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在术后镇痛的应用进展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治疗术后疼痛的研究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治疗术后疼痛的研究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手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
A组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5 ml 0.9% NS。
B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5 ml。
观察比较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后的V AS评分,并观察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120 min内A、B两组V 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镇痛效果好,术后满意度高,用药副反应少。
结论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超前镇痛对鼻内镜手术后镇痛有良好效果,且不增加副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ecoxib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MethodsChoose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40 cases.It 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intravenous parecoxib 40 mg in 0.9% sodium NS.Group B(control group)intravenous 0.9% 5 ml Nacl solution.Record each patient group s postoperative awaken extubation 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 later V AS score,and observe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etc adverse reaction.ResultsWithin postoperative 120 min V AS score of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Patient s satisfaction of group A is higher and analgesic effect is better than group B.Medication side effects are les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paracoxib 40 mg to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has very good result i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without obvious side effects.[Key words]Parecoxib;Preemptive analgesia;Endoscopic sinus surgery;Postoperative analgesic鼻内镜手术创伤小,疗效佳,现已广泛开展,鼻腔手术范围也随之扩大,由于手术部位神经分布丰富,术毕鼻腔填塞止血,易致患者头痛、呼吸不畅等不适,所以镇痛药物应尽量避免用强效阿片类药物,以免增加呼吸抑制的危险。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

7曾利 红.7 1 6例 药 物 不 良反 应监 测 报 告 分 析. 江 临床 医 学 , 浙
男/ 女
2 /1 4 6 2 /1 3 7
0 O 0 o 1 0x . 【】
体重( g A A(I Ⅱ) k) S /
6 ±7 65 1 2 /1 8 2
6 ±7 2 64 . 00 3 6 0 90 . 5
2 /1 9 1 0. 0 00 1o o .o
( 0 :5 . 1 ) 8 4
( ):4 1 1 1~12. 4
5姚福 玉. 8例 中药注射 液不 良反应 分析. 国医药 导报 ,0 1 8 6 中 2 1 ,
( :2 3) 1 0~1 1 2.
6梁伟坤 , 邝俊健 .8 中药注射 剂不良反 应/g良事件 文献分析 . 1种 ;
中 国执 业 药 师 ・ 理 用 药 ,0 1 8 1 : 合 2 1 ,( ) 4~9 .
量 镇痛 药 以达 到 增 强术 后 镇 痛 , 成 为 疼 痛 研 究 已
和 阿托 品 05 。采用 气 管 内插管 全身 麻 醉 , 醉 .mg 麻 诱 导 采用 依次 静 脉注射 芬 太尼 3~ gk 、 泊 酚 5 /g 丙
15—2 g k . m / g和 维 库 溴 铵 0 1 g k , 入 气 管 导 .m/g 插
领域的重要课题 。帕瑞昔布钠是伐地昔布 的前
体 药物 , 高选 择性 抑 制环 氧 化 酶 一2 C X一2 。 可 (O ) 在 妇科 和 骨 科 等 术 后 镇 痛 中 具 有 良好 的 镇 痛 效 果 , 对 胃癌 手术 的超 前 镇 痛 效果 文献 报 道 不 但
一
管后 接麻 醉机 行 呼 吸控 制 。术 中维 持麻 醉采 用 持 续静 脉 泵 入 丙 泊 酚 4—6 / k mg ( g・h 和 瑞 芬 太 尼 )
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目的探討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
在手术前15 min,观察组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6、12、24 h 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体内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Flurbiprofen Axetil and Parecoxib Sodium injection on preemptive analg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orthopaed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and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and there were 7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control group,at 15 min before oper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urbiprofen Axet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ecoxib Sodium. Pain score,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ain scores at 6,12,24 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P<0.05),th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P<0.05). The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two groups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TNF-α,IL-6 and CRP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P>0.05). The level of serum TNF-α,IL-6 and CR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7%,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00%)(P<0.05). Conclusion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Flurbiprofen Axetil for orthopaedic surger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ostoperative pain,alleviat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vivo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Flurbiprofen Axetil;Parecoxib Sodium;Orthopedic surgery;Preemptive analgesia;Effection超前镇痛是通过对患者进行伤害性刺激前,采用相应措施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传递和传导,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一种镇痛方法[1]。
帕瑞昔布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评价

帕瑞昔布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评价黄子津蒋宗滨广西医科大学疼痛医学中心(南宁 530007)【摘要】随着COX-2抑制剂的研发,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针剂的出现,使临床疼痛治疗又有了新的选择。
帕瑞昔布作为全球第一种可注射用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疼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和疗效评价进行综述。
【关键词】帕瑞昔布疼痛治疗应用评价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抑制痛觉超敏、减少阿片类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的NSAIDs类药物相比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已在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
