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功率教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功和功率(教师版)

教学目标: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和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功

1.功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1)按照定义求功。即:W =Fs 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

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用动能定理W =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

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L 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各是多少

⑴用F 缓慢地拉;

⑵F 为恒力;

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θcos FL

B.θsin FL

C.()θcos 1-FL

D.()θcos 1-mgL 解析:

⑴若用F 缓慢地拉,则显然F 为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F 做的功等于该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选D

⑵若F 为恒力,则可以直接按定义求功。选B

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那么按定义直接求功和按动能定理求功都是正确的。选B 、D

在第三种情况下,由θsin FL =()θcos 1-mgL ,可以得到2tan sin cos 1θθθ=-=mg F ,可见在摆角为2

θ-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实际上,因为F 与mg 的合力也是恒力,而绳的拉力始终不做功,所以其效果相当于一个摆,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装置叫做“歪摆”。

【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 ,球的质量是0.1kg ,线速度v =1m/s ,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恰好是半个圆周。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

A .0

B .

C .

D .无法确定

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的拉力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于它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故A 是正确的。

【例3】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 )

A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 .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 .举重运动员,扛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10s ,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解析:引力作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与卫星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杠铃在此时间内位移为零。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 、C 、D 是正确的。

【例4】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B .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C .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一样大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应先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再进行比较。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 、拉力F 。

匀加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 1,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

得F 1-mg=ma

拉力F 1所做的功

211121)(at a g m s F W ?+=?=2

)(21at a g m += ①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 2,根据平衡条件得F 2=mg

匀速运动的位移22at t at vt s =?==

所以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

2

222mgat s F W == ②

比较①、②式知:当a>g 时,21W W >;当a=g 时,21W W =;当a

故D 选项正确。

点评:可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只决定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的功。

2.功的物理含义

关于功我们不仅要从定义式W=Fs cos α 进行理解和计算, 还应理解它的物理含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这

个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能量增加.做了多少正功,物体的能量就增加了多少;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物体的能量减少,做了多少负功,物体的能量就减少多少.因此功的正、负表示能的转化情况,表示物体是输入了能量还是输出了能量.

【例5】质量为m 的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B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负功

C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可能做正功

D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解析: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它必将受到滑动摩擦力,其方向和物体相对水平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力F 方向必与物体运动方向夹锐角(含方向相同),这样才能使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此时,力F 与物体位移的方向夹锐角,所以,力F 对物体做正功, A 对。

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力F 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夹锐角也可以夹钝角(含方向相反),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可,可见,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力F 可能对物体做正功,也可能对物体做负功, B 错,C 对。

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力F 的方向必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即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所以,力F 做正功,D 对。

故A 、C 、D 是正确的。

【例6】如图所示,均匀长直木板长L =40cm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质量m =2kg ,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μ=,今用水平推力F 将其推下桌子,则水平推力至少做功为( )(g 取10/s 2)

A .

B .

C .8J

D .4J

解析:将木板推下桌子即木块的重心要通过桌子边缘,水平推力做的功至少等于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8.02

4.0202.02=?===L mg Fs W μJ 。故A 是正确的。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可以都做正功、或者都做负功,或者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或者都不做功。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3)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点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矢量和为零。

【例7】?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B .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s cos α

C .合外力对物体不作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

解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作用的两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不一定相等,它们所做的功不一定大小相等,所以,它们所做的功不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公式W=Fs cos α,只适用于恒力功的计算。合外力不做功,物体可以处于静止。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或负功,如:在一加速行驶的卡车上的箱子,若箱子在车上打滑(有相对运动),箱子受滑动摩擦力,此力对箱子做正功;若箱子不打滑(无相对运动),箱子受静摩擦力,对箱子也做正功。故D 是正确的。

二、功率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功率的定义式:t

W 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功率的计算式:P =Fv 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

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②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

