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高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高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高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鹿泉一中 高二年级九月月考 生物学科(高考)

一、单选题(1-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 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 )

A. 细胞内液组成

B. 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C. 血浆、细胞液和组织液组成

D.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只针对多细胞动物

B. 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生活

C. 人体中的泪液、消化液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D.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都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

3. 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

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②中的低

B. ②中、可维持其pH 稳定

C. ③渗回②中的量一般小于③渗入①中的量

D. “C 6H 12O 62C 3H 6O 3”该反应发生在④中

4. 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人体所有的生化反应及代谢活动只能发生于④中

C. ②与①③在组成成分上的最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食用大量酸性食物不会使血浆pH 降低与②中含、

等有关

5. 下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

B. 该结构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C. 图示一个神经元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 该结构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 ③为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 ⑤为效应器,由神经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D. 切断④,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但不能完成条件反射

7.下列关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称为突触小体

B. 兴奋在突触处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形式不同

C.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速度快

D. 神经递质只能储存在突触前神经元和肌细胞中

8.下图为某一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发生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a→c→b

B. a和b处电位的维持主要与膜对K+通透性大

有关

C. c处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Na+大量内流

D. c处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9.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一种信息分子,能直接参与代谢活动

B. 储存于突触小泡内,以胞吐的形式释放

C. 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D. 发挥作用后即刻被酶分解或被转移利用

10.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注:c点为ab的中点),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刺激c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

B. 刺激c处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

C. 刺激d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D. 刺激d处后,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11.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只要受到刺激即产生兴奋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不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弱

12.下列关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原因及膜电位表现配对正确的是()

A.A

B. B

C. C

D. D

1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内分泌腺体都会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C. 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在人体调节中占主导地位

D.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14.图为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示意图,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

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语言文字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B. 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 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讲话,则说明V区受损

D. 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和说,则说明W和S区受损

15.在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过敏反应

B. 由免疫缺陷所致

C. 属于自身免疫病

D. 可注射胰高血糖素缓解症状

16.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都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

B.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分泌物可以是生长激素

C. 若分泌物是抗利尿激素,则对应的合成细胞是垂体细胞

D. 若分泌物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靶细胞可为甲状腺细胞

17.如图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曲线反映了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变化

B. 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 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

糖原等

D. CD段上升的原因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18.某校为了解高二学生血糖含量情况,在医院的协助下对高二学生进行空腹血常规检查,并就血糖含量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组胰岛素含量肯定偏低,丙组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偏低

B.乙组同学属于高血糖,可能患糖尿病

C. 丙组同学可能会出现头晕、昏厥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D. 甲组同学的血糖属于正常范围

1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存在一定差异

B. 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 炎热环境下,人体主要通过分泌汗液、增大血流量来散热

D. 寒冷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炎热时,产热量>散热量

20.下图为机体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I为T细胞,可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B. I和B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成熟

C. “某物质”为抗体,由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

D. 当相同抗原刺激Ⅱ时,④过程比①②③过程更强烈

2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效应T细胞直接吞噬并裂解靶细胞

B. 效应T细胞也可产生抗体直接消灭抗原

C. 细胞免疫能消灭侵入人体内的所有病原体

D. 与体液免疫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

22.图表示某幼儿先后两次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中相应抗

体浓度变化情况及患病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为抗体变化,乙为患病程度

B. O~a有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

C. b点时应为第二次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点

D. bc段的变化是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23.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要接触到花粉,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B.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及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 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4.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由HIV病毒感染引发。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主要侵染人体的B细胞

B. 艾滋病可以通过唾液、昆虫叮咬传播

C. 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10-20年

D. 艾滋病患者后期,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2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来源于Na+和K+

B. 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C. 若某人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则说明内环境稳态失调

D. 机体稳态破坏使细胞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酶促反应受阻

26.某人食用较咸的食物时,机体发生的生理变化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在下丘脑中产生渴觉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2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中酶促反应加快

C. 内环境的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

D.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8.2018年6月到7月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球员们能够准确地完成传球、射门等活动都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 比赛时球员完成一系列动作都要受大脑皮层控制

