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干部卓越执行力提升工作坊》_课程简介

《管理干部卓越执行力提升工作坊》_课程简介
《管理干部卓越执行力提升工作坊》_课程简介

管理干部卓越执行力提升工作坊

-一个关于如何高效完成任务的学问-

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Course Background】

为什么企业有很好的战略目标,却难以实现?

为什么业绩目标制定之后,组织成员不能全力以赴地去执行?

为什么有了明确的工作任务,但组织成员仍然不能有效地取得绩效成果?

为什么组织内常出现低效、推诿而导致目标计划无法实现?

为什么组织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很强,但团队的整体执行力却不强?

为什么市场环境很好,企业却不能抓住机会实现快速发展?

企业管理层的执行力,已经越来越被认为是企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有关执行力的课程越来越受重视,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已经把该课程列为每年的必修课程,通过不断强化目标管理、以结果为管理导向,以提升组织各级成员的执行力为抓手,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课程目的Curriculum Objects】

1. 了解执行力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明确为什么企业需要提高执行力

3. 掌握提高执行力的基本方法、技巧和管理工具

4. 明确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为结果寻找最好的答案

5. 掌握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

6. 了解业务追踪和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紧盯目标的过程管理方法

7.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效提高工作执行的强度,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绩效

【课程特色Course Features】

●权威性:集合执行力管理大师之精华,秉承国际执行力课程之要义

●成熟性:历经数十场实战历练的成熟课程

●实战性:引用老师本人二十载管理实践和经典案例

●实用性:观点、理念、工具、方法,道术兼修、渔鱼并授、学以致用;

●实效性:在讲授中思辨、在讨论中感悟、在演练中掌握!

●丰富多彩的课程方式: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游戏、视频分享、管理故事。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深度的幽默、有思想的风趣;在欢笑中会意,在轻松中提升。

【培训对象Participants】

各行业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我们会针对不同行业管理者设计对应的课堂案例和问题)

【所需时间Training Time】

3天1夜(19-20小时)

如果培训单位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则时间会相应进行增减。

【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

单元一高效企业、重在执行——结果源于高效的执行和卓越的过程

1. 话题导入:退伍军人的故事

2. 引发思考:如果是你,会怎么办?

3. 执行力的概念

4. 寓言故事:老鼠的伟大梦想

5. 结论:当你知道如何去完成你的绝妙点子的时候,它才是一个Good idea!

6. 课堂活动:个人执行力测试和评价

7. 课堂互动:请从企业的管理策略(战略),职能部门的运营(流程)管理(战术)的层面来谈一谈

关于执行的话题。

8. 问题汇总与讲师总结

9. 执行是一门学问

10. 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

11. 执行的基本含义

12. 关于执行力的误区

1) 误区一: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不值得企业领导人在此大费周章。

2) 误区二:许多人认为执行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战术层次,领导人只要授权下属即可,只有这样,

领导人才会有时间去思考更“重大”的课题。

13. 高效执行的三项关键

14. 小组研讨:为什么企业管理中不仅需要结果还需要过程?

15. 总结: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

16. 企业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

1) 沟通

2) 协调

3) 反馈

4) 责任

5) 决心

17. 单元小结:

1) 执行力就是开启成功大门的关键钥匙

2) 良好的过程管控才是执行到位、目标落地的可靠保证

单元二了解缘由、明确使命——为什么我们需要执行力

1. 案例分析:

1) CEO的烦恼

2) 戴尔电脑的成功

3) 施乐公司的执行不力

4) EDS的执行成功

2. 课中互动:

1) 从前面四个案例中你学到了什么?

2) 接下来你准备怎样在银行/保险/证券公司里构建优质服务以及推动流程再造?

3. 案例研讨:由客户服务的困惑探讨可落地的服务提升管理执行

4. 案例分析:毛泽东招生的故事

5. 案例和研讨总结:

1) 有具体措施的管理制度才更有执行力!

2) 有务实的行动方案才更有执行力!

3) 有制度、流程配套的管理才更有执行力!

6. 课中思考与互动研讨:如何关注工作细节并执行到位?

7. 课堂实战测试——你是几段的行政管理人员?

8. 案例研讨之结论:

1) 讲过了不等于做过了

2) 做过了不等于做到了

3) 做到了不等于做好了

4) 管理是盯出来的!

