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

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摘要】黄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芩素、栀子苷等。
为了准确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科研人员使用了多种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比色法和电化学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为药材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
综合研究表明,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仍在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为中药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为黄芩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黄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技术、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比色法、电化学法、研究。
1. 引言1.1 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概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对于其药效起到关键作用。
准确测定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比色法和电化学法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的技术,通过色谱柱将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
质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成分的质量/电荷比来进行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优点。
光谱法则是通过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比色法则是通过样品的吸光度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效成分的含量。
电化学法是通过测定样品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变化来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分析,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色谱法测定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领域。
在测定黄芩有效成分含量中,色谱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
色谱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易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物质,而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水溶性和热不稳定性较强的物质。
黄芩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基本操作。
3. 通过实验,了解黄芩苷在黄芩中的含量,为黄芩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黄芩苷(Baicalin)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
HPLC法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离分析方法,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芩药材(市售)、甲醇、乙腈、水(均符合色谱分析要求)、黄芩苷标准品。
2.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色谱柱、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移液器、样品处理装置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1)称取黄芩药材粉末约1.0g,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
(2)加入甲醇50ml,超声提取30分钟。
(3)过滤,滤液于60℃水浴中浓缩至近干。
(4)加入水5ml,溶解残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 标准曲线制备(1)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1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得100μg/ml的标准溶液。
(2)分别取标准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25μg/ml的标准溶液。
(3)分别取上述标准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浓度C 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供试品溶液测定(1)分别取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溶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5μg/ml~25μg/ml,相关系数R²=0.999。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黄芩黄芩苷化学分析含量测定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
本文仅就不同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介绍如下。
1 方法与应用陶涛等[1]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硅胶H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样品液直接点样,刮下斑点后用50%乙醇洗脱,同时做空白,在岛津UV2100,278 nm处测定其吸收度,标准曲线为Y=18.871X+0.4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
该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重复性差已较少使用。
孟蕾蕾[2]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含量,在以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下测定,参比波长为250 nm,测定波长为278 nm,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23%,方法可靠。
颜耀东等[3]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聚酰胺板上用醋酸—乙醇(6∶1),2次展开分离后,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LR=280 nm,XS=207 nm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1.47%。
应用该方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含量,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卢劲伟[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用50%乙醇提取,在聚酸胺薄膜上用30%醋酸展开,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测定波长KS=282 nm;参比波长KR=360 nm,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03%。
本法对黄芩苷分离效果好,不用特殊处理就可将干扰成分与欲测成分分离,方法简便、灵敏。
黄芩含量测定方法

黄苓含量测定方法(黄苓苷)黄苓为唇形科植物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
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黄苓苷的含量,文献报道的含量测定方法较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2005 版《中国药典》黄苓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 53:0.2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苓苷峰计算应不得低于25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加70聽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聽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70聽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文献报道的采用HPLC法测定黄苓苷的含量,所用的色谱条件较多,按照常用的流动相系统介绍。
