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综合练习

第八章综合练习
第八章综合练习

第八章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是成人要求幼儿言行的依据,也是幼儿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

2.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是一个逐步的由__________向内部的__________转化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转向__________的内化过程。

3、__________是幼儿形成道德认识、道德判断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

4、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以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为辅。

5、__________是构建品德结构的不可忽视的关键期。

6、__________是个体认识社会、接纳社会的起点。

7、儿童自我意识是从__________逐渐发展到__________的。

8、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_________到_________的发展过程。9.服从阶段的幼儿的规范行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模仿阶段的幼儿的规范行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奖惩的运用,总的原则是()。

A 表扬为主,批评适度;纠偏为主,塑造为辅。

B 表扬为主,批评适度;塑造为主,纠偏为辅。

C 批评为主,表扬适度;塑造为主,纠偏为辅。

2.科尔伯格建议用超出儿童现有道德判断水平一个阶段的材料或情境让学生去判断,以逐步提高其道德认识水平,这就是()

A 他律原则

B 先他律后自律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加一原则

三、判断题

1.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家庭规范不属于社会规范()。2.模仿行为水平高于服从行为,因此前者可以取代后者。()

3.对幼儿的规范要求要具体、合理、在家庭幼儿园的要求可以不一致。()4.自律即依据自己认可的外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5.自我教育历来被认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

6.幼儿品德的构建过程并非长时间才能完成。()

7.品德是以社会道德规范的接受为前提的。()

8.讲解应寓理于情、于景之中;以理服人,以事明理。()

9.教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会增加幼儿做出同样行为的概率。()10.幼儿品德的构建是通过说教和练习就能奏效的。()

四、名词解释

1.社会规范:

2.社会规范的接受:

3.品德:

4.他律:

5.自律:

6.德育:

五、简答题

1. 简答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的意义有哪些?2.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

3.简述幼儿阶段应接受的社会规范?

4.幼儿应形成哪些规范行为?六、论述题.

试述德育的心理依据及有效措施?

第八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第八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选择题 1.用二进制码表示指定离散电平的过程称为( )。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2.将幅值上、时间上离散的阶梯电平统一归并到最邻近的指定电平的过 程称为( )。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3.不属于 A/D 转换器电路组成部分的电路是( )。 A.取样-保持电路 B.量化电路 C.编码电路 D.译码电路 4.常用的 A/D 转换电路是( )A/D 转换器。 A.逐次渐进型 B.双积分型 C.并联型 D.V-F 型 5.10 位二进制 A/D 转换器的分辨率是( )。 A.1/10 B.1/100 C.1/1023 D.1/1024 6.n 位二进制的 A/D 转换器可分辨出满量程( )的输入变化量。 A.1/(2 n +1) B.1/2 n C.1/(2 n -1) D.无法确定 7.双积分 A/D 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大约在( )的范围内。 A.几十纳秒 B.几十微秒 C.几百微秒 D.几十毫秒 8.逐次逼近型 A/D 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大约在( )的范围内。

A.几十纳秒 B.几十微秒 C.几百毫秒 D.几十毫秒 9.在 A/D 转换器中,已知δ是量化单位,若采用“有舍有取”方法划分 量化电平,则量化误差为( )δ。 A.1/4 B.1/2 C.1 D.2 10.以下四种转换器,( )是 A/D 转换器且转换速度最高。 A.并联比较型 B.双积分型 C.单稳态触发器 D.逐次逼近型 二、判断题 1. 采样是将时间上断续变化的模拟量, 转换成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 ) 2.A/D 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量化误差。( ) 3.A/D 转换器的二进制的位数越多,量化单位δ越小。( ) 4.双积分 A/D 转换器转换前要将电容充电。( ) 5.非线性误差主要由转换网络和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引起的。 ( ) 6.在两次采样之间,应将采样的模拟信号暂存起来,并把该模拟信号保 持到下一个脉冲到来之前。( ) 7.逐次比较型 A/D 转换器的转换速度比并联比较型快。( ) 8.双积分型 A/D 转换器速度快、精度高。( ) 三、填空题 1.D/A 转换器是把输入的 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 。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6VΩΩscΩ Ω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7套试卷) 答案

