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知识大全

品保知识大全
品保知识大全

品保知识大全

一、内容提要:

1、5W3H;

2、8D/5C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4、QC 新七大手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6、10S/五常法

7、7M1E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9、IE 七大手法

10、ISO知识大总结

二、详细内容规纳:

1、5W3H思維模式:

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

(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

(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检查?(时间)

(5)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

(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

(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

再加上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预测,就成为5W3H 2、8D/5C报告

(一)8D报告:

D0:准备

D1:成立改善小组

D2:问题描述

D3:暂时围堵行动

D4:根本原因

D5:制订永久对策;

D6:实施/确认PCA

D7:防止再发生

D8:结案并祝贺

(二)5C报告:5C报告是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即五个C打头的英文字母的缩写:描述;围堵措施;原因;纠正措施;验证检查。相比于8D报告简单了些,但是基本思想相同。

为了书写更优良的5C报告,需要遵守“5C”准则:

C1: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

C2: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C3: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C4: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

C5: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3、QC 旧七大手法?

①。鱼骨图(又叫鱼刺图、树枝图、特性要因图、因果图、石川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鱼骨追原因)。(寻找因果关系)

②。层别法Stratification:层别作解析。 (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

③。柏拉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抓重点。 (找出“重要的少数”)

④。查检表(检查表、查核表)Check List:查检集数据。 (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

⑤。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散布看相关。 (找出两者的关系)

⑥。直方图<层别法(分层图)>Histogram:直方显分布。 (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

⑦。管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管制找异常。 (了解制程变异)

4、QC 新七大手法

①关系图法(关联图法);

②KJ法(亲和图法、卡片法);

③系统图法(树图法);

④矩阵图法;

⑤矩阵数据分析法;

⑥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或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⑦网络图法(又称网络计划技术法或矢线图也叫关键路线法)

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

①、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②、MSA(测量系统分析);

③、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④、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PQP) and Control Plan);

⑤、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五大手册中最重要的是APQP

6、10S/五常法

(一)、由5S续出来的10S

1S:整理(SEIRI)

2S:整顿(SEITON)

3S:清扫(SEIS0),

4S:清洁(SEIKETSI)

5S:素养(SHITSIJKE)

6S:安全(SAFETY)

7S:节约(SAVING)/速度(speed)

8S:服务(SERVlCE)

9S:满意(SATISFICATl0N)

10S:坚持

(二)五常法

五常法是用来维持质量环境的一种技术,西方国家称5S。香港人称为五常法,由于语文需要,故翻译了五个英文字,即Structurise, Systematise, Sanitise, Standardise, Self-discipline。在香港推行五常法,自然需要五个中文配合。也是我们平时所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

中文 * 英语 (5-S) * 50点 * 庭实例 *

①、常组织 Structurise 10 把不需要的东西抛掉或回仓

②、常整顿 Systematise 10 30秒内就可找到文件

③、常清洁 Sanitise 5 个人清楚卫生责任

④、常规范 Standardise 15 贮藏的透明度 ;

⑤、常自律 Self-discipline 10 每天运用五常法

7、7M1E.

<①Man;人

②Machine;机

③Material;料

④Method;法

⑤Environment;环

⑥现在说的5M1E是再加上测量(measure),如果再加上Management和Market,就是7M1E,这象5S一样,有不同续法

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

控制图八大判异准则提练(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在本论坛别处有发贴):

①、2/3A(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即A区内>)

②、4/5C(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③、6连串(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即连成一串)

④、8缺C(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没有一点在C区中)

⑤、9单侧(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⑥、14交替(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

⑦、15全C(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即全部在C区内)

⑧、1界外(1点落在A区以外)

解说:

23456,AC连串串(连增或连减);

---2/3、4/5、6分别对应A、C、连串串;即2/3A;4/5C;6连

串。

81514,缺C全C交替转

---8、15、14分别对应缺C、全C、交替转;即8缺C;15全C;14上下交

替。

9单侧,一点在外

---9点在同一侧;一点出A区外

23456,AC连串串;

