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2)

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2)
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2)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A、氮气做灯泡的保护气

B、用铁做导热材料

C、汽油作燃料

D、镁作照明原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又叫做干冰

B、二氧化碳之所以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有毒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

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内

D、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水污染在全球相当普遍,下列措施不可以减少水污染的是()

A、农业上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

B、禁止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里

C、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抑制水生植物的繁殖

4、灯泡里填充氮气和氩气是因为()

A、可以发出有色光

B、导热性能好

C、使灯泡经久耐用

D、氮气和氩气便宜

5、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B、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2:1

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8

6、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是()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下部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D、用一小虫放入瓶中观察

7、木炭与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后瓶壁上都有水珠出现

B、燃烧后分别往两个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都变浑浊

C、燃烧时都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漏斗、酒精灯、水槽、托盘天平

B、长颈漏斗、大试管、广口瓶、酒精灯

C、长颈漏斗、集气瓶、锥形瓶、导管

D、量筒、酒精灯、导管、玻璃片

9、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

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冰箱中使用的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0、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若要使其变成无壳蛋,将其泡在下列哪种溶液

里?()

A、酒

B、醋

C、食盐水

D、蒸馏水

1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

产生的电能,从这一角度看,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水体污染

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的使用

12、下列变化中发生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碳酸氢铵受热发生的反应

B、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海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14、为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与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B、氮气与氧气→燃着的木条

C、水与食盐水→过滤

D、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15、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里久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并产生新物质的是()

A、食盐水

B、石灰水

C、稀硫酸

D、酒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可以观

察到试管内的水面开始,因为。试管内液体由色变为色,因为,文字表达式为。

17、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它是,形成该白色物质的反应

为。欲洗掉这层白色固体,可选用,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8、干冰可作致冷剂,用来保存易腐败的食品,这是因为;

干冰还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是因为。1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或)与反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20、现有铁、镁、碳、磷、石蜡等五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

(2)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浓厚白烟的是。

(3)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现象的是。

(4)燃烧后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浑浊的气体的是。

21、在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四种物质中:可用于灭火的气体

是;抢救病人用到的是;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的是;有剧毒的是;能燃烧的气体单质是;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最轻的气体是。

22、烧水用的水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和底部会有一层土黄色的物质。这说明

日常用水不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3、新鲜的鸡蛋是有生命活动的(通过气孔进行呼吸,同时细菌也易从气孔进入)。用石灰水浸泡后,鸡蛋可在较长时间内保鲜,原因是什么?

24、“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5、用石灰浆抹的墙壁表面干燥后,当人们入住后,表面又会出现水珠,再次干燥后,变得坚硬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四、推断题(共9分)

26、现有A、B、C、D4瓶无色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其中,A、C中木条熄

灭,B中没有明显现象,D中燃烧得更旺;再向A、C中倒入澄清石灰水,A中变浑浊,C中无现象;另知B中含大量C。试推断A、B、C、D分别是什么气体。

(1)A 、B 、C 、D 。

(2)上述实验中共有个化学变化,它们分别是

五、实验探究(每小题7分共14分)

27、如右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二氧

化碳(CO2)气体,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明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

了?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

气球会浮起来吗?请说出理由。

(2)小亮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

出两只气球分别充入CO2和空气做

实验,可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

认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8、某学生要净化一杯混浊的水。

(1)向浑浊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明矾,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仪器和用品(填序号)是。

①试管;②烧杯;③铁架台;④酒精灯;⑤玻璃棒;⑥滤纸;⑦漏斗

(3)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显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附答案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并作草图验证. (1)y= x2+x+1; (2)y=4x2-8x+4; (3)y=-3x2-6x-3; (4)y=-3x2-x+4 2.一元二次方程x2+7x+ 9=1的根与二次函数y=x2+7x+9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试把方程的根在图象上表示出. 3.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4x2-8x+1=0; (2)x2-2x-5=0; (3)2x2-6x+3=0; (3)x 2-x-1=0. 4.已知二次函数 y=-x2+4x-3,其图象与y轴交于点B ,与x轴交于A, 两点. 求△AB的周长和面积. 5..在体育测试时,初三的一名高个子男生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若这个男生出手处A点的坐标为(0,2), 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点的坐标为 B(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该男生把铅球推出去多远?(精确到0.01米).

