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摘要:随着数学在经济学中越来越多的运用,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也成为学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那么数学与经济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发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数学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数学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工具经济现象

一、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单纯依靠文字描述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数学和数理统计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每个学习现代经济学和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和数理统计知识。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更谈不上自己做研究,给出结论时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理解概念是学习一门学科,分析某一问题的前提。如果想要学好现代经济学,从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

二、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愈发广泛的原因

理论经济学家主要用的是纯数学作为研究工具。数学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是:

1.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

2.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给出了一个理论结论成立的确切条件。否则的话,往往导致一个理论的泛用。例如,在谈到产权问题时,许多人都喜欢引用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就可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不知道(包括科斯本人在给出他的论断时也不知道),这个结论一般不成立。如上所述,还要加上效用(支付)函数是准线性(quasi-linear)这一条件。

3.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比如,从直观上来看,根据供给和需求法则,只要供给和需求量不相等,竞争的市场就会由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价格的调整,达到市场均衡。但这个结论不总是成立。Scarf(1960)给出了具体的反例,证明这个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成立。

4.它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这方面的例子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太多了。比如,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改进和推广。实证经济学家主要用的是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我们不是为学经济学而学经济学,而是对所观测到的经济现象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和制定政策,并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对经济问题,不仅要作定性的理论分析,还需要有经验性的定量分析。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在这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统计侧重于数据的收集、描述、整理及给出统计的方法,而计量经济学则侧重于经济理论的检验、经济政策的评价、进行经济预测,及检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更好地估计经济模

型和作出更精确地的预测,理论计量经济学家不断地研究出更为有力的计量工具。随着现代经济学的教育和研究在中国迅速地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目前研究中,经济学对数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计量经济学,它是从实际数据出发,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经济模型。从现实的经济现象出发构造某种关系或方程,再利用统计数据完全确定这些关系和方程,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得到了与人们常规认识不同的更深入的规律。

2.数理经济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从经济现象中提炼出一些假设,从这些假设出发,应用抽象的数学推导,给出反映经济现象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公理化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主要要求使用者掌握如下的一些数学基本知识:(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事实上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逐渐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对确定性问题的分析转向对不确定问题的分析,对随机事件的认识应该越来越重要。概率是数理统计的基础,数理统计其实是一种方法,学了数理统计才能去研究计量经济学,很难想象没学过统计情况下直接学计量是何等的困难,T统计量F统计量是什么都不懂怎么可能用软件去建模。

(2)计量经济学,其实可以认为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我个人认为计量经济学其实就是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及其评价的集合体,因此概率和统计的认识尤其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样的核心理论的认识,直接制约着对计量的理解能力。

(3)随机过程。随机过程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概率研究的对象是事件,对事件发生的分布从各个角度研究。随机过程研究的对象是过程,也就是对事件在各个时刻的积累结果进行研究,是对事件增加了二个时间维度。金融学对随机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重要,因为像股票价格这样的变量的变动就是一个随机过程。它和方程结合起来就是随机微分方程,有学者称金融最前沿的问题就是随机微分方程,因此由学校的数学系就招收金融工程的博士生。

(4)时间序列分析。学完了计量,一般的金融研究生都要学时间序列分析。从随机过程的角度时间序列也就是一类特殊的随机过程,金融和宏观经济一般都是用时间序列模型刻画的。

(5)多元统计。数理统计学完了其实能做的实际事情很少,因为数理统计的对象最多是二维的,而实际问题一般变量的维度较高,多元统计就是讲多元变量的统计,这样密集计算的学科是少不了计算机的,各种软件也层出不穷。但是无论软件多么好用,不懂理论是不可能光凭操作软件解决问题的,因为看懂软件结果、分析解释软件结果才是统计中最核心的内容。学完了多元统计就可以很容易的使用一些相关软件来分析经济问题。

四、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

如果经济学没有采用数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许多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用数学来定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和研究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因此,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首先,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其次,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

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再次,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六、数学和经济学关系中几点误区

1.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经济思想非常重要从而否定数学的作用,否定技术性比较强的成果。我们不否认经济思想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工具,一般来说无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严谨,有没有错误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也有人认为用数学来研究的经济问题就是远离现实。其实经济学里面用数学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

2.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越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自然科学属性。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有效,经济学有必要借助数学思维工具。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必须借鉴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难以量化的因素,数学既不能对经济现象做出定性分析,也不可能将经济问题全部公式化或模型化,就要用其他的一些研究方法。

3.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这里有两层涵义:

(1)在绝大部分论文中,经济想法(idea)是最重要的,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工具。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想法决定一篇文章的贡献,而不是数学推导,我们不能将经济学家与数学家混同,就象我们不能把物理学家与数学家混同起来一样。经济学家的工作毕竟不是为了开拓数学理论前沿,那是数学家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名经济学家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

(2)更深的一层涵义是,经济学是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而数学是没有研究对象的。一方面,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另一方面,新的理论的创立和旧的理论的发展也要受现实的启发。现代经济学非常重视实证分析。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或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或发现新的、已有理论尚不可解释的经验证据,都是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和导向来进行的。这与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中的实证分析不尽相同。经济学家应用统计回归方法,不仅关心变量的估计值和变量间的相关性,更关心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假定对预测的影响以及计量结果背后的经济含义,这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统计学的最重要方面。

总结

因此,我们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并且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有着愈发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学在经济学中又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其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总之,正确合理的看待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数学在经济学作用。

参考文献

[1] 经济魔杖[M].欧文,等.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2] 古今数学思想(1—3册)[M].M·克菜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数学家与经济[M].湖南教育出版社.

[4] 西方经济学[M]. 高鸿业.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42-82

[5] 微积分[M]. 朱来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7-75

肖老师您好,通过这几节通选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涉及到过的东西,我才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诠释出如此丰富的东西。您上课时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以及清晰条理的思路深深吸引了我。至于您讲课的不够完善之处,希望您能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而不失庄重严谨。最后,希望彼此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经济学院经济系张馨月 进入大学,我选择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经济系的课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数学是经济系乃至经济学院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非常的重要。为什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呢?今天,我就浅论一下这个问题,谈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方式的一门科学。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它却与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问题。虽然现实里的经济问题错综复杂,使经济学的分析增加了难度,具有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是,经济学的目标是朝着物理学的方式发展的,它本质上追求精确。对于这样一门追求精确的学问,数学的作用自然非比寻常。经济学使用到了数学、统计工具,这个传统从很早的威廉.配第就有了,到魁奈的《经济表》,到边际学派的边际分析,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到再博弈论等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我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其工具性上,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二是在其思想性方面,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其严谨的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先谈谈第一方面。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和虚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自然,在经济研究中,少不了数学这样一个工具。经济学是研究在约束的条件下的最优化选择,即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达到收益的最大化。于是,在研究中就存在成本、收益等等的概念和运算。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研究的错综复杂。而数学其用处就在于为许多复杂的思想和现象提供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为许多错综的数据提供了计算模型,从而使经济研究简洁条理。 但数学的有用性不仅仅体现在其工具性上,更在其思想性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明显感觉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深刻特点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也正是这一特征使人们常常把经济学看成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

从函数角度浅谈数学对经济学的贡献

从函数角度浅谈数学对经济学的贡献 摘要:数学思想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的成长离不开数学的贡献。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创造了20世纪以来经济史上一个个伟大的奇迹。本文从函数角度来对数学对经济学产生的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剖析。 关键词:经济学;函数;函数最值;效用函数; 1 前言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王后”地位的奠定不仅在于数学本身的成就,更体现在数学对其他学科深远的影响。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数学促进了化学、物理、美术、政治学等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现在璀璨的人类文明。而经济学作为众多科学的一支,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数学的影响。 经济学的发展虽然只有百年的历史,但是数学对它的贡献却贯穿其发展始终。每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前提必先是一个卓越的数学家。无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还是提出震惊世界的“凯恩斯主义”的凯恩斯,亦或是写出“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宣言书”的哈维尔莫,都无法逃脱这一规律。而导数思想,函数思想,极限思想,最优化求解,微积分,偏导数等等都被引入经济学中得到了极大地应用。 本文从函数角度来浅析数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函数是应用广泛的数学思想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公式和图像来表示两类数字之间的关系。经济学中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价格提供曲线、反需求函数等无一不是对数学思想的完美应用。 2 例子 2.1 函数最值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 提出问题 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在一定条件下,怎样用料最省、产量最多、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上有时可以归结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随着经济与数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运用函数中的最值可以对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最优化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最值概念 最小值: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对于任意实数x ∈I ,都有M ≤f (x );存在0x ∈I 。使得f (0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 最大值: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对于任意实数x ∈I ,都有f (x )≤M ;存在0x ∈I ,使得f (0x )=M ,那么,我们称函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 (2) 作出假设——最大利润问题 某工厂在一个月内生产某产品Q 件时,总成本为C (Q )=5Q +200(万元),得到的利益为R (Q )=10Q -0.012Q (万元),问一个月内生产多少产品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 解答:这种问题如果只靠经营者自己的经验来得到的结果具有偶然性,而且结果容易不一致,可行度和准确度都比较小。但是如果把问题和函数结合,利用函数的最值来解答,不

