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摘要]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与状态。根据政治排斥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政治排斥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制性政治排斥、结构性政治排斥和特殊性政治排斥。

[关键词]政治排斥;社会排斥;弱势群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问题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政治排斥(political exclusion)的概念,并把政治排斥作为社会排斥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阐释。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社会流动不断增强和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政治排斥是分析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处境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对政治排斥概念的由来以及政治排斥的含义和类型进行了探讨,力图构建一种系统的政治排斥分析范式。

一、政治排斥概念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调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以及利益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排斥理论开始获得发展。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对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传统理论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欧洲国家的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排斥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排斥问题开始成为法国人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记者和学者开始不太明确地用排斥来指代贫困。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后,对排斥的深入讨论开始广泛展开。1974年,法国学者维莱·勒内(Ren6 Lenior)首先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用以阐述被排斥在就业岗位正式来源和收入保障制度之外的特定社会边缘群体的状态。维莱·勒内估计当时法国受排斥者达到了其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人包括精神病患者、身体残疾者、有自杀倾向者、老年病人、受虐待的儿童、吸食毒品者、有越轨行为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者和社会不适应者①。维莱·勒内并没有对社会排斥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他用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被排斥在福利国家就业岗位正式来源和收入保障机制之外的特定社会边缘群体的状态。维莱·勒内提出这一概念后,社会排斥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欧洲各国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冲突加剧,各种新形式的贫困与边缘化现象凸现出来;并且,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政治文化交往不断增加、

吴晓林: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吴晓林: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 分析范式 作者简介: 吴晓林,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升华猎英学者,中央编译局在站博士后。一、引言:结构分析真的失效了吗?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二战后的二十年里,结构功能主义几乎占据垄断性主导地位,随后遭遇了持续的批判走向势威,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所更新和复兴。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等主导性视角,一定程度上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延承。但是,在行为主义研究大行其道的学术生态中,明确使用结构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并非十分讨喜。在我国,除了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进行引介和应用外,最引人瞩目的,当是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与批判。近年来,有学者将制度主义与结构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结构-制度”分析范式[1],却随即遭受挑战,批评者集中火力批判结构的不可见性、静态性,进而提出“事件-过程”范式,试图摆脱传统的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方法,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 动态过程[2],这种分析范式近来受到较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还有学者提出要用“制度与生活”的视角替代“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的静态视角[3],尝试在制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中分

析社会力量和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成长过程[4]。凡此种种,反映出学者们对结构分析的反思与超越。然而,需要追问的是,结构分析真的失效了吗?真的如批评者所讲的那样过时了吗?批评者的批评真的完全等合事实吗?回顾历史,现有的一些批评与历史上的批评何其相似,一定程度上就是“许多早期先驱者提出的未决问题的某种反响”,这种不断重现的博学与原创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5]。因而,有必要进行充分的理论回顾,才能避免循环往复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更新。那么,学界历来对结构功能主义有何批判,批判能否成立,是否存在放大歧见的倾向?继而,能否在吸收各自合理性、扬弃不合理性的基础上,迈向一种新的分析范式?这是一个需要系统分析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的政治社会研究确实亟需方法论层面的更新。本文就将分析限定在政治社会领域,力图把握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及其批判、修正的历史,挖掘隐匿其中的对话,尝试构架一种更加兼容的分析范式。需要说明的是,政治社会领域以国家权力为分析核心,但是并非脱离于社会整体,它特指国家与社会发生关联的领域。二、回到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本源政治社会领域的研究曾经长期停留在思辨层面,经典论著最愿意在“何种制度能够达成良治”上面花费笔墨。伴随工业化带来的急剧的社会变迁,人们开始转向实证社会科学的建构,并且较早选择了结构分析范式。可以讲,实证主义的政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9186288.html,/988.htm 社会政策概念与社会政策学科的诞生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1873年,德国的一批经济学教授为研究处于市场经济初期的德国的社会矛盾,发起成立了社会政策学会。第一个给以予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华格纳(Wagner Adelph)。1891年他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1[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政策在解决先期实现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社会问题的进程中,形成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社会政策作为一个学科被广泛接受在欧洲至少有半个多世纪了。欧洲的大学研究生院几乎都设立了以其命名的系科2[2],并出版刊物、建立学会。近年来,讲究实用的美国人也开始格外关注社会政策制定与分析的有关理论,甚至在1999年,历来只讲授公共政策的美国哈佛大学也首次设立了社会政策的博士学位。 社会政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依看待社会问题的视角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思路,而非抽象概念和假设的逻辑系统,是这门学科在理论建构中的基本特点。社会政策学科发轫于经济学,但却与经济学的逻辑概念和研究目的有明显区别,它实际上处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地带。如果说,它的价值观更多地依据社会学,那么,其方法论更多地依据经济学。 社会政策理论是一个包括共性与个性部分的庞大体系。其共性的部分主要是价值理念、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理论、政策规划与政策评价方法,其个性的部分依所研究的问题伸展到 1[1] 白秀雄:《社会福利行政》,三民书局,1981年,第93页。 2[2] 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为例:社会政策的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本科的专业类别有社会政策与行政、社会政策与政府、社会政策与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与人口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学;硕士生的培养包括政策形成分部、政策实施分部、社会政策与发展分部。对博士生的培养注重个人研究能力的积累和研究方法论的教学。

