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沉淀_论朦胧诗

历史需要沉淀_论朦胧诗
历史需要沉淀_论朦胧诗

 收稿日期:2001208210

 作者简介:葛乃福(1940— 

),男,江苏江都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①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见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见1981年第3期《诗刊》

),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们诗歌的现代化倾向》(见1983年第1期《当代文艺思潮》),这三篇文章被称为“三崛起”。

2002年第1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12002 第15卷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 ERSITY

G eneral No.57

(总57期)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15

历史需要沉淀

———论朦胧诗

葛乃福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朦胧诗是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诗,以及对当时某些诗评家不确当的批评,诸如“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朦胧诗看不懂”等,应恰当评价。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长处,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积累了经验,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朦胧诗;后朦胧诗;现代主义诗潮;“今天派”;“新人群”

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1053(2002)0120050206

朦胧诗这名字是评论家章明给起的,他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中说:“我对上述一类的诗不用别的形容词,只用‘朦胧’二字,这种诗体,也就姑且名之为‘朦胧体’吧。”[1]虽然曾有人给它起过别的名字,诸如“古怪诗”、“晦涩诗”、“难懂诗”、“新诗潮”、“崛起派”、“现代诗”等等,最后还是朦胧诗这个中性界定为大家所认同。朦胧诗这一现代主义诗潮发生在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体地说,或许可从1978年12月23日北岛、芒克等人创办文学刊物《今天》算起,至1989年3月26日现代诗诗人海子逝世时为止,历时近11年。张同道指出:“现代诗经历了1989年海子自杀之后迅速转向,大批诗人转变身份,……只有寥寥的高贵头颅还在商业、功利之外坚持现代诗探索,成为可敬的唐吉诃德。”[2]11年的时间虽是历史的一瞬,但它在世界诗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多朦胧诗被译成英、法、德、挪威、瑞典等多国文字,有的被收进美国出版的中国青年现代诗集里,有的已在国外出版(如1983年瑞典好书出版社出版了《北岛?顾城诗选》,1995年韩国高丽园出版社出版

了《北岛的诗与诗论》,1999年韩国实践文学社出版了《顾城诗选集》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许世旭的《中国现代诗研究》[3]一书,有三章评析“今天派”、“新人群”以及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北岛的诗作。朦胧诗以1984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称“朦胧诗”,后阶段称“后朦胧诗”。之所以选定1984年为划分的年份,这是因为朦

胧诗派(或称“今天诗群”

)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失散”,高喊“pass 北岛”的后朦胧诗派(或称

“新生代诗派”

)已经崛起,并且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著名的诗歌社团有北京诗人群、“他们”文学社(南京)、“海上”诗群(上海)以及“新传统主

义”、“整体主义”、“非非主义”、“莽汉主义”

(四川)等。第二个原因是,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

支持朦胧诗的文章①

被当作“逆流”受到批判。1984年徐敬亚在报上发表自我批评文章[4],至此,关于朦胧诗的公开论争基本划上了句号。本文对朦胧诗在风风雨雨中走过的历程作一回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或许对当时的

5

一些问题看得更清楚些。

“并非穿了制服的新诗”

卞之琳说:“近两年(严格说是从一九七八年或一九七九年初算起)是涌现了一些并非穿了制服的新诗”[5]。上述的文学刊物《今天》可以说是这些新诗的摇篮。这个刊物从创刊到1980年第3期后停刊,共出版九期,后来被称为“朦胧诗”派的一些主要诗人的成名作、代表作都曾在这份并非单纯的诗歌刊物上登载过。1985年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出版《新诗潮诗集》,该诗集的上册汇集了十三位诗人在《今天》上发表的诗作,他们是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林莽、严力、方含、牛波、黑大春和欧阳江河。其中前五位更具代表性,且常被并称,1986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诗合集《五人诗选》。他们的诗具有共性。他们生于50年代,“文革”时他们正在农村插队。当时的政治氛围蕴育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历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他们的艺术观“吟咏所发志惟高远”(刘勰语),是社会责任大于艺术责任。这可以从他们对诗的看法得到印证。北岛说:“诗是火。”[6]江河说:“斗争就是我的主题。”[7]杨炼说:“我的使命就是表现这个时代,———对于我,观察、思考中国的现实,为中国人民的命运斗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8]

朦胧诗人们诞生于现实主义一统诗歌的文化氛围里,然而他们却倾向于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段是暗示象征、多层结构以及隐喻和意象化等等,可以说他们走的是和现实主义不完全一样的路子。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例如诗人公刘曾说过:“健康向上和发愤有为的东西只能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东西”,“无论有什么‘崛起’,怎么样的‘崛起’,现实主义之大树依旧巍然不动,默默地将虬根盘结于大地(人民)的深层,除非你不会写今天,不写中国,否则,你就不能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还以北岛的《回答》为例分析道:“我不同意那种把它列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代表作的论点。恰恰相反,它们浸透了现实主义的血泪,是从一代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过的十年动乱造成的苦海汪洋中析出来的结晶体!”[9]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却是大家都认可的,朦胧诗从一出现在诗坛上起,就是与众不同,用形象化的说法就是它是“并非穿了制服的新诗”。

“希望,请落进我黑色的眼睛”