9. 案例分析——因为设备漏油引发的管理思考

10. 五问管理法的产生与意义

11. 互动研讨和单元总结:

1) 执行力的意义

2) 优秀的企业需要执行力

单元三优秀企业、重在执行——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和技巧

1. 企业执行失败的四大关键原因分析

2. 提高执行力的3大基础

3. 执行力基础之一:领导者的7项基本行为

1) 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和员工

2) 实事求是,直面问题

3) 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排出优先顺序

4) 持续跟进,直到达成目标

5) 赏罚分明,重奖业绩优秀人员

6) 通过教练辅导提高下属能力

7) 了解你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 执行力基础之二:建立文化变革的框架

1) 行动导向的文化

2) 奖励与业绩挂钩

3) 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执行的软件部分)

4) 积极、坦诚和开放的对话

5) 领导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5. 执行力基础之三:领导者的关键任务——知人善任

1) 企业不能知人善任的原因

2) 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3) 案例研讨:冰海沉船的故事

4) 如何做到知人善任

5) 案例分析——安蒂的两次面试

6) 人员评估应基于事实而非臆想

6. 执行的3个核心流程

7. 人才选育流程——在战略和运营之间建立联系

1) 人员选育流程的要素

2) 人员选育流程的3项目标

3) 传统人员流程的缺失

4) 及早确认高潜力以及可提拔的人才

5) 五人诊断——兼容性面谈

6) 有尊严的辞退员工

8. 战略制定流程:将人员与运营结合起来

1) 制定策略之问

2) 计划拟定后之问

3) 策略的基本要素只能少,不须多

4) 规划策略时的三个问题

5) 谁来制定计划?

6) 战略或管理策略规划九问

7) 企业面对的关键性课题是什么?

8) 战略计划与运营计划

9. 运营实施流程:在战略和人员中间建立联系

1) 实战案例:如何在三天内完成一份庞大的预算报告

2) 将业绩落实到实处

a) 案例分析:新的一年的目标

b) 将企业战略执行到位的5项关键工作

c) 案例分析——目标分解的重要性

d) 达到目标的4个步骤

e) 案例分析:新的一年的目标——经理与员工的对话

f) 责任锁定

g) 行动计划

h) 案例分析:诸葛亮、马谡与守街亭

i) 课堂互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j) 业绩跟踪与考核

10. 单元小结

单元四以终为始、结果导向——为最好的结果而寻找答案

一、完成任务还是获得结果

1.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

2. 案例分析:3个不同薪水的同学

3. 看电影、学管理——安蒂的委屈

4. 小组讨论:任务还是结果?

5. 执行能力实战测试:经理需要我安排一场会议

6. 测试结果评价与后续研讨

7. 案例分析:种树的故事

8. 课堂互动: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9. 讲师总结:

1) 任务≠结果

2) 态度≠结果

3) 职责≠结果

4) 高效执行3要素

a) 信守承诺

b) 结果导向

c) 永不言败

10. 看电影、学管理——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1. 小组讨论:

1) 从上面的电影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2) 我们如何看待所谓的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话题?

3) 我们决定未来将在工作中采取的正确行动有哪些?

二、目标管理

1. 目标的概念

2. 案例分析:凤姐的故事

3. 从短片看目标的重要性

4. 课堂互动:写出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和近5年的职业发展目标

5. 案例分析:美国耶鲁大学的调查

6. 课堂互动:目标管理能力测试与评价

7. 有效目标的7个特点

8. 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2) 运用SMART原则的具体实例

9. 目标管理的概念

10. 目标管理的特点

11. 目标管理的类型

1) 业绩主导型目标管理和过程主导型目标管理

2) 组织目标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

3) 成果目标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

12. 目标管理的功能

1) 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

2) 提高工作成效

3) 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激励和提高

4) 改善人际关系

13. 目标管理基础工作的3个主要特点

1) 先行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2) 空间上的低层次性和群众性

3) 内容上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

14. 目标管理的程序

15. 目标管理的优点

16.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7. 单元小结:关于目标管理的一些看法

单元五牢记使命、承担责任——做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经理人

一、制定目标是为了完成目标

1. 完成目标的5项条件

2. 管理的成功模式

3. 经理人4R执行力

4. 管理者的责任

5. 看电影、学管理——做一个教练而不是上司

6. 小组讨论:

1)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教练?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2) 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进行教练辅导和激励士气时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二、目标管理和PDCA循环

1. PDCA循环

2. 管理中的PDCA运用

1) 掌握高绩效的计划「P」

2) 编制计划时的5W2H

3) 了解「C」的新时代意义

4) 工作计划要及时检讨

5) 采取高附加价值的标准化行动「A」

3. 单元小结:

1) 在目标管理系统下,营销管理者的责任是达成目标而不是改变目标。

2) 如果出现某种原因使得既定目标的达成出现困难,那么,此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新计划

(或是修改现有计划),以克服这些困难。

3) 我们的策略是改变或修订计划,绝不是改变或修订目标。

单元六通过高效沟通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1. 企业战略执行的关键点

2. 案例研讨:航天员的选择

3. 沟通的概念

4. 沟通的形式

5. 沟通的内涵

6. 常见的沟通误区

7. 管理沟通的核心工作

1) 收集传递信息

2) 企业决策

3) 增进团结

8. 工作中的沟通误区

9. 工作沟通中的正确理念

10. 管理沟通的基本技巧

1) 找到共同点,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

2) 精心遣词,准确表达;

3) 使你的指示明确而有意义;

a) 课中思考:我们还有哪些错误的工作指示?

b) 课后练习:撰写符合精准沟通原则的工作指令

4) 给对方施加适当的压力。

a) 看电影、学沟通——李云龙的压力沟通术

b) 课堂互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11. 提高与上级沟通的能力

1) 有效沟通的6个因素

2) 有效沟通的4种态度

3) 获得领导信任的沟通策略

a) 看电影、学沟通——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

b) 课堂互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4) 同上级领导高效沟通的经验分享

12. 提高与平级沟通的能力

1) 沟通协调很重要

2) 求同存异是方向

3) 看电影、学沟通——木华黎的沟通技巧

4) 平级沟通中的注意点

a) 改善关系用赞美,缓解矛盾用道歉

b) 直言相劝未必对,转换方式才可行

c) 表达不慎起摩擦,准确说明少猜疑

d) 说话不要犯忌讳,精心遣词避冲突

13. 提高与下级沟通的能力

1) 传达命令的技巧

2) 批评下属的技巧

3) 赞扬下属的技巧

4) 特别注意:换位思考、把握细节

14. 沟通高级技术分享(ALPS技术)

1) A 提问技术

2) L 聆听技术

3) P 理解技术

4) S 表达技术

5) 处理冲突达成一致

15. 单元小结

单元七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请培训单位拟定一些关于本企业管理执行中的棘手问题,讲师将会把这些问题融入到课程中讨论并引

导学员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初步得出解决方案。

特别说明:由于针对的行业不同,我们的课程讲解、案例也会有所侧重,课程结构也会相应地进行微调。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二、教学目标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掌握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理解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方法;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电子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通信系统组成,掌握非线性电路与选频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晶体管高频等效模型。 2.清楚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一般模型与任务,重点掌握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熟悉放大器的稳定性。 3.了解放大器内部噪声的来源、性质,熟悉元件噪声模型,熟知信噪比、噪声系数的概念,并会简单计算。 4.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熟知丙类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会分析该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熟知其高频特性。了解有关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些新技术。 5.熟知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LC正弦波振荡器,会分析电路、定量计算、确定主要参数。应知道石英晶振的相关知识。 6.必须熟知调制、解调的相关重要概念,熟知幅度(角度)调制(解调)的常用电路,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数学计算。 7.清楚混频(变频)的概念,熟知变频干扰。 8. 熟知电子线路中三种常用的反馈控制电路:AGC、AFC、APC。重点掌握锁相环路(PLL即APC)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绪论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 教学对象: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阐述的通信电路已广泛用于各种频段的信号传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对主要功能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具备根据生产实践要求、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电子电路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较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电路、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它的目的主要向学生介绍无线通信系统中功能电路的原理,注重加强基础,对电子电路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指出每章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通过纳入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内容和方法的理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电子电路系统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 本章要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电路系统的非线性及本课程的特点。 重点: 建立起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本课程的特点。 难点: 电路系统的非线性。 第一章LC谐振回路(4学时) 1. LC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 2.集中选频滤波器 3.电噪声 4.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及其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LC串并联回路的组成、原理及特性;掌握LC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集中选频滤波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电噪声的概念和来源,了解噪声温度的概念,掌握噪声系数的定义和计算;了解反馈控制电路的概念。 重点: 掌握LC串并联回路的组成、原理及特性;掌握LC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分析方法;掌握噪声系数的定义和计算。 难点: LC谐振回路中谐振电导(电阻)、品质因数的计算,接入系数的计算。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5学时) 1.谐振放大器 单管单调谐放大器、多级单凋谐放大器、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2.宽频带放大器 展宽放大器频带的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调谐放大器不稳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重点: 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性能指标要求及分析。 难点: 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的指标分析。 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6学时) 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分忻,直流馈电线路与匹配网络 2.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 基本要求: 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中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掌握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传输线变压器的特性和应用;了解功率合成技术。 重点: 掌握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传输线变压器的特点;了解功率合成技术。 难点: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分忻。 第四章正弦波振荡器(4学时)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代码:05034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 学分:4.5 制订人: 审核: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34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学习领域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验(训)学时:1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高频电子线路模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能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旨在讲述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学完课程后,学生应能建立非线性的概念,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与专业素养也将得以提高。 三、前导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及《模拟电子技术》,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电路模块及低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高频非线性电路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面向应用岗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通信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证券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0题无答案