公共政策分析 导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Public Policy Analysis: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玉坤33271198wuyukun@https://www.360docs.net/doc/d819186288.html, 这些都是公共政策 ?美国攻打伊拉克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力挺香港经济 ?计划生育打击黄、赌、毒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共政策分析——一个新兴的学科范式 ?20’50从政治学和行政学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 ?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效果 ?关注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 ?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理解公共政策 一、政策的产生与存在 1.产生 ?社会需求>>公共部门支付能力=>公共问题(物质、金钱、时间便成为稀缺性资源) 市场自行调节(自由主义) ?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调配(凯恩斯主义) 2.定义: ?有多少个政策分析家,就有多少种定义。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活行动准则。 3.理解 A 价值安排:公共-个人;效率-公平 B 问题导向:问题界定、识别、解决方式 C 行为主体:政府、个人、NGOs、MNC D 理论实践:理论分析、实际政策(教育、国防) E政策研究(Study of Policy) ?对政策的分析(Analysis of Policy):政策的本质、内容以及政策是如何被制定和执行的。?为政策的分析(Analysis for Policy):政策背景、环境 F 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自由调节 G 作为政策链环的理论过程: 4.政策分析的类型 ?未来分析:事前分析,对被选方案的分析:预见性的和规范性的 ?回溯分析:事后分析,对政策的评估 ?整合的分析: 5.延续性的麻烦: ——“她”解决的问题多,还是产生的问题多? 参考书目

