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烹饪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烹饪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烹饪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中国烹饪文化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中国烹饪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烹饪文化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为学生学习中餐热菜制作、中式点心制作等专业课程作铺垫。

1.2设计思路

根据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对中国烹饪文化知识的需求,结合现代中式烹饪的发展现状,选取相关学习主题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本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目标。

课程结构包括中国烹饪文化发展史、中国饮食文化现象、中国饮食民俗民风、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筵宴文化、酒文化、中外饮食文化比较七个学习主题。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36课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和企业参观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烹饪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饮食民俗民风;知道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筵宴文化、酒文化;了解中外饮食文化的区别。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烹饪文化的兴趣,为学好本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教学活动设计参考

5、实施建议

5、1教材编写

(1)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应以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主,强调实用性。

(2)教材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认知水平,针对中职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对概念、定义的描述要通俗易懂。

(3)教材应反映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结合课程特点要直观、生动。

(4)教材文字表述要精练、通俗,内容展现应做到图文并茂,力求易学、易懂。

5、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图片、录像、模型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船舶制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2)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章节可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学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可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现场,并按照学习任务让学生撰写参观小结。

(4)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中餐烹饪的新工艺、新标准、新食料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5、3教学评价

(1)以学习水平为评价标准,采用阶段评价和终期评价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化,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参观小结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5、4资源利用

(1)充分利用中职教育系统中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以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观餐饮企业,提高学生对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的感性认识。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介绍

中国八大菜系中英文介绍 China covers a large territory and has many nationalities, hence a variety of Chinese food with different but fantastic and mouthwatering flavor. Since China's local dishes have their ow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Chinese foo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al cuisin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round. Certainly, there are many other local cuisines that are famous, such as Beijing Cuisine and Shanghai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onsisting of Jinan cuisine and Jiaodong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lear, pure and not greas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mphasis on aroma, freshness, crispness and tenderness. Shallot and garlic are usually used as seasonings so Shangdong dishes tastes pungent usually. Soups are given much emphasis in Shangdong dishes. Thin soup features clear and fresh while creamy soup looks thick and tastes strong. Jinan cuisine is adept at deep-frying, grilling, frying and stir-frying while Jiaodong division is famous for cooking seafood with fresh and light taste. Shandong is the birthplace of many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such as Confucious and Mencius. And much of Shandong cuisine's history is as old as Confucious himself, making it the oldest existing major cuisine in China. But don't expect to gain more wisdom from a fortune cookie at a Shandong restaurant in the West since fortune cookies aren't even indigenous to China. Shandong is a large peninsula surrounded by the sea to the East and the Yellow River meandering through the center. As a result, seafood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handong cuisine. Shandong's most famous dish is the Sweat and Sour Carp. A truly authentic Sweet and Sour Carp must come from the Yellow River. But with the current amount of pol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you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 carp was from elsewhere. Shandong dishes are mainly quick-fried, roasted, stir-fried or deep-fried. The dishes are mainly clear, fresh and fatty, perfect with Shandong's own famous beer, Qingdao Beer Sichuan Cuisine Sichuan Cuisine, known often in the West as Szechu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cuisines in the world. Characterized by its spicy and pungent flavor, Sichuan cuisine, prolific of tastes, emphasizes on the use of chili. Pepper and prickly ash also never fail to accompany, producing typical exciting tastes. Besides, garlic, ginger and fermented soybean are also used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ild vegetables and animals are usually chosen as ingredients, while frying, frying without oil, pickling and braising are applied as basic cooking techniques. It cannot be said that one who does not experience Sichuan food ever reaches China. If you eat Sichuan cuisine and find it too bland,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eating authentic Sichuan cuisine. Chili peppers and prickly ash are used in many dishes, giving it a distinctively spicy taste, called ma in Chinese. It often leaves a slight numb sensation in the mouth. However, most peppers were brought to China from the Americas in the 18th century so you can thank global trade for much of Sichuan cuisine's excellence. Sichuan hot pots are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hotpots in the world, most notably the Yuan Yang (mandarin duck)Hotpot half spicy and half clear. Guangdong Cuisine Cantonese food originates from Guangdong, the southernmost province in China.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people are from Guangdong (Canton)so Cantonese is perhaps the most widely available Chinese regional cuisine outside of China.

