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7525A】一种激光雷达式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的自动标定方法【专利】

【CN109557525A】一种激光雷达式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的自动标定方法【专利】
【CN109557525A】一种激光雷达式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的自动标定方法【专利】

车辆外廓尺寸检测公差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关于进一步 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经贸产业[2002]7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公安厅(局):为加强机动车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车辆“生产准入”和“行驶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和机动车注册登记管理,深化车辆产品管理体制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告》管理的范围 国家经贸委实施《公告》管理的车辆产品包括: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并在道路上行驶的民用汽车产品及相应底盘、农用运输车、半挂车和摩托车产品。无轨电车、轮式工程机械车(含装载机、挖掘机等)、拖拉机、全挂车等不实行《公告》管理。 《公告》包括文本和光盘两部分,文本主要表述新产品批准(含产品扩展)、勘误更改和撤销等内容;光盘由本批新增产品数据库和历批汇总产品数据库两部分构成,记录产品的技术参数及产品照片等内容。文本和光盘配合使用。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据最新一批《公告》文本和配套光盘的汇总产品数据库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在用车辆在办理过户、转出和转入登记时,要依据车辆在注册登记时发布的《公告》文本和配套光盘中的汇总产品数据库办理有关手续。未登《公告》的车辆产品或与《公告》公布的参数不符的车辆产品不得办理注册登记。不实行《公告》管理的车辆产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生产企业提供的整车出厂合格证办理注册登记。 二、增加和调整强制性检验项目 (一)自2002年1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申报《公告》的车型(包括改进型、扩展等,下同)必须符合《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11567.2-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296-200 1)等3项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提供国家经贸委授权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授权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 产品已列入《公告》的企业,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要尽快使出厂产品符合上述3项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向国家经贸委报送由授权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产品外型发生明显变化时,需提供有关照片。自2003年3月1日起,已列入《公告》的产品仍未安装符合上述标准的防护装置和燃油箱的,国家经贸委将在《公告》中予以撤销。 (二)自2003年1月1日起,装备驻车灯的车型申报《公告》时必须符合《汽车驻车灯配光性能》(GB18409-2001)要求,并提供由授权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 (三)自2003年3月1日起,汽车企业申报《公告》的车型必须符合《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655-2002)要求,并提供由授权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 (四)自2003年1月1日起,汽车企业停止生产不符合《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 294)要求的微型客车产品,其库存产品最多允许继续销售6个月。自

车辆外廓尺寸国内外检测技术

车辆外廓尺寸国内外检测技术 1、三坐标测量 国际上对于大型物体三维尺寸的测量,广泛采用的仍是三坐标测量机,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是将被测件放入其容许的测量空间以获得被测件几何型面上测量点的坐标尺寸。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计算出被测件的几何形状位置尺寸及其不确定度。 三坐标测量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被测物体变形、蠕变、动作响应慢、需补偿测量头直径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另外测量所需条件苛刻又限制了它在“在线测量”中的应用。尽管世界各国生产厂家试图用各种高新技术来改变这一状态,但至今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坐标测量机价格昂贵以及原理上所带来的结构庞大、复杂的不足,难以满足当今高效率、高精度测量的需要。 2、室内GPS 测量系统 测量时,空间中事先布置好的激光发射器不断向四周发射红外光线信号,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信号并由接收器将信号转化成为角度数据,通过软件处理最终将数据转化为位置与方位信息。iGPS测量法虽然能实现动态实时、自动测量,但该方法价格昂贵,而且测量精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厘米级。由于其测量点数较少,在工业环境中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因此,不能满足对于车体车厢轮廓测量的要求。 3、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 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是国内进行飞机尺寸检测的主要途径之一。它通过测量待测点的角度和距离信息来获得待测点的空间坐标。由于激光需要通过跟踪靶球的反射进行逐点测量,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跟踪仪只能做到单点或者双点追踪。对于汽车车体而言,激光跟踪仪是单点测量,测量效率无从谈起,所以无法满足项目要求。 4、经纬仪测量系统 经纬仪测量系统起源于大地测量仪器,至少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高精度光学经纬仪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测量系统来获取目标点的空间三维坐标。经纬仪利用数据库来管理测量数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的几何分析。与形状误差的检测。这种通过软硬件数据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于本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是经纬仪坐标需要多台仪器同时人工瞄准,效率低,人为误差明显。

