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_罗秦英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8-04T11:53:05.6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宋美华封革高金锋[导读] 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48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70例均为失去手术或再次手术治疗机会的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大肠癌患者。
行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CPT-11 180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卡培他滨1250mg/m2 ,2次/天,第1-14天口服,休息7天,每3周重复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70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完全缓解(CR)为6,部分缓解(PR)为25例,有效率(RR)为44.2%(31/70),稳定(SD)27例,进展(PD)为12例。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2月(6-21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
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厌食、乏力、脱发和迟发性腹泻,多为Ⅰ-Ⅱ度。
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用药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晚期大肠癌;化疗Observing the Effect of Irinotean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Regimen o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ong Meihua,Fengge,Gao JingfengNanjing Jiangbei People Hospital,Nanjing Jiangsu 21004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rinotecan(CPT-11) combine with capecitabine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Sevent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ho have lost the oppourtunity to surgery.They have measurable lesion.They were treated with CPT-11 180mg/m2 ivgtt d1,and capectabine 1250mg/m2·d,twice a day for 14 days. 21 days was one cycle.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wo cycles. Results:70 patients were assessabl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6 case were CR(6/70),25 case were PR(25/70),respose rate was 44.2%(31/70),27 case were SD(27/70),12 case were PD(12/70).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were 7.2 months(6 to 21 months),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0.5months.The majority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nausea,vomiting,anorexia,leucopenia and alopecia.Most of them were Ⅰ/Ⅱdegree.Conclusion:The combined chemotherapy with irinotecan and capecitabine has a high therapeutic respongse with acceptable 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nd which was convenient to administer with definite efficacy.It could be extensively used..Keywords:irinotecan;capecitabine;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chemotherapy前言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的影响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 滨可有 效降
关键词 : 伊 立替康 ; 卡培他滨 ; 晚期 结直肠癌 ; 胰岛素生长 因子; 转化 生长因子 o t
中图分类号 : R . 7 3 5 .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2 6 4 ( 2 0 1 7 ) 0 2 - 0 2 2 4 - 0 6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s o f i i f n o t e c a n( C P T - 1 1 )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c a p e e i t a b i n e ( C A P ) o n 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i n s u l i n l i k e g r o th w f a c t o r I I ( I C Y -i i ) a n d t r a n s f o r m i n g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 T G F - a ) o f e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I n t h i s s t u d y , 9 8 c a s e s o f c o l o r -
并评价 临床 疗效。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病情均有 不同程度 的改善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 9 0 . 2 0 %)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7 6 . 6 O %) , 差
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治疗后 1 个月和治疗后 6 个 月, 两组 患者血 清 I G F - Ⅱ、 T G F - a表达水平均 出现不 同程度的 下调 ,
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3 +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7 ) 0 3 — 0 0 3 4 — 0 2 结直肠癌 为一种多发恶性肿瘤 , 在我 国恶性肿瘤中 , 结直肠 2 . 2 远期疗效对 比: 对两组均进行至少 1 年的随访 。奥沙利铂组
岁。奥沙利铂组男性 1 8例 , 女性 1 3例 ; 年龄 2 7 ~ 7 4岁 , 平 均年 单链发生再连接产 生阻止作用 。目前 , 已经有报道指 出, 伊立替 龄( 5 5 . 1 _ 1 . 4 ) 岁 。两组间一般资料 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尸 > 0 . 0 5 ) 。 康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在 D N A合成过程 中产生细胞毒作用 , 复 1 . 2方法 : ①伊立替康组治疗 : 应用 F O L F I R I 方案进 行治疗。静 制酶和拓扑异构酶 I - D N A— S N 一 3 8 或伊立替康三联复合物发生 脉滴 注伊立替康 1 8 0 m g / m , 滴注时间 3 0 ~ 9 0 mi n , 于d 1 同时静脉 相互作用 , 导致 D N A双链断裂 , 实现治疗 目的 。在 9 0 m i n内完 滴注 4 0 0 m g / m 的5 一 F l J , d 1持续静 脉滴注 2 4 0 0 m ̄ m 的5 - F u + 成药物静脉滴 注 , 其活性代谢 产物 s N 一 3 8能够达到最大浓 度。
IRIS对比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IRIS对比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广枚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替吉奥(IRIS)和伊立替康(CPT一11) 联合卡培他滨(CAP)的方法来治疗发生转移大肠癌以及控制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替吉奥组33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3例,有效率达到46.67%;CPT-11联合卡培他滨组33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5例。
【关键词】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67-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主要研究对象是66位大肠癌患者,都经过了严格的医学确诊。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各占一半,年龄在22-74岁之间,年龄中值为56岁。初次治疗的有38名,复发后治疗的有28名,复发的患者使用丝裂霉素(MMC)等药品来化疗,且化疗无作用的患者停止用药一个月。
1.2 分组 IRIS分组有33人,男16名,女17名,年龄在2l-73岁之间,年龄中值是56.3岁。CPT-11+CAP组33名,男17名,女16名,年龄区间一样,年龄中值也是56岁。通过比较这两组病患的特点,两组病患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3 治疗方案 (1)IRIS组:使用IRIS 100mg/m2,通过静脉注射90分钟,分别在第1和第8天进行,21天为一个疗程;(2) CPT-11+CAP组:使用CPT-11 100 mg/m2,在第一天静脉注射120分钟;且同时使用CAP 1000 mg/m2口服,每2天口服一次,连续用14 天。也是21天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 在两周后观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将患者分为全部缓解(CR)、局部缓解(PR)、相对稳定(SD)以及进展(PD)。此外,将毒副反应根据世界健康组织的毒性分类标准分为0~Ⅳ等级,如下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_周俊翔