间)内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⑶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 G =mgv y ,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有哪些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有哪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 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 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 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 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 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 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他跑步上楼 只用了40s,请问:(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物理一轮复习 5.1 功和功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物理一轮复习 5.1 功和功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目标导航】 1、 功和功率 Ⅱ 2、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 4、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考纲知识梳理】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3、公式:W =FScosα (α为F 与s 的夹角).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 4、功的正负判断 0≤θ< 90° 力F 对物体做正功, θ= 90° 力F 对物体不做功, 90°<θ≤180° 力F 对物体做负功。 二、功率 1、功率的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它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式:t W 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3、计算式:P=Fvcos θ , 其中θ是力F 与速度v 间的夹角。用该公式时,要求F 为恒力。 (1)当v 为即时速度时,对应的P 为即时功率; (2)当v 为平均速度时,对应的P 为平均功率。 (3)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 P G =mgv ⊥ ,仅由重力及物体的竖直分运动的速度大小决定。 (4)若力和速度在一条直线上,上式可简化为 Pt=F·vt 【要点名师透析】 一、判断正负功的方法 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判断 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的判断.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着斜面体向左匀速运动了一段位移l,斜面体上的m受到三个恒力的作用,即G、F N、F f,由于这三个力与位移l夹角分别为90°、小于90°、大于90°,所以G不做功,F N做正功,F f做负功.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夹角为锐角时做正功,夹角为钝角时做负功,夹角为直角时不做功. 3.从能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相互联系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情况.例如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m用细线悬挂在车上,由图中的位置无初速地释放,则可判断在球下摆过程中绳的拉力对车做正功.因为绳的拉力使车的动能增加了.又因为M和m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M增加的机械能等于m减少的机械能,所以绳的拉力一定对球m做负功. 注意: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由于其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位移效果无必然联系,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一正一负,大小也不一定相等. (2)摩擦力并非只做负功,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例1】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第14课时功和功率导学案

一、知识梳理 (一)、功 1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_______________ 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 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 ; (2)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移动了距离。 3 ?功的计算公式:W= _________________ 。 4.功的单位:,简称焦,符号是_________ 。1 J= ______________ N m。 二、功率 1 ?功率的概念:____ 与做功所用的_________ 之比叫做功率。 2?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它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反映做 功的多少。 3 .功率的公式: _________ ;可变形为求功的另一个公式W= ___________ ,求时间的公式t=_ 4 ?功率的单位:_________ ,简称瓦,符号是W ;其他单位:千瓦,符号是kW。 单位换算:1 W=1 J/s; 1 kW= __________ W。 5?推导公式: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P= = 及V = ,可得P= ______ 。即在功率一定时,F与V成反比。 二、过考点 考点1 做功的因素 1. (易错点1)(2016北京)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 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B. 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C. 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D. 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 2、如图3所示,斜面长度为0.2 m,高度为0.1 m,重为10 N的小球A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6 N,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_____________ 。小球在水平面运动了0.5 m,重力做功为 ___________ ,水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10 N,支持力对小球做功 3、小华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10 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 5 m,小华做的功是 ________________ J,功率是_________________ W。 4?送水工人把一桶重为190 N的矿泉水扛在肩上从一楼的楼梯走到20 m高的七楼。已知工人的重为590 N,桶与肩的接触面积为5X 103 m2,登上七楼用时为100 s。求: (1)送达七楼时,工人对水做了多少功? (2 )登上七楼,送水工人的总功率是多少? 三、直击广东中考 第14课时功和功率导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设计一

