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8 年11月 第5卷/第32期V ol.5, No.32 Nov. 2018108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欧玉琦(宁夏银川市口腔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

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佩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正畸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釉质脱矿;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32.108.02正畸治疗作为临床矫正治疗牙颌畸形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各种不断和不足也逐渐显现。

临床实践发现[1],牙釉质脱矿现象在正畸治疗患者中比较常见,这与长时间佩戴牙齿矫正器影响牙面部位清洁存在密切关系。

牙菌斑滞留并糖化后形成的酸,会将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间的原有的动态平衡造成破坏,引起牙釉质脱矿。

此外,矫正器会对牙龈上菌斑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增加菌斑数量,减少牙齿钙磷化,造成脱矿情况出现。

其不仅会对外形美观产生影响,还会危及患者口腔健康。

本文选取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9:13,患者年龄6~19(14.2±2.4)岁;其中牙颌畸形17例,龋齿15例;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8:14,患者年龄8~20(15.3±2.5)岁;其中牙颌畸形20例,龋齿12例。

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环境 的改 变 , 些条 件致 病 菌变 为优 势菌 , 某 托槽 周 围 致 龋 菌 的代谢及 产 酸能 力 增加 , 病 性 增 强 。V gl 致 oe
酸蚀 处理 后 的牙齿 清 除 了牙面 上 的无机 物 和有 机 质 污垢 , 一方 面 釉质 表 面脱钙 , 成羟 基膜 和氨 基 形
[ OI 1 .99 ji n 2 9 —4 X 2 1.4 0 0 D ] 0 3 6 /.s .0 510 .0 2 0 .2 s
牙 釉 质脱 矿是 固定 正 畸治疗 过 程 中的 主要 医源
性 损 害之 一 。既往 的研 究 表 明 , 受 固定 正 畸 治疗 接 的患者 如 果 未 采 取有 效 的预 防 措施 ,0 ~8 %牙 5% 0
浓 度仅 为 0 1 , 于安全值范 围上限 10m / 。 .% 低 . g L 另一 种常 用 的氟化 物 为 含 氟凝 胶 , 主要 成 分 为 酸 其
性氟 磷酸 盐 , 胶 冻状 , 呈 可在 牙表 面与釉 质 中的 羟基
磷灰 石发 生反 应 , 形成 氟化 钙保护 层 , 并持续 释放 氟 离子 , 制釉 质脱 矿 。但 有 研究 表 明 , 抑 局部 涂布 氟凝
处 是含 氟 量偏 高 , 被 吸收 , 安全 性值 得关 注 。 易 其 尽 管 临床应 用 氟化物 预 防 固定 正 畸治疗过 程 中
牙釉质 脱 矿效果 显 著 , 受 到 使 用 剂 量 、 者 年龄 、 但 患
全可靠 的优 点 , 是运送 钙 、 、 至牙 齿 的 良好 载体 。 磷 氟
医垫苤查
生 旦 筮 4卷 第 4期 M d& P am JC i P A, o.4 N . , p.0 2 e hr hn L V 1 , 04 A r2 1 2

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原因的研究进展

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原因的研究进展

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原因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临床正畸矫治过程中牙齿脱矿原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正畸医师从根源上防治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面白斑的形成提供了相对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正畸;牙釉质脱矿;原因近年来,人们对口腔正畸的关注日趋增加,人们在惊叹于其带给人们自信与美感的同时,也在苦恼着其带给人们的痛苦。

许多患者在摘除矫治器后,发现原本洁净的牙面上却增加了一些白垩色斑点。

这种现象在临床上俗称“牙釉质脱矿”。

国外有学者报道,正畸患者釉质脱矿的发病率约为50%[1],国内胡炜等进行调查发现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为59.4 %[2]。

1、牙釉质脱矿的表现1.1 牙釉质脱矿脱矿,也叫脱钙,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牙体硬组织中的钙、磷离子等游离出到达牙齿表面,牙齿发生色、形、质各方面的改变。

发生脱矿的牙体组织变为白垩色甚至黄褐色。

许多接受正畸矫治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牙齿的白垩色斑点状改变,称这种现象为牙釉质脱矿。