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x1,0),B(x2,0) , 且x1+x2=4, .(1)求抛物线的代数表达式 ; (2) 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求直线B的表达式; (3)求△ AB的面积. 7.试用图象法判断方程x2+2x=- 的根的个数. 答案: 1.(1)没有交点;(2)有一个交点(1,0); (3)有一个交点(-1,0);(4)有两个交点( 1,0),( ,0), 草图略. 2.该方程的根是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的交点的横坐标. 3.(1)x1≈1.9,x2≈0.1;(2)x1≈3.4,x2≈-1.4;(3)x1≈2.7,x2≈0.6;(4)x1≈1.6,x2≈-0 .6 4.令x=0,得y=-3,故B点坐标为(0, -3). 解方程-x2+4x-3=0,得x1=1 ,x2=3. 故A、两点的坐标为(1,0),(3,0) . 所以A=3-1=2,AB= ,B= , B=│-3│=3. △AB=AB+ B+A= . S△AB= A•B= ×2×3=3. 5.(1)设y=a(x-6)2+5,则由A(0,2),得2=a(0-6)2+5,得a= . 故y= (x-6)2+5

仁爱版七年级上Unit2 topic 2同步练习

Unit 2 Looking Different Topic 2 She has short brown hair 一.根据句意填单词,首字母已给出 1. She has a small mouth. She looks n_______. 2. He has two nice p_______. 3. I'm sorry. I don't k_______her. 4. She is old. Her hair is w_______. 5. China has a r_______national flag( 国旗) . 二.找出不同类的单词 ()1.A. shoe B. shirt C. photo D. skirt ()2.A. green B. new C. blue D. white () 3.A. old B. face C. ear D. leg ()4.A. ruler B. pencil C. pen D. car ()5.A. bus B. orange C. car D. truck 三.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填空。 1. He is in_______3, _______l (一年级3班). 2. She has _______, _______hair (短的,褐色的). 3. They______________(看起来不同). 4. We have______________( 不同的长相) . 5.—Who is that girl? -_________? (哪一个) —The one______ ________(穿绿色衣服的). 6. The boy_______a blue _______is Peter( 穿一件蓝色的衬衫) . 7. Please_______that_______(给) Bill. 8. What does he_______ _______(长得什么样)? 9. The two boys look____________( 不一样) . 10. Please_______my book_______(给.....). 三.单项选择 ()1. —_______boy is Tom? —The one in a red cap. A. Which B. What C. Where D. Who ()2. —_____ she look like? —She has small eyes. A. What's B. What does C. Does D. What ()3. —_______ is his shirt?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气污染给我们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工燃料的使用B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工厂的废弃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水扑灭D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3.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将稀有气体冲入灯管制作霓虹灯B用氧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净化水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D用葡萄糖给病人补充集体能量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石蜡B铁丝C红磷D木炭 5.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取气法。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 6.以下关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登山运动员呼吸B液氧是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 C氧气可用于炼钢D使钢铁生锈 7.北京市急缺水的城市,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推广使用节水龙头B少喝水、不洗澡 C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D工厂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液氧C海水D石灰水 9.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以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将紫色的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三瓶气体中11.某地为建一大型化工厂,收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A应建在干旱地区,有利于脱贫致富B应建在河流附近,便于污水排放 C应建在人口密集和交通便利的地方D应建在水源丰富和运输便利的地区1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红后变无色D先变红后变紫 13.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在选择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所有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B反应条件 C气体的颜色D气体的性质 1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减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做任何反应的催化剂。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④⑤

