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徐燕颖;宋殿荣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14)14
【摘要】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胎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的应用成熟,不孕症的治疗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胚胎移植成功率依然不理想.胚胎植入成功在于有良好的胚胎和容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客受性形成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子宫内膜客受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2101-2104)
【作者】徐燕颖;宋殿荣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天津,30015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天津,300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5.9
【相关文献】
1.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吕忠梅;蔡霞
2.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王公道;韩旭;黄梦琪;彭丹红
3.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张平贵;冯云
4.反复植入失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研究进展 [J], 牛凯迪;王春雪;于月新
5.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与行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研究 [J], 邱峰龙;王苗苗;贾媛媛;薛惠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icro 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micro 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郑玉丹;尹香花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8(005)028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侵袭性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疾病,严重影响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目前该病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引起延迟诊断,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
失.microRNA具有稳定性与组织特异性,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本文拟对microRNA作为无创诊断标志物在内异症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郑玉丹;尹香花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吉林大连 116044;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扬州 22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1
【相关文献】
1.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J], 闫玉华;周怀君
2.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J], 张倩; 孟元光
3.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J], 张倩; 孟元光
4.MicroRNAs和lnc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悦;刘岿然
5.microRNA-14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J], 高爽;徐鹏;王蓓蒂;李栗扬;郭钰;匡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小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 EM 相 比 ,E M 中 有 1 0 个 miRNA上 调 ,1 2 个miRNA下 调 ,
而存在表达差异的皿 RNA,其 靶 基 因 与 E M 发病相关基因
m iN A 通 过 与 靶 基 因 3'非 编 码 区 结 合 ,调控靶基因 m RNA的 降 解 和 翻 译 ,影 响 靶 基 因 的 转 录 和 转 录 后 调 控 进 程 ,对 目 的 基 因 起 到 负 调 控 作 用 [5]。研 究 表 明 m iN A 调 控 着 人 类 1 / 3 的 蛋 白 编 码 基 因 ,参 与 细 胞 的 发 育 、分 化 、增 殖 、凋 亡 以 及 应 激 反 应 等 生 物 学 过 程 ,其 功 能 异 常 将 导 致 多 种 疾 病 ,包 括 良 恶 性 妇 科 疾 病 [6]。
1 m iR N A 简 介
EM 患 者 的 子 宫 内 膜 组 织 中 miRNA-200b ,miRNA-15a-5p ,
miRNA-19b-1-5p ,miRNA-146a-5p 和 miRNA-200c 下 调 ,而
miRNA-16-5p ,miRNA-106b-5p 和 miRNA-145-5p 上 调 [7]。
【提 要 】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E M )作 为 一 种 激 素 依 赖 性 疾 病 ,而 雌 激 素 和 新 生 血 管 生 成 对 子 宫 异 位 内 膜 的 生 长 非 常 重
要 。雌 激 素 刺 激 子 宫 异 位 内 膜 的 增 殖 ,血 管 生 长 因 子 促 进 子 宫 异 位 的 内 膜 血 管 重 构 ,二 者 共 同 促 进 子 宫 异 位 内 膜 的 增 殖 和
控作 。 2.2 m iR N A与 雌 激 素 合 成 E M 是 一 种 雌 激 素 依 赖 疾 病 。异 位 子 宫 内 膜 在 腹 壁 或 卵 巢 表 面 的 生 长 必 须 有 血 管 的 生 长 以 供 给 内 膜 细 胞 营 养 ,而 E M 的 活 性 与 血 管 生 成 和 雌 激 素 密 切 相 关 。芳 香 化 酶 P4 5 0 是 雌 激 素 合 成 的 限 速 酶 ,前 列 腺 素 E2 ( prostaglandin E2 ,PGE2 ) 为 P450
MicroRNA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陈渝;夏晓梦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2(32)6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分子,被公认为是一种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的转录后调节因子。
目前研究发现了数百种在疾病中表达失调的miRNA,其中不少可以作为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影响全球大约1.9亿育龄女性,是一种可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等的慢性疾病。
与其他慢性病比较,EMT的确诊时间往往延迟,目前还没有准确、容易获得、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
一些miRNA已被确定为EMT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能够将EMT病理生理学的目标基因与功能途径联系起来。
该文通过总结组织和循环中的miRNA在EMT中的表达差异,对miRNA中可作为早期诊断EMT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7页(P49-55)
【作者】陈渝;夏晓梦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
【相关文献】
