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学习指南

中医外科学学习指南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在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健康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外科学的专业思想。

2.了解中医外科在世界医学领域中有过领先地位的成就和近年的发展,引导学生为创建中医外科的新成就去探索。

3.了解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疾病命名原则。

4.掌握外科基本术语。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

2.讲解历代外科医学的主要学术成就、著述和创造发明。重点介绍陈实功、王维德、高锦庭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

3.强调近年来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和新成就。

4.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5.举例说明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进行命名的原则。

6.讲解外科基本术语。

第一章中医外科常用技术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疗法的适应症,用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3.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2.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疗法。

3.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外疡

外疡有阴证、阳证的区别,对外疡的辨证施治是中医外科的特色。通过学习要熟悉外疡的病因病机,掌握外疡的辨证论治规律和预防措施以及内治、外治常用方药。

概论

【目的要求】

1.结合总论内容,掌握阳证外疡、阴证外疡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2.熟悉外疡的特殊形态和肿痛痒脓的辨识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外疡的概念。

2.外疡的成因。强调外感六淫邪毒、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导致机体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热胜肉腐,肉腐为脓”。

3.按外疡的初期、中期(成服期)、后期(溃荡期)分述其分期及转归。

4.外疡的特殊形态肿和痛痒脓的辨识方法。重点讲解内治原则及外治方法。消法中以清热解毒法最常用。外治分阴证、阳证,按初期、中期(成服期)、后期(溃疡期)不同时期的治疗。

5.疡的成因和辨证论治为本章的要点和难点。外疡的预后一般较好。

第二节疖

【目的要求】

1.掌握疖、疖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2.了解蝼蛄疖的预防。

【教学内容】

1.强调疖和疖病的定义和特点。

2.病因病机: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脓毒潴留,头皮窜空而成蝼蛄疖。体虚者容易染毒得病,并可能反复发作。

3.重点讲解有头疖、无头疖、楼姑疖、疖病的辨证论治和临床特点以及与痈、颜面疔疮、囊肿型痤疮的鉴别。内治分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

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暑热浸淫证,治宜清暑化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用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用金黄散调敷;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配合用垫棉法。

第二节附:痈

【目的要求】

1.掌握发于不同部位的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上与其他痈的区别。

2.了解中医“痈”与西医“痈”内涵的不同。

【教学内容】

1.强调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的定义和特点。

2.病因病机:由外感、内伤,或外伤染毒循经流窜,火毒蕴结而成,但病位不同各有差异。颈痈系风温、风热挟痰为患,腋痈系肝郁痰火为患,胯腹痈、委中毒系湿热壅滞为患,脐痈系心脾湿热火毒为患。

3.诊断:发生于颈部两侧、腋部、胯腹部、腘窝部结块肿痈,溃后脓出黄稠。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脐痈见脐部渐渐高突若铃,触之剧痛。如脓出臭秽夹有粪质样物,脐孔下方有条索硬结者,多成脐漏。

4.注意颈痈与痄腮、腋痈与腋疽作鉴别。

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总宜清热解毒,分上、中、下三部论治。外治参照阳证疮疡,脓成注意切口位置、方向,配合垫棉法以防袋脓、促进愈合。愈后加强患肢功能锻炼。脐痈成漏者按窦道或瘘管治疗。

第二节附:有头疽

【目的要求】

1.掌握有头疽的诊断及标本虚实在辨证论治上的意义。

2.熟悉老人及消渴病患者有头疽容易引起内陷的防治。

3.了解各部有头疽的命名。

【教学内容】

1.强调其定义、特点及其不同部位的命名。

2.病因病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劳伤精气,阴虚火旺;恣食厚味,湿热火

毒内生,致脏腑蕴毒;外受风温湿热之毒,毒邪凝于肌肤之间而成。

3.诊断:初起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红肿胀,范围较大,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溃脓时多个脓头状如蜂窝、腐烂。病程较长。老人及消渴患者易患本病,并容易引起内陷。

4.注意应与发际疮、脂瘤染毒相鉴别。

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火毒凝结证,治宜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湿热壅滞证,治宜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阴虚火炽证,治宜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用竹叶黄芪汤加减;气虚毒滞证,治宜扶正托毒,方用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初起火毒凝结、湿热壅滞证,治宜外敷金黄膏,阴虚火炽、气虚毒滞证,宜外敷冲和膏。浓毒溃破,加掺九一丹或八二丹;腐肉阻塞,宜做十字形切开,使引流通畅。脓腐脱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可加用垫棉法。

第三节疔

【目的要求】

1.掌握颜面部疔疮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2.掌握手足部疔疮、红丝疗的辨证论治特点。

3.了解烂疗、疫疗的特点和防治。

【教学内容】

颜面部疔疮

1.强调其定义、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命名。

2.病因病机:脏腑火毒,或外伤染毒,或外感火热,蕴蒸肌肤,气血凝滞,肉腐为脓而成。

3.重点讲解疔疮的诊断。尤其是发生在颜面部的疔疮,病情变化快,容易并发走黄。

4.注意本病应与疖作鉴别。

5.辨证论治:内治分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脓成加山甲、皂角刺。外治按阳证疮疡初起、成脓、溃后治疗。忌早期切开,忌挤脓。

手足部疔疮

1.强调定义、特点、不同部位命名。

2.病因病机:外伤染毒,或脏腑蕴热,血凝毒滞,阻隔经络,肉腐为脓而成。3.根据发病部位不间,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各自特点,蛇眼疔甲旁红肿,蛇头疔手指末节肿如蛇头,蛇肚疔通指红肿,托盘疔手掌、手背肿胀延及腕臂,足底疔肿在足底等。均易损伤筋骨。