中国素食文化概述

中国素食文化概述 中国素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花色品种,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及风格等方面决不亚于荤菜。历史渊源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蛋白质价,二是消化吸收率。大豆蛋白为全价蛋白,大豆粉的蛋白质价为74,牛肉为83,鱼类平均为70,这说明大豆蛋白的蛋白质价仅次于牛肉,优于鱼肉,但是整粒大豆的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只有65%,肉类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一般为92~94%,这使得大豆蛋白略有逊色,但是大豆加工成豆腐后,其消化吸收率为92~95%,与肉类相当。可见,豆腐的发明不仅大大丰富了素菜的内涵,而且在营养学方面使素食主义有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服力。据考证,北魏《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素食谱。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此后菊《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记载,北宋卞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曾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宋朝时有林洪的《山家清供》,其所载一百多种食品中大部分为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此外还有程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元明清三代,素菜的发展愈加繁荣,素菜在各种文献中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另外,中国素菜也有走出国门的历史。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中国交通史》记载,明末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曾传去某些烹饪制作技术,其中就有“净素烹饪”技术。一般认为,中国素菜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所谓三大流派是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和民间素菜。所谓两大方向是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表,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以荤托素派主要以民间素菜为代表,不忌“五荤”和蛋类,甚至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寺院素食所谓寺院素食泛指佛家寺院和道家宫院中的素食佳肴,为中国素菜的“全素派”。据记载,清朝“寺庙庵观素食之著称为时者,京师为法源寺,镇江为定慧寺,上海为白云观,杭州为烟霞洞。” 据记载少林寺曾用少林素食在寺中先后招待过唐太宗,元世祖,清高宗等20多位帝王。公元629年9月,唐太宗因念及当年十三棍僧救驾之恩,亲率魏征等人拜访少林寺。昙宗和尚以60款素菜摆设“蟠龙宴”招待唐太宗。公元1292年4月,元世祖前往少林寺寻访他的好友福裕大和尚,寺中为其特设“飞龙宴”,多达90道菜。宮廷素食宫廷素食起先发展于宫廷,主要供帝王享用,后流传于民间。清宫御膳曾下舌荤局、素局、饭局和点心局。其中素局专门负责烹调素菜。其特点是制作极为精细,配菜规格繁杂。宫廷素食来源于民间,发展于宫廷,最后亦流传于民间。因御厨最先选拔于民间,年老退休后也回到民间。如清朝的御厨年老要退休离宫,退休后他们也开饭馆或传艺他人,使御膳也流传于民间。民间素食民间素菜是指民间的素菜馆和家常烹制的素菜,亦有自己的流派,如川菜素食等。清朝光绪初年,北京前们大街曾有“素真馆”,之后,又有“香积园”、“道德林”、“功德林”、“菜根香”、“全素斋”等。素菜的原料素菜的原料一般包括五谷杂粮,豆类,蔬菜,菌类,藻类,水果,干果,坚果等。经初加工的常用素菜原料有:经黄豆加工成的豆腐及豆制品,经面粉加工成的面筋和烤夫等,以及粉皮,粉丝等。菌藻类包括:蘑菇,木耳,银耳,香菇,平菇,草菇,猴头菇,海带,发菜,紫菜,蕨菜等。豆制品的品种有:豆浆,南豆腐,北豆腐,冻豆腐,包装豆腐,豆腐干,豆腐片,百叶,千张,豆腐皮,豆腐泡,素鸡,熏干,腐竹,油皮,豆芽,腐乳,黄酱,酱油,发酵豆乳,大豆蛋白等。烹饪方法素菜的烹饪方法与荤菜基本相仿,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有其独到之处。例如,烤的特点是逢烤必炸,而荤菜则不同。荤菜的烹饪方法主要有:拌,卤,酥,熏,腌,卷,炒,炸,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3.在情感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4.通过图片展示和一些才要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平常最爱吃什么菜。 2.总结分析学生的回答,然后导入正课。 3.揭题。 二、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分类 1.ppt出示八大菜系的分类 2.了解八大菜系的知识。