经济数学方法

經濟數學方法 壹、 矩陣與行列式 ◎定義: m n ?-階矩陣為一包括n 列和m 行的數字的方形排列,若以A 代表 此矩陣,則 m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ij nm n n m m ?=???? ? ?? ?????=)(21222 21 11211Λ M ΛM M ΛK 例: ??????--=? ???????????---=11133111,531 321213102B A 分別為43?和24?矩陣 ◎定義: 若m n ij m n ij b B a A ??==)(,)( 則 m n ij m n ij ij C b a B A ??=+=+)()( =C m n ij a A ?=)(αα 例: ????? ?????--=??????????=3152 12,112312B A 則???? ? ?????-=??????????-++++-=+227520311152231122B A ???? ? ?????=??????????----+??????????=-+=-84513412315212551015510)1(55B A B A

A A A 21123122224624112312112312=???? ? ?????=??????????=??????????+??????????=+ ◎ 定義:若A=()ij a 為m n ?矩陣,B=()ij b 為k m ?矩陣,則A 和B 的 乘積AB 為k n ?矩陣C 例: ??????????-=??????=130112001,102210B A 求AB 及BA ???? ??????-? ? ? ???=130112*********AB =? ?? ???+-?+++++??+-?+++++1.1)1(00.23.11.00.20.12.01212)1(10.03.21.10.00.22.11.0 =??? ???132172 BA 無法計算 33?Θ 32? ◎ 行列式: Cramer's Rule 已知 1212111b X a X a =+ 2222121b X a X a =+ ? 2112221112222122 211211222121* 1a a a a a b a b a a a a a b a b X --== 211222111 2121122 2112112211 11 *2 a a a a b a b a a a a a b a b a X --== 例:解下列聯立方程式: ?? ?? ? ?????=????????????????????--025312121111321X X X

数学、经济学及其联系

为何要研究经济学 当你在决定是否购买某本书之前,你是否曾今考虑过: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益?这种收益是否能补偿你为此付出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你所花费的货币,而且包括你读这本书所要花费的时间)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经济问题。显然,无论是从微观世界到宏观现象,还是从历史演变到如今的社会发展,经济问题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研究经济学。 何谓经济学 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经济学就是研究钱的”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错误的。我先我们承认,经济学的确与货币密切相关,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远不止于对货币的探讨。接下来我们要更深层次的了解经济学。 稀缺—选择—分配,是经济学的三大关键词。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是资源配置的三个方面。 显然人的资源有限但需求无限,资源是稀缺的,引出了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生产什么”。即在资源给定情况下,用于哪种产品的生产。由于这种稀缺性,人们就面临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即“如何生产”,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生产好的产品要进入市场,又该如何与社会成员进行分配。这就得考虑收入分配问题,即“为谁生产”。所以用一句话概括说,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经济学历史的三次综合 色诺芬在他所编著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最早提出了“经济”这个概念。他认为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这被称为“色诺芬传统”。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了“财产”观念,他反对一切形式的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在于把家庭管理纳入政治学的范围。但这并不表明经济学是一门学科,是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正式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亚当斯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即将政治与经济综合在了一起。 在18世纪50年代~19 世纪70年代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然而在后期古典经济学分裂。随之而来的是边际革命,改革的结果是将数学引入到经济学中。这就是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把数学与经济学相综合。

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专业:制药工程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高等数学在经济研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学好高等数学才能更好的理解剖析经济现象掌握经济知识。本文主要用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 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来说明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经济;应用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Economy Abstract:Advanced mathematics is basis of economic research.0nly learning advanced mathematics,call we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master economic knowledge.This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the economy by using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higher algebra,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 Key words:advanced mathematics;economy;application 0 引言 数学在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学的许多研究方法都依赖于数学思维,许多重要的结论也来源于数学的推导,而且提高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与分析水平的重要工具也是数学。因此,研究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研究

