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_杨贵昌

合集下载

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瘤影像

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瘤影像
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一般可有原发肿瘤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影像表现
X线:典型的肺转移瘤表现为两肺多发的结节或肿块影,少数为单发球形灶,以两 肺中、下野外带较多。较大的病灶可达10cm以上,较小的为结节粟粒病灶,转移灶 境界清楚,大小不一,密度均匀,也可发生空洞或钙化(成骨肉瘤和软骨肉瘤)。 小结节及粟粒病变多见于甲状腺癌、肝癌、胰腺癌及绒毛膜上皮癌转移;多发及单 发较大结节及肿块见于肾癌、结肠癌、骨肉瘤及精原细胞瘤等的转移。淋巴道转移 表现为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条索状影、网状影及多发细小结节阴影,可见克 氏B线,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纵隔、胸膜、胸壁向肺内直接侵犯表现为原发肿 瘤邻近的肺内肿块。
血行转移的结节大小一般不均匀。 淋巴道转移需与间质性肺炎以及其他间质性疾病鉴别→间
质性肺炎、间质性疾病一般无结节。 淋巴道转移引起的支气管血管束及小叶间隔结节状增粗需
与结节病、尘肺区别。
谢谢
影像表现
棘突征:宽约6mm,长度数mm到1cm 平均6.6mm。
不等,
细毛刺 宽1-2mm,长约1-5mm 长毛刺 宽1-2mm,长约1-2mm
棘突征肺窗、纵隔窗均可见;毛刺肺窗可见,纵 隔窗消失。
棘突征:近端宽远端窄; 毛刺征:近远端相差甚微。
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 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浸润的 肿瘤组织。
PS: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 比≤0.2为浅分叶 。
弦距与弦长之比≥0.4为深分叶; 弦距与弦长之
影像表现
指结节边缘有数量众多的线条状影,短而直,呈放射状或 毛刺状改变,为肺癌较特异性的征象。宜用肺窗观察,纵隔窗消 失。
以宽度2mm为界,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 以毛刺突出于结节边缘长度5mm为界,分为长毛刺 和短毛刺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英文)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英文)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英文)于小平;王平;梁赵玉【期刊名称】《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年(卷),期】2004(3)1【摘要】目的探讨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

方法报告空洞型肺转移瘤40例131枚,分析其CT表现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进行对比。

结果全部空洞瘤灶均与肺多发实性结节共存。

共有泡样空洞41枚,不规则空洞33枚,囊样空洞26枚,小环形空洞3l枚。

壁厚度均匀者61枚,不均匀者70 枚。

瘤灶直径<15mm 者44 枚,15~25mm 者66枚,25~40mm者1枚,>40mm者4 枚。

洞壁厚度<4mm者69枚,4~15mm者44枚,>15mm者18枚。

空洞型瘤灶多见于腺癌(22例)与鳞癌(13例),二者在CT表现上各有一定特征。

空洞型瘤灶的发生与其在肺内的部位无关。

结论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有关。

【总页数】6页(P29-33)【关键词】空洞型肺转移瘤;CT表现;原发灶;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作者】于小平;王平;梁赵玉【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原发肺癌空洞与肺转移瘤空洞的CT对比 [J], 于小平2.脑转移瘤原发灶,病理类型与临床215例分析 [J], 欧阳辉;任文德3.原发灶不明确的颅脑单发转移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 [J], 韦文桦;伍金凤;陈灵凤;陈炯4.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 [J], 于小平;王平;梁赵玉5.颅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原发灶病理对照分析(附51例报告) [J], 王宗会;孙东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

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
K e o ds Lun e p a m s mea ttc To o rph X — ry c m p t d yw r g n o l s ; tsai m g a y; a o ue
肺转移瘤 临床上常见 , 其典型 C T表 现为多发 圆形 、 大
癌各 3例 , 巢癌 、 卵 肾癌 各 2例 , 肝癌 、 腺癌各 1 。C 胰 例 T 表现为单个或多发空洞影 ( 1 , 图 ) 壁厚度 不均 , 直径 0 3~ . 2 2c 所有病例 同时伴发 有多 发转 移结 节 。1例 肾癌 空 . m, 洞 内见液气平 面 。 自发性 气胸 2例。原发 肿瘤 均 为骨 肉 瘤, 表现为右上前胸 腔局 限性 液气 胸( 2 , 内胸膜 明显 图 )其
t pc lma i sain i u mo a t sai , ssg i c n o ig o e n h r p . y ia n f t t n p l n r mea t t i i inf a t r d a n s sa d t e a y e o y c t i f
第2卷 第 1期 l 2
航 空 航 天 医 药