先前的COX-2抑制剂均为口服制剂,对需要快速起效、不宜口服和局部用药的病人使用上受到了限制。
帕瑞昔布是全球第一种可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在欧洲和我国上市。
该药起初主要针对术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随着临床使用和研究的广泛深入,帕瑞昔布除在手术后镇痛的使用之外,现已扩展到疼痛治疗的其他领域。
1 临床应用情况1.1 术后疼痛治疗手术后疼痛不仅对机体的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手术后患者的恢复[3]。
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和方法很多。
系统回顾已经提示昔布类药物是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药物,而帕瑞昔布也表现出对多种手术的术后疼痛治疗是有效的【D】,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骨科和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应用帕瑞昔布最多【5】。
1.1.1 骨科手术的应用1.1.1.1 全髋关节成形术大多数接受全髋关节成形术的病人都需要在术后几日进行镇痛治疗。
帕瑞昔布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是有效的。
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1490名接受全髋成形术的病人在术后随机注射帕瑞昔布首剂40mg、之后20mg两次/日持续5日并与注射安慰剂比较,结果显示,帕瑞昔布组的24h总计疼痛强度评分和术后2~5日对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安慰剂组【6】。
另一项对62例全髋成形术术后治疗的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病人麻醉诱导时静注帕瑞昔布40mg、12h后追加40mg或手术结束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麻醉诱导12h后追加40mg,结果显示术前、术后治疗组的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26±12 mg, and 25±13 mg, versus 47±27 mg, P<0.00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56.1±7.5 and 64.2 ± 7.0 versus78.3±5),要求使用首次镇痛药的时间大于对照组(38±9 and 28.2± 6.6 versus 18±6 min)【7】。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科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老年骨科疾病在临床一般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后由于应激反应[1]、伤口及切口等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术后疼痛现象,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2]。
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我院进行了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观察(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33±4.45)岁;胫腓骨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9例,肱骨骨折10例,锁骨骨折3例,其他骨折6例。
治疗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29±4.50)岁;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18例,肱骨骨折11例,锁骨骨折3例,其他骨折7例。
两组基线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患者对本次观察的内容、目的及结果等全面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观察经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给予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镇痛药物,两组手术环境及条件等均一致,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开放静脉通道进行输液,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给予35mL 左右的0.3%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6,规格为10mL:100mg)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治疗,腰麻患者实施2.0~2.5mL的0.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手术后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100mg曲马多(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00001,规格为2mL:0.1g)进行术后镇痛(2次/d),术后第二天给予200mg曲马多(2次/d)。
给予治疗组术后实施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麻醉方式与常规组一致,术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40mg帕瑞昔布钠(药品名称:科瑞舒;药品通用名: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国药准字H20173308;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mg)进行镇痛治疗,12h后再次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40mg帕瑞昔布钠镇痛,第二天同上。
帕瑞昔布钠在围术期镇痛的新进展

帕瑞昔布钠在围术期镇痛的新进展发表时间:2015-07-02T15:01:08.4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金泳利黄学洙(通讯作者)[导读] 超前镇痛的本质就是防止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敏感化发生,从而到达术后镇痛的目的。
金泳利黄学洙(通讯作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吉林延吉133000)【摘要】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目前临床当中解决病人疼痛问题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NSAIDs类药物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革新,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数十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剂型,目前主要应用在解决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当中,尤其是应用在慢性骨骼肌肉炎症性疾病中。
帕瑞昔布钠作为高选择性的COX-2的抑制剂,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开展使用,成功应用在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口腔科手术、整形科术和普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处理中,以往所使用的阿片类药物虽然镇痛效果明显但是其副作用一直困扰着麻醉医生,例如:呼吸抑制、眩晕、嗜睡、恶心和呕吐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围术期镇痛多采用多种药物的多模式镇痛和平衡镇痛,既可以降低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又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89-021.超前镇痛1913年Crile等人[1]首次提出在手术麻醉前进行神经阻滞,在手术伤害性刺激发生之前就开始阻止疼痛的传导,有助于减轻手术后病人的疼痛。
后来由Wall[2]提出并完善超前镇痛的概念,并深入指出手术前的超前镇痛可以阻止手术切口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的诱导作用,进而降低急性术后疼痛的强度。
现超前镇痛定义为: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就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防止中枢和外周的敏感化发生,以达到消除或者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观点。
超前镇痛的本质就是防止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敏感化发生,从而到达术后镇痛的目的。
帕瑞昔布在腹腔镜术后的镇痛作用观察

腹腔镜手术 的术 后镇 痛常 以阿 片类药 物或 是 曲马多 为 主, 但这两类 药物都可 能发 生一 些不 良反应 , 因而增 加患 者 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本次观察 使用 了 N A D S I S类 药物 , 减 在
由于气腹 导致 的腹 膜刺 激 、 手术创 伤 等原 因 , 腹腔 镜 使
69 6
2 3 副作用 .
