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doc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doc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doc

实验一:大肠杆菌DH5α和 BL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实验步骤】

1 从 LB 平板上挑取新活化的大肠杆菌DH5α单菌落,接种到 5mL LB 培养基中, 37℃振荡培养过夜。

2 取 1mL培养物接种到 100mL LB 培养基( 250mL三角瓶)中, 37℃振荡培养 2~3h。

3 将菌液转移到50mL离心管( 2 管)中,冰上放置15min。

4 4 ℃ 4000 rpm 离心 5min,弃去上清液,倒置使培养液流尽。

5 用 20 mL 冷 CaCl2溶液悬浮菌体沉淀合并成一管,在4℃ 4000 rpm 离心 5min,弃去上清液。

6 用 10 mL 冷 CaCl2溶液悬浮菌体沉淀,冰浴30min。

7 4 ℃ 4000 rpm 离心 5min,弃去上清液,用 2 mL 的冷 CaCl2溶液悬浮。

8分装到数个 EP管中,每管 200 uL ,冷冻保存备用。

实验二:目的基因质粒(T-SOD或 T-IL218 )

和表达载体质粒( PET32或 PET30)的转化及大量提取

【实验步骤】

一、载体的转化(无菌条件,冰上进行)

1、取 200 uL 新鲜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分别加入质粒 DNA2 uL( PET32a, IL-18 ),混匀,冰上放置 30min。

2、将 EP管放到 42℃保温 90s,冰浴 2min 。

3、加入 800uL LB 液体培养基, 37℃慢摇复苏 1 h 。

4、将 100 uL的复苏细胞涂布在含有Amp( 100mg/mL)的 LB 培养皿中,正置平皿30min (使菌液被培养基吸收)。

5、倒置平皿37℃培养 16 h ,出现菌落。

二、质粒的提取

1挑取单菌落接种于 100 mL 加入 50uL Amp 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过夜。

2 过夜培养的菌液加入 mL 的小指管( 20 个每组)中,每次 1 mL,4℃, 12000 rpm ,离

心 1min, 4 次,弃上清。

3 加入 150uL 溶液Ⅰ悬浮细胞,漩涡振荡,室温静置10min。

4 加入 350uL 溶液Ⅱ (新鲜配制),轻微颠倒混匀20 次,冰浴 5min。(不能再剧烈震荡)

5 加入 300uL 溶液Ⅲ(冰上预冷),颠倒混匀20 次,不能剧烈震荡,冰浴 10min。

6 4 ℃, 12000 rpm ,离心 10 min ,取上清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

7 向上清中加入倍异丙醇,轻轻混匀,室温静置20 min 。

8 4 ℃, 12000 rpm ,离心 10 min ,弃上清,倒扣于吸水纸上,吸净液体。

9 用 1mL 70%乙醇洗涤质粒 DNA沉淀 2 次,每次 4℃, 12000 rpm ,离心 3min,吸去上清。

10 55℃烘干至无酒精,加入20uL TE,所有集成一管后加入RNase 1~2uL,37℃消化 1~2h,-20 ℃保存。

11 电泳分析。制胶:琼脂糖,20mL 1× TBE缓冲液,溶解后倒入制胶板,放入梳子,冷

却凝固待用。点样: 6uL 质粒 +1uL 上样缓冲液。电压: 180V,电泳至蓝色带距离点样孔3cm。

实验三目的基因质粒和表达载体质粒的酶切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步骤】

1酶切

酶切体系

试剂

灭菌水5uL 小量酶切大量酶切

质粒10uL 88uL

EcoRⅠ1uL

HindⅢ1uL

10× Tango buffer 4uL 10uL

终体积20uL 100uL

按以上酶切体系加入mL EP 管中, 37℃放置 3h,电泳回收片段。

(点样:酶切体系100uL+上样缓冲液20uL。)

2酶切产物的回收

1)将单一的目的 DNA条带从琼脂糖凝胶中切下(尽量切除多余部分放入干净的离心管中,

称取重量。

2) 向胶块中加入 3 倍体积溶胶液(如果凝胶重为,其体积可视为100uL,则加入 300uL 溶

胶液),50-55 ℃水浴放置10min ,期间不断温和地上下翻转离心管,以确保胶块充分溶

解。

注意:溶胶时,如果溶胶液变为红色(正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可向含有DNA的胶溶液中加10-30uL 3N醋酸钠()将溶液调为淡黄色,否则将会影响DNA与吸附柱的结合,影响回收

效果。

3) 将上一步所得的溶液加入一个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13,000rpm离心

30-60s ,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入收集管中。

注意:胶块完全溶解后最好将胶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再上柱,因为吸附柱在较高温度时结合