《功和功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会计算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重力的方向如何? 2.引入新课: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再通过视频及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二、新课讲授 1.力学中的功 a.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b.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1) 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受力。 (2) 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 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举杠铃却没有举起来,力没有做功。 (3)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2.功的计算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 功的计算式:W=FS (2) 功的单位:焦耳J,1焦=1牛?米。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 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1米。 (3) 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功率 从比较人和挖土机做工快慢引出功率概念。或者创设情境,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3楼却用 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在动画中选择相应内容的按钮进行学习。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 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 6.介绍功率另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功率和效率》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了解简单的滑轮组,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重、难点: 1.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认识简单的滑轮组,会计算其机械效率。 三、教学思想: 由于三年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在上课前小组教研确定复习版块,把教材重新组合,力求高效。一般在教学前让学生做复习提纲,通过做复习提纲,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并记忆,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中招题进行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备战中招) 版块一:功 教师先提问并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课件列举没有做功的例子:如“搬而未动”是有力没有距离;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因为有距离没有牵引力;吊车吊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没有做功,因为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题中给的距离与拉力垂直,没有关系。然后让学生练习: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吊车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D. 小明把书从地面上捡起来,小明没有对书做功; 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300J B.做功100J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1章 功和功率 第4讲 人与机械学案 鲁科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1章功和功率第4讲人与机械学案鲁 科版必修2 [目标定位] 1.知道机械的额定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能熟练计算机械效率.2.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无必然的联系.3.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水平及使用. 一、功率与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______的比值或__________与总功率的比值. (2)公式: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表示机械做功或利用该机械实现能量转化的______程度. 2.功率与机械效率:两者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表示机械__________,机械效率高,表示机械对__________的利用率高. 二、机械的使用 想一想要行驶一段较长的路程,人们通常选择一种合适的代步方式,如骑自行车、坐汽车或高铁等.人们选择以车代步的目的是什么? 一、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及计算 1.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节能,能量利用率越高. 2.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3.求解机械效率的步骤和方法 (1)对机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找出动力和阻力,尤其注意分清有用阻力和无用阻力. (2)根据功的公式求解动力做的功(总功)、有效阻力做的功(有用功)、无效阻力做的功(额外功). (3)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机械的机械效率. 例1 如图1所示,利用轻滑轮将一质量为100 kg 的物体沿倾角α=37°的斜面以速度v =0.5 m/s 匀速拉至高为h =1.5 m 的斜面顶端(sin37°=0.6,cos37°=0.8),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试求:(取g =10 N/kg) 图1 (1)此过程中拉力F 的功率是多少? (2)这一过程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功和功率的教学设计

功和功率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功和功率》 物理教研室:尚亚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恒力做功。会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掌握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的几种方法,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如何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会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4、掌握汽车的两种起动问题,以恒定功率启动和以恒定牵引力启动。 5、会用函数关系分析图像问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有两条思路,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功的讲解应从做功的两个要素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换。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学过功和功率,但没有把知识整合成串,尤其是从能量这条思路解题,学生还没有养成好习惯。本节课要让学生认识到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教法建议】 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本节内容,并填写相关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对本节的概念进行逐一讲解,以讲解例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本节的内容。然后小节。最后学生演板练习本节课习题,通过练习发现本节课学生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和功能关系。 【教学难点】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法和功能关系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本及练习册并填写相关填空题。 二、新课教学 1、功 (1)功的计算公式W=Fscos α,做功的两个要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例1】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水平 推力F 使斜面体向左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 ,物体与斜面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5-1-5所示.求: (1)m 所受各力对它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析:(1)m 受力方向及位移方向如右图所示.因物体匀速 移动,则支持力F N =m gcos θ,静摩擦力F f =mgsin θ,因 mg 、F N 、F f 均为恒力,由W =Flcos α可得重力做的功W G =0支持力做的功WF N =mgcos θ·l·sin θ=mgl·sin θcos θ静摩擦力做的功WF f =mgsin θ·l·cos(180°-θ)=-mgl·sin θcos θ

功和功率高考物理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五章机械能 考纲要求 1.功、功率Ⅱ 2.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Ⅱ 3.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Ⅱ 4.弹性势能Ⅰ 5.机械能守恒定律Ⅱ 6.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Ⅱ 7.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Ⅰ 知识网络: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四个单元,即:功和功率;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动量能量综合。其中重点是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难点是动量能量综合应用问题。

