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审大豆品种

合集下载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Ⅳ)——大豆(1)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Ⅳ)——大豆(1)
. .
31 品种 来源 :晋豆 9号 ×诱变 3 ) .. 3 ( 1 x晋豆 2 3号。 31 特征 特性 : 均生育 期 18天 , 高 6 . c 亚 .. 4 平 0 株 77 m, 有 限结荚 习性 。株 型 收敛 , 主茎 1 . , 49节 有效 分 枝 27 . 个。 单株有 效荚 数 3 . , 株粒 数 7 . , 株粒 重 42个 单 36粒 单 l . g 百粒 重 2 . g 籽粒 椭 圆形 , 色 , 光 , 色 6 , 5 1 。 2 黄 微 褐 脐 。 种 鉴定 , 花 叶病毒 病 S 3 S 7株 系 , 接 抗 C 、C 高感 大豆
31 产量 表 现 :0 6年 、0 7年 参 加 黄淮 海 中片 夏 .. 5 20 20 大 豆 品种 区域试 验 , 两年 平均 亩 产 173k , 8. g 比对 照齐 黄 2 8号 增 产 7 . 5% ;2 0 0 7年 生 产 试 验 , 平 均 亩 产 2 59k , 0 . g 比对照增 产 l. 02%。 31 栽 培技 术 要 点 :结 合 早 春 耙 地 ,亩 施 农 家肥 .. 6
20 0k 、 0 g 磷酸 二铵 2 g6月上 、 0k ; 中旬 抢 时播 种 , 留 亩 苗 1 . 6万株 。 31 审 定意 见 : 宜 在 山西南 部 、 南 中部 和北 部 、 .. 7 适 河 河 北南 部 、 山东 中部和 陕西 关 中地 区夏播 种植 。 32 汾 豆 7 - 2号 321 审定 编号 : . . 国审 豆 2 0 0 2 0 80 。
3 . 审定编 号 : .1 3 国审豆 2 0 0 3 0 80 。 332 选育 单位 : ..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作物科 学 研究所 。 33 品种 来源 : _. 3 吉林 2 汾 豆 3 1X( 1×中豆 1 ) 9。 33 特征特 性 : 均生 育期 1 5天 , .. 4 平 0 株高 9 . c 亚 85 m, 有 限结 荚 习性 。株 型 收敛 , 茎 1 . , 效分 枝 1 主 81节 有 . 8 个 。底 荚 高度 1 . c 单 株 有效 荚 数 4 . , 粒重 49 m, 1 0个 百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4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4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种子世界■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3547(2019)01-0048-03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4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收稿日期:2018-12-17第一作者:范旭红,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fxher@*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1)**通讯作者:王曙明,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shumingw@■种子世界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7年以(吉林小粒7号×吉育82)F 1为母本,吉育8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7年配制杂交组合;2008年在范家屯种植F 1代;2009年在范家屯种植F 2代;2010年在范家屯种植F 3代;2011年在范家屯种植F 4选单株;2012年在范家屯种植F 5选株行;2013年范家屯产量鉴定;2014年范家屯、龙井产量鉴定;201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016—201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

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

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180014.2产量表现2.1区域试验2016—2017年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456.0公斤/公顷,较平均值和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2.9%(见表1)。

2.2生产试验201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384.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2.1%(见表2)。

3抗病虫鉴定结果2016年和2017年进行抗病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为接种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和花叶病毒SMVⅢ号株系;大豆胞囊线虫病采用病土盆栽法,鉴定病土中的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类型为3号生理小种。

2016年接种鉴定结果:抗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R ),病情指数为20.00%;中抗花叶病毒SMV Ⅲ号株系(MR ),病情指数为22.73%;感大豆胞囊线虫病(S ),雌虫指数FI 为65.4%。

2023年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

2023年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

2023年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关注越来越高。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大豆的种植和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大豆的质量,我国每年都会对大豆品种进行审定,以确保种植的大豆品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

作为我国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2023年的审定公告意味着这些品种已经通过了国家审定,并且符合了国家的质量标准。

这将对大豆的种植和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和食用大豆及其制品。

在审定公告中指定了通过审定的品种名称,这些品种可能在产量、抗逆性、品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这对于大豆种植者来说,意味着他们可以选择更适合当地环境和需求的品种,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这也意味着大豆种植的技术更新和升级,使得大豆生产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

另外,审定公告中可能还会对通过审定的品种的种植推广和技术指导进行说明,这对于大豆种植者来说尤为重要。

种植者可以通过审定公告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些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大豆种植。

