流程。 11.什么叫仿真效率?什么叫仿真精度?分析影响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的因素? 12.从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三种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的特点,并分析三种 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系统? 13. 什么是蒲丰投针试验?绘制蒲丰投针试验原理图,通过推导蒲丰投针试验中针与任一直 线相交的概率,分析采用随机投针试验方法来确定圆周率π的原理。 14. 按照蒲丰投针试验的条件和要求,完成投针试验,在统计投针次数、针与直线的相交次 数的基础上,求解π的估计值,并以报表或图形等形式表达试验结果。具体要求如下: ①自行确定针的长度、直线之间的距离。 ②投针10次、20次、30次、40次、50次、…、100次、…、200次、…,分别计算针 与直线相交的概率、π的估计值。 ③以一随机变量描述上述试验结果,并通过编程或采用商品化软件,以图形、报表等形 式表示投针试验结果,分析其中的规律,并给出结论。 ④写出试验报告。 ⑤在熟悉投针试验原理的基础上,编制投针试验仿真程序,动态运行投针试验的过程。15.什么是蒙特卡洛仿真?它有什么特点,蒙特卡洛仿真应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6.采用C或C++等语言,分别编写产生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以及威布尔分布的伪随机数序列,通过改变每种分布中参数的数值,分析不同参数数值对随机数值的影响;通过对所产生的伪随机数分布区间的统计、分析和绘图,检验伪随机数的特性及其数值特征。 17. 对于制造系统而言,库存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18. 在制造企业中,库存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简要论述四种库存的名称和功能。 19. 什么是安全库存、订货提前期?确定安全库存和订货提前期时分别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 什么叫“订货点法”?要确定订货点,需要哪些条件?订货点法适合于怎样的库存系统?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

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对象:工业工程开课学期:6 学分:2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系统建模与发展,齐欢,王小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书: 【1】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顾启泰,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刘兴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系统仿真导论,肖田元,清华大学出版社 【5】建模与仿真,王卫红,科学出版社 【6】仿真建模与分析(Simulaton Modeling and Analysis)(3rd eds.),Averill M. Law, W.David Kelton,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模与仿真是当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本课程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 1.掌握建模基本理论; 2.掌握仿真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种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 4.能够运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解决工业工程领域的各种常见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发展,理解组成要素。 2.掌握建模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模型简化的技术手段。 3.掌握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认识随机数的产生的原因及统计控制方式。 4.能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并能分析运行结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系统、模型、仿真的基本概念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开课系(部):工程学院课程编号:010396 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 学分:3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系统工程导论 一、课程简述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系统仿真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系统仿真、分析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课程以制造型生产企业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阐述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在生产企业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容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原理、仿真软件的介绍,重点介绍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系统以及输入、输出数据分析。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二、课程要求 (一)教学方法 1、启发式课堂讨论 针对关键知识点、典型题和难题,通过教师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或请到讲台前做题,并请其他学生评判或提出不同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目的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重视在教学中加强知识演进的逻辑规律的讲解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 将Flexsim仿真软件引入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能方便的改变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大作业 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6月3日晚23:55 注意事项: 1)请独立完成作业,可以参考所有网络、文献资料,但所有的参考资料请严格标注出处。所有作业将经过查重,未经引用和说明的大面积雷同将视作抄袭,该题计0分。如发现两份作业雷同,则两份作业均计0分。 2)提交作业请按最后一页的格式,不用复制粘贴题目,标示题号即可。最后请提交PDF文件。 3)不以篇幅论成败,尽量言之有物。 1.(20分)面向对象建模与分析 某公司拟开发一个外卖配送和服务平台。该平台为顾客展示其所在地附近的外卖商家、菜品,顾客选择商家和菜品后,可以在该平台进行订单结算、支付(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平台推送估计送达时间给用户。平台进而推送订单信息到商户,商户看到订单信息后确认并开始制作。进入制作环节之后,系统推送配送业务到临近的外卖小哥,外卖小哥抢单并到相应商家取餐,根据平台上第三方地图提供的路线进行配送。若3分钟内无人接单,系统自动派发订单给距商家近邻的小哥。顾客可以实时追踪外卖小哥送餐轨迹,外卖小哥将餐送给顾客后,顾客对该订单进行评价。 a)根据以上需求描述,请分析该系统的参与者,并针对该系统需求进行用例建模,在必要的情 况下可适当采用<>,<>等机制。 b)在用例建模的基础上,请提炼分析类(analysis class),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析类(边界类、 控制类、实体类)。 c)结合该系统所描述的场景及用例建模,说明为什么用例建模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 d)请绘制该系统中外卖小哥相关用例的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 e)该公司想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数据分析模块,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外卖小哥的送餐调度。请分 析新模块的需求,并添加相关用例。 2.(40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均推出了“健康码”系统。个人在系统中填写居住、联系方式等相 关信息,可以获得健康码状态,同时通过健康码可以追溯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和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等。该系统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机制。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系统进行分析。 a)健康码系统满足了疫情防控的哪些需求?有哪些技术为健康码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从防疫部门的角度来看,该系统收集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b)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类原则出发,评价该系统的优劣。 c)如果你是该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人员,你会如何对该系统进行改进? d)未来疫情结束后,该系统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如果健康码系统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社会管理系统, 会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有什么改进的策略?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后作业

