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信号传输系统的应用资料
基于PAM4 编码的双路模拟信号合路传输电路实现

基于PAM4 编码的双路模拟信号合路传输电路实现作者:李兆玺孙立悦黄国勇黄楠楠杨春艳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3期【摘要】介绍了学科热点技术PAM4 编码调制技术,基于此给出了数字电路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功能单元模块化,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具体模块功能,进而掌握数字电路的整体概念,进一步充实了数字电路的实验手段。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PAM4 编码实验教学数字电路引言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型器件的研发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更新和变革。
为使数字电路实验更具先进性和综合性,我们以PAM4调制技术为核心[1-2],设计开发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数字电路实验[3],该实验涉及到数字电路中的振荡、时钟脉冲、时序逻辑电路、模/ 数与数/ 模转换等内容。
通过此实验,可使学生初步接触编码调制和时序电路的设计,解决了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实质缺乏整体概念的问题。
一、综合实验原理随着高速大容量传输系统的不断升级,编码调制方式也不断升级,PAM4 编码调制方式采用多个电平实现调制,从而每个符号周期可以传输更多的比特信息,谱效率更高,进而节省芯片设计成本,因此业界对采用更高阶的PAM4 调制方式呼声越来越高[4-5]。
如表1 所示为本文设定的PAM4 信号比特符号映射表,利用PAM4 调制信号的实现原理,可以将两路数字信号联合编码,实现双路数字信号的合路传输,图1 是本文原理框图。
图中首先将两路模拟信号分别加直流,为后续A/D 变换的采样做准备。
通过设计时序电路,获得比特时钟和采样时钟,分别控制A/D 转换器,将模拟语音信号转化成串行二进制比特,根据映射规则,分别取两路独立的比特信息流中相对应的1 位合成两位比特,形成PAM4 信号。
接收端通过译码电路,D/A 转换,恢复出两路信号。
二、电路实现如图1 所示,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动态范围,设计等间隔的四个电平作为传输符号电平,传输符号电平值可用二极管串联,或者电阻分压而得到。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光纤通信系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高带宽、低传输损耗的传输介质,光纤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通信系统中。
而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实现信息传输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常用的调制技术、解调技术以及相关的应用。
一、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技术信号调制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光纤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然而,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光信号是通过光纤的传播而不是空气或电缆,调制方式略有不同。
1. 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振幅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的调制方式。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PAM通常通过将光强的差异与数字信号的取值进行关联,实现数据的传输。
这种调制技术简单易行,传输速率较低。
2. 直接调制(DM)直接调制是将数字信号直接调制到激光器的功率上,通过改变激光的输出功率实现信息的传输。
直接调制具有调制速率高、简单易行的特点,但是在长距离传输中容易受到光纤衰减和信号失真的影响。
3. 外调调制(外调IM)外调调制是基于振幅、频率或相位调制的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由于光纤对频率和相位的调制较为敏感,因此外调调制是应用更为广泛的光纤调制技术。
此外,外调调制还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位置调制(PPM)等多种调制方式。
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技术信号解调技术用于将经过光纤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接收端设备进行处理和识别。
常用的解调技术包括光电检测和解调器等。
1. 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通过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来实现。
这些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或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 解调器解调器是一种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pam 计算量

pam 计算量PAM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PAM中,信号的幅度被调制成一系列离散的幅度水平,这些幅度水平代表了数字信号的不同取值。
PAM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见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如Wi-Fi、蓝牙、移动通信等。
在进行PAM调制的过程中,需要计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量:采样率、码元速率、比特速率和带宽。
采样率是指在模拟信号中采集样本的频率。
在PAM调制中,采样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信号的重构质量。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采样率应该大于信号带宽的两倍。
因此,对于给定的信号带宽,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其扩大两倍来得到所需的采样率。
码元速率是指每个码元传输所需的时间。
在PAM调制中,一个码元代表一个离散的幅度水平。
码元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将信号的比特速率除以每个码元所包含的比特数来得到。
比特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是PAM调制中常用的一个参数。
带宽是指信号在频率域上所占据的频带宽度。
在PAM调制中,信号的带宽与码元速率有关。
一般情况下,带宽可以通过码元速率乘以信号的带限来计算得到。
