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招聘专员胜任力构建及应用.

万科招聘专员胜任力构建及应用.
万科招聘专员胜任力构建及应用.

目录

一、万科简介 (2)

(一)公司概况 (2)

(二)企业理念 (3)

二、行业层面胜任力指标的提取 (3)

(一)从竞争对手——恒大地产的人才观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4)

(二)从房地产标杆企业——中海地产的企业文化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4)

(三)总结 (4)

三、企业层面胜任力指标的提取 (5)

(一)从万科的经营理念提取胜任力指标 (5)

(二)从万科自身的人才观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5)

四、岗位层面胜任力指标提取 (6)

(一)万科招聘专员职位说明书 (6)

(二)招聘专员绩效考核 (9)

(三)总结 (11)

五、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胜任力指标提取 (11)

(一)定义 (11)

(二)指标提取 (11)

六、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的形成 (12)

(一)胜任力模型的确立 (12)

(二)指标解释 (13)

(三)确定胜任力模型中的一级指标的权重 (14)

七、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在实际招聘中的应用 (16)

(一)测评总体流程 (16)

(二)测评环节的具体实施 (17)

一、万科简介

(一)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08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

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六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2008年入选《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十大最受尊敬企业”。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当年共销售住宅42500套,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从2.07%提升到2.34%,其中市场占有率在深圳、上海、天津、佛山、厦门、沈阳、武汉、镇江、鞍山9个城市排名首位。

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6.2%;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自创建以来,万科一贯主张“健康丰盛人生”,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2001年起,万科每年委托第三方顾问公司对全体职员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

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至2008年,万科共有15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广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2008年,万科集团上海公司荣获由中国质量协会颁布的“2008年全国质量奖”,成为房地产行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公司努力实践企业公民行为。万科从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由公司出资建设的广州“万汇楼”项目被广东省建设厅列为“广东省企业投资面向低收入群体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并于2008年年中正式实现入住。2008年12月31日,由公司全额捐建的四川绵竹遵道镇学校主教学楼及卫生院综合楼交付仪式在四川遵道正式举行,成为震后首批企业捐建的永久性公共建筑。在由中国民政部主办的2008年度中华慈善大会颁奖典礼上,万科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内资企业”称号。

(二)企业理念

1.建筑为了生命

住宅建筑为了生命而存在,又为了生命而发展。只有在适宜于个人的生活空间中,人们才能更多地感受生命的价值。而人类生命的升华又在呼唤着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适、更优美、更自然的居住空间。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各种人群多样化的居住需要,为人类生命所必需的生活空间提供无限新的可能。

2.建筑延拓生命

住宅的建筑和使用过程充满了人与环境的对话。优秀的建筑不仅倾听人类生命的呼唤,而且也努力响应自然生命的需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在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的今天,万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未来住宅的建造和使用都成为自然生命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的一些试验将有希望大幅度减少建筑过程的资源消耗,也将帮助人们在住房使用中更多地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使用各种资源。

3.建筑充满生命

住宅建筑本身可以因扎根于历史、尊重自然、或因其独特创意而让自身充溢着生命。我们看到,很久以前我们前辈留下的住宅到今天还在为我们提供着关于采光、通风、人居交流的设计灵感;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保留更多“都市的记忆”,以便能够更好地领悟历史的沉积,让新的住宅建筑更多地获得与特定土地紧密关联的人文记忆的滋养。因此万科人越来越以培育生命的心态满怀敬畏地精心建造每一栋住宅。

二、行业层面胜任力指标的提取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10

年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地产公司。但是,近年来恒大地产的发展势头迅猛,万科大有被反超之势。两家企业刚刚发布的2011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万科虽然在销售额和营业收入两项指标中依然领先,但却在销售面积和净利润这两项指标中不敌恒大。

(一)从竞争对手——恒大地产的人才观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恒大地产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而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此外还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提高人才教育培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三大运动”的过程中,恒大将继续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位聘任制度,增强人才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终身学习需求。

从恒大地产科学的人才观,我们提取了如下指标:综合能力、品德素质、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学习能力、责任心、风险意识等。

(二)从房地产标杆企业——中海地产的企业文化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中海地产”是中国海外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品牌统称。经历32年的品牌经营与实践,“中海地产”已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诚信卓越精品永恒”的品牌主张融汇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中海的企业文化是在香港规范的自由竞争环境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西方和香港现代文化观念相融合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中海人,讲团队、讲精品、讲奉献、讲创新。中海人将个人的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中海系统内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敢于使用年轻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强。中海地产坚持以专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独立研发五代住宅精品,持续提升消费者居住体验。

从这一部分,我们提取了以下几个胜任力指标:团队合作能力、责任心、诚实守信、服务意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等。

(三)总结

从恒大地产的人才观和中海地产的企业文化中,提取的胜任力指标如表1所示:

表1:行业层面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三、企业层面胜任力指标的提取

(一)从万科的经营理念提取胜任力指标

从万科集团的官网上,我们了解到,万科的宗旨是建筑无限生活,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

万科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

万科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人才是万科的资本,“阳光照亮的体制”,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根据万科的经营理念,我们提取万科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如下:掌握行业知识、岗位知识、管理软件运用能力、费用控制力、沟通协调能力、冲突管理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诚实性、情绪控制能力、自主性、应变力、团队精神、亲和力、洞察力、资料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从万科自身的人才观提取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指标

