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梁类问题有限元分析

杆梁类问题有限元分析

【问题描述】如图I所示的桁架结构,L1-10长为1m,L10-9长也为1m。桁架各单元横截面如图II所示。材料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0.3,承受载荷的方式为在点8处施加竖直向下的集中力载荷F=60000N,约束为结点1处约束X、Y方向的自由度,结点5处约束Y方向的自由度。

图I 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II 桁架各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要求】在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上,建立该零件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边界条件以及静力有限元分析,最终得到桁架位移云图。

1.分析系统选择

(1)运行ANSYS Workbench,进入工作界面,首先设置模型单位。在菜单栏中找到Units下拉菜单,依次选择Units>Metric(kg,m,s,℃,A,N,V)命令。

第9章 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第9章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第1节基本知识 一、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1.桁架杆系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桁架杆系系统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的屋顶、机械的机架及各类空间网架结构等多种场合。 桁架结构的特点是,所有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所有载荷集中作用于节点上。由于桁架结构具有自然离散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每一根杆件视为一个单元,各杆件之间的交点视为一个节点。 2.梁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梁的有限元分析问题也是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机械、汽车、工程机械、冶金等多种场合。 梁结构的特点是,梁的横截面均一致,可承受轴向、切向、弯矩等载荷。根据梁的特点,等截面的梁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定义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用创建的直线代替梁,在划分网格结束后,可以显示其实际形状。 二、桁架和梁的常用单元 桁架和梁常用的单元类型和用途见表9-1。 通过对桁架和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可得到其在各个方向的位移、应力并可得到应力、位

移动画等结果。 第2节桁架的有限元分析实例 一、案例1——2D桁架的有限元分析 图9-1 人字形屋架的示意图 问题 人字形屋架的几何尺寸如图9-1所示。杆件截面尺寸为0.01m2,试进行静力分析,对人字形屋架进行静力分析,给出变形图和各点的位移及轴向力、轴力图。 条件 人字形屋架两端固定,弹性模量为2.0×1011 N/m2,泊松比为0.3。 解题过程 制定分析方案。材料弹性材料,结构静力分析,属2D桁架的静力分析问题,选用Link1单元。建立坐标系及各节点定义如图9-1所示,边界条件为1点和5点固定,6、7、8点各受1000 N的力作用。 1.ANSYS分析开始准备工作 (1)清空数据库并开始一个新的分析选取Utility>Menu>File>Clear & Start New,弹出Clears database and Start New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Verify对话框,单击OK按钮完成清空数据库。 (2)指定新的工作文件名指定工作文件名。选取Utility>Menu> File>Change Jobname,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Enter New Jobname项输入工作文件名,本例中输入的工作文件名为“2D-spar”,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文件名的定义。 (3)指定新的标题指定分析标题。选取Utility>Menu>File>Change Title,弹出Change Title对话框,在Enter New Title项输入标题名,本例中输入“2D-spar problem”为标题名,然

梁结构应力分布ANSYS分析汇总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先进制造及模具设计制造实验 梁结构应力分布ANSYS分析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研1402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S1403062 2015年5 月

梁结构应力分布ANSYS分析 (XX,S1403062,江苏大学) 摘要:本文比较典型地介绍了如何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分析梁结构受到静力时的应力的分布状态。我们遵循对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有限元分析过程。首先是建立梁结构模型,然后进行网格划分,接着进行约束和加载,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输出各种图像供设计时参考。通过本论文,我们对有限元法在现代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使用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梁结构;应力状态;有限元分析;梁结构模型。 Beam structur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ANSYS analysis (Dingrui, S1403062, Jiangsu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ypically introduced how to us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ol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beam structure under static state distribution. We follow the beam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complete process. Is good beam stru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first, and then to carry on the grid, then for constraint and load, calculated the final conclusion, the output of images for design reference.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the rol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moder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esign, use method ha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beam structure; Stress stat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eam structure model. 1引言 在现代机械工程设计中,梁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结构。梁结构简单,当是受到复杂外力、力矩作用时,可以手动计算应力情况。手动计算虽然方法简单,但计算量大,不容易保证准确性。相比而言,有限元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计算精度高,

