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移栽机械输送系统结构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玉米钵苗移栽打穴机构设计

玉米钵苗移栽打穴机构设计

摘要育苗移栽能够提早作物的生育进程、提高单产,能有效抵御大风、雨害、低温等自然灾害,并且节省种子。

由于黑龙江的地理条件等因素,通常都采用铺膜种植的方式来提高地温,保墒,还能够抑制很多杂草。

要实现膜上打穴移栽,保质保量的在紧迫的春种季节完成移栽,是农民丰产丰收的前提。

在我国,打穴移栽作为一种常规的农业生产技术己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人工打穴移栽方法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移栽速度慢、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实现打穴移栽机械化已成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需要栽植的作物及作业条件的不同,相应的移栽方式及栽植机械也有多种类型。

按照移栽作物种类来分,有玉米移栽、甜菜移栽、棉花移栽、蔬菜移栽、烟叶移栽、花卉及树苗移栽等;按照栽植的土地情况来分,有平地移栽、垄上移栽、膜上移栽、打穴移栽和免耕覆盖地移栽等;按照移栽秧苗的状态来分,有钵苗(营养土钵、纸钵、穴盘基质钵等)移栽和裸苗(无土苗)移栽。

在移栽的同时,还要进行注水、施肥、施药及铺膜等联合作业。

栽植机械的核心部件是栽植器。

按照栽植器的不同,栽植机械主要有钳夹式、链夹式、挠性圆盘式、导苗管式、吊杯式和输送带式等型式。

按照打穴栽植与零速植苗运动要求,提出了一种摆线形栽植轨迹,并引入了设计参数。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平行四边形机构、六连杆机构,并最终设计了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作为所设计的栽植机构,它调整简单方便,能够较大的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漏苗率。

通过对现有移栽机的各种优点进行学习借鉴,并以三维设计软件solidwbrks为平台,绘制了移栽机构的三维模型及图纸。

为今后的移栽机发展提供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打穴;行星轮转臂;移栽机;钵苗Based on SolidWorks membranedrum planting designABSTRACTSeedling transplanting to early birth process, improve the yield of crop, can effectively resist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wind, rain, low temperatures and save seeds. Due to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 of heilongjiang, usually adopts the membrane planting way to increase the ground temperature, keep moisture, also can inhibit many weeds. To achieve constructio n membrane transplanting, complete transplanting in pressing spring season with good quality, is the precondition of farmers rich harvest.Constructio n in our country, the transplant as a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widely use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constructio n transplanting method existing in the labor intensity, low labor productivity, transplanting problem of slow speed and poor economic benefits always haven't been solved effectively, 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 n of transplanting mechaniz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problems in production.Due to the different need planting crops and their work conditions, the corresponding way of transplanting and planting machinery also has a variety of types.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transplanting crop varieties have corn, sugar beets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cotton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vegetables, tobacco transplanting, flower and seedling transplanting, etc;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ted land situation have flat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ridges, membrane transplanting, constructio n transplanting and no-till cover transplanting and so on;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have pot seedling (nutritional soil bowls, paper pot, pot hole tray matrix, etc.) transplanting and naked seedling soilless seedling transplanting. While transplanting, and water, fertilizer, pesticide and membrane joint operations.The core component of plant machinery is planting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 planting of different, plant machinery mainly pliers clip type, chain type, flexible disc type, seedling guide tube, hanging cup type and type of conveyor, etc.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 n planting and seeding zero speed movement, put forward a kind of pendulum linear trajectory, planting and introduce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n this basis, the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six bar linkage is studied, and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planetary rotary arm type planting machine as the planting design institution, it can be changed easily, can great enhanc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reduces the leakage rate. Through the various advantages of existing transplant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with 3 d design software solidwbrks for platform, mapped the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of 3 d model and drawings. For thefuture of the transplanter developmen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Key words: construction; Planetary rotary arm; Transplanting machine; Pot seed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1 - 1前言.................................................................................................................................... -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1国内移栽机研究现状................................................................................... - 1 -1.2.2国外移栽机研究现状................................................................................... - 2 -1.2.3移栽机栽植机构的研究现状....................................................................... - 3 -1.3研究内容 ................................................................................................................. - 6 - 2栽植机构选型.................................................................................................................... - 7 -2.1栽植机构轨迹要求.................................................................................................. - 7 -2.2关于零速投苗问题.................................................................................................. - 7 -2.3栽植机构选型.......................................................................................................... - 8 -2.3.1平行四边形栽植机构................................................................................... - 8 -2.3.2六杆式栽植机构........................................................................................... - 8 - 3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构设计............................................................................................ - 9 -3.1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构结构组成.......................................................................... - 9 -3.2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构的运动分析.................................................................... - 10 -3.3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构设计参数关系................................................................ - 11 -3.3.1移栽机前进速度、株距和栽植频率的关系............................................. - 11 -3.3.2 栽植器数量、栽植器转速与栽植器频率的关系 .................................... - 11 -3.3.3 行星架长度、株距和栽植器数量的关系 ................................................ - 11 -3.3.4 结构参数的确定........................................................................................ - 11 - 4鸭嘴式栽植器及其开合机构的设计.............................................................................. - 12 -4.1鸭嘴式栽植器的选型............................................................................................ - 12 -4.2鸭嘴式栽植器的结构设计.................................................................................... - 12 -4.3鸭嘴式栽植器开和机构的设计............................................................................ - 12 -4.4 凸轮推程设计....................................................................................................... - 13 - 结论 .................................................................................................................................... - 15 - 参考文献............................................................................................................................. - 16 - 致谢 .................................................................................................................................... - 18 -Ⅳ1前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作物栽培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播方式,用播种机具或人将作物种子直接播于大田中的传统栽植方式:另一种是移栽方式,用机械的方式或人工将在温室中培育的钵苗栽植于田问。