万科的人才理念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中非常主要的一条就是培养职业经理。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万科招聘的首要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由于“德才兼备”型的人才在现实中较少,因而更强调“以德为先”。这里的“德”主要指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在“才”方面,对职员的要求主要有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学习能力、理性。同时,在招聘中还要求管理人员“举贤避亲”,给职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从万科自身的人才观,我们提取如下指标:职业道德、职业心态、专业技能、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理性思维等

四、岗位层面胜任力指标提取

万科,要使其“让建筑赞美生命”的理念落地,就需要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确定,使得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岗匹配。界定岗位职责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人员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实现人力资源规划落实状况,更是关乎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时代,公司能否取得人才优势的关键。基于此,我们以万科的理念、战略使命为基准,在公司总体战略规划系统模式下,运用人员导向与工作倾向性两种工作分析方法对招聘人员进行岗位分析。

(一)万科招聘专员职位说明书

表2:招聘专员职位说明书

(二)招聘专员绩效考核

在万科招聘专员岗位说明书中,我们基于其的绩效考评指标结合问卷调查以及经验分析对绩效指标进行了分层设计以利于考核,从而形成了本岗位绩效考核表如表3所示:

表3: 招聘专员绩效考核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人力资源部长审核:总经理审批:

日期:日期:

(三)总结

在进行绩效评估,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差异之后,我们对绩效优秀员工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概括,提取了一下指标: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使命感、执行监控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正直、分析判断能力、关注细节、主动学习、专业灵敏度、全局断念、诚信守言、市场分析能力、调理性、信息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胜任力指标提取

(一)定义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 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即STAR原则: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

(二)指标提取

在基于岗位分析之后,我们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了区分,并基于此在人力资源部经理及主管的帮助下,我们选择在万科总部的办公室进行了面谈,我们所选取的是绩效评估分数在85分以上的优秀员工,每位绩优员工的面谈时间大约是1-2个小时,由我们的测评人员进行面谈,此外事前已通知面试成员我们需要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录音并向他们保证整个录音内容会保密。a

面谈的问题,是在会同上级主管、外部专家以及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检阅等多种方式制定而成,主要有两个面试题目,第一,在你过去的招聘活动中,你觉得做成功的是哪一次?你觉得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是最成功的?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第二,相对于恒大地产、保利地产,你觉得我们万科在进行招聘时,优势在哪?存在哪些劣势?未来我们需要在外部招聘中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对几名绩效优秀者访谈之后,提取了相关胜任力指标如下:个人特性:诚信正直廉洁、创新、责任心、情绪控制能力、团队精神。能力特征:执行力、抗压能力、冲突管理能力、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学习能力。

六、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的形成

(一)胜任力模型的确立

通过以上四种途径我们提取了万科集团招聘专员胜任力的多项指标,经过整合,建立了胜任力模型,如表4所示:

表4:万科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

(二)指标解释

1、行业知识:万科集团的招聘专员只有对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识

别真正适合的雇员。

2、法律知识:招聘专员应该熟悉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等相

关法律,这是解决一些劳资关系和雇员管理的必备知识。

3、岗位知识:招聘专员应该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的知识,因为在招聘中要做到人岗匹配

就需要选择适合的人员测评方法和制定公平的选拔标准。

4、管理软件运用能力:招聘专员需熟悉数据库和人力资源资源相关软件的运用,提高

管理雇员资料的效率。

5、费用控制力:招聘专员应该具备制定招聘预算并且控制招聘费用的能力。

6、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两个方面,招聘专员需要和相关部门的同

事进行沟通才能更加明确各部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且协调沟通在招聘流程

中对于识别人才也很重要。

7、冲突管理能力:招聘专员在招聘过程中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意见或分歧

时,能合理运用竞争、协作、回避或迁就等方法来解决冲突。

8、组织策划能力:招聘专员要能够安排好笔试和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并且策划考核的

形式和题目以挖掘候选人的潜力,因此组织策划能力很重要。

9、诚实性:招聘专员要为公司提供应聘者的真实信息,不能因个人好恶而淘汰适合公

司的应聘者。

10、情绪控制能力:在招聘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应聘者,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如应聘者当众诋毁公司形象)时,要求招聘专员要有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

乐观,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代表整个公司形象。

11、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招聘专员要求积极

主动,在上级的指示下,创新性的完成任务。

12、应变力:遇到事情,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能只会依照计划进行,指招聘专员能

够根据在公司中或招聘中出现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13、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利益和整体

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招聘专员需要和公司各部门共同

合作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在其他部分的配合下为公司招聘合适的员工,因

此招聘专员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14、亲和力:亲和力是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招聘专员需要给应聘者营造

一种轻松的面试氛围,并诱导应聘者将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好的

甄选出符合要求的应聘者。

15、洞察力: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招聘专员需要对应聘者回答问题的真实性以及肢体语言有很好的识别能力。

16、资料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招聘专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资料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因为在简历筛选、笔试和面试环节都需要在众多资料和人才中挑选出最合适的

人。

17、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招聘专员需要撰写人力资源规划、任职资格说明书和岗位

职责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18、身体素质:招聘专员出于工作需要会经常出差去全国各地招聘人才,需要较好

的身体素质。

(三)确定胜任力模型中的一级指标的权重

我们采用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首先,把素质测评目标分解为一个多级指标,在同一层次上根据T.L.斯塔的相对重要性等级表(如表5所示),列出两两比较矩阵,按照公式(1)计算出每项指标的相对优先权重:

表5:T.L.斯塔的相对重要性等级表

Wi

/) (1)

式中

—该项典型指标的权重 n —标准体系中指标的个数 i —行数 j —列数

—相对重要性等级

接下来,我们将专业技能、社会能力、人格特征、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五个指标,根据斯塔相对重要等级表,将测评指标两两比较,按前面表规定的标度定量化,并写成矩阵形式,如表6所示:

表6: 测评指标权重确定一览表

其中:

指标A—智力水平;指标B—专业技能;指标C—社会能力

指标D--人格特征;指标E—身体素质

这样,我们得到智力水平、社会能力、专业技能、人格特征和身体素质分别在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模型中得Array

权重为8%、12%、36%、36%、8%。

七、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在实际招聘中的应用

(一)测评总体流程

1.组建招聘团队

本次招聘团队成员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公司资深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优秀人力资源部员工共5人组成。为了提高招聘信度与效度,公司还针对性地对各个招聘人员进行培训。

2.员工初步筛选

招聘专员岗位的应聘者有50余人,招聘团队运用筛选简历等方法,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首先挑选出40名应聘者参加笔试,再从中筛选出25名候选人员参加下一步的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

3.测评标准及工具选择

依据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模型,我们从中选取了需要测评的指标,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如表7所示:

表7:测评工具选择表

4.分析测评结果

5.作出最终决策

6.发放录用通知

将录用通知发给最终候选人,并将其测评结果调入员工信息库,为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要善待未被录用的其他候选人,并将其测评结果调入后备员工信息库,为以后的招聘提供信息。

(二)测评环节的具体实施

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个体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个体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根据构建的万科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我们建议采用心理测验中的能力测验和人格测试。

(1)能力测验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很多种,通过具体的活动表现出来。能力测验是通过一定的心理测量方法将一个人的能力倾向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从而预测被测者未来发展的潜能。能力倾向测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目前包括五个部分: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以及资料分析。

根据万科招聘专员的胜任力模型,我们可以针对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三种能力进行能力倾向测验,来考察候选人获得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潜力如何。

(2)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就是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未来。人格测验的主要类型有自陈量表法、投射法、评定法等,我们选取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16PF自陈量表法。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要素是特质,他将人格特质分为6大类: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卡特尔以其特质理论为基础,确定出16中人格因素,具体定义如表8所示:

表8:16种人格因素的定义

2.结构化面试

(1)面试前准备

在面试之前,应规定面试准备的内容,包括面试题目及答案、面试的评分标准、面试的地点等内容。面试评价小组成员应对面试题目、评价标准等进行讨论,取得一致意见。

①面试提问分工和顺序

规定面试员工的提问内容和顺序。如面试开始后,主考官负责对面试过程进行组织,并针对综合能力的考察进行提问,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由熟悉业务的副考官、考官发问。

②面试评分方法

制定面试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避免面试打分的主观性。在面试过程中,评价小组成员分别打分,评价结束后进行汇总,求出加权平均分,以加权平均分作为面试成绩。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维度变革管理 商业知识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商业银 行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命令、识人用人能力、培养他人、与银行内的部门合作、 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员工的招聘和选拔、优化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管理、沟通 协调、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变革管理预期应对能力、银行人员合理调动能力、战略分析能力

各个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定义及行为表现 维度胜任力构成 要素 定义行为表现 商业知识 银行业 务知识 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包括资产、 负债、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 国际业务、商业银行联行往来 业务等。 了解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并能及时关注学习, 熟悉当前本行主推的业务,并能将学习的商业银 行知识运用到自己日常工作中。 银行人力资 源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包括国外、国内的经典、前沿 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商业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 进经验。 通过培训或自学、读书看报掌握新的人力资源管 理的先进知识,让知识不落伍,能及时用先进的 方法解决人力资源各方面的问题 银行 战略 商业银行战略包括其他商业 银行战略调整所带来的人力 资源管理变化和本行战计划。 熟悉其他商业银行战略变化所做的人力资源管理 经验;及时了解本行的年度战略计划,并与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结合,使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 战略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命令 命令表达出个人促使他人依 照其希望行事的意图。(在特 定的 情况下,尤其在组织出现危机 或变革的情况谨慎使用) 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或银行组织出 现变革时,谨慎地使用命令口吻与员工坦率直接 得探讨问题;单方面设定高绩效标准使下属遵守 自己的要求;对员工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 识人 用人 能力 识人用人能力指能够了解下 属员工的特长、性格、经历等, 在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 使组织效率最大化 了解人力资源部门的每个员工的工作特长、工作 经历、个人性格等;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 验可判断出员工适合的负责内容;能根据每个员 工的特点给予其相应的授权。 培养 他人 培养他人表明了一种帮助他 人成功的倾向与意图,每一个 培养他人的正面含义都有促 成他人学习或发展的真实意 图。(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人力 资源管理人员对部门下属的 培养) 表达对下属员工的正面期待,即使在困难的情况 下也是如此,相信他人想要学习也有能力学习; 平时工作中,对下属给予及时的指导或示范,并 针对各个员工特点而授予任务或责任;对于员工 的负面反馈,只针对行为并对未来绩效表达正面 期待 与银行内的 部门合作 与银行内的部门合作指与他 人通力合作,成为银行中的一 部分一起工作,而不是分开工 能积极主动与银行的其他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合 作,相互协调工作;恳求其他部门人员对人力资 源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使全行效率最大化

