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量测定法

乙醇量测定法
乙醇量测定法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南(飞行检查)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司法厅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声明 本作业指南及相关材料内容仅供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之用,未经组织方同意或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或作为其它用途。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 作业要求 1.检查组 1.1 由2-3名技术专家(其中1名为组长)和1名司法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1.2 负责将待测样品带至被检查机构检查现场,并完成移交确认工作。 1.3向被检查机构宣布检查要求、注意事项、公正和保密性声明。 1.4按要求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并完成《现场检查表》(见第7页至第9页),并签字 确认。 2.待测样品 2.1待测样品共2份,每份样品约5mL。 2.2每份样品均为有一定乙醇含量的血液样品,且都含有1%的NaF成分。 2.3样品采用硬质塑料管密封分装,加以“血液样品”字样的安全标识,置于内装有冰袋的塑料泡沫盒内,避免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引起损坏、混淆、腐败。 3.被检查机构作业要求 3.1机构代表随机抽取待测样品(最后次序的参加机构除外),对样品的包装、性状、数量进行查验后签字确认。若有疑问应及时向检查组提出,由检查组负责协调或解决。 3.2经确认后,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等过程按照机构规定进行,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结果报告等整个过程。 3.3 测定完成后向检查组提交以下材料: A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见第5页); B 检测过程记录(如果有)和检测图谱的复印件。 3.4 检测完毕后由参加机构负责处置样品余样。 4.相关说明 4.1参加机构对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提交《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 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等整个过程超过2个小时的,应视检测结果 无效,按“不通过”结果处理。 4.2在观察检测过程的同时,检查组需通过现场核查、记录和档案查阅以及人员 询问等方式进行检查,请参加机构予以配合并确定陪同人员。 4.3 检查组在下列任何情况之一时,经请示组织方同意,可以停止现场检查: a) 实验室实际状况(鉴定人、设备、鉴定场所)与行政登记信息不符合; b) 现场不具备技术能力评审条件;

叶绿素a的测量-乙醇提取法

Hydrobiologia485:191–198,2002. ?2002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191 Chlorophyll-a determination with ethanol–a critical test ′Eva P′a pista1,′Eva′Acs2&B′e la B?ddi3,? 1E?tv?s Lor′a nd University of Science,Doctoral School,P′a zm′a ny P′e ter allee1/A,Budapest H-1117,Hungary 2E?tv?s Lor′a nd University of Science,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P′a zm′a ny P′e ter allee1/C Budapest H-1117, Hungary 3E?tv?s Lor′a nd University of Science,Department of Plant Anatomy,P′a zm′a ny P′e ter allee1/C,Budapest H-1117,Hungary Tel:12660240;E-mail:bbfotos@ludens.elte.hu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Received2May2001;in revised form30August2002;accepted20August2002 Key words:algae,chlorophyll-a determination,ethanol,ISO standard10260(1992) Abstract Chlorophyll-a content is widely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quality of freshwater bodies.Quanti?cation of chlorophyll-a is a routine procedure in the test laboratories of water works,and in research laboratories.Although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standardise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there are nonetheless many procedures currently in use.This work is focused on a careful re-examination of the ISO:10260,1992standard,which prescribes90%(v/v)ethanol for chlorophyll extraction and measurement.Chlorophyll contents of cultures of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N?geli and the chlorophyte Scenedesmus acutus Meyen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water mixtures which were employed as extracting agents–the water content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20to0%.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veri?ed by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retained water after using both water and oil pumps for?ltering the samples.The spectroscopic effects of the presence of water were studied and the molecular background of these spectral phenomena is discussed.The extraction yields obtained with90%ethanol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with methanol and acetone.On the basis of the calculated error level,improvements to the ISO:10260,1992standard method have been suggested. Introduction The chlorophyll(Chl)content of freshwater bodies is a widely accepted indicator of water quality.Research projects on periphyton(Cattaneo,1983;Jonsson, 1987;Robinson&Rushforth,1987;Pantecost,1991) or phytoplankton(Kiss&Genkal,1993;Balogh et al., 1995;Jones,1995;Kiss,1996;Sha?k et al.,1997; Skidmore et al.,1998;Kiss et al.,1998)use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describe the trophic state(Sumner &Fisher,1979;V?r?s&Padisák,1991;Talling, 1993)of the studied system.However,the identi?c-ation of the alga species,the knowledge of the algal cell number,or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cells may also be important in providing a true picture of the water quality or trophic state.A combination of Chl determin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se other factors may provide an improvement in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water quality estimation.Uterm?hl(1958) developed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ividual num-ber of algae with an inverted microscope and Lund et al.(1958)described a procedure to estimate the accuracy and limitations of Uterm?hl’s method. If certain taxa are in developing or degrading stages in the studied populations,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ors above is essential,since certain species produce toxins harmful to both water animals and hu-man(Slatkin et al.,1983;Codd et al.,1992).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lgae and thus the Chl content indic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certain chemicals or the appearance of toxins in the drinking water(Bernhardt&Clasen,1991).Thus,considera-