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弱势群体的动态视野,但如果仅停留在排斥的表象上而不触及内在的机制以及支撑这种机制的价值体系,其意义是有限的。从社会问题的关联性出发认识社会排斥的一贯性,其系统性、结构性以及价值维度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社会排斥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既是一种秩序,又是一种“价值”。排斥性秩序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在其背后是排斥性的价值体系。若不触动其内在的价值,外在的社会改造只能改变问题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生物状态下排斥性的自发秩序,而是人文意义上的自然而當然的秩序。 标签:社会排斥;系统性;结构性;秩序;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然而,当社会排斥几乎成为这些问题的代名词的时候,人们发现边缘化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新的分析范式就能得到解决。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边缘群体的动态视野,但若仅仅停留于此,就会陷入主流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格局之中。从边缘群体出发去发现其所受到的排斥,很容易将外在的境遇等同于排斥,不但忽略了结构内的排斥,还将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连续性排斥在外。社会结构之内的群体与被甩在社会结构之外的群体之间存在断裂,并不意味着结构内不存在排斥,也不意味着内外的排斥是断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排斥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才造成了社会的断裂。如果没有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也就没有被甩在结构之外的群体,这种系统性、结构性的排斥已经越来越清晰。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体系,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时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在机理并无二致。认清其背后的一贯性,成为消解社会排斥的关键。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内涵及其缺失 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用“社会排斥”描述被排斥在就业及生活保障之外的“不适应群体”,这些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精神或身体有残障者、自杀者、老年病患、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过失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群体,叛逆者及其他一些不适应社会环境的人。①自勒内之后,社会排斥逐渐成为分析弱势群体困厄境况的重要概念,并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其他领域。社会成员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获得必要的经济资源、就业机会,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方面受限,或者社会生活中参与权丧失等都可以被视为社会排斥。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指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受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②社会排斥概念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的解释力较强,不只是贫困问题,几乎所有边缘化问题都可以纳入这一概念之中。 它改变了孤立和静止的思维范式,代之以多维、动态的方法,试图深入到问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摘要]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与状态。根据政治排斥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政治排斥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制性政治排斥、结构性政治排斥和特殊性政治排斥。 [关键词]政治排斥;社会排斥;弱势群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问题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政治排斥(political exclusion)的概念,并把政治排斥作为社会排斥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阐释。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社会流动不断增强和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政治排斥是分析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处境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对政治排斥概念的由来以及政治排斥的含义和类型进行了探讨,力图构建一种系统的政治排斥分析范式。 一、政治排斥概念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调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以及利益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排斥理论开始获得发展。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对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传统理论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欧洲国家的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排斥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排斥问题开始成为法国人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记者和学者开始不太明确地用排斥来指代贫困。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后,对排斥的深入讨论开始广泛展开。1974年,法国学者维莱·勒内(Ren6 Lenior)首先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用以阐述被排斥在就业岗位正式来源和收入保障制度之外的特定社会边缘群体的状态。维莱·勒内估计当时法国受排斥者达到了其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人包括精神病患者、身体残疾者、有自杀倾向者、老年病人、受虐待的儿童、吸食毒品者、有越轨行为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者和社会不适应者①。维莱·勒内并没有对社会排斥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他用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被排斥在福利国家就业岗位正式来源和收入保障机制之外的特定社会边缘群体的状态。维莱·勒内提出这一概念后,社会排斥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欧洲各国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冲突加剧,各种新形式的贫困与边缘化现象凸现出来;并且,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政治文化交往不断增加、

新制度主义理论概述

新制度主义理论概述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等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创立。他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史研究之中并发现了制度与制度变迁在长期经济增长与停滞中所起的作用,建立了一套“制度—选择—经济和社会结果”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该理论与方法在80年代被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詹姆士·马奇和伯根大学约翰·奥尔逊合著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被西方一些政治家看作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著作”。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已成为西方继行为主义政治学之后一种新的政治理论。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在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即古希腊城邦政治中人与制度的原始互动观--向中世纪神学政治中人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的观念的转变--再向近代政治观中强调个人对制度的设计主导作用的转变--最后向行为主义革命后现代政治学对制度的反思及制度与个体关系的重 新思考的转变。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制度主义的知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已经变成超越单一学科,遍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分析路径。豪尔和泰勒认为,在政治科学中就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即“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3]美国学者彼特斯也概括出了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的各种流派: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主义。[4]这些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制度研究共同建构了新制度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规范制度主义。 1.社会学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倾向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界定制度,制度不仅包括正式规则、程序和规范,而且还包括为人的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块。这种界定打破了制度与文化概念之间的界限,倾向于将文化本身也界定为制度。社会学制度主义解释的重点是为什么组织采取一套特定的制度形式、程序或象征符号,这些又是如何在组织内传播的,即:(1)“组织的生态,以及把组织的生物生态模式结合在一起。”环境为组织生存提供机会并维持许多结构,如公共部门的地位可能是预算资源、法律命令、制度的政治支持和群众的政治支持形构的;(2)对组织符号和价值向度的关注超越了组织的纯功利性视角。组织符号成为认识制度行为的最佳手段。“制度是一种意义系统,制度内的组织行为及个体行为依赖于意义的注入和符号的运用。”(3)人类生活的当前实践是建立在过去基础之上的,组织实践下面隐藏着历史遗留下的价值和理解力,反映了“制度的历史和积累性本质。这些结构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是,它们也保留了过去历史的特征”。(4)社会学制度主义是用制度透视组织,制度和组织实际上是同一个结构。[5]