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目录: 一、前言 二、术语和定义 三、特别说明 四、应用范围 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

一、前言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针对阿龙公司,聚成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阿龙公司员工胜任力标准。

关于招聘专员的岗位职责、权重、胜任力要求一览表

南昌中环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招聘专员职位说明书

南昌中环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招聘专员绩效考核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审批:日期:日期:

南昌中环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招聘专员胜任力模型 (二)指标解释 1、行业知识:招聘专员只有对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识别真正适合 的雇员。 2、法律知识:招聘专员应该熟悉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等相 关法律,这是解决一些劳资关系和雇员管理的必备知识。 3、岗位知识:招聘专员应该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的知识,因为在招聘中要做到人岗匹配 就需要选择适合的人员测评方法和制定公平的选拔标准。 4、管理软件运用能力:招聘专员需熟悉数据库和人力资源资源相关软件的运用,提高 管理雇员资料的效率。 5、费用控制力:招聘专员应该具备制定招聘预算并且控制招聘费用的能力。 6、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两个方面,招聘专员需要和相关部门的同 事进行沟通才能更加明确各部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且协调沟通在招聘流程 中对于识别人才也很重要。 7、冲突管理能力:招聘专员在招聘过程中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意见或分歧 时,能合理运用竞争、协作、回避或迁就等方法来解决冲突。 8、组织策划能力:招聘专员要能够安排好笔试和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并且策划考核的 形式和题目以挖掘候选人的潜力,因此组织策划能力很重要。 9、诚实性:招聘专员要为公司提供应聘者的真实信息,不能因个人好恶而淘汰适合公 司的应聘者。 10、情绪控制能力:在招聘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应聘者,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如应聘者当众诋毁公司形象)时,要求招聘专员要有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 乐观,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代表整个公司形象。 11、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招聘专员要求积极 主动,在上级的指示下,创新性的完成任务。 12、应变力:遇到事情,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能只会依照计划进行,指招聘专员能 够根据在公司中或招聘中出现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13、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利益和整体 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招聘专员需要和公司各部门共同 合作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在其他部分的配合下为公司招聘合适的员工,因 此招聘专员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14、亲和力:亲和力是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招聘专员需要给应聘者营造

胜任力模型在F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F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二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一)胜任力的内涵及构成 1、胜任力的起源 1970年,当时美国政府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卫.C.麦克利兰(David C.Meaeu锄d)帮助他们甄选外交官。麦克利兰研究小组采用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收集信息,试图研究影响外交官工作绩效的因素, 即分析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外交官在未来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总结,麦克利兰研究出了优秀外交官与一般胜任者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差异,从而找出了外交官应具备的素质。1973年,他发表了《Test.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IIIgence》一文。在文章中,他批评了当时美国采用智力测验、 性向测验及学术成就等标准来预测工作绩效及选拔人员的现状,而提出了 C0mpetencc的概念。Competencc一词的中文翻译有很多种,如“素质"、“胜任 素质特征’’以及“胜任力",综合考虑国内人力资源界在此领域的探索,并结合企业管理者的认知习惯,本论文主要采用“胜任力"这一译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胜任力研究的出发点,已经从关注个人绩效发展到关 注组织绩效的提高。有研究者提出,未来的胜任力研究,不仅针对个体或组织的胜任力,而且还研究网络化的综合模式,它不仅能识别和发展个体和组织的胜任力,而且强调了二者内在规律的一致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企业需要建立高层管理者、部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网络化胜任力结构模型。这就要求在进行胜任力研究的过程中,辨别企业的核心胜任力,并结合其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来开拓胜任力的研究方向。 2、什么是胜任力 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 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的、并且能够将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才能成为管理学意义上的胜任力: (1)胜任力是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胜任力模型本身是岗位对于人的要求,在HR中的应用上主要几个方面: 一个是招聘的时候,根据胜任力模型进行选择; 二是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根据员工不同的特质进行规划 三是在某些时候进行薪酬体系重新构建的时候,会利用胜任力模型来进行首次套档 四是可能用咋绩效管理上,有些企业会讲胜任力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在绩效考核中作为指标来运用 在员工个人成长方面,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和培训。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台词成了2005年职场上自我安慰的名言。在人们大谈职位难求、工资太低、高能低就等"人才贱价论"的同时,已经有很多公司为求良将,引入价值百万的人才测评体系--胜任力模型。 "现在招人太容易了,在招聘会现场一个职位就能收到几千份简历,通过人才网站每天都能收到几百封求职信。仅凭一份简历和几次面谈的选人方法成功率太低,花钱招人,人是招来了,可是没有几个合适的。公司频繁的人员流动,老板也会质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能力。"在3月北京的一次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了已在某私企干了3年招聘的王胜纲,此时他看着面前一大堆简历更加郁闷了。 王胜纲的困惑是所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难题,现在的企业如果想要找到最合适的员工,就好像王子寻找灰姑娘一样拿着水晶鞋挨家挨户去试,可是很多企业连这双"水晶鞋"都没有找到,试问拿什么去寻找自己企业"最爱的人"呢? 随着全球500强企业定居中国,随着海归飘扬过海回到祖国,随着心理学科领域研究的国际交流。一个叫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开始浮出水面,据称只要使用了这套模型就能够帮助企业找到最合适的人才。