外标法测定乙醇含量(精)

外标法测定乙醇含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2.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试样用溶剂稀释,气体试样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制成不同质量分数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得相应信号(峰面积或峰高),然后绘制响应信号(纵坐标)对质量分数(横坐标)标准曲线。分析时,取和绘制的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信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质量分数。 本实验以未知含量的乙醇样品为待测物,利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乙醇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GC7700 气相色谱仪、TCD检测器 2)微量进样器10μl 3)色谱柱试剂: 2.药品乙醇(分析纯),去离子水载气:高纯氮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配制: 配制标准系列(50–500ppb) 2.GC7700(TCD)的操作步骤: (1)打开载气总阀门,至0.4 MPa,保持半小时。 (2)打开设备电源,TCD设为“开”,设置各路温度参数,TCD电流为“0”。 3)开启T2000工作站,观测设备输出信号。 (3)15分钟后,气路稳定,确定TCD温度高于100o (4)C并初步稳定,根据分析条件设TCD电流。 (5)观测 TCD基线,调至可视范围,基本稳定后,调零(0-5mv). 6)进样分析,如出倒峰,则可通过修改TCD极性校正。 (6)进样结束后,进行降温设置,或调用关闭设置,关闭TCD电流,各温度设置降到80oC 以下,关电源,关载气。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微量进样器向色谱柱中进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各1μl,得到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出标准曲线。 4.未知样的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与标准溶液相同体积的待测样,进样,得到未知样的色谱图,套用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

通则0711-乙醇量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0711 乙醇量测定法 —、气相色谱法 本法系采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 测定各种含乙醇制剂中在20℃时乙醇 (C 2H 5 OH )的含量(%) (ml /ml )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第一法(毛细管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6% )氰丙基苯基- (94%)二甲基聚硅氧烷 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40℃,维持2分钟,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65℃,再以每分钟25℃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FID )温度220℃;采用顶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1;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20分钟。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乙醇峰与正丙醇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0。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5ml,平行两份;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恒温至20的正丙醇(内标物质)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lml ,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3ml,置10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顶空进样,每份对照品溶液进样3次,测定峰面积,计算平均校正因子,所得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 测定法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适量(相当于乙醇约5 ml ) ,置 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恒温至20 ℃的正丙醇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lml ,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3 ml ,置10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顶空进样,测定峰面积,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附注】毛细管柱建议选择大口径、厚液膜色谱柱,规格为30m×0.53mm×3.00um。 第二法(填充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直径为0.18~0.25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理论板数按正丙醇峰计算应不低700,乙醇峰与正丙醇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4ml、5ml、6 ml,分别置

