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清代泰山诗词150首(1)

先秦至清代泰山诗词150首(1)
先秦至清代泰山诗词150首(1)

一、先秦至金元诗词五十首

二、明代诗词五十首

清代诗词文发展络

清代诗词文发展络

————————————————————————————————作者:————————————————————————————————日期:

清词的发展脉络 流派时间代表人物特点影响 阳羡派清初陈维崧悲慨健举 萧骚凄怨 以豪情抒悲愤 陈维崧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摒弃“小道”和“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和新乐府精神,敢拈大题目,写出大意义。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词史”之称。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畛域。对词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浙西词派清初到清 中叶朱彝尊(清 初代表)、厉 鹗(清中叶 代表) 标举醇雅风格,蕴藉空 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 不落浓艳媚俗。即使艳情 咏物,也力除陈词滥调, 独具机杼,音律和谐。 重在字句声律上用功夫,限 制了创造的天地,也给该派带 来了堆填弄巧的风气 纳兰性德(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清初纳兰性德词主情,崇尚入微有致。 爱情词低回幽渺,执着缠 绵。哀郁凄婉的情调贯穿 全词。纳兰词真挚自然。 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 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 水。 常州派清中叶到 晚清张惠言、周 济 张词气势雄健,风格俊 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 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主张尊词体,提高词的地 位,倡导意内言外、比兴 寄托和“深美宏约”之致。 周济以艺术审美眼光推 崇词体,突出词的“史” 性与时代盛衰相关的政 治感慨;对词的比兴寄托 从创作于接受上肯定。 ①张惠言主张尊词体,提高词 的地位,倡导意内言外、比兴 寄托和“深美宏约”之致,对 扭转词风和指导风气起到了积 极作用。②周济一方面并纠正 了浙派的浅滑甜熟,使常派真 正风靡开来,笼盖晚清时期的 词坛,一方面创作与理论脱节 对艺术审美和技巧认识较缜 密,个人词作却为如人意。

【全网最新最全】描写泰山的古诗词汇总

关于泰山的古诗词、名言 岐山书院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三日 【岐山按】五岳为众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雄。往古来今,吟咏泰山的诗歌浩如烟海,有的还是长篇巨制。这里只选取较有代表性,篇幅也适中的。所谓代表性,并不只看诗人的知名度,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而作取舍。比如,苏辙也算有名气的文学家,但他关于泰山的诗篇并不如何出色,故不取。如果描写生动,文字不俗,即使并无大名,也同样入选。远自西周,近抵现代,皆有诗作入围,纵跨三千年。 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閟宫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 驱车篇·曹植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黄云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祀有品程。探策或长短,惟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无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泰山吟》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年代: 南北朝作者: 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 描述泰山的诗句(一):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描述泰山的诗句(二): 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4、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5、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

岳》 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7、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9、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0、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1、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12、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13、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4、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5、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唐·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1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清代的诗词文

清代的诗词文

————————————————————————————————作者:————————————————————————————————日期:

第七章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的诗 清诗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且流派很多,诗话如林,呈现出唐宋以后诗歌创作的复兴局面。 清代诗歌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一、清初期(顺治、康熙两个朝代) 清初诗人,就其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和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反清的明末遗民和降清的明末遗民。 1、反清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朝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抗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杜濬、归庄、阎尔梅、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顾炎武、屈大均、吴嘉纪。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参加过复社,入清不仕,积极投入抗清的武装斗争。抗清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北,到处奔走,不忘兴复。有《日知露》、《亭林诗文集》。顾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又说:“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他的诗歌剧作重视地时间了他的这些主张,大都写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或托物寄兴,或借景抒情,或吊古伤今,都充满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诗风沉浑悲壮、苍凉劲健,诗如其人。他的诗对清代诗歌,尤其是清初和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品选《精卫》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表示一定要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来从事恢复故国的事业,对于那些“有成窠”的燕雀,即那些降清的士大夫,表示了无比的轻蔑。 2、清代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虽也是明末遗民,但他们或者降清,或者参加清朝科举,或被清同志者聘请出山。又都为清政府服务了。有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施闰章、宋琬、毛奇龄、朱彝尊、陈维菘、姜宸英、彭孙遹、王士祯号称大家。而以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官至侍郎,在南明福王政权中任礼部尚书。清兵攻陷南京,他率领文官投降,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以后又和抗清活动有联系。写过一些怀念故国,悔恨平生的诗。 钱诗名很大,被推为一代宗师,著有《投笔集》。他与吴伟业、龚鼎孳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写泰山的诗句古诗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8、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9、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10、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11、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12、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3、山映斜阳天接水。——佚名《苏幕遮·怀旧》 14、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15、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16、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7、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8、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0、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21、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22、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2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24、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6、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7、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28、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9、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赞美泰山的诗句古诗

