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肝片吸虫病和网尾线虫病的传播与治疗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于感染寄生蚴形吸虫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影响了绵羊、山羊和牛等动物。
本文将介绍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1. 临床症状观察:羊肝片吸虫病潜伏期长,临床症状较为隐蔽。
但是慢性感染的羊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等症状。
2. 羊肝片检查:羊肝片检查是诊断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方法。
该检查方法是通过取出羊的肝脏组织并进行显微镜观察,以发现是否存在吸虫卵。
3. 血液学检查:通过对羊的血液进行检查,可以观察到羊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引起的贫血等症状。
4. 皮内试验: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也可以通过对羊进行皮内试验来进行。
该试验可以通过将吸虫抗原注射到羊体内,观察是否引发羊体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5. 其他检查方法: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超声波检查、X光检查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1.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2. 隔离治疗:对于疑似感染的羊进行隔离治疗,避免感染传播。
3. 药物治疗: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吡喹酮、三氯乙胺等,通常需要连续用药1-2周。
4. 养殖规范:加强对羊的养殖管理,定期进行驱虫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的羊。
5. 免疫预防:可以在羊群中实施免疫措施,使用吸虫疫苗对羊进行预防,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合理饲养:合理饲养管理,确保羊的饲料营养充足,增强羊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7. 定期检测:定期对羊进行检测,及早发现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羊肝片检查和血液学检查等方法,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管理、药物治疗、养殖规范、免疫预防等。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和养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羊肝片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羊肝片吸虫病(简称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人体感染了羊肝片吸虫(学名:Clonorchis sinensis),而引起的。
该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或未清洁的感染了寄生虫囊囊的淡水鱼类传播,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因其致病性强、传播途径多、易于扩散等特点,导致其在当地地区广泛流行,给当地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吸虫病病例仍然比较多,因此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吸虫病的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一、吸虫病的诊断吸虫病的诊断主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
1. 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地方发病情况密切的地方,可进行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和感染病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临床症状分析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这些症状需要通过临床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分析,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吸虫病。
3. 实验室检测目前,吸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粪便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1)粪便检测通过患者的粪便样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检测成人或幼虫卵囊或虫体等,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羊肝片吸虫。
(2)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包括特异性抗原和抗体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吸虫病。
二、吸虫病的防治对于吸虫病的防治,主要包括宣传教育、环境卫生改善、个人防护、化学治疗和药物预防等方面。
1. 宣传教育对于高发地区的居民,可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通过宣传吸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2. 环境卫生改善在感染风险较高的地区,需要加强环境卫生改善,确保淡水鱼类的清洁、无污染,减少传播吸虫囊囊的风险。
