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何叶
何叶红---自育自学论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瑶海实验小学何叶红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引导自学”教学思想,正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教学方法。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何老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自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学,就是自己独立学习”。
可见“自育自学”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凸显了教育教学的原点。
自育自学能力是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是培养其他多种能力的基础和发端。
身为教师,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能力,才是最值得下的功夫。
能够自育自学的学生,必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源泉就在于学生的内在意识与意志力。
从学习动机论上说,这是高层次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自我要求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奖励而学习。
教学生自育、自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学习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叫认知内驱力。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这一内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有赖于用一定的学习经验而慢慢获得的。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教给孩子自育自学的方法,不如先调动起孩子学习的认知驱动力,狭义的理解也就是积极性。
并在其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调整改进方式于方法。
让自育自学从心理层次上开展起来。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用自育自学的形式获得更多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享受终生。
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育自学,让孩子主动地学习,让孩子积极地生活。
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
“自育自学”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他们的潜能开发出来。
鼓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从而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这是“自育自学”论的核心理念。
引导自学型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学。
遵循了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
“自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是明确学习目标——交流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我小结——巩固自学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成果

1. 基于充分发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 能的需要
2. 基于提高教师实验课堂教学能力和实验教 学设计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的成效与成果---论文
作者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
何翔 有效的学生活动设计初探—以“盐类的水解”为例
《化
学教学》2014年第2期
何翔 科学争论在化学教育中的价值
《化学教育》
基于充分发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的需要基于提高教师实验课堂教学能力和实验教学设计能力的需要二研究的成效与成果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发表日期科学争论在化学教育中的价值化学教育2013年第10期基于技能认知目标的化学实验分类与教学化学教育2013年第7期浅析做中学在化学新课程中的几个教学误区化学教学2013年第11期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化学教育2014年第19期基于比赛作品分析的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思考化学教育2014年第19期高中化学自编型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化学教学2014年第9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合作实践型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研究化学教学2015年第2期布置学生书写化学作文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学的一种尝试化学教育2013年第5期朱鹏飞探究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与荧光现象活动案例化学教学2014年第2期气体压力传感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10期小小雪碧瓶引领大课堂基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及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9期何翔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以离子反应化学教学2015年第7期化学教与学2014年第6期气体制取的学习内容疑难分析化学教学2013年第12期利用传感技术探究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实验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11期张晓东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11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刍议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11期谈原创性化学试题的编制化学教学2012年第3期化学习题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尝试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8期化学概念教学中5e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中学化学2013年第12期谈原创性化学试题的编制化学教学2012年第3期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成果实验为提高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推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我市化学教师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无锡市教科院于2013年9月25日在无锡市后宅中学举行了2013年无锡市初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比赛从大市选送的50多件作品中选出15件作为决赛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自己实验或教学片段的核心内容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农村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农村初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用以下这些话来概括:“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得并不多。