§1 功和功率 教学目标: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和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功 1.功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 =Fs 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 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⑵用动能定理W =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L 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各是多少? ⑴用F 缓慢地拉; ⑵F 为恒力; 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高一物理功和功率 精品

第八章机械能一功和功率 第八章机械能一功和功率 445800 [教学目标] 1,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2,会应用功和功率的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负功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功 通过实例说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复习公式W=Fs及功的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力与位移方向不一致时计算功的更一般的公式是W=Fscosα. ①力和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如:物体受力但没有位移;物体受力也有位移,但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等. ②要明确是什么力做功. ③我们把物体看成质点,物体的位移也就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④分析说明公式W=Fscosα的意义,这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恒力. α=0°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就是s; α=90°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 α=180°时物体位移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力做的功为负 ⑤负功的意义:从公式上看α>90°时,cosα<0,W<0,即力和物体位移间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从动力学观点看,力F是阻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力F做负功-Fs时也常常说成物体克服力F做(正)功Fs. 克服力F做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克服力F做功,物体动能减少;一种是外力克服力F 做功. 力做功有正负,但功不是矢量.力和位移是矢量,而功是标量. 二,功率 功率是说明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W/t 物体做功的功率,机器做功的功率等说法实质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可举例说明,如:汽车的功率就是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 理解分析P=Fv的物理<>意义,强调说明一个动力机器都有它的额定功率(铭牌上标明),机器工作时受额定功率的限制,这是基本的,而力和速度可以变化. 在实际中,一种重要的情况是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运行,在这种条件下v小F大,v大F小,这里的F是牵引力. 在不超过额定功率时,发动机的功率可大可小,由具体条件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F一定则v大P就大,v小P就小.如v一定则F大P就大,F小P就小. 课堂训练 1.一个人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物,若用的力是100牛,重物在0.5秒内匀速上升0.6米,不计滑轮重,则人对动滑轮做功的功率是( ) A.300瓦 B.240瓦 C.120瓦 D.100瓦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重力对卫星做功 B.图1中连线P被烧断后,弹簧的弹力对N做功,墙壁对M的弹力没有对M做功

(完整版)功和功率计算题

功和功率计算题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5.4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 百姓家中,小兵家买来一辆轿车,轿车的参数如右表, 如果轿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济青高速路上,受到的阻 力是车重的1/10,g取10N/kg,求: (1)轿车的牵引力;【2×103 N】 (2)轿车行驶的速度;【25m/s】 (3)轿车在1min内所行驶的路程。【1500m】 2、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所用时间是8min,消耗燃油3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若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热值为 3.15×107J/kg,求: (1)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21m/s】 (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3.0×103N】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40% 】 3、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1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 km, 用时2h,消耗汽油9kg,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汽油的热值为 4.6×107J/kg) (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1150N】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40﹪】 (3)观察小汽车的外型,判断小汽车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和静止时,对地面压力哪一个大?为什么?【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大,因为高速行 驶时,汽车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对汽车的压强小,使汽 车有一个向上托力】4、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经济、环保倍受消费着青睐。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 数如下表所示。 (1)若该车和人共重1600N,行驶时两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0×10-2m2,那么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1.6×105Pa】 (2)在某平直路段上,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匀速 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0N。此 时自行车的动力多大?【40N】 (3)若行驶速度为7m/s,则1S内动力对自行车所做 的功 是多少?电动自行车的效率多大?【28J】【70﹪】 (4)与内燃机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在环保节能方面有许多优点,请写出其中的两条。【减少热量排放,减少噪声污染,能源利用率高】 5、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10)。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 脚踏骑行。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 某型号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工作电流是多大?【5A】 (2)蓄电池一次充足电可储存的能量是多少焦?【2073600J】 (3)若蓄电池储存能量的80%用于电动自行车行驶克服阻力做功,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0N,蓄电池充满一次电最多能连续电动行驶多远?【41472m】 (4)从环保的角度,与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有什么优缺点?(各举一条)【优点:无尾气、噪音小。蓄电池一般使用一年左右就需更换,废弃后的电池污染环境】 排量 1.6L 发动机功率50kw 使用汽油93# 汽油热值 4.6×107J/kg 汽油密度 0.71×103kg/m3 型号TDR0178Z 无刷电机48V 400W 铅酸电池48V 80Ah 整车质量84.4kg 外包尺寸1860×530×1050 整车整车质量40kg 最高车速≤30km/h 最大噪声≤62dB 蓄电池电压48V 容量12A.h 电动机额定电压48V 额定功率240W 图1 图2