21年l月 00 2
25 11
不典型肺转移瘤 的 C T表 现 及 其 鉴 别
梁德 壬
( 西 横 县 人 民 医 院放 射 科 , 西 广 广 横县 50 0 ) 3 3 0
摘要
目的 : 分析不典型肺转移瘤 的 c T表现 形式 , 以提 高对本病 的诊 断准确性 。方法 : 回顾性 分析 2 7例 9
CT nd n sa fe e i to fAt pia l o r e a t s s Fi i g nd Di r nta i n o y c lPu m na y M t sa e

肺部空洞(样)病灶的影像诊断

肺部空洞(样)病灶的影像诊断

( 半 侵 袭混 性合 曲性 菌真 病菌 和感 念染 珠 菌 病 )
先天性囊腺瘤畸形(CCAM)并发曲菌病
在先天性肺部病变中占25%
*成人少见
* Stocker分类(5型)
*1型和2型最常见 *多囊性肿块
5.寄生虫病
• 可以引起肺部病变的常见寄生虫有肺吸虫、包虫和阿米巴,三 者都可引起肺部空洞样病变,多发性者较单发性者少见。其主 要影像学表现可总结如下: ①肺吸虫病的空洞无特定好发部位,薄壁为其特征,内壁可局 部突起,多房或单房,边界清晰。周围可见纤维条索影及散在 实变影,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位置不固定。胸腔积液少见, 可有胸膜肥厚、粘连。 ②肺包虫病的空洞好发于下叶,右肺多于左肺多见于肺周围部; 如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可形成“新月征”,如空气同时进入 内、外囊,则形成“双弓征”;囊内容物部分排出后可形成薄 壁的单发或多发囊肿,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光滑,CT值20HU 以下,囊肿内偶见子囊;可呈水上浮莲征。肺包虫病偶尔可以 引起气胸和液气胸。 ③阿米巴病的空洞通常局限于右肺下叶,空洞壁常较厚,内壁 不规则,凹凸不平.
式,应引起注意。 单发厚壁空洞与少见的原发性肺癌空洞不易鉴别,需要结合病史及一系列胸部影像学资 料进行分析和鉴别。单发薄壁的小空洞应与结核性、寄生虫、肉芽肿等病变引起的空洞鉴别。
多发的薄壁空洞应与组织细胞增生症X、肺淋巴管腺肌瘤病和囊性纤维化等进行鉴别。
宫 颈 癌 肺 转 移
空 洞 型 肺 转 移 瘤
周 围 型 支 气 管 肺 癌 ( 鳞 癌 空 洞 )
肺 泡 癌 空 洞
• 周 围 型 支 气 管 肺 癌 腺 癌 癌 空 洞 ( )
2.肺结核
• 空洞是肺结核的一种有特征性的改变,病灶内的干酪样坏死物质排入支 气管后形成空洞。多发生在下叶背段和上叶尖或后段,仅10%位于其他部位。 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少数原发病灶也可 形成空洞。 • 空洞可能为厚壁或薄壁。 空洞内壁大多光滑,内无液平,如出现液平多提示有继发感染,但也有 起伏不平者。 当上叶有不规则大空洞、下叶有多发性边缘模糊的致密影时,强烈提示 为结核性空洞。在空洞与肺门之间有时可见管壁增厚的引流支气管,此点对 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 周围肺实质和邻近肺野常有支气管播散性病变,表现为小叶中心的结节 或分支状影(“树芽征”),同时还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小叶间隔增厚 等肺间质异常的表现。CT在发现实变病灶内的小空洞和支气管播散病灶上较 胸片更有效,后者在HRCT上的典型表现为在下肺和对侧肺野内见到“树芽 征”。肺结核的空洞分为:(1)浸润干酪灶的空洞:为浸润病变内发生干酪性 坏死后产生的空洞。洞壁较薄,主要由增生的结核性肉芽组织构成,内壁为 较薄层的干酪性物质。(2)纤维干酪空洞及干酪空洞:为结核球或干酪病灶发 生的空洞,洞壁有较厚的干酪层及较薄的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包膜。结核 球的纤维包膜完整。(3)纤维空洞:具有典型的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 和纤维组织3层结构。纤维组织为空洞壁的主要成分,由于纤维组织的收缩与 牵拉,空洞形态不规则。壁厚3—5mm,边缘光滑或不规则,空洞周围常有肉 芽肿性肺实变、纤维化和钙化区。

