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网尾线虫病

合集下载

常见牛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常见牛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52 ·2020.240 引言我国牛羊养业迅猛发展,养殖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

同时,严重的寄生虫病不可避免。

一旦牛羊感染了相关寄生虫和疾病,会严重影响牛羊奶质和繁殖能力,尤其是小牲畜,甚至会造成死亡,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种类繁多的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食品安全。

1 疾病特征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期间较为常见的疾病。

该病发病率高,感染、传播都有其规律性。

通常牛羊寄生虫病传播符合传染病传播规律,易感动物具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该病病原体通常是受感染的牛、羊等可接触其他动物,其中有些是未发病动物。

携带寄生虫的动物通过粪便、尿液等分泌物,在体内外排出虫体和卵子,有时受损皮肤也能通过血液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污染养殖饲料、水源等,被污染的草料、水源等又被健康牛羊接触或食用后,随即也会受到感染,最终导致健康牛羊患病。

自然病原体是指能在宿主体内繁殖寄生虫的病原体。

2 常见牛羊寄生虫病2.1 肺线虫病肺线虫病又称肺丝虫病,是牛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

它是由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实质上的网状虫科和原圆线虫引起的。

具体症状特点是支气管炎和肺炎。

每到春夏2季,局部地方容易爆发此类疾病,进而导致大量牛羊死亡,尤其是幼年牛羊。

线虫科是小型、小型的肺线虫,种类繁多。

由于中间宿主参与了发育过程,危害更大。

患病牛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和打喷嚏,之后传染给整个牛羊群,进而出现成群结队咳嗽,特别是在牛羊运动过程中和夜晚。

随后患病牛羊会日渐消沉,不愿运动行走,食欲不佳,日间消瘦,同时由干咳转变为湿咳。

甚至频繁咳嗽出含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粘液,并伴有啰音和气短,鼻孔粘液分泌引起呼吸困难。

同时,患病牛羊出现贫血,皮毛粗糙,下颚、胸部、四肢水肿[1]。

2.2 肝片吸虫病在我国,羊和牛寄生虫病比较严重,是一种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引起的肝片吸虫(也称为肝水蛭)寄生在肝脏和胆管。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杨琦等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1期杨琦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66100罗晓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666100冯海英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66100摘要: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羊生长的一种慢性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很容易被忽视,倘若不能及时进行防治,轻则引起畜禽产品质量不达标,降低养殖效益,重则危及牛羊生命。

一些人畜共患病还会危及到养殖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应高度重视牛羊寄生虫病。

关键词:牛羊;寄生虫病;诊断;防治1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1)蠕虫病。

该病作为牛羊寄生虫病中常见的高发病危害极大,主要包括绦虫、吸虫和线虫病。

寄生于牛羊的肌肉、肺和肝脏等部位,引起牛羊脏器的受损病变。

若疾病呈急性经过,常引起牛羊死亡。

莫尼茨绦虫主要危害犊牛和羔羊,病畜食欲下降,生长缓慢,贫血,淋巴结肿大,有时在病畜肛门处可见一段虫体,粪中混有绦虫节片。

若虫体阻塞肠道,会引起病畜腹胀和腹痛,严重时可引发肠破裂而导致死亡。

因代谢产物对病畜有毒性作用,有时可见病畜转圈、头往后仰或肌肉痉挛等神经症状。

肝片吸虫。

牛羊在稻田、河滩和低洼等地区放牧,有螺类滋生。

病畜发热高烧,食欲下降,胸部或腹下水肿,个别伴有腹泻症状,贫血消瘦,甚至出现急性死亡。

妊娠病畜产奶量显著减少,并出现流产。

胃肠道线虫主要包括钩虫、鞭虫、结节虫及捻转胃虫等。

病畜营养不良,体质消瘦,颌下、胸腹下和四肢浮肿,黏膜苍白,被毛极易脱落,体力不支,伴有腹泻,排带血或黑水样便。

(2)焦虫病。

在牛羊放牧时由蜱叮咬而感染,引起牛羊持续性体温升高,病畜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减少,贫血或黄疸,眼结膜发黄,体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则造成死亡。