胜任力模型咨询顾问告诉记者,胜任力模型不仅能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同时也能使员工更能适合自己的职位,可以应用贯通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 以医疗器械销售经理的职位为例,第一步:选人。咨询顾问根据公司的规模、特色,设计出对职位能力的要求,包括必须具备知识(医疗)背景、活动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能力等。在招聘时,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对人才进行打分,对照胜任力模型给出的标准,找出得分最高者就是最合适的。 第二步:用人、育人。员工进入公司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然后测试打分,判断其能否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如果发现其不能与他人共处的严重问题,就该考虑其去留问题。 第三步:留人。除了提供培训的机会让员工得到发展以留住员工,留人还体现在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薪酬上。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能够统一绩效考评的标准,将评估的重点放在企业最希望得到的表现上。 胜任力模型的到来,让很多公司好像看到了商机。一时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冒出了各种胜任力模型宣讲班,胜任力模型成为人力资源业内最受宠的管理概念。好景不长作为概念推出的胜任力模型因为价高使用难度大,又好像被打入"冷宫"。此时看胜任力模型是疑云重重,《中国科技财富》请来业内专家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起探寻其真面目。 胜任力模型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所长金盛华教授 对于胜任力模型,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做好准备来接受,这是中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中国企业爆发性的成长让他们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

市场营销人员招聘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软件科技公司营销部门招聘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教育水平: 初中、高中(职高、中技、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专业: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学、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会、审计、统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文秘、英语、环境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电气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公共关系、物业管理、各种专业技能专业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专业) 一般经验: 指任职者在不同企业或不同岗位所有工作时间的总和。部分岗位的工作特点可能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选择,工作经验的区间为0-1-3-5-8-10-15-20-20年以上。 行业经验: 指任职者在本行业所有工作时间的总和。部分岗位的工作特点可能对该行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选择,工作经验的区间为0-1-3-5-8-10-15-20-20年以上。

岗位经验: 指任职者在与公司相同或类似岗位所有工作时间的总和。部分岗位的工作特点可能对岗位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选择,工作经验的区间为0-1-3-5-8-10-15-20-20年以上。 公司文化: 包含公司发展历史与沿革、组织结构、使命与追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经营目标、人才观、市场观、质量观、服务观、企业家理念、广告语、形象口号等。 规章制度: 指由公司和部门正式发布,保障公司、部门管理、业务及相关运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各种制度、文件和标准的总和。

工作流程: 指公司、部门和岗位三个层面用以指导工作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辅助活动流程的总和,这些流程可能是书面的,也可能是非书面的。 公司产品知识: 指公司、部门和岗位三个层面用以指导工作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辅助活动流程的总和,这些流程可能是书面的,也可能是非书面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 指了解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编程语言、数据库。

胜任力模型与技术岗位分级

本工具讲明:核心能力模型,也叫做胜任力模型,英文是competency,它是最近开始流行的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工具。人力资源通过关心企业建设一套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模型,用于指导人员招募、人员考核、培训进展,甚至用于界定薪酬级不。建立能力模型的关键是要有一套界定清晰的能力定义。比如,我们讲那个岗位要求比较高的“领导能力”,这华就等于没讲,到底什么是领导能力,它又分成几个层级水平,都需要企业事先界定。 我们下边给提供的三套能力模型库词典,确实是特不宝贵的清晰科学的能力词典。公司能够借助这些能力库,设定贵公司的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能力要求,指导考核、招聘等等。 本工具书最后给出了“技术人员”职务、晋升政策,技术评级方法。 核心能力模型库之一 督导能力(DIRECTING WORK THROUGH OTHERS) 为了组织及其客户的最佳利益,在必要时指导他人行为的能力。一级 做出指导:要给予充分的指导。提出的需求和要求明确、具体。

1.给出特不具体的指导方向。 2.清晰解释支持目标的原理/理论。 3.提出要求时提供清晰的目标和参数。 4.检查职员是否明白对他们的期望。 二级 有效分配任务:为了将个人从常规事物中解脱出来,以便进行更有价值的或长远工作的考虑,有系统明确地分配常规工作细节。在分配工作和从不人那儿同意工作时要坚决而自信(如:关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勇于讲“不”)。 行为示范: 1.为使个体能够从事其他工作,进行任务或责任分配。2.给不人完成常规任务的自由,不乱加干涉。 3.为幸免个人或工作小组的超负荷劳动,能够拒绝额外的任务分配。 4.分配工作时,给予充分的自主。 三级 建立明确的绩效标准:依靠清晰的标准监督绩效。设立一般标准并依照这些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