81514,缺C全C交替转;

9单侧,一点在外。

(二)、控制图的判稳原则:

1.连续25点在控制线内;

2.连续35点最多有一点出界;

3.连续100点最多有两点出界。

满足上面任意一点都可以判定为稳态。

9、ISO知识大总结

ISO9000有几个主要的特性,概括起来就是“1个精髓和1个中心、2个基本点;3种特性、4个凡事和4大产品、5大模块、6个文件、8项原则”,我把它再简化为“112 344 568”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

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w:

④、三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⑥、四大产品: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⑦、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⑧、六个文件:ISO9000:2000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订:

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⑨、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0、IE 七大手法

①、程序分析; ;

②、时间分析;

③、动作分析

④、流水线分析;

⑤、稼动分析;

⑥、物料分析;

⑦、环境分析

11、常见表面处理的种类:

①打磨(抛光)

②电镀

③喷涂/烤漆

④热处理

⑤PVD(真空镀膜)

⑥喷砂

⑦车纹

⑧擦纹(拉丝)

⑨氧化(上色)

⑩亚光

⑾做黑

⑿批边

⒀批花 `

12、RoHS符合性10步曲

第一步:确定企业产品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如果确定企业生产产品属于RoHS 管辖范围,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在企业内部组建全公司范围的“符合性”团队。

第三步:建立企业RoHS符合性的声明。

第四步:建立企业内部RoHS符合性的实施计划。

第五步:评估企业的供应链与RoHS指令的关联度。

第六步:选择合资格的供应商。

第七步:建立供应链材料声明程序。

第八步:确保进行有限的检测和结果的有效性。

第九步:与客户交换RoHS指令符合性的数据信息

第十步:将RoHS指令符合性的策略融入公司整体运做。

即确定关联-建立团队-符合声明-计划-评估供应链-选择供应商-供应链声明-有限检测-交换信息-融入整体运作。

继保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得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 系统得电流、电压均处于电气设备正常承受范围内,不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 故障: 各种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发电机与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绕组间得匝间短路等)与断线(单相、两相),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得就是各种类型得短路。其后果: I增加危害故障设备与非故障设备; U降低影响用户正常工作; 破坏系统稳定性,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系统振荡,瓦解) 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得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得运行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系统振荡等。 继电保护得任务 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得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继电保护得分类

?按被保护得对象分类: ?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等; ?按保护原理分类: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 ?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 ?按继电保护装置得实现技术分类: 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与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 按保护所起得作用分类

1、主保护: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得故障并以尽可能短得延时,有选 择性地切除故障得保护称为主保护。 2、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起作用,从而动作于相应断路器以切 除故障元件。 (1)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得另一套 保护来实现后备得保护。 (2)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得保护来实现得后备保护。 对动作于跳闸得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保护有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种。 ?电流保护就是最早得继电保护措施,之前就就是简单得熔断器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就就是一旦检测出发生短路,不带延时地断开电路得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可作为被保护线路相间短路得主保护。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虽然动作速度很快,但不能保护线路得全长,应加以改进。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用于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配合作为被保护

继电保护知识点总结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短路(最常见也最危险);断线;两者同时发生 不正常:过负荷;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振荡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迅速切除故障,减小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 指示不正常状态,并予以控制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各种物理量的差别来判断故障或异常,并通过断路器将故障切除或者发出告警信号 继电保护装置的三个组成部分。 测量部分:给出“是”、“非”、“大于”等逻辑信号判断保护是否启动 逻辑部分: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否”、“延时起动”等,确定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执行部分 保护的四性 选择性: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少速动性: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断开故障元件。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断开故障元件。故障的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反映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地动作(即不拒动,称信赖性)而在不属于该保护装置动作的其他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即不误动,称安全性)。 主保护、后备保护 保护: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故障,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 后备保护:在主保护系统失效时,起备用作用的保护装置。 远后备: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处于不同变电站 近后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在同一个变电站,但不共用同一个一次电路。 继电器的相关概念: 继电器是测量和起动元件 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返回电流: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值 返回系数:返回值/动作值 过量继电器:返回系数Kre<1 欠量继电器:返回系数Kre>1 绩电特性:启动和返回都是明确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个中间位置 阶梯时限特性: 最大(小)运行方式: 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最大(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电流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的一整套保护 工作原理: 电流速断保护:当所在线路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时,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切

