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及其控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及其控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及其控制研究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3170694.html,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示范文本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建设的开展,人们对城市 上空开行轨道交通车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总结起来 主要有两个问题,即景观和噪声污染。 对于景观问题,应该说在上海内环线与南北高架道路 通车后,人们对于架设在空中的高架道路已开始适应。何 况上海建设轨道交通的原则是轨道交通线路进入城市中心 区即钻人地下o’如地铁2号线在市区范围内的静安寺和 龙东路之间的线路均为地铁线路’高架轨道只建于中心区 外和连接市区与卫星城镇的准城市地区。因此,高架轨道 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是不大的,况且明珠线结构梁的宽度 仅为高架道路的1/2—1/3,因而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处

理也是比较容易的。 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上海轨道交通的振动噪声研究 对于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上海市领导是很重视的。早在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以前,就曾组织市政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铁道大学等有关单位,在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等地,对于轨道交通(干线铁路)、高架道路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和研究。对于上海地铁1号线通车后可能引起的建筑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也曾在地铁漕溪路车站等地进行过实测。上海地铁属于浅埋施工的线路,为了解决地铁运营带来的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一直在进行轨下防振胶垫的研究。 2.人均噪声的概念 《文汇报》曾发表了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周期民谈轨道

三废一噪管理规程

1.0目的 对废气、废水、噪音进行管理,预防和减低紧急事故对环境和健康安全造成的影响。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废气、废水、噪音的管理。 3.0职责 3.1 安监部负责对废气、废水、噪音进行管理 . 3.2 各部门负责协助对废气、废水、噪音进行管理。 4.0名词定义:(略) 5.0作业程序 4.1 公司安监部和项目部应执行废气、废水、噪音、废弃物有关的规定,执行5S管理,确保现场环境整洁,避免环境事故、安全事故和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4.2废气的管理 4.2.1废气包括废气和粉尘污染。 4.2.2 废气的管理要求: A、安监部负责收集、识别和更新、发放废气排放的相关标准。编制废气排放点示意图,明确总排 放口,并在现场明确标识。 B、储存、搬运、使用、检验化学品必须在通风的环境下进行,即在敞开场合或抽风良好的场合进 行。 C、当化学溶剂或易挥发的化学品产生的废气具有腐蚀性、毒性时,当作业场所产生的颗粒物可能危 及人员的身体健康时,管理者配备适宜的劳动防护用品,规定发放范围,由仓库发放,填写《劳防用品发放记录》。接触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品。 D、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懂得职业防护的要求,确保安全健康。对长期从 事接触该类废气的人员必须提供相应医疗体检。 E、安监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保养.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处理。 F、定期实施对废气排放的监测,当超标时,执行《改进管理程序》。 G、应尽可能通过设施改造、工艺改进、材料替代等方式减低废气排放量或排放浓度。 4.3废水的管理 4.3.1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管理。 4.3.2废水的管理: A、安监部负责收集、识别和更新、发放废水排放的相关标准。编制废水流向示意图,明确总排口, 并在现场明确标识。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研究资料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轨道交通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此表由学生根据《任务书》完成,交指导老师审核, 通过后开始论文写作) 设计(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研究 系部:轨道交通工程系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移动电话: QQ号码: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6年10 月16 日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执行。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标准格式(可从教务 网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凡签名处均应本人签名,不得打印或盖章。 3.任务书内有关“系部”、“专业”、“班级”等名称的填写,应 写规范的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与学 生证书上的相同),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4.“文献摘要”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相 应的栏目内。文献摘要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后“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2005《文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数 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 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日”或“2004-04-02”。 8.表格内文字输入格式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A4页面,双面打印,并请注意保持表格的整体美观。 9.本《开题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生,一份指导教师留存,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交所在系部存档。 轨道交通工程系

噪声管理制度

噪声管理制度 (HBQY-AH-17) 1 目的 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 管理规定 4.1管理处存在的主要噪声源: --- 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空调、厨房设备等。 --- 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 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 其它。 4.2噪声的控制措施 4.2.1 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尽量减少各种机电设备运转的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脂),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d)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循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4.2.2 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

