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质性资料的分析

(重要)质性资料的分析
(重要)质性资料的分析

第八章质性资料的分析

提纲

第一节资料的初步分析

一、现场中的资料分析

二、现场外的资料分析

第二节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一、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

二、资料分析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方式:扎根理论

【内容提要】

本章阐明了质性资料初步整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以及质性资料归类和深入分析的常用方法: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归纳了质性资料分析可采用的几种具体手段,探讨了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有着自己特有的意义和方式。具体而言,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地切实理解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体验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主张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试着进入研究对象自身的概念世界,了解人们如何建构和解释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要用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在人们自然的生活环境中,了解实际发生的事件,始终扎根于原始资料,并用研究对象自己的概念、语言和习俗,支持、探寻和体验他们所诠释的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架构,以此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事件中所建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而深入地认识某个个体或群体对特定事物的态度与行为结构。

第一节资料的初步分析

在对人文科学的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是不同的人对他们各自生活意义的理解,关心的是“参与者的看法”(Participant perspectives)。研究者通过理解把握生活世界的意义,达到研究者的主观视界和文本所提供的视界的融合。在这个意义上,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应当成为理解“他人”和接受“他人”的途径。

一、现场中的资料分析

(一)缩小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方向和类型

一般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切入口。研究者通过考察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和资料收集的程序,确定一般的研究问题。在最初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条件,从而使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更加集中,这一过程使资料收集范围更狭小,集中收集那些能反映已出现的特殊现象的资料。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使范围越来越集中,知道最后集中于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或研究中的有限成分。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从一个一般的开端变得更集中、更直接或范围更狭小。

(二)提炼主要观点,发展分析性问题

研究者在进入现场时,可能在头脑中存有某些一般性的问题,但是要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还必须在研究过程中逐渐酝酿形成。在现场里的资料分析,正是这种酝酿的过程,透过

资料分析的过程,我们对进入现场的一般性问题加以评估,从而发展出分析性问题来主导研究的进行。比如,一个研究者在研究一个幼儿班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孩子每天在学校里干什么?”起初,研究者在一个教学医院的幼儿特护病房开展了研究。他们在开始田野工作时没有带有任何特定的关注点,但是不久便围绕着如下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家长与医生之间的谈话性质是什么?”接着这个问题被分解为三个问题:“谁与家长谈论他们的孩子?他们谈论的内容是什么?家长听到什么?”

(三)记录实地笔记

一般而言,实地笔记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信息。一种是描述性信息。实地笔记通常不仅包括对周围环境、人的外貌特征及其话语和行为的描述,而且包括对时间、日期、地点及人们参加活动的描述,甚至还包括对研究者自己的服饰和行为的描述。对于这类信息,质的研究者通常需要将描述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并要尽量避免解释性的话语。另一种是反思性信息。在实地笔记中,研究者可以针对田野记录里的一些段落,记录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感受,这些信息也被称为“观察者的评述”。另外,在进入现场五次或六次之后,必须要求自己在观察结束之后不遗漏地阅读所得资料,将所浮现的想法写下一至两页的摘要,并尝试建立这些摘要之间的连接。定期撰写这些摘要的备忘录,使自己有机会反复省思研究场域中所出现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如何和较大范畴的实质性、理论性和方法论的议题建立关联。1

二、现场外的资料分析

(一)阅读原始资料

在阅读原始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必须将自己对该现象事先具备的知识背景放入括号存而不论,让资料原原本本地进入到自己的思考当中,不让自己原有的假设妨碍自己原原本本地接受资料。研究者须对所收集的资料采取开放、尊重的态度,尽量避免个人的解释或评论,让资料中存在的意义自然显现。其次,研究者还应重视在阅读中产生的反应和体验。在阅读原始资料的过程中,文本和作者不断地向研究者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特定的阅读情境,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每次阅读总会给研究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每个新的感受和体验都有可能成为理解的重要线索。每次阅读也是读者与作者和文本之间一次新的遭遇,都可能创生一个新的意义世界。这个新的意义世界既不是原始资料所呈现世界的翻版,又不是研究者原本的主观世界,而是两者在互动之中创造出的一个新的意义世界。阅读资料的过程是在资料中寻找意义的过程。寻找意义主要是发现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重要讯息,包括寻找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子表达的概念,资料中的各个段落以及主要的句子之间的联系,某些语言、词汇出现的情境和用途,整个资料中出现的各种事件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整个资料包含的故事线索,参与者非口语的、言外之意的沟通层次,例如音调、语气、停顿等。