、系统、模型和仿真三者之间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答:系统是研究的对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仿真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通过因特网查阅有关蒲丰投针实验的文献资料,理解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的一般步骤。 答:蒲丰投针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a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L

(1)实体流图

(2)活动循环图 、以第二章中图2-5所示的并行加工中心系统为对象,建立Petri 网模型。 3214所示Petri 网模型的运行过程,并将分析结果同例3-5相比较。

、任取一整数作为种子值,采用第三题中得到的随机数发生器生成随机数序列的前200项数据,并对其统计性能进行检验。 解:由第3题可得到一个随机数发生器: a=5 b=9 c=3 m=512 取种子值,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前200项数据如下: n n 5000032458 4 t t P t P P P P t P (2)t3发 生后 t t P t P P P P t P (3)t2发 生后 (4)t1不能 发生 t t P t P P P P t P (5)t4发 生后

根据AMESim的气动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基于AMESim的气动系统 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版本A)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推导气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力方程。 (2)基于AMESim对普通气动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并推导气动系统常用元件的 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气动元件及系统进行模型仿真分析。 (3)对气动比例位置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在系统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 故障仿真研究。最后探讨基于 AMESim 的气动比例位置系统实时仿真研究。

1.气动系统建模的理论基础 气动系统和元件建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的明确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空气的热力学性质,为准确的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奠定基础。气动元件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但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数学描述一般还是比较清楚的。经过前人的大量研究发现,气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从本质上讲可以抽象为由一些基本环节所组成,比如放气环节、惯性环节和气容充气环节等等。而它们之间又是通过压力、力、位移、容积等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1.1 流量方程 流量特性表示元件的空气流通能力,将直接影响气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所有的压力降取决于下面两个基本参数: a)声速流导 C(Sonic Conductance)——[null] b)临界压力比b(Critical Pressure Ratio)[S*m4/kg] ISO6358标准孔口——

标准体积流量 设绝对温度T ,绝对压力p的工况下的体积流量为Q,基准状态和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表示为: 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流量通常用换算到吸入口的大气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来表示。以上公式同样适用于从吸入口的大气状态到基准或标准状态的换算。 气动孔口流量 在气动系统中,一般需要计算通过节流口的气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但是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体在通过节流口时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节流口前后的流道突然收缩或扩张,气体在孔口前后均会形成涡流,产生强烈的摩擦,因而机械能变成热能具有不可逆过程。同时,由于流体运动的极不规则,同一界面上的各点参数极不均匀。为了研究气体的流量特性,基本上可将阀中的节流口理想地等价为一个小孔或收缩喷嘴,并用小孔或者收缩喷嘴的流量特性来表示其流量特性。