乙醇残留量方法学研究(测定结果)分析

乙醇残余量 药用辅料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药用辅料生产过程中残留于成品中的有机溶剂。由于残留溶剂有可能增加药用辅料的毒副作用,甚至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故所有的有机溶剂应尽可能地除去。由于我公司蔗糖生产工艺中使用乙醇作为溶剂,为了保障药用辅料产品质量,故采用气相色谱仪(顶空法)对药用蔗糖中的乙醇残留量进行了测定。 1、仪器 GC-2014C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岛津公司生产。顶空进样器DK-3001A,北京中兴汇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2、试药 2.1乙醇 批号:20090108,级别:色谱级 厂家: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可发中心 2.2水 生产使用纯化水 2.3正丙醇 批号:T20090521,级别:分析纯 厂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4 样品 蔗糖(批号20111101、20111102、20111103),河南鲁尔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3、色谱条件 3.1色谱柱:DB-624[6%氰丙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30m×0.53mm×3.0μm;安捷伦公司。 3.2检测条件:起始温度40℃,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分钟,顶空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分钟。进样体积1ml,载气为N2,FID检测器。 4、检测步骤 4.1溶液配制 4.1.1内标贮备液 精密量取正丙醇0.3125g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正丙醇1.25mg的内标贮备液。 4.1.2对照品贮备溶液 精密称取乙醇250.8mg于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乙醇2.508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 4.1.3对照品溶液 依次取0.1ml、0.2 ml、0.3 ml、0.4 mll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置4个100ml量瓶中,再分别加入1ml的内标贮备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乙醇2.51、5.02、7.52、10.0μg,含正丙醇12.5μg的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4.1.4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样品1g置100ml容量瓶中,再精密量取1ml内标贮备液置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加水稀释至刻度,得供试品溶液。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少量杂质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少量杂质的含量(外标法)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固定液的涂渍,色谱柱的装填和老化处理方法。 2.学习色谱柱的柱效测定方法。 3.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利剑定试样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4.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二、测定意义 最好的工业乙醇也只有99.9%的含量(还有千分之一的杂质),而工业乙醇中含有少量工业甲醇或工业甲醇中含有少量工业乙醇是很正常的事。因为甲醇沸点是64.7度,乙醇是78度,相差13度是不可能100%完全分离的。食用乙醇需要严格限制甲醇量,所以非常有必要测定乙醇中杂质的含量。 二、方法原理 色谱柱的柱效能是色谱柱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色谱柱的柱效可以用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来衡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来表示更为准确,更能真实地反映色谱住分离的好坏,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t R':调整保留时间;y1/2:半高宽;y:峰底宽;L:柱长;t M:死时间。 外标法定量是用组分i的纯物质配制成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析标准样和未知样,根据组分量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呈线性关系,则在标准样与未知样进样量相等时,由下式计算组分的含量: 式中:C is:标准样中组分i的含量;c i: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A is:标样中组分i的峰面积;A i:样品中组分i的峰面积。

四、仪器与试剂 1.GC4001气相色谱仪;2.A4800色谱数据工作站;3.真空泵;4.漏斗;5.不锈钢色谱柱2m x 3mm;6.氢气、空气、氮气高压钢瓶;7.皂膜流量计;8.微量注射器,1μL ,100μL ;9.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色谱纯;10.担体:6201红色硅藻土,60~80目;11.乙醚,盐酸,氢氧化钠,苯,甲苯.乙醚,甲醇;12.甲烷气袋。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条件 色谱柱,DNP:6201担体(15:100),60-80目。氮气流量5mL/min;空气30 mL/min;氢气30mL/min。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110℃;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室温度110℃。 2.色谱拄的装填与老化 (1) 称取60g 60-80目6201红色硅藻土担体,置于400 mL烧杯中在105℃烘箱内干燥4-6h。 (2) 称取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7.5g于150mL蒸发皿中,加入适量乙醚溶解(乙醚的加入量应能浸没担体并保持有3-5mm的液层),然后加入50g 6201担体,晃匀,置于通风厨内使乙醚自然挥发,待乙醚挥发完毕,移至红外线干燥箱内烘干20~30min即可装填。 (3)取一根长2m,内径3mm不锈钢色谱柱,用50 mL 1mol?L-1盐酸溶液浸泡5~6min,用水抽洗至中性,再用50mL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抽洗,再用水抽洗至中性,烘干备用。采用真空泵抽气填人固定相,填满后用玻璃纤维塞紧柱两端。 (4)色谱柱的老化:把填好的色谱柱与色谱仪进样口接好,出气口直 通大气,开启载气,流量为5-10 mL/min,检查至气路连接处不漏气,打开色谱仪电源,调节柱温150℃,老化处理8h。 3.色谱柱的柱效测定 根据实验条件,将色谱仪按仪器操作规程调至待测状态,当仪器上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平衡,记录图上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吸取1μL 1g/L的苯和甲苯溶液进样,得苯和甲苯的色谱图,并重复两次。用100μL进样器抽取50μL甲烷进样,得死时间t M。 4.乙醇中乙醚含量的测定 取无水乙醇五份,每份5mL,分别加入纯乙醚60μL,120μL,180μL,240μL,300μL配得标准溶液5瓶,从每瓶中吸取0.1μL注入色谱仪得各标准溶液色谱图,取含杂质的乙醇试样5μL,于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得色谱图。 5.实验完毕,用乙醚清洗1μL注射器,退出色谱工作站,关闭H2和空气钢瓶,关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及色谱仪开关,待柱箱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载气。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1.打印下各色谱图,计算柱效。 2.绘制乙醚的标准曲线。 3.利用A4800色谱数据工作站采用外标法求样品中各组分含量。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乙酸乙酯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乙酸乙酯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C的结构,了解仪器的开关机程序; 2、掌握内标法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分离原理: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一相是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度不同,因此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按先后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这种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不同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术,称为色谱分离技术或色谱法。色谱法亦称色层法或层析法。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在此法中,载气 ( 是不与被测物作用,用来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氮等 ) 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检测。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日本岛津GC-14B,温岭福立9790A; 试剂:乙酸乙酯,乙醇,正庚烷(内标)。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I 色谱柱:DB-1色谱柱,30m*0.53mm; 柱温:100℃;进料:150℃;FID:150℃; 载气:N2:100KPa;H2:30mL/min;空气:400mL/min;尾吹气:30mL/min; 进样量:0.5uL 色谱条件II 色谱柱:5%OV-101/chromsorb WAN DMCS 80-100目,0.5m*2mm; 柱温:150℃;进料:150℃;FID:150℃; 载气:N2:30mL/min;H2:30mL/min;空气:400mL/min;进样量:0.5uL。 计算方法:内标法。 2、开气,开机; 3、点火,查看基线; 4、进样分析; 5、关机,关气。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