高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演示版.doc

《高等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举例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的一些分支如数 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等已进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新分支,这些新分支通常成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知道客观经济实践。应用数量经济学研究客观经济现象的关键就是要把所考察的对象描述成能够用数学方法来解答的数学经济模型。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元微积分与多元微积分在经济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一、复利与贴现问题 1、复利公式 货币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所得之报酬称为利息。利 息以“期”,即单位时间(一般以一年或一月为期)进行结算。在这一期内利息总额与贷款额(又称本金)之比,成为利息率,简称利率,通常利率用百分数表示。 如果在贷款的全部期限内,煤气结算利息,都只用初始本金按规定利率计算,这种计息方法叫单利。在结算利息时,如果将前一期之利息于前一期之末并入前一期原有本金,并以此和为下一期计算利息的新本金,这就是所谓的复利。通俗说法就是“利滚利”。 下面推出按福利计息方法的复利公式。 现有本金A 0,年利率r=p%,若以复利计息,t 年末A 0将增值到A t ,试计算A t 。 若以年为一期计算利息: 一年末的本利和为A 1=A 0(1+r ) 二年末的本利和为A 2=A 0(1+r )+A 0(1+r )r= A 0(1+r )2 类推,t 年末的本利和为A t = A 0(1+r )t (1) 若把一年均分成m 期计算利息,这时,每期利率可以认为是 r m ,容易推得 0(1) mt t r A A m =+ (2) 公式(1)和(2)是按离散情况——计息的“期”是确定的时间间隔,因而计息次数有限——推得的计算A t 的复利公式。 若计息的“期”的时间间隔无限缩短,从而计息次数m →∞,这时,由于 000lim (1)lim[(1)]m mt rt rt r m m r r A A A e m m →∞→∞+=+= 所以,若以连续复利计算利息,其复利公式是 0rt t A A e =

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2

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数学是科学之王。数字化时代的任何学科显然都已经离不开数学。离开数学的,比如诗歌,比如京戏,如果还摈弃数学的精细,还敢藐视数字化的传媒,则必定为时代所抛弃。 唯独中国的经济学,在最需要数学扶助的时候,却在以大无畏的精神藐视着数学。不管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还是我们曾奉为经典的政治经济学,都以极端自负的姿态不屑于带数学这个纯自然科学的小兄弟玩儿,最多在需要点缀的时候,捎上它的一点儿“概算”,就算对这小兄弟够重视的了——科学之王?在我们的经济学里公民都算不上! 中国经济,不管宏观还是微观都出了问题,这是人们无法否认的。制度上的原因人们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是在制度之外,笔者却发现了一个数学上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经济学在不经意之时捎带着用一下的数学“概算”。这一“概算”,就“概算”出了中国经济的大毛病。 先看宏观经济中“概算”搞出来的漏子。 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可以认定是一项经济政策,其经济上的动机是建立在发展生产“人多力量大”的数学概算基础上的。其数学含义是:多一亿人口的物质财富生产≥多一亿人口的物质财富消耗。时髦的口号是: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劳动力的物质财富生产扣除劳动力的物质财富消耗的剩余,就是鼓励人口政策的经济目的。这样的概算在今天看起来粗鄙得近于野蛮——即便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对财富生产方式的改变令闭塞社会的管理者始料不及这一点可以理解,有限土地人口承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极限、社会管理成本的高比例付出、财富产出的边际收益递减等等基本数学因数都不能纳入国民经济规划视野的话,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位置则肯定不如贵族豪门里的粗使丫头。 计划经济曾是我们社会为人类探索的一条大胆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失败了。但它的对手却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经济里把计划用到了极致。难道计划对于市场,对于经济真的是那么无能为力,那么荒唐吗?我们的对手都会告诉我们:不是!计划是智慧生命的生存方式。计划是对生存方式的算计和筹划。日本人对自己海岸线以内的海底资源珍藏不用是算计,美国人的“星球大战”是筹划;世界商业巨头数亿美元的广告营销投入是精心算计,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是跨世纪的大筹划……市场经济里几乎每一个智慧生命的每一个动作都自然地演绎着精致的数学逻辑。 算计和筹划都离不开数学。我们的计划经济却抛弃了数学,因而它实际上根本谈不上是计划,所以它失败了。翻看一下我们那时的年度计划、十年规划,我们会看到,我们的计划体制里没有数学的位置,连初等数学的运用都是随心所欲地选取几个为我所用的要素的简单累加——我们的5年计划在计算总产值、GDP的同时,几乎从不计算投入与消耗;我们在劳 1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数学这门理论性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作为一种应用性工具被广泛的运用于工程学、机械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通过在经济学中的大量实践应用可知,经济问题的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都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统计。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任何一项运行决策的制定、实施、评价都离要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决策的经济效益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例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原材料的使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控制,经济效益评估时的利润计算等。当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领域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先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提取出来,从而建立经济模型,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与运算,结合经济原则和理论,对决策进行预测与评估。 一、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现代经济中的意义 数学统计方法应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用于经济学中,尤其是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预测与评估中,对企业的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决策的调整与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精确、客观、科学,而数学统计方法的最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分析过程的严谨精密,分析结果的清晰准确。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经济学中代数式的