1.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2.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3.micro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4.MicroRNAs和lncRNA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5.microRNA-14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张平贵;冯云【摘要】The low implantation rate is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which has not been solved nowadays, and it also remains the major rate-limiting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requires a vital embryo and receptive endometrium.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trials have found that even if the embryo quality is good,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rate is continued low. The endometrium receptivity damage may be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low implantation rate. The better establishment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state may promote embryo-endometrial cross-talk, allowing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markers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recent years, the assessment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e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markers such as pinopodes,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 LIF) and homeobox A10 ( HOXA10) gen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低种植率始终足生殖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是限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胚胎的成功着床取决于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然而,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即使胚胎质量良好,胚胎的种植率仍然较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可能足导致低种植率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内膜容受态的建立能促进胚胎与内膜的相互作用,利于胚胎着床.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是改善内膜容受性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成为生殖领域的热点,该文主要对内膜容受性的经典标志物如胞饮突、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同源框A10(H0XA10)基因等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2)008【总页数】6页(P1014-1019)【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种植;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作者】张平贵;冯云【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6低种植率始终是生殖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是限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瓶颈。
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8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
随着生殖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在获取高质量胚胎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目前每个周期的活产率仍在25%~30%[1]。
如何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率已成为生殖医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认为,妊娠的建立主要取决于胚胎的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获取高质量胚胎技术较成熟情况下,不孕症患者在多次移植周期后仍无法成功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内膜的特定状态,在这状态下囊胚能够定位、黏附,穿入内膜并诱导内膜间质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植入内膜,整个过程受严格时间、空间限制。
一般认为,最佳子宫内膜容受性出现在自然周期促黄体生成素激增的6~9d 或激素替代周期予孕酮后的4~7d [2],通常被称为着床期或种植窗。
着床期内,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众多,包括内膜厚度、形态、血流分布,细胞表面胞饮突的改变,相关因子变化可对内膜的状态产生不利影响,使胚胎无法顺利着床,导致着床率与妊娠率较低。
本文从解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宏观至微观说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及超声检查方法。
1解剖学1.1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子宫内膜厚度(EMT )在月经周期中的规律变化可反映内膜功能,因此常被用于评估内膜容受性,但对内膜厚度与妊娠率、成功妊娠所需内膜厚度下限值存在争议。
研究认为,内膜厚度在7mm 的临界点对容受性及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
Ribeiro 等[3]对3350个移植周期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发现EMT 与活产率呈非线性相关,EMT <7.0mm 时活产率最低,且对新生儿体重有显著影响。
2019年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将采用了个体化促排方案的患者,根据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当天EMT 分为A 组(EMT <8mm )和B 组(EMT ≥8mm ),比较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
结果发现,A 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低于B 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移植胚胎数后,发现EMT 仍是影响妊娠率的风险因素[4]。
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对子宫内膜种植窗精准判断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对子宫内膜种植窗精准判断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摘要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提高植入率的关键在于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的同步以及对胚胎具有最大容受性。
由于种植窗时间存在个体性差异,故精准地判断胚胎植入的最佳时机是目前辅助生殖领域的难点及热点。
以往的研究多通过经阻道超声、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来判断子宫内膜种植窗的时间,但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近年来, 现代分子基因诊断及微阵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学者也将其应用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种植窗的判断,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现就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的基本情况、临床应用、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不孕症患者的个体化胚胎移植(pET )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种植窗;子宫内膜容受性;个体化胚胎移植随着体外受精(IVF )和胚胎实验室技术的改善以及植入前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在选择优质胚胎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的优质胚胎无法成功植入。
