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腺癌的研究进展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

等⑵与SANO T等70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
SMSLE 和 SSMC 进 HPV
, 果 肿瘤
胞核内均出现阳性点信号,这表明HPV被 到
宿主DNA中,提示HPV感染与该组病变的发生
密切相关。研究75一⑹
在
、阴茎发现
SMILE相似的病变,也与HPV相关。
针对SMILE和ISMC的分
学特征尚无
专门研究进行阐释。HODGSON A等:27「20例
3 ISMC的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
ISMC的pl6表达具有典型的弥漫强阳性特
点,少数病例表达Vimrntie、ER, PR,与 1 HPVA相似[⑸。文献⑶报道pl6阴性病例,经
HPV原位杂 化 P16 7
均 性,可能与DNA 有关〔⑹。与 HPVA
相比,ISMC多呈p53弥漫 性,提示
TP53突变型;PAX8的阳性
HPV相关腺癌5/个癌基因和抑癌 的热点区
域进 靶 序,发现高频突变包括PIK5CA
(30% )、KRAS ( 30% )、MET ( 15% )和 RB3
(10%)°研究78报道宫颈腺癌中KRAS突变与较
的复发率有关,而PIK5CA突变者往往生存率较
低° PIK5CA 与 KRAS 均参与 PI3K/Akt/mTOR
目前,有关ISMC的认识相当有限,国内外对
SSMC 的
病病Leabharlann 有的样本研究,其形态特征尚未得到病理医生的广泛
辨识,实际诊断中易漏诊或误诊。本研究从临床
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
ISMC相关的原位病变以及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
后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期加深临床医
师及病理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调 K 0和 K 0 两种 D 7 8这 NA修 复相关 基 因的表 达 ,抑制 细 胞 D A的损伤修复 。R j N a u等 研究也发现塞来西 布能下调 K T 白及抑制 DN .K s 酶的活性 ,影 响肿瘤 细胞 对 u0蛋 AP c激 放射性 D A损 伤的修复 。( )处于细胞增殖周期 中的细胞 N 2 对放射最敏感 ,选择性 C X 2抑制 剂能够 增加 G . 期的 O. 2M 细胞 数 量 ,从 而 增 强其 放 射 敏 感性 。R j a u等" 用 选 择 性
维普资讯
武警 医学 院学报
・
第 1 7卷第 1 0期
Vo . 7 No. 0 1 1 1
20 0 8年 1 0月
O t 2 o c. 0 8
91 ・ 8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a e a dc n e C AF t c d mie Me ii a P
李
芬 综述 ,吴维光 审校
( 武警 医学院附属 医院妇产 科,天津 3 0 6 ) 0 12
关键词 :选择性环氧合酶. 抑制剂 ;宫颈癌治疗 ;增敏 2
【 文章编号】 10.0120 )0 98 3 【 08 4 (081. 1. 中图分类号 】 R 1 . 【 5 0 0 717 4 文献标识码 】 B
而 B组癌组织 基本检测 不到口 。K m等_ 也 应用免疫组 织 ] i 4
化 学 法 检 测 15例 Ⅱb的宫 颈 癌 组 织 中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0
胞 比例 增 加 ,从 而 使 肿 瘤 细 胞放 射敏 感 性 增 加。 N k t aaa 等_研 究也证 实了这个 观点 。 ( )选择 性 C X 2抑制剂通 8 3 O.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在HPV相关良性病变中, 病毒DNA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在癌前病变中, 病毒DNA约一半处于整合状态. 在恶性肿瘤中,病毒则大部分以整合状态存在
在HPV感染的W12宫颈细胞里, 病毒基 因组整合分为两种类型: a. 一类是没有完整的病毒DNA存在,病毒 DNA丢失发生于E1、E2区 b. 一类是在宿主染色体中,可出现多拷贝 完整的病毒DNA,其两端可被不完整的病 毒亚基因序列和细胞染色体序列包围.