DNA的能力较弱。

4) 向吸附柱中加入700uL 漂洗液(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3,000rpm离

心 30-60s ,倒掉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入收集管中。

5)向吸附柱中加入 500uL 漂洗液, 13,000rpm 离心 30-60s ,倒掉废液。

6)将离心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 13,000rpm 离心 2min,尽量出去漂洗液,将吸附柱开盖于室

温 1-2min ,彻底晾干,防止残留的漂洗液影响下一步的实验。

7) 将吸附柱放到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中间位置悬空滴加适量65-70 ℃预热的洗

脱液,室温放置 2min。 13, 000rpm 离心 2min 收集 DNA溶液。

8) DNA产物 -20 ℃保存。

完毕后电泳检测回收与纯化效果:DNA回收纯化后,电泳检测应为单一的一条带,如果切胶

过程中不慎带上染带,回收后电泳结果可能会出现两条以上的带,这时应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回收

与纯化。

实验四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重组及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实验步骤】

1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

1)在一 EP 管中加入 2uL 酶切后的载体 DNA与 6uL 目的 DNA片段。

2) 添加 1uL 的 10× buffer以及1uL的T4DNA连接酶,总体积10uL。

3)16℃水浴条件下保温过夜连接。

2感受态细胞与连接产物的转化

1)取感受态细胞 BL21(实验一制备) 200uL ,加入 6uL 连接产物,轻轻用枪吹打混匀(不可

震荡)。

2)冰浴 30min。

3)热激: 42℃保温 90S,冰浴 2min 。

4)加入 800ul LB 培养基, 37℃慢慢复苏 30min。

5)将复苏菌液 4000r/min 离心 1min,先吸去 800μ L 上清,再将细胞吹散成细胞悬液,取

50μ L 细胞悬液直接涂布在含氨苄青霉素(Amp)100ug/ml、X-gal和IPTG的LB选择平板上。

6) 将平板正向放置30min 左右至液体被吸收,倒置平板37℃培养 16— 20h 出现菌落,其

中白色为重组质粒。

3重组子的鉴定(蓝白斑筛选,小提质粒比大小和酶切分析)

1)将白色单菌落接入3mL 含抗生素( Amp)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

2)按实验二的方法提取质粒DNA, 20uL RTE 溶解 DNA沉淀。

3)双酶切质粒DNA 20uL 体系,方法同上。

4)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质粒和它的酶切产物。

(酶切鉴定重组子可见重组成功的重组子有两个条带:一为切为线性的PET32a 质粒条带,一为目的基因条带。)

实验五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实验 I、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实验步骤】

1.分别挑取白斑菌落(重组菌株)、蓝斑菌落(非重组菌株)于5ml 含 AMP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 37℃, 190r/min振荡培养过夜( 注意取菌株要在超静工作台上操作,一定注意无菌) 。

2. 分别取过夜培养菌 1ml 接种到 5ml 含 AMP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蓝,白斑各 3 管,作好标

记),于 37℃摇床培养 4h 左右,达到 1 个 OD值。

3.因为诱导剂 IPTG 的量 , 诱导条件 , 诱导时间,培养基成分都可影响诱导表达,所以可按如

下 6 组设计培养

摇瓶时间( t/h )IPTG/ul 温度 T/℃样液

5 7 32 白

5 7 37 白

5 7 42 白

5 7 32 蓝

5 7 37 蓝

5 7 42 蓝

4.分别取 6 支试管按上述表格控制条件 , 摇瓶培养 5h。

5.取 1ml 摇瓶后菌液于离心管,共 6 支, 4℃低温离心, 12000 r/min , 5 min ,收获菌体,弃上清,取沉淀(菌体可放 -20 ℃存放备用)。

6.向每支试管沉淀均加入 200μ L TE 液,将细胞悬浮。

7.每管加入200μ L 2 X SDS buffer。开水煮沸5min,再冰浴2min, 4℃,12000 r/min,5 min ,取上清液做凝胶电泳。

8. 观测结果及分析(实验Ⅱ)。

实验ⅡSDS-PAGE 检测表达蛋白

【实验步骤】

1.配制分离胶

分离胶配方

双蒸水分离胶缓冲30%胶贮液10%SDS TEMED10%AP 液

5ML8ML200μ L15μL150μ L

①按要求装好胶板

②按比例调好分离胶,混匀后加入两玻璃夹缝中,到上口约2cm处,并小心在胶面上加入蒸馏水,约 40 min ,等胶自然凝聚后倾斜倒,出蒸馏水,并在两玻璃板夹缝中水平插入1cm mm