政治学研究范式演化与新趋势研究

政治学研究范式演化与新趋势研究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 着不同的挑战和变革。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 结构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学科,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随着时代的变 迁而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促使了政治学研究范式不断地演化和发展。本文将探讨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演化与政治学研究的新趋势。 一、政治学研究范式演化 1. 传统政治学研究范式 早期政治学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方面的问题,重 点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行机制,探讨政治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功能以及政治流程的运作机理等。这种政治学研究范式被 称为传统政治学,其典型代表是马克斯·韦伯和哈罗德·拉斯维尔。 2. 行为政治学研究范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安东尼·道金斯提出了行为政治 学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把政治学的研究重点从政治机构和政 治流程转移到了政治参与者和政治行为方面。行为政治学借助心 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政治参与者的态度、价 值观、感情和行为的决策过程,研究政治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及相 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这种研究范式对行为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非常大。

3. 结构政治学研究范式 1960年代后期,由威廉·里克纳提出的结构政治学研究范式引 领了政治学研究的新潮流。结构政治学认为,政治制度和政治行 为是社会结构在政治领域的反映,通过政治结构、文化和经济环 境等方面因素对个体的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和限制。这一研究范式 的典型代表是所谓的现代化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因素,分析国家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如何决定其 制度形态、政治行为和战略目标等。 二、政治学研究的新趋势 1. 多元方法论的应用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与多元方法论不可分割。政治学研究亦然。 政治学的多元方法论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协作和融合是越来 越必要的。政治学家们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范式,为政治学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领域和视野,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在方法上, 政治学家们积极借助定量研究、定性分析、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历史分析和理论研究等多元方法,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和 多元。 2. 比较研究的发展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 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单位,主要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制度政治学的复归或更新的趋势。在我们定义了新制度政治学,并讨论了研究范式的变革。接着,通过探讨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和研究方法,我们了解了新制度主义对政治学的影响。然后,我们分析了现有范式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新制度政治学的复归和更新。在我们展望了新制度政治学在未来的发展,强调了其重要性,并指出了研究范式的不断演变。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新制度政治学的趋势,以及其在政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复归、更新、发展、重要性、变革、挑战、演变。 1. 引言 1.1 新制度政治学的定义 新制度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制度演变和政治行为的学科,主要关注制度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果的影响。新制度政治学强调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制度可以塑造政治行为和影响政府决策。新制度主义者认为,政治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或程序,而是一种规则和规范,可以影响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方式。 1.2 研究范式的变革

研究范式的变革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进步,学术界 对于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持续调整和更新。在政治学领域中,研究 范式的变革常常受到政治现象、社会变迁以及学术思潮的影响。传统 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往往注重国家、政府和权力机构对社会的影响,强 调政治制度和政策的分析。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政治实践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研究范式已经不 能完全解释和预测当代政治现象。 新制度政治学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政治学范式的一种挑战和 补充。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对政治行为和政策结果的影响,注重研究 制度是如何塑造政治行为、影响政治决策,并最终影响政策结果。新 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变革对政治实践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 角和方法论。在这一背景下,新制度政治学的复归和更新成为政治学 研究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批判性反思和当代政治实践的需要,不断 更新研究范式,适应当代政治形势的变化,将是未来政治学研究的重 要任务。 2. 正文 2.1 新制度主义的兴起 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对传统政治学范式的一次重大挑战。新制度主义强调政治和制度之间的相互 作用,不再只关注政府和官僚机构,而是将重点放在规范、规则、制 度和信任等方面。其核心理论是制度对行为的约束力和规范性。新制