最新胜任力模型教学文案

一、讲述大纲 1、素质(含胜任力)模型提出的背景 2、素质(含胜任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3、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具体内容 1、胜任力模型提出的背景 (1)不同提法 国内在素质(Competency)与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1)方面提法很多,如:资质与资质模型、能力与能力模型、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等,给人的感觉有些乱,而且对含义的诠释也很不相同。有必要从源头上去理一下。从源头上说,“素质”、“胜任力”和“胜任特征”都是Competency的不同中文译法。 (2)泰勒:科学管理 早在1911年,泰勒就认识到优秀工人与较差工人在完成他们工作时的差异。他建议管理者用时间和动作分析方法,界定工人的素质的构成要素,同时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工人的素质,进而提高组织效能。 20 世纪50 年代人们对20世纪前半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 生理因素。一个人的生理因素可能是形成其管理品质的中心,这些生理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容貌、体格、风度等等。 能力因素。智力对管理者效能的影响力较大。 兴趣因素。这是探究并乐于从事某事物的倾向,也是管理者的重要品质。 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决定了管理者的一些方面;技能:较多地提到运动技能的作用。 性格。主要是自信度、适应性、支配性、外倾等。 但是,人们认为这种理论缺乏根据,著名领导心理学家斯多蒂尔在研究领导者的素质时就宣称:没有所谓领导者的特殊个性,更没有什么天生的领导者。此后,学者们将注意力转到研究行为的强化或发展上。 (3)诞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影响工人绩效的根本原因,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这时,以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nad)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成功,而且上述测评方法通常对少数民族、妇女和社会较低阶层人士不尽公平,他们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诸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一些可称为素质的东西。

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胜任素质模型10.1 人力资源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10.2 人力资源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 职业素养原则性 指以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作为自己做事、做人的准则 自信心 一种对自己的观念、决定、完成任务的能力、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自我 信仰 诚信意识以诚实、善良的心态行使工作权利、履行义务 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善于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满足对方需求的意识 主动性指在日常工作中不需他人指派,主动承担相应工作 亲和力 指个人形体上所具备的能让周围的人感觉其和蔼可亲,不受到职位、权威 的约束所流露出的一种情感力量

10.3 人力资源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素质名称定义级别行为表现 公司知识包括行业知识、 公司文化(发展 历史、价值观 等)、组织结构、 基本规章制度 和业务流程等 1级 了解员工手册与职位相关内容,了解公司发展历史,熟悉与本岗位 有关的管理制度、流程 2级 了解行业状况,熟悉公司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管 理制度、整体运作流程,了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以及战略步骤3级 洞悉行业状况重大变化与趋势,能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以及战略 步骤对公司运作流程与制度提出系统、科学的建设方案,以支持、 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管理知识包括管理学、经 济学、人力资源 管理、战略管理 等 1级 初步了解管理学原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工作中能够理解企业的 一些人事政策、管理措施 2级 掌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等相关管理知识,能够进行 下属员工工作分配、落实工作计划、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等管 理工作 3级 在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心理学等方面具备一定修养,精 通管理学、企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为企业 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服务 法律知识包括公司法、税 法、经济法、证 券法及国家颁 布的有关财务 会计的规定,例 如会计准则、企 业财务通则等 1级 了解与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使自己的工作合法、合规,避 免出现原则性错误 2级 掌握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其他法律知识,并能够运用于工作之 中,确保企业的经营在合法的条件下运行 3级 精通与公司运营、财务工作相关的全部法律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税务筹划、投融资等,控制经营 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人力资源知识主要包括三大 类知识,具体内 容请参考表 10-3 1级 了解A、B、C类知识的一般概念及内容框架、一般原理和方法, 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并能够独立处理人力资源工作 2级 1.掌握A、B、C中任意一两类知识的操作运用原理,对人力资 源工作有所了解,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胜任力模型在员工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9514536.html, 胜任力模型在员工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继志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员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起到越来越至关重要的 作用。高素质的员工能够产出高的工作绩效,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准确识别和培养员工的胜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胜任力模型在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胜任力;招聘;胜任力模型 1引言 随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更加被企业所重视,传统的招聘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胜任力理论的被开始推广利用。在员工的招聘环节中,设计合适的企业员工招聘胜任力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招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招聘的胜任力模型可以将员工的内在素质(价值观、动机、个人角色认知等因素)与所从事的岗位进行有机地匹配。本文以移动通信行业的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切入点,以员工招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为研究对象,对胜任力模型在员工招聘的应用实践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麦克利兰的胜任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David McClelland(1973)在《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麦克利兰在文中界定胜任力的概念是指“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麦克利兰认为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总和。一方面,胜任力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既然是深层次特征,那么肯定是难以衡量的,如动机、价值观等,而知识、技能这些非常容易观察和衡量的特征,如金融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不属于胜任力的范畴。另一方面,胜任力是真正区别生活成就或工作业绩方面优劣的个人特征。岗位胜任力不是从事某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必要条件,它是在该岗位表现优秀的充分条件。所以,岗位任职资格可以筛选掉差的。但留下的不一定都优秀;而岗位任职资格可以筛选掉差的,但留下的不一定都优秀;而岗位胜任力则是在岗位任职资格的基础上,留下优秀的员工。此外,胜任力是刚性不变的,岗位胜任力表现在每位绩优人员身上都是一样的,固然,有些时候看起来绩优人员比一般人员学历高、知识丰富,但这只一个表象,因为其他并不具备同样知识背景的人绩效也可能会很优秀。 3胜任力在招聘中的应用现状

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目录 一、前言 二、术语和定义 三、特别说明 四、应用范围 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

一、前言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适合公司的员工胜任力标准。

人才测评师告诉你—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好处

人才测评师告诉你——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好处 通过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从大量的简历中,更有针对性、更准确地选择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简历。 一、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够帮助企业设定准确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现在许多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过于强调考核而忽视了员工素质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导致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达不到预期目的。建立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模型与绩效考核系统相结合能够解决许多相应的问题。胜任力模型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可以描述出与完成任务与否至关重要的那些技能、知识以及特征,从而可以更加准确设定与达到绩效优秀标准的考核指标,使员工明确公司对他们的期望。 二、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效地服务于薪酬体系的建立。 企业能够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员工的能力进行评估,以充足懂得员工的能力状况与其所任职位的能力素质等级进行相应匹配,从而可以打破传统的岗位等级的特点,肯定员工的执行薪酬等级或薪点数。薪酬设计要素应该更多地关注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而不仅仅是岗位分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薪酬体系设计,有利于员工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帮助员工提升核心专长和技能。企业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能力结构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结构,来支撑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三、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够为员工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提供方向。