B. 球员们的体温、水平衡调节中枢等在脊髓

C. 球员们小脑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D. 维持球员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29.图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图中乙酰胆碱为兴奋性

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到b中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 兴奋在该结构处传递的方向是c→b→a

C. 乙酰胆碱只能与A受体结合,说明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

D. 乙酰胆碱作用于a后,将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 激素都是由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C. 甲状腺激素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供能

D.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31.下图是机体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 图中甲是下丘脑、乙是胰高血糖素

B. 当机体脱水时,垂体合成释放的乙增多

C. 当机体饮水过多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3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 人体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由浆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可持续分裂

D. HIV病毒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33.下列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与之对应的结果不相符的是()

A.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B. 血钙过高——常会发生抽搐现象

C. 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D. 血浆中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尿毒症

3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5.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

B. AB段产热量增大,BC段散热量增大

C. AB段是甲状腺激素持续升高导致的

D. BC段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会减少

36.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够分泌淋巴因子的只有效应T细胞

B.浆细胞是唯一能分泌抗体的细胞

C. T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D. 扁桃体、淋巴结、脾都是免疫器官

37.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设计严格遵守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

B. 本实验需严格控制自变量,无关变量保证加入的各物质等量即可

C. 模拟人体血浆内能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Na

2CO

3

溶液、乳酸

D.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动物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与缓冲液一样有缓冲作用

38.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

B. 植物顶芽细胞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C.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需设计预实验

D.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39.下列现象与生长素无直接关系的是

A. 放在窗口的花卉向外弯曲生长

B. 棉花摘心后能多结棉桃

C. 运输过程中香蕉自然成熟

D. 带芽的枝条扦插易成活

40.在根冠中含量较多的植物激素是

A. 脱落酸

B. 生长素

C. 细胞分裂素

D. 赤霉素

41、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酶能为生化反应提供活化能

C.酶和激素在起作用时均有特异性

D.酶和激素均能调节生物体的代谢

42、如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判

断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上升促进C分泌,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血糖浓度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腺分泌D,从

而使血糖浓度上升,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分泌物C与D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血糖的平衡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3、已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物质。

请依据下图,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①,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

B.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②

C.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②活动将增强

D.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激素,则①活动将减弱

44、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

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

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45、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

A、对体温的稳定具有调节作用

B、对语言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C、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调节作用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有调节作用

46、如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只依靠该过程,人体就可以消灭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抗原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细胞免疫过程

47、如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产生X细胞

的是()

A. T细胞

B. 浆细胞

C. B细胞

D. 效应T细胞

48、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

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A.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B.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D.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49、下列现象能导致组织水肿的是()

①营养缺乏导致血浆蛋白含量较②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③寒冷条件下尿量增加④肾小球肾炎,血浆渗透压下降

⑤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⑥机体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50、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所

示。有关实验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 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一定相同

D. 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51、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如果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52、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B.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

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突触前膜发生电位变化

53、切除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A. B.

C. D.

54、斯坦慢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DC)而分享了2011年度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未成熟DC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能高效的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在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即分化为成熟DC。DC在成熟过程中,由接触抗原的外周组织迁移进入次级淋巴器官,与T 细胞接触并激发免疫应答。下列有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 DC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 未成熟DC中含有较丰富的溶酶体

C. DC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 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DC可用于治疗癌症

55、为探究植物向光生长的直接原因,将某种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组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的结果如图。分析图示得到的结论是( )

A. 胚芽鞘向光生长是尖端以下部位的两侧生长快慢不同所致

B. 由于b侧的细胞较长,故b侧为接受单侧光的一侧

C. 向光生长是向光侧细胞伸长较快所致

D. 植物向光生长一定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

56、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骨骼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其原因可能是该农药抑制了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

D. 结合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神经递质分解

57、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

B. 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 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

D.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58、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5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60、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 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 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61、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效应器是(填字母)。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填字母(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____离子____流的结果,其跨膜运输方式是

(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4)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控制。

62、(1)胰岛A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其作用是)和胰岛B细胞产

生的___________,共同维持体内血糖平衡。它们的这种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_____作用。

(2)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在下列给出的四种激素中,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有______(填序号,双选题)。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3)在寒冷的环境中垂体释放的_____激素减少,其作用是使人体尿量增加。同时,毛细血管_____,散热减少。

63、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

的影响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生长素的这

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促进根生长的最适宜

浓度是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

浓度的敏感程度为______.