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管理处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f)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提高路面质量,在相关路段设置隔音屏障。 4.2.3养护、其他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 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 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减少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注意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减少各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在购置新的车辆及设备时,应进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减少噪声的排放。 4.3 接受者的防护 4.3.1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4.3.2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 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的参考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的参考文献 [1]罗强,胡三根,龚华炜,臧晓冬.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模型构建[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2):587-592. [2]高微. 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7):210+216. [3]郭延永,刘攀,吴瑶,马超群. 城市轨道交通单线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384-389. [4]周文通,陆军,孙铁山. 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J]. 城市问题,2021,(03):35-42. [5]潘彦洁. 商洛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21,(02):39-42. [6]李成兵,魏磊,李奉孝,路远征. 基于攻击策略的城市群复合交通网络脆弱性研 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21,(03):101-109. [7]徐雪艺,张国强,吕永波. 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 综合运输,2021,(03):29-33. [8]耿彦斌. 再论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综合运输,2021,(03):18-23. [9]金书鑫,王建军,徐嫚谷. 区域高速路网交通事故影响区划分及交通诱导[J]. 长 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2):89-98. [10]李彬娴. 刍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7):275. [11]赵红旗. 网约车遭遇交通事故由谁赔[N]. 法制日报,2021-03-03(008). [12]张海涛. 传递交通广播的爱心力量[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3):7-8. [13]张琛. 基于DID模型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效果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 [14]曹宇静. 城市轨道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探讨[J]. 铁路节能环 保与安全卫生,2021,(01):17-20. [15]杨红. 构建“大交通” 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N]. 广西法治日报,2021-02-28(A01).

交通与环境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doc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轨道交通已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交通的骨干,有其他交通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在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大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外部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减少和解决负面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现状以及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阐述了在噪声、振动控制的相关技术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优势环境影响措施 正文: 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目前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市郊铁路、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7种类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牟今约为4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向表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总规模还会扩大,发展前景宏大,建设市场广阔。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外部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减少和解决负而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车化的发展,城市交通体系越来越多地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燃料,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负效应,而我国现有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储量和能源结构,以及基于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环境容量限制,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也有着各方面的制约作用。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轨道交通有许多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当前,中国许多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以高于10%的速度增加,交通拥堵和机动车尾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轨道交通的优点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日本大都市圈各种交通方式能耗及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以及各种城市交通方式占用道路面积及客运量进行比较,可明显看出轨道交通的优势所在:低能耗、低污染、运量大、占地少、速度快、安全可靠、运行准时等。 图表1:日本大城市圈各种交通方式能耗及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无4、0职责4、1行政部负责公司办公场所噪声的监控以及噪声排放超标的改善组织工作,负责对公司环境噪声排放的监测进行管理。4、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4、2、1负责噪声整治方案的编制与审查工作。4、2、2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对制造部各班组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4、3 模具部负责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4、4采购部负责对购置设备噪声进行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选购低噪声设备。5、0 工作流程5、1本公司主要环境噪声源有:a.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c.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5、2环境噪声的预防5、2、1 采购部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评估其噪声的影响,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5、2、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少夜间生产的时间,对破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采取围闭措施,以减少噪音的污染等。5、2、3 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噪声,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在八时至二二时,若可行时,生产作业尽量在白天。4、2、4 对于机动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预防见《车辆管理规定》5、3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治理5、3、1 行政部负责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机构发出的“噪声监测结果报告”。若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则组织提出整治方案,公司进行落实整治改造。5、3、2设备部设备管

理员通过对生产车间日常巡视,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不能及时改正的隐患时,应及时发出“环境整改调查处理单”,责任部门在要求期限内把执行情况回复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证,严重时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5、3、3 行政部和生产部、模具部分别负责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噪声防治效果的保持,做好防治设施、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经常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隐患时,要立即进行检修。6、0支持性文件和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2《车辆管理规定》6、3噪声监测结果报告6、4环境违章整改调查处理记录

噪声污染和建议性防治

噪声污染及建议性防治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级01班 小组成员:卢欢 200948040104