仓库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仓库管理 1 、物料的基本知识: 1.1 、物料的分类: 1.1.1 、依物理化学性质来分:如五金、塑胶、线材、电子元件等。 1.1.2 、依形态来分:原料、部品、半成品、成品。 1.1.3 、依重要性来分:主料、辅料(如包装材料)。 1.1.4 、依危害性来分:如化学品仓等。 注 1 :物料的分类各种各样,依工厂的规模、行业特点、仓库的规划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些电子厂还会分防静电物料仓等。 注 2 :仓库的分类基本上依据物料而定如:原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等。故在下面就不再对仓库的分类进行特别的阐述了。 1.2 、物料的承认程序: 1.2.1 、承认之范围:新产品、供应商变更、产品特性 ( 如结构、性能等 ) 的变更、客户或市场的需要等。 1.2.2 、承认之程序:新供应商评估(采购、工程、生产技术、品管等部门参加) ------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 ------- 提供生产基本技术资料(如图纸、样品等)给供应商(采购) ------- 送样(若需开模的话则双方应谈好条件在开模,然后试模,完了才送样) ------ 产品特性的测定 ------- 部分产品试装 / 试做 ------- 起草书面承认资料如承认书。 注:有的工厂在承认新产品的过程中会连同品质标准、潜在失败模式等一并进行确认。 2 、仓库的管理: 2.1 、仓库的基本规划(硬件): 2.1.1 、仓库的定置(地里位置): 2.1.1.1 、对外:考虑远离易爆易燃高温等场所。 2.1.1.2 、对内:一是要考虑方便物料的进出如一般的仓库要分进出口,且不能在同一面;(物流的方向相反或交叉操作会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二是要考虑将同类仓库尽量放置在一起;辅助材料、边角废料、不良材料等最好单独规划仓库或区域放置,因为废包装物和空箱及使用物料在同一场所堆放等都会使仓储效率不高

继保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的作用是:(1)在过载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发出警报信号。(2)在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立即动作,要求准确、迅速地自动将有关的断路器跳闸,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断开,确保其他回路的正常运行。(3)为了保证电源不中断,继电保护装置应将备用电源投入或经自动装置进行重合闸。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①.选择性 基本含义是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以保证系统中非故障部分继续安全运行。 ②.速动性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断开故障元件。这样就能减轻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减小用户在低电压情况下工作的时间,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③.灵敏性 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灵敏性(灵敏度)。灵敏性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它是在保护装置的测量元件确定了动作值后,按最不利的运行方式、故障类型、保护范围内的指定点校验,并满足有关规定的标准。 ④.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地动作(即不拒动)。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任何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即不误动)。 (三)异步电动机保护 一、过电流保护 当流过被保护元件中的电流超过预先整定的某个数值时就使断路器跳闸或给出报警信号的装置称为过电流保护装置,它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两种。 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时间是恒定的,时间是靠