试卷7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性 2、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3、方向阻抗继电器 4、瓦斯轻瓦斯重瓦斯跳闸 5、匝间相间不能 6、电流 7、流出 8、不正常状态发信号故障时跳闸 9、非周期 10、故障元件 11.螺管线圈式吸收衔铁式转动舌片式大于动作电流小于返回电流使返回系数小于1启动电流返回电流 返回电流/启动电流 12.接线和负荷性质 13.对地电容电流 14.接地的中性点的位置 15. 1.5 16.最大阻抗 17.最灵敏 18.正常无高频正常有高频移频 19.比较支路电流相位 20.当固定连接破坏时,保护会出现误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B 4.D 5.A 6.B 7.C 8.A 9.A10.B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四、简答题 1.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方向比较式保护;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距离保护。 2.何为瞬时性故障,何谓永久性故障? 答:当故障发生并切除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故障点绝缘强度恢复、故障点消失,若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则称这类故障是瞬时性故障。如果故障不能自动消失,延时后故障点依然存在,则称这类故障是永久性故障。 3.变压器可能发生哪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它们与线路相比有何异同?

答:变压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得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负荷长时间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的冷却能力下降等。此外,对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星形接线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时有可能造成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威胁变压的绝缘;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的过热。 油箱外故障与线路的故障基本相同,都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不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几种形式,故障时也都会出现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等现象。油箱内故障要比线路故障复杂,除了包括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外,还包括匝间故障、铁芯故障等,电气量变化的特点也较为复杂。 4.发电机在运行中为什么?失磁对发电机的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对于失磁发电机什么时候才造成危害?为什么? 答:发电机运行中,由于励磁绕组故障、励磁回路开路、半导体励磁系统故障、灭磁开关误跳闸、自动调节历次系统故障以及误操作的原因都会引起励磁电流突然消失或下降到静稳及线所对应的励磁电流以下。 失磁对机组的影响: <1>造成转子槽楔、护环的接触面局部过热。 <2>引起定子端部过热。 <3>使定子绕组过电流。 <4>造成有功功率周期性摆动和机组振动等。 对系统的影响: <1>造成系统无功大量缺额、各点电压降低,甚至因电压崩溃而瓦解。 <2>引起机组或输电线路过电流,若机电保护动作,可导致大面积停电。 <3>引起相邻机组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失步。 对于失磁发电机只有在失步后才会造成对机组和系统的危害。由于出现滑差,在转子上产生差额电流,引起局部过热。此时吸取大量无功功率引起定子绕组过电流。异步运行时,将造成机组振动等。 五、计算题 1.解:过电流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4.max I =400+500+550=1450A 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为 .4 4.max ss rel set re K K I I K =ⅢⅢ=2.55A 时限为4t Ⅲ=max(1t Ⅲ, 2t Ⅲ,3t Ⅲ)+t ?=1.5s 2.解:1.元件阻抗计算 20.43012()0.44016() 11510.5%44.1()31.5 AB BC T Z Z Z =?=Ω=?=Ω=?=Ω3.答:(1)过电流保护动作值 ,灵敏度1.26<1.5;(2)低压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 ,动作电压,灵敏度2.36。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诊断评分法: 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法: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三、治疗强度评分法: 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 四、生理学评分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 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有效的危重患儿病情评估方法则是由中华医学会1995年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10余年来,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一、历史背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70067

、填空题 1 已知图中U i = 2V, U2= -8V,贝y U B=_-10_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 有三个6Q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Q;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Q;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_9—Q。 4.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 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 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 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 I=2A、R=6Q,贝S U B= -24 V 7. 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的阻值应为2—Q &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 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_短路—,电容可以看作_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50 Hz 10.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I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 I P= . 3 I L。

