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综述

合集下载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乳酸细菌则是食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酸细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发酵乳制品、面包、啤酒等。

因此,筛选和鉴定食品中的乳酸细菌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筛选食品中的乳酸细菌应该从源头开始。

当我们选择原料时,应注意选择新鲜且有机的食材。

乳酸细菌通常存在于新鲜的奶制品、蔬菜和水果中。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以确保食品中含有丰富的乳酸细菌。

其次,对食品中的乳酸细菌进行鉴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传统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方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接种到乳酸菌富集培养基中,然后根据菌落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鉴定。

虽然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少数难以培养的乳酸细菌则无法准确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鉴定乳酸细菌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对乳酸细菌基因组的分析,通过PCR、蛋白质电泳等技术手段来确定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乳酸细菌的情况。

此外,筛选合适的乳酸菌应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耐受性,能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活和繁殖。

其次,应具备较好的产酸能力,确保食品发酵的质量和风味。

最后,应能够对食品中的有害细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乳酸细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善风味,还具有多种益处。

首先,乳酸细菌能够制造出多种有益物质,例如乳酸、对乳酸菌独有的多种抗菌物质等。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其次,乳酸细菌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此外,乳酸细菌还可以帮助降低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然而,在乳酸细菌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要不同的菌株,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乳酸菌。

乳酸菌检测方法_综述_

乳酸菌检测方法_综述_
近年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已成功地应用 于病毒的鉴定分型 ,并已用于细菌的分型鉴定 ,它实 际上是对 DNA 序列分析的一种简化 。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双链 DNA 的特异部位 ,产生系 列 DNA 片段 ,这些 DNA 片段经电泳后形成独特的 DNA 片段带谱 , 这些带谱就构成了各个不同双链 DNA 的 特 征 性 指 纹 (finger print ) 。比 较 不 同 细 菌
中图分类号 :R15 ; TS20116 文献标识码 : E 文章编号 :1004 - 8456 (2002) 01 - 0047 - 07
乳酸菌检测方法 (综述)
张一凡 冉 陆 罗雪云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北京 100021)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 细菌总称 ,这个名称就细菌分类学而言是一非正式 、 非规范的名称 。目前在自然界已发现的这类菌在细 菌分类学上划分出至少 23 个属 ,涉及到的有关属则 更多 ,包括乳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链球菌属 、肠球菌 属等 。而相当多的乳酸菌对人 、畜的健康起着有益 的作用 。近年来 ,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越 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有益细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 用 ,微生态制剂也因此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微生态 制剂利用的益生菌近 10 种 ,其中除了乳杆菌和乳酸 链球菌有国家的标准检验方法外 ,大部分菌种均无 统一的标准方法 ,难于对该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保 证其安全性 。故急需建立规范的标准检验方法 ,以 便对微生态制剂进行监督管理 ,保障其功能 、安全性 及质量 ,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本文即对目 前国内外用于乳酸菌检测的方法做一综述 。
离子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从分析厌氧菌的代谢 产物结果来看 ,在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但离子色谱法 具有以下优点 :[4]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范文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范文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苜蓿作为青贮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发酵过程对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乳酸菌作为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发酵的效果。

因此,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株并研究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乳酸菌的筛选1. 筛选方法乳酸菌的筛选主要通过从自然环境中的样品中分离、纯化、鉴定等步骤进行。

首先,从苜蓿青贮样品中采集乳酸菌,经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操作,得到纯菌株。

然后,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2. 筛选标准在筛选过程中,主要考虑乳酸菌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生长速度等指标。

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能够快速降低青贮环境的pH 值,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耐酸能力强的乳酸菌能够在低pH值环境下生存并继续发酵;生长速度快的乳酸菌能够更快地占领青贮环境,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三、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1. 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添加优良乳酸菌的苜蓿青贮在发酵过程中,其pH值会迅速降低,乳酸含量增加,同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这表明优良乳酸菌能够有效地促进苜蓿青贮的发酵过程,提高其发酵效果。

2. 对饲料质量的影响优良乳酸菌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苜蓿青贮的饲用价值。

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能够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素,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同时,乳酸菌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等,进一步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四、结论通过对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筛选出产酸能力强、耐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乳酸菌株对于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优良乳酸菌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过程,降低pH值,增加乳酸含量,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3. 优良乳酸菌的添加可以提高苜蓿青贮的饲用价值,降低抗营养因素,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产生有益物质,如维生素等。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发酵生产研究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发酵生产研究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发酵生产研究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对人体健康和食品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和发酵生产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一、乳酸菌的分子鉴定1. 基于16S rRNA序列的分子鉴定16S rRNA序列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确定细菌的分类位置。