4.注意手指疔应与类丹毒鉴别。

5.辨证论治:内治参见颜面疔疮,足底疔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外治按阳证疮疡处理,蛇眼疔剪除嵌甲;蛇头疔及早切开,切口位于手指掌侧面;蛇肚疔侧切,切口不可过上下关节;托盘疔、足底疔应按手足掌纹切开。

红丝疔

1.强调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内因火毒凝聚,外因破损染毒。

3.讲清楚其发病特点,手、足部应先有疔疮或破损,而后突然出现红丝,沿患肢内侧迅速向上走窜。重者红丝下可出现结块疼痛,并可溃脓。

4.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火毒人络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火毒入营证,治宜凉血清营,解毒散结,方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治可用砭镰法,寸寸挑断红丝,外敷太乙膏、红灵丹。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引流。

第三章乳房疾病

通过乳房疾病的学习,重点应掌握乳房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检查方法。

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乳房疾病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2.熟悉乳房疾病的检查方法。

3.了解乳房疾病治疗现状。

【教学内容】

1.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强调乳房疾病的肿块检查法。

3.乳房疾病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辨证论治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节乳痈

【目的要求】

1.熟悉乳痛的病因病机、预防。

2.掌握乳痛的早期诊断及辨证论治。

3.了解乳发的特点。

【教学内容】

1.强调定义、特点、不同时期发病的命名。

2.病因病机: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以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诱发本病。

3.诊断:新产妇,乳头破碎、发热恶寒、乳房胀痛、局部红肿有结块,以及乳汁阻塞不通等是本病的特点。

4.注意本病应与炎性乳癌相鉴别。

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气滞热壅证,治宜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用瓜蒌牛旁汤加减;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解毒、托毒透脓,方用透脓散加减;正虚毒恋证,治益气和营托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口外治初起可进行乳房按摩;外用药物同阳证疮疡。

6.介绍乳发表现特点与处理方法。

第三节乳癖

【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的病因病机。

2.掌握本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强调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冲任失调,乳失所养;脾肾阳虚生痰,肝郁气滞,痰瘀互结。3.诊断:乳房可触及大小不一、柔韧、边界不清、形态不一的片状肿块,活动、不粘连,或有结节如砂粒、豆粒,或如条索状结块。肿块经前疼痛加剧,经后明显减轻。乳头可有黄绿色液体溢出。

4.注意与乳岩相鉴别。

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郁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逍遥萎贝散加减;冲任失调证,治宜调摄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第四章皮肤病

第一节概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皮肤的结构、功能、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2. 了解皮肤病的各种致病因素,熟悉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3. 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辨证规律。

4. 掌握皮肤病的常用内治法及常用方剂。

5. 熟悉外用药剂型,掌握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教学内容】

1. 简单介绍皮肤的结构、功能以及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2. 皮肤病的主要病因有风、湿、热(火)、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情志、饮食、禀赋,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3. 自觉症状痛痒、疼痛、灼热、麻木的辨证。

4. 他觉症状即皮肤损害的形态及中医辨证。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丘疹、风团、疱疹、脓疱;继发性皮损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癣样变、色素沉着。

5. 内治法在皮肤病的应用、适应证和常用方剂。

6. 溶液、粉剂、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常用外用药的制剂方法、作用、用法、适应证。根据不同皮损选择外用药的剂型,使用注意事项。

7.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为常见皮肤病皮损的特点和外治方法

第三节蛇串疮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其他中医名称、现代医学认识及特点。

2. 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经湿热,感受毒邪。

3. 重点讲解前驱症状、好发部位、发于身体一侧、皮损特点、带状分布、自觉疼痛、病程预后。

4. 鉴别诊断:与热疮的鉴别要点。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经郁热证,治宜清肝火、泻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外治水疱未破用三黄洗剂、玉露膏;疱破糜烂用中药湿敷。

6. 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四节疣

【目的要求】

了解疣的定义及各种疣的中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教学内容】

1. 概述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相应的西医病名。

2. 病因病机:外伤摩擦或肝热血燥,筋气不荣,加之风热毒邪侵袭,搏结于肌肤,血凝滞而成。

3. 重点讲解疣目、扁瘊、鼠乳、跖疣、丝状疣的形态特征、好发部位及年龄、自觉症状。

4. 注意跖疣与鸡眼、胼胝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法:风热血燥证、湿热血瘀证的辨证及方药。各种外法,有推疣法、敷药法、熏洗法、挤疣法、结扎法、冷冻法、针灸疗法等。第五节癣

【目的要求】

熟悉癣的定义、各种癣的中西医病名、病因及传播途径,掌握各种癣的诊断和治疗,了解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命名、特点。

2. 病因病机:感染浅部真菌,风、湿、热邪侵淫肌肤。

第六节癣

【目的要求】

熟悉癣的定义、各种癣的中西医病名、病因及传播途径,掌握各种癣的诊断和治疗,了解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命名、特点。

2. 病因病机:感染浅部真菌,风、湿、热邪侵淫肌肤。

3. 重点讲解白秃疮、肥疮、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紫白癫风的发病部位、皮损特征、自觉症状、病程预后。

4. 注意白秃疮与白屑风、白庀;肥疮与头部湿疮;鹅掌风、脚湿气与手部湿疮、掌跖角化病;紫白癫风与白驳风、风热疮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风湿毒聚证、湿热下注证的辨证论治,癣的各种外治疗法,有拔发疗法、浸泡、熏洗疗法,癣药水、药膏的选择应用等。

6. 第九节湿疮(附:婴儿湿疹)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分类、不同部位的不同名称、病因病机,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特点、分类、不同部位的中西医病名。

2. 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风、湿、热郁于肌肤,及急性、亚急性、慢性期病机。

3. 重点讲解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疮的发病、皮损特点、自觉症状、病程预后。特殊部位湿疮的临床表现。