三、中国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2.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四、介绍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一)鲁菜 1.结合图片,讲解山东菜的特点,包含的地区以及擅长的烹饪方法。 2. 介绍鲁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二)川菜 1.分析川菜的帮派,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 2. 介绍川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三)苏菜 1.江苏菜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地区。 2.介绍苏菜的主要特点。 3.江苏菜的主要代表。 (四)粤菜 1.粤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粤菜的主要特点。

3.广东菜的代表菜主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五)闽菜 1.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闽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闽菜的代表菜。 (六)浙菜 1.浙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浙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浙菜的主要代表菜。 (七)湘菜 1.湘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湘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湘菜的主要代表菜。 (八)徽菜 1.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徽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徽菜的主要代表菜。 五、动手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菜系,制作一张宣传卡。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2)《论语》(3)《礼记》(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2)青铜器(3)鼎(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2)成新(3)烹炒调制(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2)社会科学性(3)技术科学性(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2)传承性、个性化(3)时间性 (4)全面性(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2)规范化(3)标准化 (4)智能化(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2)蛋白质(3)卫生 (4)美感(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着的。 (1)宋代、林洪(2)明代、宋诩(3)清代、袁枚(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着。 (1)《调鼎集》(2)《醒园录》(3)《山家清供》(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着《茶经》的作者是( )的陆羽。 (1)汉代(2)唐代(3)明代(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2)饮食文献(3)饮食思想与哲理(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2)老子(3)苏轼(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2)《论语》(3)《尚书》(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着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2)《荆楚岁时记》(3)《风土记》(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2)张英(3)袁枚(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4)《建国方略》 10.清代郎廷极编着的( )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酒名记》(2)《胜饮篇》

10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 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zhujiao13057@https://www.360docs.net/doc/b09250882.html, shfwx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b09250882.html,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烹饪历史文化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五菜"(葵、藿、头、葱、韭),"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指秦朝之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园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①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 ②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汉魏六朝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上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候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它起自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止于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共779年。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先后经历过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个朝代,统一局面长,分裂时间短,政局较稳定,经济发展快,

10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 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 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

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 内容选取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 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 和PPT 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三)课程资源开发 (四)训练安排 分析--- 临摹--- 欣赏--- 设计--- 创作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 2、考核内容 理论考试题库 3、实施办法

中国菜系简述

成绩 江西财经大学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论中国菜系 课程编码 16A72 选课班 B02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任课老师李向明 学号 0103694 姓名周秋庆 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考试时间

江西财经大学2012~2013第一学期课程论文考试评分表 课程名称及代码:中国旅游地理16A72 提交时间:2012,12,23 学生姓名周秋庆学号0103694 成绩学院旅城学院任课教师李向明 题目论中国菜系 项目评分点评分理由得分 选题(0~10分)价值难度 论点(15分)确定性新颖性 论据(30分)阅读范围调研观察资料运用分析推理 结论(15分)合理性说服力 写作(30~40分)结构表达规范 注:教师提供选题者,选题项不予评分 任课教师:

摘要 早在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中,便已记载“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以见得饮食之重要。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的各大菜系,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 关键词 菜系划分流派特点对比分析 1、中国菜系的阐释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有四大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指:鲁菜(山东)、川菜(四川)、粤菜(广东、广西东部)、淮扬菜(江苏)。之外,还有八大菜系之说,指: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若再加上京菜和鄂菜(湖北),即为十大菜系。 2、菜系形成历史背景及菜系划分 2.1历史背景 (1)中国封建后期农业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 (2)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菜系形成的温床 (3)气候、生态环境和风俗习惯, 赋与各地区烹调和食俗特具的风韵 (4)地区交流、民族交流、中外交流给地方风味增添异采 (5)各大菜系的人文背景和涵盖地域。 2.2菜系划分 2.21从地域角度 (1)按省按划分四大菜系 第一种:山东菜、四川菜、江浙菜、广东菜; 第二种:山东菜、四川菜、淮扬菜、广东菜。 (2)按省划分八大菜系 1、鲁菜:即山东菜系,由齐鲁、胶辽、孔府三种风味组成。 2、粤菜:即广东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种风味组成。 3、苏菜:即江苏菜系。由徐海、淮扬、南京和苏南四种风味组成。 4、川菜:即四川菜系。以成都菜为代表。四川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 5、闽菜: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 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 (2)《论语》 (3)《礼记》 (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 (2)青铜器 (3)鼎 (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 (2)成新 (3)烹炒调制 (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 (2)社会科学性 (3)技术科学性 (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 (2)传承性、个性化 (3)时间性 (4)全面性 (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 (2)规范化 (3)标准化 (4)智能化 (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 (2)蛋白质 (3)卫生

(4)美感 (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著的。 (1)宋代、林洪 (2)明代、宋诩 (3)清代、袁枚 (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著。 (1)《调鼎集》 (2)《醒园录》 (3)《山家清供》 (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著《茶经》的作者是 ( )的陆羽。 (1)汉代 (2)唐代 (3)明代 (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 (2)饮食文献 (3)饮食思想与哲理 (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 (2)老子 (3)苏轼 (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 (2)《论语》 (3)《尚书》 (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著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 (2)《荆楚岁时记》 (3)《风土记》 (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 (2)张英 (3)袁枚 (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 (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 (4)《建国方略》

中国菜系英文介绍

川菜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川菜》,介绍了川菜主要知识。 隐藏 四川菜谱 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荤菜辣子鸡丁鱼香肉丝水煮牛肉火爆腰花灯影牛肉樟茶鸭子粉蒸排骨合川肉片回锅肉 姜汁热味鸡棒棒鸡 板栗红烧肉麻油鸡 太白鸭子东坡蒸猪头 素菜麻婆豆腐鱼香茄子家常豆腐白汁菜心开水白菜麻酱凤尾石斛花生米醋溜黄瓜 凉菜夫妻肺片川辣黄瓜椒麻鸡椒油扁豆 汤 虾仁冬瓜汤 箩粉鱼头豆腐汤 海鲜剁椒胖鱼头碧绿虾仁

基本资料 干蒸黄鱼 白汁鱼肚 干烧鱼翅 酸菜鱼 东坡墨鱼 东坡鳊鱼 火锅 毛肚火锅 主食 担担面 八宝粥 赖汤圆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的统称, 川菜最大的特点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以成都、重庆、川南三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料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尤以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独擅其长。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川菜作为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 口味清鲜醇浓并重, 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调味方法 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烹调方法 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为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有其独道之处。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川菜烹调讲究品种丰富、味多味美的川菜,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与其讲究烹饪技术、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分不开的。川菜烹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认真、二是刀工精细、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调。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合乎营养卫生要求。菜肴烹饪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

中 国 烹 饪 文 化 博 物 馆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民以食为天 策 划 书

目录 一、馆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馆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题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展馆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展馆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建馆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展区结构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馆二层 第一展厅:忆古阁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展厅:辛香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展厅:养生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属区: (一)接待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术交流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馆三层 第四展厅:觥筹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展厅:名厨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展厅:烹饪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展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属区: (一)休息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功能报告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电子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第三章道家思想的嬗变和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第四章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第六章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第七章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教育第八章中国古代的地域沿革和典章制度第九章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第三节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第四节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一、文化的涵义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化即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成果。“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化”,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最早出自《易贲卦》的《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拉丁文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涵义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在形态上划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类型。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氏族社会晚期、至少是周秦以来到五四时期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境内56个民族长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即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文化。它以封建文化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族(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的摇篮)、海岱民族(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江汉民族(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