标准曲线 024******* 0.2 0.4 0.6 w% A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 ————外标法定量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2、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所谓的外标法就是应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 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试样用溶剂稀释,气体试样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制成不同质量分数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得相应信号(峰面积或峰高),然后绘制响应信号(纵坐标)对质量分数(横坐标)标准曲线。分析时,取和绘制的 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信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质量分数。 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具有不使用校正因子,操作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法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本实验以未知含量的乙醇样品为待测物,利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乙醇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1)GC7700 气相色谱仪、TCD 检测器 2)微量进样器 10μl 3)色谱柱 试剂: 乙醇(分析纯), 去离子水 载气:高纯氮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配制: 在实验课前配好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50–500ppb ) 2.GC7700(TCD )的操作步骤: 1)打开载气总阀门,至0.4 MPa ,保持半小时。

2)打开设备电源,TCD设为“开”,设置各路温度参数,TCD电流为“0”。 3)开启T2000工作站,观测设备输出信号。 4)15分钟后,气路稳定,确定TCD温度高于100o C并初步稳定,根据分析条件设TCD电流。 5)观测 TCD基线,调至可视范围,基本稳定后,调零(0-5mv). 6)进样分析,如出倒峰,则可通过修改TCD极性校正。 7)进样结束后,进行降温设置,或调用关闭设置,关闭TCD电流,各温度设置降到80o C 以下,关电源,关载气。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微量进样器向色谱柱中进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各1μl,得到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出标准曲线。 4.未知样的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与标准溶液相同体积的待测样,进样,得到未知样的色谱图,套用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 5.注意事项: (1) 开机时必须先通载气,再开色谱仪(升温);关机时,先关色谱仪(降温),后关载气! (2) 进样技术 (i)进样时要求注射器垂直于进样口,左手扶着针头以防弯曲,右手拿注射器,食指卡在注射器芯和管的交界处,这样就可以避免当进针到气路中由于载气压力较高把芯顶出,影响进样; (ii)注射器取样时,应先用被测试液洗涤5–6次,然后缓慢抽取一定量试液。若仍有空气带入注射器内,可将针头朝上,轻轻敲注射器管,待空气排尽后,再排除多余试液即可,用滤纸擦净针头; (iii)进样时要求操作稳当、连贯、迅速,进针位置、进针速度、针尖停留和推出速度都会影响进样重现性,一般要求进样相对误差为2–5%; (iV)要注意经常更换进样器上的硅橡胶密封垫片,该垫片经10–20次穿刺进样后,气密性降低,容易漏气。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记录色谱条件(包括:进样器温度、柱温、检测器温度、桥电流、进样量等) 2.记录各标准样品中乙醇含量 3.绘制标准曲线 4.求得未知样含量 六、思考题 1.外标法测未知样含量有何特点?

