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茅海建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茅海建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茅海建: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发布时间:2013-07-15 11:39 作者:茅海建字号:大中小点击: 2829次

茅海建:对不起,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我一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很公众的人,而是一个专业的工作人员。我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因为在我过去的时间里,大概所有的发言基本上面对的都是专业的学者和学生,有的时候是一两次出格,但是我也知道来听的是什么人。作为一个演讲者也会有一种取悦听者的企图,但是今天我不知道来的都是什么人,因为读者是世界上最不确定的概念,有机会和这么多完全不知道对方身份背景的人做一个直接的交流,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也应该说是我个人的荣幸。

回到今天的本题,作为我本人来讲,我选择了这么一个题目。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呢?第一因为曾国藩这个人比较有意思。第二个,我长期是做军事史的,对打仗的事情还有点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题目。还有一点,学习近代史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曾国藩的,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各个学科。本来今天是一个军事史的题目,但已经很大超越了军事的领域,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和他的军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的近代史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这样一个历史解释的取向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犀利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其实没有对中国社会发生很大影响,真正发生影响的是后来的太平天国。所以说如果我们按照一个标准版的图式来描绘这个历史过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上海应该是一个榜样,对外开放沿海经济口岸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但是不是这样的。太平天国的造反是从下层到上层、从内地到沿海,使得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了一次剧变。而太平天国的敌人——湘军,在军事上获得了胜利,使得中国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带有某种西方化的特点。我过去曾经强调过,曾国藩和毛泽东这两个来自湖南中部的农村知识分子在两个世纪当中分别做出他们最伟大的贡献,他们是中国面貌的改变者。这引起我们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如果说西方的冲击是犀利的,按照这个逻辑关系来讲,中国应该是以最快速度走向西方化、近代化的,但是实际上正好是相反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边是上海,一边是湖南;一边是西方,一边是传统……我们还可以延伸出更多的东西,通过中国鸦片战争以后100多年的历史进程,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认为是最先进的东西在中国一直是很失败的,而往往是一种不那么先进的、来自中国中部地区的,甚至是保守的这一类东西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把时间放长来看,会越来越看到这种力量长期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注意到曾国藩,为什么会注意到中国传统这样的因素。

(历史的)这趟车是不可能直接达到目的地的,达到目的地之前有很多的转折,我不知道在哪儿转折。(那些)不了解中国的中部地区,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地区(的人),他们提出的方案最终不可能是一个很长久的存在,尽管我个人是非常强调西方化的,但是我也看到这一点,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特点。这个题目很大,我们也不可能把这个问题真正地解决,我自己也没有考虑成熟,所以我们还是回到“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上来。

第一,湘军的创立与特点。

湘军是曾国藩的发明,它产生于清王朝的不经意之间。1852年的时候咸丰皇帝让曾国藩帮办团练,组织乡民搜索土匪,给他的这一指令很清楚,这不能体现出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重用。为什么呢?因为像曾国藩这样的帮办团练大臣咸丰皇帝已经任命了45个。团练在中国是一种不离乡的武装组织,既不离开家乡的,也不一定集中居住,有事的时候一起出来

防止土匪的作乱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咸丰皇帝的本意是让他保境安民。曾国藩知道这样小打小闹的团练是不解决问题的,所以他创造出一种新的军队出来。清朝原来的军队是我们大家经常提到的八旗和绿营,当时的八旗有20万,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北京,叫京师八旗,还有一部分在各地驻防,大概有35个驻地。京师八旗主要是护卫北京的城门以及各种各样的事务,10万人。驻在各地主要的任务是监视汉族军队,我们知道西安、南京、广州都是八旗的驻地,他们在城市里建单独的满城。这是八旗的情况。第二个部分是绿营,60万人,是分省驻扎的。这些部队是非常分散地驻扎,按照我看到的材料,在一个地点驻扎的人数最多的是200多人,驻扎最少的只有一个人,一个驻扎点大概是20人、30人到50人,这是标准的驻扎点。为什么这样驻扎呢?这和清军的任务有关。清代是没有警察的,平时各种治安事务都是由军队完成,所以说这支军队本身是对内的,不是对外的,这跟太平天国是一样的。湘军是专门的作战部队,与八旗绿营都不同。

更重要的是,湘军的兵是由军官回乡下招来的,招的是家乡子弟兵。所以它的动员成本非常低,几乎不要花什么钱,不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动员出一支军队。这种方法能产生一种惊人的效率,首先是消除了清朝军队一战即溃的现象,另外消除了败不相救、胜不相援的积习。加上师生、同乡这些当时非常富有感情的纽带,形成湘军的凝聚力。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湘军“同乡”、“师生”这种凝聚力是不会长久的,所谓的凝聚力就是共同利益——有肉大家一起吃。到了后期湘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好好干活升官发财,另外打下一个城市后允许开城抢劫,这在当时非常流行,这也是后来后患非常严重的一种做法。

这种(招兵的)做法形成了湘军的指挥体系——三级指挥体系,首先是大帅曾国藩,第二个是营官,营官管士兵,不能越级指挥,战时有很多好处。如果打败了以后,曾国藩有一条原则,这支部队打败了马上就地解散,如果营官死在战场上,士兵没有把他救下来,这支部队同样就地解散。打胜仗呢?再给得胜的营官名额、银子,可以回乡再招,一个营变成两个营,两个营变成三个营,部队就在打胜仗中成长起来了。打胜仗的部队越打越多,打败仗的部队立即就消亡,这就是湘军的做法。

部队多了,大帅与营官之间增加了一级,叫分统,分统对他下面的营也不越级指挥。湘军开启了“兵为将领”的先河,兵不再是国家的军队,兵是将领的军队。我们可以看到后面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都是这样,他练的军队别人别想染指,那是没有用的。

这种出于自然的方法,使湘军不缺乏军官和士兵。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能考取功名的知识分子是极少数,考不上的是大多数,所以军官的来源几乎是无限的。第二个是农村破产,社会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地方去,招兵正好是一条出路。湖南到现在还是这样,家里没有饭吃就参军。也就是说湘军中军官不愁,士兵不愁,但只有一条限制,就是钱,只要有了钱,就可以速度极快地无限量地扩大自己的军队。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讲,湘军的这种崛起和当时的军事技术、军事学术的落后有关系,湘军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军事近代化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驰,但是它又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湘军的这种临时征用的方法成本很低,打完仗以后就地解散回家,到时候一征募就来了。这变成清朝后来常用的方法。它的后遗症到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暴露出来。当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编制了100万的军队跟日本作战,对手是日本已经经过德式训练的的军队,打起仗来吃亏吃大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曾国藩的方法跟军事近代化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驰。曾国藩自己讲过,他用的是明朝戚继光的方法,营以下的内部编制是学戚继光的。明末戚继光的编制到了曾国藩的时期,隔了将近200年还能照搬使用,这说明了什么?军队的编制和武器装备相关,这说明武器装备在200年中没有太大的进

步。这就是湘军的基本特点——儒生带乡奴。

第二,湘军的基本战术,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是一个崇尚“守拙”的人,他不喜欢灵巧的东西,他不相信任何一种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取巧的事情。