的梳子( 在胶面上加入蒸馏水称水封,其目的是保持胶面平整和防止空气进入,影响凝胶) 。

2.按配方配制好浓缩胶

浓缩胶配方浓缩胶缓冲胶贮液10%SDS TEMED 10%AP

双蒸水液

100μ L 15μL 75μ L

混匀后加入到分离胶上,并没过梳子,待凝固后小心拨出梳子。

3.样品制备

菌体样品与 2 ×上样缓冲液l:1 混匀,并在100 C 沸水浴中保温3-5 min,取出待用。

4. 点样,电泳:开始电泳后,先恒压80V,样品进入分离胶后恒压120V,至电泳带跑到前沿

后停止电泳。

5.固定、染色、脱色:电泳完毕,将胶板从电泳槽中取出,小心从玻璃板上取下凝胶,将凝

胶浸泡于染色液中染色 30min左右,最后加脱色液放到脱色摇床上脱色至区带清晰为止。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样板.doc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

“水难道会变多吗?”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设阶段 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在还没有学习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假设的回答。教师再从学生假设中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要研究的问题中去。 例如,《水蒸气的凝结》,教师将还在冒白气的温水杯加盖,过一会儿再揭开盖,请同学们看盖上的水珠,水蒸气碰到什么样的物体在上面结成水珠呢?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发表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说:“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结成水珠。”有的说:“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结成水珠。”教师接着说:“那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这样就逐渐地把学生引入要研究的课题。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阶段

渗水实验报告

附件2 渗水试验报告 (红阳二矿、西马煤矿、蒲河煤矿、清水二井煤矿) 2011年11月

红阳二矿工业广场渗水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计算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了解包气带渗透性能。 2、实验仪器 钢环2个,高300mm,直径大环500mm,小环250mm,水箱,标尺,水管,铲子,秒表,GPS。 3、实验步骤 在选好的地面实验点挖一个700×700×600mm的实验坑,将大、小环分别压入坑底100mm,形成同心圆。两环底部分别铺20mm粗砂。将水不断注入内外环中,保持100mm水柱高度。每10分钟记录注入水量,当连续三次注入量不变时,结束试验。 4、实验结果 (1)试验位置:红阳二矿矸石山西南侧草地上。经度41525010 ,纬度4601311,高程31.5m。 结果: (2)试验位置:红阳二矿工业广场矿井污水排放口西南侧稻田内,经度41525968,纬度4600664,高程31.3m。

结果:

西马煤矿工业广场渗水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计算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了解包气带渗透性能。 2、实验仪器 钢环2个,高300mm,直径大环500mm,小环250mm,水箱,标尺,水管,铲子,秒表,GPS。 3、实验步骤 在选好的地面实验点挖一个700×700×600mm的实验坑,将大、小环分别压入坑底100mm,形成同心圆。两环底部分别铺20mm粗砂。将水不断注入内外环中,保持100mm水柱高度。每10分钟记录注入水量,当连续三次注入量不变时,结束试验。 4、实验结果 (1)试验位置:西马煤矿矸石山西南侧玉米地,经度41515783,纬度4580256,高程18.3m。 结果: (2)试验位置:西马煤矿矿井污水排放口西南侧,经度41515423,纬度4580763,高程17.4m。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材料(最新版)

实验一、单容水箱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 1.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 万用电表一只 三、实验原理 图2-1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由图2-1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H,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Q1,手动阀V1和V2的开度都为定值,Q2为水箱中流出的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 Q1-Q2=0 (1)

动态时,则有 Q1-Q2=dv/dt (2) 式中 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V/dt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 H 的关系为 dV=Adh ,即dV/dt=Adh/dt (3) 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3)代入式(2)得 Q1-Q2=Adh/dt (4) 基于Q2=h/RS,RS为阀V2的液阻,则上式可改写为 Q1-h/RS=Adh/dt 即 ARsdh/dt+h=KQ1 或写作 H(s)K/Q1(s)=K/(TS+1) (5) 式中T=ARs,它与水箱的底积A和V2的Rs有关:K=Rs。 式(5)就是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 (6) 当t—>∞时,h(∞)=KR0 ,因而有K=h(∞)/R0=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当 t=T 时,则有 h(T)=KR0(1-e-1)=0.632KR0=0.632h(∞)

式(6)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 2-2 所示。当由实验求得图2-2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该时间常数 T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由响应曲线求得K和T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如果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为图2-3,则在此曲线的拐点D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B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A点。图中OB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τ,BC为对象的时间常数T,所得 的传递函数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2-1接好实验线路,并把阀V1和V2开至某一开度,且使V1的开度大于V2的开度。 2.接通总电源和相关的仪表电源,并启动磁力驱动泵。