4. 急性者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者与牛皮癖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湿热蕴肤证,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湿热浸淫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外治:急性者,滋水多时,用中药煎汤湿敷,滋水少时用青黛散麻油调搽;亚急性者用洗剂、霜剂;慢性者用青黛膏、黄连膏等,或加热烘,或用中药外洗、烟熏法。

6. 注意预防调护。

第十节瘾疹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 讲解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病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食物、花粉、气味、肠道寄生虫分泌毒素、寒冷等因素过敏。病机:风热、风寒袭表,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3. 重点讲解风团发生在身体的部位、自觉症状、伴随症状。

4. 注意本病应与丘疹性荨麻疹样型药毒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风寒束表证,治宜疏风散寒止痒,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风热犯表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胃肠湿热证,治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6. 重视预防调护。

第十三节摄领疮

【目的要求】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掌握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中西医病名概念及特点.

2. 病因病机:诱因:局部摩擦、精神因素;病机为风湿热邪郁阻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化燥。

3. 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局限型及泛发型、阵发性剧痒。

4. 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肝郁化火证,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风湿蕴肤证,治宜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熄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外治可用洗剂或软膏加热烘疗法。

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十五节白疕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病机,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进展。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中西医病名及特点。

2. 病因病机:素体内热,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导致血热毒盛,生风化燥;病久瘀阻脉络,耗伤阴血。

3. 重点讲解白疕的皮损特点,四型: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4. 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风热疮、面游风等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血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滋阴、润肤熄风,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湿毒蕴阻证,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通络,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外治用黄连膏黑豆馆油软膏等。

6. 介绍研究进展:临床、实验研究近况。

7. 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十五节白疕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病机,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进展。

【教学内容】

1. 阐述其定义、中西医病名及特点。

2. 病因病机:素体内热,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导致血热毒盛,生风化燥;病久瘀阻脉络,耗伤阴血。

3. 重点讲解白疕的皮损特点,四型: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4. 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风热疮、面游风等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血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滋阴、润肤熄风,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气血瘀

滞证,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湿毒蕴阻证,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通络,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外治用黄连膏黑豆馆油软膏等。

6. 介绍研究进展:临床、实验研究近况。

7. 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十八节粉刺

【目的要求】熟悉本病的病因,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 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肺经蕴热,或饮食不节,胃肠湿热上蒸,或冲任失调,气血瘀滞,严重者痰热互结

3. 重点讲解好发年龄、好发部位、皮损特点、类型。

4. 注意本病应与酒齄鼻、职业性痤疮等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肺经风热证,治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治宜清热除湿解毒,方用菌陈蒿汤加减;痰湿瘀滞证,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外治用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等外搽。

6. 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五章性传播疾病

第二节淋病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概念、流行情况和传染途径,掌握诊断与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 介绍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不洁性交或污染器具感染,湿毒下注,精败肉腐,病久正虚邪恋。

3. 重点讲解接触史、潜伏期,男性以尿道炎为主,可引起前列腺炎、附辜炎。女性常见宫颈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实验室检查,病程预后。

4. 注意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鉴别。

5. 治疗方面应按卫生部诊疗方案实施,也可配合辨证进行施治。

6. 介绍预防调护的意义。

第六章男性前阴病

第四节精浊

【目的要求】

1.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

2. 掌握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3. 掌握前列腺的检查方法。

4. 了解精囊炎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概述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历史概况。

2. 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和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3.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

4.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

5. 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之间的关系及精囊炎的辩证论治。

第七章肛门直肠疾病

概论

【目的要求】

1. 熟悉肛门直肠的解剖生理。

2. 熟悉肛门直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 肛肠病的范围、种类。

2. 强调肛门直肠的解剖与生理概要:解剖学肛管与外科肛管、齿线、肛窦、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括约肌与肛管直肠环。

3. 重点讲解肛肠病的检查:有直肠指检、窥肛器检查、乙状结肠镜等。

4. 便血、脱肛、疼痛、肿胀、流脓、分泌物等症状的辨证。

5. 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的常用方法。外治包括熏洗、外敷药物。手术方法简介。

6. 麻醉方法简介。

7. 本章重点内容为肛门直肠的解剖与生理概要和内治及外治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痔(内痔、外痔、混合痔)

【目的要求】

1. 了解各种痔的病因病机。

2. 掌握各种痔的诊断与辨证论治。

3. 掌握痔的治疗原则,各种痔的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教学内容】

内痔

1. 阐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肛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兼因久坐久立、负重、远足,或饮食不节,湿热下迫,瘀阻魄门,筋脉横解而生。气虚下陷则脱出。

3. 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大便出血,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或脱出、嵌顿。一般分为三期。I期:痔核较小,粘膜鲜红,下血多,不脱出。Ⅱ期:痔核较大,色红或青

紫,在便时脱出,能自行回纳。Ⅲ期:痔大,表面灰白,不易出血,大便时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甚至行走、咳嗽亦会脱出,但能回纳。内痔嵌顿,痔核脱出,不能及时回纳,可致肿痛、糜烂、坏死。

4. 注意本病应与直肠脱垂、息肉痔、肛乳头肥大、直肠癌、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和适应证。内治分风热肠燥证,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止血,方用脏连丸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脾虚气陷证,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外治可用熏洗法(内痔脱出,脱肛时用)、外敷法(因证选用各种油膏、散剂)、塞药法等。手术可采用注射法(包括硬化萎缩注射、消痔灵注射、坏死枯脱注射等法)、插药法、结扎法(包括贯穿结扎、胶圈套扎等法)。

6. 介绍手术后常见反应的处理。

外痔

一、结缔组织外痔

1. 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由肛裂、内痔脱垂、产育努力等致邪毒外侵,湿热下注,气血运行失畅,瘀结不散而成。

