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光光耦EL606A

亿光光耦EL606A
亿光光耦EL606A

GENERAL PURPOSE 1 FORM A SOLID STATE RELAY 6PIN DIP TYPE FORM A SSR

Features

? Normally open signal pole signal throw relay ? Low operating current

? 60 to 600V output withstand voltage ? Low on resistance

? Wid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of -40°C to 85°C

? High isolation voltag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iso=5000 Vrms ) ? UL 1577 approved (No. E214129) ? UL 508 approved (No. E348721) ? VDE approved (No. 40028391) ? SEMKO approved ? NEMKO approved ? DEMKO approved ? FIMKO approved ? CQC approved

Description

The EL606A, EL625A, EL640A and EL660A are solid state relays containing an AlGaAs infrared LEDs on the light emitting side (input side) optically coupled to a high voltage output detector circuit. The detector consists of a

photovoltaic diode array and MOSFETs on the output side. They can enable AC/DC and DC only output connections. The single channel configuration is equivalent to 1 form A EMR. They are packaged in 6 pin DIP and available in surface mount SMD option.

Applications

? Exchange equipment ? Industrial controls ? Measurement equipment ? Security ? FA/OA equipment

LED Anode 1 LED Cathode 2 No Connection 3 MOSFET Drain 4, 6 MOSFET Source 5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T A=25o C,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put Forward Current I F50 mA Reverse Voltage V R 5 V Peak Forward Current*1I FP 1 A Power Dissipation P in75 mW

Output Break Down Voltage V L60 250 400 600 V Continuous Load

Current

I L550 180 120 50 mA Pulse Load Current*2I LPeak 1.2 0.5 0.3 0.15 A Power Dissipation P out500 mW

Total Power Dissipation P T550 mW Isolation Voltage*3V iso5000 Vrms Storage Temperature T STG-40 to 125 o C Operating Temperature T

OPR

-40 to 85 o C Soldering Temperature*4T SOL260 o C

Notes:

*1. f =100Hz, Duty Cycle = 0.1%

*2.A connection: 100ms (1 shot), V L = DC

*3. AC for 1 minute, R.H.= 40 ~ 60% R.H. In this test, pins 1, 2, 3 are shorted together, and pins 4, 5, 6 are shorted together. *4.For 10 seconds

Electro-Optical Characteristics (T A=25℃)

Input Forward Voltage V F I F = 10mA - 1.18 1.5 V Reverse Current I R V R = 5V - - 1 μA

Output Off State leakage Current I

leak I F = 0mA,

V L = Max. - - 1

μA

On Resistance* EL606A

R d(ON) A

I F = 5mA, I L = Max.

t = 1s

- 0.75 2.5

ΩEL625A - 6.5 15

EL640A - 20 30

EL660A - 42 70

On Resistance* EL606A

R d(ON) B

I F = 5mA, I L = Max.

t = 1s

0.4 1

ΩEL625A 3 5

EL640A 14 20

EL660A 30 50

On Resistance* EL606A

R d(ON) C

I F = 5mA, I L = Max.

t = 1s

0.2 0.5

ΩEL625A 1.5 3

EL640A 7 15

EL660A 15 30

Output Capacitance EL606A

C out V L = 0V, f = 1MHz

- 85 -

pF EL625A - 60 -

EL640A - 45 -

EL660A - 30 -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LED turn on Current I F(on)I L = Max. - 1.5 3 mA LED turn off current I F(off)I L = Max. 0.4 1.5 - mA Turn On Time EL606A

T on

I F= 10 mA,

I L= Max.

R L= 200Ω ,

- 1.3 3

ms EL625A - 1 3

EL640A - 0.35 3

EL660A - 1 3

Turn Off Time EL606A

T off

- 0.1 0.5

ms EL625A 0.1 0.5

EL640A 0.1 0.5

EL660A 0.1 0.5 Isolation Resistance R I-O V I-O = 500V DC 5×1010- - ΩIsolation Capacitance C I-O V = 0V, f = 1MHz - 1.5 - pF

Turn on/Turn off Time

Note:

* On resistance test

Connection A

Connection B

Connection C

Typical Electro-Optical Characteristics Curves

Order Information

Part Number

EL6XXA(Y)(Z)-V

Note:

XX = Part No. (06, 25, 40 or 60)

Y = Lead form option (S, S1, M or none)

Z = Tape and reel option (TA, TB, TU, TD or none). V = VDE safety approved option