11.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 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 o )V,则其最大值为311 V , 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 o 。 13. 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 o )V,电阻 R=10Q,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 0 o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24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_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 化快慢程度的量是_角频率3_;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初相_。 25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 Q,感抗为40Q, 容抗为80Q,那么电路的阻抗为_50Q_,该电路为_容_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_750W,吸收的无功功率为_1000var_。 26 .对称三相负载作丫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此时负载 端的相电压等于1倍的线电压;相电流等于1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 寸3 0_。 27. 铁磁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硬磁_材料和—矩磁—材料三种。 28. 变压器除了可以改变_交变电压、—交变电流_之外还可以用来变换阻 抗。 29. 接触器的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_、_静铁心_和_动铁心_三部分组成。 30 .变压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称为 _铜_损耗;交 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_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称为_铁_损耗。 31、Y—△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_Y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_△形,使

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丨习题一】 I i -、判断题 ’ 1 .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V ) 2 .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3 .如果把一个6V 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 4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选择的无关。 (X ) -6V o ( V (X ) 5 ?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6 ?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V ) 7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8 ?公式I U /R 可以写成R U /I ,因此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X )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V ) (V ) 9 . 10 11 12 13 14 ( 15 ?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V ) .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 .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X ) .全电路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X ) 1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 110 V/50 W 16 . 17 . 18 .把“ 19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20 .把“ 25W/220V ”的灯泡接在1000W/220V 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的灯泡接在 220 V 电压上时,功率还是 50 W O ( X ( (V ) 2 倍。(X ) ) X ) (X ) 二、选择题 1 . 1A 的电流在5min 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A. 1C B.5C C.60C D. 300C D ) 。 2 ?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A.电压 C.电动势 B.电位 D.以上三者皆是 B )o 3 ?在电源内部, A.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C.没有方向 电动势方向是( B )o 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D.无法确定 4 .如题图1 — 1所示,a , b 两点间的电压为( A )o D. 5V 3\ 2V a b 题图1 — 1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 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 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美”——S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 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

第8章-数模和模数转换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 8-1 选择题 1)一输入为十位二进制(n=10)的倒T 型电阻网络DAC 电路中,基准电压REF V 提供电流为 b 。 A. R V 10REF 2 B. R V 10REF 22? C. R V REF D. R V i )2(REF ∑ 2)权电阻网络DAC 电路最小输出电压是 b 。 A. LSB 21V B. LSB V C. MSB V D. MSB 2 1V 3)在D/A 转换电路中,输出模拟电压数值与输入的数字量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4)ADC 的量化单位为S ,用舍尾取整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量化误差m ax ε= b 。 A.0.5 S B. 1 S C. 1.5 S D. 2 S 5)在D/A 转换电路中,当输入全部为“0”时,输出电压等于 b 。 A.电源电压 B. 0 C. 基准电压 6)在D/A 转换电路中,数字量的位数越多,分辨输出最小电压的能力 c 。 A.越稳定 B. 越弱 C. 越强 7)在A/D 转换电路中,输出数字量与输入的模拟电压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8)集成ADC0809可以锁存 8 模拟信号。 A.4路 B. 8路 C. 10路 D. 16路 5)双积分型ADC 的缺点是 a 。 A.转换速度较慢 B. 转换时间不固定 C. 对元件稳定性要求较高 D. 电路较复杂 8-2 填空题 1)理想的DAC 转换特性应是使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成__正比__。转换精度是指DAC 输出的实际值和理论值__之差_。 2)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采用 __A/D__ 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采用__D/A_____ 转换器。 3)A/D 转换器的转换过程,可分为采样、保持及 量化 和 编码 4个步骤。 4)A/D 转换电路的量化单位位S ,用四舍五入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m ax ε= 0.5s 。 5)在D/A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出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A/D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入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 6)A/D 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是指 1个LSB 的输出变所对应的模拟量的范围 ,量化误差是 不可 消除的。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具体有有效值相量和最大值相量两种形式。 2.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表达式。 3.变压器有三大作用,分别是变压_、_变流_和_变换阻抗_。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可描述为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5.以比较的风格分类,电压比较器有单限比较、滞回比较和窗口比较。 6.基本的逻辑关系是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7.“触发”是指给触发器或时序逻辑电路施加时钟(脉冲)信号。 8.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和传送、处理电信号。 9.负载功率因数过低的后果是增大输电线路损耗和使供电设备不被充分利用。 10.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构成是定子和转子。 11.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数学表达式是和。 12.低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树干式和放射式。 13.实际变压器存在两种损耗,分别是铜耗和铁耗。 1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五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600r/min。 15.变压器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绕组和铁芯。 16.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四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750 r/min。 17.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18.要使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偏置方法是使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19.反相比例运算关系是.,同相比例运算关系是。 20.多发射极管的作用是实现与运算、提高(逻辑)转换速度。 21.翻转是指触发器在时钟脉冲到达后形成与初态相反的次态。 22.我国规定的电力网特高压额定值有330kV、500kV和1000kV 。 2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公式是。 2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三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000r/min。 25.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放大、截止和饱和。 26.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27.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稳定电压放大倍数、拓展频宽、改善非线性失真和改变输入输出阻抗。 28.与时序电路相比,组合电路的特点是输出只与当前输入有关,而与初态无关。 29.理想变压器的变流公式是。 30.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二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500r/min