基于midas的张弦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基于MIDAS的张弦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基于MIDAS的张弦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某社区游泳馆屋盖的张弦直梁的选型进行了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从张弦梁的高跨比以及撑杆个数与下弦预拉力的关系,分析自振模态与撑杆数目的关系,从而综合各个指标对梁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张弦梁,梁截面高度,撑杆数量,自振频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of a straight beam-string in a community swimming pool has been studied using FEM software MIDAS. The height-span ratio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e number and the pre-tension as well as self-vibration modes is research based on FEM method. Based on the result,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Key words: string beam, beam section height, pole number, self-vibration frequency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某社区游泳馆的跨度为20.8m,原方案的屋盖为H型钢梁为主承重构件,次梁也为H型钢,屋面板为压型钢板为衬板的组合屋面板。由于跨度和空间的局限,原方案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屋架梁作为主承重构件,为满足结构的应力和挠度要求,选择截面高度为1.6m。相对来说占据了较大的游泳馆的使用净空,而且从观感来说整个结构会欠缺轻盈。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较为新型的梁形式,张弦梁结构。由于该工程跨度较小,在原方案的基础上,上弦依然采用H型钢梁,增加了下弦的高强张拉索,所以降低了整个梁截面的高度和上弦梁H型钢梁的截面厚度。 2 张弦梁概念 张弦结构体系中最早出现的是张弦梁结构,它是由梁、柔性下杆、撑杆三类构件组成[1],属于刚柔并济的结构形式。当张拉下弦的高

梁单元的分析

梁单元有限元法分析 关键词: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1.摘要:二维平面梁单元是梁单元中最简单的单元之一,这次作业旨在学习如何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梁单元。 2.目的: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二维梁单元。 3.题目:设一方形的截面梁,截面每边长为5cm,长度为10m,在左端约束固定,在右端施以一个沿y方向的集中力ω=100N,求其挠度与转角。 3.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1).结构离散化: 单元的选择:由于为悬臂梁,且横向的长度远远小于轴向的长度,所以在这选择平面梁单元; 单元的数量:将这个梁从中间划分为两个单元; 建立坐标系,坐标系包括结构的整体坐标系与单元的局部坐标系; (2.)建立平面梁单元的位移模式: 建立整体坐标系: 建立一个有两个单元组成的模型,由于X方向的位移U1,U2,U3太小所以我们略去这三个自由度的变化;节点坐标码: 单元编码: 同样出1号单元,建立局部坐标系:

4.具体的MATLAB求解过程与结果:>> clear x1=0; x2=sym('L'); x=sym('x'); j=0:3; v=x.^j v = [ 1, x, x^2, x^3] >> %计算形函数矩阵 m=... [1 x1 x1^2 x1^3 0 1 2*x1 3*x1^2 1 x 2 x2^2 x2^3 0 1 2*x2 3*x2^2] m = [ 1, 0, 0, 0] [ 0, 1, 0, 0] [ 1, L, L^2, L^3] [ 0, 1, 2*L, 3*L^2] >> mm=inv(m) mm = [ 1, 0, 0, 0] [ 0, 1, 0, 0] [ -3/L^2, -2/L, 3/L^2, -1/L] [ 2/L^3, 1/L^2, -2/L^3, 1/L^2] >> mm=inv(m);

试验三结构梁的有限元分析

实验三结构梁的有限元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ANSYS在有限元分析中的作用; 2.理解ANSYS的工作机理; 3.掌握ANSYS的建模及分析方法; 4.掌握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二) 实验设备和工具 装有ANSYS软件的计算机 (三) 实验原理 1.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建模时需要考虑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二是控制模型的规模。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小模型规模是必要的,它可在有限的条件下使有限元计算更好、更快地完成。 (1) 保证精度原则 ① 适当增加单元数量,即划分比较密集的网格。实际计算时,可以比较两种网格的计算结果,如果相差较大,可以继续增加单元数量。如果结果变化不大,则可以停止增加。 ②在划分网格特别是在应力精度要求很高的区域时尽量划分比较规则的网格形状。一般情况下,使单元形状为正多边形(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和正多面体。 (2) 控制规模原则 模型规模是指模型的大小,直观上可用节点数和单元数来衡量。 ①可以通过控制节点和单元数量来控制模型规模。此外,模型规模还受节点和单元编号的影响。 ② 在估计模型规模时,除了考虑节点的多少外,还应考虑节点的自由度数。 2.有限元建模的一般步骤 不同问题的有限元建模过程和内容不完全相同,在具体实施分析之前,首先弄清分析对象的几何形状、约束特点和载荷规律,以明确结构型式、分析类型、计算结果的大致规律、精度要求、模型规模大小等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建模策略和分析方案。 3.形状处理方法 几何模型对分网过程、网格形式和网格数量都有直接影响。几何建模时,对原有结构进