国病毒学家Zur Hausen提出
② 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研究已经明确HPV感染
为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必 要条件
③ 流行病学证据:
a 几乎所有的CIN、宫颈鳞癌、宫颈腺癌中都可以查 到HPV-DNA,尤其是某些基因型如16,18,31,45
b 高危型 HPV相对低危型 HPV与癌前病变的程度
HPV 感染的原发性宫颈癌组织细胞内存在这 两种类型的整合方式.
整合有病毒DNA的细胞中, E7蛋白表达量高于 病毒DNA处于游离的细胞, 病毒DNA整合导致 病毒基因和侧翼的细胞DNA扩增. 整合有病毒DNA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病毒DNA整合多发生于E1、E2区域,但在细胞 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都是随机的 . 染色体整合 造成 E1、E2 区丢失 , 使 HPV16 型产生 E2c 及 E2 蛋白功能丧失 ,失去了对E6、E7基因转录的调 控.
c. 当HPV16型E6、E7基因置于β-acting启动 子之下, 可引起转基因动物中枢上皮肿瘤形 成, E6、E7mRNA仅在肿瘤细胞中转录,不 在癌旁组织中转录
d. 当E6、E7基因置于α-晶状体蛋白启动子 之下, 则可导致小眼畸型及白内障,并在转 基因动物晶状体中形成肿瘤 这些均表明HPV感染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
宫颈癌的相关免疫治疗及进展

宫颈癌的相关免疫治疗及进展尹博,丁鉴夷,杨美琴,韩凌斐△【摘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HPV 疫苗在宫颈癌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免疫治疗也成为了宫颈癌治疗的新模式,尤其对于手术、放化疗效果不佳和术后转移及晚期复发的患者,免疫治疗尤为重要。
免疫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治疗、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和过继细胞免疫疗法。
目前,相关的免疫疗法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治疗的研究中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述宫颈癌中的免疫治疗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从而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宫颈肿瘤;免疫疗法;乳头状瘤病毒科;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治疗Related Immunotherapy and Progress of Cervical Cancer YIN Bo,DING Jian -yi,YANG Mei -qin,HAN Ling -fei.Department of Gynecology,Shanghai First Maternity and Infan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HAN Ling-fei,E-mail:******************【Abstract 】Cervical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 ′s health.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persistent infection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of the cervical cancer.In recent years,HPV vaccine has achieved favorable results in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Immunotherapy has also become a new pattern of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poor effect of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and late recurrence.The strategies of immunotherapy mainly include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vaccine therapy,dendritic cell immunotherapy and 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t present,the related immunotherap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its precancerous lesions.This article will describe the progress of immunotherapy in cervical cancer,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cervical cancer.