Package Dimension Standard DIP Type

Option M Type

Option S Type

Option S1 Type

Recommended pad layout for surface mount leadform

Device Marking

Notes

EL denotes Everlight 640A denotes Part Number Y denotes 1 digit Year code WW denotes 2 digit Week code V denotes VDE option

640A

EL YWWV

Tape Dimensions

Precautions for Use

1. Soldering Condition

1.1 (A) Maximum Body Case Temperature Profile for evaluation of Reflow Profile

Note: Reference: IPC/JEDEC J-STD-020D

Preheat

Temperature min (T smin) 150 °C

Temperature max (T smax) 200°C

Time (T smin to T smax) (t s) 60-120 seconds

Average ramp-up rate (T smax to T p) 3 °C/second max

Other

Liquidus Temperature (T L) 217 °C

Time above Liquidus Temperature (t L)60-100 sec

Peak Temperature (T P) 260°C

Time within 5 °C of Actual Peak Temperature: T P - 5°C 30 s

Ramp- Down Rate from Peak Temperature 6°C /second max.

Time 25°C to peak temperature 8 minutes max.

Reflow times 3 times

.

Application Restrictions

High reliability applications such as military/aerospace, automotive safety/security systems,

and medical equipment may require different product.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Everlight before using this product in your application. This specification guarantees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as an individual component. Do not use this product beyond the specification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几种常用的光耦反馈电路应用

几种常用的光耦反馈电路应用

————————————————————————————————作者:————————————————————————————————日期: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作反馈用的光耦正是利用“原边电流变化将导致副边电流变化”来实现反馈,因此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场合,由于放大系数的温漂比较大,应尽量不通过光耦实现反馈。此外,使用这类光耦必须注意设计外围参数,使其工作在比较宽的线性带内,否则电路对运行参数的敏感度太强,不利于电路的稳定工作。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常见的光耦反馈第1种接法,如图1所示。图中,Vo为输出电压,Vd为芯片的供电电压。com信号接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脚,或者把PWM 芯片(如UC3525)的内部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器形式,com信号则接到其对应的同相端引脚。注意左边的地为输出电压地,右边的地为芯片供电电压地,两者之间用光耦隔离。 图1所示接法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的1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上升,3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电压下降,光耦TLP 521的原边电流If增大,光耦的另一端输出电流Ic增大,电阻R4上的电压降增大,com 引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常见的第2种接法,如图2所示。与第1种接法不同的是,该接法中光耦的第4脚直接接到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而芯片内部的电压误差放大器必须接成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电位的形式,利用运放的一种特性——当运放输出电流过大(超过运放电流输出能力)时,运放的输出电压值将下降,输出电流越大,输出电压下降越多。因此,采用这种接法的电路,一定要把PWM 芯片的误差放大器的两个输入引脚接到固定电位上,且必须是同向

光耦的工作原理

光耦的工作原理 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的优点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光耦的种类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常用的4N2 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光耦的作用

线性光耦hcnr201资料

1-418 H High-Linearity Analog Optocouplers Technical Data HCNR200HCNR201 CAUTION: It is advised that normal static precautions be taken in handling and assembly of this component to prevent damage and /or degradation which may be induced by ESD. I F I PD1 I PD2 NC NC PD2 CATHODE PD2 ANODE LED CATHODE LED ANODE PD1 CATHODE PD1 ANODE Features ? Low Nonlinearity: 0.01%? K 3 (I PD2/I PD1) Transfer Gain HCNR200: ±15%HCNR201: ±5% ? Low Gain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65ppm/°C ? Wide Bandwidth – DC to >1 MHz ? Worldwide Safety Approval -UL 1577 Recognized (5 kV rms/1 min Rating)-CSA Approved -BSI Certified -VDE 0884 Approved V IORM = 1414 V peak (Option #050) ? Surface Mount Option Available (Option #300) ? 8-Pin DIP Package - 0.400"Spacing ? Allows Flexible Circuit Design ? Special Selection for HCNR201: Tighter K 1, K 3and Lower Nonlinearity Available Applications ? Low Cost Analog Isolation ? Telecom: Modem, PBX ?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Transducer Isolator Isolator for Thermocouples 4mA to 20 mA Loop Isolation ? SMPS Feedback Loop, SMPS Feedforward ? Monitor Motor Supply Voltage ? Medical Description The HCNR200/201 high-linearity analog optocoupler consists of a high-performance AlGaAs LED that illuminates two closely matched photodiodes. The input photodiode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therefore stabilize,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ED. As a result, the nonlinearity and drif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D can be virtually eliminated. The output photodiode produces a photocur-rent that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ED. The close matching of the photodiodes and advanced design of the package ensure the high linearity and stable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ocoupler. The HCNR200/201 can be used to isolate analog signals in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good stability, linearity,bandwidth and low cost. The HCNR200/201 is very flexible and, by appropriat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circuit, is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many different modes, including: unipolar/ bipolar, ac/dc and inverting/non-inverting. The HCNR200/201 is an excellent solution for many analog isolation problems. Schematic 5965-3577E