证券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证券市场的结构 发行人以筹资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向投资者出售新证券形成的市场称为()。(单项选择题) 1. A:一级市场 2. B:二级市场 3. C:二板市场 4. D:三板市场 2.证券市场的结构 证券市场按照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 1. A: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1] 2. B:场外市场与交易所市场[1] 3. C: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1] 4. D:二板市场与三板市场[1] 3.有价证券的分类 广义的有价证券包括()、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单项选择题) 1. A:商品证券[1] 2. B:凭证证券[1] 3. C:权益证券[1] 4. D:债务证券[1]vn 4.有价证券的分类 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属于()。(单项选择题) 1. A:货币证券[1] 2. B:权益证券[1] 3. C:资本证券[1] 4. D:凭证证券[1] 5.有价证券的分类 按证券的经济性质分类,有价证券可分为()。(单项选择题) 1. A: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公司证券[1] 2. B:上市证券、非上市证券[1] 3. C: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1] 4. D: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1] 6.有价证券的分类 证券按照它的(),可分为股票、债务和其他证券三大类。(单项选择题) 1. A:募集方式[1] 2. B:收益是否固定[1] 3. C:经济性质[1] 4. D:发行主体[1] 7.有价证券的分类 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审查条件相1较松、不采用公示制度的证券是()。(单项选择题) 1. A:国际证券[1] 2. B:特定证券[1] 3. C:私募证券[1] 4. D:固定收益证券[1] 8.诚信建设的有效措施 1于主承销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及进行重大重组的上市公司增发或配股的,证券公司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其1发行人的发行()。(单项选择题) 1. A:尽职调查[1] 2. B:上市辅导[1] 3. C:发行审核[1] 4. D:盈利预测[1] 9.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诚信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交易所及登记结算机构必须妥善保管的资料。(单项选择题) 1. A:交易记录[1] 2. B:原始凭证[1] 3. C:结算凭证[1] 4. D:证券登记帐户[1] 10.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诚信建设的主要内容 交易所应加强1()行为的监控,要能及时发现股价异常波动情况,并及时全面的监管部门报告。(单项选择题) 1. A:信息披露[1] 2. B:市场操纵[1] 3. C:内幕交易[1] 4. D:市场欺诈[1] 11.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诚信建设的主要内容 交易组应按照()的要求,认真负责的组织好日常交易(单项选择题) 1. A:《交易所章程》[1] 2. B:《证券法》[1] 3. C:《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件》[1] 4. D:《三公原则》[1] 12.政府债券的性质和特征 公司债券比相同期限政府债券的利率高,这是1()的补偿。(单项选择题)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全