而这些信息也将成为大豆种植技术指导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在审定公告中,还可能会对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进行评述。

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以及未来的推广应用前景。

这不仅有利于大豆生产的全面升级,也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审定公告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大豆品种的特点和优势,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品种在品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优越表现。

这不仅对于大豆种植者来说是一份重要的参考,也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份重要的指引。

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择更加优质和适合自己的大豆制品,从而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对于2023年国审大豆品种的审定公告充满期待和信心。

我相信这些通过审定的大豆品种一定具有很高的品质和价值,将为我国的大豆生产和消费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个适合中部地区的国审大豆新品种

六个适合中部地区的国审大豆新品种

¨
l 》
农索厨廊 》 2 们4 牢第 2 期

栏 目信 箱 : n j g w — z y @1 6 3 . c o m
六 个 遁 合 中 龇 区 的 国 审 大 豆 颤 品 种
/ 业部 2 0 1 3年 1 0月 1 8 日发 布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农 业 部 公 告
… =



拿 国 务 零 行 中熟 夏大 豆 品种 . 长
照 中豆 8号早 2天 。株 型 收敛 , 有 限
百 粒重 1 9 . 2 克 。圆 叶 、 白花 、 棕 毛 子粒 椭 圆形 . 种 皮黄 色 、 无光 泽 , 种脐 病 3号株 系和 7号 株 系 粗 蛋 白含量 4 5 . 5 9 %. 粗 脂肪 含量 1 9 . 1 3 % 2 0 1 0

推 油料 作物 研究 所选 育 ,适 宜在 湖北 、 春 播生 育期 平 均 9 1 天 .比对 照湘 春 介
安徽 南部 、 江西 北部 夏播 种植 。 为普 通 型早 中熟 夏大 豆 品种 . 长 豆2 6晚 4天 。 株 型收敛 、 有 限结 荚 习
性 株 高 4 2 . 2厘 米 . 底 荚 高度 1 0 . 1 厘 江流 域夏 播 生育 期平 均 1 0 0天 . 比对 米 , 主茎 9 . 4节 , 有 效分 枝 1 . 9个 . 单
3 号 和 7 号 株 系 粗 蛋 白 含 量 4 2 . 4 1 %. 粗 脂 肪 含量 2 1 . 2 4 % 2 0 1 0 ~ 1 8 9 . 1千 克 . 比对 照增 产 4 . 9 % 2 0 1 2
年 参 加 生产 试 验 . 平均单产 1 7 5 . 8千 克. 比对 照 中豆 8号 增产 6 . 0 % 5 中 黄 3 9 由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油料 作 物科 学研 究所 选 育 . 适 宜 在 广东 ( 惠州 除外 ) 、 广 西 中部 和 南 部 、 湖 南南 部 和江 西南 部 春播种 植 . 还适 宜 在 河南 中北 部 、 山西 南 部 、 山 东 中 部 和陕西 关 中地 区夏播 种植 炭 疽病 发病 区慎 用 为高 油 型 中熟大 豆 品种 . 热 带亚 热带 地 区春 播生 育期 平 均 1 0 3天 . 比

国审春大豆新品种桂春豆108

国审春大豆新品种桂春豆108

新良和/刘本福邮箱:****************国新品利):鮭舂豆108桂春豆108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农作I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1福建中部及江西南部地区种植。

I :该品种生育期平均为95天,为中熟;I品种。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平| :均株高58.2厘米,主茎12节,有效分枝3I I个,底荚高度12.9厘米。

叶片椭圆形,;1花紫色,毛棕色。

单株荚数33个,单株I ;粒数61粒,单株粒重11.2克。

籽粒椭圆: I形、黄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I I18.8克。

籽粒粗蛋口质含量47.9%,粗脂;I肪含量18.2%,属高蛋白质含量品种。

| 1中感病毒病、炭疽病,较耐阴,每亩产I ;量150公斤左右。

;I I(摘编自《大豆科学》,广西农业I :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杨守臻等邮编:I530007)|优质鲜巨木果萼品和芙蓉李是福建省永泰县的李主栽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其鲜食大果市场售价高,栽培经济效益较好。

1.特征特性。

芙蓉李树势强健,枝条开张、舒展,叶片倒卵形。

以上年萌发的春稍为主要结果母枝,一般是短果枝结果。

种植后3年开始结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

果实大、椭圆形,单果重80-100克,果顶平或微凹,果皮淡绿色,果肉深红色,质脆,味道酸甜可口。

果核比较小,不黏核。

果实成熟后果皮上有一层蜡粉。

其树姿优美,白花、红果,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在福建省永泰县,芙蓉李一般在12月至翌年立春前后种植,2月中下旬开花,3月中下旬结果,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实膨大,6月底果实成熟。