行适当处理是必要的。 (1) 降维处理:对某些结构作近似处理,按平面问题或轴对称问题来计算,把三维问题简化或近似为二维问题来处理。 (2) 细节简化:结构中存在的一些相对尺寸很小、处于结构的非高应力区的细节,如倒圆、倒角、退刀槽、加工凸台等,可以简化处理。 (3) 局部结构的利用:当有些结构尺寸很大,但受力或同时受力的却是某些相对很小的局部,结构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形,应力也分布在局部区域内时,可以从整个结构中划分出一部分进行分析。 (4) 对称性的利用:当结构形状和边界条件具有某种对称性,应力和变形呈相应的对称分布时,可以只取出结构的一半计算。 4.单元类型 单元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分析类型、形状特征、计算数据特点、精度要求和计算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结构分析领域,不同的结构类型需要相应的单元进行离散。因此单元通常是按结构类型进行分类的,即根据结构的特点选择相应单元。 5.单元特性 单元特性定义了单元内部数据,包括材料数据、截面数据等。 (1) 材料特性 材料特性用于定义分析对象的材料在力学、热学等方面的性能,如弹性模量E、泊松比、密度、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 (2) 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用于定义单元物理参数或辅助几何特征,在ANSYS中称为实常数。 (3) 截面特性 杆、梁这类一维单元需要定义其截面特性。杆件结构只承受拉压,其截面特性只有截面积。梁结构可以承受拉压、弯曲和扭转,其截面特性包括截面积、主惯矩、极惯矩等截面性质。 (4) 单元相关几何数据 某些单元具有一些相关几何数据,以对单元作进一步说明。 6.网格划分原则 (1) 网格数量 网格数量的多少主要影响以下两个因素。 ①结果精度 网格数量增加,结果精度一般会随之提高,但当网格数量太大时,数值计算的累积误差反而会降低计算精度。 ②计算规模 网格数量增加,将会增加计算时间。并不是网格分得越多越好,应该考虑网格增加的经济性,在实际计算时应权衡两个因素综合考虑。 (2) 网格疏密 网格疏密是指结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大小的网格,又称相对网格密度。应力集中区域采用较密集的网格,而在其它非应力集中区域,则采用较稀疏的网格。采用疏密不同的网格划分,既可保持相当的精度,又可使网格数量减小。 (3) 单元阶次 采用高阶单元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但高阶单元的节点较多,使用时也应权衡精度和规 模综合考虑。 (4) 网格质量

实验一梁结构静力有限元分析(精)

实验一 梁结构静力有限元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有限元理论关于网格划分概念、划分原则等的理解。 2、 熟悉有限元建模、求解及结果分析步骤和方法。 3、 能利用ANSYS 软件对梁结构进行静力有限元分析。 二、实验设备: 微机,ANSYS 软件(教学版)。 三、实验内容: 利用ANSYS 软件对图示由工字钢组成的梁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以获得其应力分布情况。 A-A B-B 四、实验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 (1) 建立工作文件夹: 在运行ANSYS 之前,在默认工作目录下建立一个文件夹,名称为beam ,在随后的分析过程中所生成的所有文件都将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中。 启动ANSYS 后,使用菜单“File ”——“Change Directory …”将工作目录指向beam 文件夹;使用“Change Jobname …”输入beam 为初始文件名,使分析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均以beam 为前缀。 选择结构分析,操作如下: GUI: Main Menu > Preferences > Structural (2) 选择单元: 操作如下: GUI: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 Structural Beam >3D 3 node 189 然后关闭Element Types 对话框。 (3) 定义材料属性: 定义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操作如下: GUI: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 Isotropi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材料参数: 杨氏模量(EX): 2.06e11 泊松比(PRXY): 0.3 (4) 定义梁的截面类型和尺寸: 操作如下: GUI: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Sections > Beam > Common Sections 选择“工”字型,W1=W2=0.4,W3=0.6,t1=t2=t3=0.015 (5)创建实体模型: F=10000N 6m 6m A A B B