乙醇量测定法(含乙醇相对密度表)

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 乙醇量测定法 附录Ⅸ M. 乙醇量测定法 一、气相色谱法 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3.项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3.(1)测定各种制剂中 在20℃时乙醇(C2H5OH)的含量(%)(ml/ml)。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 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ml、5ml、6ml,分别 精密加入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正丙醇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700; (2)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3)上述3份溶液各注样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 ml,混匀,即得。 供试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适量(相当于乙醇约 5ml)和正丙 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上述两溶液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测定法取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连续注样3次,并计算出校正因子和供 试品的乙醇含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附注】 (1) 在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与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 置处不得出现杂质峰。 (2)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连续3次注样所得各次校正因子和乙醇含量与其相应的 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重新测定。 (3) 选用其他载体时,系统适用性试验必须符合本法规定。 二、蒸馏法 本法系用蒸馏后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测定各种制剂中在20℃时乙醇(C2H5OH)的含量(%)(ml/ml)。按照制剂的性质不同,分为下列三法。 第一法本法系供测定多数流浸膏、酊剂及甘油制剂中的乙醇含量。根据制剂中含 乙醇量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含乙醇量低于30%者 取供试品,调节温度至20℃,精密量取25ml,置150~200ml蒸馏瓶中,加水约25ml,加玻璃珠数粒或沸石等物质,连接冷凝管,直火加热,缓缓蒸馏,速度以馏出液一滴接一 滴为准。馏出液导入25ml量瓶中,俟馏出液约达23ml时,停止蒸馏。将馏出液温度调节至20℃,加20℃的水至刻度,摇匀,在20℃时按相对密度测定(附录Ⅶ A)项下的方法测定 相对密度。在乙醇相对密度表内查出乙醇的含量(%)(ml/ml),即为供试品中的乙醇含量(%)(ml/ml)。 2.含乙醇量高于30%者 取供试品,调节温度至20℃,精密量取25ml,置150~200ml蒸馏瓶中,加水约50ml,加玻璃珠数粒,如上法蒸馏。馏出液导入50ml量瓶中,俟馏出液约达48ml时,停止蒸馏。调节馏出液温度至20℃,加20℃的水至刻度,摇匀,在20℃时照上法测定相对密度。将查得所含乙醇的含量(%)(ml/ml)与2相乘,即得。

乙醇量测定法(含乙醇相对密度表)

xx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 乙醇量测定法 附录ⅨM. 乙醇量测定法 一、气相色谱法 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3.项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3. (1)测定各种制剂中 在20℃时乙醇(C2H5OH)的含量(%)(ml/ml)。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 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ml、 5ml、6ml,分别 精密加入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正丙醇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700; (2)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3)上述3份溶液各注样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 ml,混匀,即得。

供试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适量(相当于乙醇约5ml)和正丙 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上述两溶液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测定法取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连续注样3次,并计算出校正因子和供 试品的乙醇含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附注】 (1)在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与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 置处不得出现杂质xx。 (2)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连续3次注样所得各次校正因子和乙醇含量与其相应的 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重新测定。 (3)选用其他载体时,系统适用性试验必须符合本法规定。 二、蒸馏法 本法系用蒸馏后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测定各种制剂中在20℃时乙醇 (C2H5OH)的含量 (%)(ml/ml)。按照制剂的性质不同,分为下列三法。 第一法本法系供测定多数流浸膏、酊剂及甘油制剂中的乙醇含量。根据制剂中含 乙醇量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含乙醇量低于30%者