应用,时至今日,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衍生出了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产权经济学等数门专业化理论,经济学中的数学统计方法已经无处不在。将数学方法运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中,一般要经历“经济—数学——经济”的模式,既从需要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入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用数学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求得数学结果,再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对结果进行评估,得出结论,用于指导经济活动的进行。 2.现代企业经济决策的制定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大量运用,使人们对经济活动评估的要求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特别在现代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它们都希望通过数学方法来精确的分析决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意义。数学方法在现代企业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是为了提高经济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避免企业财力、物力的损失,通过数学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结果进行预测,使企业的发展处于自身可以控制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将经济决策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明了的表现出来,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能一目了然,经济决策的制定是否可靠的结论就可以得出。作文/zuowen/ 3.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理论分析最重要工具之一 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从最早的代数运用,再到数理经济学中,各种深奥的数学问题中的大量的运用的运用,现代统计经济学中,繁杂数据的中指标的得出,再代现代数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相结合,产生的特有的专门运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经济

14224考研数学三经济学应用考点分析190402

考研数学三经济学应用考点分析 对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数学三的考试来说,经济学应用是一个高频考点,在历年的数学三真题中经常出现,如:2001年第一(1)题,2004年第18题,2007年第5题,2009年第12题,2010年第11题,2013年第18题,2014年第9题,2015年第17题,这些经济学应用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边际概念,一个是弹性概念,下面文都网校的数学蔡老师对这两个概念及2016年的相关真题做些分析说明,供各位考研的同学和朋友参考。 一、边际概念和弹性概念 1、边际概念:边际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导数)。若经济变量()y f x =,则称()f x '为边际函数;如:边际成本()C x '、边际收入()R x '和边际利润()L x '(x 为产量),分别表示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收入和利润,其中(),(),()C x R x L x 分别为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收入和利润。 2、弹性概念:弹性指一个经济变量变动1%时会使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几。 变量y 对x 的弹性为y x y x y y E x y x x ∧??==???,令0x ?→,得()y x x dy x E y x y dx y '=?=.需求弹性:Q p p dQ E Q dp =-?,p 为产品价格,()Q p 为市场需求量。收入弹性:R p p dR E R dp = ?,()R p 为收入(()R pQ p =).二、真题分析设某商品的最大需求量为1200件,该商品的需求函数()Q Q p =,需求弹性为(0)120p p ηη=>-,p 为单价(万元)。(Ⅰ)求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Ⅱ)求100p =万元时的边际收益,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注:这是2016年考研数学(三)第(16)题(本题满分10分)

经济学中的数学意义(一)