梁结构静力有限元分析论文

梁结构静力有限元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比较典型地介绍了如何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分析梁结构受到静力 时的应力的分布状态。我们遵循对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有限元分析过程。首先是建立好梁结构模型,然后进行网格划分,接着进行约束和加载,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输出各种图像供设计时参考。通过本文,我们对有限元法在现代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使用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字:ANSYS ,梁结构,有限元,静力分析。 0引言 在现代机械工程设计中,梁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结构。梁结构简单,当是受到复杂外力、力矩作用时,可以手动计算应力情况。手动计算虽然方法简单,但计算量大,不容易保证准确性。相比而言,有限元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计算精度高,且能保证准确性。另外,有限元法分析梁结构时,建模简单,施加应力和约束也相对容易,能分析梁结构应力状况的具体分布、最大变形量以及中性面位置,优势明显。以下介绍一种常见梁的受力状况,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静力分析,得出了与手动计算基本吻合的结论。以下为此次分析对象。 梁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截面,各个截面尺寸相同。两端受弯矩沿中性面发生弯曲,如图2-1所示。试利用ANSYS 软件对此梯形截面梁进行静力学分析,以获得沿梁AA 截面的应力分布情况。 r θ A A M M A -A 截面 D,B 1#面 2#面 C A B D

C,A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首先进入ANSYS中,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方式,创建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定义模型的材料单元为Brick 8-node 45,弹性模量为200e9,泊松比为0.3。由于分析不需要定义实常数,因此可忽略提示,关闭Real Constants菜单。 建立的切片模型如下:

ansys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桁架和梁的有限元分析 第一节基本知识 一、桁架和粱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1.桁架杆系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桁架杆系系统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是工程中晕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的屋顶、机械的机架及各类空间网架结构等多种场合。 桁架结构的特点是,所有杆件仅承受轴向力,所有载荷集中作用于节点上。由于桁架结构具有自然离散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每一根杆件视为一个单元,各杆件之间的交点视为一个节点。 2.梁的有限元分析概要 梁的有限元分析问题也是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常用在建筑、机械、汽车、工程机械、冶金等多种场合。 梁结构的特点是,梁的横截面均一致,可承受轴向、切向、弯矩等载荷。根据梁的特点,等截面的梁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定义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用创建的直线代替梁,在划分网格结束后,可以显示其实际形状。 二、桁架和梁的常用单元 桁架和梁常用的单元类型和用途见表7-1。 通过对桁架和粱进行有限元分析,可得到其在各个方向的位移、应力并可得到应力、位移动画等结果。 第128页

第二节桁架的有限元分析实例案例1--2D桁架的有限元分析 问题 人字形屋架的几何尺寸如图7—1所示。杆件截面尺寸为0.01m^2,试进行静力分析,对人字形屋架进行静力分析,给出变形图和各点的位移及轴向力、轴力图。 条件 人字形屋架两端固定,弹性模量为2.0x10^11N/m^2,泊松比为0.3。 解题过程 制定分析方案。材料为弹性材料,结构静力分析,属21)桁架的静力分析问题,选用Link1单元。建立坐标系及各节点定义如图7-1所示,边界条件为1点和5点固定,6、7、8点各受1000N的力作用。 1.ANSYS分析开始准备工作 (1)清空数据库并开始一个新的分析选取Utility Menu>File>Clear&Start New,弹出Clears database and Start New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Verify对话框,单击OK按钮完成清空数据库。 (2)指定新的工作文件名指定工作文件名。选取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Enter New Jobname项输入工作文件名,本例中输入的工作文件名为“2D-spar”,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文件名的定义。 (3)指定新的标题指定分析标题。选取Uf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弹出ChangeTitle对话框,在Enter New Tifie项输入标题名,本例中输入“2D-spar problem'’为标题名,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标题的定义。 (4)重新刷新图形窗9 选取Utility Menu>Plot>Replot,定义的信息显示在图形窗口中。 (5)定义结构分析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ferences,出现偏好设置对话框,赋值分析模块为Structure结构分析,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类型的定义。 2.定义单元类型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新建单元类型,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先选择