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尽管教师工作努力,效果也很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在内和理解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要求为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
当前,现代教育媒体正在以迅猛之势进入农村学校,为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就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让学生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欣赏品味优美动人的语句,通过声、光、电、动、静结合,就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教《春》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图片导入和视频录音朗读环节:课前先投射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图,让学生观赏并指出哪一幅是春光图,要求学生用语言描绘画面内容,还可以吟咏有关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视频录音朗读。
通过欣赏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春景图和配音员抑扬顿挫、丝丝相扣的朗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领略到作者热爱春天、歌咏春天、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欣喜之情。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后面的教学创设了很好的情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语文课本中有好些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知识面不广,再加上有些语言障碍,学生不易理解,这些往往就会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展现图片、画面、情景、模拟现象,叙述事实成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位论文致谢范文

学位论文致谢范文白驹过隙,三年瞬逝。
我的博士论文即将合卷,我的博士生涯也即将落子。
在立夏的夜晚仰望星空,不由想起初入北邮校园的感觉:北京城内,坐落二三环;明光桥下,纵横四五道。
麻雀虽小,纳其五脏俱全;校园不大,容我三年清修。
看三两学子谈笑徐行,若见年少时光;得一门师生勤学苦读,再求人生升华。
回首三年北邮博士求学之路,感受颇多,有太多的人让我深深感激。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金永生教授。
是您,在三年之前,给予那个从武汉辞职来京考博,一次落榜二次上线的我,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让我能够在北邮校园暂时栖息,不去房奴、车奴、孩奴这些加在我同龄人身上的痛苦之词。
您给予我支持,让我明确目标投入学术研究;您给予我建议,让我提要高求创造学术成果;您给予我机会,让我带领团队完成科研项目;您给予我关心,让我感受师恩体验慈父关怀;您给予我信任,让我无须鞭策也知奋力前行;您给予我宽容,让我纵然犯错也能及时改正。
您用您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个人、集体、团队里的责任;您用您的生平经历,给予我学习、生活、成长上的指教。
每次例会,每次交流,每次微笑,每次批评,无不包含着您对我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待。
您的声音,永远都能感染我,您的教诲,永远都能激励我。
我的博士论文从构思,到撰写,到修改,到成型,都凝结了您的心血和智慧。
拜读恩师门下三年,是我成长最大的三年。
现在即将出师,感慨颇多,非一言能够概之,且容我由衷的向金老师道声:谢谢!衷心感谢在我读博三年期间给予我教诲和帮助的北邮老师们。
我从你们身上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让我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了提升。
感谢吕廷杰教授、曾剑秋教授、阚凯力教授、忻展红教授、舒华英教授、唐守廉教授、王宁教授、尹涛教授、茶洪旺教授、孙启明教授、王长峰教授、吴洪教授、苑春荟教授、闫强教授、张永泽副教授、闫长乐副教授、陈文晶副教授等北邮众多优秀老师们。
感谢有你们,我的三年默默求学的博士生活增加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其中,尤其感谢陈文晶副教授,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发表了我博士期间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并成为博士论文第五章的一部分。
2011年绍兴市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目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1年绍兴市普通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公示2011年绍兴市普通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已于日前结束。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现将初评的获奖名单进行公示(见附件)。
一、争议期限:2011年7月13日—7月19日二、争议内容:获奖篇目的内容、资格及权属受理单位: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地址:绍兴市萧山街斜桥弄9号,邮编:312000,电话:88905959、88905975)篇目、作者单位、姓名若有错误,请直接与孟迎春联系,电话:88979778。