1.2 牙釉质脱矿表现在口腔正畸矫治过程中或在拆除矫治器后常可在患者牙面发现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的牙釉质呈白垩色,表面光泽度下降,严重者可致继发龋等。

釉质脱矿有表层和表层下脱矿两种形式。

正畸治疗中发生的脱矿,最初以釉质表面矿物质丧失和釉柱间基质溶解为特征,这种损害被称作表层脱矿。

随后釉质深部结构才发生溶解,釉质表面呈多孔状但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表层,成为表层下脱矿[3]。

正畸治疗中早期发生的脱矿即表层脱矿。

2、原因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做了大量研究报道,但相关综合而全面的原因报道却并不多见。

以下是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及结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所总结的口腔正畸治疗中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

2.1 患者自身的口腔生态环境导致釉质脱矿的最主要原因是患者口腔生态环境中的细菌因素,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的致龋细菌包括变形链球菌(以下简称变链菌)和乳酸杆菌,其中变链菌主要引起釉质脱矿(龋),而乳酸杆菌则与牙本质龋有关[4]。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

结论:所有患者中,发生牙釉质脱矿32例(22.5%);脱矿率排在前3位分别是上侧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脱矿率最低的是第一磨牙;年龄差异、正畸时间、刷牙频率、酸蚀时间、牙齿位置、矫治器种类等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正畸疗程、不良口腔习惯、甜食的摄入频率、矫治器为传统直丝弓矫治器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高,为最常见影响因素。

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针对诱发因素积极干预,降低牙釉质脱矿率。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釉质脱矿;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72-02正畸治疗是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合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

但治疗后许多患者牙齿表面会出现白垩斑,即为牙釉质脱矿,既影响牙齿美观,又对牙齿造成损害,给口腔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正畸固定矫治器的使用给口腔清洁带来一定难度,导致口腔内细菌聚集,酸性代谢产物增加,牙周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发生牙釉质脱矿[1]。

因此,积极研究发病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

本研究总结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67例,女75例,年龄12~28岁,平均年龄(16.4±3.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73例,传统直丝弓矫治器69例;正畸牙齿位置为前牙区64例、双尖牙区52例、磨牙区26例。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导致牙釉质脱矿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釉质脱矿原因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很多患者在牙齿正畸的过程中牙面上会出现白垩色的斑点或斑块,有的甚至表现为凹坑状,临床上称为龋白斑(white spot lesions,WSLs),即牙釉质的脱矿,如病变继续发展甚至会产生龋洞[1]。

研究发现正畸固定的同时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是50%一75%[2],其中多数为青少年。

牙釉质脱矿问题应引起广大口腔正畸医师的重视,本文对正畸固定矫治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正畸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产生的早期釉质脱矿主要是釉质间质溶解和釉质表层矿化物消失,但易被再矿化。

然而,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始终存在,归其原因主要有:①在固定矫治时托槽粘接前对牙釉质的酸蚀产生粗糙表面;②托槽周围给菌斑提供了良好的聚集环境;③正畸附件的增多,不利于牙齿的清洁,菌斑易聚集于此;④矫治器妨碍舌移动食物及咀嚼肌运动,是其自洁作用下降,是牙面和唾液的接触变少,从而能加快菌斑聚集及pH值降低。

菌斑主要由细菌组成,细菌的代谢活动能导致菌斑pH值的降低,继而牙釉质溶解性增大,致使钙、磷从釉质中丧失,临床上表现为白垩斑(即釉质脱矿)。

白垩斑是龋病的早期表现,其直接原因即为致龋细菌的作用。

研究表明矫治器周围菌斑和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均相应增加[3]。

菌斑不仅是产酸底物的载体,而且能使酸性物质不易从牙面流失,从而不利于唾液中的钙、磷离子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正畸治疗的时间成正比。

2 预防措施2.1口腔卫生措施(1)刷牙:刷牙是去除牙菌斑,预防龋病、牙周病,促进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确有效及时的刷牙,对于正畸患者尤为重要。

