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技 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七年级劳技 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七年级劳技 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七年级劳技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第三单元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金属丝材料特性和用途的探究与分析;二是金属丝连接方法的尝试与归纳;三是对金属丝加工工具使用及成型方法的体验与感悟;四是自行车模型设计制作与评价。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设置金属丝划线、切割、弯折、整形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得出金属丝加工的一般规律,并指导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金属丝成型与连接。方法是:在对材料特性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常用金属丝的基本特性;在独立技能体验活动中,掌握金属丝成型的基本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表达。方法是:首先选择效果明显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常用金属丝的连接方式,为自行车模型的设计简化与表达打基础。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完成本单元教学大约需要13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用金属丝的特性和用途。 (2)知道自行车结构与部件名称,能识读自行车模型的零件图。 (3)初步学会对金属丝材料进行划线、分割、弯折、整形等技术。 (4)初步学会常用金属丝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应用。 (5)能够依据示意图安排工艺,并进行加工、装配和调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的需求,确定自行车模型设计的要求并构思方案。 (2)在自行车模型的设计、制作及评价的活动中,发现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修改原来的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形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德。 (2)初步养成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金属丝材料的划线、分割、弯折、整形等技术。 (2)金属丝的连接方式及用途。 2. 教学难点: (1)自行车模型的构思与表达。 (2)自行车模型的组装与调试。 四、【教学器材】 学具:尖嘴钳、靠模(直径为40毫米的圆柱物每2人一个)

金属丝下料

第四章金属丝成型 第一节金属丝下料 一、教学设计思路 成功来源于兴趣,金属丝成型这一章,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作品“载体”的选择,用金属丝弯折自行车系列模型是学生学习感兴趣的题材之一。 本教材所选择的内容是“三轮车模型”。题材很好,但对初学者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本设计按教材的要求进行了适当处理:既可以从最简单的自行车模型作品开始,也可以从金属丝材料的智能玩具制作着手,逐步深入。教材中的“三轮车模型”的作品用作拓展教学。 本章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介绍最简单的自行车模型制作,通过制作来体现本章教学过程的目标与要求。本设计主要选用铁丝作材料制作仿真自行车模型,取材容易成本低,容易推广。作品最大特点是:“仿真型”(外观造型仿真与自由创意相结合)和“三转”动(脚踏、车轮、车把方向都能转动),被学生所喜爱。 本设计的仿真自行车模型是属于欣赏类工艺品,可以利用生活中许多废弃的铁丝或铜丝(电线),通过下料、拉直、弯折、整型等基本加工,并适当的部位套上彩色塑料管,就可以制作成精致的小作品。 教材上介绍的作品是比较传统的制作方法,车模的车把不能自由转动,而本设计的自行车系列模型,车把都能灵活转动。因此本设计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升了教学的创意。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行车模型的设计,设计的要求是,既能使自己满意的、具有一定创意的自行车模型,又能便于制作的作品。二是金属丝材料的选择、下料和切割。让学生了解其材质的性能,为制作工艺车模型打下基础。 本节设计思路是:通过展示、观察、范例分析金属丝作品,启发学生尝试金属丝仿真自行车模型的设计。通过分析、演示备料、下料、切割等操作技法,并辅以“智能玩具”的铺垫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金属丝材料的备料、下料、拉直成型等基本技能操作。 本节课内容需2-3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金属丝的材料具有范性和弹性等物理特性。 (2)初步学会按照自己的需求表达设计。