(3)缺氧会严重阻碍生长素在植株的运输过程,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 64、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

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

(3)b细胞是______,由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

产生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

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

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

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病.

(5)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从遗

传物质分析,研究SARS疫苗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鹿泉一中高二年级九月月考生物学科(高考)答案

1-5 DCCBA 6-10 DBAAB 11-15 ACDDC 16-20 BDADB

21-25 DDADA 26-30 BDADC 31-35 DCBCC 36-40 ACDCA

41-45 CBDCB 46-50 CADAD 51-55 CABCA 56-60 DBDCB

6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B a、b、c

(2)h 钠离子内协助扩散

(3)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脊髓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调控(2分)62、(每空1分,共8分)

(1)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胰岛素拮抗

(2)BD

(3)抗利尿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收缩

63、(每空2分,共10分)

(1)10-8mol/L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10-10mol/L

(2)根>芽>茎(3)主动运输

64、(每空2分,共12分)

(1)体液(2)a、c

(3)浆细胞 B细胞、记忆细胞(不全不给分)

(4)自身免疫

(5)RNA病毒结构不稳定,易变异

四川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3

四川江油中学2017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2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 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 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5、《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26、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二英语9月月考试题

大名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 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 A. 5:40. B. 5:20. C. 5:10.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on Friday? A. Study at home. B. Take an examination. C. Go on a tour with the man. 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Buy a new fridge. B. Call a repairman. C. Ask the man to fix her fridge. 4.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will not give up his job. B. He likes his job very much. C. He has a large family to support. 5. How will the guests go to New York? A. By train. B. By car. C. By plane. 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7 题。 6. What is the man’s te lephone number? A. 720-6622. B. 720-2626. C. 720-7722. 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Mr. James Miller is the man’s brother. B. The man doesn’t know Mr. James Miller.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9月月考试题201911040239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9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卡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客观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2分,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有些人选择手机号、车牌号不喜欢带“4”,喜欢“6”“8”“9”,认为4是死,6是顺,8是发,9是久,“168”就是“一路发”。这种现象( ) A.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B.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 C.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建立人生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要善于把握有利于人生发展的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推动哲学家进步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 A.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属于否认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 D.坚持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6.下列成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①邯郸学步②青出于面胜于蓝③唇亡齿寒④吐故纳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④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循环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下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

高二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

长阳一中-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很小的球形带电体才叫做点电荷 B .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 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 C .元电荷就是电子 D .带电体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数值 2、真空中有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 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2F B .34F C .43 F D .12F 3.静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A .同一点电荷放在A 点受到的静电力比放在 B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小 B .因为B 点处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 点不受静电力的作用 C .在仅受电场力作用时,同一点电荷在B 点的加速度比在A 点的加速度小 D .正电荷放在A 点由静止释放,电场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 4、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的是 A .电势差q W U A B AB = B .电场强度 2r Q k E = C .电势φ = D .电流I=

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100 V/m,A、B两点相距10 c 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10 V B.10 V C.–5 V D.5 V 6.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之间的P点,处于静 止状态.现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点上方,其他条件不变.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滴带正电 B. 液滴将向上运动 C. 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小 D. 电场强度不变 7.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若取无穷远处电势φ=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且都小于0 B.a、b、c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 C.a、b两点场强方向不相同,a点场强比b点小 D.a、c两点场强方向相同,a点场强比c点大 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离子P1、P2以相同速度从O点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经电场偏转后分别打在极板B上的C、D两点.已知P1电荷量为P2电荷量的3倍.GC=CD,则P1、P2离子的质量之比为 A.3∶4 B.4∶3 C.2∶3 D.3∶2 9.如图所示,直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曲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两点。若带电粒子运动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b处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b处大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 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苟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2、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 C.人定胜天 D.实行“仁政”