别的诗都穿着制服,朦胧诗却穿着奇装异服,自然引人瞩目。较早注意它的是诗人公刘,他撰写《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发表在1979年10月出版的《星星》诗刊复刊号上。1980年3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一届诗歌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见到《星星》诗刊上顾城的诗,特别是那首《弧线》,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说这样古怪的东西,存心让人看不懂,于是爆发了争论。到了这一年的八月份,关于朦胧诗的讨论由口头移到笔头(指在全国性出版物上刊发,在这之前,《福建文学》结合舒婷作品,已开展了对朦胧诗的讨论),从印象上升到理论,《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这篇文章以杜运燮的《秋》和李小雨的《海南情思?夜》为例,提出一个早在南宁会上就有人提出的质疑,朦胧诗是叫人看不懂的诗,他说:“一看就懂的诗不一定是好诗,但叫人看不懂的诗却决不是好诗,也决受不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80年底《诗刊》召开了“诗歌理论座谈会”,有人对朦胧诗人在诗中表现“自我”提出批评,指出诗中代表个人的我是“小我”,而代表人民的我则是“大我”。“小我”只是手段,“大我”才是目的[10]。这样前後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批评,一是朦胧诗看不懂,一是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这两点很快在反对朦胧诗的人中引起了共鸣。

朦胧诗真的看不懂吗?朦胧诗从整体来说是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只是极个别诗,况且古今中外都有看不懂的诗(也是极个别的),“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海明威语),这不足为怪。有的评论家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这是中国新诗传统断裂了三十年的结果。如果戴望舒的诗穆旦的诗,没有被打入冷宫,就不会有这样的‘气闷’”了。[10]这些评论家之所以看不懂,也是因为“人们习惯了读政治性的文章,以致他们碰到了一些文艺作品时,就自然而然出现了这种‘朦胧’的感觉”[11]。戏剧性的是,当年那些被一些人认为看不懂的诗,现在可以被这些人很容易地看懂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显然问题不在朦胧诗本身。朦胧诗是表现“小我”即“自我”吗?首先我们对朦胧诗人和朦胧诗作一考察。朦胧诗人在诗中是表现“自我”的,不过这“自我”是个体中的群体,因为没有“小我”就没有“大我”,任何“大我”都是寓于“小我”之中的,这就是“小我”与“大我”

15

的辩证关系。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12]杨炼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民族的一员而歌唱,但我首先记住作为一个人而歌唱。”[6]顾城说得更为透彻:“我觉得,这种新诗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出现了‘自我’,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我们过去的文艺、诗,一直在宣传另一种非我的‘我’,即自我取消、自我毁灭的‘我’。———新的‘自我’正是在一片瓦砾上诞生的。———他爱自己,爱成为‘自我’、成为人的自己,因而也就爱上了所有的人、民族、生命、大自然。”[13]舒婷的《致橡树》、

《神女峰》,顾城的《一代人》、《眨眼》,杨炼的《瞬间》、《石斧》等诗里的“我”,我们能说他是“小我”吗?再从理论上来说,“没有特殊就没有一般,任何一般都不能完全包括特殊,尤其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它决定地需要通过诗人的个性来折射人民的共性,———不允许诗人表现自我,就等于抽掉了诗的鲜活的生命,也就等于取消了诗。”[14]

1980年至1983年,谢冕、孙绍振和徐敬亚的“三崛起”将关于朦胧诗的讨论推向了高潮,特别是徐敬亚的文章,被认为是“朦胧诗宣言”,发表后引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发表在报刊上的讨论文章共有四百多篇,后被编成《朦胧诗论争集》出版。[15]当时讨论的一个特点是对朦胧诗的批评,重点转移到对持支持态度的诗歌评论家的批评。徐敬亚文章发表的那一年正是“清除精神污染”的高潮期,所以该文受到的批评更为猛烈。

我认为对朦胧诗的讨论,应该兼及理论和实践,即朦胧诗理论与创作这两个方面。朦胧诗人是“历史真理的代言人”,而上述三位诗歌评论家并未被授权是代表朦胧诗人的发言人,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朦胧诗本身作一考察。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不久,即1978年12月23日,文学刊物《今天》创刊了。它凝聚了最初的一批朦胧诗人,组成了“今天派”。在由北岛执笔的《告读者》中有这样的话:“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声唱出来。”[3]显然,这里的“历史”是指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告读者》也昭示了他们的宣言:第一,“我们的今天,植根于过去古老的沃土里,植根于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信念中。”第二,“我们文明古国的现代更新,也必将重新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我

们的文学艺术,则必须反映出这一深刻的本质来”。第三,“今天,当人们重新抬起眼睛的时候,不再仅仅用一种纵的眼光停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来环视周围的地平线了。”这里将传统与“现代更新”讲得很辩证,丝毫也看不到“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影子。听其言而观其行,《结局或开始》(北岛)、

《纪念碑》(江河)、

《乌篷船》(杨炼)、《小巷》(顾城)、《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这些诗均可以与上述宣言互相印证。

艺术方面,毛泽东曾说过要在民歌与古典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朦胧诗从它诞生起虽带有“现代化倾向”,受到一些外国现代诗的影响,而更多的却是受到我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包括“五四”时期新诗的影响),正如《告读者》所说,他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过去古老的沃土里的。这里仅举几例,先说古典。古典往往被人认为是“传统”的同义词。“全面否定传统,就失去判断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也就失去创造民族文化的根基”[16],朦胧诗人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古典诗讲究押韵、精练、含蓄、警句、对偶、意境等等。这些古典诗的特色在朦胧诗人的诗中均可以找到例证。有的诗句甚至是古代诗句的移植,例如“没有小舟自横,只有脚印/或深或浅都是独语”(林珂《野渡》),而舒婷的《呵,母亲》:“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情景水乳交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再说民歌。民歌中常用比喻、呼应、复沓(回环往复的手法),有时也用白描手法。朦胧诗中的有些比喻新颖独特,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将太阳比喻为“救生圈”(梁小斌:《大地沉积着黑色素》),比喻为“萎缩的花环”(北岛:《结局或开始》),这在“文革”中是不可想象的事。北岛的《青年诗人的肖像》运用了白描手法:“你/生下来就老了/尽管雄心照旧沿着/秃顶的边缘生长。”杨炼在《午夜的庆典》采用了四川民歌中“丧歌”的形式,三小节标题均采自原题,这说明朦胧诗人很注意从民歌中吸取营养。