自行车金属制造工艺1

自行车三角架:铝管——制管——压缩管料——钻孔——切削——压模——清洗铝管——烘干——焊接——定位与校正——热处理——刷油漆 第一道工序是制管,把铝管从中间部分切成两半,变成两根管子,再按照所需长度与厚度,在车床上加工完成。 第二道工序是压缩管料,将细小的管料压缩,为了自行车的美观,把管料卡出弧度,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也可以让三角架获得弹性。 第三道工序是钻孔,将需要接管的部分钻出合适大小的孔,还有一些是为了便于焊接而钻的孔。 第四道工序是切削,这样便于焊接时的严密性。 第五道工序是压膜,通过观察,自行车上的三角架不全是圆管,也有椭圆管,而买管子的时候又不可能会正好遇到所需的椭圆型号,所以就需要自己来制作,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管子进行压膜。这样既能增加自行车的美观性,又能增强三角架的强度,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第六道工序是清洗铝管。因为我们最后要进行焊接工作,而焊接的要求又比较苛刻,需要表面清洁,这样才不会影响的焊接的质量与精度。 第七道工序是烘干。顾名思义,经过上一道工序处理,我们需要将铝管烘干,为焊接做最后的准备。 第八道工序是焊接。我们将采用半自动氩弧焊。因为自行车三角架需要批量生产,所以氩弧焊能满足生产率的要求,而且氩弧焊影响范围也比较小,焊缝美观实用。 第九道工序是定位与校正。因为自行车的型号一样,所以三角架大小要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定位和校正,来把焊接好的三角架弄成一样大小的。 第十道工序是热处理。三角架由于焊接,挤压管料,切销等动作,造成铝管中的许多地方都产生了金属的内部应力,而这些应力区会极容易发生金属疲劳,在较低强度下就可能发生断裂,所以三角架必须进行热处理,这个热处理其实是一个退火和稳定金属的过程。将三角架加热到420度-460度之间,进行快速水冷,即等温退火。 第十一道工序是刷油漆。使三角架在投入使用的时候能美观,不伤手。 轴:锻造,铣削(下料——车两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调质——修研中心孔——半精车各外圆——车槽,倒角——车螺旋——划键槽加工线——修研中心孔——磨削——检验) 链条:现代链条由外片(Outer Plate, OP),内片(Inner Plate, IP),轴(Pin)以及辊子(Roller)构成。链条是技术含量很高的零件,但是其制造过程相对简单,主要是冲压成型和表面处理。脚踏:数控(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钳工) 车把手:拉拔(将金属坯料通过有一定形状的模孔而获得合适尺寸的小截面积毛坯或制品的工艺过程) 座椅:弹簧钢在淬火和回火状态下的弹性,而专门用来制作弹簧或弹性元件的钢,钢的弹力取决于它的弹性变形的能力,即在规定的弹性范围内,弹性变形的能力使其承受一定的载荷,在载荷去除之后,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弹簧钢的特性:弹簧主要在动载荷下工作,即在冲击震动的条件下或交变应力下工作,利用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起缓冲作用。由于弹簧在冲击,震动,或交变应力下使用,所以弹簧需要很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疲劳强度。 直径在10—15mm以上的弹簧用热成型弹簧的热处理加工方式:先把弹簧钢加热到高于正常淬火温度50—80摄氏度的条件下热卷成型,然后淬火加中温回火,获得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极佳的回火索氏体。然后表面喷丸处理,提高疲劳强度。

第二节金属丝弯折

第四章金属丝成型 第二节金属丝弯折 一、教学设计思路 金属丝弯折技巧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技能,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艺效果,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制作精致的工艺品,需要多次反复、比较才能成功弯折。若在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的桌子上放置一只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的金属丝仿真自行车模型,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又是一种对艺术品的享受。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手工工具或模具,将各部件金属丝材料按图样要求进行弯折,进一步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完成自行车模型中的两大部件:(1)车把的弯折造型。(2)前、后车轮的弯折造型。 本设计思路是:通过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制作自行车模型的工艺流程;通过教师演示利用手工工具或模具进行弯折、调整成型等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尝试体验,逐步掌握金属丝材料弯折的基本技法和操作要领,并完成自行设计的自行车模型的车把及前、后车轮的弯折造型。 完成本节课程的内容需2-3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对不同的金属丝、金属条和金属板材料,采用不同的弯折方法。 (2)初步学会用基本工具进行备料、下料、拉直、弯折成型等基本技能操作。 (3)初步学会利用靠模或“模具”弯折金属丝所需要的各种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属丝自行车模型部件的观察与制作,提高观察能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2)通过对金属丝自行车模型部件的制作,学会基本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勤于动手和创新精神。 (2)通过金属丝仿真自行车模型的欣赏、设计和制作,激发学习兴趣和需求,养成良好的节约、环保、质量等意识。

八年级劳动技术 金属丝连接教案

第八节金属丝连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金属丝材料的常用连接方式。 (2)学会能选择合理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丝自行车模型部件的连接和组装,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金属丝部件的连接、组合装配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一辆具有一定创意和工艺价值的自行车模型作品,体验劳动成就感。 (2)通过金属丝自行车模型的制作,激发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节约、环保、质量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两根金属丝之间的缠绕接连接方法,完成自行车模型的后期制作。 难点:自行车模型形状的整体调试(其中包括轮子的制作与调试)。 四、教学器材 教具:尖嘴钳、平口钳、斜口钳、钢直尺、水笔、剪刀、锉刀、圆规、布(用作拉直细金属丝)、美工刀、铁丝直径分别是1.00mm(车把、车架、车身)、1.20mm(轮子)、1.60mm(轮轴孔、脚踏孔的靠模)、大小口径不同的瓶子、原子笔芯空管、以及自行车系列的创意作品。 学具:同上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1.教具展示:展示教师制作的部分自行车模型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金属丝通过弯折以后,最后,采用何种方法使金属丝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2.提出问题:本章作品“载体”的选择是金属丝自行车模型系列之一。在制作过程中,为什么金属丝连接的方式不宜用固定性的方法,而采用可拆卸性的方法——缠绕接? 连接的方式有固定与可拆卸性两大类,固定性连接的方法有(1)铆接(铆钉),(2)焊接(电焊、气焊、点焊),(3)粘接(环氧胶、强力胶、百得胶、502胶水、101胶水、白胶)。可拆卸性连接的方法有(1)缠绕接,(2)绞合接,如两根电线之间的连接处常采纳这两种方法。 本节金属丝连接的方式不宜用固定性的方法,而采用可拆卸性的方法——缠绕接。缠绕接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局部或整体制作过程中进行调整,金属丝自行车模型的制作过程就是边制作边调整。3.工艺流程分析:仔细观察制作自行车模型的工艺流程图。金属丝自行车模型的制作,为什么尽量用一根金属丝通过各种弯折方法制成一个部件?往往连接是不可避免的,连接点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美观,因此,要加强对金属丝连接方法的基本操作练习。 (二)了解本节课技术要素 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两根金属丝之间的缠绕接连接方法。二是利用缠绕接法完成车把与前叉部件及车身整体的连接,三角车架的制作、鞍座与后叉的制作、前叉的制作,并将各部件通过弯折、缠绕接连接起来,完成整体结构造型。 要让学生了解:整个作品,为了增强牢度和简化连接的工序,在制作过程中, 尽可能用一根金属丝通过各种弯折方法制成一个部件,减少不必要的连接。关键部位的连接往往是不可缺少的,连接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牢固和美观。 说明:制作之前,正确练习用两根金属丝之间的连接方法——缠绕接。或用幻灯图片的形式,指导学生对缠绕接基本功练习。 (三)制作方法、步骤、操作要领 1.备料: 取直径为1.00mm铁丝制作车架(1.20mm铁丝制作车轮、1.60mm铁丝作轮孔靠模)。具体尺寸详见图。初学者在实际计算下料时,金属丝应略放余量。 2.操作过程和要领 金属丝自行车模型制作工艺流程(接上节)包括车身整体的连接;三角车架的制作;鞍座与后叉的制作;前叉的制作等。 (1)车身整体的连接(本文图中标出单位都是毫米)