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电子体库第八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1、AD7520为10位倒T型D/A转换器;74LS160为十进制加法计数器,V REF= —10V ,ROM 表如下表要求 <1)写出74LS160地状态转换图<一个循环); <2)对应CLK脉冲,画出74LS160地一个循环内V O地电压波形<要求标注波形对应地电压值). A3 A2 A1 A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 10V

Cl K 2、下图所示电路为用D/A转换器AD7520和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组成地波形 发生器电路?已知Vref= —8V,试讨论在CLK时钟作用下,输出V。地变化情况,并画出输出电V。地波形,标出波形图上各点电压地幅值.b5E2RGbCAP Cl K nnnn^

3、 下图所示电路为用 D/A 转换器AD7520和同步十六进制计数器 74LS161组成地波 形发生器电路?已知Vref= — 10V,试画出74LS161地状态转换图,讨论在CLK 时钟作用下 输出V O 地变化情况,并画出输出电V O 地波形,标出波形图上各点电压地幅值 .plEanqFDPw 4、 下图所示电路为用 D/A 转换器AD7520和同步十六进制计数器 74LS161组成地波 形发生器电路?已知Vref= — 10V,试画出74LS161地状态转换图,讨论在CLK 时钟作用下 输出V O 地变化情况,并画出输出电 V O 地波形,标出波形图上各点电压地幅值 .DXDiTa9E3d 74LSI61 LD R D Q EI Q 】Q 】Q .; CLK a CLK >CLK 74LSI61 LD R D n 1 11 da 山 d? 必i 必 d] cl r 0地开1 A MTTI ^REF T " CLK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路,但允许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3.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 为。 4.一般情况下,电感的不能跃变,电容的不能跃变。 5.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 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 程,可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7.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 电压无关,端电压由来决定。 9.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关系相 同。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和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12.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1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14.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电路;在各分电路

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 C L /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 过程为 放电。 17. 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R 2 C L 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 时,电 路发生等幅振荡。 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电 流相量π/2。 19. 若电路的导纳Y=G+jB ,则阻抗Z=R+jX 中的电阻分量R= ,电 抗分量X= (用G 和B 表示)。 20. 正弦电压为u 1=-10cos(100πt+3π/4),u 2=10cos(100πt+π/4),则u 1的 相量为 ,u 1+u 2= 。 21. 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 为已知(P 、U 、I ),则阻抗角为φZ = 。 22. 若U ab =12V ,a 点电位U a 为5V ,则b 点电位U b 为 V 。 23.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相量关系式为 。 24. 额定值为220V 、40W 的灯泡,接在110V 的电源上,其输出功率为 W 。 2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等效于 。 26. RC 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uc(0-) 零、外加激励 零