噪声污染及建议性防治 组员:卢欢 2009480401 创新点:本文主要介绍噪音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情况,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噪声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而且大家都知道防止噪声污染的三个方法:声源处防止、噪声传播中防止、耳朵处防止。这三种防止途径谁也无法改变,那么本文的创新点在哪里呢?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就在于让噪声污染这个大家都有而且易被忽略问题以文章的形式提出,让大家切实注重起噪声污染的问题,而且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廉价的防噪声耳塞,尽管国内生产这种耳塞的厂家已不止一家,但离被大众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借此文来向广大被噪声污染困扰的同胞们推广出这种防治方式及防噪声耳塞。 关于噪音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可行性分析 那么何为噪音?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定义,无非是: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音。 总体讲噪音是物体振动产生。 噪音的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噪音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音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音,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音。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音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音污染。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号黑体居中 间 距或毕业论文约毕业论文字号:初号,黑体居中 3 c m 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小 三 号 黑 体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本年月日 页 最 后 一 行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分院毕业论文安全管理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造成城市轨道交 通安全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因而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运营中安全事故的社会危害性,已成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研究入手,分析了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四种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本文将安全系统理论、安全风险学、持续改进及安全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融入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根据安全管理模式设计理论,从安全管理的宏观指导、结构分析、操作方式三个层湎出发,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将运营管理分解为计划、实施、校验、评审四个单元。并依据理论维、目标维、控制维的不同需求提出上诉四个单元的基本管理要素。各要素在总体方针的指导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体系。 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各要素的实施流程以及体系进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安全管理模式。 - 2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分院毕业论文目录 1 绪论…………………………………………………………………………………3 1.1研究背景……………………………………………………………………………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2.1国外研究现状

噪音控制程序(精品)

噪声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和所有现场人员操作的控制,确保噪声排放达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公司、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控制。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 3.2分公司、项目部负责实施本程序。 4.控制程序 4.1需进行控制的噪声源(施工场界) 4.1.1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木工机械加工、砂轮锯、无齿锯切割等。 4.1.2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木模板拼装、钢模板支设、钢模板清理)。 4.1.3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卸。 4.1.4机械修理。 4.2噪声控制方法 4.2.1打桩施工阶段噪声控制 夜间禁止施工;白天施工时如噪声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应采取使用围挡隔离或其他降噪措施。 4.2.2结构施工阶段噪声控制 4.2.2.1在居民稠密区和敏感区施工时,在不影响工程质量情况下,应优先选用低频率环保型振捣棒, 振捣混凝土时防止触动钢筋和模板。 4.2.2.2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搅拌机及混凝土输送泵)必须搭设封闭式工作 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填写《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EMS/0804-1)。 4.2.2.3现场木工棚在使用之前完成封闭,封闭率达到100%(禁止瓦楞铁作为封闭材料)。使用电锯、电刨切割时速度不能过快。 4.2.2.4模板、脚手架、钢管的拆、立、装、卸要做到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严禁抛掷。施工中严禁使用锤敲击模板,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噪声。在脚手架支设扣

件垂直传送时,应采用绳索或使用容器,减少噪声的排放。修理时应设立专门的修理场地,四周应有围挡或封闭,清理时严禁用大锤直接剔凿。 4.2.3装修阶段噪声控制 4.2.3.1在人员稠密区和敏感区要求先封闭周围,然后装修内部。 4.2.3.2使用可移动电动工具,应在使用部位周围设可移动的围挡;在切割作业时,使用砂轮锯、无齿锯必须在封闭的工作棚中进行作业。 4.2.3.3混凝土踢凿前应将作业面分散布置,切忌集中操作,以减少噪声的排放;夜间禁止剔凿作业。 4.2.4对强噪声设备使用的控制 4.2.4.1施工阶段的强噪声设备(包括电锯、电刨等)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每日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强噪声施工;混凝土浇筑如需连续作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到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到环保局备案方可进行夜间施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否则不许夜间施工。 4.2.4.2尽量减少机械使用数量或错开使用时间,对超出噪声限值的设备及时修理或更换。施工机械要在四周有围挡或封闭的场所进行修理。 4.2.4.3施工机械设备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使用,杜绝超负荷运转现象。 4.2.4.4所有机械设备须严格按照《现场施工机械使用与维修作业指导书》进行维修保养,最大限度减少有形磨损,使设备在正常状态下使用。 4.3噪声监测 4.3.1由环保员(安全员)根据施工进度,按照《5633型声级计操作规程》对场地施工噪声源进行监测,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 4.3.2工程部对人员稠密区和敏感区的工程,根据施工进度分(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两次对场界施工噪声源进行抽查监测,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执行《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投稿要求