《食用菌栽培》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 食用菌:一切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食品,具有降解农作物的下脚料,转变成美味的蛋白质,具有变废为宝、促进良性生态循环的功能。。 菌种:指来源于单一的菌体,在形态、生理、遗传上一致,并能体现该种特性的菌丝培养物。(或:人工培育的,在一定基质上的,用以扩大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孢子:真菌的繁殖单位,功能如同植物种子。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结构,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 低温型品系:在低温下形成原基和产生子实体的品系,如金针菇等。 中温型品系:在中温下(常温15~27℃)形成原基和形成子实体的品系。 高温型品系:在高温下(常指25~30℃)形成原基和生长子实体的品系。 生物学效率:又称生物转化率,指食用菌的鲜重同产出该产量鲜菇(耳)所用培养料干料的重量百分比。或生物转化率%=(食用菌的鲜重/所用培养料干料重量)% 同宗配合:在高等真菌的发育中,同一菌丝细胞通过自体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又称自交可孕,如草菇。它相当于刚等植物的“雌雄同株”的性配现象。 异宗结合:由不同的孢子萌发的菌丝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称异宗结合。如: 组织分离法:是指食用菌的子实体、菌核或菌索上取一部分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食用菌纯菌丝体的方法。 质配:两条可亲和的即可互相交配的单核菌丝,在接触细胞壁发生溶解,使两性的细胞原生质(包括细胞核)进行融合,但不进行核配的性行为。次生菌丝体就是由初生菌丝细胞质配后形成的。 核配:性细胞的细胞核的结合过程。核配通常发生在特殊的细胞(担子或子囊细胞)中。 原基:子实体的原始体,是菌丝体发育到生殖阶段所形成的胚胎组织。原基进一步发育,即成为子实体。 减数分裂: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其中的一次细胞分裂使染色体减半。 常压灭菌:即在一个蒸汽压力下(温度为100℃)的灭菌法。常压灭菌时间一般为8-10h.。高压灭菌:在0.1mpa 的压力下,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1.5h. 巴氏灭菌:采用培养料的发酵,使料温加热到62℃-70℃的温度, 30分钟后,便可杀死不耐高温的微生物营养细胞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创的,故名巴氏灭菌法。)在双胞蘑菇栽培中,该法多用于堆肥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室内发酵)上,以达到消灭病虫害,改善理化状态和提高堆肥营养利用率的目的。 锁状联合:担子菌的双核细胞进行特殊分裂而在菌丝上出现的一种锁状结构。 木腐菌:引起木材腐熟的真菌。很多食用菌,如银耳目的银耳和木耳,伞菌目的香菇和侧耳,多孔菌目的猴头和灰树花等均属木腐菌 变温结实性:子实体分化必须要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能完成的食用菌种类,称~。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如香菇、平菇等。 恒温结实性:具有保持恒温形成子实体的结实习性,这类食用菌称~。 液体菌种:食用菌经深层发酵培养出来的大量菌丝球用来作繁殖的材料就是~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

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1.1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牛顿内摩擦定律 1.4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2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2.3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2.4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2.5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2.6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2.7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专业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和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通信电路单元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电路的组成形式,对电路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试验,对电路进行计算和测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通信产业现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明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课程内容 (1)无线电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无线电信号的特点 (3)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调制解调的概念,载波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电波传播,频段,载波,调制解调。 (2)领会: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10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高频特性,熟悉常用的元器件的高频性能。熟悉电子噪声的特性及分析解决方法,噪声系数的计算。 2、课程内容 (1)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2)无源器件和组件 (3)电子噪声 (4)噪声系数的计算和测量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高频等效,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通频带,噪声系数。 (2)领会:谐振电路的计算,噪声系数的计算,通频带意义。 第三章高频谐振放大器(1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一般计算。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熟悉匹配电路,会分析实际电路。 2、课程内容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 (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和实际电路; (4)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合成;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课程实习,实地进行常见食用菌品种的菌种制作、栽培,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通过参观湖北省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力争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8日至2012年11月4日共计8天 三、实习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洛阳店出口示范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 四、实习内容 1、校内实习主要内容 (1)进行袋料栽培中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 ①香菇: a. 香菇袋料栽培原料的预湿 b. 香菇栽培料拌料及装袋 c. 香菇袋料装锅灭菌 d. 香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②平菇: a.平菇熟料栽培料建堆发酵 b.平菇三级种原料的预湿 c.平菇三级种拌料、装袋并装锅灭菌 d.平菇栽培料的翻堆 e.平菇栽培料装袋 f.平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③黑木耳: a.黑木耳栽培料的预湿 b.黑木耳栽培料装袋 c.黑木耳栽培料的灭菌 d.黑木耳栽培袋接种 (2)参加常见食用菌品种菌种和不同栽培模式的各项操作。

工程流体力学课件

流体力学 绪论 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 第四章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 第五章有压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六章明渠定常均匀流 第九章泵与风机 绪论 一、流体力学概念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 1738年伯努利出版他的专著时,首先采用了水动力学这个名词并作为书名;1880年前后出现了空气动力学这个名词;1935年以后,人们概括了这两方面的知识,建立了统一的体系,统称为流体力学。 研究内容: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 1、流体静力学:关于流体平衡的规律,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各种力之间的关系; 2、流体动力学:关于流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体的运动特征与能量转换等。 基础知识:主要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常常还要用到热力学知识,有时还用到宏观电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本构方程(反映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