品保基础知识教材

一.基本概念(定义) 1.品质(Quality):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性和特征,此种整体性的特征和特性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 的需求能力. 2.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 即将购买者所满意之最经济最实用之产品加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 3.产品(Production): 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4.合格:即满足规定要求. 5.不合格: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 6.缺陷: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7.监定过程: 证实实体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 8.监定合格: 某个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得到证实的状况. 9.检验: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 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 10.进料检验: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QC),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 入仓库的控制点. 11.制程检验: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PQC),又称中间检验.是指原物料入库以后至产品 完工之前这一过程中的生产管制. 12.最终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l (FQC),又称在线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控制点. 13.出货检验: Outing Quality Control (OQC),产品出货前的检验. 14.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包括质量设计功能的制度是否在运作及执行人员确 实是否执行加以查核. 二品质的认识 1.品质的定义: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征和特性,此种整体性的特性和特征具有满足顾客规定的或者 潜在的需求能力. 1.1铗义的品质: 包括直接与产品有关的特质. 如外观,强度,纯度. 1.2广义的质量: 1.2.1有关成本.价格之特性---包括效率,损耗,单价,不良率,成本和利润等. 1.2.2有关服务之质量--------包括零件互换性,修理的难易,售后服务的速度与效率,说 明书的好坏,包装的情形,抱怨处理的深度与速度. 决定质量的因素: 1.3.1市场的需要 1.3.2生产技术与能力. 1.3.3经济原则. 1.3.4质量与代用特性. 1.3.5数量化的质量. 1.3.6公差的范围. 2.管制的意义 2.1在管理活动中交付责任与权利的一种手段,使管理者方面可以避免过问不必要的 细节而促进质量,使结果令人满意. 做好今天的工作(水平的维持) 为了明天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XX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ISO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目录 ISO 9000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ISO9000系列标准概 (1) 第一节ISO9000系列标准的来源 (1) 第二节ISO9000系列标准是对产品寿命周期品质进行全面控制 (2) 第三节ISO 9000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3) 第四节贯穿ISO 9000标准之灵魂——八质量管理原则 (4) 第五节ISO9000:1994与ISO 9000:2000对照表 (5) 第六节ISO 9000推行的益处 (7) 第二章ISO9000标准的实施 (8) 第一节ISO9000管理制度建立之程序 (8) 第二节ISO9000品质系统文件架构 (9) 第三节品质系统文件制作流程 (10) 第四节ISO9000的精神 (11) 第五节ISO9000品质保证系统的建立步骤 (12) 第六节结论 (13) 第三章品质系统认证 (14) 第一节认证型态 (14) 第二节认证申请作业流程 (15) ISO 9000认证审核宣传动员教材 (16) 第一章预评准备及配合事项说明 (16) 第二章认证前的准备工作 (17) 第三章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各级人员注意事项 (20)

第一章 ISO9000系列标准概述 第一节 ISO9000系列标准的来源 化 美军品保大纲 1959 美军品保标准 1968 英军品保标准 北大西洋人公约组织品保标准 05/21 05/24 05/29 标准编号 英国国家品质系统标准 1979 (87年第一版 1987 94年第二版) 1994 (2000年第三版) 2000 图 ISO 9000系列标准来源

第二节ISO 9000标准是 对产品寿命周期品质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在产品的一般寿命期内,对品质有影响的主要活动,从最初识别市场需求到最终满足要求的所有过程,归纳为十二个阶段。 ISO 9000系列标准始于营销和市场调研,终于营销和市场调研,是一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通过不断循环而实现持续的品质改进。 售后采购 技术支持和服务 安装和投入运行证销售分发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41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42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分为两部分: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容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4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将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4、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开关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开关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开关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和开关所取的直流电源均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45 、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 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46 、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答:1、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包括多处T接供电变压器或供电线路),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需要时,线路速动段保护可经一短时限动作。 2、对串联供电线路,如果按逐级配合的原则将过份延长电源侧保护的动作时间,则可将容量较小的某些中间变电所按T接变电所或不配合点处理,以减少配合的级数,缩短动作时间。 3、双回线内部保护的配合,可按双回线主保护(例如横联差动保护)动作,或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侧零序电流(或相电流速断)保护纵续动作的条件考虑;确有困难时,允许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回线的延时保护段间有不配合的情况。 4、在构成环网运行的线路中,允许设置预定的一个解列点或一回解列线路。 47、为保证灵敏度,接地保护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 答:接地保护最末一段(例如零序电流保护Ⅳ段),应以适应下述短路点接地电阻值的接地故障为整定条件:220kV线 路,100Ω;330kV线路,150Ω;500kV线路,300Ω。对应于上述条件,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不大于300A。当线路末端发生高电阻接地故障时,允许由两侧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纵续动作切除故障。对于110kV线路,考虑到在可能的高电阻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灵敏度要求,其最末一段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整定值一般也不应大于300A,此时,允许线路两侧零序电流保护纵续动作切除故障。 48 、简述220千伏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是什么? 答:对于220千伏线路,根据稳定要求或后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应装设两套全线速动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一般应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广州竞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 S O14001 基 础 知 识 培 训 教 材 专业是土壤顾客是根本创新就是竞 争力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推行背景