所谓“结硬寨”,湘军到了一个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他这一点是学太平军。曾国藩制定了扎营之规,按照曾国藩的规定,湘军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选择扎营地点,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要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沟填掉。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花篱有两层或者三层。搭篱笆是防敌军的马队。根据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开到新地,无论寒雨,立即挖壕沟,限一个时辰完成,对湘军来讲这种土木作业本来是他们的本行,这些士兵本来是农民,在家也是挖土的。营垒的防御墙靠近内侧叫子墙,士兵站这里,墙外面一层是篱笆,防马队,再外边是壕沟,防步兵。当时的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守是更有利的一方。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我们知道《孙子兵法》中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部队战败在于自己,能为不可胜,不使人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军队数量不够的时候就守,军队数量非常大的时候才开始进攻,“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湘军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他们的任务是进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标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么进攻呢?很简单,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被湘军攻打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市城墙外围的地貌全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不停地挖壕沟,我一直开玩笑说他们在家乡和他们到湘军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土木作业,他们干的就是本行。但是这个办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在训练当中曾国藩非常注重守营,在军营里每天要做七件事情,七件事当中有三件事都是指派士兵按规定时间站到子墙上。比如第一条规定,五更(三点钟)即起派三成部队站墙一次,即30%的部队要站到墙上去,等到放醒炮,大家全起来了,部队全整理完了,墙上的部队才可以下来,这是防止对方偷袭。第五条规定,灯时(晚上)派三成部队站墙上,一直到部队全部作业完毕了,还要换10%的部队站在墙上防止夜袭。如果我们今天总结一下曾国藩打仗有什么奥秘,那就是他用世界上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仗。湘军的这种“结硬寨”的办法使得太平军对他一点没有办法。太平军是比较骁勇能战的,但是跟湘军打,只要碰到这种路数的部队,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太平军希望跟湘军进行野战,而湘军很少使用野战,他们就守着最要紧的地方不动,看你怎么办。湘军的办法,大战术就是围敌打援,不停地包围城市。

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是从攻城不利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胡林翼在1855年底到1856年初攻打武昌,带着士兵往上冲。冲了三个月,伤亡3000多人,这个数字在中国近代

史中并不是很可观的,但是湘军承受不起。因为湘军是子弟兵啊,3000多人的伤亡可能使一个村庄的青壮年全都拼光了,对带兵的官来说,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是吃不消的,他们都是带着家乡人去打仗。所以湘军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是死不起人的,是不能死人的。武昌之战3000人的伤亡以后,还有一次就是湘军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败仗——三河之战,又战死3000人,此外都没有重大伤亡,基本上是以很小的伤亡、很长的时间获得一个最终的胜利。湘军在武汉的外围挖壕沟,挖内壕外壕,里面的壕沟是对城里的太平军,外围的壕沟是对城外来支援的太平军。另外以水师切断长江的通路。这个方法一直用了一年,从1855年8月份开始攻城,三个月后改挖壕,用挖壕的方法挖了一年把武昌打下去了。打九江也是这样的,打安庆的时间更长。

第三,曾国藩的战略。

他的战术非常非常简单,挖沟就行了,他的战略也是很简单的,在他看来,长江把中国分成南北两部分,长江上有三大镇,上镇是荆州,中镇是武昌,下镇是南京,中镇还包括九江,下镇还包括京口(即镇江),总共五个城市。曾国藩看到太平天国已经占据了南京、九江、安庆,如果再向上游发展,占领武昌和荆州,那清朝就亡了。对于这一点曾国藩有一系列的解说,但是这些解说有时候是说给别人听的,有时候是说给自己听的,很多是附会的说法,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如果长江被断,全国就分成南北两部分,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是**主义的国家,首先一定要保证各种指令的到达,如果收不到皇帝的谕旨,那下面就乱了。中国从来都不是地方自治的,没有地方自治的能力和经验,所以要保住长江,保持南北的文报相通,保证中央指令最终能下达到地方,这是曾国藩要做的,所以他就要长江。湘军中有一支很重要的部队,就是水师。湘军用水师控制长江。在控制长江的过程中,他又是从湖南出来的,沿江向东发展作战成为基本战略。从湖南出来以后第一个大的城市就是武汉,下面就打到九江,然后就是安庆,安庆往下打就到南京了。在这个过程中,湘军的后方基地是很坚固的,他不要考虑其他的因素,所以他对长江控制权是非常非常重视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是他的这个想法本身不复杂,但是要实现这个想法很不容易,他是战略的制定者,而决定战略的人又不是他。咸丰皇帝经常调湘军去作战,咸丰帝希望曾国藩能尽快把战争发展到江苏来,把湘军能战的部队一直攻到南京城下,对于这一指令,咸丰帝也没有说得很明显,曾国藩当时跟他斗来斗去的。后来到1860年,太平军打到上海去了,这时候咸丰帝顶不住了,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潜在的意思是,如果曾国藩不想做挂名的两江总督,就得把南京打下来。但曾国藩还是不理会,他的战略思想是非常强悍的。

曾国藩是一个毫无情趣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显得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生活极为乏味,这个人一直过得很苦,他有牛皮癣,每天抓痒都抓不过来,高兴的时候找人下下棋,或是读读书,不会很过分。他是一个很寡欲的人,他做的事情也是建立在“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聪明的基础上。这就使我们看到的一种真正的智慧。人类的大智慧绝对是要做在最基本的点上,不要讨巧,不要取巧,不要用很多方法。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他这样做的过程中,结果就造成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是一个万众瞩目的人。后人的附会、后人对他的神话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饱读经书、做事扎实、稍微有点土有点呆的人。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仗是怎么打的,讲安庆之战。

安庆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安徽省的省会,在太平天国打下安庆以后省会才搬家。安庆在长

江的北岸,东面有一个小城市叫枞阳,在它南面长江南岸有一个小地方叫祁门,曾国藩大本营驻扎在祁门,合肥在安庆之北,武昌在它的上游,天京在它的下游,“天京”是太平天国的天京,现在叫南京。曾国藩打安庆的时候已经把九江打下来了,第一支部队是曾国荃的5000人,开到安庆城北;第二支部队是杨载福的水军1万人,打下了枞阳;清军主力在安庆的北方,一个是多隆阿,一个是李续宾。曾国荃到安庆以后在三个月之内挖壕沟,到八月份总算把壕沟挖完了,杨载福在枞阳把长江控制了,安庆南面过不去了,太平军要救安庆,只有从北面攻。安庆是太平天国很重要的城市,清军知道太平军一定会来救,所以他们把主力放在北面。

安庆之战是太平天国和湘军的战略决战,这一仗打完了太平天国就注定大势已去了,所以双方都使用主力来作战。湘军先后动用的军队超过10万,太平天国动用的军队大概五六十万人,湘军攻城的主力部队大概4万人,外围还有一些部队。这时候在天京的将领就考虑怎么救安庆,安庆是陈玉成的地盘,陈玉成救安庆很积极的。太平天国后期主要是三个人,第一是陈玉成;第二是李秀成,李秀成想先到南边去,到危急的时候再救安庆;第三是洪仁玕,他想先到上海,买20艘小轮船,从水路突破长江的防线,但是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他没有钱。结果陈玉成呆不住了,他带着大队人马前去救援,一打打了几个月。打不进去,怎么办呢?他跨到清军主力直奔武昌,一直打到黄州。清军想围城打援,陈玉成则攻其必救,但是到了黄州的时候遇到一个英国人巴夏礼,他说你不可以打武昌,他想也是,就回去了。此后就持续在安庆之北交战,一直打不进去。安庆在东北角有一个地方叫菱湖,安庆的太平军守军和陈玉成的部队都能够隔湖相望了,但杨载福的部队把菱湖从水上截断,还是打不进去。在长江以南,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的部队配合李秀成,从南面攻打武昌。其中有一支打到祁门,曾国藩当时已经写遗书了,准备跳水,不过李秀成的部队打到了武昌附近。