高三物理 功和功率精华教案(附练习)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一讲功和功率 一、知识要点 (一)功 1、功的公式及其理解: 2、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判断: 3、功的正负及其意义: 4、几种求功的方法: 5、总功的计算: (二)功率 1、定义式: 2、计算式及其理解: (三)汽车的两种起动问题 1、恒定功率的加速。 2、恒定牵引力的加速。 二、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带有光滑斜面的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有一重G=2 N的金属 块A,斜面高h ,倾角α=600,用一水平推力F推A,在将A从底端推到顶端的过程中,A和B都做匀速运动,且B运动距离L=30 cm,求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和金属块克服斜面支持力所做的功. 例2: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抛出,经时间t落地,不计空气阻力,求: (1)此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2)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例3:图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 kg 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 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 m =1.02 m/s 的匀速运动。取g=10 m/s 2 ,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 三、随堂练习 1、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用水平推力使斜面向左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 ,物体与斜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求: (1)m (2)斜面对物体做的功又是多少? 2、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A 、3t 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 t F 0205 B 、3t 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 t F 0 2015 3F F 0000

高一物理功和功率

功和功率 考点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1)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就叫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2)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考点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公式,并能进行有关功的计算。 (1)恒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为。 当α=90°时,力对物体;当α<90°时,力对物体;当α>90°时,力对物体。 (2)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分别做功的。 考点3: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1)功率的定义:功W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 定义式为:P=w/t (2)功率的物理意义。 如果t很长则p=w/t指功率,如果△t→0时,即表示功率; 考点4:(疑难辨析)功率和速度、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根据功的计算式w=FLcosa和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可以得到P=FLcosa/t而L/t=v,所以P=Fvcosa ,a指的是方向和方向的夹角。 (2)当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a=0,我们把这个公式简化一下,当a=o时P =Fv,那么这个公式中V是表示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呢? 公式p=Fv中若v表示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p就表示力F在这段时间t内的功率;如果时间t取得足够小,公式P=Fv中的v表示 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时,P表示该时刻的功率 (3)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其牵引力和行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考点5、(疑难辨析)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工作时实际输出功率。 额定功率:发动机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B.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也有方向性; 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 D.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2、用400N的力在水平地面上拉车行走50m,拉力与车前进的方向成60°角。那么,拉力对车做的功是() A.2.0×104J B.1.0×104J C.1.7×104J D.以上均不对 3、运动员用2000N的力把质量为0.5kg的球踢出50m,则运动员对球所做的功是()A.200J B.10000J C.25J D.无法确定 4、关于功的正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功表示功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负功为相反

第5讲-功 功率-学案

第5讲功功率 【考纲解读】 深圳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学科的命题以深圳市中小学《深圳市中考考试说明》—理化部分为依据,尊重学情,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在延续往年试卷风格的基础上,试卷突出了物理的“活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始终关注基于“学以致用”基础上的教、学、考之间的融合,引导教师从猜题、押题、刷题中解放出来,将目光转向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考点分析】 2016年考察力度加大,在选择题和计算题里均涉及到了功和功率的考察,选择题里侧重考察功的计算、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辨析,计算题考察了功率的计算;2017年只出了一道计算题,考察了功、功率的计算,考察了机械效率的计算;2018年考察了一个选择题;2019年考察了一个计算题的前两问。预计2020年中考功和功率将会在选择题出现。 【真题拾遗】

