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

合集下载

红枣栽培技术

红枣栽培技术

一、种植密度小红枣种植规格:株行距3×3 米,每亩 74 株,种植时间在 12 月。

二、种植方法种植前先挖长、宽 80 厘米,深 60—80 厘米的定植塘,挖塘时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每塘底层放入草或者秸秆,中层用 50 公斤腐熟农家肥与表土混匀后回填,然后再回底土 (最好全用表土),种植塘回填后高于地面 30 厘米,或者回土时填至低于地面 20 厘米时,灌透水,使塘内土沉实后再填土,使其略高于地面。

种植时在定植塘上挖一深 20—30 厘米的穴,把枣苗放入穴中央,边填土边提苗、塌实,盖土后略高于地面,种植深度与苗在苗圃里的深度一致,不可种植过深(埋过嫁接口)或者过浅。

种植后沿树苗四周整成直径 1 米的圆形树盘,浇透定根水并用薄膜(一平方米大)进行树盘覆盖,以保湿、增温、压杂草。

挖塘和种植时都要拉线,以保证苗木种植后达到“三看”一线。

三、肥水管理幼树定植后,在春季发芽前 10— 15 天,每株用尿素 1—2 两兑水 10 公斤追施,以后每隔一个月重复操作一次(灌水追肥),追肥位置在距树干 30—40 厘米处。

四、整形修剪枣种下后剪除根部萌蘖和多余的分枝,主干粗1.2—1.5 厘米,二次枝粗 0.8 厘米时,在距地面 60 —80 厘米处剪去主干,把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剪去,以下选位置合适的 3 个二次枝留 1 个芽短剪,以促发侧枝形成第一层主枝,以后用同样的方法培养第二、第三层主枝,第二层主枝 2—3 个,第三层主枝 1—2 个,各层间距离 70—80 厘米,相邻两层主枝互相错开互不重叠。

五、套种不可套种高杆或者较耗地力的作物,如玉米、薯类等,可以套种豆科作物,最好套种绿肥,以弥补农家肥用量不足,同时还可压制杂草,覆盖地表随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泛博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尉犁县有不少农民要求栽植红枣。

为了能够匡助农民掌握红枣栽培基本技术,本人总结外地经验,结合本县实际,编写整理《红枣栽培技术要点》供同志们参考,不足及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罗江贵妃枣栽培技术

罗江贵妃枣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一)建园1、枣园选择:枣的适应性特别强,山地、丘陵、平原、砂土、壤土、粘土等均可栽种,但必须是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

2、栽培季节:可秋栽、冬栽或春栽。

秋栽在9- 11月份,此时土壤水分较多、地温尚高,栽后根部伤口愈合快,并且植株地上部蒸腾作用减弱,成活率高;冬栽注意防冻和干旱;春栽在2-3月份,效果也比较好。

3、栽植密度:一般为2米株距、3米行距,亩栽110株左右;高密度栽培可采用1米株距、3米行距,亩栽220株。

4、配置授粉树:绝大多数枣子品种不需要配置授粉树,但个别品种如梨枣,因为无花粉,必须配置授粉树,否则座果率差。

授粉树与主栽品种配置比例是1:5。

5、栽植方法:栽前做好规划,栽植以南北行向为宜,拉线定植。

定植坑的深度和宽度至少应达60厘米以上,坑底填上稻草和磷肥,然后表土填坑,表土上施优质农家肥;底土封坑,并做成馒头形,土堆高度应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

栽前将主干50- 60厘米以上部分剪掉,清除根部以上30—40厘米内的二次枝,栽苗时,先理顺根系,然后扶正树苗,填土埋根,用双脚踩紧上层;再培土,培土高度以不超过嫁接处为宜。

6、栽后管理:枣树栽下后,应及时灌透水,然后树盘盖草,也可树盘盖黑色地膜,压紧边缘,根据天气情况,每隔3-5天浇一次水,连续浇2-3次。

(二)土肥水管理1、幼年树管理:应薄肥勤施,用复合肥、多效肥、配方肥、优质农家肥均可,但要注意远距离施入(尤其是碳氨或尿素),同时施肥次数要多,施肥量要少,做到少量多餐。