由于朦胧诗的讨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之后,所以其中一些过激的言词已难产生“威慑效果”,有趣的倒是自讨论开始后,具体地说从1979年到1983年5月,“每年全国的报刊杂志平均发表近五万首长歌短吟,出版了五百多部新诗集。”[17]这或许是因讨论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吧。限于篇幅,“今天派”以外的一些朦胧诗

25

人,如梁小斌、王小妮、吕贵品、孙武军、吕德安、王家新等,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星星永远是星星么”

经历了长达五年(1980-1985年)的关于朦胧诗的讨论,以及与此相联的关于“新的美学原则”问题的讨论和关于“自我表现”问题的争鸣,在中国诗坛上引起了较大变化。对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朦胧诗人来说,他们曾有一段时间主动搁笔,进行回顾,舒婷就很有代表性。当她三年后重新执笔,诗的激情大不如前,诗的数量大大减少,想自我超越,但不能如愿,或许这就是她兴致转向散文的原因吧。其他的诗人,如江河,他“1985年发表的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取材于古代神话。———诗风与前期有了明显差异:理性的叙说和激情的冲突已经淡化,情绪从喧腾、躁动走向宁静。”[18]此后他便停止了诗歌创作。再如杨炼,虽然他没有像舒婷那样搁笔回顾,而是转向文化诗创作,发表了《诺日朗》、《大雁塔》、

《敦煌》和《屈原》等,但由于深度不够,也未能超越自我。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由于朦胧诗的影响所及,模仿之作蜂起,因为没有朦胧诗人的深刻体验,而仅是形式上的描摹,所以引起读者的不满。对这些模仿复制之作,有人批评道:他们“把‘意象’当成一家店铺的宝号,在那里称一两星星,四钱三叶草,半斤麦穗或悬铃木,标明‘属于’‘走向’等等关系,就去煎熬‘现代诗’。”[19]以上就是“更年轻的一代”诗人登上诗坛的缘由。这“更年轻的一代”诗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后朦胧派诗人”。“后朦胧派”也有许多别称,如“第三代”、

“第二次浪潮”、“新生代”、“实验派”、“后新诗潮”、“后崛起”、“先锋派”等等。由于时过境迁,社会意识在“后朦胧派”的诗作中已经非常淡化,随之而起的是艺术责任大于社会责任。他们反对诗歌偶像,反对崇高,发展到反对意象,反对隐喻,反对诗眼。”[20]如果说朦胧诗派仍以“诗言志”作为他们的旨意呈现的话,那么到了后朦胧诗派就开始分化。一

部分人仍坚持认为诗应该起到净化心灵、教化人性的作用,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诗人和其他人一样,因而也就不必承担诸如净化和教化的任务。王小龙说:“写诗的青年不是踞于人群之上的怪物。不比其他人更聪明、更愚蠢、更高尚、更卑鄙。仅仅因为活着,像其他人一样活着,仅仅因为敏感,甚至不比其他人更敏感,仅仅因为偶然,我们写诗。”[21]于坚认为:“诗人不再是上帝、牧师、人格典范一类的角色,他是读者的朋友,他充分信任读者的人生经验、判断力、审美力。他不指令,他只是表现自己生活最真实的体验。”[22]他们两人的看法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诗学主张,他们两人都可以用各自的作品《外科病房》、

《有关大雁塔》来印证他们的主张。

因此我们也想到在朦胧诗讨论时,由于朦胧诗人们的理论水平有限,最后由诗评家介入。到了后朦胧诗阶段,他们都比较注意诗歌理论的建设,有的有单篇理论文章,有的还有诗歌理论专著,例如于坚的《棕皮手记:诗人写作》、

《诗歌精神的重建》,王家新的《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唐晓渡的《临窗的芦苇》,陈东东的《词的变奏》,西川的《让蒙面人说话》,翟永明的《黑夜的意识》,周伦佑的《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海子的《诗学:一份提纲》,等等。

上文已述,1979年至1983年,中国诗歌有了大的发展,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诗歌人口达到100多万人,个体诗歌杂志不下三千家,诗歌团体数百个。”[2]这集中反映在安徽《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中,它介绍了100余位“后崛起”的诗人,60多个诗歌“流派”,对此,诗评家谢冕称之为“美丽的混乱”,后来编成《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一书,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了了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现状的必备书。

在众多的流派中,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域诗群,兹列表如下:

诗群名称成立时间诗学主张主要成员刊物主要作品

北京诗人群坚持人文精神与

诗歌传统

西川、严力、邹静之、海子、骆

一禾等

没有统一的刊物

《西川的诗》、《海子诗全编》、

《骆一禾诗全编》

“他们”文学社(南京)1984年冬

(一说1985

年)

“诗到语言为止”

(韩东)

韩东、于坚、丁当、小君、吕德

安、王寅、陆忆敏、于小韦、朱

文、朱朱等

《他们》诗刊

(1985—1995)共

出9期

《有关大雁塔》、

《山民》、

《你见

过大海》(韩东)、《〈他们〉

1986—1996》(十年诗选)、《对

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

35

诗群名称成立时间

诗学主张主要成员刊物主要作品

“海上”诗群(上海)

1984年秋

形式美学和表达策略是他们诗歌的中心王寅、孟浪、张真、陈东东、陆忆敏、宋琳、张小波、李彬勇、孙晓刚等《明净的部分》

(陈东东)、《城市

人》(宋琳、孙晓

刚、张小波、李彬

)整体主义

(四川)石光华、杨宏远、刘太亨、宋

渠、宋炜等

《呓鹰》(石光华)、《大佛》

(宋渠、宋炜)新传统主义(四川)