穴盘苗移栽机取送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穴盘苗移栽机取送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穴盘苗移栽机取送苗装置设计与试验作者:夏本立马世林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年第03期摘要:育苗移栽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提高穴盘苗移栽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对穴盘苗移栽机的取送苗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

对取苗机构和送苗机构进行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确定其最优结构和参数。

土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机取苗速度为4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7.21%,穴盘苗平均基质损失率为7.97%,栽植成功率为95.40%,作业可靠性达到92.74%。

移栽机移栽作业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可为小型移栽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自动移栽机;穴盘苗;取/送苗机构;试验中图分类号:S223.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3-0029-03育苗移栽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目前国内主要以人工移栽和半自动移栽为主,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技术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现有全自动移栽机的取苗机构和送苗机构普遍存在作业不可靠而导致缺苗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生产实际,对穴盘苗全自动移栽关键部件——取、送苗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以期为全自动移栽机的研制提供依据。

1 移栽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主要由动力行走部分和移栽工作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动力行走部分包括汽油机、行走轮、导向轮、动力传动部件,完成移栽机的动力输送和行走。

移栽工作部分包括栽植器、取苗机构、送苗机构,实现穴盘苗的取苗、运苗、输送、打孔和移栽作业。

移栽机作业时,汽油機为行走部分和移栽工作部分提供动力。

汽油机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将转速调节至合适范围,通过链传动传递给取苗机构以进行取苗机构间歇式转动取苗,另一部分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双螺旋轴及槽轮机构带动送苗机构作横向间歇运动,链传动与间歇机构配合来实现穴盘纵向的间歇运动,取苗机构将穴盘苗取出送到鸭嘴式栽植器中,栽植器接过钵苗沿着导轨上、下间歇运动,当下端口临近地面时打开,释放钵苗,随后覆土镇压轮进行覆土和压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栽植器沿着滑轨向上运动再次接苗,完成移栽作业。

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48卷第1期农业工程与装备2021年2月V ol.48 No.1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Feb. 2020 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方 芹,肖名涛,孙松林,刘 奇,陈 斌(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人工送苗速度慢,不适应高速移栽。

研发自动送苗装置是突破移栽速度技术瓶颈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的结构和类型并总结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自动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机构特征。

针对现有自动送苗装置移栽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对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钵苗移栽自动送苗装置的选型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钵苗;移栽机;自动;送苗装置中图分类号:S223.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8736(2021)01–0001–06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automatic seedling feeding deviceof pot seedling transplanterFANG Qin, XIAO Mingtao, SUN Songlin, LIU Qi, CHEN Bin(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Abstract】 Artificial seedling delivery speed is slow and does not adapt to high-speed transplanting. The automatic seed delivery device is the bottleneck technology of transplant speed improvement.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type of the automatic seedling device of the transplanting machin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automatic seedling delivery device of the seedling transfer machine,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ound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kinds of the automatic seedling delivery devic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low intelligence of the existing automatic seedling delivery devi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ponse measur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utomatic seedling transfer device of the seedling transfer machine.【Keywords】 pot seeding; transplanter; automatic; seedling delivery device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范围扩大,工业、商业、住房占地面积日益增加,人均可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而市场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需求总量却日渐增加,农作物产量可持续增长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难题[1]。