附件:2011年绍兴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二O一一年七月十三日·1·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语文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织网——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探索诸暨市滨江小学倪亚萍“放大镜”与“哈哈镜”——让我的习作讲评课充满智趣和情趣上虞市谢塘镇小王飞虹儿子架起了我写作教学的桥梁新昌县儒岙报国中心完小朱月霞绘画日记:低段习作教学的幸福密码嵊州市鹿山小学应桂灵让儿童作文“随便写”诸暨市实验小学袁惠丽倚图说文,呵护美丽的起点上虞市百官小学车丽燕闲谈限时作文诸暨市实验小学石铁丽激发流动儿童写作兴趣的三味“偏方”越城区群贤小学钱燕群和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赵琴让三年级习作在单元综合联动中轻松起步越城区塔山小学叶燕芬二等奖(15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错位与回归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钱文礼巧用“教材”之云霞,织就“写话”之锦绣嵊州市城南小学赵敏——挖掘低年级起步教学的写话空间给儿童本真习作撑起一方晴空上虞市城东小学何斐自从有了你习作更美丽新昌县城东小学叶松英天织云锦妙裁剪——四年级教材内习作教学现状透析和优化策略探索上虞市谢塘镇小徐华良巧用课文插图,打开写话大门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金颖华浅探小学作文教学的本位回归诸暨市大侣小学杨凯利如何让随文练笔更有效诸暨市安平小学斯霞直面生活,抵达至真至情的理想彼岸上虞市文澜小学谭海明失之东隅收之东隅上虞市梁湖镇小符建萍——基于“问题解决模式”下的“菜单式”作文教学初探彩“蝶”飞处是佳境越城区东湖镇中心校潘珊英中段习作树,范例来“补位”绍兴县实验小学蒋立勤——浅谈范例在中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放手”也是一种温柔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翁元军——改变小学传统习作点评“高耗低效”的几点做法咬定“习作”不放松立根原在“教材”中上虞市百官小学陈丽萍让“真”植入孩子的心田新昌县青年路小学舒义平·2·三等奖(25篇)作文路上,与生同行新昌县巧英雪头中心完小俞健用小练笔,做大文章新昌县实验小学王东明“阅读作文”,一种双剑合壁的作文样态绍兴县齐贤镇迎丰小学朱雅文班报:孩子写话诗意的栖息地上虞市鹤琴小学张炜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越城区鹤池苑小学陈凤习作讲评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越城区马山镇小冯朱敏“小练笔”也有“大文章”诸暨市浣江小学黄拥玫让文字随思想自由漫步新昌县城西小学周玲霞轻轻意守心灵的琴弦——学生作业中小练笔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微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李萍润物细无声,花开终有期——有效开展低年级写话训练之“四要”绍兴县福全镇中心小学王菊芳文章不厌百回改新昌县实验小学杨慧灵习作选材,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式——以《童年趣事》为例嵊州市逸夫小学周叶萍降低要求,多角度欣赏学生习作诸暨市浣东小学侯科顶“随”风潜入夜——我的习作教学心得录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王芳寻找“孵出里根总统”的孩子——小语低段个性化习作启蒙策略初探上虞市实验小学周雅芳作文之路从“说”起步越城区镜湖小学胡岚岚把“写”挤进课堂上虞市崧厦镇小周君梅笔尖过处,一片云霞灿烂新昌县南明小学李黎阳作文——乘着歌声的翅膀越城区培新小学郭芳芳让每一片花瓣都有花开的声音——“后进生”作文补救摭谈绍兴县柯岩街道州山小学张瑛情趣作文,为学生的习作“畏难”情绪减负嵊州市剡山小学马玉飞基于小学流动人口学困生的习作评价策略探究诸暨市城南小学黄海飞巧借写景类古诗词,渐进式指导细节描写诸暨市实验小学赵珈瑜丛花深处香自溢——试谈对有效的习作评价方式的追求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章丽萍促进写话,习作有效性的策略浅谈诸暨市暨阳小学张萍·3·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数学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错例研究,打开有效教学的另一扇窗绍兴县齐贤镇校王月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小学中段计算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上虞市城东小学甘霖简约而不简单——例谈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的教学机制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林文追“错因”之本溯“粗心”之源嵊州市剡山小学竺柏明简算教学不“简单”——一次数学调研引发对小学简便计算教学的思考越城区东湖镇中心小学高卫芳寻找开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诸暨市同山镇中心学校边巨星直面错误诊断错因对症下药新昌县城东小学贾春波透视“错误”背后的教学空间上虞市丰惠镇三溪小学陈钱勇简单?不简单!——基于一年级上册一位数“数概念”教学的思考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小学魏琼对比研读,读懂教材的有效方法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干利伟二等奖(15篇)拨开迷雾,解读“错误”背后的故事——对简易方程典型错例的思考与实践越城区马山镇中心小学陈关雄探寻“病根”,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绍兴县马鞍镇中心小学杨锋小学数学习题讲评的缺失与策略上虞市盖北镇小徐金春预习后教,让六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更有效越城区亭山小学汪国祥变“废”为“宝”——浅谈合理有效地利用错题记录分析本的策略嵊州市长乐镇锦水小学商津津从“错误”到“感悟”,探寻传统教学的突破口嵊州市三界镇白沙小学孙丹阳探寻习题深加工的“五度空间”上虞市汤浦镇小蔡莲让“活动”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小学数学“量的教学”策略探询绍兴县实验小学钟芳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新昌县城西小学吴红霞“错误”也美丽嵊州市鹿山小学商纯洁践行教学建议优化例题教学——小学低段数学例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上虞市盖北镇小杨琪琪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典型错例成因分析与教学思考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赵国明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呈现方式的教学调查与践行新昌县实验小学王永锋关于“平行与垂直”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新昌县城东小学王瑛我和“错误”有个美丽的约会越城区鲁迅小学唐彩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性错误的干预策略·4·三等奖(25篇)走在“错误”之前——关注《乘法分配律》的新知建构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石柳“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思考嵊州市三界镇长桥小学高铭计算错误≠粗心——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嵊州市育英小学吴美英有效“读”题是减少小学数学典型错误的关键越城区秀水小学王慧娣巧用错误资源培养解题习惯上虞市谢塘镇小徐绵——一年级“解决问题”常见错题分析及对策咬文嚼字读教材——谈对教材中“每隔几天,每隔几分”的理解嵊州市城南小学钱亚男“错号”我拿什么替换你?上虞市永和镇小董焕军——“践行学科建议,优化批改方式”的思考聚焦“生成”: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袁宝玲行走在寻找“中间问题”的路上越城区灵芝镇中心校马金伟试卷讲评课之初体验越城区塔山中心校王越娟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绍兴县柯岩街道中心小学徐立峰“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新课程下估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上虞市百官小学陈卓英构建简约课堂追求有效教学嵊州市剡山小学刘红英基于“你知道吗”的学生文化价值生成探讨诸暨市王家井镇小楼飞鸣有效设问:让数学课堂亮出精彩嵊州市崇仁镇升高小学张松超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典型错例成因与对策分析越城区鲁迅小学胡宏深度解读,方能有效施教上虞市长塘镇小朱冉冉——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学生算错,谁之过?