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最新整理)

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最新整理)
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最新整理)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专项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熟悉的知识点解决陌生的问题 思路:1.利用图形想到三角形全等 2.分析题目,了解有几个动点,动点的路程,速度 3.结合图形和题目,得出已知或能间接求出的数据 4.分情况讨论,把每种可能情况列出来,不要漏 5.动点一般都是压轴题,步骤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路 6.动点类问题一般都有好几问,前一问大都是后一问的提示,就像几何探究类题一样,如果后面的题 难了,可以反过去看看前面问题的结论.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AC,∠BAC=90°,点D在射线BC上运动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线段CF,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请利用图2或图3予以证明(选择一个即可).

例2. 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AC=CB,AC=8,F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CE,连接DE、DF、EF. (1)求证:△ADF≌△CEF.(2)试证明△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四边形CDFE的面积是否保持不变?试说明理由.(4)求△CDE面积的最大值. 变式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AC=8,F是AB边上的中点, 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保持AD=CE.连接DE、DF、EF.在 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DE长度的 最小值为4;③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④△CDE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 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例3.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公共点A,点G.E分别在线段AD、AB上(如图(1)所示),连接DF、BF. (1)求证:DF=BF(2)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DG、BE(如图(2)所示),在旋转过程中,请猜想线段DG、BE始终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

§16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 二次根式的定义: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2--x B .x C .22+x D .22-x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1.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2+x B.222y x x + C. 12 D.5.0 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 C D 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C 4、在 2 1、12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5、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4+a B .48 C .14 D . b a 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1.若最简二次根式53-a 与3+a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 2.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能与2合并的是 ( ) A. 23 B.12 C.3 2 D.32 3.最简二次根式13+a 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的取值为 二次根式取值范围 1.式子 2 1 +-x 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 ≥1 且 X ≠-2 B.x>1且x ≠-2 C.x ≠-2 D. .x ≥1 2.要使1 21 3-+-x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 ). A .2 1≤x ≤3 B .x ≤3且x ≠2 1 C .2 1<x <3 D .2 1<x ≤3 3 当 2 2-+a a 有意义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2 B.a >2 C .a≠2 D.a≠-2

4.若2-x 是二次根式,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 >2 B . x ≥2 C 、 x <2 D . x ≤2 5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x ≠3 D 、x ≥2且x ≠3 6 2()x y =+,则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7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 25 B.x ≤25 C. x ≥25 D. x ≤- 2 5 二次根式的性质 1.若 2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练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练 1、已知,如图,点D是△ABC的边AB的中点,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1)求证: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 2、如图,已知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点,连接DE. (1)在∠ABC的内部,作射线BM交线段CD于点F,使∠CBF=∠ADE; (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在(1)的条件下,求证:△ADE≌△CBF. 3、如图,已知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E≌△FCE. (2)连接AC、BF,若∠AEC=2∠ABC,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 4、如图①所示,已知A、B为直线l上两点,点C为直线l上方一动点,连接AC、BC, 分别以AC、BC为边向△ABC外作正方形CADF和正方形CBEG,过点D作DD 1⊥l于点D 1 , 过点E作EE 1⊥l于点E 1 . (1)如图②,当点E恰好在直线l上时(此时E 1与E重合),试说明DD 1 =AB; (2)在图①中,当D、E两点都在直线l的上方时,试探求三条线段DD 1、EE 1 、AB之 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E在直线l的下方时,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DD 1、EE 1 、AB之间的数 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5、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1=∠2=∠3=∠4,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B=4,BC=8. 理解与作图: (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 计算与猜想: (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 启发与证明: (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练习(含答案)

动态问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1、如图1,梯形ABCD中,AD∥ BC,∠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A开始 沿A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B向点B以2 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秒。 当 t= 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当t= 时,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8 2、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在边DC上,且DM=1,N为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 则DN+MN的最小值为 5 3、如图,在Rt ABC △中,9060 ACB B ∠=∠= °,°,2 BC=.点O是AC的中点,过 点O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O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 AB ∥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 ②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 (2)当90 α=°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解:(1)①30,1;②60,; (2)当∠α=900时,四边形EDBC是菱形. ∵∠α=∠ACB=900,∴BC∵CE∴AB=4,AC=23. ∴AO= 1 2 AC = 3 .在Rt△AOD 中,∠A=300,∴AD=2. O E C D A α l O C A (备用图)