3. 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肛缘赘生皮瓣,逐渐增大,质地柔软,不疼痛,不出血。炎症时可肿胀、疼痛。

4. 注意本病应与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相鉴别。

5. 一般不需要治疗,发炎肿痛时用苦参汤熏洗或敷药治疗。反复发炎或外痔过大,影响卫生时可作切除术。

二、静脉曲张性外痔

1. 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多因Ⅱ、Ⅲ期内痔反复脱出,或经产、负重努力,筋脉横解、瘀结不散而致。

3. 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痔发生于齿线以下,表面青紫而光滑,久蹲或便后可见扩大的静脉团多伴有内痔。

4. 注意本病应与血栓性外痔、肛痈、结缔组织外痔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方用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加减。外治可用苦参汤熏洗、消痔膏外敷等法。彻底治疗可做静脉丛剥离切除手术。

三、血栓性外痔

1. 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便时努张或负重努力致痔外静脉血络破裂,离经之血瘀滞而成。

3. 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肛缘突然剧烈疼痛,皮下可见暗紫色圆球形硬结、触痛。

4. 注意本病应与内痔嵌顿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血热瘀结证,治宜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方用凉血地黄汤和活血散瘀汤加减。外治用苦参汤熏洗,消痔膏外敷。手术治疗可采用血栓外痔剥离术。

混合痔

1. 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脏腑本虚,痔静脉壁薄弱,排便、负重、经产用力致静脉横解,瘀阻肛门而生。

3. 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内外痔相连,无明显分界,用力屏气或负重、运动后可一并扩大隆起,多伴内痔脱出。

4. 内治法可参照内痔治法,外治参见静脉曲张性外痔治法。手术多用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法,术中注意皮瓣保留,防止术后肛门狭窄。

第三节肛裂

【目的要求】

1. 熟悉各种肛裂手术的适应证,操作法。

2. 掌握肛裂诊断及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 阐述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本病早期(新鲜肛裂)以燥热为主(燥热、火热、血热)3日久(陈旧肛裂)以湿热为主。

3. 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排便时发生周期性刀割样肛门疼痛和鲜红色少量出血。早期肛裂只有肛管皮肤梭形溃疡;陈旧性肛裂溃疡加深、边缘不整齐。或伴有赘皮痔、内盲瘘、肛乳头肥大、肛窦炎。

4. 注意本病应与肛门皲裂、肛管结核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相鉴别。

5.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血热肠燥证,治宜清热润肠通便,方用凉血地黄汤脾约麻仁丸;阴虚津亏证,治宜养阴清热润肠,用润肠汤: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润肠通便,方用六磨汤加减。外治可用苦参汤坐浴。

6. 手术治疗包括扩肛法、切开法、侧切法、纵切横缝法等,介绍其适应证及操作法。

第七节脱肛

【目的要求】

1. 了解脱肛的三度分类法。

2. 掌握脱肛的病因病机。

3. 掌握脱肛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 阐述定义及特点。

2.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中气下陷,固摄失司而成。

3. 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肛外,初起能自行回纳,充血,瘙痒,以后直肠各层组织下移,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甚至咳嗽、劳累、下蹲时亦会脱出,不能自行回复,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伴有腹及腰以下坠胀。

4. 三度分类法:I度: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不易出血。Ⅱ度:直肠全层脱出,表面呈环状有层次的圆锥状粘膜皱壁,肛门松弛,须用手回复。Ⅲ度: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1Ocm以上,厚实,呈圆柱形。

5. 注意本病应与内痔脱出相鉴别。

6. 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可分脾虚气陷证,治宜补气升提、收敛固涩,方用补中益气汤: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外治可用苦参汤熏洗,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或应用针灸法。注射法可用粘膜下注射法,适用于I、Ⅱ度脱肛;直肠周围注射法,适用于Ⅱ、Ⅲ度脱肛。

第八章其他外科疾病

第一节烧伤

【目的要求】

1.掌握烧伤的伤情判断和中医的辨证施治(包括内、外治法)。

2. 熟悉重度烧伤的病理变化、外治原则及转归。

【教学内容】

1. 概述定义及沿革。

2. 病因病机:病因为强烈火毒致伤,病理过程分津液渗出、火毒侵袭、创伤修复三个阶段。

3. 伤情判断:主要依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进行判断。可综合各种因素分为轻、重二证。

4. 辨证:可分为火毒伤津、阴伤阳脱、火毒内陷、气血两虚、脾虚阴伤证。

5. 重点讲解内治和外治方法:包括现场急救、烧伤初期处理、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等。若为小面积烧伤,躲进局部处理即可。

第三节冻疮

【目的要求】

1. 了解冻疮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掌握冻疮的诊断和急救处理及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 概述定义、特点及分类。

2. 病因病机:冬令时节,正气御寒力薄,寒邪侵袭过久,耗伤阳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而成冻疮;重者肌肤坏死,骨脱筋连;甚则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死。

第七节脱疽

【目的要求】

1. 掌握脱疽的定义。

2. 掌握脱疽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 概述:讲解定义、特点。

2. 病因病机:脾肾不足,寒湿外侵,瘀阻脉络,闭阻不通。

3. 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病初起患侧下肢冷麻、苍白、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进而发生干性坏死,疼痛剧烈,彻夜不眠,抱膝而坐。溃烂染毒时出现湿性坏疽,肢端红肿热痛,全身发热。

4. 注意本病应与糖尿病性坏疽、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雷诺氏病相鉴别。

5. 重点讲解内治和外治方法。内治:可分寒湿阻络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阳和汤加减;血脉瘀阻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湿热毒盛证,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热毒伤阴证,治宜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用顾步汤加减;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方用黄芪鳖甲汤加减。外治:未溃者可用温经通络化瘀药煎汤浸泡患肢或温热药外敷。已溃者着力处理坏死组织,待肉芽鲜红后用生肌收口药。经治无效的坏疽,须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时,方可采取截肢术。