经济学中的数学意义(一)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明显感觉到,西方经济学(本文中主要指新古典(综合)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深刻特点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也正是这一特征使人们常常把经济学看成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因此,对一般数学的意义、数学与理论的科学性、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及数学的限制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特征,更好地学习、借鉴和认识西方经济学。 一、数学与理论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起源于古希腊,两千多年特别从牛顿时代以来,数学及其具体应用-----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能充分应用数学的学科或领域等价于科学,数学所显示出的人类理性能力、根源和力量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自然使人们猜想,为什么不能把数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学科领域去寻求其真理呢?西方经济学也许正是这种猜想的一个主要结果或实验。数学究竟能给经济学带来什么呢?在进一步分析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来概略了解一下几个数学基础问题。 1、数学是什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例如若干著名学者认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科学“。“数学是结构及其模型的科学”。等等。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稍具体说,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虚数和四元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由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自然要进一步问,数学是绝对真理吗?亦即数学的抽象性是绝对无误的吗?数学的严密逻辑性是绝对可靠的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无限的吗?稍考察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数学的真理性问题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数学的发展是顺利的,人们对于数学的真理性是确认的。特别是十五~十八世纪,数学的顺利发展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一大批数学家同时在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如哥白尼、开普勒、伽里略、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等。他们从许多方面证明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与数学定律相吻合,最突出是牛顿力学;所有这些极大地加强了数学作为绝对真理的信念,人们相信上帝设计了宇宙,而数学的作用就是揭示出这些设计。 然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非欧几何的提出和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使整个科学界震动,它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数学性质的认识,以及数学和物质世界关系的理解,由此引出数学巨人之间关于数学基础的新数学方法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如由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认为,逻辑法则是一个真理体系,而所有的数学是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同一时期,以克罗内克、鲍莱尔、彭家勒和贝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却认为,从逻辑原理所推导出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探讨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探讨 摘要:本文总结了数学如何作为一种工具帮助经济学研究,同时总结了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数学滥用";、强行使用数学等,最后本文总结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应有的地位以及虽然数学本身并不能独立支撑经济学研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工具。 关键词:方法论;数学;经济学 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在学界已经被讨论了好多年,想要认清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经济学与数学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Dow(1990)就曾指出,如果我们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数学学科,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历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方法论看做是这些学科在不同专业领域吸收知识,并且经济学实践将这些学科联系在一起。但是对那些将经济学看做是一门使用了数学的人文科学的人来说,经济学的内容本身就需要历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方法论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我认为后一种观点好像更贴切地描述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就是说经济学是一门使用了数学专业知识的人文科学。 一、数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可以帮助经济学家进行经济研究 经济学家大多善于使用修辞学的表达方法来描述经济现象,在描述某些经济学家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明白的现象时,有些经济学家善于使用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来掩盖本身理论解释的不充分性,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得理论解释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数学方法进行补充性解释可以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来掩盖理论本身欠缺的解释性,可以通过明白的数学公式展现清晰的逻辑。因为这个原因,在经济学研究中使用数学函数以及运用数学模型成了经济学家们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像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一种有用手段。罗默(2015)就曾经指出,借助新的变量,模型可以将文字叙述与数学公式较好地联系在一起,增加理论和实证之间的关联程度。罗默举例道,早在1956年,索洛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曾使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资本";这一变量。利用数学公式同概念的紧密结合,索洛精准地阐释了"资本";这一变量的含义,进而通过对概念的阐释轻松地将理论与实证结合起来。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知识助力经济学修辞解释的例子。Dow精辟地总结道,数学结论的公式化为经济学纯理论的优势以及使用模拟进行实证演示铺平了道路。像罗默一样,凯恩斯对待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的态度也是积极的。通常认为凯恩斯对于在经济学中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的,但是O’Donnell(1990)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这些人只看到了凯恩斯一部分的观点,并没有全盘认识凯恩斯的观点,这种对凯恩斯数学观的解读是错误的并且是肤浅的。事实上凯恩斯对数学本身并没有敌意,而是反感"伪数学";,或者说数学分析方法的不合理的应用。例如,在对概率的研究中,凯恩斯自己便使用数学表达来方便解释概率这个经济学概念,为了清晰表达两组命题之间的概率,凯恩斯使用a/h来表示概率,a代表概率相关的结论,h表示包含了给定信息的先决条件。数学知识不仅在经济学先验演绎推理层面有用处,而且在经济学实证层面也有用处。财会学中数理统计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约翰•希克斯(1979)一直强调经济分析中,尤其是在动态经济分析中,财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例1 设:生产x个产品的边际成本C=100+2x,其固定成本为C(0)=1000元,产品单价规定为500元。假设生产出的产品能完全销售,问生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并求最大利润 解:总成本函数为 C(x)=∫x0(100+2t)dt+C(0)=100x+x 2+1000 总收益函数为R(x)=500x 总利润L(x)=R(x)-C(x)=400x-x2-1000,L’=400-2x,令L’=0,得x=200,因为L’’(200)<0。所以,生产量为200单位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L(200)=400×200-2002-1000=390009(元) 例2 某企业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成本C(千元)是产量Q的函数,C(Q)=Q 2-10Q+20。如果每吨产品销售价格2万元,求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时的边际利润。 解: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收入函数为: R(Q)=20Q L(Q)=R(Q)-C(Q)=20Q-(Q2-1Q+20) =-Q2+30Q-20 L’(Q)=(-Q2+30Q-20)’=-2Q+30 则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的边际利润分别为 L’(10)=-2×10+30=10(千元/吨); L’(15)=-2×15+30=0(千元/吨); L’(20)=-2×20+30=-10(千元/吨); 以上结果表明:当月产量为1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将增加1万元;当月产量为15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则不会增加;当月产量为2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反而减少1万元。 例3 设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件20元,价格函数p=60-Q1000 (Q为销售量),假设供销平衡,问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产品的总成本函数 收益函数R(Q)=pQ=(60-Q1000)Q=60Q- 则利润函数L(Q)=R(Q)-C(Q)=-- L’(Q)=-1500Q+40,令L’(Q)=0得 ∵L’’(Q)=-1500<0∴Q=2000时L最大,L(2000)=340000元 所以生产20000个产品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40000元。

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分析.doc

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分析 李博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出发,分析了数学,尤其是微积分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微积分;经济学;边际分析 Calculus’s Applied Analysis in Economics Li bo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math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maths especially calculus in economics. Key words: calculus; Economics; marginal analysis 1.数学与经济学的紧密联系 经济学与数学之间有天然的联系, 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便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济学应用数学有客观基础。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的交换”,是有量化规则的。经济学基本范畴如需求、供给、价格等是量化的概念。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性往往需要数量的说明。特别是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理性经纪人”。由于经纪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经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且在若干不同的选择场合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种。所以,数学中所有关于求极值和最优化的理论,都适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最优经济效果问题,而很多求极值的数学理论和概念,也只能在最优经济效果中找到原型。 数学方法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多变量微积分的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以复杂