第七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

第七章数/模(D/A)和模/数(A/D)转换电路 教学目的:1.掌握权电阻D/A转换器和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2.了解影响精度及速度的因素 3.了解D/A转换器典型芯DAC0832的特点及应用。 4. 了解A/D转换器典型芯ADC0809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A/D转换的一般步骤;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A/D转换器内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采用理论讲解方式。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内容: D/A转换器及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本章介绍常用的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倒T 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等几种类型;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双积分型A/D转换器。并介绍了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及应用。 第一节数/模转换器DAC 一、数/模转换器的基本概念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称为数-模转换,简称D/A(Digital to Analog)转换,实现D/A转换的电路称为D/A转换器,或写为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从事的许多工作,从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生物工程到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等等各行各业,几乎都要借助于数字计算机来完成。但是,计算机是一种数字系统,它只能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信号,而数字系统输出的数字量必须还原成相应的模拟量,才能实现对模拟系统的控制。数-模转换是数字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简称A/D(Analog to Digital)转换;。实现A/D转换的电路称为A/D转换器,或写为ADC(Analog–Digital Converter);。D/A 及A/D转换在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等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D/A转换器及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判断题 1.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错) 2.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错) 3.自耦变压器由于原副边有电的联系,故不能作为安全变压器使用。(对) 4.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对) 5.一个1/4W,100Ω的金属膜电阻,能够接在50V 电源上使用。 (错) 6.三相对称电路中,负载作星形联接时,P 3I I l 。 (错) 7.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错) 8.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错) 9.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错) 10.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 11.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 (错) 12.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 13.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 (对) 14.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 ( 错 ) 15.变压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 对 ) 16.电机、电器的铁心通常都是用软磁性材料制成。 ( 对 ) 17.自耦变压器由于原副边有电的联系,所以不能作为安全变压器使用。 ( 对 ) 18.电动机的转速与磁极对数有关,磁极对数越多转速越高。 ( 错 ) 19.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满载和空载下起动时,起动电流是一样的。( 错 ) 20.二极管若工作在反向击穿区,一定会被击穿。 (错) 21.晶体管可以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对) 22.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对)

路面管理养护系统评价

路面管理养护系统评价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全新时期。路面管理系统正是为了适应大规模、高效、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综合公路管理方式,使公路管理决策更加客观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证明,推广和实施路面管理系统将是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路面管理系统;养护;评价 0前言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将路面使用性能PQI权重确定为70%,将路基状况SCI、桥隧构造物状况BCI和沿线设施状况TCI的权重分别设为8%、12%和10%[1],由此可以看出,路面是重中之重,是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的核心内容,路面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占有70%以上的比重,桥隧构造物次之,沿线设施和路基再次之。 国内的路面状况评价方法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一个分类参数,并且,在多年的应用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采用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各相关的路面状况分析等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不少科研人员也正致力于对它进行改进当中,此外,国内目前研究路况调查的方法还不太科学,劳动强度太大( 特别是路面破损的调查),不适合社会前进的方向。由此可见,发展适合、科学的路面性能评定方法是势在必行。 1评价内容 1.1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内容。其中,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评定指标,单独计算与评定,评定范围根据路面大中修养护需求、路基的地质条件等自行确定。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调查方法有: 1.1.1路面损坏状况检测,主要采用人工方法调查,调查范围应包含所有行车道,路面破损(PCI)数据的采集。 1.1.2路面平整度检测,《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快速和高精度的断面类检测设备,可结合路面损坏和车辙一并检测。单独检测路面平整度时,宜采用高精度的断面类检测设备。断面类设备:激光仪器,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路面平整度断面类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标定,每年至少标定一次,标定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5。

