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手稿、信札强势依旧
收藏信札你要避开这些坑

投资与理财
Investment&Finance
127
郁达夫致刘开渠信札 西泠拍卖 2016秋拍 成交价 80.5万元
品价格天差地别,能够在“大浪淘沙”中留下的,往往都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
郎朗天表示,名人信札拍品主要由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信札支撑,“因为经过时间的淘洗,这些人的名字已经被深深刻在历史里。
现在常说重读经典,而对于这些被历史所铭记的人来说,他们的手迹常常反映出生活的点滴,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
“除了名人知名度、流传时间,以及信札存世量、书法美观度等因素,信札的研究价值也对其价格非常重要。
”张丁说道,“如果信札内容只是空洞的寒暄问候,
【佳作欣赏】 赵朴初行书为玉佛寺方丈室撰八言联 中国嘉德2020年秋拍 成交价368万元。
世界名人手迹展,感受百年风云

城事36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爱因斯坦—罗素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由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和文正书舍联合主办的“百年风云“——世界名人手迹影像展,近期在南京熙南里街区民国往事影像馆展出。
此次展品均为20世纪重要历史人物的手稿及影像资料,军政界有罗斯福、丘吉尔、尼克松、肯尼迪等,学术界有爱因斯坦、罗素、雨果、海明威、泰戈尔等。
据悉,以世界历史为主题的手迹展在国内举办尚属首次。
这些珍贵的手迹是当时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人物的真实思想表达,也是真实历史的反映。
通过此次展览将有助于国内读者更好的与历史名人对话,感受手稿收藏的魅力。
名人手迹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收藏在海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收藏门类。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国人也开始重视名人手迹的收藏。
本次展品由国内四位年轻人无偿提供,他们都是名人手迹收藏爱好者。
每年会到各大拍卖会竞拍,目前二战、冷战体系和世界文学家手迹收藏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文、摄/阿澄“我和朋友们觉得不应该把它们仅仅藏起来,而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因为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
它们最重要的是人文价值、历史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能够衡量。
”——收藏家暨策划人曹天效版式设计|许娇阳责任编辑|陈莉 ****************.com城事37(1971年7月30日)1971年7月刊发,1971年12月354月,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爱因斯坦手稿(1954年10月2日)何在核威胁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的危险。
他于1955年春天去世。
斯大林发布的人民国防委员命令(1943年4月12日)的命令。
(1925年1月21日)但似乎在他生平并未发表,首次出现是在1973年勃兰20年后罗素1920年10月罗素在南京大学发表《关于哲学》欣赏。
1234。
关于名人手稿的保护与修复

一、名人手稿的收藏情况
随着近几年手稿在拍卖市场不断升温,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名人手稿也成为市场关注的 焦点。手稿是指作者以文字、符号亲自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是作者将其 正式印行(或传抄)发布前的各种文本。在历史上,手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多为 孤本,其稀缺性让手稿更加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与历史意义。不同于刻本、抄 本、批校本,名人手稿有其特殊之处,尤其在于它的艺术特性,名家手稿大多出自精于书 法的名家或学者之手,手稿上的笔迹是翰墨精品,加之精美的文辞,令人赏心悦目,大大 丰富了手稿的艺术欣赏价值。其次,手稿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名人手稿中提供了研究 历史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学术研究价值高。第三,众多名人手稿年代久远,流传甚少,十 分稀有,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价值。