可每隔1个月施一次肥,每次株施尿素5钱加猪粪水1档档。

目的是促进枝梢迅速生长,形成树冠骨架。

2、成年树管理:(1)基肥:是全年施肥重点,可于秋季结合深翻施入,一般应在9月中旬前施完。

施用量按每株施100斤优质农家肥和0.3 —0.5斤尿素、2-3斤过磷酸钙为宜。

(2)还阳肥或芽前肥:在发芽前20天左右,对上年结果过多、长势弱的树追施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的还阳肥或芽前肥,以恢复树势,打好基础。

枣树密植栽培技术.doc

枣树密植栽培技术.doc

枣树密植栽培技术枣呆中含有丰富的糖、蛋口质及多种维牛•素。

其中:100克鲜枣中VC含量高达400-600 毫克,是苹果的70-8()倍,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总糖含量64.4-69.2%,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钙、磷、维生素A、P以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18种,具冇滋补身体和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的功能。

另外,枣树抗寒、抗旱、耐瘠薄,栽培管理容易。

目前我市枣产区主要有靖远的石门、双龙,景泰的五佛,口银区的水川等地。

栽培而积不足2万山,而且以田梗、渠边等零星栽培较多。

因此,枣树密植栽培发展空间较大。

1枣树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枣树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树种。

但作为经济作物栽培,必须做到适区适树栽培, 才能达到优质、丰产、高效;这就要求栽培者进行合理区划,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栽培。

1.1温度:温度是枣树栽培区域品种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枣树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5-20°C时开始发芽,2225°C时进入盛花期;2426°C时花粉发芽。

而果实迅速生长期(6刀下旬8月中旬)要求2425°C以上的温度。

1.2光照:枣树喜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佼高,只有在充足的光照条件卜•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充实,提高座果率。

1.3 土壤:枣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沙荒地、河滩地、山坡地等均能牛:长,但要进行优质高效栽培,必须选择土层深厚、肥力鮫好的土地进行栽培。

1.4水分:雨量不是枣树栽培的限制因索。

但作为经济作物栽培,适时、适量灌水是其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

2品种选择我国有枣品种700余个。

但从栽培H的、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考虑,栽培晶种应选择如下品种:2.1鲜食品种2.1.1梨枣原产山西运城地区。

果实特大,平均重28.5g,最人能达57g,鲜食品质上等,是稀有的鲜食品种。

果实生长期11()天左右,在原产地4刀中旬萌芽,5刀下旬开花,6刀上旬达盛花期,10刀上旬成熟;在白银地区不能完全成熟,鲜枣可于9刀下旬至10刀上旬上市。

枣树种植矮化密植技术

枣树种植矮化密植技术

枣树种植矮化密植技术枣树是一种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中部与南部、朝鲜半岛、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在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普通枣树树冠较大,不能进行密集种植,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方便管理,有必要将枣树进行矮化密植,以下本文主要结合新疆岳普湖县的具体情况,讨论枣树矮化密植的栽培技术,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栽培方法,以期能够帮助果农实现枣树丰产、创造收益。

一、前言枣树是落叶乔木,其小枝成之字形弯曲。

分长枝和短枝,长枝成之字形曲折。

在我国,主要产区位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是我国主要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

枣树花小多蜜,果实为枣,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饯果脯,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极大。

以下本文主要讨论枣树矮化密植的技术。

二、新疆岳普湖县基本情况概述新疆岳普湖县位于喀什地区腹地、新疆西南部,地处喀什市西南部,境内交通公路网十分健全,四通八达,地势平坦,公路网连接中亚和南亚,喀什地区与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集群口岸优势明显,处在“五口通八国”的中心位置,岳普湖区位优势明显,是西进东销的商品集散地、东联西出的商品出口加工基地和观光旅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战略和经济地位都十分重要。