1、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以什么样的状态进入21世纪? 30年来,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环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森林面积锐减;土地严重沙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灾害频繁;酸雨危害;化学废物排放剧增等。我们正在为人类近百年来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付出沉重的代价。 2、环境管理 各个国家在不同法律制度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措施。 企业被动地执行环保法律法规 企业界的动向 首先,许多企业已开始将ISO 14001认证作为推动自身事业发展的战略。 第二,根据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的调查,在ISO 14001正式公布之前已有很多企业在为此做准备。例如,1996年11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公布的资料,在接受调查的939家企业中,有45.6%在准备中,44.7%在研究中,4.2%已取得BS 7750,正考虑转化为ISO 14001认证,没对ISO 14001做任何考虑的企业仅占5.5%。 第三,作为想取得ISO 14001认证的理由,对日本企业的调查结果为 ①为解决环境问题82% ②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70% ③为了企业长期利益55%

④为满足客户需求9% ⑤为满足母公司要求5% 第四,对积极准备进行ISO 14001认证的企业以行业上划分,则为: 电子、电气类63% 化学化工类21% 办公机械类6% 钢铁类2% 汽车类1% 其它7% 另外,美国、加拿大等国也认为,ISO 14001认证的发展速度会比ISO 9000快得多。 ·消费者的动向。环境ISO 是针对企业等组织的,并不和消费者有直接联系,但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行为自然对企业有最大的影响。 3、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 ICC可持续发展宪章 BS 7750 EMAS/ECO ISO 14000系列 4、环境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比较

组长必备基础知识1

培训基础知识 目录 一.认知教育----------------------------------2 二.人员管理----------------------------------4 三.物料管理-----------------------------------7 四.作业方法管理-----------------------------9 五.机器管理-----------------------------------10 六.品质各知识--------------------------------11 七.异常的处理--------------------------------12 制定:王常军 第一章.认知教育

1. 班组长的定义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管辖生产线的作业员并运用现场的作业人员. 材料设备作业方法生产环境等生产要素, 直接指挥和监督,以达成企业的各项管理目标,并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2.班组长的使命 为了达成所属集团(公司.部门等)追求的目的,根据现有的条件,高效率地达成自己应承担的组织的目标或者被分担的任务 3. 班组长的任务 * 指挥工作,即保质保量完成具体的工作(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 领导人员.提高部下及同事的能力.创造有工作意义的劳动环境. 4.班组长应有的精神准备: * 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 经常留意革新 * 具有不被既定观念约束的柔软性 * 基于高敏度的信息管理下的先见性 * 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解决问题 * 具有与其他人一起运营组织的影响力 * 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 * 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被人信赖的人品 5. 自我角色的认知 1). 对企业来说 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员, 直接管理作业人员,是Q(quality品质) C(cost成本) D(deliver交货期)指标达成的最直接的责任者. 2).对主管人员来说 班组长是主管人员命令,决定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同时对自己的某方面工作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并且在对现场管理过程中,班组长既是精神传播的窗口,又是主管与作业人员沟通的桥梁。 3).对作业员工来说 班组长是直接的领导,并对其进行作业指导,评价其作业能力及作业成果。 4).对班组长来说 对班组长来说其他班组长是同事,是工作上的协作配合者,同时又在晋升方面形成竟争关系。 班组长在企业、公司、员工、同事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赋予其不同的价值。 首先,班组长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最容易被忽略。 其次,班组长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左右手,是“左右手”而不是“左右脑”,表示工作的重点是具体实施,即以最好的方法贯彻上司的指示和命令,具体安注意的以下几: *是辅助上司工作,而非设计主导. *协助上司开展工作,与上司形成配合和互补关系. *指出上司不足时要注意方式*原则上只按受直接上司的工作指令,只向直接上司负责和报告工作. 再次,班组长是作业人员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最后,班组长是同事之间的战友和兄弟. 6.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1. 专业能力2目标管理能力3.问题解决能力 4. 组织能力5.交流交际能力6倾听的能力 7.幽默的能力8.激励的能力9.指导员工的能力