用因式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因式的积是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__________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中有__________等于零,那么它们之积是__________. 2、方程x 2-16=0,可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方程__________,则有两个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分别解得:x 1=_________,x 2=_________. 3、填写解方程3x(x+5)=5(x+5)的过程 解:3x(x+5)_______=0 → (x+5)(_________)=0 → x+5=________或________=0 ∴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 (1)通过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零 (2)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__________次因式之积 (3)分别令每个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分别解这两个__________,求得方程的解 5、x 2-(p+q)x≠qp=0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 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9=x 2-2x+1 (1)移项得__________; (2)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平方差,右边为零得__________; (3)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得__________; (4)分别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得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7、分解因式:2x 2 +5x -3 = ; 8、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 -5x = 6 , 得方程的根为 ; 9、方程2(x +3)2 -5(x +3) = 0的解为 ,最简便的解法是 . 10、 因式分解: ①= ②= ③= ④ = ⑤= 11、一个两位数等于它个位数的平方,且个位数比十位数大3,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_。 12、某药品经两次降价,从原来每箱60元降为每箱48.6元,平均每次降价率为_________。 13、有两个数不等,和17,积比小点数的平方大30,用方程求这两数,设_________,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 14、 一矩形面积132cm 2,周长46cm ,则矩形长是_________,宽是_________。 15、连续两个正奇数的平方和等于202,这两个奇数中较小的是_________。 3222m mn n +-4452a a --x xy y 22223--x xy y x y 2222--+-m n n 22222-+-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上Unit1 Topic 2同步练习

仁爱版七年级上Unit1 Topic 2同步练习一.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单词,单词的首字母已给出。 1. Where are you f_______? 2. They are from C_______. 3. I'm a t_______. I'm at school. 4. He is from China. H_______name is Kangkang. 5. Her name is Maria. S_______is from Cuba. 6. —W_______is Beijing? —It's here. 二.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填空。 1. —_________you_________(来自 ) Canada? —No, I'm not. 2. —Where is she from? —She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 ) China. 3. —Good evening -____________(晚上好)! 4.______ ___________(这是) Wang Fen. 5. He is_________________(一个教师). 三.用am, is , are 填空 1. I _______from China. 2. Her name_______Jane. 3. They______ in England. 4._______ you from Washington D. C. ? 5. She _______a doctor. 6. —Are you from Japan? —Yes, I _______. 7. He _______a teacher. 8. His name _______ Michael. 9. —_______he a student? —No, he isn't. 10. What_______ her name? 四.单项选择 ( )1. What's _______name? A. he B. him C. her D. she ( )2. Mr. Black_______from the U. S. A. A. is B. are C. am D. does ( )3. Maria and Jane_______from Japan. A. is B. are C. am D. in ( )4. —Where is Nanjing?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卷(无答案)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作燃料的天然气 B.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C.作调味品的食醋 D.供饮用的矿泉水 2.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溶于江、河、湖、海中 B.被石灰水吸收 C.制成干冰 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酒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5.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快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 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6.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7.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气与氧气 - 燃着的木条 B.二氧化碳和氮气 - 石灰水 C.双氧水和蒸馏水 -- 二氧化锰 D.硬水与软水 -- 过滤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C.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呈蓝色 D.铁在空气燃烧发出白色耀眼的火焰,生成白色氧化镁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氧气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 -- 氧气燃烧提供高温 C.稀有气体制成各种霓虹灯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用作制冷剂 -- 干冰升华吸热 10.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1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逸出再用排水法收集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注满水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双孔橡皮塞⑤向锥形瓶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粉末 A.①③⑤④② B.②①⑤④③ C.①②⑤③④ D.③①②⑤④ 1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

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3.了解根的意义. 【前置学习】 一、基础回顾: 1.多项式1232--x x 是 次 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2. 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有 . 3.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①1)1(2-=+x x ②?? ?=+=-4 2y x y x ③211=-x 二、问题引领: 方程0422=+x-x 是以往学过的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认识这种新的方程. 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请你认真阅读课本引言及32-P 内容,边学边思考下列问题: 1.方程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 ,只含有 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4.下面哪些数是方程0652=++x x 的根? -4,-3,-2,-1,0,1,2,3,4.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 ,即: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 的值. 四、疑难摘要: 【学习探究】 一、合作交流,解决困惑: 1.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说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的疑难与困惑是什么?请同伴帮你解决.) 2.班级展示与教师点拨: 【点拨】