亿光光耦EL3023

6PIN DIP RANDOM-PHASE TRIAC DRIVER PHOTOCOUPLER EL301X, EL302X, EL305X Series Features: ? Peak breakdown voltage -250V: EL301X -400V: EL302X -600V: EL305X ? High isolation voltag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iso=5000 V rms )? Compact dual-in-line package ? Pb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UL and cUL approved(No. E214129)? VDE approved (No.132249)? SEMKO approved ? NEMKO approved ? DEMKO approved ?FIMKO approved Description The EL301X, EL302X and EL305X series of devices each consist of a GaAs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optically coupled to a monolithic silicon random phase photo Triac. They are designed for interfacing between electronic controls and power triacs to control resistive and inductive loads for 115 to 240 VAC operations. Applications ●Solenoid/valve controls ●Lamp ballasts ●Static AC power switch ●Interfacing microprocessors to 115 to 240Vac peripherals ●Incandescent lamp dimmers ●Temperature controls ● Motor controls Schematic 12654 3 Pin Configuration 1. Anode 2. Cathode 3. No Connection 4. Terminal 5. Substrate (do not connect)6. Terminal 亿光一级代理商超毅电子

光耦的一些常用参数和使用技巧

光耦常用参数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 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 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 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 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 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

线性光耦隔离电路

线性光耦隔离电路 线性光耦隔离电路的设计 所设计的线性光耦隔离电路是由两个光电耦合器、两个偏置输入电路和一个差分放大电路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因为光电耦合器有其特有的工作线性区,偏置输入是用来调节光电耦合器(1)的输入电流,使其工作在线性区。而光电耦合器(2)和偏置输入(2)通过差分放大电路来耦合光电耦合器(1)的漂移和非线性。差分放大电路还用来得到放大的模拟信号。 光耦隔离放大电路采用TLP521-2光电耦合器、LF356普通一路放大器和LF347普通四路放大器。TLP521-2光电耦合器是集成了图1中光电耦合器(1)和(2),LF356主要用于信号输入前的信号处理,一方面保证光电耦合器工作在线性区,另一方面,对输入信号作简单的放大。LF347则组成差分放大电路。所以光耦隔离放大电路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线性光耦隔离电路的接线原理如图3所示。 图中,LF356为放大器(1),中间两个光电耦合器由TLP521-2构成,后面四个放大器由LF347构成。