实验2 测定乙醇的含量

实验二 乙醇溶液含量的测定 I. 实验目的 (1)了解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折射率的测量原理; (2)熟悉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3)研究乙醇的折射率与其浓度的关系。 II. 实验原理 阿贝折射仪就是专门用于测量透明或半透明液体的折射率的仪器。折射率是透明材料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在一定条件下,纯物质具有恒定的折射率。常被用来鉴定未知物或鉴定物质的纯度。测定值越接近文献值,表明样品的纯度越高。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介质时,由于光传播速度的不同,造成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成为折射现象。通常把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待测物中的传播速度速度之比称为折射率。由折射定律知,波长一定的单色光,在一定温度下,由介质A 进入另一介质B 时(如图1),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与这两个介质的折射率N (介质A )与n (介质B )有以下关系: sini sinr =N n (1) 图1 光的折射现象 若介质A 是真空,则定其N=1,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称为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n 表示: sini sinr = n 通常测定的折射率都是以空气作为比较标准的。任何均匀物质的折射率与该 物质的化学性质、温度以及光的波长有关,同一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波长单

色光的折射率为一常数。通常在折射率符号n 右方注明测量时的介质温度(℃)和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例如:n D 20表示20℃时该介质对钠光D 线的折射率。 溶液折射率的大小也依赖于溶液的浓度,因此,可用折射法测溶液的浓度。本实验利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乙醇溶液的折射率,用折射率对浓度作图,可求待测乙醇溶液的浓度。 III.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阿贝折射仪 药品:已知浓度的乙醇溶液,未知浓度的乙醇溶液 IV . 实验技术 1. 阿贝折射仪的测定原理 如图2所示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改变入射角可使折射角为90o ,此时入射角称为全反射临界角。沿BA 掠射的光线经AB 面折射后以全反射临界角α进入折射棱镜,然后以i 角从AC 面进入空气中。所有入射角小于90o 的入射光线经AB 面折射后的折射角均小于临界角,在AC 边出射时光线均在光线1'上方。因此,用阿贝折射仪观察时能够看到明暗分界的现象,分界线即对应着光线1',就是临界角的位置。不同折射率有不同的临界角,故一定的i 角对应于一定的折射率值。根据光路原理图,可以得出以下关系: i i n n sin cos sin sin 221??--= (2) 若已知?角和棱镜的折射率1n ,测出i 角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物质的n 值。 图2. 阿贝折射仪测量折射率原理图

酒精含量测定

酒精度代表的就是酒精百分比含量。如100ml的33度酒精度的酒就含33ml的酒精,假设这100ml的酒重93.4克(酒精密度为0.8,水密度为1),那就含30.8克酒精。… 酒精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酒精度单位:(V/V),百分之七的意思是100体积单位的酒中含有7体积单位的乙醇。例如100升酒中含有7升的乙醇。 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 ol”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酒精度表示法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标签上酒精含量的表示法有两种: 欧式百分比法〔酒精度百分比法〕:欧洲、日本等国,是以百分比或度来表示,如威士忌一般为40%V ol或43%V ol,白兰地为40%V ol,葡萄酒为12%~12.5%V ol。美式proof 法:美国、加拿大是用proof 来表示。proof 之值等于百分比之两倍,如80proof=40%。 酒精度的测定 一、密度瓶法 1.原理 以蒸馏法去除样品中的不挥性物质,用密度瓶法测出试样(酒精水溶液)20℃时的密度,查表求得在20℃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2.仪器 2.1 全玻璃蒸馏器:500mL。 2.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1℃。 2.3 附温度计密度瓶:25mL或50mL。 3.试样液的制备 用一干燥、洁净的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样品(液温20℃)100mL于500mL 蒸馏瓶中,用50mL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并入蒸馏瓶中,加几颗沸石或玻璃珠,连接蛇形冷却管,以取样用的原容量瓶作接收器(外加冰浴),开启冷却水(冷却水温度宜低于15℃),缓慢加热蒸馏(沸腾后的蒸馏时间应控制在30min -40min内完成),收集馏出液,当接近刻度时,取下容量瓶,盖塞,于20℃水浴中保温30min,再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4.分析步聚 将密度瓶洗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恒重(m)。 取下带温度计的瓶塞,将煮沸冷却至15℃的水注满已恒重的密度瓶中,插上带温度计的瓶塞(瓶中不得有气泡),立即浸入20.0℃±0.1℃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20℃,并保持20min不变后,用滤纸快速吸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好侧支上的小罩,取出密度瓶,用滤纸擦干瓶外壁上的水液,立即称量(m1)。将水倒出,先用无水乙醇,再用乙醚冲洗密度瓶,吹干(或于烘箱中烘干),用试样液反复冲洗密度瓶3至5次,然后装满。重复上述操作,称量(m2)。 5.结果计算 试样液(20℃)的相对密度按下式计算。