中医外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外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外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医理论和方法在外科领域应 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外科手术技 术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规范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是必不可少的。 一、中医外科学的概述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外科疾 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医外科学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和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进行治疗。 二、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其中,病因病机是中医外科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 进行分析,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辨证施治则是根据病因病机的分析结果,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预防保健 则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预防外科 疾病的发生。 三、中医外科学的诊断方法 中医外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望诊是通过观察 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脉等,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病情变化。闻诊则是通过听取 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 疾病的起因、症状等,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

行触诊,判断疾病的病机和病情。 四、中医外科学的治疗原则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扶正祛邪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活血 化瘀是指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疾病的病理变化。清热解毒是指 通过清除体内的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化痰止咳则是指通过调理体内的 痰湿,改善疾病的症状。 五、中医外科学的外科手术技术 中医外科学的外科手术技术主要包括针刀、拔罐、刮痧等。针刀是中医外科学 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针灸和手术相结合,治疗外科疾病。拔罐则是通过将罐 子贴在患者的皮肤上,产生负压,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刮痧 则是通过用刮板刮患者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病理变化。 六、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内容 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外科手术技 术等方面。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的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制定 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规范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医外科学理论和实践 能力的医学人才,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医外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疾病诊断与治疗、手术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1. 熟悉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 2. 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原则; 3. 熟悉中医外科学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4. 掌握中医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5.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中医外科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a.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 中医外科学的理论体系与中医经典的关系 c. 中医外科学的诊断原则 2. 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a. 整体观疾病诊断方法

b. 疾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原则 c. 不同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3. 中医外科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a. 中药治疗在中医外科学中的应用 b. 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技术的应用 c. 中医外科病患的康复治疗 4. 中医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a. 手术准备和操作规范 b. 常见中医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c. 中医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评分; 2. 期中考试: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中医外科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习报告:学生需参与中医外科学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进行评分。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1. 主教材: a. 《中医外科学教程》 b. 《中医外科学实践指南》 2. 参考资料: a. 《中医外科学大全》 b. 《中医外科学学习指南》 c. 相关期刊和学术论文 六、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外科学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授课,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和中医临床医师等专业人员。教学团队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案例和临床经验分享。 七、教学评价与改进 学生的课程评价将被认真收集和分析,教学团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定期教学评估,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 以上就是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在中医外科学方面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药学专业重要的学科之一,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的学术特点(流派): 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外治和手术疗法,重视调理脾胃,充实疮疡恢复期的治疗。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以阴阳为辨证论治的法则,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 《素问·生气通天论》—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华佗—外科鼻祖,第一个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方》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 宋·王怀隐《太平圣慧方》补充完善了“五善七恶”学说。 陈司成《霉疮秘录》第一部梅毒专著。 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 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以部位命名(乳痈、子痈、对口疽);以病因命名(破伤风、冻疮、漆疮);以形态命名(蛇头疔、鹅掌风);以颜色命名(白驳风、丹毒)。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破溃的肿块。溃疡—一切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应指—患处以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岩与癌相同)。 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邪。 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它与气血、脏腑、经络、正气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等,虽是总的发病机理,但概括而言,脱离不了阴阳的平衡失调或偏胜,因为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辨阴证阳证: 阴阳辩证阳证阴证 起病急缓 皮色红赤苍白、紫暗或不变 皮肤温度掀热凉或不热 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 肿胀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 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疼痛剧烈、拒按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皮肤、肌肉血脉、筋骨 脓液脓质稠厚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短长 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便秘 小便短赤、溃后症状渐消初期无明显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像更甚 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

《中医外科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中医外科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1.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一一塑造克服困难、善于发现、脚踏实地的探索精神。 2.中医外科学的成熟过程——倡导传承精华、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中医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一一培养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育人目标 1.了解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强调中医外科学的成熟过程,提升学生的工作作风。 3.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强化学生的科研态度。 二、课程思政融入知识点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及成熟。 三、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1.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一一塑造克服困难、善于发现、脚踏实地的探索精神。 2.中医外科学的成熟过程——倡导传承精华、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中医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一一培养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课程思政元素 工作作风、科学精神、探索精神 五、教学引入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逐渐成熟等不同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几千年来先辈们留下的诊治经验,内容丰富,是今天继承发展中医外科学的“源头活水”。课程基于“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的主题,通过导入外科鼻祖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引出学习、科研要有克服困难、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医外科学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展开科学探索精神教育的意义。 导入从华佗发现酒具有麻醉作用,再到发现曼陀罗花能麻醉,最后发明麻沸散的过程,为我们诠释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展开 展开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是一代代的中医先辈们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最终造就了中医外科学的成熟和繁荣。 探索是面对困难做出的主动出击,是对未知世界的揭示。 师: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麻醉药,每当为伤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伤员们大多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晕厥甚至死亡时常发生。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华佗尝试了许多办法,可总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他并不灰心,在治疗中继续摸索和试验,反复试验多次,终于

中医外科学讲义

中医外科学讲义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临床学科,始于清末,至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汉朝《黄帝内经》(或古经)记载了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余年以前,此后,中国外科学以其系统完善、实践和创造传统外科学益处而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许,甚至被称作“世界上最好的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主要是以中药治疗为主,并结合手法、术式、技法等,进行解剖、物理、电子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健康。中医外科学讲义阐述:中医外科学以阐述传统外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为基础,结合当代生物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科学原理,将传统外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和解剖学、物理学、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药理学研究融合在一起,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办法分为入路、控制、阻断和检验四个部分。入路是指治疗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服用中药、拔罐、穴位穿刺等;控制是指对病症和病人的监测,包括鉴定病因、调节治疗方案、病情变化和效果的观察;阻断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主要是控制病症的恶化;检验是指对治疗病人的疗效进行评价,以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恢复患者的健康。 中医外科学研究了导致疾病发作和持续发展的本源因素,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各类疾病,重点介绍了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物理、生物、电子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同时分析了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本讲义还介绍了用于检验病人的病理、解剖、生