3 讨论
2 h内 A组 无恶心 、 4 呕吐病例 , 无其它不适 ; B
组发生恶心呕 吐 1 。 例
21 0 2年 3月 第2 4卷 下半月 第 6期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a o mM fChn s e peSHe l dc lJu o ieeP o l at h
1 mn 3 mi、h4 5 i、0 n 1 、h时间段 疼 痛强度 评 分显 著低 于 B组 ( P
< .5 , 0 0 ) 术后 6 h评分两组无显著 差别 ( 0 0 ) P> .5 。见图 1 : 2 2 两组术后疼 痛缓mn 1 、h 6 0 i、h4 、h时 间 段 疼 痛 缓 解 比较 见 图 2 :
注 : 缓 解 ; 缓 解 一 点 ; 解 一 部 分 ; 解 很 多 ; 全 缓解 0无 1 2缓 3缓 4完
帕瑞昔布钠用于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 P<00 ) . 5 。P组术后镇痛满意率优于 C组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 5 。P组阿片类药 物 ( 吗啡 ) 的使
3 .镇痛满意度 ( 3 : 表 ) P组患者 术后 I级和 Ⅱ级有 2 3例 , 满意率 9 % , 2 C组患者在术后 I级和 Ⅱ级有 l 0例 , 满意率 4 % , 0 两组患者在满意率上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0 ) P= .0 1 。
(P V , IP ) 潮气 量( T 8—1 lk , V ) 0 m/ g 频率 () 2O/ n 呼气 末二 f 1  ̄mi, 氧化碳分压 ( EC 维 持在 3 P O ) 5—4 l g 手术 期 间 BS值 5l H , I m I
昔布钠用于颈椎前后 路联 合术后 , 察帕瑞 昔布钠 的镇 痛效果 观
及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情 况 。
一
满意 , Ⅲ级 为可以 , Ⅳ级为不满意: V级 为十分不满 意 , 意率为 满
I 级和 Ⅱ级所 占的百分 比, 以及其他镇痛药 ( 本试验统 一采用阿 片类药物吗啡 , 皮下 注射 ) 使用情 况 , 良反应 [ 心、 吐、 不 恶 呕 瘙 痒、 消化不 良、 痛、 头 呼吸抑 制 (< 8 ̄/ i) 心血 管不 良反应 ] mn ,
通 讯 作 者 :毛 克 亚 ,malm oea ia (m E i: aky @s .o n 3
时间短 , 但疼痛性质剧烈 , 是机体对手术所 致的一种 复杂的生理
和病理生 理反应 。手术应 激反应能 引起 人体 内环境稳态失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瑞昔布在术后镇痛的应用进展帕瑞昔布(parecoxib)是首个可经静脉和肌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近年来在急性疼痛治疗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术前应用帕瑞昔布可有效提高病人术后镇痛质量,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且较传统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有更小的副作用。
本文旨在对其药理作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作用机制传统观点认为,在病理条件下,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其中包括COX-2的诱导表达,COX-2催化花生四烯酸(AA)产生前列腺素前体(PGH2),PGH2进一步生成前列腺素(PGs)参与炎性反应,产生痛觉。
NSAIDS主要通过抑制膜磷脂-AA-PGs代谢途径中COX-2的活性达到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然而传统NSAIDS在抑制C0X-2的同时抑制COX-1,造成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PGs 不足,从而引起胃肠道损伤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等不良反应[1]。
与传统非选择性NSAIDS相比,特异性COX-2 抑制剂因其胃肠道毒性低、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帕瑞昔布是一种C0X-2特异性抑制剂,为伐地昔布(valdecoxib)的水溶性非活性前体,在体内可迅速完全转化为伐地昔布,其药效学特性与伐地昔布相同。
帕瑞昔布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的抑制作用强2.8万倍。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注射后血浆中伐地昔布峰浓度更高,达峰时间约30min,也短于其他昔布类药物[2]。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15min后即可在脑脊液中检测出伐地昔布,其浓度在50min内迅速上升后维持于6 ng/ml~14 ng/ml,达到体外半抑制浓度(vitro IC50)(1.57 ng/ml)的时间为17min[3]。
在治疗术后疼痛中,帕瑞昔布40mg的镇痛效应优于吗啡4mg,与痛力克30mg相似,且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4]。
2 帕瑞昔布的镇痛机制在组织受损后激发炎症反应,组织中的COX-2被多种因子诱发,激活AA途径,促使炎症部位前列腺素E(PGE)、前列环素(PGI)及其他多种酶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增加,并在多种受体和递质的作用下发生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导致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强,非痛刺激产生异常性疼痛以及在炎症区域出现自发性疼痛或疼痛时间延长。
如果在伤害性刺激之前一段时间内给予有效的镇痛措施,通过阻断或抑制疼痛传导路径,可以防止或抑制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达到抑制或消除手术创伤后疼痛和减少镇痛药用量的目的[5]。