对于不同的PAM调制方案,计算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二进制PAM调制(也称为二进制振幅调制,BAM),只有两个离散的幅度水平,计算量相对较小。
而对于更高阶的PAM调制,如四进制PAM(也称为四进制振幅调制,QAM),八进制PAM(也称为八进制振幅调制,OAM)等,由于幅度水平的增加,计算量也会相应增加。
总结起来,PAM调制的计算量主要包括采样率、码元速率、比特速率和带宽等方面。
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和基本的通信原理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PAM调制方案,并根据计算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于PAM调制的计算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pam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pam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是一种模拟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幅度来传输信息。
在数字通信中,PAM可以用于基带传输,也可以用于载波调制。
PAM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是其频谱特性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功率分布。
对于基带PAM信号,其功率谱密度取决于脉冲的形状、幅度和符号率(即脉冲重复频率)。
一般来说,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具有以下特点:
1. 谱宽:PAM信号的功率谱宽度通常与脉冲的持续时间有关。
脉冲越窄,谱宽越宽,这意味着信号包含更高频率的成分。
2. 旁瓣:由于脉冲的截断,PAM信号的功率谱中会出现旁瓣,这些旁瓣位于脉冲频率的整数倍处,且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
3. 主瓣:功率谱中的主瓣位于脉冲频率附近,它包含了信号的主要能量。
主瓣的宽度通常与脉冲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4. 直流分量:对于非归零(NRZ)PAM信号,功率谱中还会存在直流分量,这是由于信号在平均意义上不为零所致。
对于载波PAM信号,其功率谱密度还会受到载波频率的影响。
载波PAM信号可以看作是基带PAM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结果,因此其功率谱将会展宽到载波频率的两倍处,并且会出现与基带信号谱宽相同的旁瓣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以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
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如MATLAB)进行模拟。
通过功率谱密度的分析,可以了解PAM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这对于信号处理、信道设计和系统性能分析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信报告PAM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PAM实验101180009陈惠娟一、实验目的1、验证抽样定理;2、观察PAM信号形成的过程;3、了解混迭效应产生的原因;4、学习中频抽样的基本方法;二、实验仪器1、JH5001(Ⅲ)通信原理基础实验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三、实验原理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 h,则可以唯一地由频率等于或大于2f 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
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
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实际上,设计实现的滤波器特性不可能是理想的,对限制最高频率为3400Hz的语音信号,通常采用8KHz抽样频率。
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防卫带(1200Hz)。
当抽样频率f s低于2倍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 h,就会出现频谱混迭现象,产生混迭噪声,影响恢复出的话音质量。
本次实验采用标准的8KHz抽样频率,并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信号,通过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抽样序列和重建信号,检验抽样定理的正确性。
图6 抽样定理实验电路组成框图上图为抽样定理实验电路组成框图,低通滤波器为3dB带宽为3400Hz的滤波器,用于限制最高的信号频率,信号通过跟随器缓冲送到模拟开关。
通过抽样时钟完成对信号的抽样,形成抽样序列信号,再通过运放输出。
接着继续通过3dB带宽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恢复原始信号。
跳线开关K702用于选择输入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滤波位置时(左端),送入到抽样电路的信号经过3400Hz的低通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直通位置时(右端),实验中所有信号都不经过抗混迭滤波器直接送到抽样电路,其目的是为了观测混迭现象。
四、实验内容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实验步骤将复接解复接模块中的KB04设置在右端(自然抽样状态);将ADPCM模块的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右端以输入测试信号。
pam3编码原理

pam3编码原理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是一种基础的数字调制技术,它将数字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的幅度,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中。
PAM3编码是一种特殊的PAM编码形式,它将数字信号离散为三个不同幅度的脉冲信号。
本文将介绍PAM3编码的原理及其在数字通信中的应用。
一、PAM3编码基本原理PAM3编码使用三个不同的幅度来表示数字信号,分别为-1倍幅度、0倍幅度和+1倍幅度。
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幅度,实现对数字信号的编码和译码。
二、PAM3编码过程PAM3编码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编码和译码。
1. 编码过程:a. 将数字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例如0101。
b. 将二进制数的每一位映射为脉冲信号的幅度:- 0映射为0倍幅度;- 1映射为+1倍幅度。