2.栽培技术要点。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对果园进行全园深翻、扩穴、培土,增施有机肥。

夏季用稻草、杂草或地膜等对李园进行全园或树盘覆盖。

对荫蔽的李树采用“开天窗”“断臂”等方法疏剪,以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

萌芽前结合清园,剪除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交叉枝、枯枝、丛生枝等无用枝条以及过多的结果枝,短截中长枝。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王志新1,2 郭 泰1,2 郑 伟1,2 李灿东1,2 赵海红1,2 徐杰飞1,2 袁伟东1 郭美玲3(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佳木斯154007;2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佳木斯154007;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6)摘要:佳豆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选育推广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200009),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突出优点。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北部和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南麓地区、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产;优质;大豆;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北方春大豆早熟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也是优质食用大豆优势产区,该区域处于我国高纬度地区,无霜期短,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早熟大豆春播种植。

选育推广适于该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对发展我国食用大豆生产,满足食品加工企业需求,保持非转基因豆油及食品供给能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佳豆33是以早熟、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品种北丰11为母本,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应性大豆品种合丰55为父本,于2010年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在佳木斯分院种植F1;2012年在佳木斯分院种植F2,当年冬季南繁种植F3;2013-2014年分别在佳木斯分院与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4、F5,并于F5决选品系,编号为合交N14-4。

2015-2017年参加北部育种基地广民种业品种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18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由于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2019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200009)。

1 品种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佳豆33生育期117d,比对照品种克山1号早熟1d。

国审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国审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国审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王象然;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郭美玲;赵建有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4()4
【摘要】合农8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5为母本、合农9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北方春大豆中早熟高油型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2023年通过国审。

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做了简要概述。

【总页数】4页(P192-194)
【作者】王象然;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郭美玲;赵建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抗灰斑病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4选育与推广
2.国审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铁豆6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3.国审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44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4.国审超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金源8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5.极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科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转化优势与推广措施

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转化优势与推广措施

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转化优势与推广措施郭美玲1 郭 泰2 王志新2 郑 伟2 李灿东2 赵海红2 张振宇2 徐杰飞2 赵星棋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佳木斯154007)摘要:为了加快国审大豆新品种合农134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品种产量、品质(高油)、抗逆性、适应性和市场等优势,提出了抓配套技术、抓示范与高产创建、抓种子供给、抓技术培训、抓技术指导、抓品牌和抓产业化等关键推广措施,对实现该品种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用一体化及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转化优势;推广措施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是以合丰55为母本、合交04-44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00014;2018年5月15日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20年12月31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181661.4。

该品种不仅传承了双亲的血缘与遗传基础,还集双亲的优良基因与性状于一体,品种创新性强,优势表现突出,开发利用价值高,具有非常好的转化应用前景。

对该品种转化应用的优势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品种转化应用的有效推广措施,为该品种转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 品种转化优势1.1 产量优势 合农134参加国家品种区域试验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HNK2019CX01- 2-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04-CES05)通信作者:郭泰机结合,把良种繁育与商品生产有机结合,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三农”服务。

5.4 宣传要到位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关键的环节就是宣传,如果展示示范成功了,但不能及时地宣传推广,而是束之高阁,那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只有广泛宣传才能达到实施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国审大豆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1品种名称:金源55号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品种来源:(黑交83-889/美丁)的F2代卫星搭载辐射选育特征特性:普通型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15天,比对照黑河43晚4天。

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65.2厘米,主茎14.4节,有效分枝0.2个,底荚高度14.5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5.7个,单株粒数59.9粒,单株粒重11.2克,百粒重19.7克。

尖叶,白花,灰毛。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浅黄色。

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灰斑病。

粗蛋白含量42.19%,粗脂肪含量19.60%。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5.6千克,比对照增产5.9%。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8千克,比对照黑河43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15~30厘米。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20000株,中等肥力地块23000株,低肥力地块25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1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或磷酸二胺10千克作基肥,初花期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北部和新疆北部春播种植。

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2品种名称:吉育204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品种来源:A3127 /吉育58特征特性: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18天,比对照绥农28晚1天。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89.8厘米,主茎15.9节,有效分枝0.8个,底荚高度14.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4个,单株粒数95.8粒,单株粒重17.4克,百粒重18.6克。