GB《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2004 Limits of dimensions , axle load and masses for road vehicles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是对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相比主要区别如下: --增加三轮汽车、三轴客车、挂车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增加车辆通道圆和外摆值的测量方法及要求; --增加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轴荷及总质量的限值要求; --增加对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其他要求” --修改客车、货车等车辆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本标准对新定型产品自实施之日起执行,对在生产产品自发布之日起十二个月后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公安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89-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26000kg的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及消防车除外)、挂车及汽车列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军队装备的专用车辆。 注: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及消防车的最大允许总质量的最大限值为55000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外廓尺寸检验标准 一、 机动 车辆外廓尺 寸不得超出 GA725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及方法》、GA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的限值。 二、 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 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mm ,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mm 。 三、 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且 误差不超过±2%或100mm 。 车辆外廓尺寸要求 1.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图1规定的最大限值 2. 车辆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 1) 当汽车或汽车列车处于满载状态、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小于1800mm 时,其单侧外伸 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表最大宽度处200mm 。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1800mm 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宽度处250mm 。 2) 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检测方法: 1) 车辆测量过程中,测量区域严禁有人员和其它固定或移动物体。 2) 测量车辆至少离检测线2米距离开始向前行驶。 3) 测量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3―5公里/时。 4) 测量车辆中心位置行驶在中心线上。 5) 测量车辆尾部必须驶离检测线1.5米以上。 6) 测量车辆在未驶离检测线前,中途可允许停车,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0s ,否则重新检测。 外廓尺寸测量过程及记录由仪器设备自行操作。 汽 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的最大限 值 单位为毫米

激光测量技术总结

激光测量技术 第一章 激光原理与技术 1、简并度:同一能级对应的不同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数目; 简并能级:电子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运动状态具有相同的能级,这样的能级叫 简并能级 2、泵浦方式:光泵浦,电泵浦,化学泵浦,热泵浦 3、激光产生三要素:泵浦,增益介质,谐振腔 阀值条件:光在谐振腔来回往返一次所获得光增益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所遭受的各种 损耗之和. 4、He-Ne 激光器的三种结构:【主要结构:激光管(放电管,电极,光学谐振腔)+电源+光学元件】 1)内腔式;2)外腔式;3)半内腔式 5、激光器分类:1)工作波段:远红外、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紫外、真空紫外激光器;X 光激光器 2)运转方式:连续激光器;脉冲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 6、激光的基本物理性质:1)激光的方向性。不同类型激光器的方向性差别很大,与增益介质的方向性及均匀性、谐振腔的类型及腔长和激光器的工作状态有关。气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有良好的均匀性,且腔长大,方向性 ,最好! 例1:对于直径3mm 腔镜的632.8nmHe-Ne 激光器输出光束,近衍射极限光束发散角为 2)激光的高亮度。 3)单色性。激光的频率受以下条件影响:能级分裂;腔长变化←泵浦、温度、振 动 4)相干性:时间相干性(同地异时):同一光源的光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位置, 尚能发生干涉,其经过的时间差τc 称为相干时间。相干长度: 例 : He-Ne laser 的线宽和波长比值为10-7求Michelson 干涉仪的最大测量长度是 多少? 解: ,最大测量长度为Lmax=Lc/2=3.164m 。 空间相干性(同时异地):同一时间,由空间不同的点发出的光波的相 干性。 7、相邻两个纵模频率的间隔为 谐振腔的作用:(1)提供正反馈;(2)选择激光的方向性;(3)提高激光的单色性。 例 设He-Ne 激光器腔长L 分别为0.30m 、1.0m,气体折射率n~1,试求纵模频率间隔各为多 少? 8、激光的横模:光场在横向不同的稳定分布,激光模式一般用TEMmnq 表示 原因:激活介质的不均匀性,或谐振腔内插入元件(如布儒斯特窗)破坏了腔的旋转对称性。激光横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谐振腔两端反射镜的衍射作用,光束不再是平行光,光强也改变为非均匀的。 λ λν?=?=?=//2c t c L c 1 =?c ντm L c 328.6/2=?=λλrad d 4102/22.1-?≈≈λθnL C 2=?νHz 105.10.1121031.0m,Hz 1053 .012103,m 30.0288288 1?=???=?=?=???=?==?νννL L nL c