UML系统分析和设计

软工14级《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作业 问题定义: 设计某医药公司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进货、库存、销售三个组成部分。 进货子系统有 药品验收处理 1 产生进货传票(进货传票编码、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 期、进价、进货数量)。 2进货传票将被打印给供货商作为收货凭证。一次进货可有多项药品,由进货传票编码唯一标识;一种药品由商品编码唯一标识。系统设有一个商品目录(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销售价格)。 3当进货的药品是新药品(商品目录中没有的药品)时,进货子系统自动把新药品写入商品目录。 库存子系统有 1进货入库 2销售出库 处理维护库存帐(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进货量、进价、出库量、销售价、库存数量、库存下限量、库存上限量),库存帐不能做修改操作, 当进货入库时,根据进货传票产生一条新记录,库存数量加上进货量;

当销售出库时,根据销售传票产生一条新记录,库存数量减去出库量;商品编码是各药品的唯一标识字。 库存子系统设库存自动报警,当库存数量大于库存上限量或者小于库存下限量时,给出警告信息。 销售子系统有 定价处理和销售处理。 1定价处理有一个商品价格表(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建议价格、销售价格、批准责任人)首先由销售管理员定建议价格,经过经理批准后确定销售价,并自动更新商品目录的销售价; 2销售处理在公司的销售窗口,售货员根据顾客要求查找商品目录和库存帐,如果有货(库存数量满足顾客要求),一项销售成立,产生销售传票的一条记录,一次销售可有多项记录,由销售传票唯一标识。销售传票的数据结构是(销售传票编码、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销售价、销售数量)。销售传票是库存子系统记录库存帐的依据。销售传票将被打印给顾客作为提货凭证。 以上为本次试题的基本部分(称基本系统),为必做部分。事实上的进销存系统还有其它组成,例如“退货处理”、“客户管理”、“供货商管理”、“定价管理”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做或者补充某些附加容。 作业要求: 1.针对上述需求,请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附件中作业要求; 2.解答时可以查询资料、可以讨论、可以使用建模工具(如Rose、together等),

曾华艳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大作业

新疆财经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物流管理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系统建模与仿真 学号: 2013104059 姓名:曾华艳 班级:物流管理11-1 指导教师:林秋平 2014年 6月 2日

新疆财经大学实验报告

《铁路局联通营业厅排队仿真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铁路局联通营业厅运作的观察,建立计算机仿真全过程,对营业厅运作进行数据采集、建模和仿真分析,为联通营业厅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建议。 (二)通过这次实验活动,全面了解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物流领域、生产制造领域等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应用,理解仿真技术如何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三)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提供一种系统仿真工作中常见的团队协作方式的实践体验,培养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系统描述 人们进入联通营业厅,首先要通过取票系统拿到自己的号,先在等待区等待叫号系统报自己的号。一共有2个服务台,2个服务台同时工作,哪个服务台叫到几号,拿这个号码的人就去哪个服务台,叫号系统按顺序叫号,2个服务台叫号不会发生重复现象。我们组决定针对铁路局联通营业厅叫号排队办理业务的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我们采集了仿真模型相关数据。记录了每位顾客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和离开时间。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录入excel中,并计算出了顾客的到达时间间隔和被服务时间,再利用flexsim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 三、小组分工 (一)本组成员 1.组长:曾华艳 2.组员:晁芙蓉、陈磊、阿尔孜姑丽、宗泽宁、张振恒 (二)小组分工 1.调查收集数据和模型优化:全体成员 2.数据录入:晁芙蓉、张振恒、阿尔孜姑丽 3.数据处理:宗泽宁、阿尔孜姑丽 4.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陈磊、曾华艳 5.实验报告:曾华艳、晁芙蓉、宗泽宁 6.PPT 制作:张振恒、陈磊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期末大作业 选题名称:游戏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人:徐文豪刘青海 赖超宇甘智宏 班级:软工143班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2016.6.1

目录 一、整体描述 (2) 二、需求分析 (3) 三、系统功能概况 (4) 四、类的属性与方法 (5) 五、系统界面界限 (11) 六、设计模型 (13) 七、设计原则 (17) 八、设计模式······················