当时太平军的救援部队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安庆,即北线,但这条线是根本过不去的,如果真的把武昌打下来,湘军会不会动?肯定会动,因为杨载福的水师已经开始动了,李续宾也已经开始动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双方都没有真正的险招,不是比智慧,就看谁傻,一条心就这样干下去,谁干到底谁就干成了。太平军到了祁门大营附近曾国藩还是不动。从这个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到湘军最基本的特点,也可以看到曾国藩做事的方法和思维的特点。在那个时代,有很多时候还是笨点好。曾国藩一辈子打了无数的败仗,他就打过四次胜仗,第一次打下武昌、第二次打下九江、第三次打下安庆、第四次打下南京。

听众提问:曾国藩跟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交过手,他对石达开的评价很高。我的老师是毛主席的同乡,全国政协委员,他跟我讲曾国藩跟石达开交过手,而且曾国藩打败了,请您谈谈曾国藩对石达开的印象。

茅海建:这么专业的问题对我来讲很困难。我最近几年没有做这个题目了,我现在所讲就是凭十年前的印象。因为《苦命天子》这本书是十年前写的,现在是重印。曾国藩和湘军的交战对手主要是陈玉成,所以他跟陈玉成打败仗是正常的,他败仗打的太多了。我印象中他和石达开没有交战,石达开以前作战的对象主要是胡林翼的湘军。在我的印象中曾国藩对石达开的评价是低的。

听众提问:请问这幅安庆攻防战的图。湘军的作战方法太单一,就是把着这几个点进攻,而太平军是大量、长距离、多次的迂回作战,我想问在这次战斗中太平军的预备队在哪里?

我想了三条援助路线,太平军可以直接攻击枞阳,集中火力不会攻击不下来;还有一个办法是两支部队直接打武昌;第三个办法是直接攻击祁门。为什么陈玉成和李秀成打到武昌城下都要退回去?为什么不直接攻祁门去活捉曾国藩?

茅海建:我想告诉你,你的想法是标准版的纸上谈兵。当时的作战方式是没有预备队的。另外还要考虑攻城很难。太平军几次攻武昌都是在武昌没有防备的时候,要想攻下来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更重要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分歧,这是没有办法的。至于说直接攻武昌,这一招也想到了,但是长江的控制权不在太平军手里,太平军的水师被打掉了,沿江攻几百里地恐怕很难达到效果。以后洪仁玕就采取了这个办法,但是效果不太好。长江的控制权不在太平军手里,在湘军手里。

听众提问:您讲“结硬寨打呆仗”,有一个供给线的问题,他怎么保证供给线?

茅海建:湘军有一个特点,每一个营大概有130多名长夫专门挑东西,这对湘军的作用很大。清军的补给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抓夫,总有人逃跑,所以存在效率的问题。湘军最大的运输力量几乎是靠自我完成的,所以在运动过程中不太利用当地政府的长夫。第二个是粮草和军火问题,这与湘军的作战战略有关,沿江作战,虽然江西巡抚跟曾国藩关系不好,但是湖北、湖南巡抚都是湘军最忠诚的支持者,所以他们一直给湘军很大的支持。还有一个问题,湘军不像太平军,太平军是一个反政府武装,他可以抢劫,打下一座城都是他的,但是湘军是不能抢劫的,要依*政府补给。不过湘军的人数少,出动几千人对他们来说都是数量很大的。所以绝对人数少使他本身的压力比太平军要小一点。

听众提问:作为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交手打了一辈子仗的人,他们去世之前在枕旁都放着《曾文正公全集》,在他们一生的军事博弈中各自使用、借鉴了曾国藩的哪些军事战略思想?第二个问题,曾国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战略又有什么启迪?

茅海建:问题很高深。如果说毛泽东和蒋介石借鉴了曾国藩的,那就是曾国藩的治军。曾国藩的湘军应该说治理的还是不错的。湘军在治理上不是完全没有“主义”的,他想把自己的主义灌输到他的军队。至于说他的战略战术以及建军方面,尤其是在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大规模变换之后,想借鉴是很困难的。第二方面是关于曾国藩的人格,曾国藩不是一个地位非常高的人,但是他是有人格感召力的人,很多人都非常非常欣赏他,他的人格感召力在于湖南人的执拗。毛泽东比蒋介石更厉害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于,毛泽东是湖南人。我的导师也是湖南人,湖南人有很执拗的特点,他认定的事情你改不了,他也不想改。曾国藩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是高水准的,为臣之道、以及他后来所做的事情都可以证明他是19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还有一点,他不是太保守。中国第一个比较西方化的运动是曾国藩发动起来的,中国最早派学童出国留学也是他派出去的,他有开明的一面,他对新事物不是完全拒绝的。我们这个国家表面上是追求新的东西,每过十年就进入一个新时代,可是经过了几个新时代以后我们发现国家还是守旧的,真正主宰国家几个世纪的还是保守主义。

对蒋介石,我不是太欣赏他,他对曾国藩的欣赏大概更多是希望要建立一支受他控制的军队,而且士兵要从内心佩服他,像湘军佩服曾国藩那样。在毛泽东的时代,曾国藩是被批得最厉害的人。我原来在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过,我们的前所长就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汉奸卖国贼曾国藩》。

观众提问:您刚才说湘军的发展方向是和我们国家近代化的方向完全相反,但是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湘军能获得八旗、绿营这样国家的军队不能达到的成绩?

茅海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上是很少有的。中国到19世纪以后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与外部世界的问题,第二个是国家内部的问题。国家内部的问题表现为中国传统的治乱过程,曾国藩当然也可以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来救国,传统方法在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证明它是有作用的。不光是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内部的问题。你不能想象用西方的方法来处理中国的事务。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中国的问题,尤其是内部的问题,如果用西方的方法来解决,毫无成功的可能性;但中国的问题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国家一点生气都没有。回到湘军,如果按照西方化的方式建设军队,首先应该建立海军,然后建立近代陆军,这样的方法和这个国家工业化有关——首先要有国家工业化,这又和近代教育有关,要建立一个近代教育体系,这些在当时是办不到的,曾国藩是办不到的。

曾国藩的成功使清政府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实际上中国最大的对手是来自于外部,中国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在这方面一百多年来失败太大了。

这两重矛盾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好的路线,即一方面看到中国内部的问题,另外尽可能地用西方化的方法来化解。前面讲过上海与湖南、传统与西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胜利者绝对不是上海、绝对不是西方,最后的胜利者来自于湖南、来自于湖北黄冈、来自于井冈山,像1949年以后由山东来的农民管理上海这个城市。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中国的农民,所以就造成了中国这种情况的特殊性。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答也无法回答的一个大的背景。我们的国家真正以西方化为取向,在这一百年来是以特区建设为开始的,那时候叫“接轨论”,虽然到现在也没有接上轨,但这是中国近代史的根本问题,不完全是一个军事问题,背后有更大的问题。现在大家认为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文化体系,他们不是历史的主宰者,胜利者不在这些地方。