JJF(赣)013-2015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

江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赣)013-2015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ireTreadDepthGauges 2015-05-11发布2015-06-1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 TireTreadDepthGauges 归口单位: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管锐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刘焜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黄捷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戴映云

4概述 (4)

本规范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为基础性规范进行制定。 本规范技术内容主要参考了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3730.3-199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和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机构对车辆外廓尺寸自动测量的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3730.3-199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GB/T3730.3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车辆支承平面(简称X 平面)vehiclesupportingplane 测量车辆尺寸参数时,用于支承车轮的平坦、坚实的水平面。 [GB/T3730.3-19922.1] 3.2车轮中心平面planeofwheelcenter 对于单式车轮,车轮中心平面为与车轮轮辋的两侧内边缘等距的平面。 对于双式车轮,车轮中心平面为与外车轮轮辋内缘和内车轮轮辋外缘等距的平面。 [GB/T3730.3-19922.2] 3.3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简称Y 平面)vehiclelongitudinalsymmetryplane(Y)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平面。A 和B 两点为通过同一轴上两端车轮轴线的X 平面的垂面同车轮中心平面的交线⊿与X 平面的交点(见图1)。[GB/T3730.3-19922.4] 图1Y 平面 3.4车长Motorvehiclelength 车长,是分别过汽车前后最外端点且垂直于Y 和X 平面的两平面间的距离,即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直面之间(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C 。单位为mm 。见图2。[GB/T3730.3-19923.3.1] 图2车长 X Y Y C

JJF赣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精编

江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 (赣)013- 2015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Calibrati on Specificatio nforTireTreadDepthGauges 2015-05-11 发布2015-06-1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 (赣)013-2015 Calibrati on Specificati onfor TireTreadDepthGauges 归口单位: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管锐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刘焜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黄捷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戴映云

目录 1范围 (2) 2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计量单位 (2) 3.1车辆支承平面(简称X平面) (2) 3.2车轮中心平面 (2) 3.3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简称丫平面) (2) 3.4车长 (3) 3.5车宽 (3) 3.6车高 (4) 3.7检测盲区 (4) 4概述 (4) 5计量特性 (4) 5.1分度值 (4) 5.2示值误差 (4) 5.3重复性 (4) 5.4静态与动态一致性 (5) 5.5检测盲区 (5) 6校准条件 (5) 6.1环境条件 (5)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 7.1校准项目 (5) 7.2校准方法 (6) 8校准结果..................................... 8.1校准数据处理................................. 8.2校准证书................................... 8.3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9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 A 校准记录(样式)............................

如何正确选用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2015180.html, 如何正确选用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 作者:黄和跃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5期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第5.2条关于“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应使用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要求(两年过渡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上)。外廓尺寸测量仪是一种新兴的检测设备,多数检测站还是缺少了解的。在这主要从各种外廓尺寸检测设备采用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法规、技术标准和实际使用对设备的要求,对外廓尺寸测量仪的选型作了初步探讨,以供大家设备选型参考。 关键词:外廓尺寸测量仪;技术原理和方法;法规、技术标准和实际使用;选用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外对于车辆外廓尺寸检测技术的研究有多种多样,国内的设备厂商也有过不同的研究。目前国内生产汽车外廓尺寸测量仪的厂家很多,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设备产品按技术原理和方法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 CCD测量原理 机动车外廓尺寸采用CCD的测量方法。是在测量区域的顶部、侧面安装多个摄像机,采用接力棒的方法,对检测车辆在运动过程中,采用取景框的方法从长、宽、高不同的位置同时对被测车辆进行局部摄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将被测车辆的长、宽、高进行拼接,整合出被测车辆长、宽、高三方面的数据,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安装比较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采用CCD摄像机的测量方式,还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CCD摄像机易受外界光的 干扰,对检测环境和检测对象(车型)有要求。在一些光线特别强摄像机容易饱和,在比较弱的情况下,车辆轮廓曲线不清晰,物体表面曲率受光线变化等诸多因素,会影响特征点提取的准确性、对应点的精确匹配等问题,这些都最终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2)相机标定问题。视觉检测系统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必须要对摄像系统进行高精度的标定,但是实际摄像系统总是存在着各种误差,特别是镜头畸变误差、目标图像提取误差、摄像系统参数求解舍入误差等,使得物点、光心和像点很难严格满足共线条件,因此其测量精度只能在±1%左右。 2 激光扫描式测量原理 采用激光扫描测量的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由3个激光扫描仪组成,测量车辆宽度和高度的方法是在测量区安装在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个激光扫描仪,测量车辆长度的扫描仪,安装在车辆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的上方,并与安装在左右二侧的激光扫描仪互为90°垂直,测量车辆高度与宽度的方法是对按一定匀速运动中车辆进行扫描,对车辆顶面和两侧的表面进行扇面扫描,

激光测量技术重点..