1.图 1南京艺术学院文物系藏名人信札手稿
56/57
收藏|
COLLECTION
古籍善本一I
KODAK Color Control Patches
2
" a*
" % 你/ 朝
"
#
商
我
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益 p i/> 舁
:3 4
1.图2破损的单页手稿(修复前) 2•图3修复装帧后的手稿单页 3•图4私人藏清代信札虫蛀严重 4.图5修复后私人藏清代信札
针对以上名人手稿出现的诸多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在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名人手稿修复人才培养项目中,来 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高校等单位的 三十五名学员针对一批破损严重的手稿釆用了特殊修复方 法与新型装帧形式的保护。
此批修复手稿中包括:1.大量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彩色 信笺纸,多呈单页及散页存放,上题有学者、名家的书法 墨迹,一些纸面印有精美图案且带有碣花、施蜡工艺。但 纸张脆化老化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出现脆裂掉渣,纸张失 去韧性与强度。2.另有近现代名家信札手稿若干以及部分 公藏的民国时期的公函档案等,部分手稿破损程度较重。 如清末至建国初年的《史氏子翁先生家世自叙手迹》、近 现代手抄稿本《柳弃疾诗词钞》虫蛀现象严重,有的甚至 直接损伤书芯内容。其中的民国公函档案主要以散页为主, 纸张边缘磨损,褶皱严重,有水渍等现象。
王鹏 30年坐拥上万通名人信札,还把它藏活了

藏家故事COLLECTION STORY在深圳有这样一位低调的藏家,他成日奔波于全国各大拍卖会和博物馆,风雨无阻。
拍场上,他紧盯“猎物”——近现代的名人信札,出手果断。
1.8米多的高挑身影总让人不能忽视。
每每买他喜欢的字画、信札,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说买就买了,但说到花钱买点别的可没那么爽快。
朋友调侃,“他可以在拍卖会上就着白开水啃面包,举拍几百万元的信札”,这绝对是真爱。
他就是王鹏,他的收藏是个聚宝库。
翁同龢、俞樾、叶德辉、张之洞、王闿运、李慈铭、黄遵宪、樊增祥、陈三立、陈衍、沈增植、罗振玉、章太炎、梁启超、傅增湘、刘半农、顾颉刚、章士钊、陈垣、周作人、胡适、钱穆、董作宾、黄侃、茅盾、钱基博、谢国桢、钱钟书、张大千、丰子恺……从清代到民国直至当代,但凡数得上名号的名人信札都被他收入囊中,内容之丰、名气之重,堪称海内翘楚,拍卖行经常想找他征集拍品,他却从不轻易割爱。
他可不是藏品的保管员,因为入手的东西还能活藏活用。
10多年来,他一边收藏一边研究,将收藏的从明末清初到近现代的上万通手札整理出书,办展开讲座。
《寄梅堂珍藏书画选集》《南社社友墨迹珍藏集》《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作品集》等多本书籍相继问世,吸引了很多出版社以优厚条件跟他预订出书:“你有多少,我们就给你出多少。
”像王鹏这样的真正藏家,可不是拿两个亿随便买些艺术品就能成的。
把握先机,积累第一桶金深圳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听说不少大藏家都定居于此。
在采访之前,我曾找拍卖行的前辈朋友咨询过——目前在拍卖场上有多少可称之为专业藏家的。
朋友告知:大多数是生意人,真正藏家极少,王鹏可称得上。
虽然提前做了不少功课,对王鹏所藏略知一二,但走进他的“寄梅堂”,还是不由得惊叹连连——“哇”。
推开门,四面靠墙皆是书柜,地下、桌上全摆满了书,入门墙上挂着著名画家宋雨桂先生题写的“寄梅堂”,里面还挂着不少他从拍卖会买回来的文人信札、字画、对联等。
满屋书香,让我想到“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的真实所指。
名人书札值千金-收藏要掌握要决

名人书札值千金-收藏要掌握要决今年6月,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记录了徐悲鸿与王少陵一段友谊的信札(附实寄封,一函13开),估价25~30万元,并最终以高出估价近一倍——万元成交。
“柱尊先生鉴:示悉并书件祗领。
伦敦预展已到否?如再往,可赐约同行。