(3)疥癣病。

是由疥虫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在牛羊头部,患部皮肤发炎,形成血疹,发痒,病畜常啃咬或摩擦患部,以致流血结痂,若发生在病畜口角周围,则病畜食量下降、消瘦。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疫病防控 2019年第8期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山加甫/新疆和静县巴仑台镇农牧民发展中心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羊肉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牛羊肉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牛羊肉的营养价值相对于猪肉来说很高,脂肪含量少,更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类饮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选择养殖牛羊,因为牛羊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现在牛羊寄生虫病也越来越多,这种疾病传播速度快,一旦盛行,严重危害牛羊养殖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预防牛羊寄生虫病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将详细阐述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希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牛羊寄生虫病传播广泛,发病率比较高,一般来说,寄生虫经常侵袭牛羊的皮肤、口腔等软组织,有时还侵袭内脏等部位。

这种疾病可以通过血液及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带病的虫卵通过此途径排到体外,然后再进入到下一个宿主的体内,不断循环往复,最终进入到牛羊体内,造成牛羊皮肤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溃烂。

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种,前者寄生于牛羊的体内,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寄居在一些部位;而后者寄生于牛羊的体外,例如牛羊的皮肤组织,寄生虫需要吸附在皮肤组织上得以生存。

目前,传播比较广泛的寄生虫病有蠕虫病、焦虫病,这些疾病属于内寄生虫病,还有一些外寄生虫病,如疥癣、羊鼻蝇等。

一、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要想确诊牛羊寄生虫病,首先要从多方面了解牛羊寄生虫病,比如病原体特点、什么原因导致该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疾病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途径,发病有无规律性等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全面掌握上述内容,才能对寄生虫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当牛羊感染了寄生虫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导致体重下降、消瘦、发育缓慢、贫血等一系列相关症状。

个别寄生虫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热痛的症状。

对于体外寄生虫病,症状比较明显,发病的情况通过眼睛就可以观察到,要想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可以在牛羊身上取得寄生虫,放入酒精溶液中浸泡保存,然后对其进行解剖,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辨别寄生虫的种类。

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绦虫病
绦虫病是由绦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 虫等。这些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 肠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泻、
消瘦等症状。
线虫病
线虫病是由线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捻转胃线虫、钩虫等。 这些线虫寄生于牛羊的消化道中, 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泻、消瘦
等症状。
蜘蛛昆虫病
牛皮蝇病
牛皮蝇病是由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 幼虫在皮下移动引起疼痛、皮肤炎症和局部组织坏死,影 响牛的生长发育和产肉量。
羊疥癣病
羊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的皮肤表面引起的皮肤 病。病羊出现皮肤瘙痒、脱毛、结痂等症状,严重时会引 起死亡。
蜱传疾病
蜱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如牛蜱病、羊蜱病等。蜱寄 生于牛羊的皮肤表面,不仅会引起局部炎症和皮肤病,还 会传播其他疾病。
原虫病
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球虫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艾美尔球虫等。球 虫寄生于牛羊的肠道和肝脏中,引起腹泻、消瘦等症状,严 重时会引起死亡。
疫苗接种
针对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可以接种 相应的疫苗来预防感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间接接触
寄生虫可通过污染物、水源、食物等间接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某些寄生虫需要特定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跳蚤等,来传播疾病。
02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
蠕虫病
吸虫病
吸虫病是由吸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肝片吸虫、大片吸虫等。 这些吸虫通常寄生于牛羊的肝脏、 胆管等部位,引起消化系统紊乱、
黄疸等症状。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牛羊场的管理,防止野生 动物和外来动物进入,以减少
交叉感染的风险。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牛羊感染寄生虫病,应及时 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 情的发展。

基于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基于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基于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分析牛羊寄生虫病是指牛羊身上寄生的各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弓形虫病、囊尾蚴病、肺囊虫病、疥螨病、肺吸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对牛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给养殖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预防措施是牛羊寄生虫病防治的基础。