绍兴县马鞍镇山海小学宁灿英关注“动态生成”构建“活力课堂”嵊州市逸夫小学钱满小学数学错例研究之实践感悟新昌县城西小学王小荷低年级“数学式”解题方法初探绍兴县实验小学陆醴骅践行《教学建议》优化“课堂作业”上虞市阳光学校傅佳俊从分数概念的本质谈“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价值绍兴县湖塘中心小学倪狄兴突出一个“联”字-基于变式教学下的试卷讲评模式绍兴县华舍小学马建平“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新昌县沙溪镇董村中心完小葛云英·5·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获奖总数:30(篇)一等奖(5篇)有史有情香满课堂——谈小学品社历史题材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上虞市百官小学马晓颖课堂赢在0.8 上虞市实验小学倪志芬归乡土,舞个性,旋动课堂绍兴县马鞍镇中心小学胡月琴活而有序动之有效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莫岚“教”就是为了“不教”——小议品德课中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小学俞昂杰二等奖(10篇)如何拨动学生装的“情”弦上虞市小越镇小罗维君厚重的历史灵动的教学——关于如何上好五年级历史题材类品德课的研究上虞市实验小学徐玲云“认知冲突”,品德提升的拔节点新昌县城西小学石晓霞探问,引一渠活水来——品德课堂探问设计例谈诸暨市大唐镇小侯可伟谱一曲嘹亮的教学前奏上虞市谢塘镇小谢林燕“无墙课堂”话资源诸暨市荣怀小学梁小剑评价渐欲迷人眼,精心作业见实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嵊州市城南小学董淑雯例谈拼图在小学品德(地理型)教学中的功用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许培国风景,这边独好——关于小学品德本土实例发掘和利用的一点思考新昌县实验小学袁媛四点一线:品德地理内容的教学策略探微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胡小萍三等奖(15篇)生成,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意外促成了品德课堂的精彩诸暨市赵家镇中心小学王国永陈卓琦点拨“意外”的精彩上虞市崧厦镇小王钧目标先行,把准教学——浅谈有效制定教学目标的若干策略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俞佳让“历史”亲近你我——课例浅析“如何向学生真实解读历史”诸暨市牌头镇新乐完小杨月“巧妇备炊”:三弃三扬绍兴县柯桥小学徐燕敏“故事”在品德课堂中的艺术性运用绍兴县实验小学金丽芳简约大气成就精彩品德课堂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杨琴让品德的“灵动作业”丰富学生家庭生活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安平小学卞一飞对有效使用小学品德课本的几种看法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诸娟芳画龙点睛: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嵊州市城北小学斯海霞与儿童生活共舞——品德课堂生活化浅谈绍兴县钱清镇阳光小学陈月军寻求一种淡化的色彩——关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无痕教育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陈芳激活发展性评价,提升品德课实效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俞丹英落花有情马蒂含香---有教无痕的品德课堂的追求嵊州市博济中心小学钱凌霄生本位思考,让品德教育更灵透嵊州市剡山小学求英·6·一等奖(6篇)让科学长作业散发悠长的趣味绍兴县鉴湖小学孟王芳如何实现“材料”价值的多元化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倪华东懂“舍”,方有“得”上虞东关街道中心小学宋素芬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科学化处理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徐雪熔“瞻前”“顾后”话“实验”嵊州市鹿山小学魏莎莎小学科学实验数据问题剖析及对策上虞市长塘镇中心小学许水勇二等奖(9篇)让小问题敲开孩子科学的大门新昌县城西小学胡秋珍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例谈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徐富娟对探究活动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新昌县实验小学孙常龙一泓不容轻视的科学研习活水源越城区袍江小学陈关雄创新实验——促进学生思维跳级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蒋利红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成就有效的科学课堂越城区袍江小学章建红构建农村小学科学生命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新昌县东茗乡中心小学王旭锋科学课中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尝试绍兴县孙端镇中心小学徐伯权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深化小学科学教学嵊州市崇仁镇民胜小学裘卫江三等奖(15篇)多管齐下促“高效”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周秀琴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提问的思考绍兴县华舍街道蜀阜小学沈建祥从“公平”上设计在“对比”中合作新昌县南明小学石晶华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课堂对话”浅析越城区皋埠镇攒宫小学章美琴有效“长时”给力探究上虞市丰惠镇谢桥小学任涓娣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诸暨市浣纱小学楼嘉以点带面在科学课中推广科普嵊州市剡山小学马飞菲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再探究”新昌沙溪蔡峰中心完小张益樑适时开展课前活动有助提高科学素养嵊州市剡山小学王芳基于教材核心扩张探究空间上虞市梁湖镇中心小学吕文焕设计动手研讨—奏响分组实验教学“三步曲”越城区稽山小学陈艳妍让课外长作业走出境尴尬地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林娟三维创新—小学低年级科学的实践研究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池笠锋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丁建国如何提高农村完小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点想法嵊州市崇仁镇升高小学裘炎江·7·一等奖(6篇)有效情境四要素,打造给力新课堂嵊州市东圃小学楼银君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和进入语言情景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陆燕巧用图式板书,激活语言输出嵊州市城南小学冯淑炜基于韵文的有效语音教学探究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