木刻拙画版已来申,如有友要,可重印,近无多存者。
《学术世界》借影画同附呈。
专复。
著绥。
黄宾虹顿首。
”同年5月,黄宾虹致陈柱信札十八通在中国嘉德春拍会上亮相,并以55万元高价成交。
尽管书札收藏屡创高价,但专家和少数精明的收藏家还是满怀信心地指出:书札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价值,它不止这个价儿。
一封信札百年历史故事: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孙中山被迫提请辞职。
但为了中国的革命与前途,孙先生仍四处奔走,唤醒国人,巩固共和。
是年8月,孙中山先生北上先后到达天津、北京,在北京停留期间,孙先生会晤了逊清皇室摄政王载沣,从而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即孙中山先生为什么会晤载沣?是否如一些媒体所言:特意“登门拜访醇亲王”?就在这个疑惑在历史长河中漂荡了近百年之后,几封1912年清末官员绍彝写给其弟、时任逊清廷总管内务府总管绍英的信札突然冒了出来,一段历史之谜就此轻而易举地大白于天下。
“七封信札详细说明了此次会晤的前因后果,并非孙中山登门拜会,而是皇室成员出于‘日后皇室以及旗族均为有益’之目的,认为如能同孙会晤‘将来必有感情’,因此才有了上述历史事件的发生。
”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经理彭震尧说,“xx年,这批珍贵的书札在中国书店春拍会上以万元成交。
”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就是现在的书信。
在古代,写字用的小木片叫“札”;写于竹上者称“简”;写于布帛上者称“帖”。
蔡伦发明了纸以后,“札”渐渐被取代,但“札”字却沿用至今。
在我国,迄今为止最早写在纸上的书札,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他为了祈求友人病体康复,而致札问候。
信札文献:不经意中的好收藏

信札文献:不经意中的好收藏作者:来源:《财富堂》2013年第07期胡适手札拍出百万匡时拍卖公司老总董国强有一种很强烈的民国文人情结,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出现一幅胡适手札,书写着胡适名句:“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因为太合董国强当时的心境,他便不顾一切地想要这件东西。
结果,短短二十几个字,不到两平方尺,5万港元起拍,被董国强一路追杀,终于以122万港元举到手。
当时,所有的人都说买贵了,连董国强自己都说太贵,但得意之情也溢于言表。
2013年中国嘉德春拍,一页鲁迅写的《中国古代小说史钩沉》,旁边有周作人的题识,结果被拍到了690万元,超过了古籍中的宋版书的天价。
本来是一页没有署名的手稿散页,因为旁边周作人题识认为是鲁迅当年手稿,等于权威鉴定证书,又兼这位权威的特殊身份,等于是兄弟二人的墨迹集于一体,这是十分罕见的,因此市场马上给出了远比他们单个墨宝高得多的价格。
名人信札价值应高于书法信札、尺牍、手稿之类,看上去毫不起眼,所谓故纸,很多人放在家里还嫌脏嫌发霉,如今,却成了拍场一宝,就是藏家对它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信札之类一向是放在书法拍卖当中的小东西,而书法,原先也是夹杂在书画专场当中的小门类,但是,信札的价值,甚至高于正规书法作品。
以前大家认为,信札之类的东西,哪怕是名人的,它不是正式创作,没有什么艺术价值;而且,信札太小,毫不起眼,在家里又不能挂出来欣赏,欣赏价值也大打折扣。
所以,信札的价格本来是比较低的。
大约20年前,一页名人信札最多才几百元,到2000年,钱钟书先生的信札第一次上拍,两页才拍出4000多元。
胡适的4页手书诗稿,2001年在中贸圣佳拍出11000元。
如今,钱钟书的一页信札大约四五万元,胡适的信札至少两三万元一页。
长期看,仍然很低。
名人的书法作品,虽然是艺术创作,但经常会有比较大的量,而名人信札,每一页都是孤品;名人的书法,往往内容空泛,大多是录古代圣贤的名言名句,而信札里往往内容充实,没事一般不会写信;而且,信札往往记载着历史的真实,有史料的价值;很多名人的书法水平有限,他并不是书法家,写起书法作品来往往拘谨,而名人信札多为一气挥就,会流露出书者最真实的一面,因此,信札在某种意义上,比书法作品更可贵。
那些成为传世之宝的名人手迹

i 罐 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那 些成为传世之 宝 的名人手迹
整理 I陶瑾
i
。
主
《方 正 学 先生 集 》 等 。 此信 内容 是 为 了告 诉 朋 友 彦 士
… ●…
'_ ●●● … … ● , ‘ … ● … - ● _…
‘ ● t… …
… ●_ … - … … …
… _…
…
-… … … - -… …
。 ●十 ● _t} ’ ● ’ ●… ’’ ●●
。。
April 2018
t
。
■
Ii : 却
?
