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除法表示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含义是什么

除法的含义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只要是分数除法应用回题,就先找单位1.单位1找到了,方法也就出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乙数的几分之几是甲数,求乙数,就用甲数除以乙数。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例1: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有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1(根) 答: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2:有12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没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 答:可以分成3组。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0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例3:有13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有余数) (1)列横式:13÷4=3(根)……1(根) 答:每组3根,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4: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没余数) (1)列横式:12÷4=3(根) 答:每组3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封面)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 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 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 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 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 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 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 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 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猫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呢? 3、大熊猫最爱的就是鲜嫩的竹笋 了。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一些新 鲜的竹笋。你能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4 只可爱的大熊猫吗?揭示并板书书课 题:除法 活动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大熊猫吃竹笋引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4。 师:“平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就是要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一样多。 师:请用自己手中的小棒代替竹笋,书本代替盘子,摆好4个盘子,平均分一分,看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学生的不同分法。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分法? 指定学生分享自己平均分的过程,表述自己分得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同时课件出示结果。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提出问题:“平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竹笋,书本代替盘子,摆一摆、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自己对“平均”的理解。 【学情预设】就是要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一样多。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手中的小

活动意图: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对除法建立初步的理解。 环节三:自主尝试,表征突出含义,介绍除法 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师:大家的方法各种各样,而且有的方法如果不加以说明,别人都看不明白,怎么办呢? 师:在数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有这样的一种表示方法——除法。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板书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号 师小结:“÷”是我们学习的新的运算符号,叫除号,表示平均分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用一个算式来表示。12表示的是要平均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4表示的是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3表示的是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此算式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12、4和3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刚才我们认识了除号,知道了它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自己动手尝试做一做教材13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间互相说说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 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 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 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 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 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 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

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 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 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 写法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的: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匀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习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标题:把12个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发问: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报告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依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均匀分成4份,每份是3个。 老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均匀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均匀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习题,都是均匀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习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习题4。 老师:“把12个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习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均匀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老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老师再让学生回顾方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⑤老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均匀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相互说一说。3.出示:15÷3=5 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均匀分成3份,每一份是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 写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平均分物化成看

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 读写法》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匀分红几份,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3 页的例题 4 的图片,学具。 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境,引出新知 1、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虑问题 (1)能够如何分竹笋? (2)究竟每盘应放几个?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1、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把 12 个竹笋均匀放在 4 个盘里,每盘放(3)个。我们能把方才分竹笋的状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除法算式: 124= 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2、除号的由来 1659 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 好表示均匀分的意思。除法算式: 124= 3

3、理排除法算式的含义124 表示什么?12 表示什么? 4 表示什么? 3 表示什么? 4、改写中深入除法意义的理解除法算式 把 12 个竹笋均匀放在 3 个盘里,每盘放()个。把12个竹笋均匀放在 6 个盘里,每盘放()个。123=4 126= 2 三、练习深入除法意义的理解 1、基本练习 2、读出以下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 2 读作:() 155= 3 读作:() 62= 3 读作:() 164= 4 读作:() 93= 3 读作:() 3、把 15 条鱼均匀放在 5 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4、辨析练习分一分,填一填。 (1)把 10 根火腿肠均匀分红 2 份,每份()根。 (2)把 10 根火腿肠均匀分红 5 份,每份()根。 四、讲堂作业 作业:第15 页练习三,第1~3 题。

2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两种含义》

《除法的两种含义》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瞧,春天来了,花红了,草绿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着歌。让我们唱着歌一起去郊游吧!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郊游的目的地到了,请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坐好。聪聪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食品,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好吃的?”小朋友们,聪聪帮你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食品,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了,可聪聪不高兴了,因为这么多东西它不知道怎么去分。你们能帮帮它吗?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平均分”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糖果吗?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必须把糖果分完。) (1)学生分糖果 (2)汇报与交流,说明分配结果。 (3)请大家说说听了各小组分的结果,你想说什么? (4)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应该每份同样多。” (5)请学生重新分配,得出“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本环节是让学生复习平均分,再动分食品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引出“除法的两种含义”。] 三、探究除法两种含义的方法 目前我们学习的除法有两种含义,它主要区别是除数即可以表示分数,又可以表示每份数。(板书课题:除法的两种含义)

1、以下面这题为例 8÷4=2(出示课件,8÷4=2)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的除数即可以表示份数,也可以表示每份数,请小朋友们看到第一题: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这里的4份是份数每份是2),我们用图形来帮助理解,这是第一种含义。 接下来看第2种含义,表示把8)每(4)个为一份,这里的每4个一份是表示每份数,可以分成(2份,我们也用图形来帮助理解。 2、第2种含义也可以说8里面有()个(),为什么这里又变了呢?是2个4,而不是4个2呢?我们也用图形帮助理解,看到上面每4个为一份,就有2个4,所以说8里面有2个4。 3、师生共同小结:除法的两种含义是除数既可以是份数也可以是每份数。 一节课通过情境、设难、探索、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例1: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有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1(根) 答: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2:有12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没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 答:可以分成3组.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0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例3:有13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有余数) (1)列横式:13÷4=3(根)……1(根) 答:每组3根,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4: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没余数) (1)列横式:12÷4=3(根) 答:每组3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能够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1、理解除号,读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我们能把刚 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 表示平均分的意思。除法算式:12÷4=3

3、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12÷4表示什么? 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4、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12÷3=4 12÷6=2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1、基本练习 2、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读作:()15÷5=3读作:()6÷2=3读作:()16÷4=4读作:()9÷3=3读作:() 3、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4、辨析练习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例1: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有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1(根) 答: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2:有12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没余数) 圈一圈 (1)列横式:13÷4=3(组) 答:可以分成3组。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0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例3:有13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有余数) (1)列横式:13÷4=3(根)……1(根) 答:每组3根,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4: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没余数) (1)列横式:12÷4=3(根) 答:每组3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 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 1 3 1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余数) (除数)…… 4 1 2 3 1 2 ……(商) ……(被除数) ……(4乘3的积) (除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