赞美泰山的诗句古诗1、《泰山颂》 当代·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2、《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3、《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4、《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5、《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6、《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9、《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10、《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11、《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12、《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13、《郑生至自泰山》 明·李梦阳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表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图

代 诗 人屈 大 均 《翁山诗 外》 《翁山诗 略》 屈大均诗以 屈原为楷模,效 法注重民生的 诗圣杜甫,但又 自铸伟辞,开辟 出自成一家的 “翁山诗派”, 形成词语璀璨 瑰丽、情感沉烈 恢宏、意象雄奇 的独特风范,将 文采美、性感美 与理性美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文采美 发自情感美,而 情感美又遵循 着理性美,这种 完美的结合,使 得他的诗文具 有动人心魄的 艺术感染力。 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 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 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 了道路。其中以顾炎武、 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吴 嘉 纪 《陋轩诗 集》 他终日把卷苦 吟,写出了大量 反映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的诗 篇。他的诗以其 真实而深刻的 内容和高度概 括的手法,反映 了当时劳苦大 众苦不堪言的 生活困境和自 己的思想感情。

清代 自 珍 亥杂诗》表示态度和愿 望。他以政论作 诗,但并不抽象 议论,也不散文 化。实际他写得 多的还是五七 言“古体侓诗”, 七言的“近体 诗”,而以七言 绝句为大宗。一 般趋向是不受 格律的束缚,自 由运用,冲口而 出。这也以七言 绝句表现得最 突出。 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 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 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 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 奥。 宋 诗 派 与 同 光 体 宋 诗 派 郑珍《下 滩》 何绍基 创作倾向是“合 学人、诗人之诗 二而一之”。宋 诗派学古并不 主张机械地拟 古,他们也吸收 了宋人学唐而 “力破余地”的 艺术创造精神, 追求诗歌的独 创性。 成就较为突出的郑珍以 刻炼之笔出以平易面目, 确有独自风格。不过由于 他们缺乏新思想,又或为 达官贵人,或为贫寒学 者,生活面狭窄,尽管尖 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也曾在他们的诗歌中激 起一点回响,但总体说 来,诗歌的现实内容是较 为贫乏的。宋诗派至光绪 年间衍为“同光体”。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3、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4、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5、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李白《游泰山》 6、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陆机《泰山吟》 7、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8、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陆机《泰山吟》 9、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李白《游泰山》 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李白《游泰山》 11、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12、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李梦阳《泰山》 13、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14、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5、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16、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谢灵运《泰山吟》

17、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18、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咏》 19、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谢灵运《泰山吟》 20、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王旭《游竹林寺》 21、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 22、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李德裕《泰山石》 23、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李德裕《泰山石》 24、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谢灵运《泰山吟》 25、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26、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二 27、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其二 28、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游泰山》其一 2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其一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其六 32、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李白《游泰山》其三 33、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34、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白《游泰山》其三

清代诗歌流派

神韵说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 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tFfIl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i 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 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阳羡派 1.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91PyIy 2.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浙西派 1.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等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T*Y} 常州派 1.乾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清代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一、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问),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泰山的诗句大全泰山吟晋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晋陆机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南朝谢灵运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明李梦阳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元王奕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元康渊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元王珩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元张士明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元王旭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元王旭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元李简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泰山石唐李德裕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清代黄景仁的《绮怀诗二首·其一》

清代黄景仁的《绮怀诗二首·其一》 清代黄景仁的《绮怀诗二首·其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赏析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最新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

【篇一】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篇二】清朝诗人袁枚抒写的诗词:《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描写泰山的古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泰山梁甫行 作者:曹植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6、泰山 作者:石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岩。宝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7、雪中望岱宗 作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8、登泰山二首 作者:陈梦良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9、登泰山 作者: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0、题灵岩寺泉池 作者: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11、登泰山日观峰 作者:梅尧臣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12、游泰山四首·初入南山 作者:苏辙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13、泰山 作者: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14、再书王母池 作者: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15、游泰山灵岩寺

赞美泰山的诗句

赞美泰山的诗句 写景诗句 赞美泰山的诗句 1、北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3、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6、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 7、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 8、朝钦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9、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10、山光空蒙不可写,正要云气相萦纡。 11、灵岩突兀方山曲,古殿般舟枕岩腹。 12、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13、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14、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15、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16、浮生梦觉黄梁熟,何得驱妪重名禄。 17、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18、碧嶂排空千仞矗,清泉漱颊十分甘。 19、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 20、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21、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22、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23、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24、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25、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26、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27、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28、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29、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30、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31、天下三岩自石传,灵岩的是梵王天。群峰环寺连丛柏,双鹤盘空涌二泉。 32、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33、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34、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诗句词句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诗句词句 胡雪岩年代:清朝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终其一生,他以仁义经商,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但他生活荒淫无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余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余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综上所述,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诗句词句1、胡雪岩7句箴言:1.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2.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干;3.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4.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5.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 6.机会是持续发展的; 7.不求人,格自高。——胡雪岩 2、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胡雪岩 3、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胡雪岩 4、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胡雪岩 5、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胡雪岩 6、做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收获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人只能控制过程,不能控制结果。——胡雪岩