品管基础知识-1

品管基础知识(1) ---品保课 一、QC七大手法 1、查检表 2、层别法 3、散布图 4、直方图 5、柏拉图 6、管制图 7、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其它常用QC手法:关联图、系统图、箭头图、矩阵图(此属新QC七大手法);推移图。 我们常说的QC七大手法其实就是“旧QC七大手法”,“新QC七大手法”和“旧QC七大手法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完全形式出现,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工厂管理、特别是现场品质管理上,“旧QC七大手法”的实用性比“新QC七大手法”更为实用。 所以很多人提起QC七大手法时自然而然地就指“旧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中,查检表和层别法几何每个工厂都会用到。 散布图除非特殊性行业(如压铸、炼铁厂)会常用,一般工厂很少用。 直方图的应用一般大中型企业会用,小的加工企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有很高的要求,数据量也有点大,不过很实用。 柏拉图和鱼骨图在生产品质管理(现场)上可以说是七大手法中最为实用、也最好用的手法,通俗易懂。 管制图一般会在“SPC”——制程统计品管中常常见到,不过“SPC”一般中小企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想做好统计,前提条件还有:制程相对比较稳定、制程量比较大才行。 二、品管常用英语缩写代码 IQC:进料检验(品管)IPQC:制程检验(品管)OQC:出货检验(品管) QA:品保/品质稽核QE:品质工程师QCC:品管圈 通常所指的抽样标准是:美国军用抽样标准MIL-STD-105EⅡ(GB2828) AQL:品质允收水准CRI :致命缺陷MAJ:严重缺陷MIN:轻微缺陷 AC:允收RE:拒收 三、ISO9001:2008八大原则是什么? 1、以顾客为中心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五大版块是什么? 4.0质量管理体系 5.0管理职责 6.0资源管理 7.0产品实现 8.0分析、测量和改进 五、精神和精义是什么? 精神:怎么说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说自己所做。精义:持续改进(P、D、C、A) 六、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最少要制定哪些程序文件(须制定哪些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 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七、ISO9000标准族四大核心是什么 A: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指南 D:ISO19011—质量(或)—环境体系审核指南

品保基础知识教材

品保基础知识教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基本概念(定义) 1.品质(Quality):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性和特征,此种整体性的特征和特性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的需求能力. 2.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 即将购买者所满意之最经济最实用之产品加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 3.产品(Production): 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4.合格:即满足规定要求. 5.不合格: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 6.缺陷: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7.监定过程: 证实实体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 8.监定合格: 某个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得到证实的状况. 9.检验: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 10.进料检验: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QC),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 入仓库的控制点. 11.制程检验: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PQC),又称中间检验.是指原物料入库以后至产品完工之前这一过程中的生产管制. 12.最终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l (FQC),又称在线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控制点. 13.出货检验: Outing Quality Control (OQC),产品出货前的检验. 14.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包括质量设计功能的制度是否在运作及执行人员确实是否执行加以查核. 二品质的认识 1.品质的定义: 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征和特性,此种整体性的特性和特征具有满足顾客规定的或者潜在的需求能力. 1.1铗义的品质: 包括直接与产品有关的特质. 如外观,强度,纯度. 1.2广义的质量: 1.2.1有关成本.价格之特性---包括效率,损耗,单价,不良率,成本和利润等. 1.2.2有关服务之质量--------包括零件互换性,修理的难易,售后服务的速度与效率,说 明书的好坏,包装的情形,抱怨处理的深度与速度. 决定质量的因素: 1.3.1市场的需要 1.3.2生产技术与能力. 1.3.3经济原则. 1.3.4质量与代用特性. 1.3.5数量化的质量. 1.3.6公差的范围. 2.管制的意义