1、如何获得线偏正光? 利用偏振片获得偏振光、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利用双折射产生偏振 2、反射和折射产生偏正光的原理 让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透射光为P光,偏振方向实在入射面的,与入射面平行的光,反射光为S光,都为线偏光。 3、利用双折射产生偏振制造的棱镜,为了提高棱镜透过率,都选择透射光为P 光。 4、玻片 5、半波片:线偏振光通过半波片后,仍是线偏振光,但其偏振化方向转过了2α,圆偏振光入射时,出射光是旋向相反的圆偏振光,一般用于x,y两偏振方向间的转换。 四分之一波片: 1).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1/4波片成45度,出射为圆偏振光; 2.)圆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变为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光轴方向45度; 一般用于圆偏光与线偏光方向间的转换。 6、什么是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引起受激辐射的外来光子具有相同的特征(频率、相位、振动方向及传播方向均相同) 7、泵浦分类:光泵、电泵浦、化学泵浦、热泵浦 8、激光产生的基本条件及阈值条件 三要素: 1. 泵浦2. 增益介质3. 谐振腔 阀值条件: 光在谐振腔来回往返一次所获得光增益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所遭受的各种损耗之和. 9、激光的基本的物理性质。 方向性、高亮性、单色性、相干性 激光单色性的好坏可以用频谱分布的宽度 (线宽)描述。(线宽比较窄) 方向性最好的是气体激光器。 相干性:时间相干性(计算相干长度)、空间相干性 10、如何获得单模:短腔法 11、高斯光束 聚焦条件:短焦距透镜,束腰远离透镜 可利用倒置望远镜可实现激光光束的准直 12、稳频的必要性:在精密计量中,通常以波长为基准,测量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波长的精确程度。 13、主动稳频的方法:1.兰姆(Lamb)下陷法2. 饱和吸收法3. 塞曼效应法4. 双纵模稳频5.无源腔稳频。双频激光器:由塞曼效应制成的激光器,还可以使用声光调制。获得频率稳定度最高的:饱和吸收法。 14、什么是塞曼效应,塞曼效应稳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塞曼效应:原子能级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分裂的现象。根据激光器输出的两圆偏振光光强的差别来判断谐振频率偏离中心频率的方向和程度。 15、以塞曼效应产生双频激光进行稳频用在干涉仪上有什么特点?(交流、外差干涉仪) 由双频激光器构成的干涉仪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用于工业中的精密计量。 16、激光调制:声光、电光、磁光。磁光主要用在光学隔离器。声光调制由于是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探究及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探究及应用 如何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空间三维信息,是许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研究的深入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虚拟现实等概念的出现,尤其在当今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空间三维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基于测距测角的传统工程测量方法,在理论、设备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新型的全站仪可以完成工业目标的高精度测量,GPS可以全天候、一天24小时精确定位全球任何位置的三维坐标,但它们多用于稀疏目标 如何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空间三维信息,是许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研究的深入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虚拟现实等概念的出现,尤其在当今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空间三维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基于测距测角的传统工程测量方法,在理论、设备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新型的全站仪可以完成工业目标的高精度测量,GPS可以全天候、一天24小时精确定位全球任何位置的三维坐标,但它们多用于稀疏目标点的高精度测量。随着传感器、电子、光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获取物体表面三维信息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成为主流,但它在由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影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丧失部分几何信息,所以从二维影像出发理解三维客观世界,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上述获取空间三维信息的手段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如何快速、有效地将现实世界的三维信息数字化并输入计算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瓶颈。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为信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激光测量技术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和高亮度等特性,将其引入测量装置中,在精度、速度、易操作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它的出现引发了现代测量技术的一场革命,引起相关行业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技术公司、研究机构将研究方向和重点放在激光测量装置的研究中。随着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激光测量技术也逐步由点对点的激光测距装置发展到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采样点三维空间坐标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装置在精度、速度、易操作性、轻便、抗干扰能力等性能方面的提升及价格方面的逐步下降,20世纪90年代,其在测绘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扫描对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步成为快速获取空间实体三维模型的主要方式之一,许多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维激光扫描仪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高精度三维数据,能够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且没有白天和黑夜的限制,快速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可以处理的数据。它具有扫描速度快、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2004 Limits of dimensions , axle load and masses for road vehicles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是对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相比主要区别如下: --增加三轮汽车、三轴客车、挂车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增加车辆通道圆和外摆值的测量方法及要求; --增加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轴荷及总质量的限值要求; --增加对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其他要求” --修改客车、货车等车辆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本标准对新定型产品自实施之日起执行,对在生产产品自发布之日起十二个月后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公安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89-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26000kg的汽车起重机除外)、挂车及汽车列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军队装备的专用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idt ISO 1176:1990) GB/T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neq ISO 612:1978) 3 术语和定义 GB/T ,GB/,GB/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车辆应满足、、、的相应要求。 车辆外廓尺寸要求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应不超过表1规定最大限值。 车辆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系统介绍