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 之所以说学好经济学,数学很重要是因为经济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而一个学科成为科学的标志就是它是否成功的使用了数学,经济学也是如此。经济学如果非要和现有学科进行比较的话,那我说与之最接近的就是物理,而把经济学归为文科一类的归类方法是相当过时的。为什么说经济学类比于物理呢?因为二者同样是在一系列假定的基础之上,用严格的推理得到结论的学科,唯一不同就是物理大量使用重复试验的方法来验证结论,而经济学中的重复试验则比较困难。因此经济学研究中数学使用的好坏直接导致了经济学研究的成败。也因此现代经济学领域很少有像科斯那样的奇才能逾越数学而仍旧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家。 如此重要的数学本身的体系也是很复杂的,因此本文就重点谈谈数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和经济的联系。 数学有三高,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最近也有新提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私下认为这样有点弱化几何的地位),这是老的提法,也有人叫三基,因此可以称之为老三高或者老三基,是高等数学的基础。还有近代数学的基础——新三基,领域上还是分析、代数和几何,只不过内容有了本质上的进化,分别是实函与泛函分析、近似代数和拓扑学。 先看老三高,数学分析就相当于经济学类学生大一学的高等数学,不过高等数学其实是为工科的学生准备的,以计算为主,最终的目的是能使用数学进行工程计算,而数学分析是以证明为主,主要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表面上看内容差别不是太大,但是实际学起来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经济学这样的以推理为主的学科,学习数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田国强教授等人也多次撰文提过。数学分析数学系的本科生至少要学三到四个学期,而高等数学一般最多只有两个学期,而且其中还含有常微分方程和解析几何的东西,可见其内容被压缩冲淡了许多。高等代数相当于经济类学生学的线性代数,除了范围上前者更广一些外主要的差别也是偏重理论与偏重计算的问题。高等代数更注重理论的证明过程,而线性代数更注重计算,学生会算了就行,至于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这些对将来科研很重要的东西都很少训练。解析几何这种学科在经济上的直接应用较少,经济上的图像一般也没有复杂到不学解析几何就看不懂的地步,但是我个人感觉几何学的好的人对代数的理解一般会更加深刻,代数很多方面就是几何的多维扩展。 再看看新三高。实函与泛函在学科中一般被分为两科来学,本身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叫法的问题经常被捏在一起。实函的主要内容是数学分析的延续,对于狄里克莱函数这样异常的函数在数学分析的领域中不可微积分,而通过对一系列定义的扩展,在实变函数的领域内又可以进行微积分了。其中里面最基础的理论莫过于测度理论,它也是概率论的基础,因此在数学系本科的教学中经常是先学实变再学概率论。而对随机问题研究颇多的金融学科的博士需要研究测度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泛函可以说是数学中集大成之作。数学的发展在历史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越来越精细,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进而发展成一门学科,另一个方向就是从很高的高度对数学进行概括,描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共性的问题进而找出漂亮的结论,泛函分析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把函数看成集合中的元素,把全体函数看成一个集合,在这样的视角下给出了像不动点定理这样的东西,对求函数的极值这样理论证明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一般的解法,因此如果泛函不懂,在学习高等宏观经济学中,遇见涉及动态规划的问题时肯定是有很大障碍的。所以高等宏观才会有罗默的那本为数学不好的人提供的书的畅销,而很多老师却在推荐萨金特的高级宏观。对于近似代数和拓扑学,很不幸,本人读书的那个年代正直高校学科改革,在学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例1 设:生产x个产品的边际成本C=100+2x,其固定成本为C(0)=1000元,产品单价规定为500元。假设生产出的产品能完全销售,问生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并求最大利润 解:总成本函数为 C(x)=∫x0(100+2t)dt+C(0)=100x+x 2+1000 总收益函数为R(x)=500x 总利润L(x)=R(x)-C(x)=400x-x2-1000,L’=400-2x,令L’=0,得x=200,因为L’’(200)<0。所以,生产量为200单位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L(200)=400×200-2002-1000=390009(元) 例2 某企业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成本C(千元)是产量Q的函数,C(Q)=Q2-10Q+20。如果每吨产品销售价格2万元,求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时的边际利润。 解: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收入函数为: R(Q)=20Q L(Q)=R(Q)-C(Q)=20Q-(Q2-1Q+20) =-Q2+30Q-20 L’(Q)=(-Q2+30Q-20)’=-2Q+30 则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的边际利润分别为 L’(10)=-2×10+30=10(千元/吨); L’(15)=-2×15+30=0(千元/吨); L’(20)=-2×20+30=-10(千元/吨); 以上结果表明:当月产量为1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将增加1万元;当月产量为15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则不会增加;当月产量为2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反而减少1万元。 例3 设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件20元,价格函数p=60-Q1000(Q为销售量),假设供销平衡,问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产品的总成本函数C(Q)=60000+20Q 收益函数R(Q)=pQ=(60-Q1000)Q=60Q-Q21000 则利润函数L(Q)=R(Q)-C(Q)=-Q21000+40Q-60000 L’(Q)=-1500Q+40,令L’(Q)=0得Q=20000 ∵L’’(Q)=-1500<0∴Q=2000时L最大,L(2000)=340000元 所以生产20000个产品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40000元。 例4 X银行提供每年支付一次,复利为年利率8%的银行帐户,Y银行提供每年支付四次,复利为年利率8%的帐户,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呢? 解两种情况中8%都是年利率,一年支付一次,复利8%表示在每年末都要加上当前余额的8%,这相当于当前余额乘以1.08.如果存入100元,则余额A为 一年后:A=100(1.08),两年后:A=100(1.08)2,…,t年后:A=100(1.08)t.