品保部检验员岗位技能培训矩阵

品保部检验员岗位技能培训矩阵 阶段序号培训课程培训对象培训时数培训讲师教材编号考核标准PQCIQCOQCFQC公司相关上岗前培训1部门组织架构图及主要工作职责,岗位安全。★★★★0、5H组长QC人员编制与工作职掌口试2公司简介及产品知识的培训★★★★0、5H组长KX-PX-003 柯鑫简介口试3对应的人员介绍、品质记录的填写 ★★★★0、5H组长QC人员编制与工作职掌操作产品相关知识培训试用期4抽样计划与抽样手法培训◇★★★1H组长KX-PX-012 抽样检验培训教笔试5产品测试标准★★★★1H组长产品规格书笔试6品质意识的培训★★★★1H主管KX-PX-005 品质意识笔试7在职岗位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培训★★★★不限组长实操操作品质相关知识培训岗位提升8表单、测试报告的拟定 ◇★★★0、5H组长相关表单操作95S基础知识与QC七大手法培训★★★★2H主管KX-PX-013 笔试10连接器基础知识 ★★★★1H主管KX-PX-014 笔试11MicroSD to SD adapter 全面教材★★★★1H主管KX-PX-002 笔试12来料检验管控流程和异常的处理流程★◇★◇1H组长来料检验管控程序笔试13制程检验管控流程和异常的处理流程◇★◇★1H组长制程检验管控程序笔试14出货检验管控流程和异常的处理流程◇◇★◇1H组长出货检验管控程序笔试15产品外观检验规范★★★★不限组长各SIP笔试16产品功能检验规范★★★★不限组长各产品规格书笔试17

个人修养与执行力★★★★1H主管个人修养与执行力笔试18ISO 质量系统基础★★★★1H主管KX-PX-0119001笔试19环安HSF基础★★★★1H主管KX-PX-01614001笔试20 80、20定律★★★★1H主管KX-PX-001 80、20定律笔试21形位公差与单位换算★★★★1H主管KX-PX-006 形位公差笔试22工程图纸、BOM表、SIP、SOP的识别 ★★★★不限主管相关表格笔试备注★ 为必须培训内容。 ◇为可选培训内容。

最新继电保护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电力系统的概念: 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完成发电-输电-配电功能的设备叫做一次设备,如发电机,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变压器,避雷器等;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作用的设备叫做二次设备,如继电器,控制开关,指示灯,测量仪表等。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1、利用每个电气元件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包括正常运行情况)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差动原理的保护,如纵联差动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等。 2、差动原理的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所以被认为有绝对的选择性。 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概念及对应三种状态: 正常(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符合对电能的需求等) 不正常(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情况) 故障 (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 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的:

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摆脱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4、事故: 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 5、故障: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 6、继电保护装置: 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7、保护基本任务: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 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富士康品保基本知识