通过对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可以对其进行分子鉴定。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PCR技术来扩增16S rRNA序列,并进行DNA测序,然后使用一些专门的软件来比对数据库中已有的乳酸菌序列,以此确定乳酸菌所属的种属和亚种属。

2. 基于质谱谱图的分子鉴定质谱谱图技术可以分析乳酸菌代谢产物的质谱图谱,并根据代谢物的组成、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来鉴定乳酸菌的种属和亚种属。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质谱仪来对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的质谱谱图进行解析,然后将谱图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以此确定乳酸菌所属的种属和亚种属。

二、乳酸菌的发酵生产乳酸菌的发酵生产是一种很常见的生产方式。

下面我们将从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选择发酵介质以及乳酸菌株种类等方面来阐述乳酸菌的发酵生产。

1. 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乳酸菌的筛选通常要经过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从环境中分离出乳酸菌,然后进行预筛选,以去除不适宜生产的菌株。

接着,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乳酸菌的最终筛选条件,并进行强筛。

例如,可以通过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菌株活力、乳酸生产能力以及耐受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以此筛选出适合生产的菌株。

2. 选择发酵介质乳酸菌的发酵过程需要选择适当的发酵介质。

通常使用的发酵介质包括糖类、蛋白质、乳类及酵母提取物等。

具体来说,糖类可以提供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所需的碳源,乳类则可以作为乳酸菌的营养来源。

对于蛋白质,可以促进乳酸菌生长并提高其产乳酸的能力。

3. 乳酸菌株种类乳酸菌株种类的选择对乳酸发酵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乳酸菌株有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酸奶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酸奶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酸奶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研究酸奶作为一种常见的乳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它不仅富含营养,还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对人体有益。

因此,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关于酸奶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研究备受关注。

乳酸菌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常常被运用在食品发酵中。

乳酸菌能够将糖转化为乳酸,这也是酸奶酸味的形成原因。

除了产生乳酸外,乳酸菌还能分解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成分,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营养。

因此,在选择适宜的乳酸菌菌株时,除了考虑其产酸能力外,还需要关注其产生其他功能物质的能力。

在酸奶乳酸菌的筛选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培养基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分离和鉴定。

乳酸菌菌株需要在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其菌落特征和生长情况,以初步筛选出优良的菌株。

此外,对于产乳酸和其他活性物质能力较强的菌株,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生化检测确认其身份。

除了传统的培养基方法外,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酸奶乳酸菌菌株筛选与鉴定方法也逐渐兴起。

通过提取菌株DNA,利用PCR技术检测特定基因片段,从而确定乳酸菌的种属和亚种。

这种方法具有时间短、灵敏度高的特点,节省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时间,并且可避免传统的培养方法中菌株纯度不足或者污染的情况。

在乳酸菌菌株的鉴定方面,除了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生理学、生化学和遗传学的方法进行。

通过分析乳酸菌的氨基酸代谢途径、蛋白质结构以及基因组序列,可以进一步确定菌株的性质和特性。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酸奶生产中菌株的优化选择,还可用于乳制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改良。

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不仅在酸奶生产中有重要意义,在其他食品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乳酸菌在面包、蔬菜发酵和调味品制作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者们不断改良乳酸菌筛选与鉴定的方法,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乳酸菌的潜力。

总之,乳酸菌作为酸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筛选与鉴定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是乳酸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混合菌群中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乳酸菌菌种对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分离筛选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DC培养基等,它们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

2. 适宜的培养条件:乳酸菌对培养环境的温度、pH、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乳酸菌分离筛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40)下进行,pH值保持在4.5-7.0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适中。

3. 分离方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常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如层析法、稀释平板法、摇瓶培养法等。

其中,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分离方法,通过将混合菌群在筛选培养基上涂抹或刺激,使不同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分离的菌落。

4. 鉴定鉴别:乳酸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步,只有确定菌株的种属和特性才能真正确认其乳酸菌的菌种类型。

目前,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和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16S rDNA序列分析)等。

在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选择样品:样品的选择对于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从乳制品、肠道、土壤等环境中寻找潜在的乳酸菌菌种,可以提高分离到优良菌株的几率。

2. 优化培养条件:对于特殊的乳酸菌菌种,可能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调整温度、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等,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 评价筛选结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如菌株的酸奶生产能力、耐酸碱能力、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等。

总结起来,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鉴定鉴别技术。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范文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范文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一直是国内外食品行业的重要关注点。

乳酸菌因其在食物保鲜及食品生物防护上的潜力而被广泛研究。

尤其在奶酪等发酵食品中,其作为防腐剂的天然替代品,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旨在研究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并探讨其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奶酪样品、培养基等。