c. 将每个数字信号的脉冲信号相继发送。
2. 译码过程:a. 接收端接收到脉冲信号。
b. 根据脉冲信号的幅度,识别出数字信号。
c. 将数字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
三、PAM3编码的应用PAM3编码在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抗干扰性方面。
1. 高速数据传输:PAM3编码相较于传统的二进制编码,可以通过每个脉冲信号传输更多的信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2. 抗干扰性:PAM3编码利用三个不同幅度的脉冲信号,相较于二进制编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更加稳定,对干扰的抗性更高。
四、PAM3编码的优缺点PAM3编码作为一种数字调制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缺点。
1. 优点:a. 高数据传输速率: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幅度,传输更多的信息。
b. 抗干扰能力强:利用多个幅度,增加了信号的鲁棒性。
2. 缺点:a. 系统复杂度高:相较于二进制编码,PAM3编码需要使用多个幅度,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b. 对信道要求高:PAM3编码对信道的要求较高,容易受到信道衰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PAM3编码是一种基于脉冲幅度调制的数字调制技术,在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pam4的信道均衡

pam4的信道均衡信道均衡在PAM4调制中的应用PAM4调制是一种高级调制技术,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数据容量。
然而,在PAM4信号传输中,信号受到信道的影响而变得失真,这就需要使用信道均衡来纠正信号失真并恢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探讨PAM4调制中信道均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信道均衡原理PAM4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信道的干扰和失真。
信道干扰主要包括噪声和多径效应,导致信号的振幅、相位和时序发生变化。
为了纠正这些失真,信道均衡的原理是通过加权和滤波的方式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恢复信号的原始形态。
二、信道均衡方法1. 线性均衡:线性均衡是最基本的均衡方法,通过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纠正信号失真。
常见的线性均衡器有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DFE(决策反馈均衡器)。
FIR滤波器通过一系列加权系数对信号进行滤波,实现信号幅度和相位的调整。
DFE则通过估计当前输入符号和决策输出符号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灵活的信号均衡。
2. 非线性均衡:非线性均衡方法更为复杂,但也更有效地纠正信号失真。
常见的非线性均衡器包括MMSE(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和MLSE(最大似然序列估计)均衡器。
MMSE均衡器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均方值来估计信号失真,并对信号进行修正。
MLSE均衡器则通过计算不同输入序列的概率来选择最可能的输入序列,并根据其修正信号。
三、信道均衡的应用1. 通信系统:PAM4调制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系统,如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
通过使用信道均衡器,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减少误码率,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 数据中心:在大规模数据中心中,PAM4调制用于高密度数据传输。
信道均衡器在此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克服信道失真带来的挑战,确保数据中心内的高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汽车电子: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系统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大。
PAM4调制结合信道均衡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稳定的数据传输,满足汽车电子系统中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之间的高速通信需求。
pam检测报告

PAM检测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关于PAM(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检测的报告。
PAM 是一种利用声学技术监测海洋生态系统中动物活动的方法。
通过对海洋中的声音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有关海洋动物行为和分布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PAM的原理、设备和应用,并对其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2. PAM的原理PAM是一种无侵入性的监测方法,通过捕获和分析海洋中的声音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活动情况。
声音在水中以波动的形式传播,不同的海洋生物会产生独特的声响,如鲸鱼的歌唱、海豚的鸣叫等。
PAM利用高灵敏度的水下麦克风阵列,将捕获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3. PAM的设备PAM系统包括水下麦克风阵列、数据采集设备和计算机分析软件。
•水下麦克风阵列:PAM系统使用高灵敏度的水下麦克风阵列来捕获海洋中的声音信号。
这些麦克风阵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部署,以覆盖不同的海域。
•数据采集设备:PAM系统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将麦克风阵列捕获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计算机分析软件:PAM系统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
该软件可以识别不同海洋生物的声音特征,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声音进行比对。
4. PAM的应用PAM在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1 海洋生态系统监测PAM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动物的活动模式和行为。
