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

合集下载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治疗论文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治疗论文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治疗探析【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主要特点是年龄偏大、有较长的结核病史,肺部空洞较多,病变广泛,病情较为严重。

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痰真菌的检查,并尽早进行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时机。

【关键词】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治疗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

肺结核是免疫功能下降。

易合并多种细菌感染的慢性肺部基础病之一,患者容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其胸部x射线表现以及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容易导致误诊。

下面就本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的32例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情况,做回顾性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08——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

患者年龄均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5岁。

肺结核病史病菌4.5年。

32例患者中,抗酸杆菌阳性患者2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有咳血症状者30例,17例长时期进行间断抗结核治疗。

1.2 方法1.2.1 检查与诊断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之后取痰液送检,连续3次或者以上培养出同种真菌,或者多次查出大量的真菌孢子。

根据胸片、患者的临床表现、痰真菌的检查结果,确诊32例患者均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

1.2.2 治疗在32例患者中,17例采用抗结核初治方案,15例患者采用复治方案,使用力康结核片、利福喷丁、乙胺丁醇等进行治疗。

当病情允许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抗真菌感染方面使用氟康唑注射液,每次每天200mg,首次加倍。

使用8天之后改用氟康唑100mg,服用7-10天。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应该加用适当的免疫增强剂,比如白介素、胸腺肽、母牛分支杆菌。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作者:张秀鑫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15期[關键词] 左氧氟沙星;抗结核药物;肺结核;肺部感染;痰菌转阴率;并发症;复发率[中图分类号] R5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5-0097-04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ZHANG Xiuxin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Shenyang Chest Hospital, Shenyang 11004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49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were grouped by the computer random method. Seventy-fiv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penicillins,and cephalosporins. Seventy-four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and anti-tuberculosis drug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9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85.3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the negative rate of sputum bacter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59%,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81.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a 1-year follow-up,the recurrence rate of lung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41%, lower than that (16.0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has a satisfactory effect,which can help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promote the patient′s early recovery, and has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Levofloxacin; Anti-tuberculosis drugs; Tuberculosis; Pulmonary infection; Sputum conversion rate;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患者免疫力、抵抗力降低,很多患者易合并肺部其他致病菌的感染,尤其是复治肺结核患者,更易并发肺部感染,且肺部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进而又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康复[1-2]。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p l n r u e c l i c mp ia e y l n n e to r s ̄Ho : e e u mo a y t b r u o s o l t d b u g i c i n wee a s c f ws F v r>3 C , u u e t s u u , ae ,W B 0 ~1 80 p r ln p t m r s l C1 5× 1 ’ 0 /L, > N 0 7,W B > 1 . C 5× 1 , e tf m h g .P t o e s i u e c l i a in s s b e u n u mo a y i e t n a e a o lws K sel 0 /1 Ch s l c a e a h g n n tb r u o s p t t u s q e tp l n r n c i r s f l i n s e f o o : hb il a p e mo ie. s u o n s a e u i o a n u n a P e d mo a r g n .Co c u i n Th lnc h r c ei t s i i a o r o k n ig o i t b ru o i a in s s b s n l so e ci i l a a t rsi s n fv u ma i d a n s u c l ssp t t u — c c f g s e e s q e tp l n r n e t n i u mo ay t b r u o i. T e e a n t n o ah g n c o g n s su e u ig o i. e u n u mo a y if c i n p l n r e c lss h x mi ai p t o e i r a ims i s f lo d a n ss o u o f f

如何预防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

如何预防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

如何预防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一,肺结核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1,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免疫器官逐渐衰退,T琳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减低,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气管炎又使气道反应增高,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2,重症肺结核患者体质差,免疫力低,肺损害严重,容易继发肺部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严重与否与基础病变和机体抵抗力有关,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病程的迁延而加重。

如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属于肺结核的晚期类型,大多趋向于高领和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在较长的病程中,肺组织经过反复的破坏,修补,纤维化,使肺功能遭受严重的损害,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3,肺结核发生合并症时更容易感染,如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淤血,缺氧,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糖尿病时中粒细胞趋化障碍,咯血,颅脑疾病时机体局部和全身抵抗力减弱。