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JW-1型机动车外廓尺寸检测系统 产品介绍 1.前言 JW-1型机动车外廓尺寸检测系统,采用高速动态激光扫描传感器,非接触的自动扫描机动车外廓形状,利用算法处理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机动车外形尺寸(如机动车的长、宽、高及轴距等)。本系统完全满足国家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广泛适用于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汽车制造厂等单位。 2.技术特点 2.1 本系统采用三部高速动态激光扫描传感器,其中两部安装在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车道左右两侧,其中一部传感器安装在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车道后方。本系统自动对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扫描。 2.2在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中,激光扫描传感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图像、光幕和超声等方式)具有独到的应用优势和数据特征。 1)测量距离远,测量距离高达50m; 2)测量精度高,对于大型车辆的长、宽、高,测量误差不超过0.8%(95%的置信区),测量分辨率为1mm; 3)测量速度快,整车通过测量后8秒内可得到测量结果。 4)环境适应强,不受环境光的影响,即使在夜间和室外的工作环境也能正常工作。 2.3 本系统采用网络化接口,系统软件与与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无缝连接,并集成了车辆拍照模块,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及检测调度。完全满足国家标准 GB21861-2014、GB/T 26765-20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行业标准GA1186-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要求。本系统留有与各级管理部门的联网接口,可根据用户及当地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编程。 2.4 系统软件为WINDOWS 操作系统,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SQL 数据库,人机界面合理,检测功能强大,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易维护,可扩展性强、联网兼容性高。 2.5 本系统可以安装在检测线的外检和检测车间内,安装位置可以选择工位之间20-22米处(可视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2.6 检测场地:长×宽:5×22米,采用通道式过车,特殊要求另行协商。 3.技术参数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委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整车分技术委员会启动了标准的修订计划,标准项目计划编号: 20120011-Q-339,标准项目名称:《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二)制定过程 2012年初,工信部经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等单位讨论协商后,启动了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修订工作,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研究标准具体如何修改、分析后续影响,尽快拿出修订方案。 1、汽标委提出修订方案 中汽中心对一汽、东风、重汽等多个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初步征求了汽车行业对三个标准的修订意见, 2012年10月16日,汽标委在杭州召开了GB 1589及相关标准修订行业研讨会。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了通报,针对各企业代表对GB 1589—2004标准在实施及企业新产品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并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会议研究成立了车辆运输车专项验证项目组,开展半挂车辆运输列车和中置轴车辆运输列车的试验验证工作。 杭州会议后,车辆运输车专项验证项目组召开会议,研究了车辆运输车的半挂车、中置轴挂车、铰接列车、中置轴列车的长度调整问题,以及通道圆及外摆值等指标的论证方案,并制定了工作计划。会后该工作组完成了半挂车辆运输列车及中置轴车辆运输列车的计算机模拟及实车验证试验。 2013年1月25日,汽标委在深圳召开GB1589标准修订会议。集中研究了牵引销和牵引鞍座的技术尺寸、车辆运输车(半挂列车、中置轴列车)、侧帘车等的问题,形成了统一意见。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委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整车分技术委员会启动了标准的修订计划,标准项目计划编号: 20120011-Q-339,标准项目名称:《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二)制定过程 2012年初,工信部经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等单位讨论协商后,启动了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修订工作,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研究标准具体如何修改、分析后续影响,尽快拿出修订方案。 1、汽标委提出修订方案