理、影像学及检查诊断等等。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比西医技术更具有应用价值和先进性。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为医患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中医学发展,也为西医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并为临床治疗实践带来了新的变革。 因此,中医外科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习中医外科学的讲义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复习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概况 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最早)。 2、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5、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6、南齐龚庆宣重新编次厘定的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7、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 8、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9、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10、中医外科学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P2 ①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 ②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用阳和汤。 ③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外疡实从内出论”: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1、学科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指发生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2、疾病的命名原则,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P6 3、基本术语P6 ①疮疡:广义:是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感染因素引起的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②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③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湿、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2、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常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表现特点。 3、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4、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大全电子版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大全电子版 第一章:中医外科基础知识 1. 中医外科的进步历程 中医外科起源于古代中国,其进步历程可以追溯到《黄帝 内经》、《难经》等古籍中,经过不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了奇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2. 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 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病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 治疗学等。其中,中医病理学主要探究外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中医诊断学则以望、闻、问、切等四诊法为主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症状,辨识疾病的本质;中医治疗学则包括针灸、推拿、药物疗法等治疗手段。 3. 中医外科的疾病分类 中医外科疾病可分为创伤外科、疮疡外科、骨伤科、血管 外科等。创伤外科主要探究外伤引起的各种毁伤,如骨折、切割伤等;疮疡外科探究皮肤疾病,如疮疡、瘘管等;骨伤科主要探究骨折、脱位等骨骼疾病;血管外科则探究血管疾病,如动脉瘤、静脉曲张等。 4. 中医外科的诊断方法 中医外科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面色,裁定疾病的性质;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心跳声等,了解疾病的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得到疾病的信息;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腹部等部位进行触诊,裁定疾病的病机。 5. 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手术治疗是中医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切除病变组织、修复创伤等;药物治疗则是通过中药的配方和服用,改善患者的症状;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流淌;推拿治疗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改善痛苦和血液循环等。 第二章:中医外科常见疾病与治疗 1. 创伤外科疾病 创伤外科疾病指因外力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各种毁伤,主要包括骨折、切割伤、挫伤等。中医外科治疗创伤外科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推拿治疗等。 2. 疮疡外科疾病 疮疡外科疾病指皮肤及其下组织发生的各种感染性病变,主要包括疮疡、瘘管等。中医外科治疗疮疡外科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3. 骨伤科疾病 骨伤科疾病指骨骼及其四周组织发生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骨折、脱位等。中医外科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推拿治疗等。 4. 血管外科疾病 血管外科疾病指血管及其四周组织发生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瘤、静脉曲张等。中医外科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第三章:中医外科的探究与进展 1. 中医外科的探究方向 中医外科的探究方向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通过深度探究,可以不息优化治疗方案,提高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中医学是一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理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医学教学大纲。本大纲以强化基础理论、突出临床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 1、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方面的内容。 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诊法、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等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中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药性理论、配伍原则及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4、方剂学:学习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方剂的组成和配伍原则,以及经典方剂的应用。

5、针灸推拿:学习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6、中医内科学:学习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涵盖了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疾病。 7、中医外科学:学习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包括皮肤、骨伤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 1、临床见习:在中医学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操作:进行中药标本识别、方剂制备、针灸推拿实践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法:运用临床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医学的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实践教学:通过临床见习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五、考核评价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研讨成果等方面。 2、临床实践:包括临床见习报告和实验操作考核等方面。 3、期末考试: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大纲的实施与监督 1、本教学大纲由中医学教学团队负责实施,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3、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七、结语

2021中医学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介于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 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之间的一门桥梁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 程是《中医基础》的后续课程。由于中医理论体系统一而完整,所有的中医理 论都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中药学》无疑对中医基础理论起着巩固与加 强作用,这是本课程的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中药临床应用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养成、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基础性支 撑作用,且与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中药学》主要包括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讲解的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配伍等。各论部分主要 讲解各种中药的床应用、用量用量、使用注意等。其中,中药的功效及临床应 用是重点教学内容。 通过《中药学》的学习,培养学生中医诊疗工作岗位的辨证思维,使学生 掌握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为学习《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适应在中医临床岗位一线的实用性技能 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与无毒、配伍、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及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方法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应用 技能;90味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证及重要配伍的 意义);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功效类似药物的异同点。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中药的剂量和服法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34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中医学内容