第六讲西方现代化理论

第六讲西方现代化理论 第六讲:现代化理论批判 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论分析范式:一种是以帕森斯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另一种是以多斯·桑托斯、沃勒斯坦等为代表的后发展理论。西方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内因论,使用的主要理论框架是“传统—现代”,从西方与非西方的现代化历史对比中揭示现代化的特征、动力和规律,认为西方国家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转化,而非西方则由于传统的阻碍和内在因素的缺乏,未能走上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因此,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出路是向西方看齐,引进西方的工业化、市场化、理性化和民主化,走西方的路,其本质是西化模式。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后发展理论是一种外因论,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出发来探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所使用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心—边陲”,认为西方国家是世界体系的中心,而非西方国家则处于边陲地位。这种边陲国家的不发达正是由于中心国家的殖民、侵略、控制等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格局造成的。因此,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出路只能要求边陲与中心的脱钩,摆脱受控制的命运,也就是要“去西方化”,寻求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独特道路。 一、西方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经验基础是欧美的现代化,教训是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它主要依靠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拉美现代化教训,提出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其解释框架是“传统—现代”、“西方—非西方”的二元分析范式。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箱根召开了现代化国际会议,探讨了现代化经验,形成了此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流。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主要表现为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等。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发展论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既有传统的生产部门又有现代的生产部门。传统的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小型商业、服务业这样一些部门,市场化程度很低,组织程度也比较低,生产发展比较落后,而且存在大

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

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 摘要: 政治学与法律制度及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政治价值取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西方政治学主流,不仅弥补了以往政治学研究范式缺陷,更诠释了制度概念、制度行为、制度起源等问题,为复杂政治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我国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论政策安排,还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都表现出对新政治知识的迫切需求, 深入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想选择理论 为了适应新的国际政治局势,我国应积极加强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通过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不难发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政治学中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也有着一定适用空间。因此,应积极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学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己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解释现实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运用基木假设,通过融合逻辑规则及各类方法使政治分析更加严格和精密,解释了政治生活中的大量实问题,对当代政治现象的揭示程度更深刻。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政治学分析范式,在西方政治学界处于

主导地位。而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依然比较滞后,尚未突破基本阶段,理论与技术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促进政治制度改革,应加强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当前新制度政治学与国内其他政治学派相比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评价和实用性讨论较少。但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依然有一定适用空间[1]。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制度与行为的互动,反对过度政治现象的解释,注重对人与制度、政治与人、政治活动与制度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运用理性方法理性解释政治现象。其显著特殊是:以经济方法解释政治现象,以个体作为政治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制度与行为的互动诠释政治核心[2]。从方法论角度在中国政治学中具有一定适用空间。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来看具有普遍性,注重行为与制度互动的研究,这符合我国政治学研究基本理念和政治发展,与中国政治学一样注重分析政治现象后果和呈现形式,通过对制度形式的比较预测行为与结果差异,从而促进制度改革。这种分析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析论的缺陷,不仅有助于实证验证,更为制度方式比较,为政治现象比较提供了依据,非常有助于当前中国法制化的制度重建, 利于中国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能为中国政治带来有益启示。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对中国政治学的启示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看出,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有一定适用空间,适用于中国民主政治环境,我国应积极深入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研 究。理性选择理论为我国宏观政治现象分析找到了“微观基础〃, 促进了制度建设。从旧制度主义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旧分析方法属于静

政治排斥问题初探

政治排斥问题初探 [摘要] 政治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履行政治义务和享受政治权利的状态。政治排斥是与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会阻碍政治发展的进程,并增大政治发展的风险。[关键词] 社会排斥;政治排斥;政治稳定;政治发展政治排斥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从人类有政治活动以来就产生了,但明确提出“政治排斥”这一概念则是在近几年。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排斥问题的过程中,把政治排斥作为社会排斥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加速,政治排斥现象的产生获得了新的滋生土壤。在这种情况下,摒弃和消除政治排斥现象,加强社会融合和政治整合显得十分重要。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深刻的经济调整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并对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理论假设提出了 挑战。同时,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社会融合的任务相当艰巨,社会整合的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学者,特别是欧洲学者对许多社会问题非常关注,他们中许多人对部分社会成员的窘迫境遇进行 了深入研究,并由此提出许多相关的概念,如贫困、剥夺(deprivation)和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等来讨论和研究这一问题。[i]社会排斥理论将对窘迫境遇的研究 从单一层面转向多维层面、从静态转向动态,从而成为其中最有解释力的一种理论,并对许多国家以及欧盟的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法国学者维莱·勒内(René Lenior) 1974年首先提出了社会排斥这一概念,他估计当时法国受排斥者构成了其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人包括精神病患者、身体残疾者、有自杀倾向者、老年病人、受虐待的儿童、吸食毒品者、有越轨行为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者和社会不适应者。[ii]但维