岳普湖县拥有农林荒地250万亩,林地30万亩。

粮、棉、畜、林果资源丰富,水果种类繁多,是喀什瓜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内盛产红枣,特色优势明显、资源丰富。

三、枣树矮化密植技术概述枣树的幼树期较短,具有较强的早花早果性,一般在种植的当年就会开花结果。

枣树矮化密植栽培,就是指把枣树大冠稀植栽培改为矮小高密植集约栽培,把大株乔木变成矮小紧凑的小灌木植物,这种栽培模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有利于现代化管理、进行大规模集约化栽培,改变大冠枣树占地严重的现象,达到丰产的目的。

四、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枣树矮化密植可以使接近地表温度高的空间二氧化碳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促使枣树丰产,果实个大鲜美,营养价值高。

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一、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概念矮化密植是指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和技术手段,使果树的株型矮小、树冠紧凑,增加树木的果穗数,提高产量和品质。

矮化密植技术主要包括修剪整形、定植密度、养护管理等方面。

1. 选择品种: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合矮化密植的品种,一般选择树势较弱、适应性强、生长适中的品种。

常见的适合矮化密植的红枣品种有:河北枣、骏枣、水枣等。

2. 定植密度: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中,定植密度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红枣的定植密度应该在666-1000株/亩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树冠的紧凑度,提高果穗数和产量。

3. 修剪整形:在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中,修剪整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适当的修剪整形,可以使树木的株型更加紧凑,增加枝条数和果穗数。

修剪整形应该根据树冠形态和生长状况进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修剪整形。

4. 养护管理: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中,养护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避免树冠内部叶片过密,影响光照和通风。

及时浇水施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对红枣的危害。

5. 支撑保护:由于红枣树型矮小,树干易被风吹折,因此在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中,需要进行支撑保护。

可以采用木桩或铁架等支撑物,将树干固定在支撑物上,避免树干受到风吹折。

1. 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矮化密植技术,可以使红枣树冠更加紧凑,增加果穗数和果实数量,提高产量。

树冠的紧凑度也会使果实更加匀称,品质更好。

2. 降低用工成本:采用矮化密植技术,可以使红枣树冠更加紧凑,适合机械化施工,降低了人工施工的成本。

3.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矮化密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用工成本,可以有效提高红枣产业的经济效益。

红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适用于各个红枣种植区,包括山东、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无论是北方寒冷地区还是南方温暖地区,都可以采用矮化密植技术来种植红枣。

枣树栽植技术探讨

枣树栽植技术探讨

持数体端正, 栽后及时灌透 定根水 。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 1 0 厘米的树盘, 灌透水 , 待透水 , 待地表稍干 后, 覆土搂平 , 用秸秆或 塑料薄膜覆盖树盘, 保墒保湿。
四、 枣 树 品 种 栽植 规划 与授 粉 树 的配 置 如果是规模 小的枣园 , 一般可选栽市场 热销 品种 , 因总产量 有限, 不一定要求 品种类型多样化 。规模 较大 的枣园则应避免品 种类型过于单 一, 应制 干、 鲜 食、 兼用 、 蜜枣等 品种类型合理 搭配 栽培, 并错开供应期, 早、 中、 晚熟品种合理搭配 , 以免短 期内集中 进行某种作业 如疏花、 疏果、 病虫害防治及采 收、 销售等 , 同时也 利于劳动力和作业工具的安排 。 虽 然绝 大 多数 枣 树 品种 可 白花 授 粉 结 实 ,但 生 产 实 践 证 明 , 配置授粉树 可有 效提 高坐果率 。 特别 是对于一些 自花授粉能力较 差的品种 ( 如 山西梨枣、 赞皇大枣等) , 应配置授粉 品种 , 以提高结