廖亦武、欧阳江河、翟永明等

《透过词语的玻璃》

(欧阳江河)、《祖国:儿子们的年代》、

《巨匠》(廖亦武)、《黑夜里的素歌》

(翟永明)非非主义

(四川)1986年1—5月

“前文化还原”理论周伦佑、蓝马、杨黎、尚仲敏等《非非诗歌》、《非

非评论》

《冷风景》(周伦佑)、《打开肉

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

到作品》等

莽汉主义

(四川)

1984年

前后

嘲讽性的态度,

随意性的口语

万夏、胡冬、李亚伟、马松等

《我想乘一艘慢船到巴黎》

(胡冬)《咖啡馆》(马松)、《硬汉们》、《中文系》(李亚伟)、《枭

王》

(万夏) 与朦胧诗派有五位代表性诗人一样,后朦胧诗派或许也有同样数目的五位代表性诗人,他们是韩东、于坚、欧阳江河、翟永明和海子(查海生)。翟永明被认为是舒婷之后最重要的女诗人和女性诗歌倡导者。她是四川诗人群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的评论家将她和陆忆敏、唐亚平、伊蕾、海男和林雪等列入女性诗歌,她写妇女的传统题材而发掘出“黑夜意识”很有新意,或许将她列入新传统主义也无不可。

后朦胧诗是一个新古典主义、新传统主义、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的杂糅,其哲学基础是一种理性怀疑主义,

“怀疑的目的是思考与行动,思与行之间是相贯一致无法分

割的”

[23],这种理性怀疑主义也可在朦胧诗派的一些作品(如《回答》、《一切》和《红帆船》等)中见到。

我们谈到朦胧诗,往往提及朦胧诗人的作品较多,而提及后朦胧诗人的作品较少,这不是诗评家的偏见,而是表明后朦胧诗这种“宣言多于思想,运动大于创作”的带有现代行为的诗歌运动,在抵制广告式的艺术快餐、确立精品意识方面还做得不够。

“成熟是一个蓝色的瞬间”

在1978年至1989年这短短十多年中,我们走过了西方诗歌近半个世纪的路。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朦胧诗将永载史册,但它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

(一)新诗似乎是由传统诗(指受传统影响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新诗)、现代诗和朦胧诗这三部分组成的①。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的长处,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而那些内容苍白,语言晦涩的所谓“朦胧诗”,都不是正宗的朦胧诗,而是盗用朦胧诗商标的伪劣产品。

(二)中国新诗应是扎根在古老传统里的,又是扎根在中国现实土壤里的。台湾现代诗走过的弯路,我们应引以为鉴。我们要通过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

(三)借鉴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必大惊小怪。有没有这种借鉴大不一样。读者与评论家对青年诗人的探索,要有耐心,要多理解,不要动辄批评。

(四)应该帮助青年诗人提高鉴赏力。《诗刊》多次举行青年诗人“改稿会”,以老带新,手把手教,并且帮助青年诗人从理论上提高,这种办法值得肯定。现在有些高校招作家班,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五)有种说法,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多,这要作具体分析,写诗的人多这没有什么不好。至于看诗的人少,我见过几篇调查报告,反映的情况不尽相同。经济大潮肯定会对诗歌有不小的冲击。我们无须悲观,诗歌不会消亡。古人

4

5①有人认为“朦胧诗”是组成我国现代诗的三大板块之一。南野说,我国“使用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创作的新诗,其范围包括二三

十年代以李金发、戴望舒等人为代表的象征体诗歌,台湾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现代派诗,和大陆八十年代出现的“朦胧诗”与“后朦胧诗”(亦称新生代诗)三大板块。”(见《生活情怀与思的品质———中国现代诗内部的分层》,发表于《诗探索》,2000年第一、二期)。

说,有水井的地方就有柳永词。我要说,有人群的地方就可见到诗歌的常青树。

中国是诗歌的泱泱大国,有着两千多年的诗歌传统。在中国诗歌史上,群星闪烁,有过骄傲,有过辉煌。作为它的承传者,我们抱愧历史,留下了不应有的遗憾,但是我们要重创辉煌,用李杜的笔,用汨罗江的水研墨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诗篇。无论这“蓝色的瞬间”是短是长,我们都要努力使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J].诗刊,1980,(8).

[2] 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3] 许世旭.中国现代诗研究[M].汉城:韩国明文堂,1992.

[4] 徐敬亚.牢记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N].人民日报,1984-03-05.

[5] 卞之琳.今日新诗面临的艺术问题[J].新华文摘,1981,(9).

[6] 北岛.诗人谈诗[J].今天,(9).

[7] 江河.纪念碑[J].今天,(3).

[8] 杨炼.请听听我们的声音[J].诗探索,1980,(1).

[9] 公刘.关于新诗的一些基本观点[J].文学评论,1983,(4):45.

[10] 孙绍振.历史的选择———纪念朦胧诗二十周年[N].文学报,1998-12-03.

[11] 〔美〕郑树森.关于“朦胧诗”的争论[N].文汇报,1987-01-15.

[12] 青年诗会[J].诗刊,1980,(10).

[13] 顾城.请听我们的声音[A].老木.青年诗人谈诗[C].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

[14] 吴欢章.回首朦胧诗[N].文学报,1998-12-03.

[15] 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16] 苗得雨.不得已又说“新潮”———是“新潮”救了新诗,还是新诗救了“新潮”?[N].华夏诗报,2001-06-25.

[17] 杨匡汉.诗美的崇高感[J].文学评论,1983,(4):51.

[18]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 王小龙.远帆[A].老木.青年诗人谈诗[C].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

[20] 于慈江.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蜕变期的深刻律动[J].文学评论,1988,(3):98.

[21] 王小龙.自我谈话录:关于实验精神[A].老木.青年诗人谈诗[C].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

[22] 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A].快餐馆里的冷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3] 〔美〕李黎.在融合中铸造东方的现代诗魂[A].斯义宁.中国当代文学与现代主义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

1988,(3):172.