稿件标准 1、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 论据充分, 数据可靠. 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 但必须依次包括: 文题,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及邮编, 中文摘要, 关键词(3~8个), 中图分类号, 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 文稿首页请在地脚处注明: 第一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 资助基金项目(若有的话, 并注明项目号). 2、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为宜。摘要分为三种: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侧重写本项研究的最具价值和创造性的结果和结论, 指示性摘要主要写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内容范围, 报道-指示性摘要则介于两者之间. 研究性论文应写成报道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少数综述性论文在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才考虑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即应为译文), 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摘要正文、关键词。 5、图、表要精选, 切忌图、表、文字间的重复. 表格须有表序和表题, 插图须

有图序和图题, 图和表在正文文字中必须有所指向(如引用, 如"见图1"或"见表1"), 一般紧随所提到的文字排放。 6、文稿用字规范, 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或国际标准. 量的符号用斜体, 量的上下角标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 其它下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 并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和我国规定的可与SI单位(即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拉丁符号。 稿件要求 1、不得上传剽窃、抄袭(是指未经原作者同意,把他人的作品原封 不动或经改头换面据为已有的行为)他人作者在浏览网发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浏览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但是一经发现,负有删除剽窃、抄袭作品和停止继续传播的义务。浏览网对此类侵权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2、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浏览网保留不事先通知作 者便将已发表的作品随时撤销和删除的权力。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噪声的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建设的开展,人们对城市上空开行轨道交通车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问题,即景观和噪声污染。 对于景观问题,应该说在上海内环线与南北高架道路通车后,人们对于架设在空中的高架道路已开始适应。何况上海建设轨道交通的原则是轨道交通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区即钻人地下o’如地铁2号线在市区范围内的静安寺和龙东路之间的线路均为地铁线路’高架轨道只建于中心区外和连接市区与卫星城镇的准城市地区。因此,高架轨道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是不大的,况且明珠线结构梁的宽度仅为高架道路的1/2—1/3,因而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处理也是比较容易的。 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上海轨道交通的振动噪声研究 对于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上海市领导是很重视的。早在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以前,就曾组织市政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铁道大学等有关单位,在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等地,对于轨道交通(干线铁路)、高架道路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和研究。对