(二)进行编码登录

编码登录是资料分析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在阅读原始材料、寻找原始材料中意义所在的基础上,可以开始编码登录。“思考单位”和“设码”是编码登录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思考单位”就是在资料中提炼出某些有意义的内容,它们是频繁出现的,或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应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此,研究者应找到和建立这些思考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资料浓缩和集中在研究目的上。“设码”就是为这些意义单位设置数字或赋予字母码

1Bogdan, R.C. & Biklen, S.K.(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161.

号,把相应码号标注在资料中有关内容旁边,就是对资料进行了登录。登录过的资料可以按照码号所代表的概念、意义重新组合。编码是对资料进行解读的一种方式,是研究者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框架。伯格丹和比克兰提出,在一般情况下,登录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十种类型2:

(三)寻找“本土概念”

质的研究强调的是被研究者自己对意义的理解,在资料分析中,特别重视寻找那些能够原汁原味地体现被研究者自己对意义的理解的概念,这些概念被称为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及其对意义的理解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有它们自己的个性特色,和一般人使用的概念不太一样。寻找本土概念,主要依靠研究者的直觉和体验,作为一个寻找的线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注意。第一,被研究者反复使用的概念,通常是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在他们生活中是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的,可能代表他们对意义的特殊理解。第二,被研究者在使用时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概念,虽然出现的频率不一定很高,但是总是伴随着比较明显的情感表达,这也说明这些概念在他们自己的理解中的重要性。第三,在阅读资料时,那些容易引起我们注意,对我们有吸引力的概念,也是值得注意的。为什么这些概念会在资料中被我们注意到,能够在上下文的联系中突出出来,这里面总会存在一定的道理,可能涉及到被研究者特别的理解。

第二节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登录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所有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和深入分析。深入分析是指对资料进行进一步浓缩,通过这个过程,找到资料内容中的主题和故事线,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关系,为得到研究结果做出初步的结论。质的研究的开放性为研究者开展深入分析提供了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极大空间,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灵活的方式。研究者必须结合研究目的的需要以及资料本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式。

一、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

一般而言,在质的研究中,资料的深入分析有两种常用的方式: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2Bogdan, R.C. & Biklen, S.K.(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172-176.

(一)类属分析

类属分析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和解释这些现象的主要概念、术语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被归入同一类列,并且以一定的概念命名。它主要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形成类属的原因以及作用等的分析。在类属分析中,类属是资料分析的一个意义单位,代表资料中所表现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个主题。类属和前面所说的码号不同,码号是对资料进行登录的最小意义单位,而类属是在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时的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码号是资料分析中最底层的基础部分,类属是建立在许多码号的意义组合之上的一个意义的集合,一个码号可以分别归到不同的类属下面,一个类属也可能包含几个相关的码号。

(二)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是把资料放在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事情发生的线索对有关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情境分析强调对事物做整体动态的描述和生动全面的解释,注意从收集的资料中形成规则、概念或假设,寻找把资料连接成一个叙事结构的关键线索,揭示研究现象中的复杂关系与被研究者的价值观念。正如加拿大教育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所说:“人文科学研究关心的是获取意义——人的生存意味着理解意义和渴望对意义的理解。当我们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当我们读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当我们观察儿童的行为并对之迷惑不解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这种‘寻找意义的渴望’、‘对意义的渴望’。”3

(三)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的结合

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互相包容的,一个类属可以有自己的情境和叙事结构,而一个情境故事也可以表现一定的意义主题。在质的研究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时,最好能把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结合起来使用,或是相互包容或是交叉进行、点线结合。这样就会既有层次和逻辑,又不失生动性和翔实性,将研究内容完整而鲜活地呈现出来,从而获得单独使用其一所不能获得的效果。实际上,许多质的研究的深入分析都是这样做的。