∴BD =2. ∴BD =BC . 又∵四边形EDBC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EDBC 是菱形 4、在△ABC 中,∠ACB =90°,AC=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 ≌△CEB ;②DE=AD +BE ;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解:(1)① ∵∠ACD=∠ACB=90° ∴∠CAD+∠ACD=90° ∴∠BCE+∠ACD=90° ∴∠CAD=∠BCE ∵AC=BC ∴△ADC ≌△CEB ② ∵△ADC ≌△CEB ∴CE=AD ,CD=BE ∴DE=CE+CD=AD+BE (2) ∵∠ADC=∠CEB=∠ACB=90° ∴∠ACD=∠CBE 又∵AC=BC ∴△ACD ≌△CBE ∴CE=AD ,CD=BE ∴DE=CE-CD=AD-BE (3) 当MN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DE=BE-AD(或AD=BE-DE ,BE=AD+DE 等) ∵∠ADC=∠CEB=∠ACB=90° ∴∠ACD=∠CBE , 又∵AC=BC , ∴△ACD ≌△CBE , ∴AD=CE ,CD=BE , ∴DE=CD-CE=BE-AD. 5、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边BC 的中点.90AEF ∠=o ,且EF 交正方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 于点F ,求证:AE =EF .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则AM =EC ,易证 AME ECF △≌△,所以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 =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 C B A E D 图1 N M A B C D E M N 图2 A C B E D N M 图3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2)(高分必备)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2) 1、停车场上原停放着4排客车,每排6辆,开走了15辆。还剩下多少辆? 2、清丰村去年盖了6幢新房,每幢有8套,已经住人的有35套。没有住人的有多少套? 3、妈妈买5块布,每块25米,做衣服用去10米。还剩多少米? 4、三1班有男同学21人,女同学19人,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多少人? 5、5个少先队员做飞机模型。第一次做了16只,第二次做了19只。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做多少只? 6、服装厂计划做740套衣服,已经做了180套,剩下的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7、三年级4个小组的同学,上午浇花180盆,下午浇花300盆。平均每个小组浇花多少盆?

8、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第二天生产42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生产多少台? 9、同学们做玩具,第一小组做了42件,第二小组8人,每人做4件。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做多少件? 10、甲、乙两辆汽车运化肥。甲车运426千克,乙车第一次运210千克,第二次运198千克。甲车比乙车多运多少千克? 11、红金鱼有32条,黄金鱼养在4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养6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多少条? 12、第一个书架有图书504本,第二个书架上层有图书246本,下层的图书与上层同样多。第一个书架上的图书比第二个书架多多少本? 13、少年宫气象小组有16人,生物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2倍。气象小组和生物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4、今年小红7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5倍。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15、培红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种树74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3倍。两个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16、三年级种树280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种130棵。三、四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人民电影院楼上有8排座位,每排32个,楼下有座位920个。楼上比楼下少多少个座位? 18、公园运468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每个花坛有几盆花? 19、王老师有225元钱,去买3元一枝的钢笔。可以买多少枝这样笔?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练习(含答案)