●
’
a
h
H
.
.
馆藏历史名人信札述略与鉴赏

馆藏历史名人信札述略与鉴赏 信札,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信息、交通不甚便捷的社会更是如此,所谓“烽火连天月,家书抵万金”。
湖南省博物馆自1951年筹备建馆时起,就非常注意收藏历史名人的手札和墨迹,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断积累,名人手札已成为我馆藏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共收藏有近300位古代、近现代湘籍和外省籍历史名人的手札,如外省籍著名历史人物周祖培、官文、丁宝桢、李瀚章、李鸿章、穆图善、廷棒、恭亲王奕?、王文韶、陈宝琛、薛鸿年、岑春萱、端方、夏同稣、陈衡恪等等;湘籍人物达200多位,如李东阳、王夫之、陶澍、贺长龄、魏源、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刘长佑、李星元、李元度、谭钟麟、谭延?]、谭继洵、谭嗣同、易佩绅、王?]运、黄自元、曾纪泽、王先谦、张百熙、冯锡仁、瞿鸿机、齐白石、熊希龄、黄兴、蔡锷、杨度等。收藏手札的总量近两万页。这些名人于札总量中,湘籍名人手札占居绝大部分,其中有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信札多达数十乃至千百通之多,如谭延?]的家书及写给同僚、部属的信札多达1300多通,左宗棠、王先谦等名人的家书及写给僚属、亲友的信札亦超过百通。 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一大批杰出的湘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名人,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各个领域,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各种交往过程中留下的信函手札,或传递见闻实录,交流政见、军事谋略、事功和修为心得;或抒发对社会、国情、人际的感慨;或书报平安、教育子弟,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既是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湖湘文化以及这些人物生平、业绩、思想的重要的文史资料,又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作品,极具管中窥豹的文史价值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价值。 兹择录数通有关诫勉子弟的家书手札释读鉴赏如下: 一、曾国藩膺任两江总督后复胞弟曾国荃、曾国葆的信(图一) 信札释读: 沅、季弟左右: 十二早接弟贺信,系初七早所发,嫌到此太迟也。兄膺此巨任,深以为惧!若如陆、何二公之前辙,则贻我父母羞辱,即兄弟子侄亦将为人所侮,祸福倚伏之几,竞不知何者为可喜也。默观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抚将帅,天下似无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才识平常,断难立功,但守一勤字,终日劳苦,以少分宵旰之忧。行军本扰民之事,但刻刻存爱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积累,自我一人耗尽。此兄之所自矢者,不知两弟以为然否?愿我两弟亦常常存此念也。沅弟多置好官、遴选将才二语,极为扼要,然好人实难多得,弟为我留心采访。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谢恩摺今日拜发,宁国日内无信,闻池州杨七麻子将往攻宁,可危之至!