二、资料分析的具体方法

质的研究对资料的分析十分复杂和丰富,不可能十分清晰、有条理,研究者可能使用很多即使发明的、符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的方法和手段。

(一)写备忘录

备忘录也叫做分析报告,是一种记录和思考研究者自己的发现、想法和初步结论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写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思考。备忘录可以分为不同种类:(1)描述型,也称为观察者备忘录,研究者对当事人所说的话和所发生的事情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和表现出来;(2)分析性。对一些重要的现象和概念进行分析,寻找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线索。这种备忘录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着变动性和可能性。备忘录只是对那些真正参与到研究中的人们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备忘录的部分内容可能会让读者不甚明了;(3)方法型。备忘录也可以包含有关田野工作的技巧和研究策略的材料,方便研究者对自己从事研究的方法进行反省,讨论研究方法可能给研究结果带来的效果和伦理道德问题等;(4)理论型。备忘录可以研究者

3马克思·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在资料分析中发展的初步理论进行探讨,表明研究者的反思和推测,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假设和理论。

(二)画图表

图表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比较集中、生动地展现资料中蕴涵的各种意义关系。质的研究中的图表有矩阵图、曲线图、等级分类图、网络图、认知地图、模型、因果关系图等。设计图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促进思考的过程,研究者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简洁直观地再现资料的核心内容和关系。

(三)写研究日记

如果研究者有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应该在实地研究时保持下来。每天记日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分析资料的手段,不仅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且可以利用记日记的机会有意识地反省自己当天的活动。前面所说的备忘录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分散型的实地日记,其时间密度不如实地日记那么大。人们一般认为备忘录和图表是公开的、客观的研究资料,实地日记则是私人性的、主观性的资料。然而,无论客观理性的记录,还是主观感悟的记录,只要是忠实于现场的见闻与观感,都是今后尽力去重构与追忆现场的重要资料,都可以作为研究报告的草稿。尤其是当文字记录要延伸为理性与情感并重的作品时,必然仰赖于调查研究过程中日记的撰写是否翔实和完整。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方式:扎根理论

在对资料的归类和分析中,发现主题和发展概念就是研究的理论化过程。一直以来,“质的研究要不要建构理论”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质的研究只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的解释,不必追求理论的形式,解释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任何固定的理论对解释都是无能为力的。而有的研究者则主张,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都隐含着一定的理论,从质的研究强调解释性理解的特点来看,质的研究可以有只是对现象本身进行描述的研究,但是,在经过深入分析的阶段之后,很多研究的结论都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看,质的研究的目的就是建构理论。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质的研究中一种著名的建构理论的方法,是在1976年由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来的。它的主要观点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地建立理论的方法,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的联系,形成理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为依据,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阅读原始资料,然后从登录开始对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登录寻找当事人自己的本土概念,逐渐形成一个编码系统,原始资料按照这个编码系统进行了细致的登录,以登录的码号作为最小的意义单位,原来的资料可以完全打碎,按码号重新组合,使我们可以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入分析可以结合使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符号分析等多种方式,在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扎根于原始资料的实质理论。资料分析过程是一个逐渐聚焦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反复比较的过程,我们可以不断地比较检验如下问题:概念、类属、故事和理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原始资料?分析结果是不是充分地反映了原始资料?我们的理解和解

释是不是足够准确?