仁爱版七年级上英语Unit1Topic1同步练习

仁爱版七年级上英语Unit1Topic1同步练习一.读字母,找出与所给字母有相同因素的选项。 () A. Gg B. Kk C. Zz () A. Yy B. Rr C. Vv () A. Yy B. Qq C. Gg () A. Jj B. Hh C. Ll () A. Vv B. Ww C. Yy () A. Cc B. Jj C. Hh 二.按要求写出各词。 1. C(同音词)______ (同义词)_______ 3. R(同音词) (同义词)_______ 5. U(同音词)________ (对应词)_______ (同音词) am(缩略形式)______ " (缩略形式)________ 10. yes(反义词)_______ is(缩略形式)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 )1. _______my friend, mom. A. This is B. This's C. this is ( )2. —Nice to meet you. A. Good morning. B. Hello! C. Nice to meet you, too. ( )3. —How are you —_______, thank you. — A. How are you B. Hello C. Fine ( ) 4. —See you. A. I'm fine. B. I'm OK. C. Bye. ( )5. Welcome _______ China! A. for B. to C. in ( )6. —Good afternoon, Jane. A. Good afternoon. B. How are you C. I'm fine. ( )7. —Is she Maria 。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 C. Yes, she isn't. ( ) 8. —How do you do A. How are you B. How do you do C. Good morning ( )9. —Sit down, please! A.Hello. B. You sit down. C. Thank you! ( )10. —___ you Kate —Yes, I____. And this____Sally. A. Are;am; is B. Am; is; is C. Is; are; am 四.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1. —_______you Michael 2. —How _______ you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1 带答案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2250x x -+=; (2)21x =; (3)221352245 x x x x --=-+; (4)2 2(1)3(1)x x +=+;(5)2221x x x -=+;(6)2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2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 (1)(1)0m x m x m --++=.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解:(1)由题意得,21010m m ?-=?+≠? 时,即1m =时, 方程22 (1)(1)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210x -+=. (2)由题意得,2(1)0m -≠时,即1m ≠±时,方程22(1)(1)0m x m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2 1m -、一次项系数是(1)m -+、常数项是m . ◆课下作业

仁爱科普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Topic 2 Section B同步练习含答案

UNIT 1 Playing Sports TOPIC 2 I’ll kick you the ball again. Section B 一. 写出下列单词或者短语的中文。 1. be ready to go ________________ 2. check my list ________________ 3. kick you the ball________________ 4. forget_________________ 5. play football________________ 6. basketball match_______________ 二. 根据上下文填写单词。 - _______ you ready to go? - Not yet. Let me ________ my list. - Did you ________your raincoat and umbrella? - Don’t worry, I am ready to go. - Oh, I forgot the camera. - Who _______the camera? - OK, Let’s ______ to the airport. - __________will you stay in Wonderand? - For two weeks. 三.将单词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reayd ____ cechk ____ raiconat ____ umebrlla _____ foregt _____ boanrdig ____ 四. 将下列单词排成一句话。 1. i, may, your, see, ticket? _______________ 2. How, will, long, you, will, there, stay?

九年级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单元测试题(A)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1、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X 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啤酒 C.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D.炒菜用的铝合金锅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 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用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供给呼吸 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能跟磷反应 5.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B.铁丝-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C.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6.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的仪器有() A.试管 B.长颈漏斗 C.集气瓶 D.水槽 7.将带火星的木条移近集气瓶口时,木条剧烈燃烧起来。对于这个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A.集气瓶中盛的是空气 B.集气瓶中盛满了氧气 C.集气瓶中盛有半瓶氧气 D.不能确定集气瓶中是否盛满氧气 8.某集气瓶中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现欲除去氧气而得到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最佳试剂是()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蜡烛