棉花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

棉花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

任务书课题名称棉花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Ⅰ、题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制一种棉花移栽机械,使其能够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从而使棉花种植得到普及。

在设计过程中,一切从农民的角度的出发,力求设计简单实用,尽量降低制造成本,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并且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移栽机优势的前提下,设计出一款合理的样机。

Ⅱ、设计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设计一款能够和泰山12或泰山25拖拉机相配合的移栽机,该机具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为提高此种移栽机的通用性,要求设计时多采用标准件,并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移栽机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微调。

棉花钵苗的基本形状为一ф40mm的圆柱体,高约为80mm,行距为60—100mm,株距为35mm左右Ⅲ、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自二○**年二月十四日起,至二○**年六月十五日止Ⅳ、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第一周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初步完成总共大约5000字符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第二周进行相关机具的参观和调研,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第三周至第五周提出相关的技术方案并进行论证和关键部件的模拟试验来验证方案,并确定方案第六周至第十四周进行结构设计并且完成3张0#图纸的绘制;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撰写约15000字符的毕业论文;第十七周毕业答辩Ⅴ、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李其昀,汪遵元双输送代式栽植器的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7 13(3) 124-127页【2】《我国棉花营养钵移栽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夏俊芳·王树才·许绮川,中国农机化,2002年第1期,36~37【3】封俊,顾世康,曾爱军,宋卫唐,刘亚佳,胡鸿烈导苗管式移栽机的试验研究(1) 《农业工程学报》1998 14(1) 103-107页【4】封俊,顾世康,曾爱军,宋卫唐,刘亚佳,胡鸿烈导苗管式移栽机的试验研(2)《农业工程学报》1998 14(2)73-77页【5】封俊,顾世康,曾爱军,宋卫唐,刘亚佳,胡鸿烈导苗管式移栽机的试验研究(3)《农业工程学报》1998 14 (3)【6】封俊,顾世康,曾爱军,宋卫唐等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的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0 16(3)【7】孙学振,施培,张红,周治国棉花育苗移栽页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1999 (2)【8】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悬挂4行玉米移栽机《农机情报资料》1974 (1)【9】宋卫唐,2ZDF型半自动导苗管式移栽机《农业机械》1999 11 29 【10】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1】王兰美、刘衍聪主编现代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1999【1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编农业机械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13】R.L.Norton,Design of Mechinary, McGraw-Hill,New York,1992【14】B.Paul,in: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Planar Machinery,Prentice-Hall,New, Jersey, 1981目录摘要 (1)1前言 (2)2移栽机械的国内外现状 (3)3 设计方案的选择 (4)3.1 钳夹式移栽机 (4)3.2 链夹式栽植机 (4)3.3 挠性圆盘移栽机 (4)3.4 吊篮式移栽机 (4)3.5 导苗管式移栽机 (5)3.6带式栽植机 (5)4 机具的机构特点 (6)4.1整机机构特点 (6)4.2主要技术参数 (6)4.3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7)4.3.1 地轮 (7)4.3.2 开沟器 (7)4.3.3 镇压轮 (7)4.3.4 覆土器 (7)4.4设计棉花移栽机械的原理 (8)4.4.1 零速原理 (8)4.4.2 栽植机械的结构设计 (8)5 地轮轴的校核 (10)6 设计时间的安排 (13)7 结论和总结 (14)8 谢词 (14)参考文献 (15)摘要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的关键部件,并通过作业效果调查,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立了主要的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关键词:移栽机营养钵棉花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for agronomy transplantation to grow seedlings ,we have found a good method to the on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cotton nutrition earthen bowl and grow seedlings and transplant in optimization design on the foundation of analyzing numerous transplanting machin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homework, we have analysed and researchd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plant shoots in machinery and found som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ult of plant shoots,and have established the parameter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machine.Key words : transplantation nutrition bowl cotton1、引言我国是棉花种植大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位面积产量,都位于先进植棉大国的前列。