实验报告书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实验报告书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摘要: 实验目的:本实验最主要的目的 实验方法:对实验对象的主要处理,用何种方法得到或反映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归纳出变化后的实验数据或结果 实验结论:从本实验结果得出的归纳性的结论 引言:在探索性实验,它是实验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要阐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拟在什么实验对象上,应用什么方法,观察什么指标。由于我们要求大家做的实验一般都是已知结果的,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范例。因此,我们这里要求大家要归纳出与本实验有关的背景知识。如:“生理因素和药物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大家都应该紧紧抓住“呼吸运动”来写。要把呼吸运动的概念、肺通气的原理、影响呼吸运动的因素及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归纳成为一段话,最后加上本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可以了。 材料与方法:实验报告的材料与方法不同于科研论文的材料与方法,科研与论文是探索的新知识,锁使用的仪器试剂必须要罗列出来,目的时要说明自己的结果是大家公认的仪器试剂做出来的,因此,必须详细罗列。学生教学实验运用的一般都是普通的试剂和仪器,实验只是起到培养大家基本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的作用,因此,没有必要罗列仪器和材料。我们一般只要求大家包括以下内容即可:1、对本实验对象的主要处理:2、使用的主要仪器:3、观测的主要指标:4、实验目的。以“生理因素和药物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对麻醉的家兔气管插管并分离双侧迷走神经,用压力换能器和BL-410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家兔的呼吸曲线,用曲线的疏密代表呼吸的频率变化,用曲线的幅度代表呼吸深度的变化,来观察生理因素和药物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其他实验可以类推。 结果:结果一般是用三线来表示,当然也可以用图来表示(这里的图不是你们剪辑的图,它是由测量出的数据通过做图软件做出来的),具体的请严格按照或参考你们能够看到的书籍的表或来做。表一:增加CO2,N2,无效腔,乳酸和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影响项目呼吸频率(单位)呼吸幅度(单位)处理前处理后处理前处理后CO2 34 56 10 30 备注:讨论: 讨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一般的格式是:1、罗列变化(增加或减少;增高或降低;增强或减弱)的结果(国际上一般用%表示)。2、根据以上的变化结果推理出结论。3、分析解释这个结论。如“生理因素和药物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增加CO2为例:本实验发现,麻醉的家兔保持节律的稳定的呼吸运动其呼吸频率是34次/分、呼吸深度是10mmHg,当吸入适量的CO2后,呼吸频率增加X%,呼吸深度增加Y%,由此可知适量的CO2能够增加呼吸运动。由所学的知识可知,CO2是维持呼吸运动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生理刺激因子,血液中的CO2可通过血脑屏障。。。。。。。。。。。。。。。。。。。。。。。。。。。。。。。。。。。。。。。。。。。。。。。讨论完以后,要给一个总结式的结论。如:由本实验可知,适量增加CO2,N2、、、可增强呼吸运动。。。。。。。。可减弱呼吸运动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四年级滴水实验报告

四年级滴水实验报告 篇一:四年级上册《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陈梅燕 指导教师: 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淑珍 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素容 修编教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素容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8-90页。 教材分析: “滴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学习内容。这一课,教材在设计上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点: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滴水实验”数学教学活动情境。教材从数学的角度来寻找、发现、思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够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使数学生活化;同时提供了素材以及进行探究规律的机会,主要通过做实验及对实验结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能源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设计五个环节:提出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独立思考,学会寻找并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从头到尾”思考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本节课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滴水现象引发问题,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数学是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滴水实验”中,我准备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再小组合作,通过师生共做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 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领悟把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用做实验的方法也可以解决数学问题。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并搜集节约用水的方法,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2015年10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作业题目一: 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哪几种?通常得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答: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无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等。通常得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 单容过程模型 1、无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多容过程模型 3、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当参数, 时,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多容有自衡能力得对象)与(多容无自衡能力得对象),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Desriptive Statistis】,再把【总收入分组】拖入到 【Variable(s)】中,点【ok】。 2)点击【数据】-【拆分文件】,把“性别”变量选入分组方 式。然后再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收入分 组”变量,在“显示频率表格”前打勾,按确定输出。 2、筛选除去无收入者,研究有收入人员的行业和职业分布,画出 其条形图进行简单分析。比较一下不同行业的平均收入,哪三个行业 平均收入最高,分别为多少。 点击【数据】-【选择个案】-【如果条件满足】-【如果】,在输入框 中输入“收入分组0”,按确定,筛选去除无收入者。 再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行业”和“职业” 变量,按【图表】,选择“条形图”,按“确定”输出。 完成以上步骤,再点击【数据】-【拆分文件】,选择“行业”变量进 入分组方式。再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总收 入”变量,点击【统计量】里面的均值,按“确定”输出。 3、筛选除去无收入者,对总收入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其均值和 标准差是否为0和1;然后再计算总收入异常值的比重。 【分析】-【描述统计】-【描述】,选择“总收入”变量,在“将标 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前打勾。生成ZA15变量。再选择“ZA15”变 量,勾选【选项】中的“均值”和“标准差”,按“确定”输出。点 击【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