2014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及方案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及方案 在2014年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评价和改进,在对信息系统做出了新的评价和改价,并现有的基础上发现不足的地方,总结经验,并提出新一轮的改进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一、目的 通过科学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信息质量与安全,杜绝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信息系统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系统服务质量水平,保证信息系统安全。 2014年系统运行维护和改进方案 系统运行维护和改进方案 内容:科室(检验科) 系统评价:新加入的LIS系统运行正常。 存在问题:病人化验结果不能正常传输,操作系统出现卡顿现象,系统与仪器连接存在的错误导致数值传输不过来。 改进方案:优化服务器客户端,查杀毒检查是否电脑中毒导致软件卡顿无法运行,与系统工程师沟通解决与仪器连接传输数据的问题。 落实情况:对科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全面熟悉LIS系统,工作人员认真维护服务器,数据库,定期查杀毒,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内容:科室(内三科) 系统评价:软件运行正常 存在问题:LIS系统报告单有时无法打印,审核后的报告单无法显示。护理记录单问题,打印机问题。 改进方案:在服务器设置开启打印报告,联系专业人员解决审核报告无法显示问题,护理记录单需填写完整。 落实情况:对全科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系统,针对所指出的问题认真学习,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问题。 内容:科室(外科) 系统评价:天网系统运行正常 存在问题:打印机出现问题,对系统操作不熟悉,电脑出现运行速度缓慢,中毒等故障。 改进方案:认真排除打印机问题,认真检查电脑问题,及时查杀病毒。加强科室人员对系统的操作熟悉。 落实情况:打印机在不工作情况下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检查出现问题的原因。电脑可能因为插入陌生U盘而中毒,防止中毒后系统软件无法运行。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软件系统的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整理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习题一 一、判断题 1.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2.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3.如果把一个6V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6V。(√) 4.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选择的无关。(×) 5.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6.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7.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I?U/RR?U/I,因此可以说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8.公式可以写成它的电流成反比。(×) 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10.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11.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12.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13.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14.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1.4V,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15.全电路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16.一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17.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18.把“110 V/50 W”的灯泡接在220 V电压上时,功率还是50 W。(×) 1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20.把“25W/220V”的灯泡接在1000W/220V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二、选择题 1.1A的电流在5min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 )。 A. 1C B.5C C.60C D. 300C 2.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B )。 A. 电压 B.电位 C.电动势 D. 以上三者皆是 3.在电源内部,电动势方向是( B )。 A. 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C.没有方向 D. 无法确定 4.如题图1—1所示,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 )。 A.1V B.2V C.3V D. 5V 精品文档.

数模和模数转换习题解答

8-1 选择题 1)一输入为十位二进制(n=10)的倒T 型电阻网络DAC 电路中,基准电压REF V 提供电流为 b 。 A. R V 10REF 2 B. R V 10REF 22? C. R V REF D. R V i )2(REF ∑ 2)权电阻网络DAC 电路最小输出电压是 b 。 A. LSB 21V B. LSB V C. MSB V D. MSB 2 1V 3)在D/A 转换电路中,输出模拟电压数值与输入的数字量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4)ADC 的量化单位为S ,用舍尾取整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量化误差m ax ε= b 。 A.0.5 S B. 1 S C. S D. 2 S 5)在D/A 转换电路中,当输入全部为“0”时,输出电压等于 b 。 A.电源电压 B. 0 C. 基准电压 6)在D/A 转换电路中,数字量的位数越多,分辨输出最小电压的能力 c 。 A.越稳定 B. 越弱 C. 越强 7)在A/D 转换电路中,输出数字量与输入的模拟电压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8)集成ADC0809可以锁存 8 模拟信号。 路 B. 8路 C. 10路 D. 16路 5)双积分型ADC 的缺点是 a 。 A.转换速度较慢 B. 转换时间不固定 C. 对元件稳定性要求较高 D. 电路较复杂 8-2 填空题 1)理想的DAC 转换特性应是使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成__正比__。转换精度是指DAC 输出的实际值和理论值__之差_。 2)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采用 __A/D__ 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采用__D/A_____ 转换器。 3)A/D 转换器的转换过程,可分为采样、保持及 量化 和 编码 4个步骤。 4)A/D 转换电路的量化单位位S ,用四舍五入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m ax ε= 。 5)在D/A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出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A/D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入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 6)A/D 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是指 1个LSB 的输出变所对应的模拟量的范围 ,量化误差是 不可 消除的。 8-3 要求某DAC 电路输出的最小分辨电压LSB V 约为5m V,最大满度输出电压m U =10V,试求该电路输入二进制数字量的位数N应是多少?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 U 1=2V, U 2 =-8V,则U AB =-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 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 2 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 与相电流I P 间的关系是:I P =3 I L 。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 A。 15.式Q C =I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 —e 3 ,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