3. 个人防护对于长期居住在高发地区的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避免食用未煮熟或未清洁的淡水鱼类、避免饮用未饮用水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诊断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诊断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
该病的潜伏期为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大、胃肠道出血等。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
临床表现方面,患者通常有腹痛、腹泻、呕吐、肝大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方面,腹部B超和CT检查可发现肝内、肝周和肝门区的肝吸虫囊肿。
实验室检查方面,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和免疫学检测阳性等指标有助于诊断。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伊维菌素、氯喹等。
伊维菌素是一种有效的抗吸虫药物,能够杀死和排出寄生于人体内的肝吸虫。
氯喹能够抑制肝吸虫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患者的症状。
手术治疗方面,主要适用于肝囊肿较大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组织摘除术,能够彻底清除肝内的肝吸虫囊肿。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饮食方面,应避免生食和半生食物,特别是生肉和生鱼。
生食的羊肝片是肝吸虫的传播源,所以在食用羊肝片时应尽量煮熟。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肝吸虫感染源。
有条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肝吸虫病,以免病情恶化。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寄生虫病是危害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由于寄生虫一般以隐蔽的方式来慢性消耗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不会受到养殖户的重视,但却能够对羊只健康生长造成极大影响,直接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最终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主要为肝片吸虫、绦虫、血吸虫、焦虫等。
为确保羊只健康生长,减少因体内寄生虫病所造成的损失,需对羊体内寄生虫病加强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1 肝片吸虫病1.1 病原肝片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属于片形属。
其中,肝片吸虫长20 ~40 mm、宽10 ~13 mm,虫体呈棕红色,有口吸盘与腹吸盘2 个,锥形前部为口吸盘,腹吸盘在腹面中线的水平位置处。
大片吸虫体积相对略大,长30 ~75 mm,宽5 ~ 12 mm,虫体外观呈两侧平行状,后端呈钝圆状。
1.2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肝片吸虫必须借助中间宿主来实现发育成熟,其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大多在潮湿低洼地带生存,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
在放牧过程中,羊群接触椎实螺后,肝片吸虫病病原便会进入羊只体内并大量繁殖,最终导致羊只染病。
肝片吸虫病在炎热、多雨季节发生率较高。
1.3 临床症状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动物年龄和体质、感染程度等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肝片吸虫病划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2 种。
羊感染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热、精神萎靡、离群落后、贫血及黏膜苍白,病情严重的仅几日病羊便死亡;羊感染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消瘦、贫血、黏膜苍白、被毛杂乱,眼睑、胸部、腹部等多个部位发生水肿,交替出现便秘及下痢症状,若病情恶化,病羊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1.4 治疗方法针对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驱虫,驱虫药物主要有硫溴酚和硫氯酚等,用量分别为 30 mg/(kg·BW)和100 mg/(kg·BW)。
驱虫时注意要将上述药物配制成悬液对病羊进行灌服。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诊断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诊断羊肝片吸虫病是由寄生在羊肝片中的细小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些乡村地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病因主要与饮用或食用受感染的水源、蔬菜或动物内脏有关。