2.1 抑制中枢敏化临床试验[6]测得病人术后脑脊液中PGE2浓度升高,而帕瑞昔布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PGE2的生成,从而抑制伤害性刺激传导,早期使用还可能产成中枢介导的止吐作用。
2.2 抑制外周敏化近期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发现手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可减少患者围术期IL-1β、IL-6和IL-8、β-内啡肽等炎症因子的产生[7、8],降低神经系统敏感性。
与术后给药相比,术前给予帕瑞昔布可更显著地减少围术期应激性激素的释放[9、10],降低机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抑制痛觉增敏,达到超前镇痛的目的。
2.3 抗焦虑有临床实验[11]发现硬膜外置管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40mg能降低焦虑评分,缓解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认为帕瑞昔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可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对抑制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有间接的积极效应。
3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的术后镇痛作用如果术前应用帕瑞昔布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不仅可以节约药物,而且还可以减少镇痛药的副作用,改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试验中,超前镇痛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术后疼痛评分(V AS)、术后镇痛药的用量、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3.1 有效剂量Desjardins等[12]在局麻口腔科手术前给予帕瑞昔布的观察中发现20mg、40mg、80mg均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镇痛要需求量,40mg的镇痛效应优于20mg,而40mg与80mg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认为40mg以上剂量并不增加术后镇痛效果。
Desjardins等[13]又在踇囊炎切除术前分别应用帕瑞昔布20mg或40mg,也发现40mg的镇痛效应优于20mg。
杨洁等[14]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诱导时分别给予帕瑞昔布20mg或40mg,发现给药组术后血清TNF-а和IL-6水平均较安慰剂组降低,且帕瑞昔布40mg组降低更明显。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的有效镇痛剂量可能与手术中伤害性刺激的范围以及手术时间相关,目前大多数临床试验中术前给予的帕瑞昔布剂量为40mg。
3.2 术前给药与安慰剂比较Luscombe等[15]对90例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病人的研究发现,术前给予帕瑞昔布40mg与安慰剂组相比,可显著减少术后1h活动时疼痛评分,并降低术后头痛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率。
Neuss等[16]对32例全麻下接受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研究发现,术前2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 的病人,在术后第一天早晨活动或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显著小于安慰剂组,镇痛药需求量也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疲劳程度在术后第3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安慰剂组在术后第4天仍未恢复。
3.3 术前给药与术后给药比较Bajaj等[17]比较了80例在普外科手术中帕瑞昔布40mg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给药的效果,结果术前给药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术后给药组,术前给予帕瑞昔布有助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Lee等[18]研究了60例全麻下直肠切除术患者,发现术前30-45min或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的两组在术后48h内各时点,尤其是在术后12~24h之间的吗啡需求量较安慰剂组显著减少,但术前组与术后组的吗啡需求量以及静息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尽管应用帕瑞昔布减少了吗啡的需求量,但三组患者在咳嗽时的疼痛评分以及吗啡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并提出当预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失液时,术后给药可能优于术前给药。
Martinez等[19]等报告手术切皮前或手术结束时给予帕瑞昔布对全麻下骨科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术前组与术后组24h内吗啡需要量显著少于安慰剂组,但术前给药与术后早期给药的术后镇痛效应及吗啡需要量无统计学差异。
可能原因是术后给予帕瑞昔布抑制了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术后组也同样出现了超前镇痛的效应。
4 安全性尽管COX-2抑制剂具有NSAIDS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了后者的不良反应,但COX-2不仅是诱导性酶,也是构成性酶,主要存在于肾脏及血管内皮等组织中。