胚胎能否成功植入取决于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与子宫内膜之间的同步性[1-3 ]o其中,最为困难的是使子宫内膜对胚胎具有最大的容受性,而子宫内膜只有短暂一段时期处于容受状态,这一特定时期即为"种植窗''期,故在胚胎移植前精准判断子宫内膜种植窗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判断种植窗时间常用方法主要有经阴道超声、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活检等[2,4-5]。
但是这些方法均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种植窗时间进行间接评价,存在一定误差[5-7 ]。
Craciunas等[5 ]的Meta分析显示,临床上常用的这些检查对精准判断种植窗时间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重复性差,故提高临床医生对子宫内膜容受期及种植窗的总体认知十分必要。
随着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转录组分析、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现代分子基因诊断技术及微阵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计算机程序所得的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rray , ERA )检测技术随之诞生。
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子 宫 内膜 容 受 性 临 床 应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徐
[ 键 词 ] 子 宫 内膜 ; 胎 ; 植 窗期 ; 受 性 关 胚 种 容
仙 , 梦玲 宋
[ 图分类号 ] R 1. 中 74 1 [ 献标识码 ] A 文
在 妊 娠 生 理 中 , 宫 内膜 对 胚 胎 的接 受 能 力 是 子
1 1 子 宫 内膜厚 度和 类型 : 宫 内膜 厚 度 是 经 阴道 I 子
的变 化 , 示 妊 娠 组 内膜 容 积 至 少增 长 0 7c 然 显 . m , 而 未妊 娠 组最 多增 长 0 2 m ,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 1c 差 义 , 为子宫 内膜 容 积 的变 化 是 预 测 妊 娠结 局 的早 认 期指 标 。有数 据 显 示 , 宫 内膜 容 积 <2 m 时胚 胎 子 l 着床 率 和临床 妊娠 率较 低 。
介 导 细 胞 一细胞 和细 胞 ~基 质 问 的联 系 , 而 增 强 从
子 宫 内膜容 受能力 , 确保 胚胎 植 人 成 功 。因 此 , 宫 子 内膜容 受性 影 响因素 的研 究 已成 为 生殖 医学 领 域 的
热 点 。本文 就近 年来 关 于子 宫 内膜 容受 性 确 定 的 临 床应用 指标 进行 阐述 。
胚 胎 成功植 入 的关键 因素 。子宫 内膜存 在一 个 极 其
明 , B型 内膜 妊娠 率 高 于 C型 内膜 。李 权 等 采 A、
用 电镜 及扫 描 系统 方 法 研 究 证 实 , c型 子 宫 内膜 在
短 暂 的允许 胚 胎 植 入 的容 受 性 最 敏 感 时 期 , 约 在 大
宁夏 医学 杂 志 2 1 年 9月 第 3 01 3卷 第 9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cro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9-03T13:56:13.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蒋圆松12 武泽2(通讯作者) 杨仁祥3 郑海山3[导读] 在辅助生殖技术成功与否中miRNAs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主要综述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1 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0)(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 microRNA(简称miRNA)是生物基因中广泛存在且对mRNA的表达产物有调控作用的一类非编码蛋白质的RNA。
目前研究表明,miRNAs(尤以miR135)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着密切关系,在胚胎移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辅助生殖技术成功与否中miRNAs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主要综述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microRNA(miR135);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植入【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05-02 胚胎的成功植入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受到卵巢性激素的影响,同时需要子宫内膜和胚胎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对其进行相关调节,其中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1]占多数,在两者中,子宫内膜容受性又占绝大比例。
只有当子宫内膜具有良好容受性时,才能接受、容纳胚泡,进而完成定位、黏附、植入等相应的一系列过程,最终完成胚胎的着床。
近年来,随着对影响胚胎着床因素研究的深入,发现microRNAs家族,特别是miR135这一类RNA分子,在胚胎着床过程中有差异性表达,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本文对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
1.关于microRNA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RNA,在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它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特异性碱基配对而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
与此同时它还可调节基因的转录后表达,参与发育、造血、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甚至肿瘤的发生过程。
众多研究发现miRNA与肿瘤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些肿瘤组织中miRNA会发生异常表达,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以及恶性胶质瘤等一系列肿瘤。
而在不同肿瘤中特异性表达不同miRNA,研究表明肝癌中miR-155与miR-423高表达[3];乳腺癌患者血液中检测到miR-195高表达[4]。
因此,或可通过检测特异性表达的miRNA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
miRNA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子宫内膜中也会出现差异性表达[5]。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会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同步性产生影响,进而对后续的辅助生殖技术产生影响,其成熟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辅助生殖的妊娠结局。
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能力。
辅助生殖技术(ART)普遍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是限制胚胎成功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当子宫内膜具有良好的容受性时,才能够接受、容纳胚泡,使其完成定位、黏附、植入等过程。
子宫内膜容受性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在一个特殊时期表现出最大的容受性,这个时期被称为“种植窗”,一般出现在子宫内膜的分泌中期(月经中期第20~23日),即排卵后的第7~9日。
胚胎着床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胚泡的侵袭能力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若子宫内膜低容受性就达不到胚胎着床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大大降低胚胎移植率,以至于不能完成着床过程。
同时引起子宫内膜形态学及相关因子的变化,其中某些因子已确认可参与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
所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不仅能够监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变化,还可通过影响某些标志物的相关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或许可成为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主要有:阴道B超、血液中雌孕激素的水平测定,另外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分期也是临床上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