2015年 7.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A.甲做功多B.甲更省力C.甲做功快D.甲用时少 2016年 9.深圳大疆新推出的“精灵4”无人机具有自动返航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人机匀速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 B.无人机停在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无人机自动返航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D.无人机做功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1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4s内匀速前进了4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300N,所用拉力F=120N,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在4s内移动了8m B.物体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 C.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8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作为功的单位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第次课)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星期: 时段: 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课题 学情分析功、功率预习 1.理解功、功率的定义; 教学目标与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 3.掌握增加有用功、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考点分析 掌握对一个过程做功的计算,做功过程中的机械效率计算。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互动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教学导入: 功、功率 1.对照书本引导学生了解“功”这一物理量。 2.书本的斜面拉小车实验得到的结论:既没有省力也没有省距离的机械。 3.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表示:W=Fs,根据公式功的单位N/m,物理学规定功的单位焦耳(J)。 4.根据功的定义和学生自由讨论做功的案例。(比如爬楼梯、举起一块石头、搬一只木箱水平移动等等) 5.功率:同样是举起一只相同的箱子到同样的高度,有的人举的快,有的人举的慢,他们做的功相同,但用的时间不同, 6.我们用一个物理量功率来表示他们的做功的区别,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 用P 表示功率P=。根据公式功率的单位可以表 示为J/s ,物理学中用瓦特(w)来表示功率的单位。t 1W=1J/s , 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KW 、MW , 1KW=1000W 1MW=1000KW 例1 举重运动员用4秒钟的时间将质量是130kg 的杠铃从地上举高了2米,并坚持了2秒钟。计算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做功的功 率是多少, - 1 - 例2 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行人手提物品在水 妇女手推童车在水 人在推木箱时累得举重运动员举着 平地面上匀速走动 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出 杠铃原地不动 汗也没有把木箱推A B C D 动 例3 东风牌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 匀速行驶160m ,所用时间为20s ,若此时卡车所受的牵引力为 5000N ,则这段时间内牵引力所做的 功为多少J ,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W, 机械效率 6.思考,利用动滑轮将木料拉到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和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对照书本分别探讨手拉绳做的功和滑轮拉砝码做的功,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手拉绳做的功产生了哪些作用效 果。 7.滑轮对木料做的功使木料从一楼提到了四楼,而人拉绳做的功不仅将木料提起同时也将滑轮提起,也就是说人对滑轮也做了功,而对滑轮做的功并不是我们 的目的。

功与功率教案精编版

课题11.3功和功率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会计算功率。 教学准备课件 制作 11.3功和功率 其他功和功率辅助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 1.复习: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 拉力方向如何?重力的方向如何? 2.引入新课: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再通过视频及 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新课讲授 1.力学中的功 a.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b.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 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 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 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 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举杠铃却没有举起来,力 没有做功。 (3)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2.功的计算 温故而知 新。激发学 生的好奇 心,积极思 考问题。 观察实验现 象,思考。