【Keywords 】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Immunotherapy;Papillomaviridae;Papillomavirus vaccines;Therapy(J Int Obstet Gynecol ,2021,48:628-633)·综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422)作者单位:201204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通信作者:韩凌斐,E-ma il:l*****************△审校者DOI:10.12280/gjfckx.20210116从世界范围来看,宫颈癌已成为妇女第四大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是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1]。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evcli rei ei epai, N) 系 密 切 。其 中 cr a n apt l n ols C 关 i t h a l a H V1 HP I P 6和 V 8型是最常见的高危型 H V。H V1 P P 6多见 于 宫 颈 鳞 癌 ( C A) 而 HP 8则 主 要 与 宫 颈 腺 癌 ( C) SC , V1 A
d s c ie tl x ou e ydu d c dp e tr h moo o d n oe a cd na p srsb rgi u e rmauec r e n o s mee n e -
3 5- 7 . 6 3 6
[3 Darui 1] r d o F,BrsJ ,B z kv eg W emooeV,e a. C n O RA t1 P C a dC B —
FI H e to o c a a t r e rma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r ia c r i o s :t  ̄ e s S a n w o l t h rc e i p i r e v c z l a cn ma o a s s
st n( C ai P C)asy J . tt e, 0 0, 9 ( - :1—6 o sa [ ] Mua s 2 1 69 1 R 2) 11 . [2] P u e J L uet D lo 1 ogt P, arn C, ebsM,e a. C —IH i knf r— t 1P CFS si b n ie
b a t o o a o e a s s me t id smer c a a y i f a v c i o e ls sf rl c l d s s e s n :b o o i t n lss o itm ft i h
宫颈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研究

腺癌 ( .%) 6 3 比鳞癌 ( .%) 13 明显要 高Ⅲ 。腺 癌肿 瘤大 小 比 】 J 临床分期更与卵巢 转移相 关 , 而在鳞 癌 中临床 分期 更相 关
些 。8 %的宫颈腺 癌是 普通类 型 , 同亚 型的腺 癌 有不 同 o 不
显示 : 巴结 或远 处转移 18 , 淋 2 例 肿瘤 的大小 和肿瘤缺 氧均 是独立的预后 因素 , 而期别 和血 红蛋 白的浓度则不是 。
1 病 理 类 型
巴结情 况 和分 期 不 清 楚 时 , 瘤 的体 积 对预 后 就 显 得 重 肿 要 [l 5。肿瘤横 向宽度 测量 相对 直接 , 和预 后很有 关 系。用
成像技术 特别 是磁共 振能精 确测 量肿 瘤体 积 , 为在 手术前
制定治疗计划 提供 帮助 。I A期大 肿瘤患 者接受 根治性 ~Ⅱ
型, 目前 仍 被 广 泛 使 用 。在 其 他 不 同 分 级 系 统 中有 4个 重
在I 期患者预后与通 常类 型 的腺 癌患者相 近。早期 研究表
明, 腺癌是高度 恶性肿瘤 预后 差。但一 部分 是 因为早 期诊 断较 困难 和不 能准确估计侵犯 深度。长时 问存活 的因素可 能和疾病 扩散 的速度慢及对 良性肿瘤 的误 诊有关 。绒毛管
3 细 胞 学 分 级 S bal t dh 统计 了 2 e o多种关 于鳞状 细胞 癌的分级 系统_ , 7 J
的预后。腺鳞癌比普通类型腺 癌预后更 差 , 且复发率 高 , 分
化越低者预后 越 差l 。浆液 性乳 头状腺 癌具 有侵 袭性 , 2 j 但
其中最常用的是于 12 年被 口腔癌最先 采用 Boe分 级和 90 r r d 后来被 WH O所采用 的 Raa egn分级。Boe 分级系统根 据角 r r d 质化程度 把肿 瘤细胞分为 4级 。在 13 年被 Wa e 简化成 91 rn r 3 , 级 并包 括了评价肿瘤与基质 的关 系。R aa 分级把肿瘤 egn 细胞分为 大细 胞角 化 型 , 细胞 非 角化 型 , 细胞 非 角化 大 小