一、整体描述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游戏应用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游戏平台管理系统是整合了大量游戏应用,以及玩家线上交流的平台。 主要受众群:拥有移动端或电脑端的人群。 应用前景:移动互联的发展为游戏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盈利方式:向平台中游戏的开发商收取一定的费用,游戏玩家向游戏中注入资金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游戏收入。 面临的困难:游戏平台前期的推广,提高游戏平台本身对开发商和游戏玩家的吸引力,游戏平台能否适应大部分游戏玩家的要求。 玩家首先要注册账号,然后就可以在上面下载游戏应用,上传自己的游戏资源。同时,根据玩家的活跃程度获取相应积分,用积分可以兑换游戏礼包,也会根据玩家等级在游戏装备上给与相应的优惠和等级奖励。玩家在每一款游戏的评论区都可以交流游戏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游戏及时更新,弥补相应不足。玩家也可以建立游戏工会,不同游戏的玩家都可以加入,分享自己的游戏心得或者转赠游戏装备或积分。

二、需求分析 时间when:游戏厂商:随时;注册用户:随时;管理人员:正常工作时间。 地点Where:游戏厂商,管理人员:工作地点;注册用户:随地 人员who:游戏厂商,管理人员,注册用户, What:游戏厂商:推广游戏,管理人员:扩大服务,盈利;注册人员:玩游戏。 Why:游戏厂商:推广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管理人员:方便管理,注册用户:良好的游戏环境。 性能Performance:系统提供服务的效率,响应时间快,由于是手机端的APP吞吐量不需要太大。 成本Cost:实现系统需要付出的代价,耗费****元 时间Time:2016年6月3日 可靠性Reliability: 需要系统长时间正确运行的能力 安全性Security: 由于该平台会涉及资金的流动,所以需要对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 合规性Compliance: 需要符合各种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性Technology:要求基于安卓平台开发。 兼容性Compatibility:需要与一些支付平台进行兼容能力。还有对游戏的兼容性。

第一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的结合在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层次性 3.系统的相关系 4.系统的目的性 5.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系统: 模型:模型是对系统的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述、它反映 了系统某些本质属性,描述了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模型的意义:1.客观实体系统很难做试验,或者根本不能做实验。 2.对象问题虽然可以做试验,但是利用模型更便于理解。 3.模型易于操作,利用模型的参数变化来了解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 律更加经济方便。 系统模型的种类: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抽象模型: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模型概念模型 形象模型:模拟模型实体模型 建立模型的步骤: 1.弄清问题,掌握实际情况 2.搜集资料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构造建模 5.求解模型 6.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系统建模预防针的一般方法和步骤(P17) 仿真的发展趋势:建模方法面对对象仿真分布交互仿真人工智能与 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仿真 Internet网上仿真 第二章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商贸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商贸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3,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商贸活动的内容: 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2,物流,是指事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

3,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流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是 整个商贸活动的目的。 4,信息流,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品促销信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单价,报单价,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以及交易 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 预测: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的表述。 预测的作用:从变化的事物中找出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固有规律,寻找和研究各种变化现象的背景及其演变的逻辑关系,从而去揭示事物未来的面貌。 判断预测方法:一,部门负责人评判预测法;二,销售人员估计法;三,德尔菲法;四, 历时类比法。 德尔菲法:依靠技术专家小组背靠背景来判断,来代替面对面的会议,是不同专家将分歧的幅度和理由都能够表达出来,经过客观分析以求达到客观规律的一致意见。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一,移动平均预测法(计算题p30例2); 二,指数平均预测法。 DRP:是分销需求计划的简称,它是MRP原理和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该技术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应用和调度问题,其基本目标是合理进行分销物资和资源配置,以达到既有效 地满足市场需求优势的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的基本概念 1.库存:指仓库或物流中心实际存在的物资数量。 2.安全库存:为便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因需求货供应的波动 引起缺货或停工待料,经常在仓库各项目保持一定数量的计划库存量, 成为安全库存。 3.期初和期末库存:指在论述的时间段开始和结束时本单位的实际库存。 4.进货提前期:指从发出订货到所定货物运回并入库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5.送货提前期:指从接收订单到货物送到用户手中并接收入库的时间长度。 6.在途物资:指供应商已经接受订单备货,但尚未来到本单位入库的物资。 7.订货批量:指一次订货所订的物资数量。 8.时间周期: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时间段信息,如一日,周,月划分。 9.计划期:是指DRP尽心运算的整个时间段,可能是一个月,一个季度 或一年,他可划分为几个计划周期。 10.物流中心:从事物流活动的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BOD简介:B OD是MRP中物料清单BOM的概念和结构在分销领域的运用,它同BOM在产品结构树中连接各零件和成品一样,在供应方和各个需求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DRP在分销网络中的运作原理(p43DRP原理图)