动态问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 ,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 6 c N t4 o o AD 的长为 度时 AD 的长为 ②当 .度时 o C B C B A (备用图) E N E A B B B A A E 时 时 M C ” 图1 l E EDBC 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C ,且 (1)① 当 四边形EDBC 是直角梯形,此时 开放性题目 关键: 数学思想 1、如图1 C 开始沿向点 秒 当 当 CE // AB 交直线I 于点E ,设直线I 的旋转角为 2、如图2,正方形的边长为 4,点M 为 5 90 ° ,直线经过点 3、如图,在只也ABC 中,ACB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8 90° B 60°, BC 2 .点O 是AC 的中点,过 四边形EDBC 是等腰梯形,此时 (2 )当 90「时,判断四边形 解:(1 [① 30, 1 :② 60, 1.5 ; (2)当/% =900时,四边形是菱形? ???/a =Z 90°,.?..???,???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中,/ 900,/ 6002, ???/ 30°. 在边上,且1 , N 为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 ,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动中求静? 分类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梯形中,// ,/ 90°, 141821,点P 从A 开始沿边以1秒的速度移动,点 Q 从 B 以2秒的速度移动,如果 P , Q 分别从A , C 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 t D ,丄于 E M C 点o 的直线l 从与AC 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0作逆时针旋转,交AB 边于点D ?过点C 作 ? 2. ???. 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4、在△中 M D C A D 1 42 . 3. ? 2AC 3 .在△中,/ 3。0, (2) 图2 N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专项练习题.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解因式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各多项式中 , 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 ) - 1 B .4-0.25a 2 C .- a 2-b 2 D .- x 2+1 2.如果多项式 x 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 那么 m 的值为 ( ) A .- 3 B .- 6 C .±3 D .±6 3.下列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 ) A .6x 2y 2=3xy ·2xy B .a 2- 4ab+4b 2=(a -2b) 2 C .(x+2)(x+1)=x 2+3x+2 D .x 2 -9-6x=(x+3)(x -3) -6x 4.下列多项式的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 ) 12xyz 9x 2 y 2 3xyz(4 3xyz) ( B ) 3a 2 y 3ay 6 y 3y( a 2 a 2) (C ) x 2 ( 2 ) D 2 2 xy xz x x y z b b(a 5a) ( )a b 5ab 5.满足 m 2 n 2 2m 6n 10 0 的是( ) ( A )m 1,n 3 (B )m 1, n 3(C )m 1, n 3 (D )m 1, n 3 6.把多项式 m 2 (a 2) m(2 a) 分解因式等于( ) A 、 ( a 2)(m 2 m) B 、 (a 2)( m 2 m) C 、m(a-2)(m-1) D 、m(a-2)(m+1) 7.下列多项式中,含有因式 ( y 1) 的多项式是( ) A 、 y 2 2xy 3x 2 、 ( y 1) 2 ( y 1)2 B ( 1) 2 ( 2 1) D 2 C 、 y y 2( y 1) 1 、 ( y 1) 8.已知多项式 2x 2 bx c 分解因式为 2( x 3)( x 1) ,则 b, c 的值为( ) A 、 b 3,c 1 B 、 b 6, c 2 C 、 b 9. a 、b 、c 是△ ABC 的三边,且 a 2 b 2 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 c4 D 、 b 4,c 6 c 2 ab ac bc ,那么△ ABC 的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10、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 b 的小正方形( a>b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 。通过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 a 2 b 2 (a b)(a b)

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1、小明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8分,小强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小明数学考试成绩比小强数学考试成绩()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2、6:00—16:00表示() A、上午6时到下午6时 B、上午6时到下午4时 C、上午6时到下午8时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2 C、1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7、852÷8的商()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 A、10余4 B、100余4 C、1000余4

9、当A÷B=13……9时,B最小,A=() A、117 B、130 C、139 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A、7 B、8 C、9 D、10 11、下列商最接近80的算式是() A、481÷6 B、550÷7 C、600÷8 D、959÷9 12、图书管理员将新书放在书架上。如果书架共有19格,每一格可放32至38本,一共可以放书()本。 A、不足200 B、200-400 C、400-600 D、600-800 13、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14、今年小明10周岁,他是()年出生的。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15、从晚上9时到第二天早上7时经过了()个小时。 A、9小时 B、10小时 C、11小时 16、一个公园占地3()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D、千米 17、我们学校阶梯教室的面积是100()