不典型肺转移瘤CT表现35例分析

不典型肺转移瘤CT表现35例分析

不典型肺转移瘤CT表现35例分析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肺部出现不典型转移病灶的CT 表现。

结果本组病例显示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单结节样转移5例;空洞性转移11例;钙化性转移5例;具有原发肿瘤特点的转移8例;转移结节内支气管充气的4例;结节晕征的转移2例。

结论结合临床及CT征象,可对表现不典型的肺转移瘤作出正确诊断。

标签:肺肿瘤;转移瘤;体层摄影术; CT机肺是肿瘤细胞的滤过器官,肺转移极为常见,是发生转移性肿瘤最多的部位。

肺转移的途径有:肺动脉、支气管动脉、淋巴管、胸腔和气道扩散,也可为肿瘤直接侵犯,血行转移最为常见[1]。

现对本院2007~2010 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性肺转移瘤35 例CT 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19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2岁。

各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其中肺癌12例,结肠(或直肠)癌7例,乳腺癌4例,甲状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骨肉瘤及宫颈癌各2例。

其中28例临床上无明显阳性体征或呼吸道症状,6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1例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及顽固性哮喘。

1.2 方法采用GE公司8层螺旋CT Lightspeed uitra 8型扫描仪。

常规螺旋CT扫描参数:120 kV,180 mA,螺距0.875:1,层距7.5 mm,层厚7.5 mm,标准算法重建; 感应区进行HRCT扫描。

HRCT扫描参数:130 kV,220 mA,层厚1.0 mm,层距10 mm,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

肺窗:窗位700 Hu,窗宽1500 Hu;纵隔窗:窗位40 Hu,窗宽350 Hu。

嘱患者常规深吸气屏气后自肺尖至肋膈角顶点进行扫描。

一般只需平扫。

2 结果35例病例中,发生单结节样转移5例,发生空洞性转移11例,钙化性转移5例,具有原发肿瘤特点的转移8例,转移结节内支气管充气的4例,结节晕征的转移2例。

肺转移瘤的少见CT特征_吴强

肺转移瘤的少见CT特征_吴强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09.06.016收稿日期:2008-05-13;修回日期:2008-09-23作者单位:1.443003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放射科;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信作者:覃晓燕,E -mail:x iaoy anhubei @ 作者简介:吴强(1970-)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影像学诊断研究肺转移瘤的少见CT 特征吴 强1,2,覃晓燕2,谭光喜1,2Rare C T Features of Lung MetastasesWU Q iang 1,2,Q IN Xiao -yan 2,T A N Guang -x i 1,21.Dep ar tment of Radiology ,T he F irs t College of Clinical M edical Science of China T hree Gor ges U -niv er sity ,Y ichang 443003,China;2.Yichang Centr al Peop le .s H osp ital Cor r esp onding A uthor :QI N X iao -y an ,E -mail :x iaoy anhubei @ Abstract:ObjectiveT o discuss the rar e CT finding s o f lung metastases.Methods By r etro spectiv e ana-ly sis of 17cases of lung metastases,the r are CT findings o f cav ity met astases,calcified pulmo nar y metas -tases and calcif ied pleura l metastases w ere investigated,and the causal relat ionship betw een the metasta -ses and the original t umo r was also approached.Results A mong the r are CT per for mance of 17lung me -tastases,t he sig n of cavit y metastases w as fo und in 13cases,calcified pulmonar y met astases in 4cases and calcified pleural metastases in 1case.Conclusion L ung metastases can sho w a var iety o f non -typical CT signs,and it is of g reat clinical sig nificance to recog nize these rar e CT featur es.Key words:L ung tumor ;M etastatic;T o mo g raphy ;X -ray co mputed摘 要:目的 分析肺转移瘤的少见CT 表现。