abaqus有限元分析报告开裂梁要点

Abaqus梁的开裂模拟计算报告 1.问题描述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如图1.1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参考文献Brena et al.(2003)得到梁的基本数据: 图1.1 Brena et al.(2003)中梁C尺寸 几何尺寸:跨度3000mm,截面宽203mm,高406mm的钢筋混凝土梁 由文献Chen et al. 2011得材料特性: 1.混凝土:抗压强度f c’=35.1MPa,抗拉强度f t= 2.721MPa,泊松比ν=0.2,弹性模量 E c=28020MPa; 2.钢筋:弹性模量为E c=200GPa,屈服强度f ys=f yc=440MPa,f yv=596MPa 3.混凝土垫块:弹性模量为E c=28020MPa,泊松比ν=0.2 2.建模过程 1)Part 打开ABAQUS使用功能模块,弹出窗口Create Part,参数为:Name:beam;Modeling Space:2D;Type:Deformable;Base Feature─Shell;Approximate size:2000。点击Continue 进入Sketch二维绘图区。由于该梁关于Y轴对称,建模的时候取沿X轴的一半作为模拟对象。 使用功能模块,分别键入独立点(0,0),(1600,0),(1600,406),(406,0),(0,0)并按下下方提 示区的Done,完成草图。 图2.1 beam 部件二维几何模型

相同的方法建立混凝土垫块: 图2.2 plate 部件二维几何模型 所选用的点有(0,0),(40,0),(40,10),(0,10) 受压区钢筋: 在选择钢筋的base feature的时候选择wire,即线模型。 图2.3 compression bar 部件二维几何模型 选取的点(0,0),(1575,0) 受拉区钢筋: 图2.4 tension bar 部件二维几何模型 选取的点(0,0),(1575,0) 箍筋: 图2.5 stirrup 部件二维几何模型 选取的点为(0,0),(0,330) 另外,此文里面为了作对比,部分的模型输入尺寸的时候为m,下面无特别说明尺寸都为mm。

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一、有限元法介绍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离散化,用有限个容易分析的单元来表示复杂的对象,单元之间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由于单元的数目是有限的,节点的数目也是有限的,所以称为有限元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有限元法是最重要的工程分析技术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领域。有限元法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虽然有限元的概念早在4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由于当时计算机尚未出现,它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在各个工程领域中不断得到深入应用,现已遍及宇航工业、核工业、机电、化工、建筑、海洋等工业,是机械产品动、静、热特性分析的重要手段。早在70年代初期就有人给出结论:有限元法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使机电产品设计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理论设计代替了经验类比设计。目前,有限元法仍在不断发展,理论上不断完善,各种有限元分析程序包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越来越方便。 二.梁单元的分类 所谓梁杆结构是指其长度比横截面尺寸大很多的梁和杆件、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系统,这一类结构的应力、应变和位移都是一个坐标的函数,所以属于一维单元问题。 1.平面桁架 特点:杆件位于一个平面内,杆件间用铰节点连接,作用力也在该平面内。 单元特性:只承受拉力或压力。 单元划分:常采用自然单元划分。即以两个铰接点之间的杆件作为一个单元。为使桁架杆件只产生轴力,桁架的计算常作以下假定: ①桁架中每根杆件的两端由理想铰联结; ②每根杆件的轴线必须是直线; ③所有杆件的轴线都只交于所联理想铰的几何中心。

张弦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第4卷 第4期空 间 结 构1998年11月 张弦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 刘锡良 白正仙 (天津大学 天津300072)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新型大跨空间结构——张弦梁结构,并提出用线性及几何非线性混合单元有限元法分析张弦梁结构的方案,通过计算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案的正确性及合理性,本 文的工作为张弦梁结构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张弦梁结构 混合单元有限元分析 线性分析 几何非线性分析 一、引 言 平面张弦梁结构(Beam String Structure,简记为BSS)是由拱梁、弦及撑杆组合而成的平面承力结构(图1)。将其适当布置,可形成受力合理,施工、运输方便的膜屋面的支撑结构,即空间BSS(图2)。张弦梁膜结构具有自重轻,透光性好,节省能源,降低使用费用并造型美观等优点,在日本已经广泛应用于跨度达到150米的大跨结构,并在下雪量大的地区也得以应用。可是有关张弦梁结构的文献目前很少,文献[1]对张弦梁结构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但文献中只给出理论结果、实验过程及结果,而未涉及理论分析的具体内容;文献[2]则从有效控制弦的拉力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为将张弦梁这种受力性能良好的结构引入到我国,并改进采用,进行张弦梁结构的分析讨论是有意义的。 图1 平面BSS图2 空间BSS 本文根据张弦梁结构的特点,提出用混合单元有限元法进行分析的方案,即提出将拱梁近似离散为若干直梁元,撑杆视为与拱梁刚接的梁元(或与拱梁铰接的杆元),连接杆和弦视为不 a文稿收到日期:1997.12.22。