马姝英畅游经典英文绘本打造高效英语课堂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徐丹——浅谈如何借助英文绘本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情境”真正成为语言输出的有效载体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张宁——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的策略二等奖(9篇)教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情景创设嵊州市鹿山小学李小敏插图不仅仅是点缀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裘一芳依托校园网络资源,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张韦华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许瑾小曲写来亦精彩---以歌曲文本为范,提升高段写话能力上虞市实验小学应天栋小学六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模式探索绍兴县实验小学孟英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的培养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张艳抑扬顿挫敲响英语欢乐节奏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黄维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童话化的探讨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王凯颖三等奖(15篇)让小学英语作业“活”起来——谈创新小学英语作业布臵的有效尝试绍兴县鉴湖小学赵幼红有效实施语篇教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赵小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指导“四步曲”例谈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吕旦小学三年级英语字母书写教学之我见新昌县南岩小学楼桂芳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及记忆方法比较研究新昌县回山镇小杨鹏辉时时“关注”时时“有效”——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陈旦丹热身导入真“巧”以旧带新见“效”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张慧兰——小学英语以旧带新导入方式课堂观察例谈小学生英文书写问题点击与对策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杨玲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预习习惯的实践研究上虞市文澜小学童燕燕善用教材—一剂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活力的“良药”诸暨市浣江小学王光君以评促教,彰显课堂评价魅力上虞市沥海镇小宋薇让精彩,从这里开始流泻……——高效课堂,应从导入开始抓起上虞市驿亭镇小陈芳周而复始“滚动”之中见“实效”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胡毓香——谈“滚动复现”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编高效活动导独特课堂上虞市沥东小学郑颖颖浅谈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上虞市鹤琴小学谢莉莉·8·奖项:教学论文学科:中小学写字获奖总数:10(篇)一等奖(2篇)以点探路,轻松入门诸暨市浣江小学张芳烹制高段写字教学随堂化“营养套餐”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孟琴二等奖(3篇)“多元渗透,点面扩展”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的运用新昌县南明小学刘国芳推行星级考核写好规范汉字越城区东湖镇中小学部丁国苗书中求法——小学硬笔字书法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方法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唐如龙三等奖(5篇)写字不及格,谁给学生补绍兴县鲁迅外国语学校唐如祥细节彰显魅力——浅述写字教学中的细节关注上虞市驿亭镇小杨君桥小学新生写字教学“四重奏”上虞市永和镇小倪亚君彰显汉字书写魅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上虞市滨江小学尹晶萍用低年级写字教学须“三有”嵊州市育英小学陈鑫鑫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初中语文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点“词”成金:编织一路风情绍兴县湖塘镇中石月琴星级目标学文言巧手拈得妙笔花绍兴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宋春仙切入点,文本解读的奇妙支点新昌县实验中学陈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探析诸暨市赵家镇中赵利君立足教材归本寻源——浅谈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的效用越城区鉴湖镇中骆伟成将品味语言进行到底——谈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嵊州市嵊州中学魏奇芳·9·预设的高度决定着课堂的深度绍兴县实验中学孟雯娟一扇门,一条路,一个世界——一堂《读书报告会》的启示绍兴市建功中学宋丽娜语文,将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到底上虞市盖北镇中彭治萍——从2010年中考名著阅读典型试题看名著阅读教学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陆晓波二等奖(15篇)问出一片新天地——以“主问题”引领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初探越城区马山镇中朱玲玲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从男权化角度对《木兰诗》的解读新昌县城关中学戴雪媛壮思飞览明月——初中生快乐随笔的有效指导和管理绍兴市长城中学陈春兰拿什么,拨动学生的心弦——课堂“诵读”方法初探绍兴县王坛镇中朱鹏敏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对初中生课外阅读引领的摸索绍兴县实验中学茅娟美采撷散落的“红杏”寻觅灵动的“春意”绍兴县钱清镇中黄宁昕——浅论语文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文本“眼睛”,构建高效课堂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钟敏立足“三本”把握“三度”——谈对文本的适度解读新昌县实验中学吕晓江从“缘溪行”说开去——对《桃花源记》几个问题的看法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吕铭激发兴趣注重美感鼓励质疑嵊州市嵊州中学孙松庆我思,故我在——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深度解读上虞市竺可桢中学罗英抓住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绍兴市第一初中教育集团郑琳七年级学生作文问题剖析及对策浅探绍兴市长城中学张王芳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渗透与培养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江初中陈玉萍扬一叶爱的风帆——谈如何将孝敬