3 ~4米 ×7 ~1 0米 的株 、 行距, 每6 6 7米 2栽 2 0  ̄3 0株 ; 以枣粮 并重的间作形式 ,一般采用 3 ~4米 ×1 5  ̄2 0米 的株 、行距 , 每 6 6 7 米 2 栽 1 O ~1 5株, 这种形式便 于机 械化耕作 , 枣树也容 易管
理, 能精耕细作, 获得枣粮双丰收。 三、 枣树栽植方法 从大 范围来看 , 秦岭 、 淮河 以南气候温 暖, 冬季 土壤不封 冻 , 按定植点挖好 8 O厘 米 见 方 的栽 植 穴 ( 在 山地 、 丘 陵地 栽 种 ,
苗。
要求按等 高线规划和栽植) , 注意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 , 拣 出石块
及草根, 最好让其风化 l ~2个 月 。 为提高成活率 , 把准备好 的枣苗先用 A B T生根粉 处理。在非 金 属 容 器 中用 少 量 9 0 % 或9 5 % 的酒精将 1 克 生 根 粉 l号 溶 解 , 再 加0 . 5升水 配 成 母 液 , 然后用 2 0 升水稀释后使用 。 每 克 生 根 粉 可 处理苗木 1 0 0 0  ̄1 5 0 0株 , 浸根 处理 时间为 1 小时 。 苗木有轻度失 水时, 先在水池中浸泡 半天 至一天 , 补足水分 后再用生根粉处理 。 栽植时 , 栽植深度要适 宜, 一般 以保持苗在 圃 内的原有深 度 为准。过深 则缓 苗期长 , 并且生长不 旺; 过浅则容 易干旱死亡 , 固 地性也差 。将树 苗扶正 , 使根系 向四周 自然舒展 , 将表土和 每穴 2 0  ̄6 0千 克 基 肥 混 合 后 回填 , 土 层 极 薄 的地 方 要 客 土 回 填 , 表 层 熟土要尽量填 在接近根群处 , 边填土边 轻轻 向上提苗 , 并轻 轻振 动枣苗, 使土充分进入根隙中, 跟群与土壤相密接 , 覆土 时 边 填 边 踏实, 多余土在穴边修成土埂, 以便灌水 , 再覆 细土 。注 意栽 时保

枣树的栽培常识

枣树的栽培常识

枣树的栽培常识
1、地块的选择:应尽量选择成方连片、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排灌条件好的地块为宜,便于以后的综合治理。

2、栽植方式:可采用枣粮间作和小冠密植两种,枣粮间作标准为3x12-15米的标准,小冠密植标准为3x5-6米。

3、栽植时期:金丝小枣在落叶到发芽前整个休眠时期都可栽植。

但生产实践证明,春季适当萌芽前后成活率最高。

4、授粉树配置:金丝小枣具有自花授粉结实的特性,可以单一品种栽植,不必配置授粉树。

但异花授粉时可提高坐果率2%,因此可在行间插栽绵枣等昼开型品种做授粉树,比例为10%为宜。

5、栽前苗木处理:用ABT3号生根粉500PPM的水溶液,速蘸枣苗根部可增强生根能力。

6、挖穴栽植:栽植穴一般以长、宽、深为0.6米的最好,挖出的表土和心土要分别堆放在穴的两侧,栽植时每穴施有机肥30斤左右或秸杆均可,与表土混合后铺垫于穴底,踏实,使穴底中心略高于四周,便于枣苗根系向四下伸展,填土时,把肥沃的表土填在根际,心土培在上层,土要分层填放,填一层踏实一层。

种时轻提枣苗,栽植不宜过深,一般使苗木原土印与地面相平即可。

7、栽后要充足浇大水,以后要随旱随浇,直到枣苗能健旺生长为止。

- 1 -。

酸枣树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酸枣树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酸枣树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酸枣树的种植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

在种植前应该进行深耕整地,施入充足的基肥,并做好排灌设施。

2. 播种:采用条播法进行播种,在整理好的土地上开沟,将种子均匀播撒在沟内,然后用土覆盖。

播种的密度一般为每亩1-2公斤种子。

3. 苗期管理: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间苗、补苗、除草等管理工作,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追肥和灌溉。