能受压的杆元的力学模式。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LGOR92对文献[1]给出的实验模型进行了线性及几何非线性分析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文献[1]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式的正确性及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本文的工作为张弦梁结构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定性分析 拱式结构主要以拱轴向压力形式传递荷载,传力途径短而明确,是结构效率高的平面结构体系。拱结构的一大缺点是对支座的外推力较大,对支座的锚固要求较高,并且,拱结构的支座外推力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拱式体系用于大跨结构时,支座处理的困难也随之加大。BSS则通过在张弦梁两端张拉弦的办法,使弦负担拱产生的外推力。并且通过撑杆对弦施加预应力以使拱梁产生与使用荷载作用时相反的位移,从而部分抵消外载的作用,所以BSS是充分发挥拱型及索材优势的有效结构。 三、计算分析 1.程序的验证 本文拟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LGOR92,进行BSS的结构分析。为证实通用程序在线性分析及考虑预应力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时的有效性,先用其计算了文献[3]中的算例。算例是网格数为9×9的预应力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计算模型。计算中将网架杆件、下撑杆及预应力构件均视为杆元。文献[3]分初始加载阶段、预应力阶段和继续加载阶段等三个阶段作了计算。在前两阶段不考虑预应力构件的刚度;在继续加载阶段考虑了预应力构件的刚度。初始阶段的节点荷载为0.5kN(包括自重),继续加载阶段为1kN。预应力值取为8kN。 本文先用线性分析方法计算了节点荷载为1kN的没有预应力构件的网架的反应;接着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了考虑预应力构件的网架的反应,即分两个增量步:第一步荷载取到0.0001kN,以便计算预应力的效应,第二步取到1kN。收敛精度取0.001。第一步迭代二次收敛,而第二步迭代一次就收敛了。本文采用的支座条件是两相临边为铰支座,另两相临边为滑动支座;弹性模量是2.06×105N/mm2。图3(d)~(e)给出了上弦节点挠度图,图中的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考虑和不考虑预应力的结果,圆形标记和三角形标记分别表示文献[3]和本文的结果。图3(a)~(c)只给出了与文献[3]内力分布图相应的本文的结果。表1给出内力对比情况。 从图3(a)~(e)及表1可见,本文计算 结果与文献[3]中的值稍有差别,这可能与支座条件,计算参数如弹性模量等取得不一致及计算步骤不一致等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本文结果仍然很好地反映了施加预应力后结构刚度提高,内力分布改善,挠度减小的规律,并且本文结果与文献[3]结果差异之小,足以满足分析精度。由以上的分析计算及文献[4]可证实ALGOR92软件 表1 预应力网架与普通网架内力对比表 预应力网架普通网架 文献[3]本文文献[3]本文最大拉力(kN)16.1313.6821.6317.45最大压力(kN)-12.51-13.64-10.75-15.64

二维梁单元的有限元分析

Problem Description: Determine the nodal deflections, reaction forces, and stress for the truss system shown below (E = 200GPa, A = 3250mm2) Important: Convert all dimensions and forces into SI units. You can either build your model by using ABQUS/CAE or directly write your input file. Submit the input file according to the temp format. Run the job twice by with or without considering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nd do a comparison. Lis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plot the deformed shape.

PART 1: Without considering geometric nonlinearity, we can get the deformed shape of2D Truss Structure as follow : Fig 1 The deformed shape of 2D Truss Structure without geometric nonlinearity We get the result of analysis of 2D Truss Structure without nonlinearity by using ABQUS/CAE. The reaction forces for truss system are summarized in table 1. Table 1 The reaction forces for truss system without geometric nonlinearity The displacements and the Mises stresses for truss system are showed in table 2.