观众提问:您刚才讲到湘军的私属化问题,有人说曾国藩是近代军阀的鼻祖,但是我个人认为私属化是封建军队不能逃避的特点,曾国藩利用封建的教育使他的军队封建化的特点更加突出。您刚才讲指挥不越级的特点可能是促进曾国藩湘军私属化更加突出,我不理解您所讲的指挥不越级的概念,因为我们现在也有指挥不越级。

茅海建:军事指挥不越级是军事学中一个基本要素,现代军事学要求指挥不越级。湘军之所以执行的比较好,因为他连人都不越级,湘军是匆匆忙忙建立起来的军队,所以这种不越级造成曾国藩只能指挥他下面的几个大将,大将下面的人曾国藩完全指挥不了。还有一点,曾国藩的部队是清朝指挥的部队,指挥不越级在军事学中是指不要妨碍指挥员的执行力,但当时作为一种体制,就使得私属化的力量很强大。至于说他是军阀的鼻祖,这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我们要承认一点,曾国藩并没有拿这支军队发动兵变之类的事情。

观众提问:我读过关于曾国藩的历史小说,当然小说演绎的成分大。曾国藩和曾国荃打下南京以后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王闿运,他曾经跟曾国藩说让他推翻清王朝,清朝是满族人,汉族人应该恢复中国的传统,但是曾国藩没有答应,并且曾

国藩非常快的就把军权都交出去了,过了不长时间,曾国藩也被调到北京当官,不久他死了。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当时您处于那种情况下,如果您作为曾国藩的幕僚,您同不同意曾国藩推翻清王朝?另外,关于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他们关系不太好,经常互相写信辱骂。还有曾国藩和他的学生李鸿章的关系,曾国藩后来把湘军交给淮军,请您评价一下他与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茅海建:历史小说里面的东西是小说家演绎的。关于在南京的那场谈话,野史上有不少记载,我估计这件事情是有的。至于我做曾国藩幕僚的可能性完全没有。我二十几岁做研究生的时候读到这段也非常的兴奋,对中国来说这里有一个转机。中国是一个**主义的国家,做一切事情需要有一个最高领导人,最高领导人按照传统的观念是不能推翻的,但是可以更换的,中国的进步要*一代一代最高领导人的更换来达到,这是一个基本的定理。曾国藩想做一个万世楷模,他内心有一种期许,他不是要做皇帝,他是要让后人敬仰,不能做完事情以后被人家骂,甚至死以后别人还在骂。曾国藩心中有一定的界限,而且跟他说这事的都是最要好的朋友,因为这句话是不能说的,这是杀头的事情。如果曾国藩真能做到一个万世楷模他是很高兴的,但是要去做曹操——曹操自己都不敢做,还让他儿子做——所以他听完了以后没有这样做。

曾国藩打下南京后有12万军队,这12万军队他解散了,清朝有80万军队,但这80万军队是不能动的,湘军的12万军队是随时机动可以作战的,所以他要推翻清朝在军事上没有太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他的内心。

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的恩恩怨怨没有小说家说的那么严重,见面还是客客气气,小说家为了小说好看,写得比较戏剧性。李鸿章曾经做过曾国藩的幕僚,他的部队一部分是湘军。李鸿章做事情和曾国藩是不一样的,李鸿章宰相肚里能撑船,什么人都能用,什么人都敢用,只要这个人还想做官还想要钱,这个人就好用。而曾国藩是一个有操守的人,他做事情有分寸,用人是要看人品的。

观众提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湖南的经济状况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湘军对湖南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当时湘军招兵是否有安家费?

茅海建:当时的湖南在中国是生活水准较好的。中国有两个富裕区,到现在也没有变,一个是长江下游,一个是珠江下游。但是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由于我们对外开放了以后,我们沿海一片都发展起来了。由于长江内河航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说沿江城市发展也很快,相对而言湖南在这一百多年中地位有点下降。以前湖南没有现在这么差,湖南应该是中国仅次于江南区域、珠江三角区域以外的比较富裕的地区,特别是洞庭湖一带、湘中一带应该讲是生活比较富庶的地方。我们过去经常用一个词“鱼米之乡”,一个地方有水能够养鱼、能够吃大米就是比较好的地方,按照这个标准来讲湖南是比较好的。

曾国藩带的兵主要在湘潭这一带,湘军都是湖南中部这几个县的。

有没有安家费我没有查过,湘军是给钱的,士兵有工资,大概每个月的工资是4.5两银子。有的时候他们也定期把钱寄回家,他们挖沟挖了很多,像打工的一样,他们有他们的系统,能够把钱寄回家。到了后来实行抢劫了,他们回家的时候一船一船地运东西回去。所以如果说打仗对湘军对湖南地方的经济发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应该说正面的多一点,负面

的少一点,因为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另外还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但是我觉得这种正面作用小一点比较好,我们说某个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要看它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后劲,给钱是给不好的。我小的时候知道中国工资最高的地方是西藏,补助给的最多。钱寄回去对当地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样的钱对湖南长久的发展未必是好处。湖南出了很多干部,外面也弄了很多钱回来,但是湖南现在还是不够发达,怎么能够把这个循环破了,应该说很难。湖南人在外面做事很好,在湖南本地做事就不怎么样。

立体曾国藩——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

立体曾国藩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 那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永远正确”的“圣人”。但从细节去剖析他——曾国藩,就会发现,在“曾国藩发迹史”、“成功绝学”等光环笼罩下的曾国藩,其实亦是一个庸人,一个被岁月的沉沙湮没的传奇人物。 姓名:曾国藩 别名:曾剃头,曾伯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 出生日期:公元1811年11月26日(嘉庆16年) 逝世日期:公元1872年3月12日 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外貌:土头土脑,枯燥乏味 生活1.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 习惯 2.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 3.写一大堆絮絮叨叨无比唐僧的家书 4.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 1.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自古以来,“有志者事竟成”。“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道光12年,21岁的曾国藩参加秀才考试。或许他的天资确实钝拙,或许是他的父亲教导无方,曾国藩五次考秀才都名落孙山。这一年,他考前用功准备,考后自觉发挥不错。可是,事违人愿。发榜之日,湖南省学台竟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注册。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真真奇耻大辱。于是,他闭门不出,咬牙发愤。我历来十分佩服古时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即使是曾国藩这样一位学了十六年、考了七次时才考中秀才的“天资不足”者。这是曾国藩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辱,却可谓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从此飞黄腾达。之所以佩服他,不止是他考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进士,翰林。一般来说,获得佾生资格已经不错了。但是,曾国藩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悬牌批责为奇耻大辱。知耻而后勇,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血气方刚的骨气。曾国藩三十岁以前确是一个不出众的庸人。因为骨子中酝酿并唯我独尊的充斥了这种精神,他成功了。这种耻辱,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十余年未学懂的曾国藩有如桶底脱落,豁然贯通。他以悬梁刺股的精神,寒窗苦读,并敢于创新,打破父亲刻板教育下形成的僵化文笔思路。他的这种精神,亦延续到了这个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里。众多优秀的高材生,正是从一个平庸的学生起地,知耻而后勇,刻苦读书,从而成为了像曾国藩那样的成功人士。