中汽中心对一汽、东风、重汽等多个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初步征求了汽车行业对三个标准的修订意见, 2012年10月16日,汽标委在杭州召开了GB 1589及相关标准修订行业研讨会。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了通报,针对各企业代表对GB 1589—2004标准在实施及企业新产品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并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会议研究成立了车辆运输车专项验证项目组,开展半挂车辆运输列车和中置轴车辆运输列车的试验验证工作。 杭州会议后,车辆运输车专项验证项目组召开会议,研究了车辆运输车的半挂车、中置轴挂车、铰接列车、中置轴列车的长度调整问题,以及通道圆及外摆值等指标的论证方案,并制定了工作计划。会后该工作组完成了半挂车辆运输列车及中置轴车辆运输列车的计算机模拟及实车验证试验。 2013年1月25日,汽标委在深圳召开GB1589标准修订会议。集中研究了牵引销和牵引鞍座的技术尺寸、车辆运输车(半挂列车、中置轴列车)、侧帘车等的问题,形成了统一意见。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18112122 谭昌兴 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波干涉原理为基础进行测量的一门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激光的出现、隔振条件的改善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使干涉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干涉测量技术大都是非接触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灵敏度和精度。干涉测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位移、长度、角度、面形、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及振动等方面的测量。在测量技术中,常用的干涉仪有迈克尔逊干涉仪、马赫-泽德干涉仪、菲索干涉仪、泰曼-格林干涉仪等;70年代以后,抗环境干扰的外差干涉仪(交流干涉仪)发展迅速,如双频激光干涉仪等;近年来,光纤干涉仪的出现使干涉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干涉仪性能也更加稳定。 干涉测长的基本原理 激光干涉测长的基本光路是一个迈克尔逊干涉仪,用干涉条纹来反映被测量的信息。干涉条纹是接收面上两路光程差相同的点连成的轨迹。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到达半透半反射镜P 后被分成两束,当两束光的光程相差激光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它们相互加强形成亮条纹;当两束光的光程相差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它们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两束光的光程差可以表为 (1) j M J j N i i i l n l n ∑∑==-=?11 式中j i n n ,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j i l l ,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何路程。将被测物与其中一支光路联系起来,使反光镜M 2沿光束2方向移动,每移动半波长的长度,光束2的光程就改变了一个波长,于是干涉条纹就产生一个周期的明、暗变化。通过对干涉条纹变化的测量就可以得到被测长度。

被测长度L 与干涉条纹变化的次数N 和干涉仪所用光源波长λ之间的关系是 2λ N L = (2) 从测量方程出发可以对激光干涉测长系统进行基本误差分析 δλδδλ λ+=?+?=?N L N N L L 即 (3) 式中δλδδ和N ,L 分别为被测长度、干涉条纹变化计数和波长的相对误差。这说明被测长度的相对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干涉条纹计数的相对误差,另一部分是波长也就是频率的相对误差。前者是干涉测长系统的设计问题,后者除了激光稳频技术有关之外还与环境控制,即对温度、湿度、气压等的控制有关。因此激光干涉测长系统测量误差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激光的发明和应用使干涉测长技术提高了精度,扩大了量程并且得到了普及,但是使干 涉测长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成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设备的是激光外差干涉测长技术, 具体来讲就是双频激光干涉仪。 激光干涉仪产生的干涉条纹变化频率与测量反射镜的运动速度有关,在从静止到运动再 回到静止的过程中对应着频率从零到最大值再返回到零的全过程,因此光强转化出的直流电 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也是从零开始的。这样的信号只能用直流放大器来放大处理。但是在外 界环境干扰下,干涉条纹的平均光强会有很大的变化,以至于造成计数的错误。所以一般的 激光干涉仪抗干扰能力差,只能在恒温防振的条件下使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可以在干涉 仪的信号中引入一定频率的载波,使被测信号通过这一载波来传递,使得干涉仪能够采用交 流放大,隔绝外界环境干扰造成的直流电平漂移。利用这种技术设计的干涉仪称作外差干涉 仪,或交流干涉仪。产生干涉仪载波信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参与干涉的两束光产生一 个频率差,这样的两束光相干的结果会出现光学拍的现象,转化为电信号以后得到差频的载 波,另一种是在干涉仪的参考臂中对参考光束进行调制,与测量臂的光干涉直接生成载波信 迈克尔逊干涉仪 图1 激光干涉测长仪的原理图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作业指导书审批稿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作 业指导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外廓尺 寸检验标准 一、 机动 车辆外廓 尺寸不得超出GA725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及方法》、GA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的限值。 二、 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 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mm ,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mm 。 三、 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且 误差不超过±2%或100mm 。 车辆外廓尺寸要求 1.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图1规定的最大限值 2. 车辆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 1) 当汽车或汽车列车处于满载状态、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小于1800mm 时,其单侧外伸 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表最大宽度处200mm 。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1800mm 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宽度处250mm 。 2) 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检测方法: 1) 车辆测量过程中,测量区域严禁有人员和其它固定或移动物体。 2) 测量车辆至少离检测线2米距离开始向前行驶。 3) 测量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3―5公里/时。 4) 测量车辆中心位置行驶在中心线上。 5) 测量车辆尾部必须驶离检测线米以上。 6) 测量车辆在未驶离检测线前,中途可允许停车,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0s ,否则重新检测。 外廓尺寸测量过程及记录由仪器设备自行操作。 汽 车、挂车及汽车列 车的外廓尺寸的最 大限值 单位 为毫米