【要点小结】

质性资料的初步分析可以分为现场中的资料分析和现场外的资料分析。在现场中的资料分析帮助研究者选择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确定何时、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离开现场后的分析则引导研究者整理资料与提出相关的研究主题和概念。在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所有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和深入分析。资料的深入分析有两种常用的方式: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类属分析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和解释这些现象的主要概念、术语的分析过程;情境分析是把资料放在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事情发生的线索对有关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两者各有特点,互相包容。质的研究对资料的分析十分复杂和丰富,研究者可能使用写备忘录、画图表、写研究日志等多种方法。质的研究是采取“自下而上”的路线“归纳”出理论的,扎根理论是质的研究中一种著名的建构理论的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5章 质性研究 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资料分析的方法 资料收集是运用社交技巧,资料整理/分析是孤独的知性探索。 面临的主要困惑:如何从资料中发掘意义?研究者如何可能理解被研究者?被研究者文化主位的意义如何通过研究者文化客位的解释获得意义?主体间性的解释性理解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在创造性与严谨性上维持一个平衡? 呈现质性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基本过程、基本的理论取向。 第一节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整理与分析资料”,指根据研究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用逐步集中与浓缩的方式将资料反映出来,其最终目的是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 不少研究者怀念实地访问/现场调查的时光(田园诗),但在资料组织、整理及分析中,面对庞大的资料茫然失措。提供一些整理/初步分析资料指导方针,保持批判精神(弹性)。 一、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层级 ●资料分析的层级 -最低层是原始资料,包括录音带、田野笔记、文件等原始资料; -第二层是经过部分处理的资料,比如研究者的笔记与评论; ●-再高一层级的资料为译码或类别,即从原始资料与部分处理过的资料中摘要出有意义部分,同时,在这一层级工作中要呈现分析的备忘录,以解释为什么作此译码的决定。 ●用什么方法来呈现类别或主题:在质性研究中有不同的选择。 -用一些图表、矩阵图与地图来呈现社会网络关系、自然环境、地面区划、译码之间的关系或研究的概念; -用个案研究或以故事描述个案的状况来说明类别或主题。 ●资料处理及分析的技术 以归纳为主的,并且是有系统的。 量化研究在资料收集前简化资料,质性研究在资料收集后简化资料,也使质性研究报告变得易读、生动。 二、质性资料的处理

研究者实地调查后积累了成箱的资料夹、录音带、笔记、电脑磁片,但资料组织与分析需要较实地调查多六倍的时间。许多质性研究者常常会怀疑甚至会迷惑于这个问题,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全部结束所有的工作。 ●资料收集:撰写稿、对话、感觉和想法、事件与个人行为描述、概要讨论、多方面的资料收集;笔记、译码、分类、计算值,深度访谈的录音及相关的报纸、书籍、学术文章等。 ●好的质性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应在资料收集时就展开下述的工作,包括:所有的田野笔记、访谈笔记、日志与备忘录都应记载日期、时间、地点;同时,除了要将各个主题与资料建档外,也要将每一个受访者的资料都建档或编码。 ●资料处理:很麻烦、复杂的过程,要一次又一次重复阅读所有的笔记与原始资料,直到清楚每段的位置与内容为止,然后对各主题的结构与顺序比较清楚,即开始对资料思考、分类、做联结。 三、整理与初步分析访谈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作为一个整体,与收集资料之间是不可分开的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不应拖到积累了很多资料后才进行。 ●作用: (1)强迫研究者逐步缩小研究范围,尽早就研究方向与类型做出决定; (2)帮助研究者提出统揽所有资料内容的观点,发展可供进一步分析问题; (3)使研究从原始资料向理论建构的方向过渡; (4)帮助研究者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了解自己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便下一步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资料分析的方法及特点 ●一次性分析:有经验老手,研究规模较小,收集资料较少,研究目的较单一,研究者可采取一次性分析方法,直接对资料进行“整体观看”,然后凭着记忆写出研究报告。 ●采取“收集在前、分析在后”的顺序:一位新手,以把握实地调查工作的进程。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应该及时地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 ●费时大:撰写一两个小时的访谈需要花费10小时,且大概有30页或更多页的稿子。 ●专门分析:在强调及时整理与分析资料时,研究者在收集资料后需要一段时间来专门进行分析。这个时间可以是几个星期、几个月,是一个整段、持续、不受到其它事情干扰的时间。(转换一下脑筋;担心已收集的资料不够用)。 ●实地笔记:最大价值在于“原始”,越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今后使用起来越能突显当时的“真实”情形。 四、资料分析前的初步整理原则 ●做记录的基本规则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笔记 学霸笔记 必过

现在开始 资料分析 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 显然后一种快得多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 2、百分数、百分比(略) 3、比重(略) 4、倍数和翻番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 5、平均数(略) 6、年均增长率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 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 x越小越精确 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 特别注意: 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 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 2、分子分母比较法 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 ⑵差分法★ 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 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3.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只说黑体字)