《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四

《曾国藩做人胡雪岩做事》四 第四章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时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渡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羽翼未丰时不可乱动【曾国藩做人语录】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太平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不断扩大着势力范围。1853年,太平军连克数城,如狂风般进攻湖北。是年年底,太平军打到了安徽庐州(现安徽合肥市)。次年春,黄州的清兵大营被士气高昂的太平军攻破。清军面对太平军的进攻节节败退、毫无战果,咸丰皇帝坐立不安。每当听到一个城池被攻破,他的心病都会加重一分。他不愿清朝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又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下旨让曾国藩率湘军前去支援。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安徽、湖北、黄州纷纷告急,曾国藩接二连三地接到出兵救援的诏令。但曾国藩拒不出兵,只是上奏解围之法,惹怒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大笔一挥,一纸朱批发给曾国藩:“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

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 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言既出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联看!”很显然,当时的曾国藩有着很大的压力。然而,咸丰皇帝的激将法在曾国藩的身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曾国藩并非有意惹得龙颜大怒,不接旨出兵是因为他理性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太平军与以往的农民军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一支实力颇为雄厚的军队,是很难与之对抗的。曾国藩的军队虽小有规模,但在战斗力和士气方面仍无法与太平军相比。他认为如果要战胜太平军,不但要加强军队训练,更要考虑到“长江千里,战船实为急务”,他在书信中也向朋友提到过“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为此,曾国藩下定决心,在提高军队素质的同时,组建水军和炮队。在海上工事方面,曾国藩花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力求精益求精。造船的木头质地要好,船要造得大而坚固,做工还得精细。洋炮虽价格不菲,但杀伤力强,质量好,炮队必须要用洋炮来装备。曾国藩明白,如果军队素质和装备没有达到要求,绝对不宜出兵。但曾国藩从大局考虑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有些悲伤和内疚。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任湖广总督,在清政府中地位显赫。他对曾国藩的仕途影响很大,每当曾国藩遇到处理不好的事情时,吴文镕总能够给他帮助,为他说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太平军打到湖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读《曾国藩家书》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最近无意中在书架发现了一本《曾国藩家书》,好书!目前只看了十几篇,内心颇为触动。我觉得曾国藩家书就像是我的公众号文章一样,虽说是家书,但是表达了很多曾国藩对事物的看法,我的公众号表达了我的见解。书里的信件是按时间序列排序,通过他写给父母、兄弟的信,可以窥到他个人成长进步的轨迹。 我倒不是因为想在仕途干一番大事,是我认为牛人自有他牛之处,能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一个人自我提升有很大帮助。像这种牛人,从入职翰林院当科员,十年内干到一把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肯定有非常人之处。恰好他重视交流与记录,且装订成册,警示曾家后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 从他的书信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古人对于孝的重视,像我们写信顶多加个“尊敬的”或“亲爱的”,但是他呈祖父母、父母的,都是“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我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出现此类的祝福语,但是他是融入到平时生活点点滴滴的,非常虔诚。可能有人会说形式主义,杠精请绕道而行,生活就是需要仪式感,有时连形式都懒得走,更别提更深层次的了。 他还提了一点关于婆媳关系的事情,“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

姑反服事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引发了我对于婆媳关系的思考。的确若是以长辈示之,必恭敬之,还是要扭转一下自己的待人方式。看完这句第二天我特意早起煮了一顿早餐,略略表达了心意,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就是他对兄弟姊妹的关心,从我看到的第一篇信时他就是已婚状态,作为长子,他对于兄弟们的课业关心程度赶得上父母了,还时不时寄给弟弟们学费。他认为自己年长,父亲倾尽心血培养他,他汗颜不能把父亲所教授传给弟弟们。很有趣的是,在开始几篇信中,他批评弟弟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当时我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是我想作为他的弟弟们估计不会开心。 果不其然,后面弟弟们回信“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 曾及时开导“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读后感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 从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开明,可以很快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他们兄弟之间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来来往往的过

曾国藩的故事集

曾国藩的故事集 曾国藩的故事集 原文地址:【曾国藩的故事集】作者:【曾国藩的故事集】 一、位高轿低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

是蓝呢轿呢。”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正是凭借了这种低调、内敛的力量。曾国藩故居湖南省娄底市 二、“不要钱,不怕死”明清京官之苦,时人皆知。作为七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名为“冰敬”、“炭敬”、“别敬”(意为夏冬买冰买炭等费用)。这笔馈赠,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两。但是曾国藩很少利用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所以这种馈送次数很少,于是借债就成为他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因为人品好,曾国藩借钱比较容易。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底,曾国藩已累计借银400两。这一时期,他在家书中多次出现“借”“欠”“窘”的字样,艰难形状,跃然纸上。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墨绖(dié,指服孝)从戎,创建湘军,从此开始了11年镇压太平军的戎马生涯。晚清军队是腐败最烈的所在。吃空额、扣兵饷、出售兵缺,以及在军营中设赌收费都是军官们最普遍的营私方式。即使清廉之员,也可以凭“截旷”和“扣建”致富。国家统计的军饷,是足员足月的全额。但一年当中,军队常有兵员死亡、退伍或者被淘汰,以新兵补充。新旧兵员不可能当天衔接,这中间会有空缺。空缺时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 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我是在读完《曾国藩的正门与侧面》后到网上随便搜搜,才 知道这书原来是一套,共有三本。 第一本上没有标注“1”,差点让我错过后两本。 我读书通常是几本不同种类的书一起读,床头、桌上、抽屉、甚至乡下都放着未读完的书。只要手头没事,就摸起来看上几页。所以单本书的阅读进度会很慢,但每年都会读很多书。 这套书梳理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讲述了曾国藩与家人、朋友、同僚、敌人的关系。作者很少谈感受和议论,而是引用了大 量资料和引注,书中很多资料来自于曾国藩的亲笔书信,可信度 很高。 在书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一个有烟火味的曾 国藩。该书把曾国藩这一生的挣扎、纠结、冲突、成长都展示了 出来,非常难得。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一层对晚清的政治和社会 的了解,古今对比,感触良多。 一、不要迷信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曾国藩是治家典范,曾家的后人有 出息,全赖这些治家哲学,所以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值得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因为研究曾国藩,接触到一些曾氏后人。令

人惊讶的是,这些曾氏后人对曾国藩并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在他们的成长年代里,曾国藩是家族耻辱。那些年,曾氏家族里有个默契,互相不提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曾国藩被人坑了),毁坏了他在民间的良好形象,被人称做“汉奸”“卖国贼”。改革开放之后,曾国藩的形象又逐渐好起来,很多关于曾国藩的东西又浮出水面。 所以流传的说法并不靠谱,曾氏后人很长一段时间有意跟他划清界限,他们发展不靠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二、曾国藩的治家哲学如何? 从曾国藩这一辈和下一辈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非常糟糕。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族中长孙,是家族责任最重的一个人。他的弟弟中(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曾国潢当了一辈子乡绅,曾国荃成为封疆大吏,曾国华战死沙场(自己作死),曾国葆病死军营。 曾国藩的几个儿子中,最大一个夭折,二子儿很有出息成为著名外交家,三儿子虽在数学上有造诣,但却深受科举之害,郁郁早死。几个女儿,除了最小的那一位,其余个个命运凄惨。 就曾的几个兄弟的人生经历来看,曾国藩的教导没起到作用,只有曾国荃晚年的时候接受了他的部分思想。曾国藩几个女儿的悲惨命运更是与他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既然是这么个情况,曾国藩的治家处事之道就没有用,甚至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