即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在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及其创建和指挥的湘军连年征战,为延续清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曾国藩被清朝廷授以两江总督实职,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汉人受任两江总督的封疆大吏实职,无论是对于受职者还是家族,都是非常光宗耀祖的殊荣,曾国藩及其家族也不例外,都是弹冠相庆。在获悉这一消息之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曾国葆及时飞书致贺。然而,素以修身、齐家著称,且深陷封建礼教而颇挚“愚忠”的曾国藩,在收到胞弟贺信后,从“祸福倚伏”的角度,给胞弟复函共勉,由此可见曾国藩的为官心性和睿智。 二、左宗棠征战新疆途中营次飞书督教子女 1、光绪戊寅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左宗棠于酒泉营次谕子孝宽、孝勋、孝同书(图二) 信札释读: 宽、勋、同知悉: 三月下旬接宽来禀,得悉一切,深慰。我本无心念家,惟人生须有结局,不能不早为之。所览宽禀,近事尚无不合,足释身家之年。 柳庄近处胡家坝大塘冲田屋山场塘坝均好,合之现有田屋庄业,将来可安一家,惟粮饷甚重,须岁有津贴,始免偏拮。 石湖板桥等处田屋塘坝均好,山场亦宽,可安两家,粮饷较轻,无须津贴。 板石坳置之田,岁租共三十余石,可作墓田,起茅屋数间于墓之左右,以住佃人。将来仍须盖一享堂,便上琢往来住宿,中嵌墓铭,积数年租息当可了之。 我将来葳蜕之所,如以岳麓为定,尚须于近茔处置一小庄为享堂。将来住石湖、板桥两房子孙即守琢人也,尔凡葬处是否无须改卜,尔婶定须合葬,宽来禀并未说及,殊属疏漏。如天鹅山合宜,亦须置墓田,作享堂。 此外,宜添置田屋,以安置一家,并购寿田祭产,可陆续谋之,亦无须急急耳。 大约山场均须广栽树竹,私塘均须蓄养鱼苗,择勤朴佃农,俾其安心耕种,则田产常熟,岁租无减,可为久远计,目前所费亦属无多也。 西园等归时告以合族建祠、置义产,及为中年未娶世绪将绝者,谋娶妻延祀计,需费当与尔等谋之,大约总在数千金以内。如有成议,可寄信来。世延积欠之积,原谕尔等清理。其居乡居城,亦听其自酌。惟寄居岳家庄屋于义无取耳,昨次置买石湖、板桥之田,是否由其经手,宽来禀并未言其近状,殊不可解。 朱甥杭州病故,此间已有所闻。宽禀代为照料,一切已甚周妥,我心稍慰,惟和婶素不晓事,其子难望成立,终是不了之局,应传我谕,令其回老师潭新居自营生业,舅家不堪久累也。朱氏世德已衰,大姑母之泽,恐不能长保其孙,尔等欲留其一孙在家塾课读,原是厚道,惟须察看其性质向正与否,须防其引坏诸孙,切要。 二伯母处,我可不理会(例送甘奉二百,逝后即应停止。宽过鄂时与若农如何说,何无一字述及)其李老姨命苦可怜,尔生母时常照料,以慰其意。其满女婿方功渭昨同杨石翁来肃,已给盘费银五十两,并托若农汇廉银二百两畀之。功渭向于我处不通闻问,满姑又故,所以待之者只合如此。功渭体弱多病,恐不永年,意欲在此觅差委,我不允也。功渭又言所遗一女,意欲与孝同之子订姻,且云已与孝同说过。我意方家与我向非素交,此女幼即失母,若即订为孙妇,时来即须代为抚养,又是一累。如孝同未曾应允,可罢此议。凡诸孙论婚,须先禀知,切勿轻许。吾意总以寒素勤俭忠厚人家为相宜,不屑攀附世官也 旧仆中所亟宜怜恤者周光照、曾昆厚两人,当极留意光照近状何如,须另择佳处俾其耕种获利否?曾昆厚未与取妇,闻其腰脚受病,步履维艰,当急思所以?之,俾得饱暖终身为妥,便中可详以告我。 李国贤屋改作前栋,所拟方向以门朝西,正厅朝南为是。芝岑廉访所拟图式,应早寄阋、三合土改作砖墙,所费更省,但底用眠砖,实砌五六尺上始灌斗砌,较坚固也。蕴翁复信已到,仲云兄信想仍由家中转递,此间尚未接得,西事正月初大捷,俄人更驯顺逾常,伊犁收回之期必不远矣。崇星使、抚署均有信来。 若农信来。我二月十七日所发家信及附寄一包信到,而外包未到,内有致杨性农书湘已并付浮沉矣。兹又缮一通寄去,可取银百两面送性翁,以慰其意。吾同年存者,只剩此翁矣。初年意气相得,中岁以后彼此不甚融洽,音问不疏,盖志行难以尽同耳。尔辈见之循子侄之分,执礼甚恭固宜,惟不可发议论,不必请教。盖为是,性翁来书言在少云处曾见过大姊数次。我意晋见父执,非女子事,而性翁与我并非心交,不解大姊何忠如此,察看大姊平日于母教口少体会,母德可师法者甚多,伊不知则傲而专尚其下,不思女范所重者德,世俗所称诗词字画均无足言,所讲者礼法,而丰采言论,均非所尚。