通过分析声音数据,我们可以推断鲸鱼、海豚等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选择和迁徙路径。
这些信息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至关重要。
4.2 声纳研究PAM在声纳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音波束来探测和定位物体的技术。
PAM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海洋中的声纳反射现象,进一步了解水下物体的分布和形态。
4.3 生物多样性研究PAM还可以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PAM信号传输系统的应用
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通信1303 成员姓名: 李成钢 王亮 陈灿 安栋 张秋杰
2016 年 1 月 14 日 1
PAM信号传输系统的应用 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传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通信仿真技术主要分 可以 得到与真实环境十分接近的结果,为手工分析与电路试验2种, 但耗时长方法比较繁杂,而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是介于上述2种方法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它可以让用户 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整个通信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通信原理计算机仿真实验,是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仿真工具是MATLAB程序设计语言。MATLAB是一种先进的高技术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及可视化图形处理。特点是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图形、图像处理和仿 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极易使用的交互式环境中伪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学科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编程工具。运用MATLAB,可以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进行较为全面地研究。 现状分析: 1.1通信的概念 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消息是信息源所产生的,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例如,语音、文字、数据、图形和图像等都是消息(Message)。消息有模拟消息(如语音、图像等)以及数字消息(如数据、文字等)之分。所有消息必须在转换成电信号(通常简称为信号)后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所以,信号(Signal)是传输消息的手段,信号是消息的物质载体。相应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连续的(分别如图1-2-1所示) ,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离散的(分别如图1-2-2所示) ,如电船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输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但对受信者有用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一门科学技术,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高效率地进行传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当今的通信不仅要有 2
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储存、处理、采集及显示等功能,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信道和信宿,如图1-1所示:
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
图1-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通信系统可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2所示:
信数信信数信信源道字受道源字信息编编调 解译译信源码码调码码者制道
器器器器器器
↑ 噪声源 图1-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3所示。
信息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受信者 噪声源 图1-3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较模拟通信系统而言,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密、易于实现集成化、便于与计算机连接等优点。因而,数字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二十年来,数字通信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通信领域中所占比 3
重日益增长,在大多数通信系统中已代替模拟通信,成为当代通信系统的主流。 1.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介绍 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其传输的对象通常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它可能是来自计算机、电传打字机或其它数字设备的各种数字脉冲,也可能是来自数字电话终端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这些二进制数字信号的频带范围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直到某一频率m f ,我们称这种信号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在信道中直接传送,这种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设备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通信系统,我们称它为基带传输系统。而在另外一些信道,特别是无线信道和光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则必须经过调制过程,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相应地,在接收端必须经过解调过程,才能恢复数字基带信号。我们把这种包括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载波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如图 1-1 所示,它主要包括码型变换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均衡器和取样判决器等部分。