于上海地铁1号线通车后可能引起的建筑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也曾在地铁漕溪路车站等地进行过实测。上海地铁属于浅埋施工的线路,为了解决地铁运营带来的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一直在进行轨下防振胶垫的研究。 2.人均噪声的概念 《文汇报》曾发表了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周期民谈轨道交通问题的专访。专访中他提出了一个“人均噪声”的概念。快速轨道客运系统运力大,如日本东京的山手线每天运送(300—400)万名旅客。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运输量,人均噪声非常有限;如果没有这样一条高架铁路,就需要公共汽车来运输,它所产生的“分散型噪声”的总量要远远大于高架轨道所产生的噪声。 “人均噪声”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快速的特点,一列地铁列车可以运送2000名乘客;如果这2000名乘客改乘小汽车,两个人乘一辆,则需1000辆。而一列地铁车辆产生的噪声比1000辆小汽车产生的噪声要小得多。3“集中噪声”的概念 高架道路的汽车通行是连续的,昼夜不断的,所引起的噪声属于“分散型噪声”。这种噪声取决于汽车本身的内在质量以及汽车与道路的接触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09253045 王益男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其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噪声问题就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解决噪声问题需要从它产生的根源和传播途径,利用声学原理和现代交通专业相结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噪声、声学系统 一、序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流动人口也大量涌进城市,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我国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174座,其中超过两百万的城市33座。现代城市亟需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交通体系,要形成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低污染、准时快捷等优点,能有效发挥城市交通和市际交通的整体效益,促使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我国城市交通体系。 发展的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已经困扰我们很长时间了,但也正是由于它出现的比较早,而且情况比较普遍,现在出现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很多种,而我要研究的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一种不同于道路交通的噪声,即轨道交通噪声。现在道路交通状况容纳量已经接近饱和,在我国大城市内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层出不穷。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出路,而且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必将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并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从地下走向地面,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居民的出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问题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现在存在的轨道交通噪声现状。城市轨道交通现在的确带给城市和居民极大方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给环境造成诸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景观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都运行在人口稠密地区,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铁路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振动干扰,而轻轨交通的环境影响集中反映在噪声问题上。根据北京市环保局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27日期间噪声投诉统计显示,,共有5l件投诉记录。其中针对5号线投诉共29件针对13号线投诉共11件,八通线投诉9件,针对2号线投诉1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问题,我国政府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从降低行车速度到使用降噪零部件,我国政府都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必然的,但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其带来的噪声问题。引起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控制措施也是多方面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即控制噪声源和噪声的传播途径。首先应当考虑降低噪声源,分清哪些因素是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针对各种不同的噪声源分析其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对噪声源的控制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则需考虑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来减少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如何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对轨道交通噪声机理与控制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外对轨道交通噪声的研究中涉及到诸如噪声源的定位、声屏障的计算、地面结构的振动、轮轨的优化设计等多个方面。世界各国都在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轨道结构,或开发全新轨道结构,以减小由于轮轨作用带来的噪声和振动危害。如瑞士采用弹性短轨枕轨道(又称低振动轨道)来降低轨道噪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采用这种方法,轨道总延长达数百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3.定义 工业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建筑施工噪声: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交通运输噪声: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产、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4.职责 4.1 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区域内环境噪声的监督管理工作。 4.2 各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环境噪声的治理,负责本部门使用的隔音、消音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4.3 设备部应优先采购低噪声的设备。 4.4 工程管理部负责建筑施工噪声的控制。 4.5 生产运输部等车辆使用部门负责对车辆噪声进行控制。 4.6 安全环保部环境监测站负责噪声的监测工作。 5.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购置 5.1.1 采购部门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噪声限值来采购设备,应优

先采购低噪声设备。 5.1.2 采购部门严禁采购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 5.2 噪声的控制 5.2.1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5.2.2 公司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工业噪声,应当符合《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噪声排放标准》。 5.2.3 建筑施工应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5.2.4 各噪声产生部门对不能达标的,危害较大的机械设备,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消音或隔音设施。 5.2.5 噪声防治设施按《环保设施管理程序》执行。 5.2.6 公司所有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要求。 5.2.7 车辆在医院、学校等禁鸣笛区域以及禁鸣时间内行驶时,严禁鸣笛。 5.2.8 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按《新、改、扩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执行。 5.2.9 安全环保部环境监测站对噪声进行监测,结果报安全环保部和噪声 产生部门。对于噪声超标的设备或岗位,要求责任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6.相关文件 《环保设备管理办法》 《环境监测管理程序》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87-8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GB12523-90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7.附录及附表 《昆仑钢铁主要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327-13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噪声的分析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建设的开展,人们对城市上空开行轨道交通车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问题,即景观和噪声污染。 对于景观问题,应该说在上海内环线与南北高架道路通车后,人们对于架设在空中的高架道路已开始适应。何况上海建设轨道交通的原则是轨道交通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区即钻人地下o’如地铁2号线在市区范围内的静安寺和龙东路之间的线路均为地铁线路’高架轨道只建于中心区外和连接市区与卫星城镇的准城市地区。因此,高架轨道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是不大的,况且明珠线结构梁的宽度仅为高架道路的1/2—1/3,因而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处理也是比较容易的。