蔬菜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

蔬菜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

蔬菜移栽机的研究与设计目录摘要 (1)1前言 (6)2移栽机械的国内外现状 (8)3 设计方案的选择 (8)3.1 钳夹式移栽机 (8)3.2 链夹式栽植机 (9)3.3 挠性圆盘移栽机 (10)3.4 吊篮式移栽机 (10)3.5 导苗管式移栽机 (12)3.6带式栽植机 (19)4 机具的机构特点 (20)4.1整机机构特点 (20)4.2主要技术参数 (21)4.3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21)4.3.1 地轮 (21)4.3.2 开沟器 (22)4.3.3 镇压轮 (22)4.3.4 覆土器 (22)4.4设计蔬菜移栽机械的原理 (23)4.4.1 零速原理 (23)4.4.2 栽植机械的结构设计 (23)5 地轮轴的校核 (26)6 设计时间的安排 (31)7 结论和总结 (32)8致谢词 (32)9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32)摘要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对气候补偿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

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

但目前移栽过程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栽植制约了生产规模,影响了生产效益,同时也限制了蔬菜生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对移栽机械的研究和开发基本属于仿造,没有对国外的移栽机进行重大的改进和技术上的突破,而且国外移栽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国内推广难度很大。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移栽机械已成为我国蔬菜种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在总结吸收了国内外各种移栽机的优缺点和实验室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一种钵苗移栽机构——杠杆顶出式机构,设计了蔬菜钵苗移栽机。

该机的特点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保证株距的均匀性;能实现开沟、施肥、移栽和覆土等工序。

该蔬菜移栽装置已公开发明专利(200810063013.8)和实用新型专利(200820121105.2);并已公开发明专利蔬菜移栽装置的压盘装置(200910099278.8)。

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设计及试验

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设计及试验

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设计及试验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设计及试验一、引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

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针对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进行设计和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1. 需求分析:穴盘苗移栽机是用于移栽苗木的机械设备,取苗机构是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苗木从穴盘中取出并移栽到适当位置。

因此,取苗机构的设计应该能够准确、稳定地取出苗木。

2. 基本原理:根据材料力学知识,苗木与穴盘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而使用适当的力量和设计合理的机构,则能够克服摩擦力,将苗木取出。

因此,设计取苗机构时应考虑合理的力量传递和力的调整。

3. 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压原理的取苗机构。

该机构由气缸、活塞等部件组成,活塞通过气缸产生的气压力量,施加在穴盘上,使得苗木脱离穴盘。

三、设计与实施1. 结构设计:取苗机构应具备适当的刚性和韧性,以确保机构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选用优质的金属材料,并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

2. 力量调整:为适应不同种类苗木和穴盘的特点,取苗机构应具备力量调整的功能。

我们在机构中设置了可调节力量大小的装置,使得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试验实施: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对取苗机构进行了试验。

实验过程中,选取不同种类的穴盘和苗木进行测试,并记录取苗机构的稳定性、取苗效果等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该取苗机构能够有效地取出苗木,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与展望1. 结论:本文基于气压原理设计了一种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机构具备良好的取苗效果和稳定性,满足移栽苗木的需求。

2.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机构的设计,并结合自动化技术,实现苗木的自动化取出和移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大背景下,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的设计和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相信该机构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本文基于气压原理设计了一种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自动栽苗机毕业设计

自动栽苗机毕业设计

自动栽苗机毕业设计自动栽苗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检验。

在我即将毕业的农业工程专业中,我选择了自动栽苗机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主题。

通过这个设计,我希望能够将机械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负担。

首先,我对自动栽苗机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栽苗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栽苗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效率低下。

而自动栽苗机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栽种,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栽苗效率。

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了自动栽苗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同时,我还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栽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接下来,我开始着手设计自动栽苗机的具体方案。

首先,我确定了自动栽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我将自动栽苗机设计成了一个移动式机器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导航和栽苗操作。

同时,我还考虑到了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一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以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地栽种苗木,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作物,如何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我最终成功地设计出了一台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自动栽苗机。

除了机械设计外,我还对自动栽苗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

通过编写程序,我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栽苗操作和数据记录等功能。

同时,我还将机器人与云平台相连接,实现了远程监控和管理。

这使得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监控机器人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栽苗计划,提高农田的管理效率。

最后,我进行了实地测试和验证。

我选择了一片农田进行了试验,将自动栽苗机投入使用。

通过与传统栽苗方式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动栽苗机在栽苗效率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蔬菜穴盘苗钵体力学分析与移栽机器人设计研究