(责任编辑 郭志东)

On H azy Poetry

GE Nai-fu

(Depart ment of Chi nese,Fudan U niversity,S hanghai200433,Chi na)

Abstract:Hazy poetry,a trend of modernism poetry arising in the late1970s and early1980s,has ex2 erted great repercussion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etry circles.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hat jus2 tice be done to the background of hazy poetry and post-hazy poetry,their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aes2 thetic features,representative poets and their masterpieces,etc.In fact,hazy poetry has not only inher2 ited merits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folk songs but also learned from modern poetry,thus having contribut2 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etry in China.

K ey w ords:hazy poetry;post-hazy poetry;the trend of modernism poetry;“the school of contemporary poetry”;“new poets community”

55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唐文英 “朦胧” (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含混”等)是一个本体论范畴。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入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1]也就是说,优秀的诗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不可名状的,因此,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根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只有用朦胧的语言,才能引导人们去感受和思考语言之外的东西。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的,回顾朦胧诗远去的一路风尘,我们深深意识到,雷同平庸的标准件艺术终于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下面,本文将从朦胧诗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之。 一、思维方式:诗歌精神的嬗变 文革十年断裂的艺术空白为朦胧诗提供了恣意纵横的广阔诗意空间,听命于直觉的驱动,朦胧诗人们顿悟到诗歌它不能镜子般被动地再现外在生活,而应曲笔涉入折射外在生活的心理空间,从而抵达诗歌质的本性,进而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他们灵感迸放出来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2]以此寄托急剧变幻的现实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风暴。 (一)灵感迸放出了意象的火花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冰川”冻结后,灵感像决口的河堤,从冰缝里迸发出来,晶莹、高洁、绚丽……它使朦胧诗人们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觉、思考和创造。变化莫测的婀娜灵感窜出来时,朦胧诗人们

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

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 楚宗礼Ξ (潍坊学院中文系, 山东 潍坊 261043) 摘 要: 朦胧诗论争的焦点,一是自我表现,一是关于意象的运用。现实主义把 “自我”看成个体人格的非理性方面,朦胧诗人则坚持”自我”具有理性的一面。看来论争的原因在于对自我的理解。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图对此进行了分析。意象的运用是朦胧诗人抒发内心感受,寻找情感对应物的结果,但朦胧诗人及其理论家却把意象神化了,导致了诗歌的晦涩难懂。正确的意象运用原则可根据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说来解释。 关键词: 朦胧诗;意象;自我表现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2)01-0031-04 朦胧诗的发展一直处在与现实主义论争的过 程中,这两种从诗歌自身来看本来可以并行不悖的诗歌主张在当时围绕着诸如“读不懂”、“朦胧与晦涩”、“自我表现”、“情绪状态”、“意象运用”、“价值取向”等多方面所发生的短兵相接,其实都起因于朦胧诗着眼于内心世界的描写这一艺术观念上,它的目的与特点就在于自我表现,自我表现决定了意象运用的必然,也决定了诗歌中的多种情绪状态,多种价值取向。论争的焦点,是关于自我表现和意象的运用。 关于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以朦胧诗为标志的现代主义诗潮的根本立足点,这一立足点也是朦胧诗与现实主义诗歌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也决定了这一立足点是现实主义诗歌观对朦胧诗进行抨击的焦点,是两种诗歌观念碰撞而产生的最大的漩涡。从当时的论战来看,双方虽各有偏颇,亦各有合理因素,因此,双方才相持不下,其实这二者之间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且有的论者就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直到今天,就本人的阅读所及而言,在自我表现这一观点上分歧还是多于统一。因此,我试图对这一观点进行细致的剖析,以便找出分歧产生的原因,明确“自我表现”所具有的内涵的多重性。 先请看下面的“弗洛伊德心理和人格结构构 建的原则”示意图。 〔1〕 在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中,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见上图)。“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包括人的本能的、原始的欲望以及受到压抑的内容。它既不讲理性,也不讲逻辑;既没有价值观念,也不讲道德伦理,而是根据唯乐原则,只求本能的发泄和欲望的满足。“本我不会思维,它只有愿望和行动。”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它会用做梦来产生替代性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有理性,有逻辑,它遵循唯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控制和指导本我和超我,为整个人格的利益和广阔需要而保持与外界的交易。”在唯实原则的支配下,个体人格从现实出发,在保证个体生存和有利于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去达到愿望的满足。自我还具有产生幻想和白日梦的 ? 13?第2卷第1期V ol.2 N o.1 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2002年2月 Feb.2002 Ξ 收稿日期:2001—12—06 作者简介:楚宗礼(1967— ),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中文系讲师,文艺学硕士。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

现代诗:北岛《迷途》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北岛《迷途》原文与赏析 《迷途》 北岛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现代诗《迷途》赏析: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政治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 到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思想”,也看不到曾经熟知的昂仰气派。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读者遭遇的一片“象征的森林”,众多意象枝繁叶茂地伸展着,昏暗了原本应该笔直宽阔的道路,读者在“小路上”时刻面临“迷途”的威胁,又随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这种阅读经验打击了当时人的期待视野,但似乎更切合诗歌本身的要求。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迷途》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而且由于内容的关系,它几乎也成了我们阅读诗歌的一个寓言。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 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第二个原因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 疑常规的寻找一克服障碍一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诱惑,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次寻找。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征途,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因此,这首诗又恍似一篇阅读的寓言,提醒着我们诗歌阅读中的微妙之处。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 摘要: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朦胧诗内心世界陌生化审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朦胧派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梁小斌、杨炼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的崛起。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传统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 一、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朦胧诗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和细节特征的真实模仿上,而是更加注重表现人主观的内心感受和印象体验。 在过去的文学观念指导下,传统诗歌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人为地拉成一种的线性关系,只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再现,而把人的内心世界排挤到不显眼的角落,即使是作为诗歌中心元素的抒情也是在一个层次或平面上展开,且往往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加以表现,这与诗的真义相去甚远。诗歌应该把情感当作自己的表现对象。情感虽然受之于外,但却蓄之于心,而要表达情感就一定要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和表现。 “当作家抒情地、从社会意识方面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想旨趣和感情态度时,他可以首先从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特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向出发……在绝大多数的抒情作品中,主要的认识对象正是作家(诗人)本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社会意识。”[1]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诗歌就不需要写外在的物象和具体的情境。只是在描写这些外在物象和具体情境时,也要将它们纳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黑格尔说过,“抒情诗固然也要涉及具体的情境,主体在这种情境之中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纳入他的情感和观感里,但是决定抒情诗这个基本类型的是内心生活,所以抒情诗不容许对外在现实进行广泛的描绘。”[2]朦胧诗在这一点上半点也不朦胧,它特别强调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正如艾青的《虎斑贝》:“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玉石的盔甲,/保持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诗人吟咏的对象是虎斑贝,但却并没有描摹再现虎斑贝这一具体物象的外在形貌和状态特征,而是突出表现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并且把它纳入到诗人自己的遭际命运和印象感受里加以表现,让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和自己的融为一体。这也如黑格尔所说的,“在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生自发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