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探索

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探索 一、博弈分析范式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比较优势 由于采取了上述理论预设,博弈分析范式使人们能够在一个更微观、更精细的层次上来解析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好地回避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二分带来的紧张与对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各类社会政治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将其对社会科学的意义与微积分对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意义相提并论。〔8〕迈尔森更大胆地宣称:“非合作博弈论实际上实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统一,纳什均衡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可与DNA 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发现相媲美的理论贡献。”〔9〕金蒂斯虽然十分清楚博弈分析范式的弱点,但还是禁不住雄心勃勃地试图以之为一般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行为科学,因为在他看来,“博弈论对于理解各种生命形式尤其是人类变化过程具有核心作用”,并且,“忽视博弈论对一个学科来说是一件糟糕的事情。”〔10〕一旦人们将博弈分析范式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就有可能产生如下几项比较优势:其一,由于它的理论预设具有相当大的一般性、包容性和广涵性,凡研究者认为是理性个体(人、生物、计算机)之间策略互动的现象都可以置于博弈分析范式的框架之内加以探究;其二,通过将微观个体行为与宏观社会实在置于互动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和阐释,人们能够更好地化解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的二分与循环论证问题,在为组织、制度、历史、文化等宏观社会实在提供微观行为基础的同时也为理解后者赖以发生的各种约束和条件提供宏观的语境和背景;其三,通过对博弈情势进行数理建模,研究者可以对博弈各方所处物理环境、信息分布、主观信念、行动策略以及支付(收益)进行直观描述,从而对问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其四,由于大量使用数学语言,博弈分析范式为学术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系统,为检验各种认识在逻辑上是否一致提供了一个基础,使研究者能够根据数学模型自结论回溯至假设,以便理解导致特定结论的假设条件。〔11〕其五,运用博弈分析范式进行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提出一系列量化的可检验的理论命题,以便人们根据经验事实对这些理论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二、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与理论成果 (一)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涵义 我们知道,政治学研究始终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理论传统,十分注意借鉴、吸收、运用和发展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与理论成果。博弈分析范式也不例外,倘若政治学者接受它的理论预设,认为社会政治实在是有理性个人间策略

2022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8课把握辩证分合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课标要求体系构建核心素养 3.1结合对复杂事物 的把握,体会辩证思 维的特征;理解分析 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辩证思 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的不同,理 解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方 式和作用;辨识分析与综合。 2.公共参与:自觉进行辩证思 维;自觉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 一、辩证思维 1.形而上学思维:如果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2.辩证思维 (1)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发展: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 ■知识拓展辩证法,即辩证的方法,一般是指对逻辑过程的抽象,即对语词、推理、描述、概念、解释过程的研究。 3.特征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①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②作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辩证思维能够