蔬菜穴盘苗钵体力学分析与移栽机器人设计研究

蔬菜穴盘苗钵体力学分析与移栽机器人设计研究我国穴盘苗移栽处于人工取苗半自动栽苗水平,研发结构简单、功能精良并适于当地育苗生产的取苗装置是实现穴盘苗全自动移栽的关键。

目前,国内尚无法设计出能够实际生产应用的自动移栽机,主要原因是机构设计中取苗爪与钵体互作规律不清,穴盘苗的生物力学特性数据短缺,机构设计与育苗工艺不相结合,严重制约着自动移栽机的发展。

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本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研究了穴盘苗脱盘力学规律和钵体抗压力学行为。

研究发现穴盘苗脱盘过程是钵土与幼苗根系相互牵动摆脱孔穴粘附的过程,对穴盘苗的夹取作用主要用于克服钵体与穴孔之间建立的粘附力,当使用128穴盘育苗移栽时,沿垂直穴孔方向取出穴盘苗的夹取力约为1.94N。

钵体的抗压力与变形呈非线性变化规律,抗压力随着压缩变形的增大先缓慢增大再显著增大。

在平板压缩过程中,钵体无明显的屈服破坏点,其压缩破坏特征是从钵体盘根稀疏的区域开始,逐渐扩大破碎度。

在弹塑性方面,随着压缩变形的增大,滞后损失Ep、抗压峰值力Fmax均增大,弹性度rε减小,并且穴盘苗钵体压缩加载变形越大,其塑变能力越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使用夹取针夹持钵体而不破坏其整体性。

利用Burgers模型能有效表征穴盘苗钵体的压缩蠕变特性,利用二单元Maxwell模型能有效描述穴盘苗钵体的力松弛特性,获得了对应的粘弹性参数,并分析了压缩加载蠕变和力松弛规律。

对于穴盘苗自动移栽而言,其流变学特性影响微弱,可以不加考虑。

通过试验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多种穴盘苗的力学特性,研究发现不同蔬菜穴盘苗处理间的脱盘力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穴盘苗钵体的抗压力与变形关系均遵从非线性曲线,都没有明显的线弹性。