【检测报告】乙醇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果蔬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原理 果蔬收获后,呼吸成为整个代谢过程的主导方面,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过低,或果蔬正常的生理代谢受阻时,会出现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醇的积累,进而导致果蔬品质的劣变和耐贮性能降低。其次,乙醇对果实具有催熟的生理效应,因而贮藏产品和贮藏环境中乙醇的积累,可能导致不利的影响。再则,一些果蔬生理病变机制的研究,也涉及到乙醇的定量分析。 一般刚采收的果实乙醇含量极少(0.04%),在贮藏中乙醇含量逐渐增加。苹果中乙醇含量达到0.3 %时已能引起果实败坏。 在果蔬腌制品中,也进行着微量的酒精发酵,在研究蔬菜腌制问题时,对于其中酒精含量的情况,也应该有所了解。常用的测定微量乙醇的方法,首先是利用重铬酸钾氧化乙醇成为醋酸。 3CH3CH2OH+2K2CrCO7+8H2SO4=3CH3COOH+2Cr2(SO4)3+2K2SO4+11H2O 氧化乙醇后剩余的重铬酸钾则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的碘。 K2Cr2O7+6KI+7H2SO4=4K2SO4+Cr2(SO4)3+7H2O+3I2 最后,游离的碘再被硫代硫酸钠还原,从而根据氧化乙醇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乙醇含量。 2Na2S2O3+I2=2NaI+Na2S4O6 二、材料与用具 苹果,猕猴桃,番茄,蒜薹等气调贮藏的果蔬 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淀粉溶液,碘化钾、浓硫酸。 100ml容量瓶、500ml烧瓶、冷凝管,5、10、20ml移液管,200、500ml三角瓶,50ml滴定管,25ml量筒,酒精洒,洗瓶,三角架,石棉网,塞子,研钵。 三、操作方法 1、试剂制备: (1)0.1N标准重铬酸钾溶液:精确称取重铬酸钾4.9g,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 (2)0.1N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硫代硫酸钠约25 ,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后定容至刻度。 (3)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吸取标准重铬酸钾溶液20ml于500ml的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浓硫酸5ml及碘化钾2g,盖塞在暗处放置5min,加水约200ml,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当溶液由橙色为止。从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浓度。 2、样品的测定 (1)微量乙醇的提取:称取样品20g研碎,用150ml水洗入500崭烧瓶中,连接冷凝器在瓶底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于100ml容量瓶中,达到刻度为止,盖上瓶塞,混合均匀。 (2)乙醇的氧化:在200ml的三角瓶中放入0.1N的重铬酸钾20ml,用量筒取浓硫酸5ml,缓缓地倒入,然后滴入蒸馏液10ml,并不断振荡,连接冷凝管,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回流,使瓶中溶液轻微煮沸10min。 (3)游离碘的生成:待回流过的溶液冷却后,用水冲冷凝管,使全部溶液无损地盛在200ml三角瓶中,然后小心地将溶液移入500ml三角瓶,用水约200ml冲洗200ml的三角瓶,同时加入碘化钾1g ,盖塞,放置暗处5min。 (4)滴定:自滴定管中滴入0.1N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当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浅黄色时,加淀粉溶液5ml,继续滴定溶液由兰色变为绿色为止,记下消耗的硫化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计算公式: 0.0115(V1N1—VN) W= ×100 a×10/100 W—100g样品中所含乙醇的克数; a样品克数; V1—加入重铬酸钾溶液的毫升数; N1——重铬酸钾的当量浓度; V—滴定时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亳升数; N—硫代硫酸钠的当量浓度; 0.0115—消耗1毫克当量的重铬酸钾所能氧化的乙醇克数。 四、计录与计算 1、将测定数据填入下列表中: 2、列出计算式并计算结果