•—%™'KOA :甲醇-水-磷酸系统:①Waters 600 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pack ODS 38柱(150m材 6.0mm ;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45: 55);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0nm②日本岛津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ZORBAX sb-C18(4.6mm x 25cm );流动相:甲醇-0.4% 磷酸(1 : 1);流速 1.0mL/min ;室温25C±2C;检测波长280nm③ waters -6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ODSC18柱(610nm x 150nm);流动相:磷酸(1 f 146)-乙腈(18 : 7);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77nm柱温:25C④ Waters 515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HangBang C18 (200mm< 4.6mm, 5卩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 : 53 : 0.2);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mL/0 中国植提论坛|植提网&eJ7W5S NP⑤岛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18反相柱(150mm< 4.6mm);柱温40C;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 : 53 : 0.2);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0nm 样品一般用甲醇、流动相、70聽醇超声或回流提取,也有蒸馏水为提取溶剂的植提之家植提间中国植提坛< 提论坛血网QSX” 0%m"MB :甲醇-水-冰醋酸系统:①液相色谱仪(美国光谱物理公司);色谱柱:DiamonsilTM (钻石)C18反相柱(4.6mm< 250 mm,5卩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醋酸(25 : 22:75:1);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为277nm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咳喘静糖浆用正丁醇5分3次萃取(以PbAC试液检查母液中黄苓苷为负反应),取上层液合并,80C水浴蒸干。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与鉴定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与鉴定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黄芩苷的提取和鉴定两个方面介绍黄芩苷的相关知识。
黄芩苷的提取是利用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的。
黄芩干燥根茎部分被研磨成粉末状,然后通过溶剂提取的方法来获得黄芩苷。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溶剂的选择、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等因素,以保证黄芩苷的高效提取。
提取后的溶液经过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最终得到黄芩苷的纯品。
黄芩苷的鉴定主要通过理化性质鉴定和分析方法鉴定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理化性质鉴定,黄芩苷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223-225℃。
它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甲醇和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其次是分析方法鉴定,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红外光谱法可以通过检测黄芩苷的红外吸收峰来确定其结构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黄芩苷的含量和纯度;质谱法可以通过检测黄芩苷的质荷比和碎片峰来确定其分子结构。
黄芩苷作为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抗菌作用。
因此,黄芩苷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潜力。
黄芩苷作为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通过黄芩苷的提取和鉴定,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黄芩苷,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机制和应用价值。
希望通过对黄芩苷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黄芩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黄芩提取的有效方法,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
2. 了解黄芩苷的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
3. 探讨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其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等功效。
黄芩苷(baicalin)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芩根、甲醇、乙醇、石油醚、水合氯醛、硅胶、薄层色谱板等。
2. 仪器:超声波提取仪、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黄芩苷的提取(1)称取黄芩根粉末,用甲醇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30分钟。
(2)将提取液过滤,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黄芩苷粗品。
(3)将黄芩苷粗品用甲醇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一定体积。
2. 黄芩苷的鉴定(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芩苷进行定量分析。
(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芩苷进行定性分析。
(3)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芩苷进行结构鉴定。
3.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研究(1)采用细胞实验,研究黄芩苷对炎症细胞的影响。
(2)采用动物实验,研究黄芩苷对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芩苷的提取通过超声提取法,黄芩苷的提取率可达80%以上。
2. 黄芩苷的鉴定(1)HPLC分析:黄芩苷在HPLC柱上出峰时间为7.6分钟,与标准品峰形一致,表明提取得到的黄芩苷纯度较高。
(2)紫外分光光度法:黄芩苷在274nm处有最大吸收峰,符合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3)TLC分析:黄芩苷在硅胶板上与标准品呈现相同的斑点,进一步证明提取得到的黄芩苷为黄芩苷。
3.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研究(1)细胞实验:黄芩苷对炎症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抗炎作用。
(2)动物实验:黄芩苷对动物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黄芩苷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黄芩苷的鉴定原理和实验操作。
3. 了解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黄芩苷(Baicalin)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提取的黄芩苷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黄芩药材:购自药店,经鉴定为正品黄芩。
- 甲醇:分析纯。
- 超声波清洗机。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色谱柱:C18柱(4.6 mm × 250 mm,5 μm)。
- 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70:30)。
- 紫外检测器(UV)。
2. 实验试剂:- 黄芩苷对照品:纯度≥98%。
- 甲醇:分析纯。
- 磷酸:分析纯。
四、实验方法1. 黄芩苷的提取- 称取黄芩药材粉末1.0 g,置于50 mL具塞锥形瓶中。
- 加入1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
- 提取液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备用。
2. 黄芩苷的鉴定- 将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检测波长为280 nm。