9.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合理放养鱼虾等水产品 B.工厂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C.大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河流 D.下雨天使用杀虫剂杀灭农田害虫10.下列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 B.O 2有氧化性,H 2 有可燃性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金属能导电,H 2CO 3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x 1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将烧杯直接放在铁圈上加热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2 D.滴瓶上的滴管取过试液后,直接放回原瓶 1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 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 X处不合理的是 (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13.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哪种物质() A.味精B.白酒C.酱油D.醋 14.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方在桌上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15.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17课《长城》教学设计

王庄镇2015---2016学年度第学期集体备课 年级:三学科:语文主备人:郑秀峰执教人:使用时间:课题17.长城课时 2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整合学习法。 教学准备1.搜集整理有关长城的资料。 2.制作课件多媒体。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据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 那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长城以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了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 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文明的万里长 城。 板书课题:长城 2.齐读课题。 3.长城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四、自由读课文,你对长城有一个怎样的印象?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刚才读这句子的时候比较关注哪个词语? (2 )理解什么叫奇迹吗? 五、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小组学习,思考 1.长城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城台: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七、课堂小练习。 让学生画一画长城构造图。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

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一元二次方程2(x-2)2+7(x-2)+6=0的解为() A.x1=-1,x2=1B.x1=4,x2=3.5 C.x1=0,x2=0.5D.无实数解 2.将方程x2+8x+9=0配方后,原方程可变形为() A.(x+4)2=7B.(x+4)2=25 C.(x+4)2=-9D.(x+8)2=7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可能是()A.3B.2C.1D.0 4.已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x2-7x+8=0的两个实数根,则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A .6B.7C.D. 5.已知等腰△ABC的底边长为3,两腰长恰好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5kx2-(k+3)x+6=0的两根,则△ABC的周长为() A.6.5B.7C.6.5或7D.8 6.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4,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2=0的两根,则k的值为() A.30B.34或30C.36或30D.34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2-3a)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a的值为()A.-3B.0C.1D.-3 或0 8.定义运算:a*b=2a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个根,则(a+1)*b+2a的

值为() A.m B.2-2m C.2m-2D.-2m-2 9.若整数a既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数解,又使得关于x的方程x2-x+a+6=0无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a的个数为() A.1B.2C.3D.4 10.已知m,n(m≠n)满足方程x2-5x-1=0,则m2-mn+5n=() A.-23B.27C.-25D.25 11.若整数a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有实数根,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且最多有6个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A.3B.4C.5D.6 12.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记S1=x1+2011x2,S2=x12+2011x22,…,Sn=x1n+2011x2n,则aS2012+bS2011+cS2010的值为() A.0B.2010C.2011D.201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方程(x-1)(x+2)=0的解是. 14.已知(x2+y2+1)(x2+y2+3)=8.则x2+y2的值为 15.已知a、b是方程x2+2x-5=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2a的值为. 16.若关于x的方程x2-4|x|+3-m=0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7.若x1,x2是方程x2-2mx+m2-m-1=0的两个根,且x1+x2=1-x1x2,则m的值为.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基础。从本单元安排来看是单元起始课,在编排和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知识,比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触觉可感知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对于物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教材中举例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但是学生以前没有出现想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希望教师给予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能把现象和背后的科学道理结合起来。同时,继续保持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是六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定位于单元起始课,重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Unit 5 Topic 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 ⅠⅡⅢⅣⅠⅡⅢⅣⅠⅡⅢ 得分 第一部分听力(20分) Ⅰ. 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 )1. A B C ( )2. A B C ( )3. A B C ( )4. A B C ( )5. A B C