线性光耦隔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特性 TLP521-2光电耦合器是由两个单独的光电耦合器组成。一般来讲,光电耦合器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器件构成。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L与电流成正比,当电流增大到引起结温升高时,发光二极管呈饱和状态,不再在线性工作区。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可用IL∝Eu表述。其中,E为光照度,u=1±0.05,因此,光电流基本上随照度而线性增大。但一般硅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是几十微安,对于光敏三极管,由于其放大系数与集电极电流大小有关,小电流时,放大系数小,所以光敏三极管在低照度时灵敏度低,而在照度高时,光电流又呈饱和趋势。达不到线性效果。 因为不同的光电耦合器有不同的工作线性区,所以,在试验过程中,应该首先找到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区。光电耦合器TLP521-2的电流线性区大约为1~10mA。 光电耦合器的偏置输入电路可以决定输入它的电流的范围,偏置电路设计的好,可以使得输入电流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时,光电耦合器依然工作在线性区。 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本电路中差分放大电路采用多运放、可增益、可调零电路。图3中,两个光电耦合器的输出分别通过放大器(2)和(3)输入到放大器(4)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再差分放大到输出。放大器(5)主要是用来调零。其中,光电耦合器(2)的偏置输入电路通过放大电路来补偿光电耦合器(1)的漂移以及非线性部分。一旦补偿奏效,电路的输出就只与光电耦合器(1)的输入有关。 线性光隔离电路在程控电压源中的应用 本电路所用输入电压是由PC机给定,该电压由程序控制,并且可调节。通过D/A转换,变成模拟信号后,送到光耦合隔离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由隔离放大电路隔离放大后从放大器(5)输出。同时在输出端找一个反馈点,同样通过隔离放大电路和A/D转换返回PC机,通过反馈调整程序,使输出更精确。 本实验所要求的PC机给定电压为0-5V,输出要求达到0-12V。 光耦合隔离电路在程控电压源中应用的框图如图4所示。 由于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不受输入影响的精确模拟信号,电路首先要凋零,即在零输入状态下保证输出为零。调试步骤如下: 1.调节放大器(1)的反相端,使输入电压为零(即接地)。 2.为保证光电耦合器(1)工作在线性区,调节放大器(1)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使输出电压达到一个线性度较好的工作区。 3.调节光电耦合器(2),使得两个耦合器的输入电流完全相同(因为其电流工作特l生),从而使得输出电流也近似相同(因为电子 元器件本身的误差,不可能完全相同)。 4.调节放大器(2)和(3)的正相输入电压,使两者相等。这样,在放大器(4)的输出端可以得到一个接近零的输出(也不能完全为零)。 R12为放大倍数调节电阻。 5.调节R17使得放大器(5)输出端电压为零,即PR17为调零电阻。 6.根据所给输入电压Vin调节放大倍数,得到所需电压Vout。 通过试验及调试,得到一组线性度很好的数据。 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电路中所有+Vcc均为+12V,-Vcc均为-12V,GND为地,但光电耦合器左右两边用两套电源,以避免信号干扰。 2.对单个放大器而言,在调试时,尽量让输出电压在12V以下。 3.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电流应在2~10mA为宜(这是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区,电流太大或太小都会偏离线性区),本实验采用 6.17mA(0V输入时)。且当输入电压Vin从0~5V改变时,光电耦合器(1)的输入电流应尽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这样可以尽可能 保证输入电流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区内变化。 4.电压放大过程实际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放大器(1),第二部分为后四个放大器组成的集成运放块。 结束语 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光耦隔离放大电路可用于多种模拟信号的隔离,尤其是隔离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干扰。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体积小、寿命长、价格便宜、输入与输出之间绝缘、单向传输信号,且工作频率可以高达上百千赫,可以用于频率要求较宽的电路设计。 它除了具有通常光电耦合器所特有的性能外,还具有输出线性度好、光漂移影响小等特点,因此可以用来消除测控系统的外部干扰,抑

亿光光耦ELM600

5 PIN SOP HIGH SPEED 10MBit/s LOGIC GATE PHOTOCOUPLER ELM6XX series Features ?Compliance Halogen Free . (Br <900 ppm ,Cl <900 ppm , Br+Cl < 1500 ppm)? High speed 10Mbit/s ? Guaranteed performance from -40 to 85 ? Logic gate output ? High isolation voltag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iso=3750 V rms )?Compliance with EU REACH ? Pb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UL and cUL approved(No. E214129)? VDE approved (No. 40028116)? SEMKO approved ? NEMKO approved ? DEMKO approved ? FIMKO approved Description The ELM600, ELM601 and ELM611 are consists of a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optically coupled to a high speed integrated photo detector logic gate with a strobable output. The devices are packaged in a 5-p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which conforms to the standard footprint. Applications Truth Table ? Ground loop elimination ? LSTTL to TTL, LSTTL or 5 volt CMOS ?Line receiver, data transmission ? Data multiplexing ?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Pulse transformer replacement ?Computer peripheral interface Input Output H L L H Schematic Pin Configuration 1, Anode 3, Cathode 4, Gnd 5, Vout 6, V CC

光耦参数解释及其设计注意事项

光耦参数解释 1、正向工作电压V (forward voltage ) : V f是指在给定的工作电流下,LED本身的压降。常见的小功率LED通常以l f=10mA来测试正向工作电压,当然不同的LED,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也会不一样。 2、正向电流I 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3、反向工作电压 V r (reverse voltage :是指原边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 压,超过此反向电压,可能会损坏LED。而一般光耦中,这个参数只有5V左右,在存在反压或振荡的条件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超过反向电压。如,在使用交流脉冲驱动LED 时,需要增加保护电路。 4、反向电流l 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 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5、反向击穿电压V br ::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 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6、结电容C j :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7、电流传输比CTR(current transfer ratio ):指在直流工作条件下,光耦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光耦的CTR类似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光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取决于光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值及电耦的电源电压值,这几个参数共同决定了光耦工 作在放大状态还是开关状态,其计算方法与三极管工作状态计算方法类似。若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电流传输比设计搭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电路不能工作在预想的工作状态。