竖刷法不能最有效的清除牙面菌斑。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技术 。
1 . 2方法
者 及家 属知道 患者 良好 的 1 3 : 腔卫 生 室正 畸治疗 成功 的 关键 。②在 矫 治 中应 用氟 化物 可 以高 效 的预 防和 减少牙 釉质 脱矿 的发 生 。氟化 物 在 防龋及 防脱 矿上 可 降低釉 质 中羟磷石 灰 溶解 度 ,控制 菌斑 细菌 活
对 全部患 者正 畸治疗前 后的8 0 0 张幻灯片进 行观察 ,用两 部幻 灯 机 同时放 映同一患者治疗 前与治疗后 的同一部位 ,同时两名 医师分 别 对 每个患者 的幻灯片进 行比对 分析 ,观察 并且记录 下治疗 前与治疗后
的牙釉质脱矿 出现的牙位 、不同区域 的分 布情 况 ,仔细 的比对脱矿受
治器 的安装 ,唾液 中的变 形链 球菌 和乳 酸杆 菌 的数 目也 随之增 加 ,
变 形链 球菌 和 乳酸杆 菌与 龋齿 的发 生发展 有 关 ,他 们 的 出现增 加 了 脱 矿的危 险系数 】 。在 正常 的 口腔环境 中 ,牙釉 质脱矿 和再矿化 维持 着 一种 动态 的 平衡 ,而 口腔正 畸 固定矫 治器 的使用 则 打乱 了这 种动 态 平衡 ,导 致牙 釉质 脱矿 甚至 缺损 。 因为 固定矫 治器 的结 构 比较复
国睚|囡—国同
2 0 1 3 年5 月第 1 1 卷 第1 3 期
・临床研 究 ・ 2 4 9
口腔正 畸固定矫治器应用 中牙釉质脱矿 的临床调查
梁 敏
( 株洲市一 医院 口腔科 ,湖南 株 洲 4 1 2 0 0 0 )
【 摘 要】 目的 研 究分析 正畸 治疗 中患者 牙釉 质 脱矿 的发病率 和 牙釉 质 受损 的程度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我 院 口腔 科 选取 2 0 1 1 年1 O月至 2 0 1 2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固定正畸患者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固定正畸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试验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计数(PLI-O)、出血指数(BI)等指标及牙釉质脱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固定正畸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可将其牙釉质脱矿率降低,改善其牙齿牙龈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during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Method:98 cases of orthodon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the time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according to the time difference of their treatment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contrast two groups of orthodontic patients nursing differences.Result:The index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gingival index(GI),plaque index index(PLI-O),bleeding index (BI)and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rate in experimental orthodontic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orthodontic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high-quality care,can reduce the chances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to improve the gums of their teeth.[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Fixed orthodontics;Enamel demineralization正畸是对错畸形进行矫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正畸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经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牙齿矫正器佩戴所致的牙面清洁受影响有关[1-2]。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