【旧值和新值】,把-3至3编码为0,else编码为1。完成以上步骤后,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异常值”变量,输出“频率表格”。 第二题: 利用外来工调查数据 1、利用变量V1_9_1- V1_9_ 3,计算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有买的人比例,和一种保险都没有买的人数比例。 点击【转换】-【对个案内的值计数】点击【定义值】,在“值”中输入“1”,按“添加”按钮,按“确定”,生成“购买保险种数”变量。 完成以上步骤后,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购买保险种数”变量,按“确定”,输出“频率表格”。 2、V2_9_1- V2_9_10是一道关于感兴趣的书刊杂志多选题的数据,这属于那种多选题分解方法呢?进行多选题分析,看看外来工最感兴趣的前三种书刊分别是什么。 【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根据数据选择是多选项二分法还是多选项分类法。在这题中,应选择多选项分类法。在范围中输入1到10。写好名称和标签。点【添加】生成多重响应集。 完成以上步骤后,再点击【分析】-【多重响应】-【频率】。按“确定”,输出 3、计算食品消费比例(利用食品消费V2_3_1除以总消费 V2_3tot),并求出其中位数。 点击【转换】-【计算变量】,在目标变量中输入变量名称: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

小麦GAPDH截短体的重组与表达 摘要: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手段对小麦总RNA进行提取、PCR扩增及与质粒载体的重组构建的操作,并将重组质粒以氯化钙法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并在蛋白水平进行Western检测。通过本对实验的实践,我们对基因工程技术将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字:小麦基因;载体;感受态 前言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为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一)实验过程

1.实验部分流程:

2.小麦总RNA提取(Trizol法) 2.1 材料 小麦幼苗 2.2 试剂配制及器具处理 ① 0.1%的DEPC H2O(DEPC:焦碳酸二乙酯) ②器具处理:试剂瓶、量筒、研钵、大小枪头和1.5ml和0.2ml 的EP管等用纱布包裹,在 0.1%的DEPC H2O中浸泡过夜(37℃),高压灭菌,80℃烘干备用。剪刀、镊子和药匙等160℃烘烤6h以上。 ③无RNA酶灭菌水(DEPC H2O):用将高温烘烤的玻璃瓶(180℃×2h)装蒸馏水,然后加入 0.1%的DEPC(体积/体积),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 ④Trizol ⑤ 75%乙醇:用新打开的无水乙醇和DEPC处理过的水配制75%乙醇(用高温灭菌器皿配制),然后装入高温烘烤的玻璃瓶中,存放于低温冰箱。 ⑥氯仿(最好用新的)。 ⑦异丙醇(最好用新的)。 2.3 操作步骤: ①先在研钵中加入液氮,再将小麦叶片剪成小段在液氮中磨成粉末,用液氮预冷的药匙取50~100mg组织粉末加入已盛有1ml的Trizol液的EP管中(注意研磨粉末总体积不能超过所用Trizol体积的10%),充分混合均匀。 ②室温放置5min,然后加入200μL的氯仿,盖紧EP管并剧烈摇荡15秒钟。 ③ 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层水相于一新的EP管中(千万不要将中间的沉淀层和下层液混入,否则重新离心分离),加入500μL异丙醇,温和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min,12000rpm 离心10min。 ④小心地弃去上清液,加入1ml的75%乙醇,涡旋混匀,4℃下12000rpm离心5min。 ⑤重复步骤④。 ⑥弃去上清液(尽量将残余液体除去),室温或真空干燥5~10min(注意不要干燥过分,否则会降低RNA的溶解度)。用30μL DEPC处理过的水将RNA溶解,必要时可55℃~60℃水浴10min。RNA可进行mRNA分离,或贮存于70%乙醇并保存于-70℃。 3. RT-PCR扩增目的基因cDNA 3.1 试剂 ① RNA模板 ②Olig(dT)18 ③反转录缓冲液 ④dNTP ⑤ M-MULV反转录酶 ⑥ RNA抑制剂(RNasin) ⑦Premix EX Taq DNA聚合酶 ⑧ PCR特异引物 3.2操作步骤: 3.2.1 RNA的反转录 采用Thermo Scientific(Fermentas)RevertAid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Total RNA 6μL(需加入RNA约1μg) OligodT primer 1μL H2O(nuclease-free)5μL 12μL 65℃ 5min,补加下列试剂: 5× Reaction buffer 4μL RibolockRNase Inhibitor 1μL 10mM dNTP Mix 2μL RevertAid M-Mu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1μL 20μL 42℃ 60min 70℃,5min,﹣20℃保存