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上海轨道交通的振动噪声研究 对于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上海市领导是很重视的。早在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以前,就曾组织市政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铁道大学等有关单位,在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等地,对于轨道交通(干线铁路)、高架道路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和研究。对于上海地铁1号线通车后可能引起的建筑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也曾在地铁漕溪路车站等地进行过实测。上海地铁属于浅埋施工的线路,为了解决地铁运营带来的振动问题,上海地铁公司和上海铁道大学一直在进行轨下防振胶垫的研究。 2.人均噪声的概念 《文汇报》曾发表了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周期民谈轨道交通问题的专访。专访中他提出了一个“人均噪声”的概念。快速轨道客运系统运力大,如日本东京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 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基本形式(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市内和郊区,在固定轨道上运行,通常以电力为动力的客运交通系统。 构成:车站建筑、结构工程、线路、车辆、车辆段、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基本形式:地铁、轻轨、单轨系统、市郊铁路、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线性地铁、磁悬浮系统。 (1)地铁: ①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 ②了解其优缺点; ③掌握地铁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2)轻轨(LRT): ①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万~3万人次/h。 ②掌握轻轨系统(LRT)的技术经济参数。 (3)单轨系统(独轨系统): ①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和转折装置、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②分为悬挂式、跨坐式。 ③掌握单轨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4)市郊铁路: ①由电气或内燃机车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地面专用铁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②所有权归属铁路部门。 (5)有轨电车: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单车或两辆编组运行在城市路面线路上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6)自动导向系统(AGT系统): ①掌握AGT的技术经济指标; (7)线性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 ①掌握线性地铁的技术经济指标; (8)磁悬浮系统(了解)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次重点) 1、掌握其优势; 2、了解其地位; 3、了解其作用。 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2、了解国外发展概况; 3、了解国内发展概况; 4、当前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噪音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噪音问题
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噪声影响现状分析 班 级: 15 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6 班
姓 名:李语嫣 学 号:
b5E2RGbCAP
092161062010
指导老师:宿喜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噪声影响现状分析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机动车急剧增长和城市布局的变化, 各个城 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内的经验,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就成为解决这 一问题的很好出 路, 而且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 必将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增 长, 并产生巨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从地下走向地面, 轨道交通 的振动和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 城市环境的突出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轨 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科学地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 噪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避免 形成城市又一公害,必须对其噪声声源的产生 和传播途径进行解析, 并制定出相应的 对策, 逐步解决或降低轨道交通噪声, 以便提供便捷 的交通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降低城 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应当 从两反面考虑, 即控制噪声源和噪声的传播途径。 本文针对城市 轨道交通运行产生 的噪声危害、 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的调查、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检测技术方 法研 究 、轨道交通运行时轮轨间产生的噪声分类及城市轨道噪声防治的措施进行探 讨。
p1EanqFDPw
1 / 12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噪声防治对策 交通运输 轨道车辆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城市经济日益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区域不断扩大,由 于流动人口和汽车数量的猛增, 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加, 道路的相对有限性与汽车生产 的相对 无限性产生尖锐的矛盾, 造成交通堵塞、 事故频繁、能源过度消耗、尾气与 噪声污染等一系 列社会问题,行车难、乘车难, 不仅成为市民工作和生活的一个突出 问题, 而且制约着城市 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纷纷探索和思考如何走出困境, 为城 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又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 需要,缓解交通压力。 但是, 任何事物 都具有两面性, 轨道交通带给城市人民巨大利 益的同时, 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噪声与振 动是主要问题。 交通噪音:主要指机动 车辆在市内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其他运输工具, 飞机、火车、汽车等交 通运输工具在飞行和行驶中所产生的噪音。 常见的交 通 噪声、船舶噪声等噪声问 题。DXDiTa9E3d 一、城市轨道交通噪音的危害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 环境的突出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 特别是当城市高架轨道交 通在穿 越城市市区时,其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性更大。其结果使轨道沿线两侧居住的居 民、医院、 学校等深受其害, 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 噪声不仅影响车 上乘客的舒适度, 影 响司乘人员的健康,危及行车安全,而且还会影响线路附近人们的 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对人体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系统产生危害 性影响,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 会引起头昏、 头疼、 听力损失、 神经衰弱等病症。 当噪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引起肌体损伤, 出现有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噪声在 40dBA 以上,即可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长期接触 80dBA 以上的噪声则可出现听觉疲劳,
2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