清代的诗词文

第七章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的诗 清诗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且流派很多,诗话如林,呈现出唐宋以后诗歌创作的复兴局面。 清代诗歌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一、清初期(顺治、康熙两个朝代) 清初诗人,就其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和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反清的明末遗民和降清的明末遗民。 1、反清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朝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抗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杜濬、归庄、阎尔梅、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顾炎武、屈大均、吴嘉纪。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参加过复社,入清不仕,积极投入抗清的武装斗争。抗清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北,到处奔走,不忘兴复。有《日知露》、《亭林诗文集》。顾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又说:“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他的诗歌剧作重视地时间了他的这些主张,大都写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或托物寄兴,或借景抒情,或吊古伤今,都充满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诗风沉浑悲壮、苍凉劲健,诗如其人。他的诗对清代诗歌,尤其是清初和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品选《精卫》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表示一定要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来从事恢复故国的事业,对于那些“有成窠”的燕雀,即那些降清的士大夫,表示了无比的轻蔑。 2、清代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虽也是明末遗民,但他们或者降清,或者参加清朝科举,或被清同志者聘请出山。又都为清政府服务了。有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施闰章、宋琬、毛奇龄、朱彝尊、陈维菘、姜宸英、彭孙遹、王士祯号称大家。而以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官至侍郎,在南明福王政权中任礼部尚书。清兵攻陷南京,他率领文官投降,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以后又和抗清活动有联系。写过一些怀念故国,悔恨平生的诗。 钱诗名很大,被推为一代宗师,著有《投笔集》。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他论诗及对明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也反对“公安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写泰山的诗句100首_诗词 描述泰山的诗句(一): 1、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描述泰山的诗句(二): 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4、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5、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7、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9、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0、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1、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12、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13、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4、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5、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唐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1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18、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明徐文通《岱宗》 19、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0、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唐李德裕《泰山石》 21、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2、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东岳泰山名诗佳句

东岳泰山名诗佳句 东岳泰山名诗佳句75句 1、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3、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东归望华山》吴融 4、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5、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送友人游嵩山》陈羽 6、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7、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8、七十二峰秀芙蓉,烟云飘渺罩祝融。方广寺深翠竹密,回雁峰前飞雁鸣。

9、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10、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11、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华山》张乔 1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晋·谢道韫《泰山吟》 13、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4、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华山歌》刘禹锡 15、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16、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

清代诗歌

清代诗歌 古典诗歌在唐已达高峰,在宋又另辟蹊径,形成唐诗、宋诗两大范型。元明诗歌紧随其后,缺少开拓,而清诗则把中国诗歌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再次发扬光大。 清诗,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都超过元明而上追唐宋。 清代诗人不满于元诗的绮弱、明诗的复古和轻浅等弊病,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刻意创新,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使诗坛呈现繁荣景象。 清诗的基本特点: ?1、数量巨大 ?徐世昌《晚晴簃(yí)诗汇》收录的诗人达6l00人 ?2、流派众多 ?清初有遗民诗人、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 ?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清初诗歌 ?按照前期诗人的生活道路及政治态度,大致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 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 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诗中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 遗民诗人诗歌的共同特点:P210 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 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表现 百姓在明清战乱中的流离之苦和故 国之痛。 诗风慷慨苍凉,激昂悲壮,表现出 回归诗骚和汉魏风骨传统的趋向。 主要诗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屈大均、吴嘉纪等。入仕诗人:多游移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在诗中更多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入仕诗人诗歌的共同特点:P216 常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悔,显 出思想感情的内在矛盾; 艺术上能对前代诗歌兼容并蓄,创 作上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以钱谦益、吴伟业为最有声望,其 次是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润章 和宋琬。 ?王士禛与“神韵说”P226 “神韵说”认为作诗只取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所获得的“超妙”来构成意境,不必在篇章结构上下功夫,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实就是要求诗歌有一种淡远的境界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这对纠正当时只从腔调上模仿唐诗而流于空泛的诗风有一定意义,但过分强调诗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形式,忽略思想内容,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在残酷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诗歌开始离开现实主义道路,向着拟古主义、形式主义方向发展。 ?乾隆年间,诗坛大体沿着清初尊唐、宗宋的路子,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 与以上两个强调“道统”的诗派截然相对,还出现了继承晚明以来主情传统的“性灵派”。 沈德潜与“格调说”P319 ?“格调说”强调写诗思想感情要符合封建正统观念,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讲究格律、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完全摹拟古人。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补救,可是它维护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