科技实验报告.doc

科技实验报告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 “×××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

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

滴水实验实验报告

滴水实验实验报告 (文章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目标:1. 经历实验、预测、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了解预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浪费多少水的办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通过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教育。 4.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滴水的声音。教师:听,你想到了什么?课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小朋友很会联想,说的都是关于滴水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一滴水”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1分滴水多少克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见过滴水的现象吧。但是,你们有没有调查过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课件出示问题:1分滴水有多少克?漏水实验:请2个小朋友来做实验给大家看。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称重量。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预测:1年浪费多少水刚上课时小朋友们介绍了生活中有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如果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实验相同,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浪费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什么?(进率)请具体说说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每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展示计算的情况。教师: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再读出来。算出的数目大不大? (四)、计算:1年漏掉的水的价值研究表明:1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饮水1400 g才能维持人体需要。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1个人饮多少天?解决这个问题,只用这一个信息1400 g行吗?为什么?学生在本子列式,计算可借助计算器。教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这样漏水,1年浪费的水可供多少人饮1天?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教师:如果全校按2xx人计算,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全校师生饮多少天? (五)、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教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如果联想到全国,浪费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裕?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请一位小朋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 (六)、总结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1、试验方案: 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 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 。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调节阀具有固定的开度。(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手动给定,或者AO 模块直接输出电流。) 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 突然加大调节阀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 通过物料平衡推导出的公式: μμk Q H k Q i O ==, 那么 )(1 H k k F dt dH -=μμ, 其中,F 是水槽横截面积。在一定液位下,考虑稳态起算点,公式可以转换成 μμR k H dt dH RC =+。 公式等价于一个RC 电路的响应函数,C=F 就是水容,k H R 0 2= 就是水阻。 如果通过对纯延迟惯性系统进行分析,则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以下S 函数表示: ) 1()(0 += TS S KR S G 。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2、实验步骤: 1) 在现场系统A3000-FS 上,将手动调节阀JV201、JV206完全打开,使下水箱闸板具有 一定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2) 在控制系统A3000-CS 上,将下水箱液位(LT103)连到内给定调节仪输入端,调节仪 输出端连到电动调节阀(FV101)控制信号端。 3) 打开A3000-CS 电源,调节阀通电。打开A3000-FS 电源。 4) 在A3000-FS 上,启动右边水泵(即P102),给下水箱(V104)注水。 给定值 图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2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

小麦GAPDH截短体的重组与表达 摘要: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手段对小麦总RNA进行提取、PCR扩增及与质粒载体的重组构建的操作,并将重组质粒以氯化钙法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并在蛋白水平进行Western检测。通过本对实验的实践,我们对基因工程技术将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字:小麦基因;载体;感受态 前言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为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一)实验过程