玄(静极生动)”的境界。“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的“开卷有益”则是在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以后的事。

我心目中的曾国藩

我心目中的xx 我觉得在近代中国史中,曾国藩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也是我敬佩的人之一。曾国藩是一名尽忠职守的臣子,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文人,是一位身教言传的好儿子,好哥哥,好父亲。曾国藩真的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虽然平天下不是十分成功,但他真的做出一番事业,使人佩服。 曾国藩是一名尽忠职守的好臣子。虽然在当时清朝已经走向衰弱,但作为传统中国文人,考科举,出仕做官是光宗耀祖的壮举。曾国藩也是其中的一人。因为受其老师穆彰阿大的关系,曾国藩步步高升,但是这也离不开曾国藩自己的实力,与当时的时势。当时清朝已经没什么能人志士,而曾国藩刚好遇上能一展身手的好时机,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英勇的打败洪秀全的军队,曾国藩威震天下,功高盖主。当时有很多人劝说他黄袍加身,但他坚持着“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清朝尽忠职守。曾国藩不仅是一名好臣子,还是一个洞察时势的聪明人。若然他真的自立为王,在当时那个外忧内患的时代,他的政权也会摇摇欲坠,他的政权也不会长久,也容易留下骂名,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做好本分,还能流芳百世。 曾国藩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文人。曾国藩虽然久经官场,圆润却不圆滑,缜密而没有心机;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失去一刻天真细腻,朴实向善的心。他一生酷爱读书写字,但因为平日政务繁忙,所以没有太多时间著书立说,所以他经常利用生活的间隙写日记,写家书,练书法,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做人体会都倾情记录,传于后人。作为一名位高权重的官员,能关注文学真的不容易,他还能如此的用心经营文学,真的使人钦佩。 曾国藩还是一个好儿子,好哥哥,好父亲。曾国藩不仅孝顺父母,他因为当官没在父母身边奉养父母,又不能定期省亲,内心一直很愧疚,他就让自己的弟弟帮自己尽孝。因为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他家族的人都恪守孝道,孝顺父母。曾国藩不要子女声名显赫,只要读书识字,做个明理的君子就可以了。不得不说,曾国藩真是高瞻远瞩,宦海浮沉,风云变化,伴君如伴虎,做官的辛酸曾国藩是领悟够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也在宦海中沉沉浮浮,而更希望他们能够学识渊博,这能硕不是用心良苦吗?

历史上曾国藩写挽联的故事

历史上曾国藩写挽联的故事 :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妙语: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 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 一样的好题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为有女作家——这题目尤其好;旁人尽管 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这是注册专利的题目。汪处厚在新丧里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诗的时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妇新儿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 时用不上…… 曾国藩就有汪处厚这样的癖好,他也写了不少“只恨一时用不上”的挽联,并为此而 开罪了好友汤鹏。 曾国藩在做京官时,居官问学之余,喜欢创作对联,尤其喜作挽联。挽联颇有盖棺论 定的意思,数十个字的篇幅,既要总结生平,又要表达情感,兼要发表评论,还要有一定 的高度,不下苦功夫实在写不好。只是,可作挽联的人多为新近死去的亲朋故旧,哪里会 有那么多盖棺定论的死者等着他“敬挽”呢?此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稍作变通,进行“生挽”——即给身边熟悉的活人预写挽联,以资练习。这种做法当然不厚道。但对提高 水平,据说倒是助益显着。当然,这事儿得偷偷地干,决不敢让被挽者知道。 道光年间的一个春节,曾国藩正利用春节闲暇在书房中创作挽联,比他大10岁的好 朋友汤鹏适时前来拜年。二人关系素来密切,汤鹏也就不待通报径直到书房来找国藩。说 来也巧,国藩这时正写到“海秋汤鹏字夫子千古”,陡然见到被挽者现身,赶紧手忙脚乱 地藏掖条幅。汤鹏以为他在写春联,只是好奇为啥用白纸不用红纸,便要看看写了什么。 国藩死死捂住,汤鹏秉性霸蛮,兼好奇心重,乃不管不顾一把扯过来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差点晕倒:好朋友竟在这新春吉日给自己写挽联!这还了得,汤鹏对曾国藩重重吐了 口唾沫,拂袖而去。 不用说,这都是挽联惹的祸。汤鹏是湖南益阳人,字秋海,曾国藩的老乡,两人又都 是重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一起做京官,过从甚密。挽联后,怒不可遏的汤鹏反目,与 曾国藩割袍断义。 汤鹏聪慧过人,他22岁中举,23岁连捷进士及第,被誉为“凌轹百代之才”,“意 气蹈厉,谓天下事无不可为者”,认为“徒为词章士无当也”。其人性情傥易,不中绳墨,喜欢放言高论,目无余子,甚至连司马迁、韩愈都不放在眼里。汤鹏虽科甲顺利,官场却 很不得志,“礼曹十年不放一府道,八年不一御史”,长年待职闲曹,终不为朝廷重用。 后来更因事迁谪,“恃才傲物,谤口繁多”。 汤鹏的死也很是离奇。一天酷热,几个朋友聚在汤鹏家闲聊。有人偶然说到大黄药性 峻烈,不可随便服用。汤鹏漫不经心地说:“那有什么?我经常服用它。”大家感到愕然,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近代史上著名的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的作者张宏杰总结为,“眼中乏精干之气,面上无果决之容。”这个人资质平平,用的都是拙笨的功夫,也做了不少事倍功半的事情。但,在晚清的时代大变局之中,为什么他能够脱颖而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曾国藩长的一生,完成了一个儒生的最高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近乎完美的贯彻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高潮时做事,低潮时读书。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但命运也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张宏杰粉丝对偶像的笔触,详细的剖析了曾从一个见识浅薄、倨傲自大、夸夸其谈的愤青到一个“完人”的蜕变和修炼过程,让我们得以见识榜样的力量。我理解张宏杰写这本书,就是让大家知道,一个天资中等(甚至有点偏低)出身于寒微的山沟沟里,没有朋友人脉,没有名师指点,高人提携的如大部分人一样普普通通的人,如何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尔虞我诈官场潜规则的时代里,取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巨大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同时又拯国家于危难,为后世垂范千古。 一个人出生在这世上,到了二,三十岁,资质与性格几本已经成型。同时,这个阶段的人的自我认识也开始深入,发现自己的局限,然后进行二次成长。难度相当之大,秉性已成,需要超强的自制力。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延续着他从小被环境塑成的性格而没有改变。曾国藩的自我修炼之路,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给自己总结的缺点有三: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体现在喜爱交际,看热闹,给自己定下的日课总以种种理由推脱而不执行。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曾在家为父守孝期间反省了自己在官场处处碰壁的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不光对同僚如此,对皇帝都是如此,才有那道差点引来杀身之祸的《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三是“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 1、活到老学到老。曾国藩戎马生涯不忘看书习字! 2、视钱财如粪土。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能具有这样一种气魄,会让人洒脱很多。 2、做事不可莽撞,多思考,多包容。 一佩服他而立之年,始发宏愿,立下“学作圣人”之志,并终其一生,做到了“勤”与“恒” 二佩服他大起大落,终耐住了困顿与烦恼,从青年愤青般刚烈走向智者的刚柔并济,“去忿欲而存倔强”。 三佩服他凭一中人之资,穷时不堕于不黑不白的平庸“诸老”之间,向理学信徒学习,志作圣人;达且能自承“愚拙”,不自傲,重实践;直至晚年,世事不尽如人意,仍坚持认为人想要有所建树,必须从不妄求人知开始。“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尽人事,余下的,且听天命。 如同作者张宏杰所说,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如果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立志自拔于流俗,即使个性偏执,也可以达到王阳明所说的“变换气质”,扩展心胸,纯净气质,不矜不伐。钱穆说,“其气象之宏大,包蕴之宏丰”,“平正通达,宽宏博识,”非时人所及。