大作业题目

控制系统仿真大作业 1、曲线拟合的Matlab实现和优化度检验 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介绍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对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的Matlab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曲线拟合Matlab实现的源程序。论述了Matlab软件在做曲线拟合时的用法,并进行曲线的拟合和相应的图像。 2、基于Matlab的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运用组态王和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双容(两个水箱串联)液位串级在线控制系统,由组态王编制人机交互界面,用Matlab完成控制算法,二者通过DDE进行实时数据交换;采用串级控制策略,减小二次干扰的影响,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 3、基于Matlab的变压器差动保护闭环仿真研究 应用Matlab建立了微机保护仿真系统,并对不同原理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根据微机保护的实现原理构建模块,实现保护的闭环仿真,对保护的动作过程进行分析. 4、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造了一个交流电机调速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真实系统,实现高效的调速系统设计。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5、基于MCGS和MATLAB的薄膜厚度控制系统仿真 以MCGS组态软件和MATLAB为平台,设计和仿真了一个薄膜厚度控制系统.MCGS完成硬件接口的设置、数据的实时采集、人机对话、以动画的方式显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MATLAB完成PID参数的自动整定,并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DE)技术建立两者间的通讯.并分析其仿真结果。 6、Matlab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用Matlab计算动态电路,可得到解析解和波形图.一阶电路先计算3要素,后合成解

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大作业 ——吃喝玩乐网上预订餐厅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 报告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0801班 组长:董保华 组员:王亚超 组员:梁国昌

前言 (2) 第一章系统背景描述 (4) 第二章企业需求描述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6) 第四章商务模型建议 (6) 第五章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9) 第六章总体结构 (10) 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设计................................................................................................ 12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 (14) 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一、选题说明 目前餐饮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服务品种单一,各地呈现信息不对称,需求多样化,区域差异化等现象,很多顾客往往找不到一家可以预订菜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网上餐厅,同时餐厅方面由于无法准确的预测顾客的需求,常常出现压货囤货的现象,造成经营成本偏高。本餐厅预订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推出的,它是通过创建一个网上订餐平台,以网上预订网上推广为主要经营方向。餐厅以基本实现零库存和为顾客提高个性化服务盈利。 1. 基本思路 通过整合餐饮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网上订餐平台,为顾客提供至少提前一天预定的服务,包括订餐时间、用餐人数、饭菜详单预订,快餐速递以及各类个性化服务。预订成功后我们将以短信方式给顾客发一个电子订餐券,对于选择去餐厅就餐的顾客,顾客持该电子订餐券前去就餐,而对于选择快餐速递的顾客,我们将会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顾客可以通过网上或者线下支付两种方式完成支付,并可以对品尝的饭菜质量和服务等给餐厅评价。 2. 作业目标 (1)希望通过此次作业,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熟练地进行类似电子商务规划报告的创作。 (2)通过此次作业,希望小组成员都能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创建过程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认识,较好掌握创建系统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术。 二、工作业绩 1、组员1(姓名:梁国昌) (1)个人主要工作:完成系统规划报告中第一、二、三章。 (2)主要收获:了解的系统设计的主要流程和原则目标,收集了大量关于系统设计和系统需求的资料,积累了一定的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经验。 2、组员2(姓名:王亚超) (1)个人主要工作:完成系统规划报告中第四、五章。 (2)主要收获: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电子商务商务模型的创作流程,以及电子商务模型的优势劣势,为餐厅订餐系统流程的合理化提出了系统的建议。从而对电子商务系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3、组员3(姓名:董保华)

PSCAD的电力系统仿真大作业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报告姓名 *******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班级 ******* 指导老师 *******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三