肺内空洞影像鉴别

肺内空洞影像鉴别
肺空洞及空腔性病变
空洞(cavity)
因病变内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 最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和肺癌。 空洞洞壁可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形成。 按病因分为炎性空洞和癌性空洞. 按X线表现分为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厚壁空洞。
空腔
肺内间隙的病理性扩大 肺大泡 肺气囊 含气囊肿
虫蚀样空洞
又称无壁空洞,为大片坏死组织内形成的空洞,洞壁 为坏死组织。X线表现为大片阴影区内可见多发性边缘 不规则虫蚀状透明区,常见于干酪性tive Tuberculosis 非结核分支杆菌M Kansasii Coccidiomycosis 肺癌Metastatic lesions from squamous cancer 肺囊肿 Blebs and bullae 肺包虫
位于肺前上中部的厚壁空洞以肿瘤居多,后上中部以感染性 病灶较多。
大小
洞壁小于4mm常为良性病变, 洞壁大于15mm者多为恶性病变。 空洞大于3cm的大多是肿瘤。
肺脓肿大小不一 结核空洞2-3cm 肺脓肿 3-5-10cm 癌性多3cm 以上
边缘
肿瘤 边界分叶清楚,前者边缘可见短细毛刺和分叶,内壁不平 肺脓肿边缘模糊伴周围肺内可见不能以阻塞性炎症解释的磨玻璃 样病灶。 结核边界清楚(慢性期)浸润期外模糊,常见长毛刺,周围见卫 星灶,其余肺内见多发性、多态性病灶。
气腔壁
无壁气囊 肺气肿或肺大泡 有壁气囊 见于:
肺囊肿 支气管扩张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壁厚
按形态分: 薄壁空洞:壁厚<3mm,常见于肺结核和慢性肺脓疡。 厚壁空洞:壁厚>3mm,可见于肺癌、结核空洞内干酪物
质未排出时、肺脓肿急性期。 张力性空洞:薄壁→破溃→脓胸 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常见于干酪性肺炎。

[胸部征象]“假空洞征”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胸部征象]“假空洞征”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胸部征象]“假空洞征”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假空洞征【名词】假空洞征英文:pseudocavity。

同义词:(肺结节内)囊性影(cystic change in pulmonary nodule)。

【影像表现】一、X线表现X线显示中央密度减低,周围环绕高密度影,类似空洞(图1、图2)。

图1右中叶性肺炎,左下节段性炎症图2治疗后双肺内炎症尚未完全吸收,右下肺内带实变影部分吸收,其上方显示一假空洞,似见一液平,洞外壁为血管结构,内壁由纵隔边缘构成,“液平”为肋骨皮质骨二、CT表现CT扫描图像假空洞征为肺结节或肿块,或肺实变影中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区,直径通常小于1.0cm。

假空洞可以出现在腺癌、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以及肺内良性病变如感染性肺炎,肺部肉芽肿性病变等(图3至图5)。

图3男性,60岁。

1mm薄层图像。

右上叶肺腺癌,其内见一直径约2.5mm低密度影图4 与图3同一患者。

紧邻图3下一层面1mm层厚像。

示图3肺结节内点状低密度灶与周围小支气管影相互沟通,不是真正的空洞图5男性,77岁。

右下肺腺癌,肺结节内囊性更低密度影(cystic change), 直径约5mm,为假空洞征【病理机制】(1)X线炎性病变如大叶性肺炎,经适当治疗,中央实变区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密度较周围尚未吸收病变低,形成假空洞。