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嵊州市金庭镇中俞良芳三等奖(25篇)远离平庸,走进经典——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之现状与对策嵊州市浦口中学张维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生态课堂的实施策略嵊州市三界镇中郑彩凤让“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尽情绽放——浅谈初中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绍兴县平水镇中胡秀贴着文本飞翔——摭探教材写作资源的有效性利用绍兴县安昌镇中王丽研读“美国读本”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叶佩佩案头之石可攻玉——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点滴实践与思考新昌县实验中学刘平漫谈“先学”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越城区皋埠镇中阮海洋·10·——以《孔乙己》教学内容的选择为例针对成因入手快速改变学生书写现状新昌城关中学朱柏军借助批注式阅读,有效落实教学内容越城区袍江中学金张泉与题相伴注定一路芬芳——巧巧从文题入手,优化教学内容上虞市丰惠镇中陈佳红践行生本理念实行自主命题上虞市小越镇中罗晓燕——初中语文复习有效性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古调虽好空自爱今人还需多抚弹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董光泽——浅探古诗词教学中吟诵的实践运用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绍兴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夏雪琴——关于“让学”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追问,激起阅读教学千层浪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蒋利洪以简驭繁高效学习游记类散文新昌县实验中学何赛春以读为犁,为文言教学垦荒诸暨市陈宅镇中方梦迪品读尝写激情飞扬——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上虞市实验中学许群英论教学文本解读的“径”与“界”上虞市章镇镇中吴友平把握语感教学中的强化与细化——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诸暨市草塔镇中寿旺达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初探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把握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诸芝娟让独特与真切的表达在写作中一路张扬绍兴市树人中学何伟红让学生的文风回归本真——浅谈改变浮华文风的策略诸暨市应店街镇中翁晔浅析诗歌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诸暨市璜山镇中陈佳初中写作教学该“教什么”?诸暨市山下湖镇中赵军炜把根留住——阅读教学设计之我见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东初中马洁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初中数学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浅谈“几何基本图形”的重现与中考几何压轴题的突破新昌县七星中学王育超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2011年数学绍兴中考试卷阅卷有感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江中学吴菊梅思“源”构“型”优化教学增效益上虞市竺可桢中学甘路平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内容理解和把握的基点——以“公式法”教学为例绍兴市元培中学王一杰努力实践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绍兴县安昌镇中学王慧萍·11·。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高效课堂与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1

高效课堂与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摘要:高效课堂与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联系紧密,语文教师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便于达到课堂高效。
关键字:高效课堂;科学素养;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已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科学观念成为人类最基本的观念, 综合国力的强弱也越来越依赖于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公民, 因此,科学教育备受关注。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讲坛, 放眼世界, 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具备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兼容并蓄的知识, 以适应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需要。
科学素养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及其过程的理解和一定的运用能力。
我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为认为: 科学素养包含: (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2)科学知识与技能;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理解。
强调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主要缘于三点: 其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以致力于语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联系, 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 单纯地用人文学科知识或单纯地用科学知识来认识世界都存在片面性。
其二, 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 教学目标又具有多元性。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在知识积累方面达到广博而专精。
不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教育理论素养, 还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使语文学习渗透于学生的一切社会文化环境中。
其三, 信息化社会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 语文教师应学会应用一种或多种工具软件, 开发出有特色的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 提高语文课的效率。