1.实验部分流程: 片段胶 小麦幼苗小麦总RNA RT-PCR扩增小麦pGEX-4T-1 表达载体 表达菌株 目的蛋白 目的蛋白 Western

2.小麦总RNA提取(Trizol法) 2.1 材料 小麦幼苗 2.2 试剂配制及器具处理 ① 0.1%的DEPC H2O(DEPC:焦碳酸二乙酯) ②器具处理:试剂瓶、量筒、研钵、大小枪头和1.5ml和0.2ml 的EP管等用纱布包裹,在 0.1%的DEPC H2O中浸泡过夜(37℃),高压灭菌,80℃烘干备用。剪刀、镊子和药匙等160℃烘烤6h以上。 ③无RNA酶灭菌水(DEPC H2O):用将高温烘烤的玻璃瓶(180℃×2h)装蒸馏水,然后加入 0.1%的DEPC(体积/体积),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 ④Trizol ⑤ 75%乙醇:用新打开的无水乙醇和DEPC处理过的水配制75%乙醇(用高温灭菌器皿配制),然后装入高温烘烤的玻璃瓶中,存放于低温冰箱。 ⑥氯仿(最好用新的)。 ⑦异丙醇(最好用新的)。 2.3 操作步骤: ①先在研钵中加入液氮,再将小麦叶片剪成小段在液氮中磨成粉末,用液氮预冷的药匙取50~100mg组织粉末加入已盛有1ml的Trizol液的EP管中(注意研磨粉末总体积不能超过所用Trizol体积的10%),充分混合均匀。 ②室温放置5min,然后加入200μL的氯仿,盖紧EP管并剧烈摇荡15秒钟。 ③ 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层水相于一新的EP管中(千万不要将中间的沉淀层和下层液混入,否则重新离心分离),加入500μL异丙醇,温和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min,12000rpm 离心10min。 ④小心地弃去上清液,加入1ml的75%乙醇,涡旋混匀,4℃下12000rpm离心5min。 ⑤重复步骤④。 ⑥弃去上清液(尽量将残余液体除去),室温或真空干燥5~10min(注意不要干燥过分,否则会降低RNA的溶解度)。用30μL DEPC处理过的水将RNA溶解,必要时可55℃~60℃水浴10min。RNA可进行mRNA分离,或贮存于70%乙醇并保存于-70℃。 3. RT-PCR扩增目的基因cDNA 3.1 试剂 ① RNA模板 ②Olig(dT)18 ③反转录缓冲液 ④dNTP ⑤ M-MULV反转录酶 ⑥ RNA抑制剂(RNasin) ⑦Premix EX Taq DNA聚合酶 ⑧ PCR特异引物 3.2操作步骤: 3.2.1 RNA的反转录 采用Thermo Scientific(Fermentas)RevertAid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Total RNA 6μL(需加入RNA约1μg) OligodT primer 1μL H2O(nuclease-free)5μL 12μL 65℃ 5min,补加下列试剂: 5× Reaction buffer4μL RibolockRNase Inhibitor 1μL 10mM dNTP Mix 2μL RevertAid M-Mu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1μL 20μL 42℃ 60min 70℃,5min,﹣20℃保存

滴水实验

《滴水实验》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滴水实验》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以往这部份内容是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二)中的一个小实验,而新北师大版却将这课时独立出来,可见它的重要性。这课时主要是以“滴水实验”为背景素材,本活动意在让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订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根据方案,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用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案例描述】 片断一: 教师用课件出示两组图片(各地方缺水的生活场景图片和学生自已在学校中浪费水的图片),欣赏完后让学生各抒已见,说说他们此时的感受。接下来教师指定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水龙头在滴水),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这是一个水龙头也许是坏了,也许是没有拧紧,总之它在不断地滴水,非常浪费。那到底会浪费多少水呢?引导学生根据这幅图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持续、稳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新课的开始让学生欣赏图片,图中的内容有的是学生平时见都没见过的,有的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甚至能在图中找到自已,通过这样的反差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认真观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我们想要的数学问题。) 片断二:

教师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估计,很显然,学生的结果五花八门,甚至离题万里。这时,教师向学生出示某电视台新闻上播报的一些数据。问: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引入:要想得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就需要我们进行收集现实数据。 怎样进行收集现实数据呢?教师安排小组参照课本讨论并填写具体的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辅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在指导填写实验报告时,教师先让学生弄清楚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单位换算,再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反馈知道学生三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学生通过实验测得一分漏掉的水是8克,那么一年就是8×60×24×30×12=4147200(克)大约是4吨;第二种学生测得一分漏掉的水是6克,那么一年是6×60×24× 365=3153600(克)大约是3吨;第三种学生实验测得20克水漏完用了5分,那么一年就是60÷5×20×24×30×12=2107600(克)大约是2吨。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在解决“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漏水多少”这个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到收集现实数据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实验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具体漏水量,还从视觉上对漏水量有一个具体感知。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及时复习,使得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计算得心应手,反馈时连教师都没想到学生竞然会用多种方法来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用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片断三: 教师让学生回想刚才的实验说说感受。先同桌交流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他们组刚才针孔太小了水滴太慢;而有的则相反;有的学生认为做实验不容易,因为第一次负责看时间的人没看准,他们做了两次才成功;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附和,教师不急不躁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学生急于知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名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系统概论 (3) 二、对象的认识 (4) 三、执行机构 (14) 四、单回路调节系统 (15) 五、串级调节系统Ⅰ (18) 六、串级调节系统Ⅱ (19) 七、前馈控制 (21) 八、软件平台的开发 (21)