中医学内容 中医学是一门传统医学学科,涵盖了一系列有关中医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知识。中医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和职业方向。 一、主要课程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学习如何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3.中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中药材的性味归经、药效、配伍规律等,学习中药的制剂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4.针灸学:学习针灸的理论基础、经络学说、穴位与针灸方法,了解针灸的治疗原理和应用技术。 5.中医内科学: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中医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等。 6.中医外科学:学习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如外伤、骨伤、肿瘤等。 7.中医儿科学:学习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职业方向 1.中医师:可以在医院、中医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中医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治疗和健康咨询。 2.中药师:可以从事中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药品质量控制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药药物。 3.针灸推拿师:可以在针灸推拿机构、康复中心等从事针灸推拿疗法,为患者提供保健和治疗服务。 4.中医科研人员:可以从事中医学科研工作,参与中医药的临床研究、药物研发和科学实验等。 5.教育机构教师:可以在中医学院、中医科学研究院等从事中医学科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同时,中医学还可以与西医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医学专业人员可以与西医一起组成医疗团队,提供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总而言之,中医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的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中医学,毕业生可以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中药研发、针灸推拿等职业,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指的是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学科。它包括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极强的医学科学。 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经络学:经络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运输系统,其功能是在整个身体内维持气血的运行。在中医外科治疗中,经络学不仅是诊断的重要指标,还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例如,针灸、拔罐、刮痧等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基于经络学的原理。 2. 中医气血学:中医学将人体内的活动和机能归结为气血两大方面。气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血是人体流动的液体。气血的运动状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外科领域,中医学常用气血来描述外科手术前后的情况。例如,气血瘀滞、气滞血瘀等等,这些术语都是根据中医理论总结出来的。 3. 中医五行学:中医学将自然界的万物按照五行分类,即金、木、水、火、土。人体也是五行之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中医外科治疗中,五行理论在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上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手段 中医外科学通过采用特殊的药物治疗、针刺疗法、拔罐等治疗手段,来治疗外科疾病。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1. 针灸疗法:针灸在中医外科学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从而加快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针灸除了手术治疗之外,针灸还可以治疗痛经、头痛、牙痛、腰酸背痛等症状。 2. 诊所手术:中医外科常使用诊所手术治疗疾病。诊所手术一般包括吸氧治疗、换胃口针技术、开放性手术,切口清创等。它们经常被用来治疗胃肠道疾病、手脚湿疹、极度疼痛等非传统医学难以治愈的疾病。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应用于许多外科医学情况中,包括肿瘤、疮疡、癌症、疼痛和消化不良等。中药治疗主要基于中医学的概念来确定草药的组合和用量,以达到治疗病症的效果。 中医外科学的应用范围 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广义上讲包括诊断、治疗和恢复等所有方面。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外科医学中,包括放射学、超声学、内窥镜等现代医学技术的诊断中。以下是中医外科学的应用范围: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来促进病人的康复。以下是对中医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中医外科学概述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疗法对外科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其特点是早期干预、微创治疗、个体化诊疗、综合调理。中医外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创伤、骨科疾病、手术后康复等。 二、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种外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创伤外科主要包括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损伤、关节脱位等。中医外科学治疗创伤外科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摩、中药熏洗、针灸等。 三、骨科疾病 骨科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中医外科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运用中医经络学说、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原则,辅以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方法。 四、手术后康复 手术后康复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中医外科学在手术后康复中,注重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改善体质等方面。运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辅以科学的运动康复和饮食调理。 五、中医外科学的挑战和展望

中医外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技术和理论的不足,中医外科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充实理论体系,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二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中医外科学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思维,形成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诊疗方法。 展望未来,中医外科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综合医疗的需求增加,中医外科学将在外科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外科学将有更多机会与现代医学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临床优势。 总结:中医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创伤外科、骨科疾病和手术后康复等方面。中医外科学的发展需要充实理论、提高技术,并与现代医学进行融合。未来,中医外科学有望在外科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病人的康复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主要涉及创伤外科、骨科疾病和手术后康复等方面。它是对外科疾病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学相呼应,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创伤外科方面,中医外科学注重通过中医诊断方法,分析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创伤外科包括对骨折、软组织损伤、刺伤等外科疾病的治疗。在治疗上,中医外科学依托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例如,在骨折的治疗中,中医外科学通过针灸和中药熏洗等方法来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和肿胀。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中医外科学则通过推拿和中药外用来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

2021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学习指南

中医外科学学习指南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在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健康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外科学的专业思想。 2.了解中医外科在世界医学领域中有过领先地位的成就和近年的发展,引导学生为创建中医外科的新成就去探索。 3.了解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疾病命名原则。 4.掌握外科基本术语。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 2.讲解历代外科医学的主要学术成就、著述和创造发明。重点介绍陈实功、王维德、高锦庭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 3.强调近年来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和新成就。 4.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5.举例说明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进行命名的原则。 6.讲解外科基本术语。 第一章中医外科常用技术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疗法的适应症,用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3.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2.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疗法。 3.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外疡 外疡有阴证、阳证的区别,对外疡的辨证施治是中医外科的特色。通过学习要熟悉外疡的病因病机,掌握外疡的辨证论治规律和预防措施以及内治、外治常用方药。 概论 【目的要求】 1.结合总论内容,掌握阳证外疡、阴证外疡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2.熟悉外疡的特殊形态和肿痛痒脓的辨识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外疡的概念。 2.外疡的成因。强调外感六淫邪毒、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导致机体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热胜肉腐,肉腐为脓”。 3.按外疡的初期、中期(成服期)、后期(溃荡期)分述其分期及转归。 4.外疡的特殊形态肿和痛痒脓的辨识方法。重点讲解内治原则及外治方法。消法中以清热解毒法最常用。外治分阴证、阳证,按初期、中期(成服期)、后期(溃疡期)不同时期的治疗。 5.疡的成因和辨证论治为本章的要点和难点。外疡的预后一般较好。 第二节疖 【目的要求】 1.掌握疖、疖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2.了解蝼蛄疖的预防。 【教学内容】 1.强调疖和疖病的定义和特点。 2.病因病机: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脓毒潴留,头皮窜空而成蝼蛄疖。体虚者容易染毒得病,并可能反复发作。 3.重点讲解有头疖、无头疖、楼姑疖、疖病的辨证论治和临床特点以及与痈、颜面疔疮、囊肿型痤疮的鉴别。内治分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