教科版初中劳技七年级《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设计与制作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金属丝材料特性和用途的探究与分析;二是金属丝连接方法的尝试 与归纳; 三是对金属丝加工工具使用及成型方法的体验与感悟; 四是自行车模型设计制作与评价。 b5E2RGbCAP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设置金属丝划线、切割、弯折、整形一系列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得出金属丝加工的一般规律,并指导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制作。p1EanqFDPw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金属丝成型与连接。方法是:在对材料特性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常用金属丝 的基本特性;在独立技能体验活动中,掌握金属丝成型的基本方法。DXDiTa9E3d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表达。方法是:首先选择效果明显的探究活动,初步学 会常用金属丝的连接方式,为自行车模型的设计简化与表达打基础。RTCrpUDGiT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 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5PCzVD7HxA
完成本单元教学大约需要 13 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用金属丝的特性和用途。 (2) 知道自行车结构与部件名称,能识读自行车模型的零件图。 (3) 初步学会对金属丝材料进行划线、分割、弯折、整形等技术。 (4) 初步学会常用金属丝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应用。 (5) 能够依据示意图安排工艺,并进行加工、装配和调试。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的需求,确定自行车模型设计的要求并构思方案。 (2) 在自行车模型的设计、制作及评价的活动中,发现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修改原

金属丝的特性及其加工

金属丝的特性及其加工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属丝材料特性的探究与分析;二是对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斜口钳)使用的体验与感悟。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设计金属丝的颜色、硬度、弹性等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得出金属丝的特性;通过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斜口钳)使用的探究活动,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在对材料特性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常用金属丝的基本特性;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金属丝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金属丝材料特性的探究与分析。方法是:首先选择效果明显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金属丝的基本特性,为自行车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打基础。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用金属丝的特性和用途。 (2)掌握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斜口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逐步了解并掌握金属丝的特性,为金属丝工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2)在对金属丝加工工具使用的探究活动中,发现工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形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德。 (2)初步养成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技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金属丝材料的特性。 (2)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斜口钳)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1)金属丝特性相关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斜口钳)的使用方法的探究。 四、【教学器材】 学具:铅丝、铁丝、铜丝、钢丝(不同直径)、尖嘴钳、斜口钳锉刀等 五、【教学过程】 1、课时建议:1课时 2、准备知识:收集有关金属丝材料的特性及用途,收集相关金属丝工艺品模型的图片。 3、导入:通过PPT展示有关金属丝工艺品模型的图片,最后固定其中的代表性作品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金属丝自行车模型轮子的制作和整车的装配课教案

金属丝自行车模型轮子的制作和整车的装配课教案 浦江二中吴福新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劳动技术课本第3单元金属丝工艺成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自行车模型---金属丝的特点是便于弯曲成型,通过弯折、连接,就能制作出精致的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的作品。 一、教学设计思路 金属丝弯折技巧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技能,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艺效果,要制作精致的工艺品,需要多次反复、比较才能成功弯折,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的桌子上放置一只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的金属丝仿真自行车模型,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又是一种对艺术品的享受。本课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设置金属丝弯折、整形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得出金属丝加工自行车模型的制作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的重、难点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手工工具,将各部件金属丝材料按图样要求进行弯折,自行车轮子弯折造型,突出的重点;二是完成自行车模型中的整车装配、调试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的起点 利用缠、弯的手法,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审美情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相学习,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创作,对学生各种意识的渗透,使认知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制作自行车模型的工艺流程,利用手工工具进行弯折、调整成型等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尝试体验,逐步掌握金属丝材料弯折的基本技法和操作要领,并完成自行车模型轮子以及自行车模型的整车装配、调试。学生进行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