687华西医学 2012, 27(5)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27, No.5 May 2012
论 著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成都,610041)1华西医院药剂科,2华西药学院【作者简介】 周俊翔(1987-),男,四川成都人,初级药师,在读硕士,E-mail:zhoujunxiang87@126.com【通讯作者】 蒋学华,E-mail:jxh1013@vip.163.com【网络出版时间】 2012-05-14 14:39【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356.R.20120514.1439.018.html
近20年来随着各种抗肿瘤新药的问世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结直肠癌辅助化学疗法(化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较以前大为改善[1,2]。氟尿嘧啶/醛氢叶酸(5-FU/LV)+奥沙利铂
组成的FOLFOX方案和5-FU/LV+伊立替康组成的FOLFIRI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
周俊翔1,2,蒋学华2,徐珽1,唐尧1
【摘要】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伊立替康与氟尿嘧啶/醛氢叶酸(5-FU/LV)+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9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19例患者,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在中位生存期、完全缓解率[RR=1.58,95%CI(0.27,9.11),P=0.61]、部分缓解率[RR=0.86,95%CI(0.68,1.09),P=0.20]、总有效率[RR=0.88,95%CI(0.71,1.09),P=0.26]上表现出与5-FU/LV+伊立替康相似的效果,安全性方面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有较高的Ⅲ/Ⅳ级恶心[RR=1.92,95%CI(1.05,3.54),P=0.04]、腹泻[RR=3.23,95%CI(2.14,4.89),P<0.000 01]发生风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李红梅;冯锐;王秀美;梁军【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07(034)016【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氟脲嘧啶(5-FU)、亚叶酸钙(LV)以及奥沙利铂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者,行CPT-11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CPT-11 180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卡培他滨1250mg/m2,2次/天,第1~14天口服,休息7天,21天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4个疗程.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72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16例,有效率(RR)22.2%(16/72),稳定(SD)44例,进展(PD)12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6个月(6~28个月),中位生存期12.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脱发和延迟性腹泻,多为Ⅰ~Ⅱ度.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用药方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可广泛用于临床.【总页数】3页(P942-944)【作者】李红梅;冯锐;王秀美;梁军【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病房肿瘤组,山东省青岛市,2660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病房肿瘤组,山东省青岛市,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治疗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J], 杨健2.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38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J], 耿梅;马韬;徐昊平;楼谷音;蒋劲松;奚文崎;黎皓;曹卫国;金冶宁3.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42例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 [J], 王婷4.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J], 任丽影;曲卓慧;赵卓勇;车波;张静静5.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19例晚期结直肠癌 [J], 赵峰;周宏平;薛青萍;杜秀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当前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袁饮食内容逐渐丰富袁饮食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袁高脂肪尧高蛋白饮食所占比重逐渐增高袁使得胃肠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袁相应增加了直肠癌的发生率[1-2]遥该院直肠癌的发生率较高袁由直肠癌引起的死亡率也逐渐升高[3]遥近些年因为医学技术的进步袁直肠癌的早期检出率逐渐提升袁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接受临床治疗袁获得更好预后[4]遥化疗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重
要方法袁但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存在差异[5]袁该研究以该
院2017年1月要2019年3月中47例直肠癌早期患者为对象袁具体分析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在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肿瘤科袁江苏淮安211700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遥方法选择2017年1月要2019年3月中47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袁随机分为两组袁对照组23例患者接受常规放疗治疗袁观察组24例患者在放疗基础上结合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袁对照组总有效率39.13%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
4.776袁P<0.05冤曰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社会功能尧躯体功能尧认知功能尧角色功能尧情绪功能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袁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曰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袁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字2=0.710袁P跃0.05冤遥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早期直肠癌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袁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遥直肠癌曰早期曰伊立替康曰卡培他滨曰治疗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19.05.09.35
SHANQiangDepartmentofOncology,People'sHospitalofXuyi,Huai'an,JiangsuProvince,211700China
国产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多中心临床研究

( .江苏省宿迁市人 民医院 肿瘤 内科 , 1 江苏 宿迁 , 2 8 0 2 东南大学 附属 中大 医院 肿瘤 中心 , 2 30 ; .
江苏 南京 , 1 0 9 .江苏省涟水县人 民医院 肿瘤内科 , 2 0 0 ;3 江苏 涟水 , 24 0 230 ; 4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 肿瘤 内科 , . 江苏 淮安 , 2 3 0 230 ; 5 .郑州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肿瘤内科 , 河南 郑州 , 5 0 2 40 5 )
级 ) 2 , 头状 腺 癌 6例 ; 度 恶 性 程度 6例 , 2例 乳 高
收 稿 日期 :20 08—0 一O 1 9
( 下转 第 7 0面)
作者简介:尤传文(9 8一) t6 ,男 , 江苏宿迁人 ,主治发性 转 移 4例 , 脑 转 移 。组 织 学 情 多 无
共 13 7 个治疗周期可评价疗效 , 中位治疗周 期 数 5个 。中位 随访 6个 月 ( ~1 月 ) 1 3个 。近期
疗效 评 判 按 WT 标 准 进 行 , 组 无 完 全 缓 解 O 全 ( R) 者 , 分 缓 解 ( R)1 C 患 部 P 2例 (5 ,稳 定 3 %)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学药物治疗 ; 羟基喜树碱 ; 氟尿 嘧啶
中图分类号 : 3 3 R7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2 5 (0 8 0 -0 80 1 7-3 3 2 0 )30 6- 1
化学治疗是 目 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 要 手段 之一 。2 纪 9 0世 0年代 末伊 立替康 ( P C T一 1) 1的问世 提高 了晚期患 者 的疗 效 , P 1 C T一1与 5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