而目前临床上主要还是以阴道B超为主,近年来也有新的研究标志物,从而更能直接反映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期为临床科研带来方便。
3.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表明,miRNA作为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调节其靶基因的降解和抑制蛋白质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miRN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Sha[6]等对辅助生殖刺激周期和自然周期子宫内膜miRNA进行了分析,提示miRNA有很大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新标记物。
胡[5]等研究表明,不论是自然月经周期还是超排卵周期,miRNA在不同容受状态的子宫内膜均出现特异性的表达特征。
在超排卵周期,miRNA的异常表达往往导致着床失败。
另外,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编码差异表达的miRNA的基因上游普遍存在雌、孕激素影响元件,即提示超生理水平的雌孕激素同样对子宫内膜中的miRNA表达谱产生影响。
Lessey[7]也报道了雌、孕激素可通过miRNA途径对子宫内膜功能进行调控,而雌、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均对胚胎着床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因此进一步研究相关miRNA,是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和维持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及方法。
另一种会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同步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则是HOX。
HOX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主要通过与DNA结合作用于靶基因,其中HOXA10主要在子宫内膜腺细胞和基质细胞中表达且表达量随着床“窗口”开放而增加。
Petracco等[8]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中miR135a和miR135b的表达模式与HOXA10的表达相似。
miRNA-135a是miRNA-135家族的重要组成成员,定位于3号染色体p21.1,miR-135b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长臂第3区2号带的第1号亚带(1q32.1)[9]。
转染miR135a和miR135b抑制蛋白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HOXA1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
反之,过表达miR135a和miR135b后HOXA10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
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HOXA10的3′UTR上存在miR135a和miR135b的结合位点。
这些miRNA在子宫内膜中差异性表达,可能是对窗口期HOXA10高表达的一种精细调节机制,协助HOXA10发挥相应作用,从而完成着床过程。
尽管在子宫内膜中发现大量miRNA,但是有关胚胎着床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差异表达的miRNA与靶基因调控关系的研究资料尚少。
且miRNA 与其所调控的靶基因间存在复杂的调控关系,一个miRNA分子可能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一个基因也可能接受多个miRNA分子的调控[10]。
4.展望mi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并影响着子宫内膜基因产物的表达,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两者关系研究的深入,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子宫内膜差异表达的miRNA是否均在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发挥作用,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调控哪些靶基因而进行调节子宫蜕膜化的。
是否还有其他相关基因和蛋白通过影响miRNA而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
有关miRNA在人类生殖过程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进而为生殖方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 PariaBC,ReeseJ,DasSK,etal.Decephering the cross-talk of implantation:advances and challges[J].Science,2002,296:2185-2188.[2] YunqiaoL,VankeH,Jun,X,Tangmeng G.MicroRNA-206,down-regulat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poptosi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4,61(133):1302-1307.[3] Han Z B,Chen H Y,Fan J W,et al.Up-regulation of microRNA-155 promotes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predicts poor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llowing livertransplantation[J].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 Clinical Oncology, 2012, 138(1):153-61.[4] Cuk K,Zucknick M, Heil J,et al. Circulating microRNAs in plasma as early detection markers for breast cancer[J]. Breast Diseases A Year Book Quarterly,2013,132(7):1602-1612.[5]胡玉琴,沙爱国.微小RNA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表达与调控[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1):52-55.[6] Sha A G,Liu J L,Jiang X M,etal.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ibonucleic acids associated with human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natural and stimulated cycles by deep sequencing[J].FertilSteril,2011,96(1):150-155.[7] Lessey B A,Fine tuning of endometrial function by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through microRNA[J].Biod Reprod,2010,82(4):653-655.[8] PetraccoR,GrechukhinaO,PopkhadzeS,et al.MicroRNA135 regulates HOXA10 expression in endometriosi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12):1925-1933.[9] Mu H, Zang M, Lei Z, et al. Serum high expression of miR-214 and miR-135b as novelpredictor for myeloma bone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J]. Oncotarget, 2016, 7(15):19589-19600.[10] Shannon M Hawkins,Chad J Creighton,Derek Y Han,etal.Functional microRNA involved in endometriosi[J].Mol Endocrinol,2011,25(5):821-832.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266)、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D-201634)、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17HB041) 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