4. 整形修剪:酸枣树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在幼树期进行,通过修剪整形,使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便于管理和采摘。

修剪时要根据酸枣树的生长情况,采取适当的修剪方法,保持树势平衡。

5. 病虫害防治:酸枣树病虫害防治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定期检查树体,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6. 采收加工:酸枣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

采收后要进行晾晒、脱皮、烘干等加工处理,制成干果或蜜饯等食品。

以上是酸枣树种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枣种植之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 选择栽种方式因栽培目的而异。在城市郊区、旅游区和距离市场较近、交通便捷的农村,一般选择生产鲜果供应市场为主要目的,进行纯枣园式集约栽种管理。远郊和交通不发达的偏远乡村和山区,一般以生产红枣、乌枣、南枣、蜜枣等干制产品为主要目的。在基本农田进行大规模栽种时,为提高农田综合经济效益,可采取枣粮间作的方式。小规模栽培,可利用四旁小块闲地,零星栽种。 根据栽种目的、品种不同,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栽培方式: 1、盆栽 主要用于观赏、兼食果实。以观赏枝叶、造型为主要目的宜选栽龙枣、大荔龙枣等曲枝品种。观赏果实为主要目的,要选择一年生枝系有很强结果能力、结果稳定的品种,如果形奇特的茶壶枣等。盆栽的盛器,可用土盆,也可用底部有排水孔的陶瓷盆缸,盛器容土量20~50千克,观果的品种盛器越大越好,使枣树有较大的土壤营养面积,生长健壮,结果稳定。盆土以肥沃的沙壤质土较好。 2、庭院和四旁栽植 这是我国各地十分普遍的栽枣方式。此种栽培方式需注意栽种密度、整形方式和控制树体过强的发育。株距一般选择3~4米,使枣树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树体的形状、大小能适应庭院内外的空间状况,不会出现密度过高或与其他树种争空间、阳光的矛盾。 3、密植园栽培 密植是提高果园早期覆盖率、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新发展枣园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枣树密植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2~3)米×(3~4)米,需要用重剪或树干环剥,控制树冠大小和枝叶密度。随着枣树栽培水平的提高,密植栽培受到普遍重视。密植栽培的枣树品种必须具备早实性强(一年生枝系有很强的结果能力)和树体发育较小(成龄树冠径能控制在3~3.5米以内,树高控制在3~4米)的特性。在树冠交接时,用重剪或环剥能控制树体扩展,并能保持稳定结果,而不会因重剪刺激,大量抽生无结果能力的一年生枝系,影响全树坐果,导致栽培失败。目前,适于密植的制干、干鲜兼用良种有圆铃1号、圆铃2号、金丝1号、金丝2号、金丝3号、金丝4号,鲜食良种有大白铃、大瓜枣、六月鲜、孔府酥脆枣、辣椒枣、妈妈枣和冬枣等。 若进行株行距为2米×(3~4)米的超密栽培时,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此种栽培方式只能用于早实性很强的枣树品种。早实性差或较差的枣树品种,因解决不了控制树体发育与发枝影响坐果的矛盾,不能采用超密栽培。超密栽培必须进行重修剪控制树冠,利用一年生枝系结果来提高产量。选用超密栽培方式时,必须慎选品种。目前,可以用于超密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大白铃、大瓜枣、山西梨枣等少数大果鲜食品种。 4、普通枣园 此种栽培方式,栽种密度较小,枣树成龄后,行间不交接,仍有1米左右的空间通透光照,可达到树体发育较充分,结果以多年生枝系为主,产量高而稳定,而且果实大、品质优,适用于小规模集约经营优质枣的生产栽培。株行距依栽培品种树势强弱而不同。长势弱的品种如圆铃枣、金丝小枣系列品种和妈妈枣、六月鲜、大瓜枣等,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3~4)米×(5~6)米,亩栽28~45株。长势强的品种,如长红枣、圆铃枣、老婆枣、孔府酥脆枣等,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4~5)米×(7~8)米,亩栽18~24株。普通枣园栽植密度较小,前期产量一般较低,为克服这一缺点,提高前期产量,一般采用计划性密植。建园时,在株间、行间加种1株或整行的临时性加密树,加密树种植年限5~7年。当树体生长至行间、株间交接并发生空间、光照矛盾时,及时控制,缩剪加密树,直至伐除。 为增进枣园光照状况,栽植行向应南北设置,使每行树的两侧都能受到较长时间的直射光照,提高结果能力。长势弱的枣树高度应控制在4~5米,长势强的红枣树控制在6米以下,既可防止树体过高而降低行间光照,又便于修剪、采收和防病治虫等管理。 5、枣粮间作 枣树和粮食等作物长年间作,是我国红枣主产区的传统农作制度,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增加农田产量和产值。