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蓉蓉;杜盟盟;马守叶;刘红【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随着官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官颈癌得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但复发性官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乐观.目前认为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的血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肿瘤患者的实时“液体活检”,根据循环肿瘤细胞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通过不同的技术富集和检测进行研究,可能为宫颈癌的诊断、疗效检测、个体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9【总页数】4页(P1745-1748)【关键词】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肿瘤标志物【作者】王蓉蓉;杜盟盟;马守叶;刘红【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5;R765.2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宫颈癌并且根治效果较显著,中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复发、转移率高,因此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疗效以及预后均备受世界瞩目。
众所周知,宫颈癌的复发、转移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师,目前的研究热点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环节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穿透基膜进入外周循环系统,最终种植在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其特性与原发灶有相似性,在众多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尤其是乳腺癌,现已明确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因此,对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进行研究可能对临床诊疗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是无创性操作,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现对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肿瘤细胞自原发肿瘤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需要经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上皮肿瘤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强的侵袭性及迁移能力,侵入血管或淋巴管随着外周循环到达远处器官,种植形成微转移灶并继续发展,从原发灶脱落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即循环肿瘤细胞[1]。
HPV与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HPV 与 宫 颈 上 皮 内 肿 瘤 和 宫 颈 癌 的 研 究 进 展
黄 晓赤 ,罗克枢 (1.成都 市第六人 民 医院 ,四 川 成 都 610051;2.成都 军 区总 医院 ,四 川 成都 610083)
全球 每年 约 50万妇 女 被 诊 断 为宫 颈 癌 ,其 中约 有 28.8万患 者 死 于肿 瘤 。 国 内 每 年 新 增 宫 颈 癌 病 例 约 13.5 万人 ,占全 球 发病 总 数 量 的 1/3,约 有 8万 人 死 于 宫 颈 癌 。 目前 宫 颈上 皮 内肿 瘤 和 宫 颈 癌 的 发病 逐 年 呈 上 升 趋 势 ,究 其原 因 ,宫 颈 癌 和 宫 颈 上 皮 内 肿 瘤 均 与 人 乳 头 状 瘤 病 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 染 有 很 密 切 的 关 系 。 HPV与 宫 颈癌 关 系 的发 现 者 是 德 国科 学 家 哈 拉 尔 德 ·楚 尔豪 森 。楚 尔 豪 森 在 20世 纪 80年 代 发 现 HPV 会 引 发 宫 颈 癌 ,这 一 重 大发 现 使 宫 颈 癌 成 为 目前 所 有 癌 症 中 唯 一 病 因 明确 、可 以早 期 预 防 和 治 疗 甚 至 彻 底 根 除 的 癌 症 。楚 尔 豪 森也 因此 被授 予 2008年 度 诺 贝 尔 生 理 学 或 医 学 奖 。 诺 贝尔奖 委 员会 在 发 布 的新 闻公 告 中提 到 “Hausen敢 于摈 弃 教 条 ,其 探 索 性 的工 作 让 人 类 了 解 了 HPV 与 宫 颈 癌 的 关 系 ,促 进 了 HPV疫 苗 的研 发 。”宫颈 癌 因此 可 能 成 为人 类 通 过 注射 疫 苗 、摈 弃 不 洁性 生 活 方 式 、宫 颈 细 胞 学 筛 查 等 手 段 来预 防 、早 期 发 现 和治 愈 的一 类恶 性 肿瘤 。 1 HPV 国 内流 行情 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腺 癌 的危 险 因素 尚未 阐明 .但 较 为 明确 的