一、系统概论 1.1实验设备 图1.1 实验设备正面图图1.2 实验设备背面图 本实验设备包含水箱、加热器、变频器、泵、电动阀、电磁阀、进水阀、出水阀、增压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操作面板等。 1.1.2 铭牌 ·加热控制器: 功率1500w,电源220V(单相输入) ·泵: Q40-150L/min,H2.5-7m,Hmax2.5m,380V,VL450V, IP44,50Hz,2550rpm,1.1kw,HP1.5,In2.8A,ICL B ·全自动微型家用增压器: 型号15WZ-10,单相电容运转马达 最高扬程10m,最大流量20L/min,级数2,转速2800rmp,电压220V, 电流0.36A,频率50Hz,电容3.5μF,功率80w,绝缘等级 E ·LWY-C型涡轮流量计: 口径4-200mm,介质温度-20—+100℃,环境温度-20—+45℃,供电电源+24V, 标准信号输出4-20mA,负载0-750Ω,精确度±0.5%Fs ±1.0%Fs,外壳防护等级 IP65 ·压力传感器 YMC303P-1-A-3 RANGE 0-6kPa,OUT 4-20mADC,SUPPLY 24VDC,IP67,RED SUP+,BLUE OUT+/V- ·SBWZ温度传感器 PT100 量程0-100℃,精度0.5%Fs,输出4-20mADC,电源24VDC

实验报告评语

实验报告评语 1、书写认真,干净。实验步骤清晰 2、书写整齐,实验数据真实,明确 3、书写杂乱, 4、实验目的明确,经过数据分析等到的结果很好 5、实验过程有些乱,但总体还好 6、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正确 7、通过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8、看了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对知识的掌握很好 9、通过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严谨的实验态度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药匙、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的石灰水、脱脂棉、水、细木条、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1 2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燃烧的条件

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玻璃棒、玻璃片、火柴、纸盒、小木条、水、坩埚钳、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3 4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镊子、CuSO4溶液、铁钉、砂纸、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石家庄铁道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任课教师: 陈艳春实验日期: 班级: 姓名:学号: 第 1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1、书写认真,干净。实验步骤清晰 2、书写整齐,实验数据真实,明确 3、书写杂乱, 4、实验目的明确,经过数据分析等到的结果很好 5、实验过程有些乱,但总体还好 6、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正确

基因工程大实验报告

基因工程综合实验报告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克隆及表达 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姓名盖雪 学号08771029 指导教师高凤山 实验时间2011.10.10-10.14 成绩

一、实验原理 二、主要试剂 DNA Ligation Kit Ver.2.0; Eco RI、Bam HI限制性内切酶;含15%甘油的 0.1mol/L CaCl2,20-30mL。无菌;0.1mol/L CaCl2 , 20-30mL ;50%甘油(无菌,保存菌种用,50mL)4×25mL LB液体培养基(现配现用),卡那霉素(Kan)100mg/mL配2mL(过滤),X-gal 二甲基甲酰胺配成20mg/mL 配2mL; IPTG 24mg/mL, 配2mL(需过滤);蛋白Marker; 0.5M EDTA,pH8.0; 溴化乙锭溶液(EB) (贮存浓度:10mg/mL,使用浓度0.5μg/mL)

三、仪器设备 紫外成像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震荡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冰箱,水浴锅,微波炉,电炉子,试管架,tube 架,试管,瓶塞,锥形瓶,胶板,电泳槽(包括琼脂糖凝胶和SDS-PAGE),电泳仪,培养皿,移液枪,枪头(各种规格),玻璃涂棒,记号笔,标签纸,卫生纸,水漂(水浴用),试纸,称量纸,一次性手套,酒精灯,火柴,药勺,搅拌子,量筒,烧杯,镊子,tip, tube(1.5mL, 2mL) 五、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LB培养基配制;LB固体培养基配置;接菌(制备感受态用) 1)LB固体配制 配制固体培养基100mL 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用2mol/L NaOH调pH值至7.4,121℃灭菌20min。 灭菌结束后,待温度降至80℃以下时,方能取出,在超净台上,当培养基凉至50-60℃时,迅速加入Kan 30μL(若氨苄,加100ul),摇匀,倒板(4个)。凝固后放入4℃冰箱。 2)LB液体配制 配制100mL液体LB培养基 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用2mol/L NaOH调pH值至7.4。 然后分装,每管5mL,每人分装2管,一共12管;另外分装30mL LB与三角瓶中,余下的LB在原三角瓶中与试管等一起高压,121℃,20min。高压后,将剩余三角瓶中的LB分装至1.5mL tube中,每管800μL LB (共10个)。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高压后的LB试管加入卡那,每管1.5μL。 总结:需要灭菌的东西-液体培养基(试管、30mL三角瓶及剩余液体LB的三角瓶)-固体培养基、离心管(至少30个)、各种规格的枪头。 3)接菌 下午,接种BL21感受态于1管5mL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 (二)感受态细胞制备、转化、重组菌接种 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从大肠杆菌DE3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5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