2019-2020学年高二英语9月月考试题(10).doc

2019-2020学年高二英语9月月考试题(10)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共9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en will the man return the car? A.At 5:30. B.At 5:00. C.At 4:30. 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fancy restaurant. B.A birthday celebration. C.A family reunion. 3.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with the computer? A.Have it repaired. B.Get a second-hand one. C.Buy a new one. 4.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the police station? A.To make an appointment. B.To express his thanks C.To get his car back. 5.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Patient and dentist. C.Student and teach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对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

2014-2015年秋季高二9月月考试题高二地理试卷

高二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内 1.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极洲 C.亚洲 D.北美洲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州 D.南极洲 3. 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 4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 5. 受夏季偏南风影响较小的东亚国家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蒙古 D. 朝鲜 6. 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 A. 里海 B. 贝加尔湖 C. 咸海 D. 苏必利尔湖 7.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C.日本将其称为“海上生命线” D.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8.与我国陆上直接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 A.越南、老挝、缅甸 B.越南、柬埔寨、老挝 C.越南、泰国、老挝 D.越南、菲律宾、缅甸 9.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山地多、平地少 B.多平原、少山地 C.多高原和盆地 D.山河南北延伸,相间分布 10.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11.关于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棉花在恒河三角洲 B.小麦在恒河平原 C.黄麻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D.茶叶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12.下列国家中,均与印度接壤的有() A.斯里兰卡、老挝、阿富汗 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 C.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 D.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读图回答13~15题。 13.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14.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C.A国于1998年5月11日到13日的48小时内,先后分两批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把中国说成是对其“潜在的最大的威胁”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16.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7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1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19.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20图1-3为某海域海底地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 A.b-c为大陆架,d为海沟B.b-d为洋盆,f为海岭 C.e为洋盆,f为海岭D.a-b为大陆坡,d为海沟

高二物理9月月考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物理(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题,每题3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2. 在真空中,电量为q 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P ,P 点与q 1的距离为 r ,把一个电量为q 2的实验电荷放在P 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 ,则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3. 在静电场中,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场线和等势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C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的方向 D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4.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 A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 B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C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 .b 立即把a 排斥开 5. 把质量为m 的正点电荷q 在电场中静止释放,若运动过程中不计重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必与电场线重合 B .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C .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与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 .点电荷一定向高电势的地方运动 6. 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一个点电荷从P 点由静止释放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向Q 点运动,该点电荷( ) A .在Q 点的加速度比在P 点的大 B .在P 、Q 两点的加速度相等 C .一定带正电 D .一定带负电 7. 真空中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相距r 时库仑力为F ,若将它们接触后放回原处,则它们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 ) A. 1/8倍; B. 1/4倍; C. 1/2倍; D. 2倍 8.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l 、2、3三条虚线表示三个等势面,a 、b 是两等势面上的两点。现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的电场强度E a =E b B .电势差U 12=U 23 C .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D .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 9. 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学习效率甚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 ) A .6.2×10-19 C B .6.4×10- 19 C C .6.6×10-19 C D .6.8× 10- 19 C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2、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官营手工业弊端丛生④雇募工匠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即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

高二9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二月考 英语试题 第Ⅰ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7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3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I don’t believe it’s good to hang the drawing here. ---- _______ I move it over there? Do you think it will look better? A.What about B.What if C.How about D.What with 2.His words surprised everyone.I couldn’t _____ so. A.imagine his saying B.think him saying C.imagine him to say D.consider him saying 3._____ you have bought! A.What a fine piece of furniture B.How fine furniture C.what a fine furniture D.How beautiful a furniture 4.When he came to,he found himself _____ by a group of villagers. A.surrounding B.being surrounded C.surrounded D.surround 5.--- Didn’t you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 Of course I did.As a matter of fact, I had such fun that time seemed to _____ so quickly. A.go by B.go away C.go out D.go over 6.The girl got married ______ the man who she had been engaged _______. A.with; with B.to; to C.with; to D.to; in 7.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e______ a game, so he felt very sad. A.loses B.lost C.has lost D.had lost 8.We are kept ____ of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by reading newspapers and watching television. A.to inform B.to be informen C.informing D.informed 9.Pop music is liked by many people, but it is not _____ everyone’s taste. A.with B.in C.on D.to 10.It was a small place then, _____ what it is now. A.to be compared to B.comparing to C.compared to D.comparing with 11.We would like to pay you a visit this weekend ________. A.if you are convenient B.if 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you C.if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D.whether you are convenient 12.There are two new hotels near here_______ construction.