舒婷朦胧诗赏析

舒婷《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地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

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地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讲课课件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出现 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他们的诗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 二、朦胧诗的定义 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坛广受争议,影响深远的一个诗歌流派。它以一批成长于文革时期的青年诗人为主力军,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来隐示情思,其诗境朦胧、主题多义,显示出较强的探索性。又被时人称为“新诗潮”。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 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 三、朦胧诗的论争 1.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公刘用文字表达了他的焦虑) 2.1980年,《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该文作者批评新潮诗朦胧、晦涩、难懂,并将这些青年诗人的创作称之为“朦胧体”。朦胧诗也因此得名。 3.《在新的崛起面前》 谢冕将整理的发言,以《在新的崛起面前》为题发表。他以“历史见证人”的姿态,和对于“五四”的“自由、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的想像,来吁请“宽容”:“对于这些`古怪`的诗”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急着出来`引导`”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孙绍振概括朦胧诗的三个美学原则为: 1.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2.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 3.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身的劳动场景 《崛起的诗群》------- 徐敬亚 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从现代倾向,现代主义文学的角度,从形式到内容把朦胧诗的艺术主张系统化,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 这三篇文章都使用了“崛起”一词,也是为朦胧诗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被统称为“三个崛起论”,与朦胧诗一样遭到严厉的批评。 三崛起被看作是有代表性的错误理论认为他们程度不同,并越来越系统的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和路线,比起文学领域中其他的错误理论,更完整,更放肆,因而不能低估,他们给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的混乱和损害。但这种严厉警告在此时已难以产生威慑效果,朦胧诗影响迅速扩大,并确立了他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 论争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四、朦胧诗的特质及意义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 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 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艺术特征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

北岛及朦胧诗

北岛及朦胧诗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张红顺)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北岛,第一次听见北岛的声音! 比想象的要年轻的多,比想象的也算振作的多! 北岛的名气在当代诗人里算是够大的,据说在海外生活的那些年里,有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里咱不表别的,咱就事论事,简单分析分析北岛早期诗歌的特点。 让北岛一炮走红,或者说让北岛名震天下,也是让读者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自然是那首《回答》了。这首诗当年一经亮相,就博得喝彩无数。想必喜欢读当代诗歌的人都很熟悉,甚至耳熟能详吧。据说这首诗也是不少诗歌朗诵会的必读诗。的确,这首诗写的非常棒,很出彩。这么说吧,就算是当下,如果你是第一次读这首诗,相信你也有一种平地起惊雷的感觉,那就是震耳欲聋,仿佛你到了七月的壶口瀑布,距离瀑布还有几百米,那就是满耳的咆哮声,满脸飞溅的浪花。你可要知道,这首诗歌写于1976年,反映的是1976年之前大家熟知的那段时期。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现在的90,00后根本无法体会了。别的不说,但就物质方面,那时的人们哪知道汉堡包、烤肉是啥,手机、游戏是啥,啥也不知道,白面馒头都罕见,整天一窝窝头,能吃饱就不错了。至于精神方面,就更别提了,除了满地摊都能看到的那些书,其他的想就别想了,哪里有今天的孩子们想看就看的各种名著、好莱坞大片、想追就追的各种偶像明星呢。物质的困窘与精神的困顿,双重束缚压抑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让人们难以呼吸。怒火就像挤压在岩石中间的熔浆一样,一旦有个裂缝,就喷薄而出了。都说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也只有诗人,能够将时代的情绪通过自己的笔发泄出来。北岛作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正好是一个热血青年,也有那个叙写的能力,所以,他就写出了《回答》这样一首体现时代特色的诗歌。 回到《回答》这首诗,这首诗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最根本的还是它喊出了当时积压在众多人心中的那股怒与怨。这首诗整体的基调概括一下那就是诅咒,反抗与决裂!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诗歌的章节词句里清楚的看到。比如诗歌的开首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写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突兀,因为这两句相当于一个结论,本应当由过渡或推演而来,但是没有,什么也没有,没有前提,上来就是这冷冰冰,阴森森的两句,打个比方,仿佛清晨开门,门前被别人丢过来一只腐烂的土狗似得,让人恶心的同时又有些战栗。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表达呢,事实上,这正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的一种专门修辞,作者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修辞来造成一种石破天惊的感觉,让读者深思,反思,带着深思、反思在诗歌中间寻求答案。可以说,这两句劈头盖脸,横空出世的表达,就给诗歌本身营造出了一中强烈的