(2)CT CT图像上这类假空洞代表肺结节、肿块或肺部炎症中残留的肺组织,正常或扩张的支气管,或局灶性肺气肿,而不是空洞。

【临床意义】(1)X线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吸收期。

此时患者体温降低,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减轻,肺部空洞表现与临床情况不相符。

(2)CT肺小腺癌、肺良性结节及一些肺感染性炎症,病灶内出现的低密度腔隙,病理上显示为瘢痕旁肺气肿,蜂窝样纤维化,正常或扩张的支气管等。

有人对肺结节内含气支气管征象在肺良恶性病变出现率进行统计,结果是,肺腺癌支气管(假空洞)显示率高于良性肺结节。

说明肺结节内假空洞征(囊性影)对良恶性病变鉴别有一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
杨贵昌 袭军祥 李文进
典型的肺转移瘤的X线胸片和CT表现已为人们所熟
知[1,2],空洞型转移虽有X线平片分析报道,但CT的分析报道不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例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1 材料和方法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32~81岁,平均51岁。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其中鼻咽鳞癌2例、食管鳞癌2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甲状腺鳞癌、腮腺恶性混合瘤、乳腺腺癌、胆囊腺癌、胆管腺癌、胰腺腺癌、结肠腺癌各1例。13例均同时发现有肺转移瘤,其中8例经痰细胞学检查证实,5例经肿大淋巴结活检间接证实。临床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9例,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4例。
全部病例行常规胸部螺旋CT扫描。采用SCT-7000TH扫
描仪,层厚、层间距均为10mm,6例感兴趣区加5mm薄层扫描。

2 结果
13例中,单发空洞型转移1例(图1),多发空洞不合并结节
样转移3例(图2),多发空洞合并结节样转移9例(图3~6)。
其中泡样空洞型转移6例(图4,6),厚壁空洞型转移7例,薄壁
空洞型转移5例(图5),不规则空洞型转移2例(图6)。合并纵
隔淋巴结转移4例,同时有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

图1 鼻咽鳞癌肺单发空洞型转移。CT平扫示左上肺1.2cm×0.8cm薄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和胸膜凹陷征。 图2 右下肺鳞癌同侧肺转移。CT平
扫示右下肺多发厚壁空洞,相互重叠,其中一个空洞见壁结节。 图3 升结肠腺癌肺转移。CT平扫示两肺多发结节,右肺多发小环形空洞。

图4 右侧甲状腺鳞癌肺转移。CT平扫示两肺多发结节,右肺多发厚壁空洞,左肺单发泡样空洞,其后外侧壁见壁结节。 图5 右侧乳腺腺癌肺转
移。CT平扫示两肺见结节、小环形空洞、薄壁空洞、厚壁空洞,其中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可见胸膜凹陷征。 图6 弥漫型胰腺癌肺转移。CT平扫
示两肺见多发小环形空洞、泡样空洞、规则及不规则厚壁空洞。

作者单位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3 讨论
X线平片发现肺转移空洞的发生率约为4%,其中鳞癌最
易发生空洞型肺转移,占空洞型肺转移的69%。其原发肿瘤主
要来自男性头颈部和女性生殖器
[3]
。由于CT密度分辨力比X

线平片高,其影像重叠又少,故文献报道CT对空洞型肺转移的
发现率大于8.3%[4,5]。Seo等[6]报道,腺癌空洞型转移占
9.5%,鳞癌占10%。本组腺癌5例,鳞癌6例。