經營宗旨:NWInG以先進的研發及製造技術,強化自我品牌及行銷網路,提供合乎客戶使用的光機電整合連接器及其線纜與線纜裝配等產品,給全球電腦、通信、醫療、汽車、消費電子及產業設備的供應商以協助增進產品之競爭力,秉持愛心、信心、決心的經營理念據以達成獨立自主經營、持續快速成長、促進環保節能、利潤分享員工的長期營運目標,進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精密零組件供應商。品質政策:全面品管、貫徹制度,提供客戶需求的品質;全員參與、及時處理,以達成0缺點的目標。 環境政策:防止污染、持續減廢,提供符合環保產品;節約能源、保護地球,務實經營綠色企業。 SER政策:環保節約、安全守法、健康衛生、持續改善、造福社會、永續經營。職業安全衛生政策:預防災害、責任關懷,提供安全衛生環境;遵守法規、持續改進,以達成0事故工廠。 環境宣言:預防污染、善用資源、保護環境、永續經營。 環保3不原則:不收環保不良品、不做環保不良品、不出環保不良品。 EHS:我司環境安全衛生(environment、 health &safety ) 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 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系列標準 RoHS: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 RoHS規定之6種環境管理物質:鎘(Cd)及鎘化合物、鉛(Pb)及鉛化合物、汞(Hg)及汞化合物、六化鉻(Cr6+)化合物、聚溴聯苯(PBB)聚溴二聯苯(PBDE)NWInG:net work interconnection group 通訊網路連接系統是液體 4M1E:人、機、料、法、環 5W1H:why(目的) what(項目) where(地點) when(何時) who(是誰) how (如何去做) IE7大手法:防呆法、雙手法、抽查法、五五法、人機法、流程法、動改法 QC7大手法:1.查檢集數據2.曾別做解析3.柏拉抓重點4.魚骨追原因5.散步看相關6.直方顯分佈7.管制找異常 解決問題9大步驟:1.發掘問題2.選定題目3.追查原因4.分析資料5.提出辦法6.選擇對策7.草擬行動8.成果比較9.標準化 8大浪費:不良、製造過多、加工、搬運、庫存、等待、動作、管理浪費 腦力激蕩法:1.禁止批評2.意見愈多愈好3.自由奔放4.搭便車 MIR:提案改善 Method(方法)Improvement(改善)Report(報告) PDCA:plan(計劃)do(實施)check(查核)action(處置) QCC:品管圈quality(品質)control(管制)circle(圈、群組) QIT:品質改善小組(quality improvement team ) SOP:標準作業規範SIP檢驗規範PMP品質計劃 QA:DQA設計品保MQA制程品保CQA客戶品保 QC:FQC入庫檢驗IPQC巡迴檢驗IQC進料檢驗OQC出庫檢驗 SPC:統計過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允收品質水準 PPM:percent per million 百萬分之一 CAR: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矯正行動報告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 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 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 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5.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 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 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购套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所 取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6.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遭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阅读:2280次来源:网络媒体 摘要: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1.电阻 (1)电阻的作用和外形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降压、限流、分流、分压和作偏置元件使用。电阻在电路中对低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用字母R来表示。 电阻的外形如下图所示(图3-1)。 (2)电阻的命名 电阻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命名方式如下(图3-2)表示: 例如:RH42为:R代表电阻器,H为合成碳膜,4为高电阻,2为序号,意义为高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编号为2。 (3)电阻的识别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兆欧=1000千欧、一千欧=1000欧。电阻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①在生产时直接将电阻阻值的大小印制在电阻器上,如图3-3: ②电阻阻值的大小通过色环来表示,一般有4道或5道色环。4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色环表示2位有效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误差等级。5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环表示3位有效数字,第四道环表示倍数,第五道环表示误差等级(如图3-4)。 色环一般采用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色来表示,各颜色的含义如下表:

继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 系统的电流、电压均处于电气设备正常承受范围内,不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 故障: 各种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绕组间的匝间短路等)和断线(单相、两相),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是各种类型的短路。其后果:I增加危害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 U降低影响用户正常工作; 破坏系统稳定性,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系统振荡,瓦解) 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系统振荡等。 继电保护的任务 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当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继电保护的分类 ?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 ?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等; ?按保护原理分类: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 ?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 ?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 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 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

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 1. 主保护: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的延时,有 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2. 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起作用,从而动作于相应断路器以 切除故障元件。 (1)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 (2)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1.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保护有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种。 ?电流保护是最早的继电保护措施,之前就是简单的熔断器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就是一旦检测出发生短路,不带延时地断开电路的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可作为被保护线路相间短路的主保护。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虽然动作速度很快,但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应加以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