圆叶,紫花,棕毛。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

粗蛋白含量39.41%,粗脂肪含量22.20%。

产量表现:2010~2011 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92.7千克,比对照增产4.7%。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2.8千克,比对照绥农28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旬播种,垄距65厘米,双条播。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4700株,中等肥力地块15300株,低肥力地块16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1300千克,磷酸二胺10千克做种肥。

4.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和食心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3品种名称:龙豆5号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品种来源:黑农51/合01-1051特征特性: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19天,比对照绥农28晚2天。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90.4厘米,主茎16.1节,有效分枝0.1个,底荚高度15.6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4.2个,单株粒数82.2粒,单株粒重15.0克,百粒重19.0克。

尖叶,白花,灰毛。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种脐黄色。

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灰斑病。

粗蛋白含量36.83%,粗脂肪含量22.48%。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91.7千克,比对照增产4.2%。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5.6千克,比对照绥农28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3500株,中等肥力地块15000株,低肥力地块17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磷酸二胺心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

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发病区慎用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4品种名称:东生9号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品种来源:垦364/疆丰3349特征特性: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15天,比对照绥农28早2天。

株型收敛,无限结荚习性。

株高93.9厘米,主茎17.3节,有效分枝1.3个,底荚高度14.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6.1个,单株粒数81.4粒,单株粒重15.3克,百粒重19.6克。

尖叶,白花,灰毛。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无光,种脐黄色。

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

粗蛋白含量37.53%,粗脂肪含量22.87%。

产量表现:2010 ~2011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91.8千克,比对照增产3.3%。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1.4千克,比对照绥农28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7000株,低肥力地块19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8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钾肥3.3千克,尿心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

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5品种名称:垦农40选育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垦鉴豆43/农大96305特征特性: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17天,与对照绥农28 相当。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91.8厘米,主茎16.5节,有效分枝0.3个,底荚高度17.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9个,单株粒数81.2粒,单株粒重15.1克,百粒重19.2克。

尖叶,紫花,灰毛。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种脐无色。

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

粗蛋白含量38.91%,粗脂肪含量21.89%。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6.9千克,比对照增产1.6%。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0.2千克,比对照绥农28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旬或中旬播种,垄距65厘米或三垄栽培模式,垄上双条播。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8000株,中等肥力地块20000株,低肥力地块22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250~3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或磷酸二胺10千克作基肥,尿素5千克、硫酸钾5千克;初花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或尿素5~7千克或叶面喷肥1~2次。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高油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不含绥化)、吉林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春播种植。

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6品种名称:吉育407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品种来源:九交8866-12 /铁90035-17特征特性:高油型中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 126天,比对照九农21晚1天。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85.9厘米,主茎17.0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4.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6个,单株粒数108.7粒,单株粒重17.7克,百粒重16.6克。

尖叶,白花,灰毛。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粗蛋白含量38.17%,粗脂肪含量22.59%。

产量表现:2010~2011 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96.8千克,比对照增产3.1%。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0.9千克,比对照吉育86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旬播种,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3300株,中等肥力地块 14000株,低肥力地块146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1300千克,磷酸二胺10千克做种肥。

4.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吉林省中部、内蒙古赤峰、新疆石河子地区春播种植。

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7品种名称:铁豆62选育单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铁丰31号/哈94-4478特征特性:高油型晚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27天,比对照铁丰31早1天。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89.8厘米,主茎18.6节,有效分枝1.3个,底荚高度12.4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0.2个,单株粒数107.0粒,单株粒重21.5克,百粒重20.5克。

圆叶,紫花,灰毛。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

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3号株系,感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粗蛋白含量37.58%,粗脂肪含量23.22%。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21.3千克,比对照铁丰31增产2.3%。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4.2千克,比铁丰31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穴播,每穴留苗2株,穴距20厘米,行距60厘米。

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0000株,中等肥力地块11000株,低肥力地块13000株。

3.亩施腐熟有机肥施2000~30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千克或磷酸二胺10千克作基肥,初花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河北北部、辽宁中部、甘肃中部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春播种植。

胞囊线虫病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8品种名称:中黄46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ti15176/ Century-2.3特征特性:普通型夏大豆品种,黄淮海夏播生育期平均104天,比对照品种冀豆12早1天。

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85.0厘米,主茎16.5节,有效分枝1.8个,底荚高度15.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9个,单株粒数76.5粒,单株粒重18.0克,百粒重24.2克。

披针叶,白花,灰毛。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种脐褐色。

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中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

粗蛋白含量41.83%,粗脂肪含量21.48%。

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91.7千克,比对照增产5.7%。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8.9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40~5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