②降低风速和田间蒸发量,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③减轻干热风影响,有利于麦类作物稳产高产。④枣树宽大的行距,造就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枣品质的提高,减轻病害,节省管理投资。⑤管理较简便,适于规模化集约经营。 枣粮间作在利用日光能、土壤肥水和空间方面虽有一定矛盾,但如采用枣粮间作的优化模式合理规划和加强田间土肥水管理,就能解决矛盾,达到枣和间作物双丰收。枣粮间作的优化模式研究设计的主导原则是合理布局枣树和间作作物,既能保持粮食等作物高产,又能获得较高的枣果产量,达到大幅度增加农田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模式适于整县、整乡规模的大面积种植,不影响农作制度和作物种类的调整。主要栽培要点如下: (1)枣树行向与密度:枣粮间作宜采用南北行向,树冠两侧和间作地,在1天内的光照量和光照时间大致接近。若采用东西行向树行南侧光照充足,北侧因树冠的遮挡,导致枣树和间作物减产。如东西行栽植,树高5米的枣树行向,北侧3.5米以内的间作地,5~10月直射光照时间缩短6~8小时,导致间作的冬小麦减产7.7%~15.7%,夏玉米减产30%左右,枣树树冠北部的坐果量低于南部20%~30%,全树产量比南北行向的低10%~15%。为此,在平原地区,枣园和枣粮间作地,枣树的行向应尽量选择南北向的,以获得良好的产量和效益。有风害的地区,可酌情变通,并每隔100~200米加设与主体树行相垂直的间隔行,提高枣树行的防风作用。山区枣粮间作,枣树种于梯田坝堰的内侧,行向随梯田走向,不强调方位。 从间作地经济效益分析,枣行距15~20米的间作优化模式,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可保持在纯粮田产量的90%左右,仍处于高产水平,对农业生产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而在这种栽培行距下,枣树的产量却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如金丝小枣等树体中等的品种,以株距3米,平均株产干枣20千克的产量水平计算,每公顷间作地可产干枣3000~4500千克。若行距增大,作物产量增长幅度不大,但枣树密度减小,价值高的枣果产量相应下降,间作地总体效益明显也随之下降。 枣树株距既影响枣树的密度,又影响树体发育和单株产量,因而也是影响间作地效益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树体中等的金丝小枣、灰枣3米为宜,树体较大的圆铃、赞皇大枣4米为宜。枣树成龄后,株间轻度连接,枣行呈带状群体,充分占据空间,可提高生产效益。 (2)树高和干高:树高是影响行间光照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枣树行距15米时,树高由6米每增加或减少1米,行间每天的直射光照时间缩短28分种或增加24分钟,累计直射光量减少3.7%或增长3.2%。行间如要获得同等的光照条件,树高每增加1米,行距需增加3~3.5米。从间作地总体经济效益分析,树体5~6米是最佳树高。这样既可使树体充分发育,发挥每株生产能力,又可使枣树达到较高的密度,提高间作的总体效益。 枣树干高除影响树冠大小、冠下空间大小以外,还影响冠下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枣树冠下土地的间作利用。实测结果表明,间作地枣树干高以1.4米最好,既可使树体充分发育,又可使冠下空间的光照强度达到能间作大豆、小豆、黍子等低矮耐阴作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 (3)作物布局:间作地距枣树植株的不同地带,可划分为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3个带区。各带区的空间大小、光照强度和土壤因素有很大差异,优化模式应按各带区的特点,间作相宜的作物种类,减少矛盾,充分发挥间作效益。 冠下区是指枣树冠下的带区,宽5米左右,占间作地面积25%~30%。其特点是空间小、光照强度低,枣树根系密度高,间作物可利用的土壤肥力较低。因此,只宜种植低矮、耐阴、浅根,并在枣采收前收获的早熟作物种类,如早熟豆类、黍子和多年生的黄花菜等。 近冠区是枣树冠以外2米的带区。其特点是紧邻树冠,可利用的空间高度也仅1米左右,一天中直射光照时间比自然状态短1.5小时左右。该区宜种谷子、棉花、豆类、麦类等矮秆作物,不宜种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 远冠区为近冠区以外的间作地中心地带,空间大,光照近似自然,土壤中枣根密度不高,可以任意种植矮秆或高秆作物。 (4)肥水管理:间作地枣树和一般作物在肥水上没有明显不适应的矛盾,但肥水耗用量比单作时间相应增加。要发挥间作的优势,使枣和作物都生长好,间作地肥水管理应按下列原则进行;一是按照枣树和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用肥用水的时间和数量,全面满足两者需求;二是按照枣和作物根系分布的特点,确定各自的重点施肥区,在枣树冠下,分布了枣树1/2左右的根量,根系密度大,应以枣树需求为主进行施肥,兼顾冠下作物的需求。冠外为作物根系的主要分布区,枣根密度小,应以作物需求为主,兼顾枣树施肥。