【课程思政案例】《中医外科学》课程

案例——关爱乳腺的防治,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课程简介(不超300字) 《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是中医学临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现代广大妇女密切关注的疾病。本课程思改案例在教授乳岩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主义人文关怀,要懂得保护女性患者的隐私,除了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以外,更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倡导广大女性关爱乳房健康,大力宣传中医中药在乳房疾病“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教会患者日常的乳房保健知识,从而减少乳房疾病的发生,才能身心共治。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科学和理性的世界观、价值观,挖掘专业理论中蕴含的哲学元素,实现理性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主义医患关系。 二、教学目标(不超800字) 【掌握】乳岩的定义、临床表现,以及乳房检查时对患者的隐私保护。 【熟悉】乳岩的诊断依据,辨证论治与治疗,强调医疗过程中的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乳岩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在乳岩病防治中的应用;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医药在乳房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是祖国中医药文化的伟大结晶,乳岩病的诊治更是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强调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在诊疗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日常生活的乳房保健知识,倡导广大女性关注乳房健康。在提供专业治疗意见的基础上,从患者的角

度考虑问题,了解患者的需求,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更人性化的诊疗方案。 三、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 1、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 课前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将乳腺癌的临床真实病例展示给学生,并提供预习资料,让学生进行分组订论学习。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及思考,给出诊断依据、诊断、辨证论治及中医药治疗方案等分析,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诊疗的过程中提供更好的人文关怀。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到身心共治。 提前收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了解学生是否有对患者人文关怀方面做出思考,方便课堂教学上重点针对难点进行讲解,以及深入展开如何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好医生。 2、讲授法+翻转课堂+线上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法+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将课前自学的案例分析以PPT或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及讲解。并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强调注重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并展示本人在临床职业生涯中,关于关爱患者身心健康所做出的实际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课上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给出随堂测试,以便于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是否掌握以及其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学习记忆。 3、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邀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乳腺科病房进行见习实习,强调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建设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参观病房,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患者,能更好与患者进行沟通,能接触到临床现实的乳腺癌病人,能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她们对乳房疾病及乳房保健的认识程度。教会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以一名临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全)

疮疡:广义是指一切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疡:又称外疡,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痈:壅也,是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外痈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病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病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手足等处。 发: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也称蜂窝组织炎 丹毒: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乳痈: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以外吹乳痈最为常见,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易发生传囊,乳漏等变证。病因病机;一乳汁郁积—气滞热壅—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二肝郁胃热—清热解毒。成脓—热毒炽盛。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减三感受外邪溃后。顺者—正虚毒恋—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逆者—根据具体症状分期治疗 瘾疹: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湿疮:一种过敏性炎性皮肤病,西医的湿疹 湿疮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于慢性易成慢性 辨证论治:①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②湿热浸淫证治则: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③脾虚湿蕴证治则:健脾除湿方药:除湿胃苓汤或参苓 白术散加减。④血虚风燥治则: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四物消风散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感染的性传播疾病 淋病特点:尿道刺痛;尿道口排出脓性分泌物为主症主要以性交传染 内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特点:无疼痛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齿线: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于肛管交界处形成的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 前列腺炎:也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脱疽: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指节坏疽脱落一种慢性周围血管性疾病又称脱骨疽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特殊之邪痰凝血瘀 外科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先肿后痛其病浅在肌肤;先痛后重者其病深在经骨 确认成脓的方法:接触法透光发点压法穿刺法B超 中医外科内治法原则:消托补 内治法具体应用:解表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调胃 调胃法:是用调理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法。,分为理脾和胃、和胃化浊及清养胃阴。代表方药是:异功散、二陈汤、益胃汤 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 乳痈分类:外吹乳痈(哺乳期),内吹乳痈(妊娠期),不乳儿乳痈(非以上两个时期) 瘾疹特点:相当于荨麻疹,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出,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 外痔特点: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 外痔分类:静脉曲张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 中医外科手术切口原则: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切口;一般创面宜循往直切,以免伤血络;乳房部位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口,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自然纹理切开一、 乳岩:发病于间叶组织。乳房肉瘤:发病于皮上组织。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特点: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质地坚硬的肿块;或表面凹凸不平,溃似泛莲。病因病理产物:瘀血、痰饮、浊气、邪毒。相当于西医的乳癌、肉瘤中医内治: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仙汤加减。 癌侵犯乳房结构所致体征: 皮下淋巴管受侵:橘皮样变 乳房悬韧带受侵:酒窝征 乳管受侵:乳头内陷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 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 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黄帝内经》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诸痛疡疮,皆属于心.” 5、汉代中医外科有了较大发展 (1)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2)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3)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瘈疭方》 (三)发展:(两晋——金元时期) (1)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2)《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唐代:《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 脏器疗法: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进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 汪机《外科理例》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 8、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①“正宗派”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②“全生派”清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 ③“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的命名及基本术语 1、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 1发病部位:如子痈,乳痈,对口疽等 2形态:蛇头疔,鹅掌风等 3疾病特征:烂疔,流注,湿疮等 基本术语: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一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发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4、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5、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6、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尽,尤如滴漏。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变化。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7、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511 适用专业:中医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 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0学时 总学分数:2.5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基本概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医外科疾病治法和中医外科调护。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介绍中医外科学特点,要突出外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并要求学生掌握外科的专用方剂及外治药物的各种剂型、适应证、用法等。各论为临床篇,以中医病名为主(无恰当中医病名者则用西医病名)分章列节,按中医外科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疮病、乳房疾病、瘦、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疾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及外科其他疾病。要重点介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方法。 2.课程性质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拼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熟恶中医外科疾病的主要内、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急诊处理原则:了解某些疑难病的诊治要点,构建中医外科临床思维与技能,能够举一反三,在面对更多外科疾病时,有能力去思辨,进而制定出诊治方案。培养学生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刻苦勤奋、认真细致、严谨要求、不断进取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本课程是中医专业必修课程。 4.课程作用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专业的主干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