(2)基于对穴盘苗脱盘力、夹取针插入钵体拉拔的摩阻特性以及钵体抗压力分析,建立了穴盘苗的脱盘力FL、钵体抗压力F、压缩加载的面积AY与夹取针的插入角度α、夹持变形角△α、夹持钵体的面积AJ、钵体夹持变形量x之间的数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 种 植 业 的 欢 迎 。但 在移 苗 过 程 中 ,传 统 的 移 苗 机 因 属 于 半 自动 方式 、直流伺服 电机作为驱动 电机 ,即可满足所要达到的目标 。
移栽 ,在整个移栽作业 中必须要借助人力 ,将穴盘苗投入到送苗
在 整 个 花 盆 输 送 系统 中 ,拖 板 是 保 证花 盆 在 皮 带 上 平稳 运 输
动方式。在具体的l T作 中 ,原动机通过驱动主动轮现行转动 ,在 进行同步运动 。当穴盘苗被皮带传送到检测传感器附近时。电机就
带与带轮之 间摩擦力的作用下 ,就会接着带动从轮一起进行转动 , 会 自动 停 止接 受其 检 测 ,而 此 时穴盘 苗恰 好 到 了制定 的位 置 ,待 其
从 而 实现 了动 力 的传 递 过 程 。
元 件 负 责 输 出旋 转 运 动 和 扭 矩 ,而 执 行 机 构 则 为输 送 带 。且 在 具 4 穴 盘 苗 输 送 系统
体 设 计 的过 程 中 ,执 行 元 件 与 传 动 机 的 连 接 可 有 多 重 方 式 ,如果
穴盘苗输送 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保证其能够将穴盘苗依
中 ,不 仅 影 响 了 幼 苗 的移 栽 质 量 ,还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延 长 了移 栽 的 的重要条件 ,法 兰盘将轴向连接皮带 主动轴 和电机 连接在一起 ,
时 间 ,不符 合 现 代农 业 发 展 的趋 势 。
从 而 保证 即 便 二 者在 设 计 和 安 装 时 出现轴 向不 同心 ,皮 带轴 也能
电机 运 转 速 度 较 低 ,可 通 过 联 轴 器 直 接 将 二 者 连 接 起来 ,这 种方 次输 送到制定 的位 置,之 后就立 即停止运转 。在设计 的过程 中,
式 结 构 简 单 、运 转 高 速 ,但 对 电 动机 的 负 载 能 力要 求 较 高 ;如 果 由于穴盘苗输送 系统对传动的精度 、传动效率要求 比较 高,所 以
送 装 置 的 驱 动方 式 。 电气 执 行 元 件 具 有 明 显 的 优 势 :可 使 用 商业
花 盆 输 送 系 统 的 整个 流 程 是 :将 花 盆依 次 放 置 在 皮带 上 ,之
电源 ;信号 与动力 的传送方 向可保持一致 ;且 有直流和交流两种 后启 动电机 ,皮带带着花盆开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检测传
提 高 了土地的复种指数 。育苗移栽机械 输送 系统结构 的优化设 计 ,就是为 了保证 高效 率移栽 的前提 下 ,不断提 高 自动化 程
度 。本 论 文基 于此 ,对 育 苗移 栽 机 械 输 送 系统 结 构 进 行 了详 细 的 研 究分 析 。
[关键词 ]育苗;移栽机 ;输送 系统 ;结构设计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 8年第29卷第08期(总第436期)
科 教 论 坛
育 苗 移栽 机械 输 送 系统 结构 设计 研 究
张 茫 茫
(巴音 郭楞职业技 术学院 ,新疆 库 尔勒 841000)
[摘 要 ]育苗移栽机适 应 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 的需求 ,有效缩短 了农作物在 田间的生长时间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
动 轮 、从 动 轮 ),一 根 传 动 带 。 其 工 作 原 理 是 :通 过 带 与带 轮 接 的 位置 安 装一 个检 测 传感 器 。其 工作 过程 为 :将 穴盘 按照 顺序 依次
触面之 问的摩擦力来实现传递运动和动力 ,属 于一种挠性摩擦传 摆 放 在 皮带 上 ,之后 启 动 电 ,
有操作简便 、体积小 ,动力大 、无污染 ,且瞬时间功率大等。
可 通 过 手 夹 持 装 置 送 苗 。 当 花盆 苗 落 人 花 盆 之 后 ,电机 又 重 新 开
育苗移栽机传动机构 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执行元 件与执行机构 始启动 ,继续输送下一个花盆 ,到起指定的位置 ,再次接受检测
之 间 的接 口 , 以实 现 运 动 和 力 变 化 和 传 递 。在 这 个 系统 中 ,执 行 传感器的检测和手夹持装置送苗。
[中图分类号 ]¥223.9
[文献标识码 ]A
随 着农 业 的不 断 发 展 ,育 苗技 术 因 出苗 率 高 、移 栽 后 病 虫 害 的 位 置 ,之 后 停 止 运 转 。在 设 计 花 盆输 送 系 统 过 程 中 ,由 于其 对
较 少 ,且 大 大 缩 短 了 幼 苗 的生 长 时 间 ,深 受 农 业 生 产 ,尤 其 是 蔬 传动 比和传 动效 率要求相对较低。因此 ,可采用普通的平带输送
电机运转速度较高 ,可通过减速器传动的方式带动输送带 的主轮。 可采用同步带输送 ,并 配合直流伺服 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2 育 苗 移 栽 机 输 送 带 的 设 计
整个穴 盘苗输送系统主要包括两个 电机控制的穴盘,以及两
育苗移栽机 械输送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即 :两个带轮 (主 个方向的运动 。在运转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在机械手夹持装置送苗
1 育 苗移 栽机 执行 元件 选 择 与 传 动 机 构 的设 计
平稳转 动 ;底板 是保证整个装置独立 、紧凑 的重要保证 ,且底板
育 苗移栽机械输送 系统主要 由两部分 构成 ,即 :输送系统 、 便 于安 装和调整 。另外 ,在整个 花盆输送系统的机械手夹持装置
自动送 苗 系 统 。在 输 送 系 统 中 ,主 要 是 采 用 电 气 执 行元 件作 为输 送 苗 的位 置 安装 一 个 检 测传 感 器 。
不 同 的方 式 ,更 在 具 体 操 作 中根 据 实 际 情 况 自行 选 择 。将 其 作 为 感 器 会 对 花 盆依 次 进 行 检 测 ,且在 检 测 的这 一 过 程 中 ,电机 会 停
育 苗移 栽 机 输 送 系统 驱 动 方 式 ,主 要 是 由于 其 在 操 作 过 程 中 ,具 止 转 动 ,此 时 花 盆 经 过 检 测 后 ,正 好 停 止 在 制 定 的 位 置 ,之 后 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