养殖户应定期对牛羊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寄生虫病的早期症状。

要加强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避免牛羊摄入寄生虫卵和幼虫。

要定期进行驱虫和免疫工作,按照养殖规模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疫苗,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合理和科学的使用。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防治牛羊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要保证牛羊的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注意定期清理牛羊舍及周边环境,消灭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在饲养和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育种原则,选择抗病力强的牛羊品种,提高其抵抗力。

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防治寄生虫病的意识和能力。

养殖户应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掌握防治技术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关部门和专家应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要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及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疫病防治措施。

要加强监测和监管工作,及时掌握牛羊寄生虫病的流行动态。

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牛羊寄生虫病的监测体系,对养殖场和市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测。

发现病例时,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病情的传播和蔓延。

要对参与养殖、贩运和屠宰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预防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监测和监管等多方面的工作。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牛羊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牛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囊尾蚴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囊尾蚴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囊尾蚴病
囊尾蚴病也称囊虫病,由人体无钩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引起,囊尾蚴(即囊虫)要寄在牛/羊舌肌、咬肌、肋间肌等处,严重时几乎在所有肌肉内均有寄生。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牛/羊的囊尾蚴一般为白色、半透明、黄豆粒大小的小泡囊,头节上有4个吸盘,并且没有顶突和小沟。

无钩缘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孕节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牛/羊采食了被污染的水和饲料后,虫卵进入牛/羊的身体,破膜释放出六钩蚴,然后六钩蚴进入肠系膜,随血液进入肌肉,经11周左右发育成囊尾蚴。

【典型临床症状】牛/羊轻微感染时,不表现症状,只有严重感染时,一般才表现体温升高,肌体虚弱,伴发腹泻,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牛/羊的囊尾蚴主要寄生在深部肌肉中。

宰杀病牛/羊后可发现囊尾蚴。

【防治措施】
①加强肉食品检验,发现有囊尾蚴的牛/羊肉应及时处理,防止本病传播。

②加强个人卫生,杜绝虫卵污染水源和饲料。

③治疗。

对发病牛/羊可用吡喹酮治疗,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

羊肺丝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

羊肺丝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

羊肺丝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作者:姚龙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7期姚龙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畜牧兽医站,黑龙江牡丹江157035)摘要:羊肺线虫病是一种呼吸道寄生虫病,由于支气管内寄生有丝状网尾线虫而导致,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容易发生,任何品种的绵羊和山羊都能够感染。

病羊的主要症状是出现支气管肺炎症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

羊群感染该病会造成较大危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加以防治。

关键词:羊;肺丝虫病;病原;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 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60-01收稿日期:2016- 05 -13作者简介:姚龙军(1974 -),男,黑龙江林口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1 病原大型肺丝虫:主要是在病羊的支气管内寄生,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且危害非常大。

在羊只的支气管内,寄生的成虫能够大量产卵,并经由咳嗽将虫卵吐出到口腔内,咽下的虫卵会移动到消化道内,还有少量的虫卵可通过咳嗽直接排出到体外且继续发育变成幼虫。

进入到消化道内的虫卵,有些含有幼虫的虫卵也能够继续发育变成幼虫,并经由粪便排到体外。

之后幼虫发生二次蜕皮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具有感染力,至少需要3天才能够蜕变为第三期幼虫,如果温度低,所需时间则相对延长。

一般夏季排出的幼虫通常在2星期内就全部死亡,而低温环境中幼虫生存期有所延长,即秋季、冬季交替时排出的幼虫具有较高的生存率。

羊只感染后,需要经过25-27天左右才能够在粪便中检出幼虫,成虫能够存活大约7星期。

小型肺丝虫:主要是幼龄羊只容易感染,一般在肺泡和细支气管中寄生,且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感染初期,羊只体内的幼虫在移行过程中损伤肠黏膜和肺组织,如果继发感染细菌会造成广泛性肺炎,发育为成虫后能够导致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严重时会造成阻塞。

雌虫一般是在肺脏产卵,孵出的幼虫通过气管上行移动到口腔内,并随着痰咯出或者吞咽后进人到消化道,再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幼虫则会钻人到淡水螺蜘或者旱地螺蜘内,发育一段时间后钻出螺蜘,羊只通过食人污染有幼虫的饲草或者饮水进入消化道内,再经由血液循环侵入肺部,再次重复整个生活史。