因 素有 人乳 头 瘤病 毒 (u n p pl ma v u , V) h ma a io i sHP l r
和激 素等 。
11 宫颈腺癌 与 圈W .
例上 升 了 174 (24 V. 08 …。宫颈 腺癌 在 0 .% 2 .% S 1 . %) 年轻 患者 中的发病 率增 加 , 与宫 颈鳞 癌相 比 . 腺癌 的 预后 较 差 。 1 8 - 2 0 9 6 0 0年 , 国 白人妇 女 宫 颈腺 癌 美
【 摘 要 】 宫 颈腺 癌 是 宫 颈 癌 的 一 种 特 殊 病 理 类 型 , 鳞 癌 少 见 。近 年 来 , 颈 腺 癌 的 发病 率及 其 在 宫 颈 癌 中 较 宫
所 占 比例 不 断 上 升 , 发 病 趋 于年 轻 化 , 且 预后 比 同期 鳞 癌 差 。此 外 , 颈 腺 癌 卵巢 转 移 率 高 于鳞 癌 , 宫 对放 、 疗 的 敏感 化
Unv r i S a g a 0 0 1, h n ie st h n h i 0 1 C ia y, 2
C r sodn to:E i e. — a :fn 74 @ ao. or p n i a h rF NGWe- iE m i weg 3 7 yh o e gu w l c 【 src】C r cl dnc r nm ( A) fw rh n q a os elacnm (C ) ia pc l a ooi ly e Abtat e ia aeoac o a C ,e e a u m u lcrio a S C 。s ei t lg a t v i t s c s ap h c p
( .9 V. . %) 5 % S 9 5 ,但 宫 颈腺 癌 的发 病 率却 上 升 了 4 4
2 .%(.3 V. - %) 91 1 % S 13 7 4 ;与此 同时 ,9 3 19 1 9 - 9 6年 与 1 7 — 17 9 3 9 7年 相 比 , 宫颈 腺 癌在 宫颈 癌 中所 占 比
癌 的 卵巢转 移 率 约 为 23 %~ 1 , 同期 宫 颈 鳞癌 . 7 1% 而 为 04 13 .%~ - %。L n o i a dn 等 报 道 的 患者 均 为 I 一 A2 ⅡA期 . 癌 和鳞 癌 的 卵巢转 移 率分 别 为 23 %(/ 腺 . 7 9
3 0 和 05 %(/ 2 4 。 hmaa等 报 道 的一 项大 8) . 5 71 8 ) S i d 样 本 资 料提 示 , 7 例 I ~ⅡB期 宫颈 癌 中 , 3 1 4 B 腺癌 和 鳞 癌 的 卵 巢 转 移 率 分 别 为 53 % (95 6 和 .1 2 /4 )
o e i a a c r Re e t ,te e i ar i g ic d n e a d p o o t n o A r ltd t e vc l a c r C i mo eo e e n f r c l n e . c n l h r sn i e c n r p ri f ea e c ri a n e . A r f ns e cv c y s i n o C o e s t i o n e o u ai na dh sap o e r g o i a C I d i o c mp e t CC,h e t f v ra tsa n y u g r p l t n a o r r o n ss h n S C. n a d t n, o a dwi S p o p t i r h i h r ae o a i n mea t - g r o ss a d lwe e st i o b t a it e a y a d c e t ea y afc h ig o i a d t ame t o A.T e r s a c i n o r s n i vt t oh r do h r p n h moh r p f t te d a n ss n r t n f C i y e e h e e rh
・
3 31・
11 H V 的致 癌 原理 .. 2 P
在 宫 颈癌 的发 生 过 程 中 ,
鳞癌 . 过去 有很 多学 者不 建议 行保 留 卵巢 的手术 。 对 于年轻 患者 , 果 双侧 卵巢 被切 除 , 成手 术性 闭 经 如 造
并 诱发 内分泌失 衡 , 重影 响 身心健 康 。因此 , 严 年轻
po rs f evc l d n c rio a e iw d i hsa il ,fc sd o h ah g ncfcos e ̄o e p g se n rge so ria e o acn maw srve e n ti rce o u e ntep to e i a tr (s g n,r etr e c a t o o a d h ma a io via ) ikfco ro aymeatss v ra rs rain a d te ciia p l ain f a i— n u np pl ma i e ,rs tr f v r tsai,oa np eev t n h l c la pi t so do l d a s o i o n c o r
性 显 著 低 于 鳞 癌 , 些 均 对 宫颈 腺 癌 的诊 治 有 重要 影 响 。从 宫 颈 腺 癌 致 病 因 素 ( 激 素 、 激 素 与人 乳 头 瘤 病 毒 )卵 这 雌 孕 、 巢 转 移 高 危 因 素及 卵巢 保 留 以及 放 化疗 进 展 3个 热 点 问题 着手 , 述 近年 来 宫 颈 腺 癌 的研 究 进 展 。 简
・
3 0・ 3
国 际妇 产 科 学 杂 志 2 1 0 2年 8月第 3 9卷 第 4期 JIt btt yeo, uu t 0 2 Vo . 9. . n O s nc lA gs 2 1 eG 13 No 4
.