1.3 数字基带信号 1.3.1 数字基带信号的要求 不同形式的数字基带信号(又称为码型)具有不同的频谱结构,为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及接收端再生、恢复数字基带信号的需要,必须合理地设计数字基带信号,即选择合适的信号码型。适合于在有线信道中传输的数字基带信号形式称为线路传输码型。一般来说,选择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数字基带信号应不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及高频分量也应尽量的少。在基带传输系统中,往往存在着隔直电容及耦合变压器,不利于直流及低频分量的传输。此外,高频分量的衰减随传输距离的增加会快速地增大,另一方面,过多的高频分量还会引起话路之间的串扰,因此希望数字基带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也要尽量的少。 (2) 数字基带信号中应含有足够大的定时信息分量。基带传输系统在接收端进行取样、判决、再生原始数字基带信号时,必须有取样定时脉冲。一般来说,这种定时脉冲信号是从数字基带信号中直接提取的。这就要求数字基带信号中含 4
有或经过简单处理后含有定时脉冲信号的线谱分量,以便同步电路提取。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所传输的信号中不仅要有定时分量,而且定时分量还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能量,才能保证同步提取电路稳定可靠的工作。 (3) 基带传输的信号码型应对任何信源具有透明性,即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这一点也是为了便于定时信息的提取而提出的。信源的编码序列中,有时候会出现长时间连“0”的情况,这使接收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无信号,因而同步提取电路无法工作。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基带传输码型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序列中“1”和“0”出现的概率基本相同,且不出现长连“1”或“0”的情况。当然,这要通过码型变换过程来实现。码型变换实际上是把数字信息用电脉冲信号重新表示的过程。此外,选择的基带传输信号码型还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和码间串扰的能力及自检能力。实际系统中常常根据通信距离和传输方式等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带码型。 1.3.2 数字基带信号 对不同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应根据不同的信道特性及系统指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数字脉冲波形。原则上可选择任意形状的脉冲作为基带信号波形,如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及升余弦脉冲等。但实际系统常用的数字波形是矩形脉冲,这是由于矩形脉冲易于产生和处理。下面我们就以矩形脉冲为例,介绍常用的几种数字基带信号波形。 (1).单极性波形(NRZ) (2)双极性波形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3)双极性归零波形 (4) 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研究方法: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前面提到,为满足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传输码型。基带传输系统中常用的线路传输型码主要有: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3 HDB码、分相码---Manchester 码、传号反转码---CMI 码以及4B3T 码等。下面我们详细地介绍这些码型。 1、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码 5
(AMI Alternate Mark Inversion)码又称为平衡对称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是:把码元序列中的“1”码变为极性交替变化的传输码1、-1、1、-1、…,而码元序列中的“0”码保持不变。 例如: 码元序列: 1 00 1 1 0 1 0 1 1 1 1 00 AMI码: 1 00-110-101-11-100 由AMI 码的编码规则可以看出,由于1和-1各占一半,因此,这种码中无直流分量,且其低频和高频分量也较少,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2 T f 处,其中Tf 为码元速率。此外,AMI 码编码过程中,将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成了一个三进制符号,即这种码脉冲有三种电平,因此我们把这种码称为伪三电平码,也称为1B/1T 码型。AMI码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及便于观察误码情况等优点。但是AMI码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当码元序列中出现长连“0”时,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因而实际系统中常采用AMI 码的改进型 HDB3码。 2、 HDB3 码 HDB3 (High Density Bipolar 3)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为了克服传输波形中出现长连“0”码情况而设计的AMI 码的改进型。 HDB3 码的编码规则是:1把码元序列进行AMI 编码,然后去检查AMI 码中连0 的个数,如果没有四个以上(包括四个)连0 串时,则这时的AMI 码就是3 HDB 码。2如果出现四个以上连0 串时,则将每4 个连0 小段的第4 个0变成与其前一个非0 码(1 或-1)相同的码。显然,这个码破坏了“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则,因而称其为破坏码,用符号V 表示(即1 记为V, 记为-V) -1 。3为了使附加V 码后的序列中仍不含直流分量,必须保证相邻的V 码极性交替。这一点,当相邻的V 码之间有奇数个非0 码时,是能得到保证的;但当相邻的V 码之间有偶数个非0 码时,则得不到保证。这时再将该连0 小段中的第1 个0 变成B 或-B,B 的极性与其前一个非0 码相反,并让后面的非零码从V 码后开始再极性交替变化。 例如: 码元序列: 1 0000 1 0 1 0 0 0 0 1 000 0 1 1 AMI 码: 1 0000 -1 0 1 0 0 0 0 –1 000 0 1–1 HDB3 码: 1 000V -1 0 1 -B00-V 1 000V -1 1 上例中,第1个V码和第2个V码之间,有2个非0 码(偶数),故将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