8、集电极电流l c (collector current):如上图,光敏三极管集电极所流过的电流,通常表示其最大值。 9、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IC/IF < CTRminH^( 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10、反向击穿电压V ( BR)ce。: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 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11、反向截止电流I ce。: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12、C-E饱和电压V ce(C-E saturation voltage ):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 13、入出间隔离电容C io :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14、入出间隔离电阻: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15、入出间隔离电压Vg :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16、传输延迟时间T PHL、T PLH :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 FP 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 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 p HL。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 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 PLH。 17、上升时间Tr (Rise Time)&下降时间T f (Fall Time),其定义与典型测试方法如下图所示,它们反映了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光耦,其开关速度情况。 T£ST CJHCUIT WAVE FORWS AJiusl I F tit pfodux I C- Z A

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2007-04-03 11:51) 分类:工作日志 1. 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 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 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 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K2,即

光耦参数及资料

光电耦合器(光耦)参数及资料市场常见光耦内部图: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

100K bit/S: 6N138、6N139、PS8703 1M bit/S: 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 10M bit/S: 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 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VCE有关,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可控硅型光耦 还有一种光耦是可控硅型光耦。 例如:moc3063、IL420; 它们的主要指标是负载能力; 例如:moc3063的负载能力是100mA;IL420是300mA; 光耦的部分型号 型号规格性能说明 4N25 晶体管输出 4N25MC 晶体管输出 4N26 晶体管输出 4N27 晶体管输出 4N28 晶体管输出 4N29 达林顿输出 4N30 达林顿输出 4N31 达林顿输出 4N32 达林顿输出 4N33 达林顿输出 4N33MC 达林顿输出 4N35 达林顿输出 4N36 晶体管输出 4N37 晶体管输出 4N38 晶体管输出 4N39 可控硅输出 6N135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6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7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8 达林顿输出 6N139 达林顿输出 MOC3020 可控硅驱动输出

线性光耦HCNR200中文数据手册

3.3.3 HCNR200/201性能描述 HCNR200/201是一种高线性度模拟光电耦合器,如图3-7所示,它由一个AlGaAs 制作成的高性能发光二极管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光电二极管组成。发光二极管具有稳定的光输出,可用来监控。两个光电二极管可以同时接收发光二极管输出的信号。HCNR200/201采用先进的封装形式,保证了光耦的高线性度和稳定的增益特性。 图 3-7 HCNR200封装图 HCNR200/201可以用于隔离模拟信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线性度、频带宽和低成本等特性。HCNR200/201具有非常灵活的特性,可设计相应的应用电路,能够在许多不同的模式下进行操作,包括:单极/双极、ac / dc和反向/正向。HCNR200/201很好的解决了许多模拟隔离问题。 HCNR200/201产品特点有非线性度高,数值为0.01%;HCNR200传递增益(IPD2 / IPD1?K3)为±15%,HCNR201的传递增益为±5%;增益温度系数为-65ppm /℃;带宽> 1兆赫;封装形式分为8引脚DIP和贴片两种;HCNR200/201允许灵活的电路设计。

图 3-8 HCNR200内部管脚图 HCNR200/201主要应用在低成本的模拟信号隔离、工业过程控制、电子反馈回路、监测电机电源电压、医疗等领域。其内部结构图如图3-8所示。 图3-8说明了HCNR200/201是一种高线性度的光耦。它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两个同种工艺的光电二极管组成。其中一个光电二极管(PD1)在隔离电路的输入部分,另一个光电二极管(PD2)构成隔离电路的输出部分。由于光耦的封装,使每一个光电二极管可从LED上接收大致相同数量的光线。 放大器与PD1组成的外部反馈电路可用来监控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并且可以补充流过LED的电流起到对LED的调节作用。使得LED输出的光信号更加稳定,当PD2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再通过另一个运算放大器把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图 3-9 HCNR200功能分析图 如图3-9所示,运用HCNR200/201光耦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隔离放大电路。该电路由HCNR200/201高精度线性光耦和两个电阻组成,这个电路虽然简单,但是正常功能是非常有用的。如图3-10所示,是由该电路和几个电容元器件组成的实际隔离放大电路。 图 3-10 HCNR200功能分析图 从图3-9的输入部分电路我们不能明显的观察到隔离的效果。简而言之,集成运放A1可以调节流过LED的电流,PD1( I)可以维持集成运放输入端保持在0 V。例如, PD 1 提高输入电压,使得集成运放A1的同向输入端由负值接近0V,使得 I增大,由于 PD 1