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乙醇含量的方法。 2.熟悉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藿香正气水为酊剂,由苍术、陈皮、广藿香等十味药组成,制备过程中所用溶剂为乙醇。由于制剂中含乙醇量的高低对于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含杂质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制剂的稳定性等都有影响,所以《中国药典》规定对该类制剂需做乙醇量检查。 乙醇具挥发性,《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种制剂在20℃时乙醇的含量(%,ml/ml)。 三、仪器与试药 1.气相色谱仪、微量注射器。 色谱条件:填充柱,进样口温度为150℃,柱温为120℃,检测器温度为200℃,氮为流动相,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无水乙醇、正丙醇(AR) 3.藿香正气水(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藿香正气水10ml和正丙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3.测定法 (1)校正因子的测定:取标准溶液2μL进样1次,记录对照品无水乙醇和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f’)= Ci / Ai Cs / As As为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Ai为对照品无水乙醇的峰面积; Cs为内标物质正丙醇的浓度;Ci为对照品无水乙醇的浓度。 (2)供试品溶液的测定:取供试品溶液2μL,连续注样3次,记录供试品中待测组分乙醇和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含量: 含量(Cx)= f’×Ax A s/C s Ax为供试品溶液峰面积;Cx为供试品的浓度。 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应为40%-50%。 五、注意事项 1.在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与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置处不得出现杂质峰。 2.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连续3次注样所得各次校正因子和乙醇含量与其相应的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重新测定。

血液乙醇检测内外标法比较研究

刑事技术2007年第3期 ?技术交流? 血液乙醇检测内外标法比较研究 朱亚立1,李 联1,梁建军1,张 巍2 (1.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事故鉴定中心,100070;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 京100011)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对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探讨外标法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 通过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间本中心符合检测要求的血液样品263例,每例分别采用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血液样品乙醇含量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 外标法检测时间短(2.5min ),用量0.5ml ,而内标法检测时间长(6.5min ),样品量1.0ml ;外标法检测血乙醇平均浓度为89.30mg/100ml ,内标法检测血乙醇平均浓度为92.37mg/100ml ,P =0.001。结论 外标法检测时间短(2.5min ),用量少,节约检材,可作为大量待测血液样本的筛选检查手段。 关键词: 血液乙醇;顶空气相色谱法;内标法;外标法 中图分类号:DF7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50(2007)0320027203 A comparative st udy of t 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ndard met hods in t he detection of alcohol levels in blood samples ZHU Ya 2li ,L I Lian ,L IAN G Jian 2jun ,et al.(B ei j ing T raf f ic M anagement B ureau T raf f ic A cci dent V eri f ication Center B ei j ing 100070,China ) 作者简介:朱亚立(1968— ),男,河南潢川县人,本科,副主任法医师,从事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 Tel :(010)68398225 ABSTRACT :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employ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in forensic ap 2 plication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using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alcohol levels in blood samples.Method Detecting the alcohol levels in 263qualified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 rom October 2005to Decem 2ber 2006by applying both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and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to each sample.R esults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ook shorter time (2.5minutes )and less volume (0.5ml )compared to 6.5minutes and 1.0ml for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The average blood alcohol density detected by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89.30mg/100ml versus 92.37mg/100ml b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p =0.001.Conclusion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is the preferred filtering method for large scale blood samples in alcohol detection because it is faster ,uses less blood volume and saves testing materials. KEY WOR DS : blood alcohol level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顶空气相色谱法是检测血液乙醇浓度的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1]。目前法医实践中常采用内标法进行血液乙醇浓度检测,按照有关标准[2]以叔丁醇作为内标,用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乙醇标准品比较,以相对保留时间定性,以乙醇对内标物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用以对未知血液样品中乙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仅用一个乙醇标准品作为外标物进行直接比较以对未知血液中乙醇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该法样品检材量少,检测时间相对短,但对操作条件及进样量的控制要求严格[3]。目前关于外标法进行血液乙醇浓度检测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的评价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两种 方法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外标法在法医学实践中的 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北京分析仪器公司SP3420顶空气相色谱仪,具有FID 和化学工作站,配置顶空自动进样器。顶空瓶:7ml 青霉素瓶,配有密封垫、铝帽及密封钳。1.2 试剂 无水乙醇(标准物)和叔丁醇(内标物)均为分析纯;碳酸钾;去离子水。1.3 试剂配制1.3.1 乙醇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无水乙醇1.26ml 于100ml 容量瓶,加去离子水至刻度,制备10mg/ml 的储备液。将储备液用去离子水稀释10 倍,得到100mg/100ml 的乙醇标准溶液。1.3.2 内标物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叔丁醇(分析纯) ?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