・
综
述 ・
宫颈腺癌 的研究进展
李 清 综述 冯 炜炜 审校
特 定 亚 型的 H V与 某 癌 基 [ 表 达存 在 一定 关联 , P 六 】 癌 基 因 ( eb 2 c my 、—o 、 e) C r B 、— c c l B 1的激 活 和 抑 癌 基 s 因 ( 5 、R p 7 F 『) 失 活 是 细 胞 癌 变 的 分 子 p 3 p B、2 、 H T 的 基础 。 学者 提 出 , 颈腺 癌 与宫 颈鳞 癌发 病机 制相 有 宫 似 , P 6和 H V1 H V1 P 8中 E 、 7蛋 白在 宫 颈 腺 癌 的 6E
作 者单 位 :0 0 1 上 海 , 旦 大 学 附 属 妇 产科 医 院 20 1 复 通 信 作 者 : 炜 炜 , - i:fn 74 @yho n 冯 E ma w eg 37 a o. l c
国 际妇 产 科 学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3 9卷 第 4期 Jlt b tt y e o , g s 2 1 , o. 9 N . n se G n c lAu u t 0 2 V 13 , o 4 O
【 关键 词 】 宫 颈肿 瘤 ;腺 癌 ;乳 头状 瘤 病 毒 科 ;雌 激 素类 ;孕 激 素 类 ;放射 疗 法 ;药 物 疗法
R sa c rg es f ri l d n c rio IQn , E G We-e. bttc n yeo g sid fF dn eerhP o rs o v a e oa c maL ig F N i iO s r sadG ncl yHo t ua Ce c A n w ei o p co
患者 的卵 巢保 留 问题成 为 宫颈 腺癌 亟 待解 决 的治疗
难题。
21 宫 颈 腺癌 卵 巢 转 移 率 .
文 献 报 道 早 期 宫 颈腺
表达 可 以使 细胞 周期 调 节 蛋 白 P 3 p B降解 , 5 、R 干扰
正 常细胞 周期 的调 控 ,从 而 导致 腺 上皮 细胞 无 限增 殖 于 汀等 f 现 , 宫 颈腺 癌 的好 发 部 位 ( 颈柱 6 发 在.
正 常 女性 宫 颈
H V 阳性 率约 为 42 P .%.宫颈腺 癌 中 H V感染 率 显 P 著 升高 。 e Snoe等 r D ajs 3 总结 了世 界 范围 内( 北美洲 、
中美 洲 、欧洲 、亚 洲 、非 洲 和 大 洋 洲 )8个 国家 3 1 7 05 5例宫 颈癌 H V感染 率 的资 料 , 中 9 1 宫 P 其 5例 颈腺 癌中 HP 阳性 率为 6 . :而韩 国学者 A V 5% 7 n等 和 中国学 者 L 等 l o 5 j 的报道 中 H V阳性率分别 为 9 % P 0
(2 /3 ) 7 .%( 77 ) 1 11 5 和 44 5 /8 。亚洲 地 区感染率 较世 界 平均 水平 高 , 示 H V感 染 可能 与地域 有关 。 提 P
患 者 中 , 轻 患 者 ( 0岁 ) 发病 率 增 加 了 5 % . 年 <5 的 0
而老年患者 ( O岁 ) ≥5 的发病率仅 增加 4 %。G l 等 l ac 2 i 报 道 , 期 宫 颈腺 癌 的死 亡率 较 同期鳞 癌 高 3 %, 早 9 晚 期 宫 颈腺 癌 死亡 率较 同期 鳞 癌高 2 %.ⅢB期 宫颈 1 腺 癌 与 宫 颈 鳞 癌 的 5年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2 .%和 0 3
碍。 现从 宫颈 腺癌 的主要 致病 因素 、 卵巢保 留问题 及 其 放 化疗进 展 3个热 点 问题着 手 。简述 近年 来宫 颈 腺癌 的研究 进展 。
1 宫颈腺 癌 的致病 因素
V.1 . % ) 宫 颈 鳞 癌 的 发 病 率 下 降 了 4 .% S 23 5 , 1 9
Dr g te a u h r py
( £ bt y eo, 0 2 3 : 03 3 . O s t n c 2 1,9 3 —3 ) , eG 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