古云无才便是德,有德边有福 尔等可将此信与之一阅。 闰三月二十四日酒泉营次书 2、光绪戊寅年五月初六日左宗棠于酒泉营次谕子孝宽书(图三) 信札释读: 谕孝宽悉: 勋、同来省随我赴酒泉,勋厚同敏,均可爱也。适以省试,伊迩告归长沙,端午后就道。请处分家事,兹条示于后: 邑中书院改建未得,余不欲持异议,亦不欲取回原寄廉银,冒侯去任存项,可呈缴县中为育婴、普济经费,聊尽我心。 尔兄基地修筑竣,事前晤刘克翁,亦说平稳,惟须薄置墓田数亩、口舍数间,为上琢憩息之所,?I铭即嵌墙壁。 母茔形势佳否,吾难悬揣。惟闻山童土敞,定非佳壤,不足安尔母体魄,且吾百年后亦必得一栖神之所。堪舆家言断不可信,而水、蚁宜避,虽达观者不得无动于中。刘克翁言八尺坳地好可葬,上年曾为买定。又曾子原亦颇言其佳,似故茔宜改当卜斯口,吾与勋、同言之矣。如八尺坳(当即板石坳、怀清老屋离此不远)可以建茔,当即谋迁葬,不须别图,合葬亦行古之道吾意如板石坳可葬,则尔母迁安于右,二姊?y右之右(下二尺可矣)吾百岁后窀于左姨?y左之左(下一尺),庶地下团聚,不异人间子孙岁时祭扫亦便也。如定此为新茔,只须请到元圃、曾子原两君同诣山定穴,不须再求地师,只须诹吉造坟,不论元运,较之寻常卜葬为易。尔兄在日虽坚属不可改葬,惊尔母体魄,此次改卜由我,尔兄弟可无疑也。 吾积世寒素,近乃称巨室,虽屡申儆不可沾染世宦积习,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节之执。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口,尔辈宜早自为谋。大约廉余拟作五分,以一为寿田,余作四分均给尔辈,已与勋、同言之,每份不得过五千两也。寿田以授宗子袭寿者,凡公用均于此取之。 念恕所呈请安帖子,字画端正,吾甚喜之,可饬其照常读书,以求长进。饬勋、同过兰州时捡筐匣中物赐之吾本无珍异之物,且赐孙亦不在珍异耳。 诸孙读书,只要有恒无间,不必加以迫促。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况科名有无迟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不过望子孙读书不得不讲科名,是佳子弟,能得科名,固门闾之庆;子弟不佳,纵得科名,亦增耻辱耳。吾平生志在务本,耕读而外别无所尚,三试礼部既无仕途时,值危乱,乃以戎幕趋家厥后,以不求闻达之人,上动天鉴,建节赐封,忝窃非分,嗣复以乙科入阁,在家世为未有之殊荣,在国家为特见旷典、此岂天下拟议所能到?!此生梦想,所能期子孙能学吾之耕读为业,务本为怀,吾心慰矣。若必谓功名事业、高官显爵无忝乃祖,此岂可期必之事,亦岂数见之事哉!或且以科名为门户计,为利禄计,则并耕读务本之素志而忘之,是谓不孝矣。勋、同请归赴试,吾以秀才应举,亦本分事,勉诺之,料尔在家亦必预乡试。世俗之见,方以子弟应试为有志上进,吾何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手稿、信札强势依旧
作者:吴伟忠
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5年第4期
文_吴伟忠编辑_钟秀清名人信札是指名人之间书信来往的信函。
一些名画家的信函,很久以来就被藏家们当作
艺术品看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名人手稿涵盖范围则比较广,如作家文稿、教授讲稿、科学家笔记、老将军回忆
录和国家领导批文等。
与名人信札相比,名人手稿一般的页数都较多,内容也更加完整丰富,收藏价值要高许多。
收藏名人手稿、信札,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作者的名气,即其在相关领域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地位;其
次要看手稿、信札在史料、文献、学术、书法等方面的价值。
名人手稿、信札中记录的细节或往事,往往会为相关领
域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线索或佐证。