- 将黄芩苷对照品进行HPLC分析,检测波长为280 nm。
- 比较提取液和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确认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存在。
3.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将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检测波长为280 nm。
- 计算黄芩苷的峰面积,并根据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和峰面积计算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芩苷的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有效地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提取率较高。
2. 黄芩苷的鉴定- 提取液在280 nm波长下与黄芩苷对照品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说明提取液中含有黄芩苷。
3.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0.8 mg/g。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成功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含量

34 加 样 回收 率 试 验 : 供 试 品 溶 液 过 直 径 为 0 4 m 的 . 取 . 5r i 微 孔 滤 膜 , 别 进 样 1 L, 据 批 号 分 别 测 定 , 平 均 值 。 分 O 根 取 结 果 表 明 , 芩 中 含 有 黄 芩 苷 O 2 2mg g 黄 芩 苷 含 量 为 黄 . 4 / , 5 5 。具 体 分 别 为 : 号 2 10 8 、 0 1 50 2 1 0 1 .2 批 0 1 5 0 2 1 0 3 、0 15 2
甲醇 稀 释 至刻 度 , 3 0n 测 吸 光 度 。以 吸 收 度 值 y对 浓 于 7 m 度 X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 算 回 归 方 程 y一0 O 02 . 6 X, 计 . 0 +0 2 4 r 一0 9 96 线性 范 围 5 2 g mL . 9 , ~ 5t / 。  ̄
2 3 供 试 品 溶 液 的 制 备 : 芩 药 材 约 0 5g 精 密 称 定 ; . 黄 . , 置
于 5 0mL三 角 烧 瓶 中 , 2 加 5mL 甲醇 回 流 3 n 冷 却 ; 0mi, 转
移 至 5 OmL量 瓶 中 , 甲醇 至 刻 度 , 匀 , 过 ; 续 滤 液 5 加 摇 滤 取
3 1 精 密 度 试 验 : 对 照 品 溶 液 2 . 取 0mL, 行 连 续 进 样 6 进 次 , 得 黄 芩 面 积 的相 对 标 准 偏 差 ( S ) 别 为 0 5 % , 测 RD分 . 9 显 示 其 精 密 度 良 好 。然 后 精 密 称 取 已 知 含 量 的 3份 黄 芩 药 材 , 样 品 准 备 与 处 理 方 法 制 备 计 算 回 收 率 , 果 分 别 为 按 结
12 4 6 8h测 定 ,以各 色 谱 峰 峰 面 积 的 积 分 值 计 算 , S , , , , 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1.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宜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在同板上所得的色谱图对比,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别。
该法是黄芩苷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吸附薄层鉴定,常用硅胶和聚酞胺作为吸附剂。
1.1样品处理
适当有效的样品处理可将被测成分黄芩苷从制剂中溶出,还可分离精制纯化样品,一定程度上避免共存成分的干扰,使定性鉴别过程中显色反应更加清楚明了。
常用甲醇、乙醇进行提取或萃取。
1.2固定相
固定相通常用硅胶和聚酞胺。
在硅胶薄层色谱中,硅胶除对黄芩苷产生物理吸附外,还与黄芩苷的游离酚轻基产生氢键吸附,故易出现拖尾现象,采用氢氧化钠或醋酸钠制备的硅胶G板可有效改善拖尾现象。
聚酞胺薄层色谱法利用聚酞胺与黄答普的酚轻基产生氢键吸附的原理进行分离。
1.3展开剂
用硅胶薄层色谱鉴定时,根据黄芩苷的极性,展开剂常含酸或水。
聚酞胺对黄芩苷的吸附能力较大,需用具有较强极性的展开剂,常用醋酸。
1.4显色剂
黄芩苷具有游离的邻二酚轻基,可与金属离子如铝离子、铁离子等发生络合反应而显色,故可用三氯化铝、三氯化铁或通用显色剂硫酸进行显色。
显色反应可采用在紫外光下观察斑点和喷显色剂相配合的方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相比,具有高效的分离,灵敏的检测和快速的分析的特点,既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测定,又能用于大量的制备分离,是中药成分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现在HPLC已成为测定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苷的主要方法。
2.1样品处理
黄芩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含黄芩的复方制剂化学成分更加复杂,进行样品处理可以将黄答首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并制成便于分析测定的稳定试样,还可除去杂质、纯化样品,提高含量测定的重现性和准确度,也起到了保护色谱柱的作用。
通常用甲醇或乙醇作提取或萃取液,经过一系列分离、纯化,最后用0.45um微孔滤膜滤过。
如在小儿清肺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精密吸取样品溶液5.0ml,加甲醇稀释至50ml,混匀,过滤,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用HPLC法测定小儿感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滤过,滤液置50ml 容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
2,2固定相
黄芩苷具有羟基,在硅胶柱上直接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不太好,而用RP一HPLC法分离效果较好。
现常用固定相是烷基键合相如C8,Cl8键合相,其中又以Cl8最常用。
2.3流动相
流动相通常以水为基础溶剂,加入一定量的能与水互溶的极性调整剂,常用甲醇、乙腈,因黄芩苷呈弱酸性,为抑制解离在流动相加入少量的酸如磷酸、醋酸等,能改善峰形更加尖锐利于分析。
亦有将离子对试剂加入含水的流动相中,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来分析。
2.4检测方法
黄芩苷有紫外吸收,常用紫外检测器,又以光电二极阵列检测器最常用。
因黄芩苷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通常在280nm左右进行检测。
3.药典方法
取黄芩苷粉末(通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85ml,加热回流1.5h,放冷,连同沉淀一并移至10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
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再精密吸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药典附录31页),在275士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按的吸收系数为673计算,即得。
所含黄酮以黄芩苷计算。
4.微波提取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
4.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饮片样品,粉碎( 过40 目筛) ,精密称定约0. 15 g,置微波提取罐中,精密加入30% 乙醇20 mL,称定质量,微波协助萃取,5 min 内升温至120 ℃,保温1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再精密称定,用30% 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过滤,取续滤液1 mL 置10 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4.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60 μg 的溶液,摇匀,即得。
4. 3 色谱条件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 4. 6mm ×150 mm,5 μm) ,流动相甲醇-水-磷酸( 47 ∶53 ∶0. 2 ) ,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流速1 mL·min-1。
4. 4 样品测定取黄芩样品,按2.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制备,按2. 3 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黄芩苷的含量。
体会和疑问:微波提取法比药典法大幅度缩短了提取时间,由加热3h缩短为微波提取15 min,微波法比药典法提取时间缩短了94. 4% ,因此微波提取法可用于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为什么药典中不选用微波提取法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