高三物理导学案 功和功率

临清三中高三物理导学案编制:孙风武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等级: 功和功率 【使用说明】 1,研读教材,勾画重点,演练导学案,发现问题,在读教材解决问题,整理主干知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色标记存在的疑惑和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 3有“★”的C层不做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意义,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观点。 3.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公式P=W/t进行有关的计算 4.会计算恒力的功和有关功率问题,激情参与,全力以赴,体会机车启动问题的应用 【预习自测】: 一、功 1.功的概念 (1)功所描述的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的方向上发生一段,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2)功是量,即做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2.功的两个要素:(1);(2)。 3.功的公式 (1)若恒力大小为F,物体位移为S,力与位移夹角为α,则功的公式可写为:. (2)式中的F应为恒力,F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物体受的合外力。功的公式即可以计算某个力做功,也可以计算合力做功。 (3)功是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合外力的功等于其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4)功的正、负与零功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FScosα可得出下列几种情况: ①当α=90°时,cosα=0,则 W=0,即力对物体功。例如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②当α<90°时,cosα>0,则W>0,此时力F对物体做功。 ③当α>90°时,cosα<0,则W<0为值,此力做负功,叫物体此力做功。 二、功率 1.功率的概念 (1)功率是描述做功的物理量。功率等于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比值。 (2 )功率是标量。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为 (W)。 2.功率的公式:(1)P= /t (2)P=F 公式(1)是定义式,但中学阶段只能用它计算平均功率。而(2)式可用于计算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2)对于机车,由于F与v一般方向一致,故(2)式可写为P=Fv。机车在实际运行中有两种理想模式:①额定功率下运行:机车运行时受两个力:牵引力F和阻力f。设输出功率为P,行驶速度为v,那么P=Fv。机车刚开动时,行驶速度v较小,牵引力较。在所受阻力f不变 1

功和功率专题训练

功和功率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功率是表示做功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台功率为2kw的机器,在1min内能做______J的功。一 台机器在2min内能将5000N的物体举高60m,那么它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 2、功率大小的三种比较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______的物体,功率越大。 (2)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______的物体,功率越大。 (3)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3、物体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m,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功率为 _______W,若物体重50N,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 J。 4、有甲、乙两台功率不同的起重机,已知它们的功率之比是2:3,如果让它们完成相同的功,则所用的 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 ;如果让它们工作相同的时间,则它们所完成的功之比是_________。 5、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 W,则你在考试的100 min内,心 脏做功约为_____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 kg的物体匀速升高______m.(g取10 N/kg) 6、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若实心球重20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 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用时约0.75s。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W。 7、小明在30s内用600N 的拉力F把900N的重物沿斜面向右上方匀速拉动3m,此过程中重物高度上升 1.5m,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W 8、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己知AB>AC, 如果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W1______ W2,P1______ P2 9、小车同时受到方向相同的推力和拉力,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在50s内向前运 动了70m.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N,甲对车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W。 10、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 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 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6题8题10题 11、抽水机每秒钟能把20kg水抽到15m高处,它30s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 J,该抽水机的功率为 __________w,合__________kW。(g取10N/kg) 12、两个体重相同的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跑步上楼,乙慢步上楼,甲乙两人所做的功W甲 ________W乙,他们的功率P甲_________P乙 13、王强同学用20N的水平拉力,经5s把一个重1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了10m,则此物体的速 度为________ m/s,在这段时间中拉力做功________ J,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 W。 14、小童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 内移动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小童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做功一定越少 16、载重汽车甲的功率是90kW,小轿车乙的功率是60kW,则() 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B、甲做的功一定比乙多 C、甲做功一定比乙块 D、甲的牵引力一 定比乙大 17、甲乙两台拖拉机,甲所做的功是乙的2倍,而乙做功所用的时间是甲的1/4,则甲乙的功率之比为() .A、8:1 B、1:8 C、1:2 D、2:1 18、甲、乙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4∶3,所吊起的重物质量之比是2∶3,如果将物体吊到同样高度, 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2∶1 B.8∶9 C.1∶1 D.1∶2 1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不一定多 B.完成相同的功,用时越少,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机械的功率越大 D.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少,功率越小 20、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到7m远,此人对铅球做功为() A350J;B.210J;C.0J;D无法计算 21、某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 22、小丽用40N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所用时间2s;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 提上了0.4m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s。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 小的关系是()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23、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 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 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 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 的功率为3W 24、小明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较重的A物体沿较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较粗糙的平面 移动,若在相同的时间内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对A物体做的功多B.小明对B物体做的功多C.小明推A物体时的功率小 D.小明推A、B两物体时的功率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