线虫学

线虫学

第十一章线虫学第一节一般形态●线虫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

两侧对称的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呈线性或毛发状。

通常前端钝圆,后端较细。

雌雄异体。

●线虫体表的附属结构:叶冠;颈乳突和尾乳突,颈翼。

侧翼和尾翼;头泡、颈泡;饰板和饰带●线状或毛发状,两侧对称的纺锤形或圆柱形。

前端钝圆,后端纤细,大小可在1mm~1m之间●雌雄异体,雄虫与雌虫明显不同,其尾部有一些特殊构造。

虫体明显分为头部、尾部、背面、腹面和两侧。

●天然孔有口、排泄孔、肛门和生殖孔,雄虫的肛门和生殖孔合为泄殖腔●体壁由角质层、皮下组织层组成。

第二节身体结构●食道:也称咽,食道由肌质和腺质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前部为肌质,后部为腺质。

食道的功能相当于“泵”。

食道的形状各不相同,因此可作为高级分离的依据。

(杆状型食道、丝状型食道、棒状型食道、后食道型球食道、肌腺型食道、列细胞体型食道)●排泄系统:线虫的排泄系统缺少焰细胞,这在动物界绝不近有。

线虫的排泄系统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腺型、管型。

●神经系统:食道部的神经环,也称食道神经联合,相当于神经系统中枢。

主要的感觉器官有头乳突、头感器、颈乳突、尾乳突和尾感器。

这些器官都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器官为简单弯曲的连续管状构造。

◆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储精囊、输卵管、射精管和泄殖腔组成。

在泄殖腔处有交合刺,位于直肠背侧,交合刺背侧有引器,有时在交合刺腹侧还有副引器。

圆线虫的雄虫,尾部由角皮演化形成交合伞。

交合伞由肋和伞膜组成,肋由背肋、外背肋、侧肋、腹肋组成。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和阴门。