Ⅱ. 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 )6. A. Oh, I’m not happy. B. The same to you. C. We are all happy. ( )7. A. I have no free time. B. How about you? C.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 )8. A. No, I don’t. B. Yes, he does. C. No, I walk to school. ( )9. A. Yes, it is. B. You’re right. C. Thank you. ( )10. A. I like playing it very much. B. I want to play it very much. C. Three times a week. Ⅲ.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5分) ( )11. How does Michael usually come to school?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t. ( )12. What does the man often do on Sundays? A. He plays computer games. B. He plays basketball. C. He plays football. ( )13. How often does Yu Ming go to the zoo? A. Every month. B. Every day. C. Every week. ( )14. How does Miss Wang sometimes come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 )15. Where does Zhou Lina usually have lunch? A. In her office. B. At home. C. At school. Ⅳ. 听短文,完成下列表格。短文读两遍。(5分) Name Age How to go to school usually Get up Jim Thirteen16. 17. Tom18. By bike19. Mary Fifteen20. At 6:45 a.m.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55分) Ⅰ. 单项选择。(10分) ( )1. The Browns usually drive to the park on Sundays. But today they go to the park _____ foot. A. in B. on C. by D. of ( )2. Bob often _____ his homework after dinner. A. do B. does C. doing D. to do ( )3. The boy likes playing _____ basketball very much. A. a B. an C. the D. / ( )4.—_____ does Kangkang meet his friends? —Four times a month. A. How often B. How long C. When D. What time ( )5.—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 weekdays after school?

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1)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B、蜡烛燃烧 C、木材做成桌椅 D、酒精挥发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 D、用焰心部位给物质加热 3、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放出热量 B、有新物质生成 C、产生气泡 D、颜色发生变化 4、把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时用() A、镊子 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 D、烧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1 B、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稀有气体肯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氮气可被某些农作物吸收成为氮素养料 6、下列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能溶解在水中 B、炽热的碳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D、登山运动员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地区氧气较少 7、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要预先在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的的是() A、铁丝 B、硫 C、木炭 D、蜡烛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会污染空气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空气中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9、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反应速率 B、加快反应速率 C、减慢反应速率 D、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0、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A、集气瓶 B、蒸发皿 C、烧杯 D、试管 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练习题(6套)附带详细答案.doc

练习一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24 分) 1. 下列方程中 , 常数项为零的是 ( ) A.x 2+x=1 B.2x 2 -x-12=12 ; C.2(x 2-1)=3(x-1) D.2(x 2 +1)=x+2 2. 下列方程 : ①x 2 =0, ② 1 - 2=0,③2 2 ④3 2 x 2x 3 -8x+ 1=0 x +3x=(1+2x)(2+x), - =0, ⑤ x 2 x x 中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 把方程( x- 5 ) (x+ 5 ) +(2x-1) 2=0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A.5x 2-4x-4=0 B.x 2 -5=0 C.5x 2 -2x+1=0 D.5x 2 -4x+6=0 4. 方程 x 2=6x 的根是 ( ) A.x 1 2 B.x 1 2 D.x=0 =0,x =-6 =0,x =6 C.x=6 5. 方 2x 2-3x+1=0 经为 (x+a) 2=b 的形式 , 正确的是 ( ) 2 3 2 1 2 1 A. x 3 16 ; B. 2 C. x 3 ; D. 以上都不对 2 x ; 4 16 4 16 6. 若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 56, 则它们的和是 ( ) A.11 B.15 C.-15 D.±15 7.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 ) A.-x 2 =2x-1 B.4x 2 +4x+ 5 =0; C. 2 x 2 x 3 0 D.(x+2)(x-3)==-5 4 8. 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 200 万元 , 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 1000 万元 , 如果平均每月 增长率为 x, 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 ) A.200(1+x) 2 B.200+200 ×2x=1000 =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1+x) 2 ]=1000 二、填空题 : ( 每小题 3分,共 24分) ( x 1) 2 5 ________, 它的一次项系数是 9. 方程 3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2 ______. 2 10.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bx+c=0 有实数解的条件是 __________. 11. 用 ______法解方程 3(x-2) 2=2x-4 比较简便 . 12. 如果 2x 2+1 与 4x 2-2x-5 互为相反数 , 则 x 的值为 ________. 13. 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x(kx-4)-x 2 +6=0 没有实数根 , 那么 k 的最小整数值是 __________. 2 14. 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4mx -mx+1=0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 那么它的根是 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