初中二年级数学动点问题完整版

初中二年级数学动点问 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A F D P E B Q C F D B C D' A 1. 梯形ABCD 中,AD∥BC,∠B=90°,AD=24cm ,AB=8cm ,BC=26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D 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C B 边,以3厘米/秒的速度向B 点运动。 已知P 、Q 两点分别从A 、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 (2)在某个时刻,四边形PQCD 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 (3)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直角梯形? (4)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等腰梯形 2. 如右图,在矩形ABCD 中,AB=20cm ,BC=4cm ,点 P 从A 开始沿折线A —B —C —D 以4cm/s 的速度运动,点Q 从C 开始沿CD 边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 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点D 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 时间为t(s),t 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 也为矩形? 3.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cm BC AD 5==,AB =12 cm,CD =6cm , 点 P 从A 开始沿AB 边向B 以每秒3cm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开始沿CD 边向D 以每秒1cm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证:当t =2 3时,四边形APQD 是平行四边形; (2)PQ 是否可能平分对角线BD 若能,求出当t 为何值时PQ 平分BD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DPQ 是以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t 的值。 4. 如图所示,△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 ∠BCA ∠BCA EO FO =∠B 如图,矩形ABCD 中,AB=8,BC=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D ’处,求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 6. 如图所示,有四个动点P 、Q 、E 、F ABCD 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 、BC 、CD 、DA B 、C 、D 、A 各点移动。 (1)试判断四边形PQEF 是正方形并证明。 (2)PE 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EF 的顶点位于何处时, A B C D P Q A B C D P

三年级数学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8个小朋友平均分一盘樱桃,每人分得24个,还有剩余,这盘樱桃最多( )个,最少( )个。 2、估算48x72所得的积是( ),准确的积是( )。 3、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 )种拼法。 4、一个花坛的面积是36平方米,如果它是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 )米和( ),米; 如果它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米。 5、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 ) 一块橡皮厚1( ),学校会议室的占地面积是96( ) 铅笔盒长19( ),作业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40(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汉字“王”和“中”都是轴对称图形( )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为54平方千米( ) 3、□47÷7的商是三位数时,□里只能填8或9( ) 4、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三、在轴对称图形的下面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四、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483÷4 34×11 38×45 216÷3 ※39×26 760÷7 2、脱式计算 2010-712÷2 (552-217)÷5 248+399÷7 五. 求下图面积 44米 55米 24米 96米 六、列式计算 1、35与24的积减去105,得多少? 2、一个数的8倍是864,它的3倍是多少? 3、用632除以8的商,再乘16,积是多少? 七.数学小天地 1、水果店里运来650千克梨,已经卖了15箱,平均每箱2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294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需要行驶15小时,从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小明绕正方形花坛走了一圈,一共走了240分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之动点问题(习题及答案)

三角形全等之动点问题(习题) 例题示范 例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 -BC -CD 方向运动,到达点D 时停止运动.连接AP ,DP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求当t 为何值时,△ADP 的面积为6. 【思路分析】 1.研究背景图形,标注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均为90°. 2.分析运动过程,分段 ①分析运动过程:动点P 的起点、终点、状态转折点,以及对应的时间范围. 0≤t ≤6 D C (2/s) P : ②根据状态转折点分为三段:02t ≤≤,24t <≤,46t <≤,需要对每一段分别进行分析. 3.表达线段长,建等式 ①当02t ≤≤时,即点P 在线段AB 上, P D C B A 此时AP =2t ,AD =4, 1 2ADP S AD AP =??△, 即1 6422t =??, 3 2t =,符合题意. ②当24t <≤时,即点P 在线段BC 上, P D C B A A B C D A B C D

P D C B A 此时11 44822 ADP S AD AB =??=??=△,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③当46t <≤时,即点P 在线段CD 上, P A B C D 此时DP =12-2t ,AD =4, 1 2ADP S AD DP =??△, 即1 64(122)2t =??-, 9 2 t =,符合题意. 综上,当t 的值为32或9 2 时,△ADP 的面积为6. 巩固练习 1. 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6,D 为BC 边上一点, A P D