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整体性原则,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由各个构成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研究对象整体性质。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①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②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④作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知识拓展动态性原理是系统原理要点之一。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 4.辩证思维的方式: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6.作用: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画里话外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二、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黄俊尧 2010年04月22日星期四16:52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作者:黄俊尧文章来源: 世纪中国 内容提要:均势理论古已有之,国际政治学者对均势政治的作用和道德评价始终存在争议。本文试从均势理论本身,即范式、模式等方面,结合近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史实对作为理论和作为现象的"均势"展开分析。 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从历史角度看,它标志着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萌芽和形成。从和约内容看,它赋予主权原则至高无上地位,催生了近现代国际法。然而长久以来,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实质发挥调节作用的并不是有理有据的国际法,而是无形的均势机制。在均势机制作用下,国际政治表现为均势政治的形态,即权力主体之间通过纵横捭阖保持着大致的力量平衡。 一 均势政治与均势理论古已有之,较早见于文献的可追溯到古希腊修息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均势政治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当代经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汉斯·摩根索教授给予了均势政治相当高的重视,他认为均势有四种含义:1、针对一定事态的一种政策;2、一种实际存在的事态;3、大体均等的实力分配;4、泛指任何实力分配。另一位学者厄内斯特·哈斯则给出均势的八种解释:1、民族国家间实力均等分布导致的均衡;2、民族国家间实力不均等分布导致的均衡;3、一个民族国家占支配地位所导致的均衡;4、一种维持相对稳定与和平的体系;5、一种具有不稳定和战争特征的体系;6、权力政治的另一种表述;7、历史普遍规律;8、政策制定者的指南。⑴由此可见,均势首先体现为力量的平衡,主要是国家间实力的均衡。现实主义者们认为,所谓的均势稳定状态是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即达到稳定须有赖于均势机制的作用,同时均势机制发挥作用所借助的载体是有关国家以均势为目标的外交政策。 至于均势的普遍模式,埃弗里·戈登斯坦将其归纳为"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如果有一国或者一个联盟实力增大,必然引起"抵消力"的发展以达到制衡的目的,在制衡过程中产生均势。"在侧重点上,戈登斯坦的归纳和后文将讨论的摩根索的归纳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而且均势政治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无政府结构;两个以上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在此前提下,戈登斯坦归纳出三个有意义的均势范式:⑵ 范式一:在无政府秩序的政治形态中,意识形态和其他政治动机很容易从属于谋求生存的战略需要。换言之,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惟有超脱意识形态的窠臼,才能够灵活地根据自身利益实现最优决策。 不妨将这一范式置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背景中考察其解释力。尽管马基雅弗里在其传世之作《君主论》中已经开始尝试分离政治与道德、政治与宗教,但是基辛格认为,三十年战争以前,欧洲现实政治中的宗教热情和思想狂热仍然高于一切。改变这一现状的是法国权臣兼红衣主教黎塞留。⑶黎塞留是一个马基亚弗里主义者,信奉国家至上原则,他曾说过,"就国事而言,有权力者才有权利,弱者仅能勉力顺应强者之意见。"⑷宗教也沦为他实现国

新古典与演化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

新古典与演化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从“范式”的一般含义出发,提出经济政策分析的两个范式:新古典范式和演化范式,并分别对两种范式中的经济政策做出概要性的述评的基础上。在经济政策分析方面,尽管两种范式在分析框架、前提假设、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在经济政策分析中不能讲二者对立,而应该使二者结合起来。 关键词:经济政策分析;新古典范式;演化范式 一、引言 “范式”一词逐渐成为一个富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概念,人们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上使用它,它已经逐渐超越了库恩(Kuhn)本人的意图和领域的界线,而成为“事物的观点”和“思维的框架”一般用语。①本文正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将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政策分析称为经济政策分析的新古典范式,将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政策分析称为经济政策分析的演化范式。从科学哲学关于“研究范式”的基本理解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两种截然不同乃至相互对立的分析范式,因而在最基本的经济政策观、经济政策问题的提出及其具体问题的回答、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探讨和比较新古典与演化经济学两种经济政策分析范式若干主要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两种经济政策分析范式间弥合的关系问题,相关分析结论及其所蕴含的经济政策原理对当前金融危机下反思传统的经济政策以及如何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经济政策分析的新古典范式 经济政策分析的新古典范式,是新古典经济学在其基本理论假设、理论“硬核”及其一系列推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政策观,其政策分析以资源配置效率为目

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评析-2019年精选文档

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评析 在政治学领域,正迅速兴起的新制度主义是相对于旧制度主义而言的,其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制度的概念、性质以及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和塑造。即在界定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制度是如何构成个人行为,如何在行动者之间分配权力,及如何塑造个人的决策过程和结果的。由于关于制度的广泛性的内涵而使新制度主义学者认为,新制度主义不仅涉及几乎整个社会科学领域,而且触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多方面,甚至可以用之解释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和行为。目前,新制度主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学家,这不禁使我们要追根问源,新制度主义源何兴起? 一、新制度主义的渊源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治学研究对象发生了重大转变。受科学主义和量化分析的影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逐渐成为政治学主流理论,制度研究被排除在外。在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代替传统的政策和制度;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借助于各种科学技术手段,采用量化和实证分析来研究政治现象;在研究起点上,行为主义采取的是个人主义,认为个体的真正偏好只有通过一定的行为才能具体地表现出来,而集体现象是个体行为的聚集,个人的偏好只有通