流体力学是在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古时中国有大禹治水疏通 江河的传说;秦朝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修建的 马人建成了大规模的供水管道系统等等。 流体力学的萌芽:距今约2200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写的“论浮体”一文,他对静止时的液体力学性质作了第一次科学总结。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此后千余年间,流体力学没有重大发展。 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的著作才谈到水波、管流、水力机械、鸟的飞翔原理等问题;17世纪,帕斯卡阐明了静止流体中压力的概念。但流体力学尤其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却是随着经典力学建立了速度、加速度,力、流场等概念,以及质量、动量、能量三个守恒定律的奠定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流体力学的主要发展: 17世纪,力学奠基人牛顿(英)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中讨论了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他针对粘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也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使流体力学开始成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但是,牛顿还没有建立起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许多力学模型和结论同实际情形还有较大的差别。 之后,皮托(法)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法)对运动中船只的阻力进行了许多实验工作,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正确地用微分方程组描述了无粘流体的运动;伯努利(瑞士)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精心地安排了实验并加以分析,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从此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从18世纪起,位势流理论有了很大进展,在水波、潮汐、涡旋运动、声学等方面都阐明了很多规律。法国拉格朗日对于无旋运动,德国赫尔姆霍兹对于涡旋运动作了不少研究……。在上述的研究中,流体的粘性并不起重要作用,即所考虑的是无粘性流体。这种理论当然阐明不了流体中粘性的效应。 19世纪,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许多工程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带有粘性影响的问题。于是他们部分地运用流体力学,部分地采用归纳实验结果的半经验公式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水力学,至今它仍与流体力学并行地发展。1822年,纳维(法)建立了粘性流体的基本运动方程;1845年,斯托克斯

证券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0题

证券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0题 1.证券市场的结构 发行人以筹资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向投资者出售新证券形成的市场称为()。(单项选择题) 1. A:一级市场[对] 2. B:二级市场[错] 3. C:二板市场[错] 4. D:三板市场[错] 2.证券市场的结构 证券市场按照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 1. A: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对] 2. B:场外市场与交易所市场[错] 3. C: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错] 4. D:二板市场与三板市场[错] 3.有价证券的分类 广义的有价证券包括()、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单项选择题) 1. A:商品证券[对] 2. B:凭证证券[错] 3. C:权益证券[错] 4. D:债务证券[错] 4.有价证券的分类 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属于()。(单项选择题)

1. A:货币证券[对] 2. B:权益证券[错] 3. C:资本证券[错] 4. D:凭证证券[错] 5.有价证券的分类 按证券的经济性质分类,有价证券可分为()。(单项选择题) 1. A: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公司证券[错] 2. B:上市证券、非上市证券[错] 3. C: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错] 4. D: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对] 6.有价证券的分类 证券按照它的(),可分为股票、债务和其他证券三大类。(单项选择题) 1. A:募集方式[错] 2. B:收益是否固定[错] 3. C:经济性质[对] 4. D:发行主体[错] 7.有价证券的分类 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审查条件相对较松、不采用公示制度的证券是()。(单项选择题) 1. A:国际证券[错] 2. B:特定证券[错] 3. C:私募证券[对]

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制作人:陈忠剑 旅客的旅行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列车运行中渡过的,因此做好列车乘务工作,对保障旅客安全、便利、舒适的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客列车乘务组是客运部门的基层生产组,其工作特点是车内旅客人数多、要求不一,客车设备条件有一定限度,列车运行和停站时间有严格规定,而且列车乘务组是在运行过程中,远离领导进行工作,许多问题要及时独立处理。这就决定了旅客列车乘务组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及一定的工作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解决旅客提出的要求和处理临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一、乘务组的主要任务是: (1)保证旅客上下车及旅途中的安全; (2)及时为旅客安排坐席、铺位,保持列车内整洁卫生,维护车内秩序,做好服务工作; (3)保证行李、包裹安全、准确地到达站; (4)充分发挥列车各种设备的效能,爱护车辆设备; (5)正确掌握车内旅客及行包密度、去向,及时办理预报; (6)正确执行规章制度,维护铁路正当收入,做好餐茶供应及文化服务工作。

二、乘务组的乘务形式 1.包乘制 包乘制是指按列车行驶区段和车次由固定的列车乘务组包乘。根据车底使用情况不同可分为包车底制和包车次制。 2.轮乘制 轮乘制是指在旅客列车密度较大,且列车种类和编组又基本相同的区段,为了紧凑的组织乘务交路和班次,采用乘务组互相套用,不固定乘务组服务于某一列车。其优点是乘务员单班作业,一般在本铁路分局或本铁路局内值乘,对线路、客流及交通地理等情况熟悉,联系工作方便,乘务中也不需宿营车,从而节省了运能。缺点是增加了交接手续,不利于车辆保养,对服务质量有所影响。