资料分析报告笔记整理好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 1.ABR类问题 2.比重类问题 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练】 【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2011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2012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2011年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4、2012年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 【注】进出口相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的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的不同,理解顺差、逆差的含义 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例1】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5.6亿元,同比增长12.5%。 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12.63% B.12.63个百分点 C.7.07% D.7.07个百分点 2、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A.13.3% B.13.3个百分点 C.14.3% D.14.3个百分点 二、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样本

资料分析笔记整顿 一.资料分析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惯用基本概念 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 1.ABR类问题 2.比重类问题 资料分析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基期,表达是在比较两个时期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时期,该时期数值普通作为计算过程中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时期,该时期数值普通作为计算过程中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达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绝对差别,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达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相对差别,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在某些“最值”比较题题干表述中,经常浮现“增长(长)最多”和“增长(长)最快”,咱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达是两个时期变化状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基期不同。 同比,指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发展水平变化状况,其基期相应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记录周期发展水平变化状况,其基期相应是上个记录周期。 【注】环比常出当前月份、季度有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数值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习】 【例一】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4、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 【注】进出口有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一种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不同,理解顺差、逆差含义 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2、资料分析惯用基本概念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达是将相比较基期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数值,用“%”表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 3=33.3% 1 4=25% 1 5=20% 1 6=16.7% 1 7=14.3% 1 8=12.5% 1 9=11.1% 1 10=10% 1 11=9.1% 1 12=8.3% 1 13=7.7% 1 14=7.1% 1 15=6.7% 1 16=6.3% 1 1.5=66.7% 1 2.25=44% 1 2.5=40% 1 3.5=28.6% 1 4.5=22% 1 5.5=18.2% 1 6.5=15.4% 1 7.5=13.3% 1 8.5=11.8% 1 9.5=10.5% 1 10.5=9.5% 1 11.5=8.7% 1 12.5=7.8% 1 13.5=7.4% 1 14.5=6.9% 1 15.5=6.5% 1 16.5=6.1% 22=2 32=942=1652=2562=3672=4982=64 92=81 102=100112= 121122=144132=169 142=196152=225 162=256 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 222=484232=529 242=576252 =625 262=676272=729 282=784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 是B 的多少倍;A 为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 比B 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 比B 增长(多)5倍,A 是B 的6倍。 8、比重:A 占B 的比重,A 占B 为多少;都等于 A B 。 A 占B 的比重比C 的比重为:A B - C B 。 9、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10、同比:同比看年,今年与去年同期比。 11、环比:环比看尾,“年”“月”“日”等。

质性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 7 第7讲质性资料分析(1):接触摘要单和微分析 (7.2.1) 接触摘要单实例