八年级数学专项训练

八年级数学专项训练—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 ? ??=+=+61 1,12y x y x B. ?? ?=+=+8248 32y x y x C. ?? ?=+3, x)-2(y =y +2x -2y x D. ? ? ?=+=+42 3xy x x 2. 下面能满足方程3x+2=2y 的一组解是( ) A. 4 2x y =??=? B. 3 5x y =??=? C. 2 4x y =??=? D. 1 3x y =??=? 3. 方程x -y =3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 ?==1 , 4y x 的是( ) A. 3x -4y =16 B. 41x +2y =5 C. 21x +3y =8 D. 2(x -y)=6y 4.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8243 52y x y x 下列解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2-②,消去x B. ①×2-②×5,消去y C. ①×(-2)+②,消去x D. ①×2-②×(-5),消去y 5. 已知x+y=1,x-y=3,则xy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6. 若﹣2a m b 4与5a n +2b 2m +n 可以合并成一项,则m-n 的值是( ) A. 2 B. 0 C. -1 D. 1 7. 如果方程组54, 358x y k x y -=?? +=? 的解中的x 与y 相等,则k 的值为( ) A. 1 B. 1或-1 C. 5 D. -5 8. 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开会,每排座位坐12人,则有11人无处坐;每排座位坐14人,则余1人独坐一排.则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排数是( ) A. 14 B. 13 C. 12 D. 15 ①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动点问题

初二动点问题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10cm,BC=30cm,动点P从点A 开始沿AD边向点D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从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QP能成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直线 1 l:2 + - =x y与直线 2 l:8 2+ =x y相交于点F, 1 l、 2 l分别交x轴于点E、G,矩形ABCD 顶点C、D分别在直线 1 l、 2 l,顶点A、B都在x轴上,且点B与点G重合。 (1)、求点F的坐标和∠GEF的度数; (2)、求矩形ABCD的边DC与BC的长; (3)、若矩形ABCD从原地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6 0≤ ≤t 秒,矩形ABCD与△G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A B C D E F G O x y 1 l 2 l

x y O x = A B C P H M 3.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OA ∥BC ,在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10,0), B (8,6),直线x =4与直线A C 交于P 点,与x 轴交于H 点; (1)直接写出C 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 (2)求出线段PH 的长度,并在直线AC 上找到Q 点,使得△PHQ 的面积为△AOC 面积的5 1,求出Q 点坐标; (3)M 点是直线AC 上除P 点以外的一个动点,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N 点,使得△MH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有,请求出M 点及对应的N 点的坐标,若没有, 请说明理由. 4.如图,正方形CGEF 的对角线C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 (CG >BC ),M 是线段AE 的中点,DM 的延长线交CE 于N . (1)线段AD 与N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探究:线段MD 、MF 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八年级数学寒假专项训练(九)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寒假专项训练(九)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方程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y =3 (B )x =3 (C )x -y =3 (D )x =3-y 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8 27 2y x y x ,则=+y x ( ) (A )2 (B )3 (C )-1 (D )5 3.下列各组数,既是方程0123=++y x 的解,又是方程75=-y x 的解是( ) (A )?? ?-=-=21y x (B )???-==21y x (C )???-==32y x (D )???-==4 3 y x 4.如果单项式2222m n n m a b +-+与57a b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是( ) (A )- 3 (B )-1 (C ) 1 3 (D )3 5.方程组 的解为???=y x 2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6.小刘同学用10元钱购买两种不同的贺卡共8张,单价分别是1元与2元.设1元的贺卡为x 张,2元的贺卡为y 张,那么x y , 所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 (A )102 8 y x x y ? +=???+=? (B )8 210210 x y x y ?+=???+=? (C )10 28x y x y +=?? +=? (D )8 210 x y x y +=?? +=? 7.如图1,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方程组( )的解 (A )22,22x y x y -=-??-=? (B )1,22y x y x =-+??=-? (C )21,22x y x y -=-??-=-? (D )21,22y x y x =+??=-? 8.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驴子和骡子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 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驮货物的袋数是 ???=+=+32y x y x 图1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集

例:食堂原来有粮食50袋,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 1、停车场上原来停放着4排客车,每排6辆,开走了15辆。还剩下多少辆? 2、清丰村去年盖了6幢新房,每幢有8套,已经住人的有35套。没有住人的有多少套? 3、妈妈买来5块布,每块25米,做衣服用去10米。还剩多少米? 4、妈妈买来5米白布,25米花布,做衣服用去10米。还剩多少米? 例:三1班有男同学21人,女同学19人,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多少人? 三1班有同学40人,其中女同学有19人。如果把男同学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2、5个少先队员做飞机模型。第一次做了16只,第二次做了19只。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做多少只? 3、服装厂计划做740套衣服,已经做了180套,剩下的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4、三年级4个小组的同学,上午浇花180盆,下午浇花300盆。平均每个小组浇花多少盆?