三、乘务组及乘务员数量的计算 1. 乘务员每月工作小时 目前我国采用8小时工作双休日制度,全年12个月,365天,全年周休日104天,法定节假日7天,那么 乘务员每月工作小时= ×8=169.3(h) 2. 乘务组月值乘次数 设每对旅客列车往返一次乘务组的工作时间(不包括在折返站的休息时间)为 , 则 式中 L —— 列车自始发站至终到站间的运行距离(km ); V 直 ——列车直达速度(自始发站至终到站包括途中停站时分 在内的平均速度)(km/h ) V 接、V 交 ——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h ) 乘务员每月工作时间为169.3h ,设一对列车乘务组月值乘车次数为M ,则 M= (次) 3. 一对列车所需乘务组数 K= (组) 式中 K ——对列车所需乘务组数; P ——一个月的天数; 12 7104365--往返T )(交 接直 往返t t ++=V L 2T 往返 T 3.169M PN

电子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解析

电子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ENC9105 工程设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Design (2学分) 本课程先讨论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然后以一个小日常用品的创新设计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会议、组织、计划、决策方面的工具,并作一些书面和口头报告的练习,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基础。 CST9910 C语言程序设计C Language Programming (3学分)本课程是工学院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本课程主要介绍C语言的数据描述、控制结构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解决数值计算、数据处理中常见问题的典型算法结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并具有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能力,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相关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ENC9301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of Engineers (1学分) 本课程介绍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以及工程师对于公众健康、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并讨论工程师与环境、环境保护、领导才能、社会平等、工程法律基础、专业注册机构和工程职业法令等方面的问题。 ENC8000 创新设计项目Innovative Design (1学分) 本课程为跨学科的团队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挑战杯”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广东省高校软件杯比赛、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种竞赛,以科研立项为基础,以创新学分为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ENC9120生物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y (1学分)本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生物学各主要分支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使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及生物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对该门学科的认识,拓展知识面,启发思维和创新意识。 ENC9110 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hemistry (1学分) 介绍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学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正确理解化学学科对经济建设及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人生观。 EEG7001-7003电子通信工程系统项目I-III Electricity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I-III (3学分) 本课程通过介绍实际产品与所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介绍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的结构,使学生一开始就以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去面对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本着创新的原则,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开展新型电子或通信产品的构思与设计,并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二三级项目的实践,不断完善对该产品的设计。并通过一个项目的构思、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EEG8010微机控制与检测项目Microcomputer Control and Detection Project (1学分) 该课程是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之后开出的二级项目。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设计综合性的微机接口系统。要求系统地提出设计思想、选定设计方案并进行整体设计,包括硬件电路原理分析和软件框图及说明,并解决安装与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列车乘务员工作使命.doc

列车乘务员工作职责 1、乘务组的主要工作 ⑴使车内经常保持整齐清洁、设备良好、温度适宜、照明充足; ⑵通告站名,组织旅客乘降,及时妥善安排旅客座席、铺位; ⑶对老、弱、病、残、孕、首长、外宾等重点旅客做到重点照顾; ⑷维持车内秩序,保证安全正点; ⑸做好饮食供应工作。 2、乘务员在本段出乘时,要按规定时间由列车长带队到排班室

报到,听取排班员传达有关事项。列车长并应摘抄有关电报、命令、指示。 到达折返站或由折返站出乘时,列车长必须向当地客运(列车)段派班室报告乘务工作,接受任务 每次乘务终了,列车长应召开班组会议,总结并向排班室汇报往返乘务工作情况,提出书面乘务报告。 3、列车长每次出乘前应编制趟计划,趟计划在乘务报告中显示,其主要内容有 ⑴本次乘务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安排; ⑵对贯彻上级规章、命令、指示、通知的具体措施; ⑶上次乘务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⑷针对接车所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4、列车内应检验车票。检票由列车长负责,乘警、列车员协助。检验过的车票应用列车专用票剪加剪,但另有规定者除外。检票次数原则每400公里一次,不足400公里的列车每一单程不得少于一次。无票人员多的区段可以多次。 5、旅客列车在运行中遇有铁道部长、运输局长、铁路局长、分局长以及客运系统监察人员乘车时,列车长应提出乘务报告,汇报工作,接受指导。对部、局、分局车辆、公安、卫生、安全监察、收入部门领导乘车时,列车长应口头汇报工作,接受指导。 运行在外局时,应接受所在局的检查指导,服从调度指挥。 6、客运(列车)段的段长、车队长、业务室、乘务室等客运管理人员添乘时,由分局统一填发客运添乘证,该证仅限本段担当的列车上和运行区段内使用。添乘时,凭证可住乘务员公寓。