有限元作业—三梁平面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三梁平面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针对如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其顶端受均布力作用,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该结 构的位移。结构中各个截面的参数都为:113.010Pa E =?,74 6.510m I -=?, 426.810m A -=?,生成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ANSYS 平台上,完成相应的力 学分析。 图1 框架结构受一均布力作用 ANSYS 解答 :对该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如下。 (1) 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 →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Working directory (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设置工作文件名): beam3→Run → OK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 → Structural → OK (3) 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 →Add … →beam :2node188 →OK (返回到Element Types 窗口) →Close

(4)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EX:3e11 (弹性模量) → OK →鼠标点击该窗口右上角的“ ”来关闭该窗口。 (5)定义实常数以确定平面问题的厚度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Add →Type 1 Beam3→ OK→Real Constant Set No: 1 (第1号实常数), Cross-sectional area:6.8e-4 (梁的横截面积) →OK →Close

杆梁类问题有限元分析

【问题描述】如图I所示的桁架结构,L1-10长为1m,L10-9长也为1m。桁架各单元横截面如图II所示。材料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0.3,承受载荷的方式为在点8处施加竖直向下的集中力载荷F=60000N,约束为结点1处约束X、Y方向的自由度,结点5处约束Y方向的自由度。 图I 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II 桁架各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要求】在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上,建立该零件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边界条件以及静力有限元分析,最终得到桁架位移云图。 1.分析系统选择 (1)运行ANSYS Workbench,进入工作界面,首先设置模型单位。在菜单栏中找到Units下拉菜单,依次选择Units>Metric(kg,m,s,℃,A,N,V)命令。

(2)在左侧工具箱【Toolbox】下方“分析系统”【Analysis Systems】中双击“静力结构分析”【Static Structural】系统,此时在右侧的“项目流程”【Project Schematic】中会出现该分析系统共7个单元格。相关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Workbench中设置静力分析系统

2.输入材料属性 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 (1)在右侧窗口的分析系统A中双击工程材料【Engineering Data】单元格,进入工程数据窗口。 (2)在已有工程材料下方的单元格“点此添加新材料”【Click here to add a new material】中输入新材料名称truss。 (3)在左侧工具箱下方双击“各项同性线弹性”选项:【Linear Elastic】>【Isotropic Elasticity】。 (4)在弹出的材料属性窗口中输入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的数值:【Young’s Modulus】=2e+11Pa,【Poisson’s Ratio】=0.3。 (5)点击“项目”【Project】选项卡返回项目流程界面。 图2 输入材料数据