2. 方法(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从奶酪样品中分离出乳酸菌,筛选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菌株。

(2)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如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对筛选出的乳酸菌进行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3)抗菌成分的鉴定:采用质谱、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提取的抗菌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4)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通过添加分离出的抗菌成分,研究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通过不同的方法,我们从奶酪样品中成功分离出多种乳酸菌。

经过筛选,我们得到了一株具有明显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sp. A。

2. 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结果通过溶剂萃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我们成功从Lactobacillus sp. A中提取出抗菌成分。

经过分析,该成分主要由多种有机酸和多肽组成。

3. 抗菌成分的鉴定结果通过质谱和光谱分析,我们确定了该抗菌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多种有机酸和多肽类物质。

这些物质在之前的文献中已有报道,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

4. 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将该抗菌成分添加到奶酪中,我们发现其对奶酪的保鲜效果有显著影响。

添加了该抗菌成分的奶酪在保存过程中,其微生物生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延长了奶酪的保质期。

同时,该抗菌成分并未对奶酪的风味和口感产生明显影响。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地从奶酪中分离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抗菌成分进行了提取与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 形态:细胞呈长或细长杆状、弯曲形短杆状, 一般成链状排列。 – 运动性:通常不运动,有的能够运动,具有周 生鞭毛。 –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 需氧情况:微好氧型。
•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 – – – 形态: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成对或链状排列。 运动性:一般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型。
•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 – – – 形态:细胞呈球形或豆状,成对或链状排列。 运动性:一般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型。
•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形态:细胞呈多样形态:Y形、V形、弯曲状、 勺形,典型形态为Y形。 – 运动性:不运动。 –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 需氧情况:专性厌氧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解脂肪的能力
• MR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15%的猪脂肪和甲 基红指示剂,稀释平板法接入供试菌后, 于37'C培养48 h,观察各种菌种有无红色 斑点出现。
• 加自来水至1000 mL,调pH 6.2~6.4。
方法
• 1)称10 g 材料(水样取1ml逐级稀释)剪碎、研 磨,放入装有90 mL 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 在旋涡振荡器上充分混合均匀,即为稀释度为10-1 的样品液,继续将样品稀释至10-5。 • 2)分别吸取10-3、10-4、10-5 样品稀释液0.2 mL 涂布在MRS 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 ℃培养24 h。 • 3)挑取有透明圈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将革 兰氏阳性菌在MRS 琼脂平板上划线,于37 ℃培养 24 h。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得到纯菌落。 • 4)培养获得的乳酸菌,通过形态分析对菌种进行 鉴定。
• 与动物相关:乳汁、消化道、粪便等; • 与植物相关:花蜜、树液、植物残骸、果实损伤部 位等; • 自然水体; • 发酵食品:酸奶等。
• 筛选方法
– 利用碳酸钙溶解圈法筛选。
改良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 • • • 蛋白胨10.0 g,牛肉膏8.0 g,酵母膏4.0 g, 柠檬酸二铵2.0 g,葡萄糖20.0 g, 吐温-60 1.0 mL,乙酸钠5.0 g, 磷酸氢二钾2.0 g,硫酸镁0.2 g,硫酸锰0.05 g, 琼脂20.0 g,碳酸钙30 g,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4-5人一组 共3组 150ml 无菌水 200ml 培养基 9个平板 1ml移液管 若干支 10ml移液管若干支 试管若干支 灭菌:药勺、剪刀、4个小烧杯 材料:火腿、文山湖水样、植物叶片、花朵、果实等
乳酸菌简介
• 乳酸菌的分类
– 乳酸菌泛指能发酵糖生成乳酸的细菌,分布非常广泛, 发酵食品、植物、动物、自然水体中均有分布。大致包 括下列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双歧 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片球菌属(Pediococcus) 等。 – 多数乳酸菌为有益菌,在保健品的生产、发酵工业以及 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乳酸菌蛋白酶活性试验
• 在添加了15%脱脂乳或0.5%干酪素的MRS 固体培养基中, 分别滴入0.2ml一定稀释度 的试验菌液涂布均匀后,37℃ 恒温培养。当 牛乳中酪蛋白分解时, 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 圈。
耐盐性试验
• 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2%、4%、6%、 8%食盐的MRS平板, 划线接种分离菌种, 在37 ℃ 培养24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 片球菌属(Pediococcus)
– 形态:细胞呈球形,成对或四联排列。 – 运动性:不运动。 –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型。
乳酸菌的筛选
• 乳酸菌的分布
– 乳酸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营 养类型为化能异养型。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好 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富的环境中。具体 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