工程流体力学_倪玲英_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码:0222014 学分:4.0 参考学时:64 实验学时:8 适用专业:工程力学 大纲执笔人:孙宝江 系主任:周晓君 5※ 一、课程目标 流体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的运动和平衡规律以及流体和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 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计算方 法,包括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平衡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简单的 管路计算,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基本的 实验技能,为从事专业工作、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物理和力学基础。需先修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理论力学等。后续课程包括渗 流力学、石油钻采工艺概论、石油钻采机械概论等。教学过程中 要求侧重于流体力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时还应 注意结合实验和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5※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一)绪论 4学时 1.流体的概念 2.连续介质假设 3.流体的物理性质 4.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5.常用单位制简介 (二)流体静力学

10学时 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4.相对平衡 5.流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6.流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7.浮体与潜体的稳定性 (三)流体运动与动力学基础14学时 1.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3.连续性方程 4.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5.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6.拉格朗日方程及其意义 7.稳定流动量方程及应用 (四)液流阻力与水头损失12学时 1.液流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2.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3.相似原理和因次分析 4.圆管层流流动 5.圆管湍流流动 6.湍流沿程水头损失的分析及计算 7.局部水头损失分析及计算 (五)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10学时 1.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 2.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 3.孔口与管嘴泄流 4.水击现象及水击压力的计算 5.习题课 (六)非牛顿流体运动基础6学时 1.非牛顿流体及其流变方程 2.非牛顿流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3.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4.幂律流体的流动规律 5.判别非牛顿流体流动的Z值方法 6.非牛顿流体的物理参数测定 (七)实验课 8学时 1.水静压强实验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Radio-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 (四)课程性质: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 (五)教学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80学时 学分数:4 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七)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通信系统组成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考核要求: 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 第一章高频谐振放大器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练掌握LC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1、LC选频网络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重力与其它惯性力作用下的流体相对平衡 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流体静压强、等压面的概念及其性质;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在相对平衡中的应用; 掌握平面和曲面受压力的计算方法。 第3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场,流动参数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流体微元和控制体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的建立及其意义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一元气流伯努利方程 动量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流动模型 流线与迹线,流线方程,流线性质 基本要求: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理解建立以流场为对象的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掌握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流

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标准

中国铁路的旅客列车乘务工作标准含乘务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是基本规范要求,也是保证安全、做好优质服务的基础。《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标准》摘选如下 首先是仪容标准。总的要求是清洁整齐,朴素大方。 乘务人员要穿戴规定的工作服装、帽子和职务标记,且着装要统一。要精神饱满、手脸清洁、服装干净、衣扣整齐,不歪戴帽子、不挽袖子和卷裤腿、不敝胸露怀;不留胡须和长指甲、男发不过耳和领、女发不过肩;不戴首饰、不浓妆艳抹;不赤足穿鞋、不穿高跟鞋、不穿钉子鞋。 其次是出乘点名标准。出乘前要整队点名,列车长必须召开出乘会,布置趟计划。 第三是安全作业标准。 车门管理——认真执行“停开、动关、出站锁,出站台四门检查、了望”制度。 消防安全设备的检查与操作——每节客车应配备两个定检合格的灭火器,封印完好,拴挂牢固。乘

务人员对消防器材、紧急制动阀应做到知位置,知性能,会使用。 危险品的检查与处理——危险品的检查应有组织、有制度、有检查、有措施。发现 危险品时,应及时处置,编写客运记录,并把危险品交最近的前方停车站处理。 乘务员作业安全——出乘前、出乘中、折返站严禁饮酒,休班时充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给旅客倒水时,要做到站稳、接杯、不倒满。送水的壶有套,嘴有帽,保温桶加锁,防止烫伤。 第四是服务标准。 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做到全面服务,重点照顾。所谓全面服务,是要做到“三要”:对待旅客要文明礼貌,纠正违章态度要和蔼,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四心”:接待旅客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工作认真细心;“五主动”:主动迎送旅客,主动扶老携幼,主动解决旅客困难,主动介绍旅行常识,主动征求旅客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