曾国藩评价(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今天本文的中心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 说起对曾国藩评价,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所说,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曾国藩与金田起义 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 金田起义的历史功过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功绩方面看,第一,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松动了板结的封建秩序。清朝政权从此一蹶不振,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这就有利于新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的产生。如中央集权的削弱,即部分权力下移,地方督抚则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推动近代化。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 1.少年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白杨坪的一户普通农家,白杨坪是一个山冈起伏、沟壑深邃的地方,平凡却养出了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曾家世代务农,家道不昌,到曾国藩曾祖父曾竟希时才算有了点家业。曾家家境好转,曾竟希就把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送去念书,希望其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可玉屏却是懒惰人物,不思上进,好逸恶劳,经常与那些纨绔子弟厮混。后幸其浪子回头,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维持了父亲留下来的基业。曾玉屏刚正不阿,是一位闻名乡里的大人物,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曾国藩常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曾国藩性格刚毅倔强,胸怀大志,这也是深得祖父之益。曾玉屏治家极严,“男必耕读,女必纺织。”,要求家人努力实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曾玉屏所倡明的家风,的的确确对早就了后来曾国藩一生的品行秉性。曾国藩的父亲天资平平,屡试屡败,未能实现曾玉屏学而优则仕的愿望。好在有了个天资聪慧的曾国藩,曾玉屏、曾麟书均对其悉心培养。曾国藩六岁时,玉屏为其设了塾一所,并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识字。在这一年,曾玉屏也去世了。次年,曾麟书屡考不中,便回家办了一家私塾。曾麟书对曾国藩督求甚严,悉心教导,曾国藩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五经”。曾国藩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又有韧性,再加上祖父、父亲不厌其烦的督责,学业大进。 2.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十四岁时,曾国藩随父到省城长沙应童子试,成绩甚佳。十六岁时,再度应童子试,名列第七。从长沙回来后,曾国藩仍然跟着父亲,父亲自感所学有限,恐误其前程,便让他到外县遍访名师。先后跟着汪觉庵先生、刘元堂先生学习。曾国藩原字伯涵,后改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以新的姿态面对人生。二十三岁时,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摘录

个人学习资料 曾国藩家训 像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圣经》和《曾国藩家书》两本书。 市民放火烧了教堂。天津领事馆许多人死亡。慈禧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当时他在领导洋务运动,特别不想开战。他处理时软,没想到百姓情绪办。天下人都骂他是卖国贼。后来一再声明,但是临死前也后悔最大遗憾是天津教案。 梁启超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别人说的都是空话,他写的都不是空的,比唐宋来许多人说的话,对我来说,对后代人来说都让人终身受益。不仅是清中兴名臣,也是教育家。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重新审视这个家书的内容。他和他的家书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标准的家训。影响大而深远。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不说乡试,考秀才这一级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教育: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两次没考上,这种挫折在曾国藩心中是痛,他只字不提,这是四两拨千斤。二是这不是小数目,要还一百两不容易,不骂也会埋怨,但是他没。称道这事,埋怨都没有。这是出乎意料,给人心灵造成震撼,曾国藩常回忆这事,这是他读史书的起点。三是教育上说了最关键的话,买书的初衷是为了读,细心读,这话最重要。 曾国藩后来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一是进德,可以帮助人树立人生信仰,他处逆境不惊就因为有强大的儒学信仰,培养就得靠读书,人生观

曾国藩为人处世名言

曾国藩为人处世名言 经典名言 曾国藩为人处世名言 1、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4、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5、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7、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9、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0、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1、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1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4、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5、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6、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7、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8、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1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20、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2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2、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2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25、有其功,必有其效。 26、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2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28、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9、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30、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31、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3、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34、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奸诈者,祸之始。 3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

在《曾国藩家书》中遇见曾国藩——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 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那个还叫大清的时期有着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痕,这道伤痕之大之怖,总是会让人下意识地去躲避,而躲避的最好办法就是否定。比如当时的国人,有像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奔走孙文等人,也有像呼喊着民主与自由,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热血青年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即使时至今日,还在学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我,在每一次看到清朝晚期的历史,也会选择性的跳过或者迅速的掠过。 或许正是因为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她的历史和未来,所以才会在她受到屈辱的时候难受得不能自己,所以也才有人,会去选择背负她的苦痛,在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黑暗中追根揭底,以求深爱的祖国的将来,不再走上曾经的荆棘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翻阅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晚清,开始去了解我们的历史。资料还原了我们真实,让我们看到晚清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的微弱的星光。那段历史原来不仅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不仅是失败的太平天国匆匆的捻军鲁莽的义和拳,不全是咸丰帝外逃慈溪卖国求荣袁世凯两面勾结,也还有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洋务运动带回来的詹天佑,中华民国总理唐昭仪,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当然,也还有那个站在历史后面的帝国一等侯爵,文学大家,思想大儒——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出生,湖南长沙湘乡人。父亲曾麟书是书塾秀才,爷爷曾玉屏虽然不是饱读诗书却也是视野开阔,曾家虽然是农耕与教书之家却也算是富裕,幼年的曾国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青年的曾国藩在不断地应试中考中进士来到京城,成为一名低级别军官。在京城多纨绔的环境中,曾国藩也是年少气盛,经常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吃饭闲聊,到处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差点就因此无所事事,只做京中小吏,再无所作为。后来曾麟书从家里致信曾国藩,提出了节欲,节劳,节饮食的三节要求,这才点醒了曾国藩。壮年的曾国藩拜师理学大师唐鉴,向他学习修身之法,并在大师的建议下开始了记日记。期间,他开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步步高升。晚年的曾国藩经历了天津教案等事之后,虽然政治上有所前进,但在民间声誉上有所不齿。在他61岁那一年,有一天散布在南京西花圃的时候身感不适,由次子曾纪泽扶回书房,不久逝世。 大概总结曾的一生,少年的曾国藩活在教育书中,青年的曾国藩活在励志书中,壮年的曾国藩活在厚黑学中,晚年的曾国藩活在修身养性的书中。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银锋冷画一色天,惯看戎马笑狼烟,是非功过谁堪论?无名冢上祭流年”。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自由历史学家,人民大众来梳理定性,而我也是只是希望能从他的人生中获取一些感悟,看到一些道理罢了。 我选择通过《曾国藩家书》来阅读曾国藩这个人,大概是觉得家书真切实际,“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节选和我个人的理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人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测,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国藩自幼熟读经书,善学之理便是再明白不过了。曾之所以为大儒,大师,他较之常人不同的就是“知行合一”。其实向他人学习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能够平衡自己心态,虚心求学的人确实不多。且不论能不能够扯下面子虚心向别人请教,有时就连面对自己的老