强调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 并不意味着要脱离语文知识去介绍科学原理, 也不意味着牵强附会把一切内容都与科学联系起来, 更不意味着淡化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更多地体现在学科教育中, 体现在如何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分析发表时间:2018-12-26T15:46:45.35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作者:和维[导读]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科学可行的作文教学新思路,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
和维(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通甸中学云南兰坪 671402)摘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加之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其作文水平不高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科学可行的作文教学新思路,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教学;作文教学;新思路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197-01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写。
作文写作综合了识字、阅读、理解以及表达等综合性全方位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学生由于受到成长环境、语言方言以及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影响,若想有效提高其作文写作水平较困难,因此,以下就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展开论述。
一、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一)教学理念落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水平。
但是在实际的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并未真正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十分有限。
由于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落后,教学方法乏味无趣,陈旧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写作教学的发展进程。
(二)阅读量少作为语文教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才是其核心过程。
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基本手段。
流体输配管网教案设计共44页

教案2019/2019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学时:40授课对象(专业、班级):2019级建环任课教师:何叶从教师职称:讲师教师所在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第 1 页课程总体教案第 3 页第1课次授课计划第 5 页第 7 页第 9 页第4 课次授课计划第 11 页第5 课次授课计划,液体管网的位压作用很强。
环路位压动力:指出同样适用于气体第 13 页第6 课次授课计划作业、习题、思考题:详见网络教学平台课后小结:水力计算方法的共性。
板书设计:与PPT内容互补。
第 15 页第7 课次授课计划第 17 页第8 课次授课计划课后小结:两相流管网与气、液管网水力计算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与PPT内容互补。
第 19 页第9 课次授课计划,轴功率,环流系数修正。
第 21 页第10 课次授课计划;及曲线。
第 23 页第11 课次授课计划第 25 页第12 课次授课计划式管网中的一个局部的两个断面,应使用(3)式,此时应计算,(5);管路并联阻抗:第 27 页第13 课次授课计划修正。
第 29 页第14 课次授课计划第 31 页第15 课次授课计划第 33 页,为一个固定值,只取决于阀门与管路的构造,定义为阀权度。
分析得出:;(不讲解推导过程。
)分析阀权度对工作流量特性的影响。
举例。
通过例子指明:阀权度越接近1,阀门的工作流量特性越接近理想流量特性,实际工程中应使。
(4)并联管路中的工作流量特性工程中大量应用串联情况,此内容简单讲解。
针对对调节阀设有并联旁通管路时的情况。
根据并联管路的基本关系式,分析得出:(5)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可调比的概念串联管路的情况:并联旁通的情况:(6)三通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指出两点:1)总阻抗小,对两个分支流量的分配性能好;2)调节对总流量影响小。
6.3.3调节阀的选择计算方法重点,本节的学习目的。
教材内容只讲了如何计算流通能力,更适合于整理调节阀的测试资料,没有将选择调节阀与流通能力计算结合起来,讲课要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基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对在较为落后的边远山区农村初中教师来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这困惑着农村中学的师生。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在参考了很
多资料、结合很多实例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后,笔者认为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汇知识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特别注重积累。
学生要能顺利地阅读,准确地理解并获取所读材料的有用信息,这要依赖于大量的词语和更多的语汇知识。
张志公曾说过“认识的字词少,而且掌握不充分,是造成中学生文理不通的重要原因。
”
[1],这一现象,在农村初中学生的身上更是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二是来自教师的教学偏颇,没有足够注重字词的积累巩固,未能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词汇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思想的工具、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更多地体现在词汇的教学中,词汇丰富,全盘皆活,词汇贫乏,一切皆空,
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是文章最基本的元素,识记字词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词汇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花大力气扩大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还要重视积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要的优美的语句、段落、篇章等。
如果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汇知识,那么他们在阅读时,头脑中的已知与阅读材料建立“联系”的机会就多,理解能力也强得多,与此同时阅读能力也就强得多。
那么怎样来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知识呢?1、鼓励、督促学生识记生字词。
在课文预习中,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要有字词学习,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如对字词注音、知其含义与相关义项。