详解光耦EL817的重要参数

详解光耦EL817的重要参数 详解光耦EL817的重要参数——CTR值 CTR:发光管的电流和光敏三极管的电流比的最小值。隔离电压:发光管和光敏三极管的隔离电压的最小值。 光耦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VF、正向电流IF、电流传输比CTR、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绝缘电阻、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BR)CEO、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此外,在传输数字信号时还需考虑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延迟时间和存储时间等参数。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值的最小值光耦什么时候导通?什么时候截至?普通光耦合器的CTR-IF特性曲线呈非线性,在IF较小时的非线性失真尤为严重,因此它不适合传输模拟信号。线性光耦合器的CTR-IF特性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特别是在传输小信号时,其交流电流传输比(ΔCTR=ΔIC/ΔIF)很接近于直流电流传输比CTR值。因此,它适合传输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能使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线性关系。这是其重要特性。 电流传输比是光耦合器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直流电流传输比来表示。当输出电压保持恒定时,它等于直流输出电流IC与直流输入电流IF的百分比。采用一只光敏三极管的光耦合器,CTR的范围大多为20%,300%(如4N35),而pc817则为80%,160%,台湾亿光(如EL817)可达50%,600%。这表明欲获得同样的输出电流,后者只需较小的输入电流。因此,CTR参数与晶体管的hFE有某种相似之处。 使用光电耦合器主要是为了提供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间的隔离,在设计电路时,必须遵循下列所选用的光电耦合器件必须符合国内和国际的有关隔离击穿电压的标准;由台湾亿光生成生产的EL817系列(如EL817B-F、EL817C-F)光耦合器,目前在国内应用地十分普遍。鉴于此类光耦合器呈现开关特性,其线性度差,适宜传

各种光电耦合器参数

常用参数 正向压降VF:二极管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 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 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 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最大额定值 参数名称 符号 最大额定值 单位 V 反向电压 5 V R I 正向电流 50 mA

光耦选型最全指南及各种参数说明

光耦选型手册 光耦简介: 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光耦的分类: (1)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2)常用的分类还有: 按速度分,可分为低速光电耦合器(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输出型)和高速光电耦合器(光敏二极管带信号处理电路或者光敏集成电路输出型)。 按通道分,可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光电耦合器。 按隔离特性分,可分为普通隔离光电耦合器(一般光学胶灌封低于5000V,空封低于2000V)和高压隔离光电耦合器(可分为10kV,20kV,30kV等)。 按输出形式分,可分为: a、光敏器件输出型,其中包括光敏二极管输出型,光敏三极管输出型,光电池输出型,光可控硅输出型等。 b、NPN三极管输出型,其中包括交流输入型,直流输入型,互补输出型等。 c、达林顿三极管输出型,其中包括交流输入型,直流输入型。 d、逻辑门电路输出型,其中包括门电路输出型,施密特触发输出型,三态门电路输出型等。 e、低导通输出型(输出低电平毫伏数量级)。 f、光开关输出型(导通电阻小于10Ω)。 g、功率输出型(IGBT/MOSFET等输出)。 光耦的结构特点: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亿光光耦6N139

8 PIN DIP LOW INPUT CURRENT HIGH GAIN SPLIT DARLINGTON PHOTOCOUPLER 6N138 6N139 Features ? High current transfer ratio–2000% typical ? High isolation voltag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iso=5000 Vrms ) ? Guaranteed performance from 0°C to 70°C ? Pb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 UL approved (No. 214129) ? VDE approved (No. 132249) ? SEMKO approved ? NEMKO approved ? DEMKO approved ? FIMKO approved ?CSA approved (No. 2037145) Description The 6N138 and 6N139 devices each consists of a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optically coupled to a high gain split Darlington photo detector. They provide extremely high current transfer ratio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with access to a base terminal to adjust the gain bandwidth.These devices are packaged in an 8-pin DIP package and available in wide-lead spacing and SMD options. Applications ? Digital logic ground isolation ? RS-232C line receiver ? Low input current line receiver ? Microprocessor bus isolation ? Current loop recei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