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引起疼痛、骨折、以及由骨折引
起的合并症,增加妇女患病率及死亡率,需积极预防及治疗。
预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骨峰值及减少骨丢失率;治疗则应继
续采用减少骨丢失的措施,还需药物治疗增加骨量,防止再
次发生骨折。骨吸收抑制剂可预防骨丢失,骨量增加较少;
骨形成刺激剂增加骨量较多,但应用经验有待积累。
关键词: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刺激

课前问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还
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A、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B、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
质疏松的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A、以欧洲国家居首位 B、以亚洲国家占首位 绝
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由绝经引起,一般发生于绝经后5-10
年之间,是最多见的一种骨质疏松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
疏松症称为增龄性骨质疏松症,或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而由
各种疾病、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
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增龄性骨质疏松症
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区别,以
便正确地采用防治措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后果及防治意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不良后果是骨痛、骨折、以及
由骨折引起的合并症。西方妇女在50岁时,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终生危险性大约为40%,相当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高
于乳癌(1),我国北京城区50岁以上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
为88/10万(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50年内,骨质疏
松性骨折的发生人数将继续增多,其中的一半发生在亚洲,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防治目的
是减轻痛苦,预防发生骨折,从而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减少妇女死亡率。

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进程(40岁、50岁、60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 一.提高骨峰值
骨峰值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高骨量,一般于25-35岁之间达
到,骨峰值高者,经历增龄及绝经的影响后骨量仍能保持在
骨折阈值之上,而骨峰值低者则相反,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遗传因素决定骨峰值的70%左右,不能改变;而后天的营养
(合理饮食)及生活方式(运动、忌不良习惯)可影响骨峰
值的20-30%,可以人为改变。 二.减少骨丢失率 生
理情况下,妇女的骨丢失受增龄及绝经的影响,绝经后的骨
丢失呈指数升高,绝经早期的丢失率约为每年4-5%,而增龄
引起的骨丢失则呈线性,丢失率为0.8-1.2%/年。绝经后发生
快速骨丢失与体内雌激素急剧降低有关,绝经后应用外源性
雌激素则可防止骨丢失。非激素类的骨吸收抑制剂也可降低
绝经后骨丢失,此外,合理的营养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减缓
骨丢失也起重要作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骼改变使
骨矿含量及骨基质均减少,骨小梁变细、变薄、乃至断裂,
骨皮质多孔、变薄,因而其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
折,目前的各种治疗措施可以使骨小梁增粗,而已断裂的骨
小梁则不能再使之联接,因此,预防发病较之患病后再进行
治疗更有意义。
预防对象为骨质疏松高危者,如身材瘦小,缺乏体力活
动,素食及钙摄入不足者,早绝经,绝经前行双侧卵巢切除
术者,骨质疏松家族史,骨量减少者等。 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的治疗 一.原则 继续采用上述的预防措施,防止
骨量继续减少。 药物提高骨密度及骨质量:应用骨形成
刺激剂或并用骨吸收抑制剂。 预防发生骨折或再次骨
折。 治疗对象除骨密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T分低
于-2.5)外,应包括有脆性骨折史(不论骨密度高低)及因
骨质疏松引起疼痛者。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二.营养
--合理的饮食 高钙:钙是骨组织的主要矿物质,是骨
生长的先决条件,达骨峰值后也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
素。钙的每日需要量在各年龄段及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不同,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元素钙摄入量(2000年)如下(3):
6个月内:300mg/日
6月以上:400mg/日
1岁以上:600mg/日
4岁以上:800mg/日
11岁以上:1000mg/日
18岁以上:800mg/日
50岁以上:1000mg/日
孕晚期及乳母:1200mg/日 由于各国的饮食习
惯(如蛋白质、盐含量等)不同,推荐的适宜钙摄入量有差
异,例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推荐: 65岁以下妇女:
用雌激素者 1000mg/日;不用雌激素者 1500mg/日
65岁以上妇女:1500mg/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1000mg/日。 西方人饮食中的蛋白质及盐类含量较高,
增加钙的排出量,可能需摄入较多的元素钙。钙的可耐受最
高摄入量为2000mg/日,各国相同。 补钙方法: 1.增
加食品中的钙含量 我国食品含元素钙量约为400mg/
日,距“适宜摄入量”的标准相差较多,如增加奶制品,则
可补足(100ml牛奶含元素钙100mg)。豆制品、干果、海产
品、芝麻酱及蔬菜的含钙量也较高. 2.补充钙剂 食
品不能补足所需的钙量时,以钙剂补充。应按各种钙剂的元
素钙含量计算应补充多少。 为增加肠钙吸收,一般同时
补充维生素D,安全用量为400单位/日。肾功减退者宜用阿
法D3(1a-羟维生素D, alfacalcidol),用量为0.25μg-1μg/
日,肝、肾功能不良的老年人宜用钙三醇(calcitriol),为
1,25(OH)2D3,用量为0.25μg-0.5μg/日。 ★蛋白质应适
度:蛋白质是骨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多余蛋白质使尿钙
排除增加,而蛋白质不足则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易发生骨
质疏松症。 ★维生素K:参与骨代谢的多个环节,如1.