羊肝片吸虫成千上万地存在于水体中,并通过羊随粪便排入水源中。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具体的诊断方法包括:1. 病史和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腹痛、腹泻、贫血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而羊羔样脉和PQ间期延长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血常规可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粪便检查是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的虫卵来确定感染情况。
血清学检查主要是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定感染的程度。
针对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1.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吡喹酮和草胺膦。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可以直接杀死体内的寄生虫并迅速减轻症状。
草胺膦是一种作用于寄生虫的抗生素,能够阻断寄生虫的代谢和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手术治疗:对于患者严重的病情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肝穿刺抽吸术和肝硬化病人纠治,这些手术主要是通过切除寄生虫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预防和控制羊肝片吸虫病的传播。
一方面,人们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羊肝片和受污染的水源。
及时处理和处理动物粪便,减少寄生虫在环境中的传播。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王华/陕西省佳县王家砭镇农牧技术推广站 719208摘 要:随着羊产业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对羊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但羊群疫病依然是阻碍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羊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较为严重且往往呈隐形感染不易发现,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列举了几种在生产养殖中常见的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手段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羊寄生虫的综合措施,以期为今后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羊寄生虫病是一种隐形感染性疾病。
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对寄生虫进行治疗,不仅会降低羊只的抗病能力,也会诱发羊只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免疫力降低,进而诱发其他疾病。
为此,在开展羊养殖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与养常见的寄生虫病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全面落实到日常的饲养工作当中,为羊群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1 常见寄生虫病1.1 多头蚴病1.1.1 流行病学 在羊养殖过程中,绦虫病最为常见,多头蚴就是绦虫的一种,主要寄生于羊的脑内,又称脑包虫病。
该病在我国牧区多有发生,2岁以下的羔羊最易感染。
1.1.2 临床症状 患病羊精神沉郁,食欲、饮欲减退甚至消失,身体消瘦;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转圈运动,还有的病羊忽热离群前冲或后退,甚至卧地不起,肌肉痉挛;病羊出现视力减退或失明;患部头骨变软,皮肤隆起。
1.1.3 防治 本病的发生与犬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平常要对牧羊犬等犬类要做好驱虫工作,减少传染源。
病死羊的脊髓和脑要进行销毁,以防止犬吞食后而感染。
治疗药物可选用吡喹酮,剂量按50~70mg/kg,口服,连用3d,兽医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疗法进行积极治疗。
1.2 羊肺丝线虫病1.2.1 流行病学 羊肺丝线虫虫体呈细线状,乳白色,寄生于羊的支气管内。
该病多发生于潮湿地区,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当羊在吃草或饮水时食入网尾线虫的幼虫即可感染,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对羔羊危害较为严重,常常可引起大批量死亡。
山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乱丢 ,集 中起来堆积发酵处理 ,防止污 染 羊舍和草场及再感染发病 。⑤大群养
鸭消灭椎实螺。⑥患病脏器 的处理 。患
病 肝 脏销 毁 ,如 欲 作动 物 饲料 需要 经 过高 温 处理 。不 能 将有 虫 体 的肝脏 乱 弃或在河水 中清洗 ,不能把洗肝的水随 处乱 泼 ,避 免人 为 地扩 散 病原 ,对 有 严重病变的肝脏立 即做深埋或焚烧等销
得净 、丙硫咪唑 、硫双二氯 酚等药物 。
2 . 灭螺。羊 吃了附有囊蚴 ( 虫卵一
32 /NO N GC t j N x } t S I C t j/嵌村 耨投求
水 ,不要到低湿 、沼泽地带去饮水 。④
粪便堆肥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粪便 中
动 物诊 所
僚 鳓 凰 骑 攒
在兔子养殖生产 中,母兔食仔现象
时有发生 ,多 由青绿饲料缺乏 、营养不 营养物质 的需求 ,同时喂给青绿饲料或 多汁饲料 ,如胡萝 卜、白萝 卜、菜花叶 或少量的 白菜叶等。 二、母兔分娩 受惊 吓 当母 兔分娩时受到外界惊吓常会 中 断产仔 ,并在产箱 内乱动踩死或吃掉仔 兔。特别是突然发生各种异常声 音 ,母 兔受 到外 界强烈刺激 ,易导致食仔 现象