4,肺部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受各种外来刺激和感染。

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内镜检查,雾化吸入,呼吸机,湿化瓶吸氧等操作时,容易破坏机体的防御屏障,如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均可给病原菌侵入机体创造条件。

5,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肺结核患者长期联合用药,可使多种细菌受到抑制,长期接受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可达 3.9%。

当合并肺部感染,咯血,呼吸衰竭时,抗生素的使用可进一步引起菌群失调,诱发二重感染,尤其是长期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者。

二,肺结核合并感染有哪些症状?肺结核合并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肺结核的症状与继发感染的症状有时不易区分,如二者都可有发热,咳嗽,咳痰;但继发感染时,常有寒战,发热,咳黄痰或灰绿色痰,有时痰有臭味,痰量较多。

三,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肺结核合并感染的患者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和食欲缺乏,热量补充不足,高代谢,可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

营养不良时肺的防御机制受损,,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减弱,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减少。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中性粒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它在炎症和感染中都会被产生并释放出来。

降钙素原检测已经成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讨论降钙素原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价值以及其临床应用。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在临床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和预后与诊断密切相关。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痰液涂片检查,这些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一些文献报道中,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发现其降钙素原水平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说明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区分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降钙素原检测的应用还有助于指导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性抗生素的使用,然而由于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体质较差,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较低,因此易产生耐药菌株。

而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评估感染程度,有效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减少抗生素的滥用,从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治疗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观察分析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观察分析
p u l mo n a y r i n f e c t i o n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M e t h o d s C h o s e 1 7 2 c a s e s o f p u l mo n a y r t u b e r c u — l o s i s wi t h n o n — t u b e r c u l o u s my c o b a c t e r i a l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 s f r o m Ma r c h 2 0 1 1 t o Ap i r l 2 01 3, wi t h q u a l i i f e d s p u t u m s a mp l e s we r e o r d i n a y r b a c t e r i a l c u l t u r e d a n d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a n a n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1 9 6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ia r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Z h e j i a n g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5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p a t h o g e n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u l mo n a r 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c o mp l i c a t e d w i t h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Calcitonin)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功能是抑制肺内的骨吸收过程,促进骨钙盐沉积。

正常情况下,降钙素原的产生和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并与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

降钙素原的检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甲状腺C细胞功能的评估,以及骨代谢紊乱的诊断与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降钙素原检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逐渐发现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

在肺结核的发展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会破坏肺组织,引起肺炎和肺部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还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引发肺部细菌感染。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和治疗的困难。

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降钙素原的检测并不是特异性的,其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降钙素原检测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定量检测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疗效。

需要注意其特异性较低,与其他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相结合使用,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还会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分析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分析

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 感染患 者 ,随机抽取 70例 ,现报告 如 5
下。
菌 ,液化 、黏质 、气味沙雷菌。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合并 慢性阻塞性肺病 ( O D) C P 、继发肺结 核合肺部 感染合并糖 尿 70例患者 中男 5 1 ,女 29例 ,年龄 1 5 2例 2 3 病患者,除真菌 为首之外 ,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其次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 见表 1 。 ) 2 2 各组病原体菌 株集菌 (+)境况 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 . 感染 ( 无合并症 )两种菌株 以上感染集菌 (+)7 .6 ,继 5 1% 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 单一菌株感染 ,集菌 (+)
13 肺部感染为院 内获得 性肺 炎 ,诊 断由宿主因素 、临床特 . 征、微生物学检查 和组织病理 学 四部分 组成。按 《 临床诊疗
指南呼 吸病学分册 》 ,留取患 者相关 临床 资料 ( :影像 J 如
学、体格检查等 ) 。
作者单位 :100 0 00北京 市,北京胸科医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 1 2月第 l 0 0年 卷第 期