·150·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2期 ChineseJMedImagingVol13No22005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文献报道可能与肿瘤血供不足引起坏死或向支气管内侵犯形成活瓣、肿瘤继发脓肿、化疗及放疗造成肿瘤细胞坏死、原发肿瘤切除及肿瘤自身的特性有关[4,5,7]。本组13例原发肿瘤与空洞型转移瘤查出时,均未经过放、化疗及原发肿瘤切除。至于血供不足造成的坏死,本组中不少病例位于肺野内侧的许多小结节出现了空洞,而位于其外侧的并比其大的结节却未见有空洞形成,故空洞型肺转移瘤形成更可能是与原发肿瘤自身的病理组织细胞类型的特性有关。空洞型肺转移瘤可见于肺内任何部位,有分布在胸膜下或叶间裂下,越靠近胸膜,空洞越小;大的空洞有多分布于肺中带的倾向。空洞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无分叶和毛刺。本组2例有不规则空洞,3例有胸膜凹陷征。空洞最大径多在1cm以下,本组最大径≥1cm4例。洞壁厚薄不一,本组厚壁空洞(洞壁≥3mm)7例,洞壁不均匀6例。薄壁空洞(洞壁<3mm)5例,薄壁小环形空洞4例。泡样空洞6例。空洞型肺转移可多种空洞混合存在,并且大多数空洞型肺转移瘤与肺内血行结节样转移并存,本组各9例。肺空洞型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壁厚薄不一,故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肺结核空洞。常单发,多发者每个空洞一般均具有单发空洞的特点,多为厚壁空洞,局部见弧形、环形或弥漫性斑点状钙化,偏向肺门侧有引流支气管,周围有卫星灶;(2)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临床起病急,高热,病变变化快,可出现结节、空洞、肺气囊和气液平面;(3)霉菌性空洞。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空洞外缘模糊,合并片状及模糊的结节影像。空洞内球形结节可随体位变动而移动,并可见“新月征”;(4)囊状支气管扩张。特点是沿支气管分布,呈葡萄串样,易感染而出现气液平面;(5)先天性肺囊肿。多见于两下肺及肺门区,囊肿易感染而出现液平面,周围可见斑片状影;(6)嗜
酸性肉芽肿。为多发小结节及结节内空洞,病变呈小叶中心分
布,上叶多见;(7)肺吸虫病。临床有吐果酱样粘痰病史,空洞
周围可见索条状阴影伸向肺野并散在实变影,有时在空洞内见
条状高密度虫体。
综上所述,CT对空洞型肺转移瘤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
床,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当发现肺内空洞型病变早于原发肿瘤
时,应想到空洞型肺转移瘤的可能,以便进行鉴别和排除,获得
确诊。

关键词 肺;空洞型转移;CT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30.44

参 考 文 献
1 韩玉成.肺转移瘤的影像学及其病理机制.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
志,2001,7(1):54
2 戴金汉,李明山,王荣峰,等.23例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实用医
学影像杂志,2003,4(2):68
3 石木兰,韦嘉瑚,王正颜.肿瘤影像诊断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2,71
4 腾陈迪.肺转移瘤空洞临床与影像学探讨(附15例报告).现代医
用影像学,1998,7(4):165
5 于小平,王平,梁赵玉.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的病
理类型的关系.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3):199
6 SeoJB,ImJG,GooJM,etal.Atypicalpulmonarymetastases:spectrumof
radiologicfindings.Radiographics,2001,21(2):403
7 高元安,张松智.肺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
36(2):135
(2004-08-03收稿 2004-09-27修回)

肺曲菌病的CT诊断
谢继承

作者单位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 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放射科
肺曲菌病(Pulmonaryaspergillosis,PA)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
下降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慢性衰竭患者,
并成为这些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病
[1~3]
,临

床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和病
理证实的13例肺曲菌病CT表现,以加深认识,提高其诊断水
平。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13例PA均经我院病理及临床痰真菌培养证实,其中
男8例,女5例,年龄31~72岁,平均53岁。肺结核长期服抗
结核药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长期服大量抗生素2例,
支气管扩张1例,白血病1例,原发PA1例。采用GEHispeed
CT/i和GELightspeed16CT机行CT检查,层厚5~10mm,层间距
为5~10mm,pitch1.2:1或1.375:1,同时用肺窗和纵隔窗观察
病灶。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右肺上叶前段4例,右肺上叶后段1例,左肺
上叶尖前段2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右肺下叶外基底段1
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例,两肺上叶多发1例。
2.2 CT特征 表现为肿块样软组织影,周边晕征,其最大径为
2.5~4.3cm4例(图1~3);典型的新月形空气征,腔内结节或
肿块直径为1.5~7.5cm8例(图4,5);孤立性结节周边伴有小
新月形空气征1例(图6~8)。

3 讨论
肺曲菌病可由几种不同的曲霉菌引起,其中最常见者为烟
色曲霉菌。PA常为继发性,通常发生于伴有肺组织坏死的慢

·151·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2期 ChineseJMedImagingVol13No2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