一、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仿真 1、仿真模型的建立 选取三相同步发电机模型,以三相视图表示。励磁电压和原动机输入转矩Ef 与Tm均为定常值,且发电机空载。当运行至时,发电机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验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验仿真模型 2、发电机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衰减时间常数Ta对于直流分量的影响 三相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大小不等,但衰减规律相同,均按指数规律衰减,衰减时间常数为Ta,由定子回路的电阻和等值电感决定(大约)。pscad同步发电机模型衰减时间常数Ta对应位置如图3所示(当前Ta=)。 图3 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Ta对应位置

1)Ta=时,直流分量的衰减过程(以励磁电流作为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Ta=发生短路If波形 2)Ta=时,直流分量的衰减过程(以励磁电流作为分析)如图5所示。 图5 Ta=发生短路If波形 短路时刻的不同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由于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起始值越大,短路电流瞬时值就越大,而直流分量的起始值于短路时刻的电流相位有关,即直流分量是由于短路后电流不能突变而产生的。 Pscad模型中对短路时刻的设置如图6所示 图6 Pscad对于短路时刻的设置 1)当在t=时发生三相短路,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如图7所示。 图7 t=时三相短路电流波形 2)当在t=时发生三相短路,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如图8所示。 图8 t=6时三相短路电流波形 Xd、Xd`、Xd``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1) Xd的影响 Pscad中对于Xd的设置如图9所示: 图9 Pscad对于D轴同步电抗Xd的设置 下面验证不同Xd时A相短路电流的稳定值。 i.Xd=(标幺制,下同)时,仿真波形如图10所示 图10 Xd=时A相短路电流波形 ii.Xd=10时,仿真波形如图11所示 图11 Xd=时A相短路电流波形 2)Xd`的影响 在Pscad中暂态电抗Xd`的设置如图13所示: 图13 Pscad对于暂态电抗Xd的设置 下面验证不同Xd`时A相短路电流的暂态过程。 i.Xd`=时A相短路电流的波形如图14所示: 图14 Xd`=时A相短路电流波形 ii.Xd`=1时A相短路电流的波形如图15所示: 图15 Xd``=1时A相短路电流波形 3)Xd``的影响 这里次暂态电抗Xd``与暂态电抗Xd`相似,Xd``影响的是短路后的次暂态过程。

ASP设计大作业

《A S P.N E T》 课程大作业 ——学生评教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商务1402 组号:6组 组员:王煊南少兵

第1章系统概述 (1) 第2章相关技术 (2) 第3章系统分析 (3) 第4章系统设计 (4) 第5章系统实现 (5) 第6章总结 (6)

(1)章标题(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每章另起一页!!! (2)节标题(字体,宋体,四号,加粗) (3)目录和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 正文行间距:20磅 本页显示的内容不要出现在最终提交的报告中(定稿后删掉本页)!!!

第1章系统概述 1.1 系统背景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何统一是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评估系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教育评价有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达到统一。评教系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一项调查,目的是为了及时的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在高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1.2 开发目的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校园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产业时代,以往的教学评价分析工作将得到彻底的改革和规范。因为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与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膨胀的校园信息管理剧增的客观要需求,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及分析方式—计算机评价分析[2]。利用教学评价系统,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向校内各部门、各教职工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查询,实现数据共享,满足学校各种管理的需要[3]。以此来缓解手工评价及分析的压力,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教学评价及分析方式,这对促进学校建设有积极的意义。根据现在的基于Web的学生评教系统的实现功能和应用技术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点: 1)系统普遍性能较差,工作效率低,数据库陈旧,系统结构不完 善,严重阻碍了教学评价及分析工作的开展。 2)系统自动恢复性能较差,当出现错误时不能迅速恢复。 3)系统内部结构单一,只能处理较少的评价及分析工作,而且登陆 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大量用户同时登录使用。 4)系统查询功能单一。 5)系统操作复杂,操作费时方法落后,影响教学评价分析工作的效 率。 因此,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在保留原先系统的优点的同时还要解决以上这些缺点。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性能优秀,结构完善,容易掌握,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新系统克服了老系统只能处理较少评价的缺点,支持管理员,学生,教师等多种权限的登录,能满足大量用户的使用。而且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大大加快了教学评价和分析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