ansys梁单元的使用

ansys梁单元的使用 在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简化单元有三种分别是梁单元、杆单元和板壳单元。其中梁单元是用有限元法进行梁柱分析时最常用的单元目前各种流行的大型有限元软件基于不同的力学模型针对不同的问题提供了多种梁单元。那么分析具体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选用不同的单元对分析结果会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因而需对梁单元的力学模型和如何使用进行探讨。梁单元是一种几何上一维而空间上二维或三维的单元主要用于模拟一个方向长度大于其它两方向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说主要指那些细长的结构只要横截面的尺寸小于长度尺寸就可以选用梁单元来模拟这在一定意义上和壳单元在一个方向上比另外两个方向都薄原理相似。一般来说横截面尺寸需要小于长度的1/20或1/30这里的长度是指两支撑点间的物理意义上的距离。梁单元本身可以进行任意的网格划分也就是说物理尺寸和特性将决定选择哪种单元更为合适。梁柱杆件是指同时承受弯矩或横向力和轴力作用的构件其中以承受弯矩为主的构件称为梁而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构件称为柱。所以梁、柱受力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在本质上一样的因而梁、柱可以用一种单元来计算。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梁单元有BEAM3、BEAM23、BEAM54、BEAM4、BEAM24、BEAM44、BEAM188、BEAM189八种。其中BEAM3、BEAM23、BEAM54是2D梁单元BEAM4、BEAM24、BEAM44、BEAM188、BEAM189是3D梁单元。有两种基本的梁单元理论Timoshenko剪切变形理论和Euler—Bernoulli两种理论。其中Euler—Bernoulli梁理论即经典梁理论也称工程梁理论。其中BEAM3、BEAM23、BEAM54、BEAM4、BEAM24、BEAM44是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BEAM188、BEAM189是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欧拉-伯努力梁理论建立在如下假定的基础上1变形前垂直于梁中心线的平截面在梁受载荷而弯曲变形时仍然保持为平面2变形后的横截面仍垂直于中性层3横截面上没有任何伸长或缩短即这些平面为刚性平面在满足这些条件时梁的弯曲变形可通过梁中心线的变形表示相当于可用一条空间曲线来代表一根梁应用种梁可以大大减少变量数目简化计算工作量一般情况下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欧拉-伯努力梁理论没有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而对于短而粗的梁这个影响显然不应被忽略Timoshenko梁理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该理论仍然保留了前面的假定1即平截面假定但认为梁变形后由于横向剪力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引起梁的附加挠度使原来垂直于中面的截面变形后不再与其垂直。在ANSYS中基于欧拉-伯努力梁理论的单元有如下特点1单元形函数为Hermite多项式挠度是三次函数2弯矩可以线性改变3不考虑横截面剪切变形4扭转时截面不发生翘曲5只具有线性材料能力部分单元BEAM23/24具有有限的非线性材料能力6非常有限的前后处理能力除了BEAM44。而基于基于铁木辛格理论的单元有如下特点1单元形函数为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具有线性或二次的位移函数2考虑横截面剪切变形3可以模拟自由或约束扭转效应4支持丰富的模型特性线性大转动非线性、大应变问题支持弹性、粘弹、粘塑、塑性和蠕变横截面允许使用多种材料属性5强大的前后处理能力。使用时需要注意1铁木辛格理论是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它不能准确地求解短粗梁因此ANSYS在帮助里指出该类型梁的适用范围是GAL2/EI30对于那些高跨比较大的梁应选用SOLID ELEMENT来求解2ANSYS中2结点的铁木辛格单元BEAM188对网格密度的依赖性较强选用时单根构件单元数应不小于5或不小于3并且打开KEYOPT30默认线性多项式要求划分细致。2二次型对于铁木辛哥梁单元有效运用中间节点来提高单元的精度能够精确的表示线性变化的弯距否则误差会较大。梁单元和杆单元的耦合问题梁单元和杆单元都是具有2节点的单元2D梁单元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一个转动自由度而2D杆单元只有两个平动自由度3D梁单元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三个平动自由度和三个转动自由度而3D杆单元只有两三平动自由度这就涉及到两种不同单元之间的耦合问题。例如在钢结构中会经常遇到组合桁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一钢板筒仓的仓顶有限元模型。图3是其细部构造。图1 有限元模型图3 细部构造图斜梁采用槽钢其截面尺寸如图4所示环梁采用工字型钢包括底部环梁和顶部环梁其截面尺寸如图5所示其他分别才用直径为16mm、20mm、22mm的钢筋。图4 槽钢截面尺寸图5 工字型截面尺寸图6 舞台桁架有限元模型和图6某一舞台桁架结构。这时就会遇到某一方向自由度过大而不能计算的问题可以通过约束梁杆单元的节点自由度或者通过建立约束方程使其自由度相协调。Thanks

基于workbench的有限元梁壳单元期末考核报告

弹性力学基础与 有限元法课程考核大作业 学院(系)汽车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汽车) 学生姓名汽车学院一学生102061

一、模型介绍 为一车身骨架简化模型,材料为低碳钢Q235,其力学性能参数为:弹性模量210GPa,密度7800Kg/m3,泊松比0.3,屈服强度为235MPa。图1中所示管件截面类型均为矩形空心类型,如图2所示,壁厚2.0mm所有杆件截面方向为:宽度为40mm的面平行于车身方向的y轴。在B2、E2和H点分别作用有载荷,其中H点为C1和D1的中点,F点和G点为约束点,且6个自由度全部约束。分别采用梁单元和壳单元对该结构进行分析,最终报告需提供全部结构采 有限元分析中:梁单元专用来模拟钢架、桁架、链杆及弹簧等一维的物体;板单元,也叫壳单元用来模拟厚度较小的二维物体。 二、软件选取 选取ansys workbench 14.5作为分析软件

三、梁单元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1.模型建立 双击A2打开geometry,按照题目的数据,在YZ平面上建 立草图,约束各边,并建立需加载力的两个节点。 尺寸如下

点击工具栏中的下拉菜单里的lines from sketches创建线体, 以便在能对其赋予梁截面,如下图所示,出现很多箭头即表示已经生成了线体。 单击工具栏中的中的截面部分创建 即如下图所示的梁截面,在属性中可以设置它的长40mm,宽30mm厚度2mm 下拉line 1属性菜单cross section 选择上一步创建的截面,对线体赋予截面,创立几何体,如下图所示。 下图就是最终生产的梁单元实体。

注:在ansys中,采用Beam188,即CBEAM为梁单元模型 2关联求解器 返回workbench的主界面,把tool box中的static structural 拖入geometry 求解器信息如下,可见求解器使用的是Mechanical APDL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