参与骨钙素中谷氨酸的γ位羧基化,从而促进骨矿盐沉积,
促进骨形成;2.降低尿钙排出;3.抑制骨吸收激活因子而抑
制骨吸收。其适宜摄入量有待确定。 ★低钠:可减少尿
钙排出。 三.生活方式 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加骨
峰值,减少或延缓骨丢失。青春期前及青春期是骨发育的关
键时期,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峰值。成年期后,运动(尤其是
负重运动)除可减缓骨丢失,还可提高身体的平衡功能,减
少跌倒而避免骨折。户外运动可接受紫外线照射,促进皮肤
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肠钙吸收。 美国《新科学家》杂
志新近报告了诺丁汉大学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
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
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骨密度能增
加3%,这是十分可喜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做跳跃
运动时,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
可激发骨质的形成。专家们告诫人们,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
该开始多做跳跃运动,中老年男性也宜尽早多做跳跃运动,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坚持做下去,如此便可增高骨密度,
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极为有益。 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
最简便,最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每天坚持做50次跳跃
运动,便能收到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良好效果。跳
跃方法也很简单,找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障
碍物或锐利物,双足蹦起,上下跳就行了。倘若觉得这样跳
枯燥,可用跳绳的方法,或者两者交替进行。跳跃预防骨质
疏松,不可急功近利,贵在坚持。因为,只有在坚持做跳跃
运动一年后,才能使骨密度增加。如果能持之以恒,那么骨
折便与你无缘。 忌烟、酒及过多的咖啡因:吸烟者骨丢
失增加,肠钙吸收减少,促使过早绝经,并减弱雄激素向雌
激素转化等。酒精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骨形成,酒精
中毒时,肝转化25(OH)D的能力减弱,肠钙吸收降低。咖啡
和咖啡因摄入过多时尿钙和内源性粪钙丢失. 四.骨吸收
抑制剂 骨吸收抑制剂可使绝经后的“高转换型”骨代谢
转变为绝经前状态,因而骨代谢生化指标降低、骨密度升高,
并降低骨折发生率。 现用的骨吸收抑制剂有雌激素、降
钙素、双磷酸盐类及雷诺昔芬,钙及维生素也属于此类。
已经证明,阿仑磷酸钠(alendronate)及利塞磷酸钠
( residronate)降低髋部及脊椎骨折率,雷诺昔芬
(raloxifene)、羟乙磷酸钠(etidronate)、维生素 D及降钙
素( calcitonin)只降低脊椎骨折率(4) 。WHI研究表明,
绝经后妇女补充雌、孕激素(HRT)可以降低髋部骨折发生率
(5)。 1. 雌激素 雌激素参与骨骼的性分化,维持
成年骨骼的骨矿平衡。雌激素不足时,骨转换加速,引起快
速骨丢失,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发病原因。已经证明,
绝经后应用雌激素可以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减少髋部及
脊椎骨折发生率,并可治疗绝经症状。但长期应用的安全性
问题,如子宫内膜癌、乳癌发生率等风险,已引起广泛关注。
美国报道,应用结合雌激素0.625mg/日及安宫黄体酮2.5mg/
日连续5.2年,心血管病发作、乳癌及血栓栓塞病较安慰剂
组增加,髋部骨折及结肠癌减少,子宫内膜癌不增加(5);
因此,应用时应向病人介绍其利弊,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
情分析、权衡利弊,再决定是否应用,以及如何应用等问题。
●应用雌激素的原则: ⑴ 有适应症(患绝经相关症状,
或伴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者)。 ⑵ 无禁忌症,如1).
曾患或患有雌激素相关肿瘤,如乳癌、子宫内膜癌、皮肤黑
色素瘤;2).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3).严重的肝、肾疾病;
4).半年内患血栓栓塞病;5).胶原病(耳硬化症,红斑狼
疮);6).血卟啉症。 患相对禁忌症者慎用,如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胆囊疾病,垂体泌乳素瘤,严重的高血压
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及血栓栓塞倾向者,偏头痛,癲痫,
哮喘,乳癌家族史。 ⑶ 子宫未切除者,并用孕激素,
即HRT(患脑膜瘤者禁用孕激素)。 ⑷ 应用最小的有
效剂量。 ⑸ 应用后应定期随诊:了解病情变化,检查
盆腔、宫颈脱落细胞、乳腺及其它必要项目,以确定是否可
以继续应用,是否需调整剂量。 绝经早期因骨丢失加速、
多数妇女伴有绝经症状,应用雌激素既能控制症状,又可预
防骨丢失,因此意义最大;因不是恶性肿瘤高发年龄,应用
也比较安全。目前提倡应用3-4年(因乳癌在平均应用4年
以后增多,由于增加的病例数很少,4年后并非绝对禁忌),
如需使用,应加强随诊。 ●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应用方
法: ⑴ 单用雌激素:只适用于子宫已切除的妇女。
⑵ 雌、孕激素联合应用:用于子宫完整的妇女。 根据
病人年龄及要求可选用下述方法:周期序贯法、连续序贯法、
连续联合法等。 口服及经皮应用均有效,而阴道用药对
骨代谢的作用不可靠。 雌激素的种类较多,国外已不使
用乙烯雌酚,其它各种雌激素制剂可在医生指导下按说明书
参考应用。 ⑶ 雌、孕、雄激素联合应用:利维爱(Livial)
具有雌、孕和雄激素作用的药物。它是7-甲基炔诺酮
(Tibolo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19碳甾体化合物,当药物
进入体内产生3种代谢产物:Δ4异构体,3α-羟基衍生物
和3β-羟基衍生物,这3种代谢产物具有不同程度的与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