指导员工进行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基本理念。通过开发胜任力模型,对员工的胜任力潜能进行评价,帮助员工了解自身特质与行为特点及发展需要,为员工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提供方向来指引员工设计符合个人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发展计划过程中对员工提供支持和辅导。能力素质模型不仅仅强调知识、技能等显性的因素,更强调隐性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所以它能够为你公司员工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位提供帮助。这样不仅能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及挖掘职业潜能,也能促使员工努力开发提高组织绩效的关键技能和行为。 总的来说,能力素质模型能够有效推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组织的变革、建立高绩效文化,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盘点,认识到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拔、培养、激励那些能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建做出贡献的员工,可以更加有效地组合人才,便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用于最急需或对经营影响重大的能力培训和发展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建立了能力发展阶梯,便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横向调动和发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 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企业非常重要。企业苦苦寻求人才,却找不到真正的人才。人才在寻求良好的平台,却找不到真正适合的平台,如果建立好了模型,那人才岂不是手到擒来,公司业绩也会不断上升。

胜任力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和流程

胜任力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和流程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2011年4月22-23日深圳;6月3-4日上海 费用:3800元/人(包括授课费、讲义、证书、午餐等) 课程背景 胜任力模型研究与应用的开创者麦克里兰认为:“我们从超级明星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不能量化就不能管理”;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认为:“把从每个经验中获得的观察进行扩大的能力是资源杠杆性运用的关键组成部分”。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测评是人才管理的两个关键问题,建模解决了人才“质的标准”,测评则解决了胜任力“量的测量与鉴定”,只有解决了这两个关键问题,人才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对象 企业高层管理者、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构建项目负责人、招聘及培训发展负责人; 课程收益 →掌握胜任力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和流程 →掌握胜任力词条的编写技术 →掌握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战略分析法 →掌握胜任力模型构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技术) →学会应用各种技术组合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 →掌握胜任力测评的各种基本方法和手段 →学会应用各种测评技术综合地进行胜任力测评 →掌握评价中心的构建流程与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实务 一胜任力的概述 ◇胜任力的缘起、发展与应用 ◇胜任力作为管理工具的内在价值(经营绩效) ◇胜任力如何改善企业管理系统 ◇基于胜任力的“双面绩效” ☆视频案例:GE的人才经营战略 ☆视频案例:华立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创新 二胜任力词条编写技术 ◇胜任力词条的基本结构 ◇胜任力词条选择与定义 ◇胜任力维度、构面的组合(实证方向、心理学方向) ◇行为的定义与描述(操作性定义)

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

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 杨丰瑞,赵明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摘要>本文在研究胜任力模型与招聘的关系的基础上,以C公司为例,构建了IT企业研发 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阐述如何在实际招聘中应用,这对于类似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招聘;研发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9124414=文献表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22(2008)02-0031-06 IT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研发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劳动是IT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今,IT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突出表现在如何激发研发人员全力地为组织创造价值。研究发现,最直接的解决对策之一就是寻找和挖掘产生高绩效的研发人员的能力特征,构建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拔适合IT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优秀研发人员,并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培养和发现核心人才,对研发人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一、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Competency)来自拉丁语Competer e,意思是适当的,国内多译作胜任力。它在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可追溯到泰罗(1911)的/时间)动作研究0。胜任力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值美国国务院选拔外交官。美国国务院感到过去以治理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太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作为哈佛大学有名的教授,麦克里兰博士(DavidC.McClelland))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测试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他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外交官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到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最终美国国务院把提炼出的优秀外交官所具有的能力作为选拔的标准。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5美国心理学家6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5人才测量:从智商转向胜任力6(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2 er Than Intelligence)。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能力运动的开端。 自麦克里兰提出/胜任力0概念和模型以来,中西方学者纷纷提出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目前最具有代表性且广为人们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Spencer提出的。Spencer(1993)认为,胜任力是指与参照效标(一般绩效或高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基本特质。基本特质是指个人个性中最深层的且长久不变的部分,不仅与其工作所担任的职务有关,也可借此了解其预期或实际反应,以及影响其行为与绩效的具体表现。Spencer等人(1994)明确并进一步扩大了胜任力的内涵,认为/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能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0。它完整地涵盖了胜任力的三个特征:(1)与特定工作相关;(2)可能在特定工作中创造高绩效;(3) 收稿日期:2008)03)17 作者简介:杨丰瑞(1963-),男,重庆市人,重庆邮电大学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 赵明(1984-),女,重庆市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素构成及等级划分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素构成及等级划分 1、知识 知识包含两个大的要素,一是学历,即具有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经历;二是专业知识,即履行岗位职责必须掌握的专业方面知识。包括:化工知识、产品知识、战略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生产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管理知识、采购知识、环保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专业外语知识等。 学历级别定义: 专业知识级别定义: 2、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 工作技能是指实际操作技能,如配方设计能力、销售能力、设备维修能力等。综合能力是指工作技能以外的能力。