过利益聚集机制才能带来最佳的效果。 然而,到了70年代,世界环境又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各国纷纷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新古典综合派也遭到沉重打击,各种其它经济学派诸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纷纷借机登场,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学说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造成滞胀的原因是政治对经济的干预及其错误政策。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对经济的作用,并且用本质上属于经济领域的方法,来解释政治现象。正是经济学家这种向政治领域的挺进,引起了政治学界对于制度研究的重新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的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上,行为主义无法对其加以理论解释,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政治理论家的反思和批判,并产生了变革现代政治学的要求,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者认为放弃对制度的研究是行为主义的一个主要缺陷。正如马奇和奥尔森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中所指出,由于行为主义主导“天下”,作为政治生活中基本因素的组织却被忽略了,而组织和法律制度却主导着政治生活。所以,新制度主义的兴起是建立在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和对旧制度主义的反思基础上的。 二、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作为一种分析范式的新制度主义,其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形

比较政治学课程

比较政治学课程 第一讲:一、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定位 1、比较政治学的定义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比较政治学的历程 (1)主题:从城邦到民族国家(2)方法:从政体分类到政治过程(3)人物:从亚里斯多德到阿尔蒙德 3 、比较政治学的现实价值 (1)拓展政治视野(2)超越自我中心主义(3)实现政制借鉴 4、比较政治学的知识功能 (1)积累背景知识(2)改善知识分类(3)检验理论假说(4)作出前景预测 二、当代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1、宁骚的区分:比较分析的多维度视角 (1)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2)比较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行为(4)国别政治与地区政治 2、威亚尔达的区分:地理划分的视角 (1)国别研究(2)多国家研究(3)区域研究(4)跨地区研究(5)全球比较 (6)主题研究 3、迈耶的区分:政治经济关系的视角 (1)工业民主国家 (2)工业独裁和专政 (3)欠发达国家的政治 4、《政治科学新手册》的区分:学科发展的视角 (1)国别研究(2)国家之间的系统比较(3)研究方法(比较的规则、层次与局限) 5、总结:比较政治学的研究体系(概念—方法—理论—制度) 三、当代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从比较政府到比较政治

1、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线索 (1)历史主义(2)法律—制度主义(3)行为主义(4)新制度主义 2、二战与比较政治学的发展 (1)极权主义的影响(民主—独裁) (2)冷战背景下的新兴国家(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3)欧洲到美国的学者移民(欧洲—北美) 3、比较政治学的具体发展 (1)在范围上,新兴独立国家的出现拓展了比较分析的边界,非西方世界的国家建构和民主建设等议题受到广泛关注。(2)在内容上,突破了以法律机构为主体的研究模式,与公共权力有关的利益集团、社会舆论开始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3)在主题上,开始从辩论民主政治的本质转向思考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探索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之间的关系。(4)在方法上,心理学、人类学知识开始融入政治学,以国家为中心的制度主义范式走向衰落,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主义研究逐渐凸显。 4、比较政治学的分析层次 (1)体系层次(维持和适应功能)(2)过程层次(利益的表达与综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3)政策层次(反馈功能) 5、比较政治学的分析逻辑 (1)描述政治(提出概念框架)(2)解释政治(建立因果关系)(3)预测政治(总结理论形态:大样本研究与小样本研究) 四、我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批评与展望 1、“法律—制度主义”研究模式长期居于主流地位 2、缺乏科学化的锤炼,实证研究、量化分析不足 3、国别研究和地区研究薄弱,方法论水平落后 五、研究比较政治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类与层次的匹配 2、理论与方法的融合 3 、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4、时间与空间的辩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