齿表面的 自 洁作用 ,使食 物碎屑更 加容易在 此残 留,致使 菌
斑的聚集 ,且局 部呈 酸性 场所 ,成 为釉 质脱 矿 的 良好 场所 。 ( 4 )不 良饮食 习惯 和卫生 习惯。在本研究 中发现 ,青少年 的 发病率极高 ,原因在于青少 年存 在较 多不 良的饮 食和卫 生习 惯 ,对 口腔卫生不重视 ,是导致发病 率较 高的主要原 因。 总之 ,必须重视正畸 固定 矫正治疗 过程 中牙 釉质脱 矿情 况的发生 ,采取必要的措施 ,减 少或避 免牙釉质 脱矿情况 的 发生 。 [ 参考 文献 ]
3 讨 论
对所有患者的牙均采用 京津釉 质黏结剂 黏结 ,带 环采用 磷酸锌水 门汀黏 固,应用 直丝 弓固定矫 治技术 。对所 有患 者 均进行健康教育 ,同时指导 患者做好 口腔卫 生及饮 食注 意事 项。治疗 时间 1 1 — 2 6个月。在矫正期结束后 ,拆出 固定矫 正 器 ,去除牙齿表面 黏结剂 ,用 浓度 为 7 5 % 的乙醇 擦拭 牙面 , 吹干后在牙科治疗 台借 助工作灯仔 细观 察 ,并记 录牙釉质 脱 矿情况 。
2 结 果
2 . 1 临床疗效 共有 4 5例发生 牙釉 质脱 矿 ,发 生率 为 4 5 . 0 % ;在 1 8 3 6 颗牙齿 中,有 2 3 8颗牙发生牙釉 质脱 矿 ,发生率为 1 2 . 9 6 %。 2 . 2 上颌牙釉质发生脱矿情况 上颌牙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 1 4 . 8 1 % ,见表 1 。 表 1 上颌 牙釉质发生脱矿情况
正畸治疗 后 ,牙釉 质 的脱 矿是不可逆 的病损 ,仅 仅通 过 唾液是很难让釉质脱矿组织发 生完全 的再 矿化 。釉质脱 矿 是 正畸固定矫 正治疗后常见 的并发症 ,正畸 固定矫 正治疗 过 程中的牙釉质脱矿严重影 响了正 畸的效果 ,同时 对牙齿 的健 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釉质脱矿 有两种方 式 ,即表 面脱 矿和表层 下脱矿 J 。表层下脱 矿是釉 质溶解部位 在较深 的层 次 ,在病 损 上 方 有 一 层 多 孔 而 矿 物 质 含 量 相 对 较 高 的 表 层 。表 面脱矿 比表层下脱 矿更加容 易再矿化 。相关资料 显 示 ,正畸固定矫正治疗过程 中发生的早期脱矿就是表面脱矿 。 本研究结果显示 ,正畸 固定 矫正治疗 过程 中牙釉质脱 矿 发生较多 ,上颌牙釉质发生脱 矿与下颌牙釉质类似 。 正畸 固定矫正治疗过程 中发生牙釉 质脱矿 主要 由如下 几 个方面造成 :( 1 ) 固定矫治器 的部件黏着在 牙齿上 ,增加 了 牙齿表面上不易 自洁的部位 ,导致 菌斑增多 。固定矫治器 的 存 在改变了 口腔细菌生 长的环境 ,致 使龋菌 比例增大 ,同时 这些细菌的代谢完全发生 改变 ,最终 导致龈上菌 斑的致龋 性 增加 。( 2 )黏着托槽前 的釉 质酸蚀不 当 ,酸 蚀面积太 大 ,会 让没有被托槽覆盖 区域的釉 质变得粗糙 。黏 结托槽后 ,没有 清理干净托槽周围多余 的黏结剂 ,这些 多于 的黏 结剂较容 易 使牙齿表面的细菌斑滞 留。 ( 3 )固定矫 治器的使用 降低 了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考察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釉质脱矿病患有126例,脱矿率为47.2%。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脱矿的因素有年龄、刷牙频率、每次刷牙时间、使用含F牙膏、每周食用含糖牛奶/酸奶的频率、每周摄入甜食的频率和母亲的文化程度(P<0.01)。

结论:针对影响因素,医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患者加强口腔卫生意识,减少不良饮食习惯,用含氟牙膏勤刷牙,可降低低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

[关键词]正畸;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因素[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3-1098-04很多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牙面上会出现釉质脱矿,临床也称龋白斑(White Spot Lesions,WSLs),正畸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为12.5%~80.0%。

初步病理学研究显示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正畸托槽、带环周围的聚菌斑、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增多,这些菌群的长期存在,不仅可以产酸,延缓酸性物质从牙面流走,可溶解釉柱间质,阻碍唾液中的钙和磷离子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使釉质表层矿化物丢失,病变还可发展甚至会形成龋洞,虽然牙齿有一定自我修缮功能,正畸附件菌斑对维持牙釉质脱矿具有重要的作用[1-2]。

本课题通过对院内正畸固定矫治牙面出现釉质脱矿的治疗和病患自身等因素进行分析,考察导致正畸治疗促成菌斑聚集的原因,为治疗和预防釉质脱矿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相同矫治器进行治疗,采用3MMBT 直丝弓矫治器,带环为杭州新亚生产的直丝弓带环,托槽粘结剂为美国3M正畸粘结剂,带环粘固为玻璃离子。

1.2.排除标准:患者矫正前已合并釉质脱矿情况;患者有偏侧咀嚼习惯;口呼吸等习惯;牙体硬组织发育畸形,上下牙弓不对称;。

1.3.牙釉质脱矿诊断方法[3]:观察牙面时祛除牙釉质粘贴剂,用医用酒精清洁牙面,气枪吹干,灯下肉眼观察牙面,出现白垩色、棕色的斑块或斑点,运用探针检查,牙齿表面粗糙、松软或牙面上出现小凹坑即为牙釉质脱矿。