3、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一方面指实际工作年限,另一方面指从事与本岗位职责要求相近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经验,能够考察任职者是否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实践,还可以衡量是否具有承担本岗位职责而在专业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工作的技巧及规律的程度如何。 工作年限级别定义: 工作经验级别定义: 4、工作成果(研发、技术序列专用) 工作成果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名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其实际的工作成果上。工作成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附录2 岗位胜任力模型要素库 一、专业知识库 包括化工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产品知识、质量管理知识、生产管理知识、环境管理知识、战 略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1、化工知识 质量管理知识主要包括:A、一般管理知识;B、全面质量管理;C、计量与检验; D、质量信息管理;E、可靠性知识。

包括:A类:生产安全、相关生产流程;B类:生产计划、生产调度;C类:现场管理、生产工艺流程;D类: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效率、人员利用率);E类:工艺设备管理;F类:供应链管理。 包括A类:营销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客户关系管理(CRM)、营销渠道管理、价格管理、终端管理;B类:预测与调研、营销信息管理、市场策划、品牌管理、广告学;C类:推销与销售技巧;D类:国际贸易。F类:竞争情报知识。

公司岗位胜任素质模型设计方案.doc

公司岗位胜任素质模型设计方案1 职位胜任素质模型方案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方案 1.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元素 胜任素质: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知识 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知识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公共知识。在知识这一维度岗位胜任模型应包括: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公共知识。 2)技能/能力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 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

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4)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是指持续而稳定的行为与心理特征,如开朗型、稳重型、忧患性等。 2. 胜任素质模型 1)素质模型结构:根据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性格特征四个层面构建其胜任素质模型。 2)素质模型之知识要素: 3)素质模型之技能/能力要素 4)素质模型之职业素养要素:

基于胜任力模型企业招聘体系的研究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基于胜任力模型企业招聘体系的研究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2) 2.相关理论综述 (2) 2.1胜任力理论 (2) 2.1.1胜任力概念的提出 (2) 2.1.2胜任力含义 (3) 2.1.3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3) 2.2胜任力模型理论 (3) 2.2.1胜任力模型的提出 (3) 2.2.2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4) 2.2.3冰山模型 (4) 2.2.4洋葱模型 (5) 2.3招聘理论 (5) 2.3.1招聘的概念以及作用 (6) 2.3.2招聘的原则 (6) 2.3.3招聘测评 (6) 3.传统招聘体系存在的问题 (7) 3.1传统招聘体系的构成 (7) 3.2传统招聘体系的运用 (7) 3.3传统招聘体系存在问题 (8) 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的实施 (8) 4.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的优势 (8) 4.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的特征 (9) 4.3基于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体系的基本构建 (10) 4.4基于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体系的应用 (12) 5.以某个公司招聘体系为例 (13) 5.1 A公司背景 (13) 5.2胜任力模型的总体框架 (13) 5.3胜任力模型在各环节中的应用 (16) 5.4公司运用胜任力模型后的结果及影响 (18) 6.结论及建议 (18) 7.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和市场创新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归根到底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招聘是人力资源的第一道关口,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招聘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招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得人才的质量。员工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战略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一级企业是否实现基业长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实中企业招聘效果很难使人满意。传统企业通常只关注应聘者的教育背景、技能水平和就业经验来决定是否聘用。这使得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同时也增加了招聘成本。 针对传统招聘的不足,企业急需一种全新的人才招聘体系。而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中的运用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不但在测评应聘者的技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评价标准方面比传统的招聘模式更为合理规范。 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构建符合现代企业的胜任力模型,这不仅可以为企业招聘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可以增进企业竞争力作出贡献。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胜任力模型出发构建这样一套招聘流程。 1.2研究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教授于1973年第一次提出“胜任力”这一概念以来,胜任力研究成为当代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发表了大量的关于胜任力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实际运用中有一种通用胜任力模型,但其面临着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同时通用胜任力模型对于特定的职位的绩效差异解释度也不高。由于我国胜任力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多是基于西方文化基础之上,因此不太符合我国企业实际。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其成果能够直接为企业服务,更具有价值。 人员招聘与选拔直接关系着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质量。通过文献不难发现当前对胜任力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尚处于探索阶段。招聘效果欠佳,使高素质人才

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目前,对于科研人员的概念与内涵学术界并无统一明确的界定。从普遍意义上看,科研人员,一般是指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知识化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中各行各业,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核心要素,在各行各业的科研领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科研机构在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浏览网页和查看文献,得出科研人员和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的专业性,科研人员一般都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由于大部分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还具有在专业学科领域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2.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科研人员往往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更注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期待接受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期待自己的工作对团队,企业,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也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从工作和他人的认可中获得满足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3.从事研发性的工作。科研人员大多从事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属于较复杂的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内在性质则要求科研人员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性的工作,在科研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4.具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由于科研活动具有技术含量高和保密性强的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为个人,团队,组织负责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由于科研成果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体现和象征,科研人员往往具有集体荣誉感,能为实现集体目标作出自我贡献。 5.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日新月异,科研工作中所需的知识系统越来越复杂,而科研人员大多只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这往往需要他们组成互相协作,技能互补的工作团队,通过团队的通力协作获得综合效益,同时,由于科研项目需要集体设计和协作完成,并要参与生产使用,需要单位协调一致,因此,不论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都强调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6.工作成果评测具有一定难度。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是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