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材料:文言文翻译二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及翻译2017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是成考语文考试知识点之一,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及翻译,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病梅馆记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本来如此。

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阻碍它的生机,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

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鲁国大夫,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

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

”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

'(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

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

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

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

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

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成人高考专升本 3大学语文 记叙文(文言文)

成人高考专升本 3大学语文 记叙文(文言文)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 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 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1.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 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 2.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 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 形象的?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 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
【4】记叙文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 托物言志等几种。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夹叙夹议的,往往具有画龙点 睛,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的作用。
知识要点总结
15.*《郑伯克段于鄢》(重点课文)《左传》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 史着作,相传为左丘明所着。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本文选自《战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 事,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显示 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的重大 作用,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二、《学习要点》
1.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 想及积极意义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报答孟尝君的 知遇之恩,帮助孟尝君巩固在他薛地的地位,但从另一方 面看,也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 姓的负担,因而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2.本文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 方法。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 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种手法避免了平铺直 叙,造成文章的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姿态横生。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课文翻译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作的《张巡传》。

李翰以善于写文章自许,写的这篇传记也细致周详。

可遗憾的是还有缺失之处:没有为许远写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好像赶不上张巡,但是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官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力交给张巡,自己反倒位处张巡之下,没有怀疑猜忌之心,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英名;城陷被俘,仅仅与张巡死的先后不一样。

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通晓两位父亲的心志,认为张巡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投降。

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坚守孤城,吃掉其爱妾的肉,和贼人对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在被围困的时候,外面连蚂蚁大小的援助都没有,所忠于的,是国家和君主;而贼人却偏偏以国家已灭君王已死来劝降。

许远见救援不来,而贼人却持续增多,肯定认为这些话是真的,外面等不到救兵仍然死守,人与人互相吃都快吃光了,连笨人也能算日子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

许远不怕死也就很明确了。

哪有城被攻破其下属都死了,惟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以求苟活的?即使再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却说许远这样的贤才做这种事?那些议论者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头守城,城被攻陷时,是从许远把守的地方开始的。

以此来诽滂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解没有什么差别。

人要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肯定有一个地方先得了病;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旁观者看到了这些,从而归罪于这些地方,这在道理上是根本讲不通的!小人好议论,不愿意成人之美,真是这样啊!像张巡、许远的功劳,如此卓越,还不能幸免,那么其他人又怎么说呢?当时张许二公开始守睢阳时,怎能不懂得如果最终没有救兵,就事先弃城转移呢?假如这个城不守,即时转移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呢?等到外面没有援兵非常困难的时候,再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兵,虽然想撤离,也肯定到不了目的地。

张、许二人那样贤明,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周密了。

专升本课内文言文翻译

专升本课内文言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孔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舍瑟乎,何��乎?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而有所拘谨。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是灾荒。

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变得勇敢,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

至于修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贤人君子了。

”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但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司仪。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放下瑟吧,为什么还站着不动呢?”曾点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

专升本文言文单字翻译

专升本文言文单字翻译

夫专升文者,吾国之教育制度也。

此制度之设立,乃为有志之士,由专科而升入本科之途径。

然文言文,古之文字也,其中含蕴丰富,意蕴深远。

欲通古文,必先通其单字。

今吾将专升文中之文言文单字,略作翻译,以助学子之学。

一、专专者,独也。

指专一之意。

如:“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二、升升者,上升也。

指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如:“升学。

”(升学)三、文文者,文字也。

指书写、文学、文化等。

如:“文学。

”(文学)四、言言者,言语也。

指说话、言辞等。

如:“言语。

”(言语)五、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言文。

”(文言文)六、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辞。

”(言辞)七、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心。

”(专心)八、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迁。

”(升迁)九、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采。

”(文采)十、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辞。

”(言辞)十一、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十二、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堂入室。

”(升堂入室)十三、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十四、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十五、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攻。

”(专攻)十六、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官。

”(升官)十七、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理。

”(文理)十八、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十九、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一。

”(专一)二十、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华。

”(升华)夫专升文之路,非一日之功,必循序渐进,勤学苦练。

以上单字翻译,虽不足以尽文言文之妙,然可作学子入门之助。

学海无涯,愿诸君在专升文之路上,勇往直前,终成一代之才。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2)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2)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2)课文翻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夫人,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二人。

庄公生时难产,惊吓过姜氏,所以起名叫寤生。

姜氏便不喜欢他,而偏爱共叔段,总想立共叔段做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一直不肯答应。

后来庄公即位做了国君,姜氏就要求把制邑封给共叔段。

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地方,能够唯命是从。

”姜氏于是要求京城,庄公同意共叔住在那里。

从此,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

有个名叫祭仲的大夫说:“一般的城邑如果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患。

先王遗留下来的制度,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京城超过规定,不合制度,将来恐怕您会感到受不了的。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又怎么能规避这场祸患呢!”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看不如早点为太叔作出安排,以免这个祸根滋生蔓延。

一旦蔓延起来,可就难对付了。

蔓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您那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坏事做多了,必然自取灭亡。

您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又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表面上属于庄公,而实际却归自己管辖。

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容忍这种两属的情况,您究竟打算怎么办吧?若是想把君位让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吧;若是不想交给他,那就请您赶紧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疑心。

”庄公还是说:“不必这样做,他会自找倒霉的。

”后来太叔又进一步把两属的地方公开划归自己所有,一直扩展到廪延一带。

公子吕又对庄公说:“现在该动手了。

土地扩大,就能控制更多的人力。

”庄公说:“对国君不尽义,对兄长不亲昵,土地越多,崩溃得越彻底。

”太叔修治城郭,集结百姓,整治装备武器,征调士卒和战车,就要偷袭郑都了。

姜氏也准备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了解到他们约定的日期,就说:“现在能够了!”他命令公子吕统率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

京城人背叛了太叔,太叔只好逃到鄢邑。

郑伯又亲率军队攻打鄢邑。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B、《红楼梦》中贾宝玉最亲密的姐妹是林黛玉。

C、《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唐代。

D、《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慑人心B. 精神焕发C. 稳如泰山D. 长篇大论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蠕动(niú)脊椎(jǐ)静谧(mì)翘首(qiào)B、渎职(dú)膝盖(xī)孕育(yùn)恪守(kè)C、伛偻(lóu)脱臼(jiù)妊娠(shēn)莅临(zhì)D、愤懑(mèn)羊圈(juān)喋血(dié)�faculty(fá)4、下列成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体力劳动B. 江山如画C. 才华横溢D. 满载而归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yóng huì gōng tōng)B.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C. 恣意妄为(zìyì wàng wéi)D. 蹉跎岁月(cuótuó suì yuè)6、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山水田园诗”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山水田园诗只出现在唐朝,其他朝代没有B.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景色为主题,不太关注诗人的情感表达C.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以诗人陶渊明为其代表人物D. 山水田园诗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而非诗人个人的悲欢情怀8、以下哪位古代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9、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材料:文言文翻译二《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
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
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

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
心的。

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
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
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
后停了下来,用仅仅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仅仅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
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
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
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
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

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能
够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
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能够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
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能够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
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

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
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

“(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