1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是对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相比主要区别如下: --增加三轮汽车、三轴客车、挂车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增加车辆通道圆和外摆值的测量方法及要求; --增加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轴荷及总质量的限值要求; --增加对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的“其他要求” --修改客车、货车等车辆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本标准对新定型产品自实施之日起执行,对在生产产品自发布之日起十二个月后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公安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89-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26000kg的汽车起重机除外)、挂车及汽车列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军队装备的专用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3730.2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idt ISO 1176:1990) GB/T 3730.3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neq ISO 612:1978)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30.1,GB/T3730.2,GB/T3730.3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车辆应满足4.1、4.2、4.3、4.4的相应要求。 4.1 车辆外廓尺寸要求 4.1.1 车辆外廓尺寸限值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应不超过表1规定最大限值。 4.1.2 车辆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 4.1.2.1 当汽车或汽车列车处于满载状态、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小于1800 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宽度处200 mm。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1800 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宽度处250 mm。 4.1.2.2 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 mm。

LWH-25B汽车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说明书2016

LWH-25B型 汽车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随机技术文件 使用说明书 上海士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次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LWH-25B型汽车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以下简称测量仪)用于自动测量汽车长宽高外廓尺寸、货车栏板高度。 二、主要技术参数 三、测量仪组成和测量原理 (一)测量仪组成 测量仪由计算机(工控机)、激光雷达、测控软件、高速光电(轴距测量仪需要)、高速信号采集卡(轴距测量仪需要)等安装附件等组成。

1、计算机(工控机) 工控机硬件配置: Intel新一代酷睿I7处理器,DDR3 2G内存,32G固态硬盘,2个千兆以太网口等。 2、激光雷达 德国原装进口,检测距离50米,扫描频率50HZ,支持270度扫描。 3、测控软件 自主研发的测控软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实时性、可视化。 4、高速信息采集卡 自主研发的高速采集卡,配备16通道的模数转换器、8通道光电等,配置两个串口,波特率高达38400bit/s。 (二)测量原理 由左,右两个扫描仪把车辆切割成许多切片,由前扫描仪确定切片的厚度,通过软件系统中的算法,对切片数据进行合成,运算,得到车辆轮廓的长,宽,高数据、并结合高速信号采集卡对高速光电信号的分析计算出所有轴距数据

图1 测试过程示意图 四、测量仪特点 (一)满足新修订的国标GB21861的要求; (二)结构简单。可以迅速完成安装调试工作。除开始检测和检测结束时由操作员电脑操作外,实现了无人参与自动测量,汽车不停车,低速通过(0~5 km/h); (三)全自动测量车辆外廓长、宽、高尺寸,包括普通客货车辆以及目前公安交管部门重点监察的危化品运输车,各种特种工程车辆、挂车货箱长度栏板高度,测量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四)测量过程耗时短,在车辆通过15秒内输出测量结果; (五)电脑屏幕上动态显示出车辆的三维外廓图形及尺寸数据; (六)采用SQL 对测试结果进行保存,方便查阅和审核; (七)车辆外廓尺寸检测后,依据国家标准GB1589-2004《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