比如,清末官员绍彝写给其弟的信札,证明当年是末代皇帝溥仪主动联络孙中山,而非今人所抱持“孙中山主动拜会清廷”的观点;此外要对名人手稿的存世数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存量越少的作品珍稀
度更高,其市场价值也更高。
名人手稿、信札最早亮相国内拍场是在1994年,当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了一册15
通的徐悲鸿行书信札,估价约10万元,但最终流拍。
10年后,同样是在北京翰海拍场,仅有3通的徐悲鸿信札拍出
了24.2万元,每通均价比10年前上涨了10倍多。
近几年来,名人手稿、信札行情十分红火,升值幅度更是惊人。
如在2014年杭州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康有
为的行书《游存庐落成诗》以15万元起拍,经过近50轮竞价,最后以218.5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北京匡时春拍中,
汇聚了近一百年来叱咤风云之政治家、艺术家等200余件翰墨遗迹,其中徐悲鸿的《致周杨手札一通》拍到了379.5
万元;在北京歌德春拍中,共上拍王蒙、张抗抗、梁晓声、王朔等当代文学家的小说、散文手书原稿近百件,其中王
朔为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写的手稿《一种感觉》以28.75万元成交。
进入2014年秋拍以来,名人手稿、信札行情强势依旧,特别是近现代史上十分著名的文化名人,如胡适、鲁迅、周作人、巴金、章士钊和陈寅恪等名人手稿、信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拍卖场上备受追捧。
在中国嘉
德秋拍中,一件十分罕见的《陈寅恪致董作宾信札》拍出了276万元的高价,此信是陈寅恪就董作宾欲赴成都兼课一
事所作的答复,史料价值极高;一件巴金写给刘旦宅的信拍前估价仅15万元,最终拍到了63.25万元;最值得称颂的
是杭州西泠十周年秋拍,三个专场合计成交总额高达6979万元,创国内市场名人信札拍卖成交纪录,其中一件有特殊
意义的拍品——徐志摩的《结婚日记》,是其与陆小曼结婚当年的日记原稿,以高于估价一倍的241.5万元成交。
名
人手稿、信札行情之所以如此之红火,原因有三:一是名人手稿、信札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不仅涵盖面广,且内容
翔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环境等,既有思想上的交流,也有日常生活的介绍,其史料价值不可低估;二是
已故名人的手迹属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是用钢笔、毛笔写的,那此手稿便可认定为全世界仅此一件,属于孤本,珍贵
程度可想而知;三是与画家的书画作品相比,名人手稿、信札作伪的可能性较小,买入手稿赝品的风险要小得多,日
后升值也更快。
此外,名人手稿、信札的鉴别也比较简单。
从纸张来看,不同时期的纸张一般都有特定的历史特征。
比如几十年
前的信纸上会有某单位的栏头或落款,那时是铅字印刷,不像现在油墨打印的这样干净,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不像电
脑排版那样整齐划一。
更明显的是,手稿不像书画那样被小心呵护,在辗转流传过程中,纸页上会留下被岁月剥蚀的
斑驳印记,如虫蛀的痕迹,反复阅读、抚摸的留痕等,且年深月久了纸张会像煎饼一样脆弱,甚至一碰即碎。
这些岁
月留下的迹象很难做假,做旧成本也很高。
从字迹上看,也容易辨认。
民国时期的墨迹比较沉实,有浸透纸张的感觉;现在的新墨墨色比较鲜亮、明艳,拙劣的造假还会留有墨汁味;若是几十年前或十几年前的钢笔字迹,不论是蓝黑色,还是纯蓝色,都比较黯淡,不像新写的那么明亮。
从行文风格来看,仿品形似神不似。
名家手迹一般是随性泼墨,挥
笔间会流露出作者的性情乃至着墨时的状态,常有修改的痕迹;而造假者模仿时为求形似小心翼翼,行文拘谨、生硬,规规矩矩,往往没有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