新疆高寒地带红枣树早期丰产栽培试验初报 呼图壁县位于北疆昌吉市北12公里,距乌鲁木齐约70公里,参考本地其他果树埋土防寒越冬的经验,采用红枣树平茬培土防寒等技术,进行了栽培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试验场地基本情况

呼图壁地区接近北纬45度。年均气温6.8℃,历史极端低温-38℃,年有效积温3513.8℃,无霜期171b,年降水176.7mm,日照时数3135.1(71%),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表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红枣树喜温喜光的特性。但是,冻土层深达1.8m,属高寒地带,适应红枣树的生长但越冬困难,之前,没有大面积栽培红枣树的历史。试验场地设立在呼图壁县城北约12公里的之洲园艺试验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为戈壁地土,厚度30cm左右,试验场面积100000㎡。2002年设试验园面积750㎡。

2、品种的选择

我们先后引进了临猗梨枣、七月鲜枣、金昌一号、金铃园枣等进行栽培试验,最后证明:寒地红枣树栽培只能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的红枣树品种,以鲜枣果实发育期不超过100d的品种为宜。后来,我们选择了原产地气候与本地相似的、已经通过国家审定的、耐寒新品种-朝阳金铃园枣,作为主要推广品种。

3、平茬埋土越冬防寒技术

红枣树落叶后,地表上冻之前,在行间取土打碎,培在红枣树的基部。培土的土堆宽高不低于40cm,并拍打严实。来年4月20日(谷雨)前后,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撤除防寒土,立即在嫁接口以上10-15cm处平茬,剪口涂漆,截干套袋即行灌水,随后覆盖地膜,以利保墒和提高地温,促使红枣树隐芽尽快萌发。

4、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技术

4.1、矮化、密植方法: 每667㎡根据土壤和环境等条件设计栽植222-444株,行距不应少于1.5m,以利取土防寒。栽植方法,按行距先开60cm宽×20cm深,长度适当的栽植沟,然后在沟内定点。栽苗时,挖成40cm方圆的小坑,栽前将苗木浸泡24h,10cm截干,栽植后踩实,沟内放水浇透,随后用70cm宽地膜将60cm宽的沟面全部覆盖,对10cm主干套袋保温防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