论舒婷诗歌中表现的自我意识

论舒婷诗歌中表现的自我意识 徐勇 【摘要】: 朦胧诗在70年代末的出现,以及80年代的鼎兴。其中涌现了大批的优秀诗人。女诗人舒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创作的诗歌,虽然被称之为“蒙着面”的,但是却又不得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成了“报春的乳燕”。 诗歌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创作。其在文字叙述的时候,无论怎样,都无法避免诗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意识外露。舒婷的诗歌,因为诗人本身的性别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空间,以及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更多的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体内心世界。 诗人创作的三个阶段,从不同的意识角度,运用朦胧诗意的意象和独特魅力的语言,表现了自我意识的三个层面:前期,诗人因为目睹了许多的黑暗和混乱,这些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灵上的投影,使得诗人在表现个体的精神世界的时候,倾向于表达个体对于自由的渴望。中期,因为受到了十年动乱的影响,当下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被禁锢的自我意识逐渐复苏,对于自由平等的爱情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这样的女性意识,诗人在作品中赋予了更加鲜活的意象。后期,由于因为被压抑被禁闭的太过于长久和深刻,人的自我意识出现了一种膨胀。西方的思想和物质的文明在与本土的激烈碰撞和交融中,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种变迁,掺杂了太多的虚妄和糜烂,让诗人感到深深地哀伤和悲切。 虽然信息时代的来临,消磨了朦胧诗留给大众的影像。但这并不能够消弭朦胧诗对于一代人的影响,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作为一代人所特有的精神特征,以及诗歌发展的贡献,依然值得我们瞻仰。 【关键词】: 朦胧诗舒婷女性意识个体意识悲剧意识 一 朦胧诗从“朦胧的意象,零碎的构图,富于运动感的急速跳跃,交叉对立的色彩,标点改进和‘语法’的‘主观化’,哲理和直觉的单独表现溶合,象征隐喻的手法和奇特的语言结构”、“通过包括‘朦胧’的各种情绪、直觉、感觉描写去影响现代人的心灵”、“追求艺术的含蓄和进入人的内心,尝试用意象的技巧来表达内心难以描摹的情绪”,这些角度,塑造了全新的意识形态的诗歌形式。诚然,这些诗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的层面,难免会有出现很多的不理解,但“凡是花都有绽放的权利”⑴,舒婷作为一名朦胧诗的主力,必然会面对这些不理解。不过,舒婷和

文章里的朦胧诗历史

文章里的朦胧诗历史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伍明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诗人北岛的《回答》开篇两句,直到现在仍经常被引用。同样的两句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其实,“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本质意义。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 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发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 语。”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朦胧诗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然而,这在当时文坛却引起了争论。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行文风格,既不同于孙绍振一贯擅长的锋芒毕露的雄辩,也异于徐敬亚作为一位亲历者对朦胧诗所作的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是在总体上呈现为温和、从容的论述话语中,富有策略性地保持某种必要的批判力度。

浅析“朦胧诗”(一)

浅析“朦胧诗”(一) 【论文关键词】“朦胧诗”;”朦胧诗派”;新诗潮 【论文摘要】近期以来,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本文从“朦胧诗”和“朦胧诗派”、“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正确评价“朦胧诗”三个方面对“朦胧诗”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朦胧诗”和“朦胧诗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经由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从60、70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朦胧诗派”迎着热风冷雨,直到被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其生长和发展的不寻常历程,可以说是相当辉煌的。然而,到了文学多元化的80年代中后期,“朦胧诗”则开始淡出。“朦胧诗”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文革”神本主义思想文化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是人本主义文学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在文学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因此,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 “朦胧诗派”崛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江河、多多、食指、芒克等。舒婷的《致橡树》、《中秋夜》、《四月的黄昏》,北岛的《回答》、《冷酷的希望》、《结局或开始》,芒克的《天空》、《十月的献诗》、《心事》,食指的《相信未来》、《命运》、《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星星变奏曲》,顾城的《简历》,杨炼的《乌篷船》,方含的《谣曲》等。其中,不少后来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作于1979年,这首诗是“朦胧诗”创作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舒婷的《致橡树》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热烈歌颂了诚挚、坚贞的爱情,当年曾脍炙人口。 虽然“朦胧诗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群体,但这些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二、“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 (一)“朦胧诗”的产生 “朦胧诗”的崛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它自1979年3月浮出水面,能在两三年内迅猛崛起,遍地开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得益于举国上下痛恨“文革”渴望新生的政治热情。伴随着当时整个社会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而喻的。《一代人》只有短短的两行诗句,以三个单纯的意象概括了生于逆境却始终不失信念的一代人异常复杂的心理经验和精神特征。《一代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是在不断地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苦难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

朦胧夜里的星光——顾城和他的诗

朦胧夜里的星光 ——顾城和他的诗 初教101 14 陈倩 【摘要】顾城,如朦胧静夜的星辰,在诗的王国里熠熠闪耀。在朦胧诗的浪潮里,他的人,他的诗是朦胧的传奇。走进顾城的诗便如同走进了孩童般纯真的世 界。围绕顾城诗歌的人文情怀、艺术特点及其诗歌与朦胧诗的渊源,我将展开一场 有关顾城诗歌的追寻。 【关键词】朦胧;黑夜;星光;顾城;时代意义;人文情怀 一、诗人同诗歌的结缘 (一)顾城的成长简介 顾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里自杀身亡。三十几载青春年华,连同他斑斓的诗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朦胧如梦的年代。 顾城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顾城才10岁。两年后,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放猪,空暇之余他还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写下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1973年(17岁)顾城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1979年顾城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他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 ,再掀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 1987年,顾城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时隔一年后便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辞职后他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顾城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得德国伯尔创作基金,留在德国进行写作。同年9月,顾城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他的足迹遍布许多陌生国度,1987顾城参加了德国的明斯特国际诗歌节,而后去了英国、法国、美国、瑞典……他一路行走,一路吟唱,在诗歌的饕餮盛宴里,他是每个主场里的王。 (二)诗是顾城的性格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和诗歌的游戏。顾城和朦胧诗是无法分割的,作为朦胧诗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足以引领一场潮流。人们赞誉他是