有双管型和单管型两种生殖系统。

寄生虫线虫多为双管型,指有两组生殖器。

第三节线虫的分类与描述●线形动物门:尾感器纲:包括7个目的虫体无尾感器纲:包括2个目的虫体●尾感器纲:蛔目,杆形目,圆线目,旋尾目,丝状目,驼形目●无尾感器纲:毛尾目;膨结目●雌雄虫交配受精,线虫的生殖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卵生:雌虫产卵卵胎生:雌虫铲除带幼虫的虫卵胎生:雌虫产出幼虫●感染性幼虫:一般第一期幼虫经2雌蜕化形成第三期幼虫,只有第三期幼虫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由卵壳内孵出的第三期幼虫即为感染期幼虫,各种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形态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左咪唑:8-10mg/kg,口服 丙硫咪唑、芬苯达唑:10-15mg/kg,口服 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0.2mg/kg,口服或皮下注射。
预防
保持牧场清洁干燥,防止潮湿积水,注意 饮水卫生。
定期驱虫:由放牧改为舍饲的前后进行一 次驱虫;在1月至2月初再进行一次驱虫, 以避免春乏死亡。驱虫时,粪便应堆积发酵。
毛样缪勒线虫的第一期幼虫靠近尾端 背侧面上有一背刺,较小一般只有丝状网尾线, 虫的一半长。
所以即使病羊有这三种肺线虫混合寄生, 诊断也不困难。然而,检查的粪便一定要 是新鲜的,而未被其他污物沾染。夏天, 各种圆形线虫的发育都很快,粪中一旦有 其他圆形线虫的幼虫孵化出来,就会给诊 断带来困难。
幼畜受害严重,应加强对幼畜的管理。 幼畜应与成年家畜分开饲养、分群放 牧;或实施划地轮牧,以减少家畜的 感染机会。
接种致弱幼虫苗(Bovilis® Huskvac)。
4 1
2 图4-7-1
丝状网尾线虫
1.前端
3
2.头端
3.头端顶面
4.阴门部分
图4-7-1
5
6 丝状网尾线虫
5.雌虫尾端
6.雄虫尾端
9
7
7.交合伞
8.幼虫
8
9.虫卵
1 3
图4-7-2
胎生网尾线虫
2
1.前端
2.雄虫尾端
3.交合伞
4 4.交合刺和导刺带
7
图4-7-2
胎生网尾线虫
6
5.雌虫尾端 6.阴门部分
图4-7-0(1) 丝状网尾线虫虫体
图4-7-0(2) 丝状网尾线虫
雄虫尾部
发育史
以丝状网尾线虫为例:成虫在支气管内产卵;卵 产出时,其中已包含有发育成形的幼虫。羊咳嗽 时,虫卵随痰液被吞咽而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 道时孵出幼虫。幼虫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 件下,经二次蜕皮后变为感染性幼虫。
羊吃草或饮水时,食入幼虫而被感染。幼虫 进入宿主肠内,钻入肠壁,沿淋巴管进入淋 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发育一个阶段,而后 沿淋巴管和血管到心脏再到肺,滞留在肺毛 细血管内,最后突破血管壁,进入细支气管 、支气管寄生,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
图4-7-4
肺脏中的网尾线虫
图4-7-5 气管中的网尾线虫
气 管内线虫
羊网尾线虫幼虫的特征: 幼虫长0.55~0.58毫米,头端有一扣 状小结。 牛网尾线虫幼虫长0.31~0.36毫米, 头端钝圆, 无扣状结节, 尾部较短而尖。
羊的细支气管中还常常寄生有原圆 科缪勒属的毛样缪勒线虫和原圆属 的柯氏原圆线虫。它们的第一期幼 虫也是随宿主粪便排出,需要螺蛳 和蜗牛作中间宿主。
第七节 牛、羊网尾线虫病
牛、羊网尾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网尾属的一 些线虫寄生于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 寄生虫病。对牛、羊危害较大,可引起支 气管炎、肺炎,甚至造成死亡。
病原
病原为网尾线虫,虫体乳白色、细线状, 肠管呈 一黑线。 寄生于羊的是丝状网尾线虫, 雄虫长30~80毫 米, 雌虫长50~100毫米。 寄生于牛的是胎生网尾线虫,雄虫长40~55毫 米,雌虫长60~80毫米。
8
7.幼虫
5
8.虫卵
图4-7-3
网尾线虫 发育史
当羊营养良好,并有一定的免疫力时, 则感染性幼虫进入淋巴结后,可暂留其 中而不继续发育(有的进入肺实质后才停 止发育),但这种感染性幼虫常常保存生 活力,待羊由于某种原因抵抗力下降时, 又继续发育为成虫。
在营养良好的羊体内,丝状网尾线 虫的寿命只有2~3个月,但在瘦弱 的羊体内寿命可达1年以上。 牛胎生网尾线虫的发育史与羊丝状 网尾线虫相似。
诊断
幼虫移行时破坏肠壁的完整性,引起肠炎, 还可带入病原菌而导致继发感染。 成虫在肺支气管内寄生,刺激支气管粘膜, 引起炎症,粘液分泌增多,虫体和粘液一起 造成支气管阻塞,导致肺的膨胀不全和气肿。 虫体的代谢产物能使家畜中毒。
牛的网尾线虫,可引起变态反应型疾病, 即牛对胎生网尾线虫感染产生免疫力,使 体内产生的虫体自然排出。但是再度大量 感染将呈现变态反应性疾病,以至发生肺 水肿,呼吸困难,造成死亡,而剖检时却 找不到虫体。
羊感染网尾线虫后,初期的症状是咳嗽,在夜间休 息时尤其显著,在羊圈附近可以听到羊群的咳嗽 声和拉风箱似的呼吸声。 病羊流鼻涕,干涸后在鼻孔周围形成痂皮;有时鼻 涕很粘稠,形成几寸长的绳索状物,拖悬在鼻孔下 面;常打喷嚏。病羊逐渐消瘦,被毛枯干,贫血,头胸 部和四肢水肿。呼吸困难,体温一般不升高。
病牛的症状和羊相似。 可以根据症状和当地流行情 况作初步的判断,然后以贝 尔曼法检查病畜粪便,看是 否有网尾线虫的幼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