接触摘要单:实例 接触类型: 地点:Tindale 会 面: ○ 接触日期:11/28-29/1979 电话访谈: 今天日期:12/28/1979 填表人:BLT 1. 此次接触让你印象最深的主要议题或主题是什么? ! 自上而下研发的防范教师课程(teacher-proof curriculum )与教师自行研发的课程之 间的互动。 ! 行政人员、科组召集人与教师对工作重点看法的分歧。 ! 学区课程协调人(担任决策者)改变了学校对研究关系的接受度。 2. 就每?个研究问题看,简述此次接触你得到(或未得到的)的资料。 3. 此次接触中有任何冲击你的东西吗?——突出的、有趣的、示例的或重要的东 西? ! 改革发展与训练之彻底。 ! 将改革置入学区课程中(由学区课程协调人计划并执行)。 ! 执行改革的人提到初期对改革的反对,与现在的接受与同意形成对比。 4. 下次拜访此处时,你应考虑哪些新(或旧)的问题? ! 执行改革的人究竟如何看待改革?如果他们真的拥抱它,如何说明初期反对至今日 的改变? ! 执行改革者之间的联络网的性质与数量如何? ! “顽强”的数学教师们,他们的想法开始时尚未被听到——他们是谁?具体实例? 解决方式? ! 追踪英文老师Reilly (他由召集人职位上落败) ! 追踪一个小组一整天。 注意:未来四到五月每周吃学校餐饮两日,这样做的后果…… 结束 摘自:Miles & Huberman.质性研究资料分析[M].张芬芬译.台北:双叶书廊,2006:115 研究问题 改革发展的历史 学校的组织结构 统计资料 教师对改革的反应 研究通路 资 料 由课程协调人、英文召集人及委员会主席先提基本概念;由老师在暑假写出;下一暑假由老师现场检测资料予以修改。 校长及行政人员负责训导;科组召集人担任教务负责人。 60年代后期有种族冲突;60%黑人学生;强调训导,防止非学区学生混入。 开始时觉得严格、有结构;现在他们说喜欢。(需要探究) 很好;并未要求老师必须合作。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3 =33.3% 14 =25% 15 =20% 16 =16.7% 17 =14.3% 1 8 =12.5% 19 =11.1% 110 =10% 111 =9.1% 112 =8.3% 113 =7.7% 1 14 =7.1% 115 =6.7% 1 16 =6.3% 11.5 =66.7% 12.25 =44% 12.5 =40% 13.5 =28.6% 14.5 =22% 15.5 =18.2% 16.5 =15.4% 17.5 =13.3% 18.5 =11.8% 19.5 =10.5% 110.5 =9.5% 111.5 =8.7% 112.5 =7.8% 113.5 =7.4% 114.5 =6.9% 115.5 =6.5% 116.5 =6.1% 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B的多少倍;A为B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比B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比B增长(多)5倍,A是B的6倍。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教学文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3 =33.3% 14 =25% 15 =20% 16 =16.7% 17 =14.3% 18 =12.5% 19 =11.1% 110 =10% 111 =9.1% 112 =8.3% 113 =7.7% 114 =7.1% 115 =6.7% 1 16 =6.3% 11.5 =66.7% 12.25 =44% 12.5 =40% 13.5 =28.6% 14.5 =22% 1 5.5 =18.2% 1 6.5 =15.4% 1 7.5 =13.3% 1 8.5 =11.8% 1 9.5 =10.5% 110.5 =9.5% 1 11.5 =8.7% 112.5 =7.8% 113.5 =7.4% 114.5 =6.9% 115.5 =6.5% 1 16.5 =6.1% 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B的多少倍;A为B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比B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比B增长(多)5倍,A 是B的6倍。 8、比重:A占B的比重,A占B为多少;都等于A B 。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 3 =33.3% 1 4 =25% 1 5 =20% 1 6 =16.7% 1 7 =14.3% 1 8 =12.5% 1 9 =11.1% 1 10 =10% 1 11 =9.1% 1 12 =8.3% 1 13 =7.7% 1 14 =7.1% 1 15 =6.7% 1 16 =6.3% 1 1.5 =66.7% 1 2.25 =44% 1 2.5 =40% 1 3.5 =28.6% 1 4.5 =22% 1 5.5 =18.2% 1 6.5 =15.4% 1 7.5 =13.3% 1 8.5 =11.8% 1 9.5 =10.5% 1 10.5 =9.5% 1 11.5 =8.7% 1 12.5 =7.8% 1 13.5 =7.4% 1 14.5 =6.9% 1 15.5 =6.5% 1 16.5 =6.1% 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1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1 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2 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3 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 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 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B的多少倍;A为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比B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比B增长(多)5 倍,A是B的6 倍。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2

资料分析知识点(整理版)

资料分析 第一节 增长 【例1】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31812亿美元。 {求增长量}○1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多少亿美元? {求增长率}○2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解析:○133116-31812;○2%10013181233116%100318123181233116??? ? ??-=?- 【例2】2012年2月因低温冷冻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比1月份减少27亿元,比2011年2月减少21亿元。2012年2月的损失比1月减少了百分之几?比上年2月减少了百分之几? 解析:○1%100276127?+;○ 2%100216121?+ 【例3】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96亿元,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1年增长了14.3%。