试论经济学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

试论经济学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 1 经济学与数学统计方法之间的融合历程 数学统计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回顾 历史,早在17世纪,经济学与统计学之间的融合就已经表现出了必然的趋势。在当时,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数》一书中第一次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这是两者的首次融合。不过在那个时期的研究由于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制,研究方法还是以 定性分析为主,并没有对统计学进行充分的运用。到了19世纪20年代以后,经济学与统 计学之间的结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在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学家于1854年在其发表的 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结论,指出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方法推导出“戈森定律”,其中还重点阐 述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学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1]。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文 杰斯也对经济学与数学统计方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他1871年发表 的书籍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思想,也就是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经济数学模型[2]。此后, 经济学中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开始得到推广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之后,由于受到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学与统计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两者 之间的融合也得到了创新性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5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和数学家伊诺曼共同创作了《对策论与经济行为》,这本书籍的出版成为经济学与数 学开始全新合作的里程碑[3]。自此之后,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学中,还是在宏观经济学中,统计方法都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其重要性变得更加凸显。由此可见,从17世纪开始经济 学与统计学出现融合的趋势,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目前两者之间的融合已经非常的深 入和成熟,对于推动经济学的科学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的作用分析 2.1 数学统计方法可用于解决经济学问题 严谨精密的分析过程以及清晰准确的分析结果是数学统计方法的优势所在,而经济学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则对结果精确度和科学性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数学统计方法应用 于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数学统计方法很早就开始在经济学领域中得到应用,随 着两者之间的结合和发展,现在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数学专业化理论,例如 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等,这又进一步为两者的融合和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4]。 在经济学问题的解决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模式主要是“经济一数学—经济”,这也就 是说,首先,以现实经济问题为出发点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这一 数学模型并得到结果,最后,再利用经济学原理和理论来评估所得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其结论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经济活动,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经济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现 代企业经济决策中,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可 以较为科学、准确地预测决策执行后的结果,并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条件来对结果进行控 制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避免企业财力、物力 的损失[5-6]。

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应用数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雷晶 学号: 1004970226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数学1002班 指导老师:舒蕊艳 完成日期:2014年5月20日

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本文叙述了研究差分方程的意义和背景、差分方程的定义、常见的解法以及差分方程相关模型,重点介绍差分方程经济学中的应用模型—筹措教育经费模型,包括问题的提出、模型举例和分析、提出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等等步骤对模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做了进一步的推广. 本文所介绍的筹措教育经费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子女的教育费用,假定某家庭从孩子m岁起,每月拿出一部分钱存进银行,用于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并计划n年后支出一些,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全部用完账户中的资金. 差分方程的理论研究近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筹措教育经费模型的建立为广大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费用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方法,是差分方程理论最贴近实际的模型之一. 关键词:差分方程存款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筹措教育经费模型

, . . , , , , . a . ’s . , ’s ’s m n , . , . a . a ’s .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的目的意义 (1) (二)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2) (一)差分 (2) (二)差分方程 (3) (三)差分方程的解 (4) (四)特征根法 (4)

三、差分方程的经济应用模型简介 (5) (一)贷款模型 (5) (二)存款模型 (6)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 (7) (四)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0) (五)投入产出模型 (11) (六)筹措教育经费模型 (12) 四、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