1 20 ・
P C P F b u r 0 0,Vo , 1 N . J C VD e r ay 2 1 l 8 o2

论 著 ・
继发 性肺 结核 合 并 肺部 感 染病 原 体 分 析
蔡 宝云 ,李 琦 ,梁清涛
【 摘要】 目的 分析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茵的菌群 分布及结核患者痰茵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2 1 各组病原体菌株分布境况 .
7 0例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 5
感染患者 ,肺部感染的病 原体 排在前十位依次为 白色念珠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分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甲硝唑和替硝唑 抗真菌药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抗菌药物选择
经验性治疗
• 缺乏或尚未得到病原学依据的患者
• 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血常规等)推 测可能的致病菌, 参考既往用药史、过敏史、肝 肾功能等选用适当抗生素
针对性治疗
• 明确病原菌并获得药敏试验的患者 •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根据既往用药史、过敏史、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选择抗生素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经验性治疗
常见病原体
抗生素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军团菌----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真菌 白色念珠菌等----氟康唑 曲霉菌、毛霉菌等----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疗程
一般情况: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特殊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10~14天 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真菌----14~21天 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4~28天 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10~21天 厌氧菌---->14天
CAP HAP
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
不住院:青霉素类、头孢类(一、二代)、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住院:呼吸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β- 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 大环内酯类;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 炎克雷伯菌等,真菌(白色念 珠菌)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还可同时联用氨基糖苷类或联合喹 诺酮类; 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康唑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高龄(66%) 结核病病史长 长期、多种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用药史 影像学显示病变范围大(82%),病变重(74%) 合并症:糖尿病(37%)、营养不良(68%)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症状:发热、咳嗽、黄痰、咯血等。 体征:干、湿罗音等。 辅助检查: 胸部影像:新的浸润影、实变影、空洞内出现液平等 血常规:可能出现WBC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原学检查:部分患者可查出病原体及其相关抗体、成分等。 其它:CRP增高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抗结核治疗
已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 未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感染治疗后影像学复查,酌情抗结核治疗。
对症治疗
保证呼吸道通畅:止咳、化痰、平喘等,必要时机械通气。 改善氧合: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其它:营养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等。
文献三:2755例住院肺结核患者,953例致病菌培养阳性(35%); 6570份分离标本, 1440份致病菌培养阳性(22%)。李红艳等。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 1,16(11):1717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原因和机制
肺结核病变
呼吸系统机械 防御机制被破坏
肺结核患者肺部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特征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4):475
文献二:240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1%,高于同期住院患者(9.4%) 和非肺结核患者的院内感染率(4.3%)。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占64.5%。冯俐等。结核病医院院内下
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0,22(2):76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基本概念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是指肺结核患者合并除 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细菌、真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 菌)、病毒、寄生虫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
文献一:3924例肺结核患者,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6%,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3%。沈大勇等。
肺结核加重 症状、影像学特点、病原体检查、血像的特点 抗炎后复查 肺癌 影像学特点、血肿瘤标记物、癌细胞检测等 动态观察、介入检查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抗感染治疗
治疗前准备
查找病原体
药物敏感试验 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 了解既往用药史、既往史等 过敏试验
治疗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核分枝杆菌
变态反应
营养不良
细胞和生物化学 防御机制削弱
阻挡、拦截、清除 病原体的功能减弱
粘液存积和淤滞
病原体慢性定植
对病原菌的吞噬、 菌繁殖
糖皮质激素应用 抗生素应用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病原学特点
病原体检出率低 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真菌感染增多 非典型病原体可能也是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混合感染多见 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
G-杆菌 铜绿假单孢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 肺炎克雷伯杆菌----亚胺培南、四代头孢菌素等。 阴沟肠杆菌----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 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和氟喹诺酮类。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厌氧菌--克林霉素、甲硝唑等 非典型病原体
TB&P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类(三、四代)、β- 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必要时联合氨基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苷类胺。万古霉素。氟康唑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治疗
针对性治疗
G+球菌 肺炎链球菌---头孢类、氟喹诺酮类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存在易感或高危因素(年龄、病变、用药史、合并症)。 部分患者可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诱因。 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表现及血常规异常等,无法用肺结核
解释。 血液和分泌物查见病原体或其抗体、成分等。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