曾国藩的故事_名人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灭心中贼” 曾国藩入翰林,拜唐鉴为师,开始写修身日记。 唐鉴要他像倭仁那样记日记,国藩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翻开他的日记,我们来看他每天怎样用理学的锉刀,修理自己。 随便翻开一页,道光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雨雪交加,老婆一直生病,他陪着老婆,一时烦闷缠身,体不舒畅,他立马警觉起来: “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也,痛与血战一番。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于此,何

以为人!” 第二天,他去朋友家赴喜筵,见了两女子,大概说了几句笑话,他便自责:“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对于这一个月,他做了一次小结,认为自己,自正月以来,日日颓废地过了一月,然后痛责自己:志之不立,可以为人乎! 这就是修身了,用圣化的模子来铸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修身的秘诀,是将人的标准定得很高,纯然一个理想人,用理想人来否定现实人。 这种理想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无我”。用“无我”来彻底否定现实之“我”。这样的否定,其实很残忍,在现实中“使人不成其为人”。

如果只有一个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问题是,它无休无止,无穷无尽,让你永远熬下去,要熬出一个圣人来。一月份过去了,再来看看二月: 初一日,他一早便到长沙会馆去敬神,然后拜客五家,太累了! 两眼发蒙,不能读书,他说自己苟且偷安,使身体日见疲软,“此不能居敬者之不能养小体也”。身是小体,其累如此,心是大体,其累亦如此。 他说自己“心不专一,杂而无主”,久而久之,“酿为心病”,也是因为居敬功夫不够,而伤了心之大体。然后,他指出,要以敬养体,自强不息。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言出汝口,而汝背之,是何肺腑?”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

读书报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读书报告 一、书名:《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二、作者简介 张宏杰,作家,学者。1972 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就职于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的性格历程》《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 三、本书目录 自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第一编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五、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第二章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 一、“笨鸟”与天才 二、第一次断交 三、“涤帅与我,情意郛洽之至” 四、“绝无良心科第二名” 五、最后的交集 第三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前是庸人

二、“脱胎换骨” 第二编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一、一中进士,身价百倍 二、翰林曾国藩的“窘”生活 第五章“不要钱”的“大帅” 一、最清廉的统帅 二、曾国荃到底赚了多少钱 第六章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一、总督的“养廉银”与“陋规” 二、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 三、曾国藩的遗产 第三编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第七章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一、从信风水到信天命 二、精通相面,粗通算卦 三、曾国藩从神秘文化中得到了什么 第八章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 一、智商不过中等 二、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

四、精彩论点摘抄1、中国历史流传最广的思维方式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却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比如:儒家学说就认为,一个人如果做好道德修炼,则处理世间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非理性的。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很不喜欢某些总写心灵鸡汤类句子的,总是空口安慰或愚惑人们要看淡放下,才能得到幸福快乐之类。因为真的只有虚幻的自欺而已,并无理性逻辑。人生挫折、爱情烦恼等等并非看淡放下即可消亡或解决,还是得去做实际行动。 所以,人生,真正的力量是勇气和前行,而不是看淡或放下 2、胡适曾有一段时间深信老子说,“至柔可以克万物” 。来他 去美国大峡谷看到很大的瀑布,就对韦莲司说,你看,水的力量 多大啊,水至柔,柔可以克万物。 韦莲司就以典型的理性逻辑思维告诉他,你错了,水绝对不会因 为柔弱才有力量,水的力量是因为有势能。 3、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 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4、所以要想勤与恒,就从两点做起,“不讥笑人,不晚起” 这两点真实平实近于迂。他说一辈子从这两句话中受益良多,可去一切骄慢虚妄。这话谁都懂,觉得也不怎么高明,后来才觉得,

从点滴中看曾国藩为人处世——读曾国藩家书一封

从点滴中看曾国藩为人处世——读曾国藩家书一封 也许是因为时代相隔不远,也许是因为确实是位著述颇丰的大儒,总之,现世流传的曾国藩所写文章极多,而其中以曾国藩的家书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曾国藩家书内容丰富,有修身之道、理财之方、治学之法、交友之辩、为政之理等诸方面。由于是家书,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对亲人眷属敞开心扉,或言人生感悟,或抒心事衷曲,或论军政国是,或述伦理纲常;言之凿凿,情之绵绵,感人至深,实为后人吟诵捧读、认真思索的佳作。因此,我选择了曾国藩家书其中的一封——《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九弟》来进行品读与赏析,从一封几百字的家书中看出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从他对自己的兄弟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中得到一点启发。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九弟》原文部分摘录如下: 1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日得一等归,接弟信,得悉一切。兄回忆往事,时形悔艾,想六弟必备述之。弟所劝譬之语,深中机要,“素位而行”一章,比亦常以自警。 今年有得意之事两端:一则弟在吉安声名极好。一则家中所请邓、葛二师品学俱优,勤严并著。第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兄昔在京中,颇著清望,近在军营,亦获虚誉。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半九十里。誉望一损,远近滋疑。弟目下名望正隆,务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倘围攻半岁,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官绅为第三义。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阻。此次军务,如杨、彭、二李、次青辈皆系磨炼出来,即润翁、罗翁亦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余素有微报,此次殊乏长进。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弟常常以求才为急,其阊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 书信第二段开头,曾国藩便说到自己今年有两件两件得意的事情,本以为是曾国藩在向家人亲族报告自己今年所遇喜事,然而,一段读完却发现两件事无一涉及曾国藩自己的成就。古代封建社会“长兄为父”是对家中小辈的要求,更是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年长的家族成员要求他们承担教育、培养的责任,从曾国藩的书信中我清楚的看到曾国藩作为长兄严谨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文章中没有所谓的矫揉造作、不饰辞藻,这只是一封信而已,但出自他之手,我们看到他对自己家族赤诚的关心与热爱。一个家庭造就了他,他也造就了一个家族。很简单的理由,他希望他的家族,他的父母,他的兄弟,他的儿子,他的叔伯能够很好地生活,能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面貌呈现在自己或者世人面前。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与我的同辈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曾国藩当年对自己的弟弟的心情我们已经难以体会,然而,曾国藩对自己弟弟负责的态度并不过时,相反,它极其适用于我们。在家,我们还有表堂兄弟姊妹;在校,我们还有学弟学妹;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还会有自己的晚辈,他们都需要我们去对其负责,以他们的忧烦为自己的忧烦,以他们的喜乐为自己的喜乐。 他在第一段的后半段又写到他关于名声的思考:只是虽然声望是好的,是令人陶醉并且让人极力追求的东西,但它可以依靠的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如果过于依赖,则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般,曾经好的名声让大家对你有极高的期望值,而如今,一旦你的名声稍有不正,则会谣言四起。曾国藩虽然过去 1《曾国藩家书笔记杂著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