{求基期量}①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 3.141183996+) {求现期量}②按此增速,到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多少亿元?(()%3.141183996+?) {求现期量}③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1年多多少亿元?(%3.14% 3.141183996?+) 第二节 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 1.同比是强调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而环比则是强调时间顺延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2、有关公式

第三节 年均增长与年均增长率 时间差 首段时间该指标量末段时间该指标量平均增长量-= 如果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那么这几年 年均增长量=m n A B -- ★年均增长量是指标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如果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这几年的年均增长率为x ,且1-=-m n A B x ① (1)已知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年均增长率为x ,求第n 年数据指标B 。 [] 略大于该值)B x m n A x A B m n ()(1)1(-+?≈+?=-②(前提:x <10%) (2)已知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求年均增长率。 第n 年相对于第m 年的增长率为x ,1-=A B x 根据①式得()A B x m n =+-1,则有()11+=+-x x m n 根据二项式展开得()()()2 2 1x m n m n x m n x ---+-≈③,()实际值1-

(重要)质性资料的分析

第八章质性资料的分析 提纲 第一节资料的初步分析 一、现场中的资料分析 二、现场外的资料分析 第二节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一、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 二、资料分析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方式:扎根理论 【内容提要】 本章阐明了质性资料初步整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以及质性资料归类和深入分析的常用方法: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归纳了质性资料分析可采用的几种具体手段,探讨了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有着自己特有的意义和方式。具体而言,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地切实理解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体验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主张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试着进入研究对象自身的概念世界,了解人们如何建构和解释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要用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在人们自然的生活环境中,了解实际发生的事件,始终扎根于原始资料,并用研究对象自己的概念、语言和习俗,支持、探寻和体验他们所诠释的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架构,以此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事件中所建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而深入地认识某个个体或群体对特定事物的态度与行为结构。 第一节资料的初步分析 在对人文科学的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是不同的人对他们各自生活意义的理解,关心的是“参与者的看法”(Participant perspectives)。研究者通过理解把握生活世界的意义,达到研究者的主观视界和文本所提供的视界的融合。在这个意义上,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应当成为理解“他人”和接受“他人”的途径。 一、现场中的资料分析 (一)缩小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方向和类型 一般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切入口。研究者通过考察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和资料收集的程序,确定一般的研究问题。在最初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条件,从而使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更加集中,这一过程使资料收集范围更狭小,集中收集那些能反映已出现的特殊现象的资料。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使范围越来越集中,知道最后集中于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或研究中的有限成分。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从一个一般的开端变得更集中、更直接或范围更狭小。 (二)提炼主要观点,发展分析性问题 研究者在进入现场时,可能在头脑中存有某些一般性的问题,但是要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还必须在研究过程中逐渐酝酿形成。在现场里的资料分析,正是这种酝酿的过程,透过

华图钻石班笔记之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先读题后题目 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中国有没有到96%,言下之意是其他有没有到4%

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完整版)资料分析知识点(整理版).docx

资料分析 第一节 增长 ·增长量 ·增长率 求基期量 :假设现期量为 A ,增长率为 m%,增长量为 X ,则 基期量 B A A X m% 1 求现期量 :假设基期量为 B ,增长率为 m%,增长量为 X ,则 现期量 A B 1 m% B X 求增长量 :假设现期量为 A ,基期量为 B ,增长率为 m%,则 增长量 X A m% A B m% 1 求增长率 :假设现期量为 A ,基期量为 B ,增长量为 X ,则 增长率 % A B 100% X 100% m B A X 【例 1】2012 年国家外汇储备 33116 亿美元, 2011 年国家外汇储备 31812 亿美元。 { 求增长量 } ○1 2012 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多少亿美元? { 求增长率 } ○2 2012 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解析: 1 33116-31812; 2 33116 31812 100% 33116 1 100% ○ ○ 31812 31812 【例 2】2012 年 2 月因低温冷冻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1 亿元,比 1 月份 减少 27 亿元,比 2011 年 2 月减少 21 亿元。2012 年 2 月的损失比 1 月减少了百 分之几?比上年 2 月减少了百分之几? 解析: 1 27 100% ; 2 21 100% 61 21○ 61 27 ○ 【例 3】201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3996 亿元,201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比 2011 年增长了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