第2 、第 3 次成 虫期驱 虫 。最理 想的驱 虫 药物 是 硝氯 酚 ,每 千克 体重 3 ~ 5 毫 克 ,空腹 1 次灌服 ,每天 1 次,连用 3 天。
另 外 ,还 可 选 用 联 氨 酚 噻 、肝 蛭 净 、蛭
配套水井和清洁水源 ,防止羊饮用有螺
蛳 滋 生 污 染 过 的 水 ;洼 地 、沼 泽 地 的 牧 草 应 晒 干 后 饲 用 。 在 发 病 地 区 ,尽 量 饮 自来 水 、井 水 或 流 动 的 河 水 等 清 洁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瘦 、 体弱 , 抵抗力低 , 此时是患肝 片吸虫病 的羊死 亡最多的时期 ,因此在这个时期 ,应由放牧转为舍
饲, 加强饲养管理 , 增强抵抗力, 降低死亡率。在发病 地区 ,尽量饮 自 来水 、井水或流动的河水等清洁的
水, 不要到低湿 、 沼泽地带去饮水 。消灭中间宿主椎 实螺是预防肝片吸虫病的重要措施 。在放牧地区 , 大
气管和支气管 内引起发炎 ,炎症可扩散到支气管周 围组织 , 并引起肺组织萎缩。大量的虫体及其炎性产 物可阻塞细支气管, 从而引起肺膨胀不全。患病羊 咳
嗽, 尤其是清晨和夜间 明显 , 多为阵发性 , 常咳 出粘 液性团快。患羊常以鼻孔中排 出脓性分泌物 , 干燥后
在鼻孔周 围形成痂皮。初期体温正常 , 精神不振 , 食 欲减退 , 逐渐消瘦 , 贫血 、 头胸部和四肢水肿。放牧时 表现离群 、 喜卧 , 病情 日益严重 , 呈现呼吸加快或 呼
少羊在夏、 秋放牧时散播病原。最理想的驱虫药物是
吸困难 , 有的病羊体温升高 。羔羊症状 明显 , 严重者
死亡 , 成年羊症状轻微。 药物治疗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 5 — 1 0 毫克 , 内
硝氯酚 , 每千克体重 3 5 毫克 , 空腹一次灌服 , 每天 1 次, 连用 3 天。另外 , 还有联氨酚噻 、 丙硫咪唑、 硫双 二氯酚等药物 , 可选择服用。圈舍内的粪便 , 每天清
除后进行堆肥 , 利用粪便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对驱 虫后排 出的粪便 , 要严格管理 , 不能乱丢 , 集 中起来 堆积发酵处理 ,防止污染羊舍和草场及羊只再感染 发病 。选择放牧地带应在高燥区 , 不到沼泽 、 低洼潮
湿地带放牧 。采取轮牧 , 把草场用 网围栏 、 河流 、 小
服, 效果很好 。伊维菌素或 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 0 . 2 毫克 ,一次 口服或皮下注射。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
突出, 眼睑、 颌下、 胸腹下部水肿 。 放牧时部分病羊吃
2 网尾线虫病
本病又称肺丝虫病 ,是 由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 羊 的气管或支气管所引起 的网尾线虫病 。该病可造
成寄生性肺炎而使羊群发生死亡。 感染初期 ,幼虫移行引起肠黏膜血管壁和淋 巴
土,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 拉 出黑褐 色稀粪 , 部分病 羊排带血稀粪 。病情严重的 , 一般经 1 — 2 个 月后 , 因 病恶化而死亡。病情较轻 的,拖延到第二年天气 回 暖, 饲料改善后逐渐恢复。 肝 片吸虫病 的传播 主要是源 于病羊 和带虫者 , 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病羊 , 也是积极 的预防措施 。急 性病例一般在 9月下旬幼虫期驱虫 ,慢性病例 一般
8 ~ 1 0毫 克 ,一次
克, 一次 口服 , 或 区, 每年要进行 2
羊应分开放牧 , 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肌肉注射 。本病流行地
秋各 1 次 。羔羊与成年
丽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9
在 1 0月成虫期驱虫 。所有羊只每年在 2 - 3 月份 和 1 0 — 1 1 月份应有 2 次定期驱虫 , 1 O ~ 1 1 月份驱虫是保 护羊只过冬 ,并预防羊冬季发病 , 2 — 3 月份驱虫是减
管的损伤 , 引起肠炎 , 发生下痢。当幼虫在体 内各处 移行时 , 可带入病原茵而发生继发感染。成虫寄生于
溪、 灌木 、 沟壕等标 把分成 几个 区域 , 每个 区域放牧
3 0 4 0天 , 按一定 的顺序一区一区轮 回放牧 , 以减少 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机会 。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 的 方法 , 在冬季和初春 , 气候寒冷 , 牧草干枯 , 大多数羊
患 的寄生虫病 ,也是造成 当地黑山羊养殖失败的重 要 因素 , 如不加 以控制 , 会造成严重后果 。现就山羊 常发的两种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
兽 医 临 床
山羊肝 片 吸虫病 和 网尾 线 虫病 的传 播与治 疗
秦委 进 常书兰 王淑 萍
( 1 . 山西省沁水县 固县畜牧兽医中心站 山西沁水 0 4 8 2 0 0 , 2 . 山西省沁水县畜牧兽 医局 山西沁水 0 4 8 2 0 0 ) 羊肝片吸虫病与网尾线虫病是太岳黑 山羊最常
1肝 片吸虫病
本病是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 内而引起 的寄生虫病。该病能引起急性 、 慢性肝炎或胆管炎 , 并发生全身 性中毒 , 营养障碍 , 病 羊生长缓慢 , 发育 不 良。该病多发生在夏 、秋两季 , 6 - 9 月份为高发季 节, 常常引起羊群或大批羊只特别是羔羊 的死亡 。 随着肝 片吸虫发育到不 同阶段可引起病羊表现 不同的症状 。如在最易感的季节 , 大量吃人囊 蚴 , 会
群养鸭 , 既能消灭椎 实螺 , 又 能促进养鸭业 的发展 。
不能将有虫体 的肝脏随意丢弃 ,或把洗肝 的水到处
乱泼 , 使病原人为地扩散 , 对有严重病变的肝脏立 即
作深埋或焚烧等销毁处理。
血、 肿大 , 肝包膜发生纤维素沉积 , 肝实质形成虫道 。
有时 由于童虫入侵并带入各种细菌而引起腹 膜炎或 肝脏脓肿 , 病势凶猛。病羊体温升高 , 食欲减 退或废 绝, 精神沉郁 , 腹胀 或腹泻 , 可视 黏膜极 度苍 白、 黄 疸、 贫血 。病羊逐渐消瘦、 被毛粗乱、 毛干易断 、 肋 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