记录下脱矿的牙位及部位。

1.4釉质脱矿情况: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中釉质脱矿病患有126例,脱矿率为47.2%。

1.5收集指标、脱矿治疗和疗效:收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治疗相关因素和个人口腔卫生情况。

对釉质脱矿者对症治疗,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6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输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5.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15.0,SPSS15.0)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方差分析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脱矿的因素有年龄、正畸时间、下颌尖牙、刷牙频率、每次刷牙时间、使用含F牙膏、每周食用含糖牛奶/酸奶的频率、每周摄入甜食的频率和母亲的文化程度(P<0.01),见表1。

3 讨论近年来,因错牙合畸形而进行固定矫治的患者与日俱增,正畸矫治主要依靠矫治器在牙齿的唇侧或舌侧,对牙齿及牙槽骨施加持续的力,使错位牙产生生理性的移动,使错位牙得到矫正。

正常的情况下牙釉质的脱矿和再矿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牙釉质不会表现为脱矿。

但因矫治器的存在妨碍了舌移动食物的能力,也影响了食物和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自洁作用,减少了牙面与唾液的接触,使牙面不清洁,菌斑容易聚集,导致该种动态平衡被打破,脱矿过程占据优势,同时牙龈的菌斑代谢也因固定矫治发生变化:菌斑的 pH 值显著降低,菌斑的碳水化合物水命显著升高,钙和磷的比例降低,致使脱矿的风险和致龋性明显增加[4]。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后发生脱矿的主要因素是较低年龄、长时间正畸治疗、上颌侧切牙、较低的刷牙频率、较短的刷牙时间、未使用含F牙膏、每周高频食用含糖牛奶/酸奶和甜食和母亲的文化程度等,与文献结果相似[5-8]。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15岁占所有脱矿病患的84.9%,较低龄易发生釉质脱矿,可能与儿童的年龄小,不能有意识地学习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9],夜间睡眠时间长,停止咀嚼活动,口腔分泌液较白天少,唾液的缓冲能力降低,食物残渣分解发酵有利于牙菌斑的形成,另外年龄小对牙科就诊,接受专业牙科清洁的畏惧心理较强。

年龄较大患者具有较好口腔卫生认知,可较好地执行医嘱,对不良饮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性,对牙科专业清洁的认识相对客观。

另外,因治疗过程中要求饮食细化和柔软,也是患儿咀嚼功能下降,软垢和菌斑容易粘附。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正畸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釉质脱矿时,一般不会拆除托槽而进行清洁,这会影响唾液的再矿化作用,甚至造成终生牙釉损害。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上颌侧切牙容易发生釉质脱矿,因为侧切牙牙冠较小,粘结正畸托槽后,托槽暴露的釉质面积较小,不利于该部位牙面的清洁,容易造成菌斑堆积,上颌侧切牙远离唾液腺的开口,菌斑中的酸性物质不易被唾液缓冲[10]。

正畸治疗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正畸患者是否发生釉质脱矿的主要因素[11-12]。

①喜食酸甜食品:酸性含糖的甜食因含有较多的糖分,长期摄入可被致龋细菌利用,代谢产酸,破坏口腔内唾液系统的酸碱平衡,削弱口腔自身的酸碱缓冲力,使牙齿始终处于酸性环境,侵蚀牙体硬组织,部分酸性食品中含有磷酸也会破坏人体对钙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长期摄入可引起牙本质敏感,进而引发釉质脱矿。

因为生活中难以评价食品的准确含糖量,但仍然需要减少和控制患儿含糖食品的摄入量。

②良好的刷牙习惯:刷牙是采用机械性力量按摩牙龈软组织同时,清除牙面的牙垢和牙菌,增强软组织抗病功能,减少和预防牙周病,对于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降低矫治后脱矿的风险,因此要求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中晚刷牙,餐后至少需漱口,每次刷牙至少3min,必要时辅助牙签、牙线等,可有效祛除菌斑和牙石。