朦胧诗的美学探究和现实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姓名 论文题目朦胧诗的美学探究和现实意义指导教师 目录 学号: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1) 一、“朦胧诗”概述 (2) (一)“朦胧诗”名称的由来 (2) (二)朦胧诗的相关成员和文化背景 (2) (三)朦胧诗的发展过程 (3) 二、朦胧诗的美学探究 (4) (一) 朦胧诗的形式美 (5) (二) 朦胧诗的音乐美 (5) (三)朦胧诗的意境美 (6) (四)朦胧诗的意象塑造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7) 三、朦胧诗在人性上的体现 (8) (一) 关注人自身的价值 (9) (二)诗歌中体现诗人的情感 (9) 四、朦胧诗的现实意义 (9) 参考文献: (10)

朦胧诗的美学探究和现实意义 摘要:“朦胧诗”的名称文学界初步定论是来源于章明的评论文章《令人气愤的“朦胧”》,但是它的发端却可追溯到60年代末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朦胧”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意义的表达具有“不确定性”。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朦胧诗的产生背景和主要诗人诗歌中所体现的人性和美感,以及朦胧诗如何成为净化心灵的精神殿堂。 关键词:朦胧诗;美学意义;自由;反叛性 Abstract:Preliminary conc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name of the "misty poetry" literary commentary k. "disheartening twilight ", but it started dating back to the 60 s of the educated youth"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The word "twilight", as the name implies, is an expression of meaning with "uncertainty".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ajor poet of misty poetry embodied in the human nature and aesthetic feeling, and how to become misty purify the mind of the spirit. Key Words:misty poetry; aesthetic significance; freedom; bolshy 前言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一个时期,文学的发展状况出现了好转的迹象。由于外界政治因素对文学的控制逐渐松懈,文学的样式和内容也变的丰富多彩起来。这一时期的文学习惯性被称为“新时期文学”。尽管如此,但是在大范围内文学并没有完全摆脱“文革文学”的阴影。 但是在8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文革的经历者开始回顾历史,深入探究“历史灾难”,不断的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叙述历史。而在诗歌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运动”。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朦胧诗。 一、“朦胧诗”概述 (一)“朦胧诗”名称的由来 “朦胧诗”的名称文学界初步定论是来源于章明的评论文章《令人气愤的“朦胧”》,但是它的发端却可追溯到60年代末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朦胧”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诗文赏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因此该诗中的好词好句可以用于“逆境”“自我鼓励”类的作文中。

如何欣赏朦胧诗

如何欣赏朦胧诗 略论朦胧诗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 谁也不能不论否认,朦胧诗的崛起曾闪耀着多么灿烂的光华,朦胧诗潮的冲击曾产生了多么巨大的震撼,甚至一直震颤到今天。为什么它的出现使中国诗坛震惊,它的影响一直震颤到今天?因为朦胧诗有着它独特的思想特征。下面,我就朦胧诗这两方面的特征作一番初浅的论述: 一、崭新的思想特征: 朦胧诗的思想特征就是全新的,它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着令世人惊讶而以就是人们迫切需求的新思想。 追求友爱与谐的人际关系与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朦胧诗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经历,即都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文化大革命。它使它们失去的金色的童年,失去了温暖与友爱,甚至失去了正常教育与就业的机会。她们目睹了“一系列威胁着残害着人与心灵的历史事件”的不断出现,人性被湮没,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层愈来愈厚实的障壁……,于就是,这些被愚弄与被遗弃遭遇的一代人,便成长为冷峻、深刻而又特别赋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她们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她们仇视人性被埋没的无理,她们痛苦地反思着昨日历史的疯狂;她们欣悦地展望着明天世界的美丽。于就是,她们借着不配的芦笛,吹出了追求友爱与谐的人际关系,追求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笛音。她们切盼着人类纯真的爱。“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舒婷《双桅船?船》)。她们希求人类之爱的觉醒,她们希求普通人的灵魂亦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要歌唱您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温柔地”、“要哭泣您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这就是对情感自由的追求,这就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这就是对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祈求,“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终于,她们找到了,这便就是《致橡树》在这首“写给我所爱的男朋友”的诗中,通过对坚贞、纯洁、平等的“爱”的讴歌,充分反映了人们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与对于作为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友爱与谐平行关系的慎重思考与追求。人与人,绝不能互相利用,“我借您的高枝炫耀自己,您也不能只就是像泉源,常年判定为清凉的慰籍;我们不能互借对方增加您的高度,衬托您的感仪;我们只能平行、互助、互爱,您就是‘橡树’,我就是‘木棉’,‘您’有‘您’的领空,‘我’有‘我’的天地。”总之,我们不能把《致橡树》仅仅理解为一首纯正的爱情诗,而其实在追求歌颂爱情之外,它还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与追求,追求的就是人类之爱,呼唤的就是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另一方面,朦胧诗人更为强烈地表现对这一人际关系与人性回归的追求,她们用冷峻的笔调表现了文革十年里许多极端冷漠、残酷、自私、人性被埋没的社会现实。“天就是灰色的/路就是灰色的/楼就是灰色的/雨就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顾城《感觉》)。一世教师那样冷漠,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也许纯真、真诚只在孩子身上,“鲜红”与“淡绿”就是与谐的搭配,可这只就是“一片死灰之中”的一线生机,就是多么微弱的与呵!这不更反衬了“死灰”(冷漠、沉闷、扭曲)所给予人的恐惧之深么?“十年文革: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扭曲了人性至于何等地步就可想而知了。这从这位诗人的另一首诗作中可以得到更明确的证明,“您/一会瞧我/一会瞧云。//我觉得/您瞧我时很远,/您瞧云时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