依赖COX-2产生的前列腺素除了导致疼痛和炎症反应之外,也履行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舒张血管及抗血小板活性等生理功能。
因此COX-2是个双刃剑靶标,对于帕瑞昔布抑制COX-2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4.1对凝血功能的影响PGI2与TXA2是调节凝血系统平衡的重要的物质,对血小板功能起着相反的作用。
前者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后者促进血小板聚集,帕瑞昔布使依赖于COX-2产生的PGI2与依赖于COX-1 产生的TXA2均减少,但前者的减少远远超过后者。
当PGI2/TXA2的平衡被破坏时,机体凝血系统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表现为血管收缩的敏感性增加及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使病人处于凝血功能相对增强的状态,理论上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20]。
徐世琴[21]在腰-硬联合阻滞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凝血功能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而实验组帕瑞昔布的应用拮抗了部分由于麻醉与手术引起的凝血功能下降,因此认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可增强凝血功能。
然而这种相对高凝状态在其他手术中的利弊关系尚缺乏确切依据。
4.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帕瑞昔布引起心血管意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上述的促凝与抗凝的失衡,严重者可发生缺血性梗死。
通过抑制PGI2的抗血小板聚集及血管舒张功能,促进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导致斑块稳定性改变,启动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研究表明COX-2抑制剂可引起血压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2]。
但也有研究报道COX-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而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益。
Schug等[23]总结32项非心脏手术研究发现,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和伐地昔布不增加术后血栓形成事件发生率,然而由于该研究中心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总数极少,因此该结果缺乏说服力。
Ott等[24]对1671名CABG患者随访发现,围术期短期静脉应用帕瑞昔布继而口服伐地昔布治疗术后疼痛,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心梗、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而后Nussmeier等[25]对462名患者调查发现,CABG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但同时伴随术后严重心血管意外以及胸骨感染的增加。
因此对于接受CABG术的病人或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慎用帕瑞昔布。
4.3 对肾功能的影响COX-2存在于肾血管,髓质及致密斑等组织,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特定的前列腺素来调节肾脏生理功能。
PGE2及PGI2有扩血管效应,而PGF2a及TXA2则对肾血管起收缩作用,其中TXA2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COX-2具有部分与COX-1相似的生理功能,可以调节肾小管近端重吸收、影响肾素释放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26]。
COX-2抑制剂减少PGI2的产生,对TXA2 影响较小,从而使PGI2/TXA2平衡失调。
当C0X-2表达被抑制时可促进肾小管对钠重吸收,使尿钠排泄减少,导致水钠潴留[27]。
研究发现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传统的NSAIDS的肾脏副作用相似,均可降低肾脏滤过功能[28]。
平永美[29]等对60例择期全麻乳癌手术病人进行研究,发现围术期应用不同剂量(40mg,120mg,240mg)帕瑞昔布,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液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钠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围术期注射临床最大剂量帕瑞昔布对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
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作用机制,也与使用的剂量、疗程、合并用药以及患者的生理状态有关。
然而对于单纯术前应用帕瑞昔布的不良反应鲜有报道,可能与使用时间短、剂量小有关。
5 总结术前应用帕瑞昔布可有效抑制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同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在病人出现需禁食、无法口服或恶心呕吐的情况,口服类COX-2抑制剂的应用受到限制时,可经肠外给药的帕瑞昔布是一个新选择。
然而,虽然治疗剂量的帕瑞昔布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但仍应避免长时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