对于年幼的患者,由家长辅助完成[13]。

③使用含氟(F)牙具或含F制剂预防:联合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可预防和治疗早期龋损釉质发生再矿化,釉质含氟量明显增高,降低正畸患者的菌斑指数[14],体外试验显示牙膏的F水平为1.5~2.5g/kg范围时,防龋效果较好,体内试验显示虽然使用F浓度为 1.1g/kg牙膏,每日刷牙2次,1个月内正畸托槽周围区域仍有不同程度的脱矿,而联合使用含F牙膏与含F漱口水可明显降低釉质再矿化。

但对于口腔卫生习惯难以养成或年龄较小的患者,采用含F粘结剂或含F涂料的效果较为理想,含F粘结剂或涂料定时定量向牙齿释放F,效果维持时间时间较长,而且安全性有保障[15],研究显示,对学龄前儿童定期使用含F制剂2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新生龋齿明显减少[16]。

与父亲比,儿童平时与目前的接触时间较长,因此母亲对儿童的影响较大。

本课题结果显示母亲学历影响患儿的正畸脱矿。

学历较高的目前对儿童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关注度较高,获得口腔知识的途径较广,通过心理诱导降低患儿恐惧专业清洁,教育患儿主动进行口腔卫生,重视纠正和改善患儿的饮食习惯和主食的规律性,患儿发生釉质脱矿的几率降低;学历较低的母亲对口腔知识的获取途径相对贫乏,主动了解的意识相对较弱,未能较好地帮助患儿得到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发生脱矿的风险增大,因此家长的学历对口腔健康的态度有影响,也影响并决定了患儿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意识的建立。

影响正畸固定矫治后发生脱矿的治疗因素除矫治时间,还有不当的正畸托槽和带环的粘结,容易造成机械刺激,影响牙龈等软组织;托槽和带环粘结时需清除多余粘结剂,这样有利于口腔清洁,不容易堆积软垢及菌斑[17]。

综上所述,减少正畸固定矫治后的牙釉质脱矿要对医生和患者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正畸科医生遵守操作规程,提高矫治器粘结技术,治疗时进行口腔卫生宣讲和强化患者和患者母亲对口腔卫生的观念和意识,还要定期对正畸患者进行全口洁治;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含氟制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戒除不良饮食习惯。

如此不仅有利于保证固定正畸的疗效,而且对患者养成终身的口腔卫生保健的习惯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1]蒋健.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3:18-19.[2]岳松龄.脱矿与再矿化-病变的主线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18(1):1-7.[3]张静.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86-1287.[4]Marchisio O,Esposito MR,Genovesi A. Salivary pH level and bacterial plaque evaluation in orthodonticpatients treated with Recaldent products[J].Int J Dent Hyg,2010,8(3):232-236.[5]吴丽萍,刘毅.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0(5):80-84.[6]左志远.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52.[7]曹建华,张海燕.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7(2):228-229.[8]秦晓虹,徐琳.正畸固定矫治器对牙龈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727-729.[9]高艳霞.家庭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平[J].上海口腔医学,2009,18(1):3539.[10]李静,杜民权,江汉.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57-60.[11]Lovrov S,Hertrich K,Hirschfelder U.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during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cidence and Correlation to Various Oral-hygiene Parameters[J].J Orofac Orthop,2007,68(5):353-363.[12]Barata JS,Casagrande L,Pitoni CM,et al. Influence of gaps in adhesive resto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caries lesions:an in situevaluation[J].Am J Dent,2012,25(4):244-248.[13]刘文艳,张桂荣,马天驰,等.正畸治疗中使用刷牙记录卡对牙釉质脱矿影响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6):280-281.[14]王佳宁,莎日娜,张晓静,等.氟保护漆防治正畸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4):327-328.[15]De Souza-e-Silva CM,Parisotto TM,Steiner-Oliveira C,et al.Carbon dioxide laser and bonding materials reduce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round orthodontic brackets[J].Lasers Med Sci,2013,28(1):111-118.[16]Jiang H,Bian Z,Peng B.Effect of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of APF foam on caries reduction in permanent first molars in 6-7-year-old children:24-month clinical tria[J].J Dent,2005,33(6):469-473.[17]徐泽.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研究[J].口腔医学,2013,33(9):604-606.[收稿日期]2014-04-26 [修回日期]2014-06-10 编辑/何志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