2、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文本库。
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接触的生字词是很多的,对这些生字词要求学生将其摘录到固定的笔记本中,并要注音、解释、造句、注明义项,然后标明出处、时间,便于日后查阅。
3、组织活动,营造氛围,在生活运用中认知并积累词汇语汇知识。
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词语,如其他科目中的生字生词,黑板报上的生字词,街上的广告词等,这些要鼓励学生“查一查、写一写、读一读、记一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活动中由学生轮流从文本词汇库中精选重点、难点词汇,并利用生活情境,采用造句、说话等形式,充分运用这些词语,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
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词语。
4、
提倡“认、写、记、练、用”结合,连词成句,连句成文。
在作文中,日记中鼓励学生多用新词,用规范词。
5、摘抄课内外接触到的优美的语句、段落、篇章。
鼓励学生摘抄所接触到的自己喜欢语句、段落、篇章,并注明摘抄时间、出处,适当加上自己的理解。
同时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或朗读或背诵,加强记忆。
2.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加强训练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指导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
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做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方法是形成能力的保证。
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记叙文要结合“六要素”来阅读,散文要结合“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
小说要结合“三要素”阅读,散文要根据“形神”特点来阅读。
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符合当地学生实际并且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
学生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具体指导训练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筛选信息以及思维过程、方法和所站角度等,逐步使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其次,在指导阅读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及如何根据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上下文意去“读”出答案,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融入作品和换位思考的方法,从而切实分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泛读、默读、精读和研读。
再次,应指导学生将过去与现在的知识,将课内与已有经验、生活感受、时事等联系起来,指导将相近、同一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认识其异同,明确各类阅读中应分别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最终使学生能自觉、有意识和目的地阅读,不仅得到“鱼”,而且得到“渔”,并懂得灵活变通。
做到这些并不是容易的,特别在我们边远的农村中学,更是不易,要充分运用好日常的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所以教师要长远规划,逐一实施,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进行系统的指导训练,最终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3.要常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知识
没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视野,孤陋寡闻是不可能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农村初中学生因各方面的原因,见识少、接触课外读物的机会有限,知识面比较狭窄。
所以开展
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这一点面在农村中学生身上更显得重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来扩展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呢?1、结合范文教学,课内与课外并重。
教师通过课堂范文教学,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作品,延伸课内知识,在学生中指导学生阅读。
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精典名篇之外,还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
2、结合课文内容,引进体裁相似的课外精品进行比较阅读。
这种比较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由于它侧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头脑活跃起来,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读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之余,要搜集筛选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文章,指导给学生阅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受。
4、读同层次同龄人的文章。
因为同层次同龄人比较贴近,容易感悟。
5、经常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获
得知识。
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经常开展语文活动,如根据教材内课文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汇报交流等,使学生在不断的语文活动中丰富知识。
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
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这样学生的知识丰富了,积累的多了,阅读能力也就会得以提高。
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使学生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总之,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活动过程。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过的“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2],在落后的边远山区农村中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艰巨,但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潜心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能够得到实现的。