应用题专项训练2 例: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第二天生产42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生产多少台? 1、同学们做玩具,第一小组做了42件,第二小组8人,每人做4件。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做多少件? 2、甲、乙两辆汽车运化肥。甲车运426千克,乙车第一次运210千克,第二次运198千克。甲车比乙车多运多少千克? 3、红金鱼有32条,黄金鱼养在4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养6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多少条? 4、第一个书架有图书504本,第二个书架上层有图书246本,下层的图书与上层同样多。第一个书架上的图书比第二个书架多多少本? 例:少年宫气象小组有16人,生物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2倍。气象小组和生物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今年小红7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5倍。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2、培红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种树74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3倍。两个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精编版)

三角形与动点问题 1、如图,在等腰△ACB中,AC=BC=5,AB=8,D为底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DE⊥AC,DF⊥BC, 垂足分别为E,F,则DE+DF = . 2、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 3、如图,将边长为1的等边△OAP按图示方式,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1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07的位置.试写出P1,P3,P50,P2011的坐标. 4、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AC=CB,F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CE.连接DE、DF、EF. (1)求证:△ADF≌△CEF (2)试证明△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如图,在等边ABC ?的顶点A 、C 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各单位的速度油A 向B 和由C 向A 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 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 处,请问 (1)在爬行过程中,CD 和BE 始终相等吗? (2)若蜗牛沿着AB 和CA 的延长线爬行,EB 与CD 交于点Q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求证:?=∠60CQE (3)如果将原题中“由C 向A 爬行”改为“沿着BC 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 交AC 于F ”,其他条件不变,则爬行过程中,DF 始终等于EF 是否正确 6、如图1,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EB ,CD 的中点,易证:CD=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AB =2AD 时,△ADE 与△ABC 及△AMN 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图1 图 2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一、口算。 3×10=80×40=18×5=40×60= 30÷10=13×4=25×20=160×4= 300÷5=720÷9=16×6=720÷0= 180÷20=0÷90=10×40=12×50= 85÷5=57÷3= 0+8=32×30= 70÷5=25×4=15×6=630÷9= 450÷5=12×40=240÷6=16×60= 84÷42= 600-50=500×3=0×930= 27×30=84÷12=420÷3=910÷3= 91-59=11×70= 1000÷5=75÷15= 320-180=30×40= 40+580=560÷4= 95÷1= 480+90=510÷7=200÷4= 72÷4=8000÷2= 102+20=4000÷50= 125-25×2=50×0×8= 75+25÷5=32÷47×12= 45+55÷5=70×(40-32)=90÷5×3=10÷10×30= 6×(103-98)= 7+3×0= 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25×38=36×19=774÷8= 508÷2=370÷5=19×47=900÷5= 23×34=392÷4=360×5=32×68= 203÷9=63×36=26×38=770÷5= 696÷2=882÷4=809÷8=56×79= 64×28=820÷3=630÷6=458÷4=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小时 48个月=()年 35天=()星期4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厘米=()分米 138秒=()分( )秒 300公顷=()平方千米 80000平方米=()公顷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

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的分析

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18,0),B(18,6),C(8,6),四边形OABC是梯形,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1)求直线OC的解析式. (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写出点Q的坐标,并写出此时t的取值范围.(3)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当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恰好等于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这时,直线PQ能否把梯形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请求出t的值;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2、如图1所示,在△ABC中,点O在AC边上运动,过O作直线MN∥BC交∠BCA内角平分线于E点,外角平分线于F点.试探究: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3、如图2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直角梯形,OA∥BC,BC=14cm,A点坐标为(16,0),C 点坐标为(0,2).点P、Q分别从C、A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由C向B运动,点Q以4cm/s的速度由A向O运动,当点Q停止运动时,点P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4).

(1)求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PQAB为平行四边形. (2)求当t为多少时,PQ所在直线将梯形OABC分成左右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2,求出此时直线PQ的函数关系式. 巩固提高: 1.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 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2.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