【精准解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合作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3.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D 2.B 3.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④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北部),土壤呈弱酸性,适于种植

茶叶,故山歌阵阵采茶忙。D对。梯田层层稻花香出现在南方地区;草原茫茫牧牛羊主要在内蒙古地区;翠竹青青有人家主要在南方地区;故选D。 【2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常绿阔叶林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与题不符合;②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正确;泥石流、滑坡灾害主要在降水较多的山区较多,不对;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不对。故选B。 【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③位于华北平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温度低,河流有结冰期(部分地段发生凌讯现象)。故选C。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5.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6.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②GPS③RS④GPRS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答案】4.C 5.A 6.D 【解析】 【4题详解】 地震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第一时间获取震区的卫星影像图,从而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数字地球系统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ABD错,故选C。 【5题详解】 在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高二物理9月月考试题2 (2)

宾阳中学2016年秋学期9月月考高二物理 (满分100分,共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选不 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 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A.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B.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C.导体内部无任何电场 D.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 2.如图所示,有一个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不能确定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10-19C B、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 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4.如图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一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5.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一电场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6.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A.-F/2 B.F/2 C.-F D.F 7.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 ) A.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一定垂直 B.a、b两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C.a、b两点电势一定相等 D.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8.图中水平虚线表示某电场的一组互相平行的等势面,各等势面的电势值如图所示,则 () A.在B处的场强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A、B两处场强E A和E B相比较是E B>E A C.1 C的正电荷从B到A,电场力做正功2 J D.负电荷从A移到B时电场力做负功 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1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 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B两点时速度方向沿圆的切线,速度大小均为v0,粒子重力不计:( ) A.粒子在A、B间是做抛体运动 B.粒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U R D.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2U 11.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亮斑图是从右向左看屏),那么示波管中的()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 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B.儒、法、道 C.法、儒、道D.道、法、儒 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5.学完“百家争鸣”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尚,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本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2.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乡村地域都为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对外贸易总额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6.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7.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的是 A.新疆、安徽 B.四川、重庆 C.内蒙古、湖北 D.山东、陕西 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9.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中线调水其水源来自 A.长江 B.湘江 C.赣江D.丹江口水库 1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12.“西电东送”工程中的北线工程起点区 A.石油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丰富 D.天然气丰富1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①劳动成本②土地成本③科技成本④原料成本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①④ 14.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全世界的荒漠都是荒漠化土地 C.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15.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16.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9月月考试题 人教_ 新目标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 题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 1、q 2、q 3固定在一直线上,q 2与q 3间距离为q 1与q 2间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 A .(-9)∶4∶(-36) B .9∶4∶36 C .(-3)∶2∶6 D .3∶2∶6 2.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一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可以为205.5倍的元电荷 C .元电荷有正负之分 D .元电荷e 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 3.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 2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112 F B .34F C .43F D .12F 4.有关电场强度的理解,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E =F q 可知,电场强度E 跟放入电场的电荷q 所受的静电力成正比 B .当电场中存在试探电荷时,电荷周围才出现电场这种特殊的物质,才存在电场强度 C .由E =kQ r 2可知,在离点电荷很近,r 接近于零时,电场强度无穷大 D .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特性的物理量,与是否存在试探电荷无关

5.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O点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点在连线的中垂线上,若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如图1所示,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从a向O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电子在从a向O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电子运动到O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D.电子通过O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一直到速度为零 6.在电场中,把电荷量为4×10-9 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6×10-8 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是6×10-8 J B.B点电势是15 V C.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6×10-8 J D.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6×10-8 J 7.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 ) A.E a>E b,φa>φb B.E aE b,φa<φb D.E aφb 8.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位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于图示位置.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并待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相比( ) A.两小球间距离将增大,推力F将增大 B.两小球间距离将增大,推力F将减小 C.两小球间距离将减小,推力F将增大 D.两小球间距离将减小,推力F将减小 9.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